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对基辛格非常崇拜的年轻人给他寄来了一块上等的布料,以表自己的崇敬之情。另外,这位崇拜者告诉基辛格,这匹布料刚好够做一套男装,希望基辛格在空闲时到裁缝店用这块布料为自己定做一套男装,基辛格欣然接受了这块布料和这位年轻人的建议。
伦敦的服装设计在当时很有盛名。一个多月后,基辛格带着布料来到了伦敦,他找到了一家很有名气的裁缝店,要求店里的裁缝为他制做一套高档的服装。裁缝看了看基辛格,又看了看他带来的布料后,很抱歉地告诉基辛格:他带来的布料不够做一套男装。基辛格很失望,带着布料回到了他的寓所。离开伦敦以后,基辛格又接着访问了巴黎和罗马,在访问期间,基辛格仍然抽出时间去当地的裁缝店为自己做衣服。他既不想辜负那位年轻人的一片殷勤,又不想浪费这么好的一块布料。可是,基辛格得到的回答无异于伦敦裁缝店里的那位裁缝的回答。
又过了几个月,基辛格来到以色列的一个城市访问,仍然带着他的布料。百忙之余,他又来到了一家裁缝店,这家店的裁缝认真地量下了基辛格的身材,然后又把布量了量,很自然地说道:“您的布料足够给你做一套合身的衣服,并且还能剩下一些,可以再给您做些其他的衣服,只要您愿意。”
听了裁缝的这番话,基辛格异常吃惊,他把自己去其他裁缝店做衣服的经历告诉了这位裁缝,想问问裁缝有什么看法。这位犹太裁缝想了想,然后随和地说道:“我知道是什么原因了,先生。对伦敦、罗马、巴黎和其他很多地方的人来说,您或许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在他们的眼中,您是非常尊贵的。可是,在我们的眼中,尽管您非常有名,我们对您还是像对待我们周围的人一样。”
正因为犹太人的心中有这样的信念,他们总是按照平等的方式去与外界交往。于是,一旦有人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甚至目中无人时,其他犹太人会不约而同地远离他、孤立他。
巴黎的凯旋门所处的位置,被人们称做“世界的中心”,凯旋门正下方的广场如同太阳,而与广场相连的道路,又如同太阳的光芒,呈放射状向远处延伸。当人们站在广场时,或许会感觉到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拿破仑曾经就把巴黎当作世界的中心,把自己作为整个人类的中心,他希望凭借自己的意志统治全世界,让所有人俯首称臣,结果悲剧产生了。这或许是最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者的下场。
有些儿童生活在溺爱之中,家人总是围着他转。于是,他觉得自己是家庭的中心,自己开心了,全家人都会高兴;自己生气了,全家人都不快乐,他在家庭中是最重要的。可是,独立生活在社会上的成人毕竟不是儿童,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如果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在为人处世中则会受阻。
生活中,有些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可能不会亲口对别人说自己是何等的重要,但是,他们的行为和举止却处处流露出自傲、自负的感觉。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和身边的人交往,他认为周围的人都应该为自己服务,自己是一支红花,而别人只配作陪衬他的绿叶。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总是以邻为壑,保全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他总是把自己摆在第一位,为自己优先考虑,不去考虑自己做的事情会给他人带来怎样的后果。如果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那么,久而久之,没有人愿意再和你往来。
以自我为中心,有时候会给人带来更大的坏处。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眼望不到边的海面上,风正猛烈地吹着。海水在风的推动下,不断扑打着岸边的石壁。
一只体格健壮的鸟看了看海,又看了看身边的三个孩子。它要带着它们飞过宽阔的海面,去寻找一个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可是,路途遥远,它不能一次就把三个孩子都带过海去。
它背着第一只小鸟飞上了海面。忽然,狂风无情地吹了过来,它尽量保持身体平衡,不让小鸟受惊。然后,它问小鸟:“我的孩子,父亲为了你不顾一切与狂风作斗争,你也看见了。长大以后,你会像我对你这样对待我吗?”
小鸟不假思索地回答:“只要我安全了,以后你要我怎么做都可以。”父亲把它丢进了大海。
它返回岸边,背着第二只小鸟过海。它问了同样的问题,这只小鸟的回答与第一只小鸟大同小异,父亲同样把它丢进了海里。
最后,它带着第三只小鸟飞越海面,它又问了同一个问题。小鸟想了想,回答说:“无私的父亲,为了我们能够活下去,你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代价。当我长大后,如果我不照顾你,那是我的不对。可是,我不敢保证我会像您照顾我那样周到地照顾您。但有一点我可以保证:如果我有了孩子,我会像你对我那样对待它们。”
父亲不再说什么,它展翅高飞,把小鸟带到了大海的彼岸。
前两只小鸟都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结果父亲把它们扔下了海;而第三只小鸟却首先考虑到父亲,然后才说到自己,父亲认为它是值得救的。
犹太智慧点拨:
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也是心与心交流的过程。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最终会失去身边的朋友。有这种不良倾向的人,应该注意改变自己,和周围的人搞好关系。
2.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
人与神签订了契约,于是,为了履行契约,人就存在了。
——犹太智语
犹太民族是一个信守承诺的民族,犹太人的这种美德不仅在商业活动中表现突出,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但是他们不会轻易地向人承诺,他们只会在有把握的情况下才许下诺言,并最终实现自己的诺言。即使因为没有考虑周全而许下对自己不利的承诺,他们也会遵守。
一位犹太商人同时与雇工和他工厂附近一家的商店的老板达成了协议:每个星期,雇工从商店领取与工资等价的物品,店主再和商人结账。
协议定下的第一周,雇工便找到了这位犹太商人,并告诉他:那家商店的店主拒绝他从那里拿东西,只有用现金才能买到东西。因此,这位雇工要求商人把现金付给自己。于是,商人把工资发给了这位雇工。
可是没过多久,店主也跑来和商人结账了,他说的与雇工叙述的截然相反:雇工已经从他那领了物品。
这时,犹太商人摸不着头脑。后来,调查才发现,是雇工钻了空子,既拿了钱又拿了东西。他知道,自己与雇工、店主都有协议,但雇工和店主之间没有协议。因为有约在先,他把店主的账结了。
犹太人把遵守诺言作为为人处世中必须信守的规则。
美国一家公司曾向一位犹太生产商订购了一批货物,并与这位犹太人商定了交货日期。为了能够如期交货,犹太商人必须提前一个月从所在港口运出货物。
但是,意外发生了,美国公司订购的这批货物没有及时赶制出来。犹太商人感到很为难,但是他没有找借口以得到美国公司的谅解。货物赶制出来之后,为了不耽误交货时期,犹太商人选择了空运。结果,美国公司如期收到了货物,虽然这位犹太商人损失了一大笔钱却维护了自己的信用。
说出自己的承诺很容易,但是兑现自己的承诺却并非易事。实现承诺的人是一个守信的人,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当一个朋友起初和你关系融洽,后来却对你爱理不理,这时候,就得检讨一下自己了。因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会有原因的,与其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不如先检讨自己,检讨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对,是否有失言的地方。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每天匆匆忙忙地工作,偶尔闲下来和朋友聊聊天,这是一种放松的好方式,于是大家就聊起来了。本来双方谈得比较投机,为了增进感情,有人承诺为对方做某件事。由于是随口说出的话,又是一个小小的承诺,承诺者有时不会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甚至会把这个小小的承诺抛到脑后。然而,听者有意,而且会铭记于心,毕竟,有人承诺为自己做点什么,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自己都是高兴的。于是,便会默默地等着,等着承诺者实现自己的诺言。可是,他等待的结果却是失望,虽然承诺者的许诺对自己来说,可有可无,不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多多少少会让自己的心情有所波动。可见,不经意间的一个小小的承诺却给他人带来了影响,如果不去履行诺言,不仅影响了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也影响了彼此的交往。
有时,承诺者没有实现自己的承诺不会给他人造成严重的影响,因为任何人都是有一定度量的,对方可以理解承诺者的难处与疏忽。可是,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轻易承诺,把承诺当作了习惯,然后又每每忘记履行,一次次地食言,让对方一次次失望。此时,双方的关系就会出现危机。
当承诺变成了一种习惯,又不能付诸行动的时候,承诺便成了一句空话。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愿意和你打交道的人越来越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承诺也有如此效果。如果你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次承诺,言出必行,那么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因为朋友之间是需要以信赖为基础的,你的守信正是你值得信赖的保证。
要想做到这些,重要的一点是,慎重承诺,言出必行。
(1)所承诺的事情对自己来说,是力所能及的
如果凭自己的能力无法完成某件事情,比如,朋友向你借钱,可是你当时拿不出他需要的数目,这时候,不要碍于面子而满口答应了朋友,而要实话实说,可以少借给他一些。这样,朋友也会理解你,知道你尽力了,便不再埋怨你。如果你硬撑着满口答应朋友,到最后,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不能满足朋友的要求,让双方都为此难堪。当然,这里举的是有关借钱的例子,由于金钱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大家都比较注重,能够这样做。但换作其他,也应该这样。
(2)一旦许下承诺,就要认真做好
尽管有时许下了承诺后,因为情况变化的缘故,便很难按照承诺行事,可是因为你已经有言在先,别人等待你的表现,你还须尽力去办。此时,你若不实现承诺,就可能会失去了做人的信用。
所以,为人处世中,不要忘记答应别人的事情。
犹太智慧点拨:
守信是人们提倡的一项基本的做人原则。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办到。不过得注意:答应别人之前,先要想清楚,千万不能只说不做。
3.自卑会羁绊你的心灵
自贬身价的同时,别人开始轻视你了。
——犹太智语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犹太人总是能够正视自己,并且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因此他们非常了解自己的能力,从来不会妄自菲薄。他们认为,一个自贬身价的人是一个瞧不起自己的人,是一个容易被众人轻视的人,这样的人很难有出息。
为了谋生,一个贫苦的犹太人来到了被称为“满地是黄金”的纽约。当驻足街头时,他发现所听到的和所看到的与他想象中的情景大相径庭。几天过后,他没有找到工作。迫于生计,他开始贩卖一些小东西,比如针线、玩具等。为了能生活得更好,他一边做着小本买卖,一边找工作。
一次,一个犹太教堂招聘打杂的,他匆忙去应聘。
考核者瞟了他一眼,问道:“我们对来此应聘的人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具备英语读写能力,请问先生,你行吗?”
他回答:“抱歉,我没有这种能力。”
考核者直截了当地说:“纽约可不同于别处,即使是个杂役,也应该掌握英语。对不起,先生,请你另谋高就。”
他没有再说什么,转身走开了。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自卑,凭着自己的不断努力,他后来成为了一个富有的人,并开始投资金融业。
一次,为了做成一笔生意,他去银行申请贷款。银行行长给他递上一支笔,请他填写贷款单。他尴尬地表示:他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行长不无惊羡地说:“您在不会读写的情况下,竟然能使生意蒸蒸日上,如果具有了读写能力,您该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啊!”“的确,如果学会了读写,我可能永远是一个犹太教堂的杂役。”他默默地想着。
故事中的主人公并没有因为教堂考核者的拒绝和自己缺乏英语读写能力而放弃生活的勇气,他用自己的生活方法改变了一生。
可是,生活中有些人往往会把自己的不足无限地夸大,因此自暴自弃。有些人擅长发现别人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并且能够把自己的短处恰如其分地和别人的长处相比,相形见绌是必然结果。有些人能够以犀利眼光,不失时机地发现他人的优点,然后便觉得与自己交往的每一个人都非常优秀。于是,在他们的头脑中会产生一种错觉:自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没有比别人强的地方,不会有什么作为。于是,一种强烈的自卑感油然而生。
当自卑感占据人的心灵以后,人就会变得缩手缩脚,不敢轻易去做任何事情。因为自卑让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所以,他们总怕自己做不好。然而,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惧怕失败,不愿意去尝试,不愿意向前迈步,那么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亲手把自己埋葬。没有人去同情你,可怜你,因为机会已经给了你,是你自己缺乏勇气,不敢表现。
自卑是一种自我压抑的表现。人们本来可以轻松地生活,可以轻松地过着舒心的日子,可是,自卑却如同一块巨石,重重地压在心头之上,于是人们的心灵总是在超负荷地运转,不断地受到磨损进而萎缩。周围的一切在自卑者的眼中都黯淡无光、毫无生机。此时,自卑者的心灵犹如一根浸没在深水之中的蜡烛,永远不能够被激情和奋斗的火焰点燃,成功之花也永远不会在生活中绽放。
强烈的自卑感会把人的聪明才智残酷地扼杀掉,让人空有满腹经纶,却无出头之日。有的人本来可以凭借个人优势好好地发展自己,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妙,可是,自卑感把人的心灵给紧紧地束缚住了,它仿佛一个昏暗的牢笼,限制了人们的发展自由;它又如同一个厚实而坚硬的茧,把人的能力深深地包裹住,然后随它自生自灭。
自卑者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他们的行为有时令人难以理解,他们不思进取,对生活失去了兴趣,发呆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在别人看来,人生短暂,可是,在他们眼中,人生是多么漫长和乏味!
不仅如此,长期的自卑感容易让人染上抑郁症。患上抑郁症的人,有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就会在胡思乱想中白白浪费掉宝贵的时光。
美国总统林肯有着一张丑陋的脸,他的丑陋常常成为与他对立的政客们讥笑和谩骂的话柄。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些而自卑或以牙还牙,而是微笑地应对这些不礼貌的人,他说:“先生,你应该感到很荣幸,因为你将会因骂过一位优秀的人物而被很多人认识。”
无独有偶,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长相有些奇特。一次,一位年轻人抱着他出生不久的小儿子来拜访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把脸凑了过去。当小孩看到他那张奇怪的脸时,竟“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爱因斯坦没有介意,他摸了摸婴儿的脑袋,幽默地对婴儿说道:“可爱的孩子,你把你对我的真实看法告诉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