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这口气,元宝不能就这么咽了,否则元氏只会得寸进尺越来越嚣张。
元宝眯起了眼睛看了元氏一眼,然后便笑了,“小舅母你也真的是,娘早就告诉我,咱是最亲近的亲戚,往日里两位舅母也得了苏家不少的好处,可你就是要夸我,也该回家悄悄讲,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伦家会不好意思的。”说着话,小身子还扭了扭,低垂着头,一副撒娇的样子。
元宝的做派让元氏张口结舌,她甚至有一瞬间的迷惑,难道元宝真是没理解她话中的意思,听不出来正反话儿?
不对,就算元宝真的不懂“财迷”是什么意思,可她的语气和脸色哪有一点夸赞的样子,再仔细想想,“最亲近的亲戚”、“得了苏家不少的好处”、“该回家悄悄讲”,竟然句句都是在拿捏她,这才是正话反说呢!
元氏只觉得一股热血往上涌,张口就说,“谁夸你了?我是说……”开始的一句话声音很大,但到后来的三个字气势就明显地低了下去。
元宝已抬起了头,看着元氏,脸上的笑容依旧很天真很纯洁,还带着点傻气,只是那目光有些冷。
“说!有胆子你就继续往下说,说你就是不懂得‘家丑不可外扬’这么简单的道理,就是想当着众人的面儿给苏家没脸,说你就这么个人,越是实在亲戚越要捅刀子,说你不稀罕苏家的好处,最好一气之下说再也不和苏家来往了,看看你有没有这份志气和勇气,看看到时候被笑话的是你这个分不清里外的大人,还是我这个毛孩子!”元宝在心里愤恨地想着。
自从苏家搬到了歇脚村,整个刘家就富裕了起来,前年年底苏家来,去年春上刘家就买了三亩上等田,要知道,以往刘家都是佃旁人家的地耕种的,刘家因刘桂荣这个嫁到苏家的女儿而发了财,得了济,这是整个歇脚村都知道的事。
别看平日里元氏在刘桂荣面前不说一句好话,元氏在外人面前可没少显摆从刘桂荣这里得到的好处,就连年氏也是如此,美其名曰:给刘桂荣留个好名声。
其实还不是为了满足她们自己的虚荣心,要说虚荣心这种东西,可是刘家的“祖传之宝”,不光姓刘的这样儿,就连儿媳妇也这样儿,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儿”。
偏偏元氏一点没有“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的自觉,真真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狼心狗肺的那叫一个彻底,就算不是亲戚只是平常熟人,也没这么当面呵斥、指责让人下不来台的,那不是纯属自找结仇嘛,况且是便宜占尽的亲戚了!
元氏到底是没蠢到底,她话说到一半儿,就看到众人微微变冷的眼神儿,想起她还要在这个村子住下去,想起刘桂荣是刘家的女儿,她自己的女儿也是刘家的女儿,而且她的女儿还没长大,还要说亲,还得在意名声……
见货郎已整理好东西又推着车子往前走,元氏的后半句话,就很突兀地变了,“我是说……我家里也有些东西要换,还急着回去收拾……”话音未落已转身向隔壁的刘家院子里走去。
货郎走了,众人就散了,孩子们还是跟着货郎继续前行,而大人们见没热闹看了,则议论着今日看到的情形,想来元宝的名声是传出去了,只是不知道是好名声还是坏名声,而不管好坏,元宝已无法控制了。
元宝关上了院门,身心都很疲惫。可她刚想回自己的屋子休息一下,就见刘桂荣黑着一张脸站在院子当中,心中又是一声哀叹。
人常言,“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而这个刘桂荣在元宝的心里真是连猪都不如,猪还懂得护食和抢食呢,可刘桂荣呢,只会把自家东西往旁人手里送,还沾沾自喜,真不知道她到底是怎么活这么大的,咋就没笨死呢?!
“元宝,你到底知不知道‘财迷’不是好话,你有了这样的坏名声,丢的是我们苏家的人!”刘桂荣声色俱厉地说。
元宝毫不畏惧地和刘桂荣对视着,“那娘教教我,我该咋办?是捂着脸哭着跑回家坐实了这‘财迷’的名声,还是当着所有人的面儿顶撞长辈,说小舅母吃里扒外,沾着自家亲戚的便宜还当着众人的面儿给苏家没脸?!”
你这么厉害,当时咋就不还嘴呢?你要是能护着我,还用得着我出头,坏了苏家的名声吗?!现在院门关上了,你又来脾气了,合着就是个窝里横,真没见过这么当娘的人!元宝腹诽着,脸色一点儿都不比刘桂荣好看。
刘桂荣吱唔了一下儿,像看怪物样看着元宝,她真没想到元宝敢这么顶撞她。
元宝见刘桂荣不说话了,又紧跟上一句,“既然娘也没好办法,那我今儿就没错!”
以往元宝还顾忌着自己现在的年龄,怕表现得太成熟,被当成怪物,可今日她已当着大家的面儿露出了马脚,索性破罐子破摔,她不能总忍气吞声地等着苏春生帮她,而且对刘桂荣这种人,忍让绝不是个好的办法。
再说,元宝异能没恢复之前,离了苏家就活不下去,现在她可是怎么都饿不死了,大不了就来个鱼死网破,而刘桂荣这种人,还真就未必敢!
说到底,还是异能的恢复让元宝有了底气。
“娘,吃糖,吃糖……”刘桂荣怀中的苏巧巧扭动着身子,打破了刘桂荣和元宝两人之间的对峙。
刘桂荣很娇惯苏巧巧,苏家目前也有这个条件,所以苏巧巧整日里都有人照顾,都这么大了,刘桂荣还总是抱着她,可这样苏巧巧也就没了接触外面的机会。
拜元宝所赐,苏巧巧今天还是第一次知道从货郎那里可以换到糖吃,在元宝和货郎讲价时,苏巧巧就对刘桂荣提过这个要求了,当时刘桂荣哄她说,“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