透过这些过程,企业的资源才能重新组合,变成一种能力。这个能力才是企业的竞争优势,有了优势再来谈策略才有意义。企业没有过程,策略都是空谈。因此,关键因素在于文化,文化主导组织的过程。
理牌与理财的学问
理牌与理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当你有着一手好牌的时候,别的对手又都没有上听。这时候你一定要做一个门前清、清一色、一条龙什么的,否则岂不浪费了一手好牌。这就是所谓的行市看好不贱卖。
俗话说得好:“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手。”一个人无论有多少钱财都不足凭恃,最可靠的资本还是自己的本领。因此有必要将自己当成—家公司好好经营,争取比较满意的回报率。在自我推销时,有必要先对自己做一个准确的评价,免得看错行市,匆匆忙忙打五折,将珍宝卖成仿制品的价格。
为了获取自己应得的利益,有时需要大胆地去争去要。无论是职位还是薪水,只要你觉得有资格得到它们,就有必要把所谓面子放在一边,一把抓在手里。这里强调的是“应得”而不是贪得。面子可以放一放,人格却不能丢。否则,如华人首富李嘉诚所言:“刻薄成家,理无久子。”
在利益面前,许多人不敢争,生怕把饭碗搞砸了。其实,事情可能没有想象的这么严重。
姬丝是美国某电台的播音员,工作很出色。当她的一年签约期满后,老板决定跟她续签一年。姬丝认为,按自己的工作能力与工作业绩,应该得到更多的薪水和其他条件。
老板表示:这不可能!只能按原合同签约,否则就另换新人。
姬丝没有被饭碗危机吓住,还是坚持修改合同。
老板见这招不灵,便改用新招,一点一点地动摇姬丝的信心。他每天将姬丝叫到办公室一次,指出她工作中的某个失误,然后训斥一顿。每次训完话,便拿出合同,要姬丝签字。
此招确实给姬丝的心理造成很大困扰,但她还是据理力争:要想找一个像她一样优秀的播音员,就得付出更高的代价。如果公司愿意降低素质方面的要求,另换新人,那她也没有办法。
老板见姬丝荤素不吃,终于同意她提出的各项要求。当姬丝将合同样本拿给律师咨询时,律师告诉她,还有几个细节方面的问题需要修改一下,否则日后可能有麻烦。于是,姬丝将合同修改后,又去找老板协商。老板气得破口大骂:“你真是个贪得无厌的女人,我已经受够了!”
姬丝静静地听他发完火,然后请他在合同上签字。老板签完字,气呼呼地将合同摔给姬丝。
尽管老板礼貌不周,但姬丝毕竟胜利了。她在这家电台工作了五年,每年都要为待遇问题费上一番口舌。后来她说:“任何时候,我都敢争取。在一个应得利益无法保障的地方,不是我应该呆的地方。”
在中国,不少老板素质低下,缺乏尊重他人的理念。他们抱着地主请长工的心理,恨不得花一分钱让人干出一元钱的活。而且他们一般不将薪水看成雇员应得的酬劳,而是看成“我给你的钱”。既然是他自己的钱,当然省一分是一分。所以你只好斗胆争取应得利益。
在争利的过程中,也没必要三句话不妥,甩手就走人。因为你争的是结果,不是赌气。现在是经济社会,讲的是效率和效益,“不蒸馒头争口气”的想法太不时髻了那口气见风就散,能管饱吗?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在争取应得利益时,就能沉得住气。
当然,中国的国情稍有不同,老板的民主意识要差一点,所以最好不要一次提出所有要求。你可以运用如下两种手段:其一,先提次要的要求,这些要求往往较易得到满足。最后才提主要的要求。这类似于军事中先拔外围据点再攻城的战术。其二,先提主要的要求。一旦主要问题得到解决,老板也没有必要在细枝末节上过分坚持了。
但是,你最好对最坏的结果有心理准备:你争取的所有利益都得不到满足,反而成为老板“干掉”你的借口。这时,只好套用姬丝那句话:在一个应得利益无法保障的地方,不是你应该呆的地方。
一旦你发现其余几家全部都已上听,这时不管你有多么好的一手牌,你一定要果断地停止上听,这叫行市不好大甩卖。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例:某人下岗了,由于找不到“体面”的工作,宁可整天躺在床上看电视,也不愿干那些“贱活”,免得跌了份儿,叫人瞧不起。这种想法无疑是可笑的。
在商品市场上,有行情看好、一路走俏的情况;也有风水不利、滞销积压的情况。一旦出现后者,精明的商家必然采用“大甩卖”的方式,以盘活资金。在劳务市场上,这两种情况同样会出现。为了维持生命的活力,“大甩卖”常常是必要的手段。
“清一色”的成功理念
这个启发也是来自麻将。有时候,你要学会抓机会,在理牌的时候,尽量不要和一些小牌,而是要留清一色,就是点上别人一炮也无关紧要。因为你和一牌顶别人几次。这叫让小利求大利。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们满意时,就会付出高价。”满意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活动,你在一定程度内的让步就意味着顾客在同样程度上的满意。你让步的程度越大,对方满意的程度就会越高。让步的前提是要有限度,它自身有着上限和下限,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今天我们要教朋友们学习的主要问题。
我们采访过很多在财富方面的成功人士,他们的经验将会对我们这些仍然做着“发财梦”的人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下面就是他们在致富过程中经常遵循的几条基本原则:
1.在合理的限度内卖主要喊高价,买主要讨低价,留下给大家让步的足够空间;
2.不能轻易让步,因为轻易获得的东西在人们眼里的价值就会降低,会使得顾客对你的东西产生疑问;
3.不可以作出同等级的让步,如果你的让步下限40%,那么告诉对方你的底线是让步20%;
4.不作无谓的让步,既要做到什么时候让步,什么时候可以不让步,这是一门高深的技巧,只能在你本人的亲身实践中去摸索了;
5.让步的次数最好不要超过三次,因为一旦你的让步超过三次,对方就会对你的让步底线产生怀疑,是不是你的底线还要低昵?或者,你的东西是不是真的昵?
6.留给对方一个意义不大但是却使得对方欢喜的小让步,以此促成交易的完成。
致富路上经验多多,有些东西写出来之后,还要您自己亲身的体会才行。并且,在实际的操作中也不会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若能综合运用学会变通,那么,远离贫穷就指日可待了。
美国加州有个叫做布什的穷青年,他从小家境贫寒,从小就依靠自己给人家作小工来维持生活。在他20岁的时候,他开始用自己积攒下来的一点点钱,从事家庭用品的贩卖生意。
聪明的他在一家著名的妇女杂志上做了广告,宣传他的“1美元商品”。而他卖的商品都是正宗知名厂商的产品,其中有20%的东西的进价都在1美元以上,而其中60%的商品的进价正好是1美元。这些商品大都是实用的小商品,并且赢得了家庭妇女的信任。于是,在广告刊登出来不久,各地的订单就像雪片一样飞来了。
他自己当然没有什么资金,而这样的行当也不需要什么资金,他只要拿着汇款去购买商品就可以了。可是由于他做的广告,使得他的生意越做就会越赔钱,因为他的东西进价要高于卖价。但是,他很有注意,他在给自己的客户寄去商品的同时还会附上几十种5美元以上100美元一下的商品目录,这些商品都是带有大量印刷精美的图解的。此外,他还细心的附有一张空白的汇款单。
这样,虽然布什在短时期的1美元商品中有些亏损,但是他却以这样的方法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好感。在人们对1美元的商品满意的同时,他们往往也就对其他价格高一点的东西的质量等问题不再产生怀疑了。就这样,布什在1美元商品上的亏损,迅速的得到了补偿,并且利润越来越大。
布什以这种经营方法迅速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懂得去让利,而让利的作用也是立竿见影的。希望聪明的朋友们,也能从中得到自己的启发,共同走上“小康”路。
“平和主义”
当然,什么都不是绝对的,如果你看到行情不好,而且确实没有做大牌的机会,那么平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叫勿以利小而不为。
老子曾经说过:“合抱之木,始于毫末;千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穷人在发家致富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量的积累,积小富为大富,不可以太贪得无厌,想一口吃个胖子。
一个人要想摆脱自己目前的穷困处境,就应该具备不嫌其少的方针,积少成多,日积月累之后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薄利多销”在穷人看来尤其重要,穷人没有资本,决定了你不可能一开始就有机会发“大财”,因此就要抓住富人不愿意占领的市场,积累自己的“第一桶金”。然后,再图更加长远的发展不是很好的策略吗?你应该永远记住:富人认为无利可图不肩于做的生意,正是穷人发财的机会。
日本一个叫做坂本龙马的商人,在他年轻的时候在一家工厂打工,不久他就不干了,因为工钱还不够养家户口的。但是,他一穷二白的处境使得他一筹莫展,最后只能利用自己在工厂时期学到的做纸盒技术,开了一家小作坊。
虽然市场上对纸盒的需求量很大,可是早已经被历史悠久规模大的工厂给占领了,留给坂本的机会真的是微乎其微。这时,有一家小出版商向他订了2万日元的书套纸盒,这给了坂本启发。他调查了日本的书套纸盒市场,可是很多老板都告诉他:“书套纸盒属于书籍装订商的业务呀!”但是当他向书籍装订商询问这个问题时,他们却不肩的说:“书套是纸盒商做的,我们从来不作这些东西。”这样看来,纸盒商都不愿意做书套纸盒生意,而书籍装订商也同样不肩,那么坂本的机会来了。
坂本利用别人不愿意做的生意,把自己的生意搞了起来。后来,随着书籍装订的越来越精美,人们对书籍的包装也更加重视起来了。这样坂本在自己的生意上大下功夫,适应了书商的要求,也使得读者满意。于是,很多书商就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坂本为自己的书进行包装。这样,没过几年,坂本就完成了原始资金的积累,自己也摆脱了穷困潦倒的处境。
朋友,如果你没有资金做大生意,那么就从那些“富人们”不肩做的生意上开始自己的致富历程吧。
管理好你的“羊群”
有一个故事,可作现代管理寓言来看:
在澳大利亚,有一个牧场主名叫威廉,脚有残疾,外出放牧不便。由于这个国家地广人稀,劳动力昂贵,他也请不起太多的人手为他放牧。于是,他想了一个主意:用铁丝网将自己的牧场围起来,通上电,这样就不怕羊群逃走了。
自从装上电网后,威廉只请了有限的几个工人,就将一大群羊管理得井井有条。邻近的一个牧场主非常羡慕,对威廉说:“这个电网太棒了,可惜我付不起电费!”
威廉听了,哈哈大笑说:“别傻了,难道我付得起电费吗?事实上我只通了十天电,这些畜生习惯了,就什么都好了!”
这个故事,讲的是管理羊,其规律也可以套用于管理人,包括管理自己。因为人也有因特殊环境而改变习惯的特性。
对一个企业而言,需要架设一个“电网”,也就是说,制定行为规范。“电网”是没有感情色彩的,谁触及它,谁就要吃苦头。这样,你我相传,大家都知道它是不可冒犯的,于是,一种新的行为习惯替代了旧的行为习惯,管理的难度也就降低了。
对个人而言,在一个团队中与同事相处,也需要架设一个“电网”,即确立个人原则,只允许别人在“电网”外活动,谁想闯进来,就给他点颜色看。比如,假设你不喜欢别人开无聊的玩笑,一旦有人这样做,你不用忍气吞声,而是立即作出反应,告诉他:“我不喜欢别人这样开我的玩笑!”或者,板住脸,转身而去。时间一长,别人都知道应该怎样跟你相处,摩擦碰撞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不过,架“电网”的范围需适度,以人际关系能轻松自然地相处为宜。对组织而言,“电网”的范围太小,员工毫无自主权,企业将失去活力。有些企业,对员工管理特别死:迟到一分钟,扣钱;上班时间说句话,扣钱;上厕所次数过多,扣钱……对员工管理得比劳改犯还严,未免太不人道了。
对个人而言,“电网”的范围太大,会让人觉得不近人情、难以相处。有些自视过高的女孩,连“档次太差”的人跟她说一句话也会报以白眼。这样的人在同事中的人缘一定很差。“电网”应具有恒定性。但它是由人控制的,因情绪化因素,导致不确定性。有些单位的制度,对有些人严格,对有些人却网开一面。这种做法,不利于规范组织行为,还会造成人际关系的混乱。
而有些人的处世态度,随心情而变,有时随和,有时严苛。这样,别人将认为你是个喜怒无常的人,因不知道如何与你相处而逐渐疏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