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4500000005

第5章

短暂的梦

我穿过一条碎石小径,来到一扇门前,那是一扇陌生的石头门。这是什么地方?我疑惑地伸出手,推开了那扇石头门。推开门后,我呆了,这不是我的家吗?那红色的布艺沙发,那个按摩椅,还有小坏的小推车……一切是那么的熟悉。

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娉和小坏不知道去哪里了,也许他们出去玩了,一会儿就会回来,她们要是发现我突然回家来了,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我不是在川西的山上写作吗,怎么突然就回到家了?

家让我有如释负重的感觉,我心情爽朗地走进了书房,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桌前,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上了网。我上网一般就在天涯、新浪、搜狐这三个网站浏览。天涯是我有生以来上的第一个网站,也是花去上网时间最多的地方,这里有我众多的老朋友新朋友,我喜欢它的理由是因为这里民间。新浪是我的博客的所在地,我也常在那里看新闻,首页的社会新闻里总是有很多触目惊心的事情,让我感觉到世界是如此的恐怖。

我打开了天涯社区的网页,一个很大的黑色标题挂在首页上:《谁来救救李西闽》!我骂了一句:“老子还好好的活着呢,干吗要发帖子来救老子,简直是莫名其妙。”

我想在那个帖子下写个回复,告诉朋友们我好好地在家里,什么事情都没有,不要操心救我了。就在这时,我觉得口渴极了,我就想,先去喝点水再说吧。于是我从书房走到了饭厅里,在吧台上拿起一个玻璃杯子,那个玻璃杯子十分古怪,像个漏斗的形状。

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玻璃杯。

我管不了那么多了,拿起那个古怪的玻璃杯在饮水器上接水。我按下饮水机的开关,水无声地注入了玻璃杯子,可那个玻璃杯怎么也装不满水,我十分诧异,仔细一看,才发现玻璃杯尖尖的底部竟然是漏的,水都无声无息地流到地板上了。等我换了个杯子再过来接水,纯净水水桶里一滴水也没有了。

我往地板上一看,流到地板上的水也没有了,地板干干的。

见鬼了!

我焦渴难忍,便冲进厨房里,拧开了水龙头。

水龙头里竟然没有水流出来!

这是怎么回事?

我听到了水流的声音,没错,水流的声音是从水龙头里传出来的,我惊喜地等待着水流出来。

水流的声音停止了。

我看到水龙头的出口上挂着一滴晶莹的水珠。

对于焦渴的我来水,那一滴水珠也是那么的宝贵,我迫不及待地把嘴巴凑了过去,可我的嘴巴还没有凑近水龙头,那滴珍贵如金的水珠就滴落在了水斗里……

突然又是一阵震动,我清醒过来,原来我做了一个梦,一个短暂的梦。我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中——我在废墟底下埋着,不知道还要埋多久。那是我埋在废墟中唯一的一次短暂的沉睡,而且还做了那样一个梦。后来我才知道,成千上万的朋友在网上为了营救我而奔忙。

从梦中回到现实中后,我惊异我还能够醒来,如果我永远也醒不过来了呢?会不会永远做梦下去?

我告诉自己:“你再也不能睡过去了,沉睡就意味着死亡!”

普集镇、北京、汕头及其他

疼痛总是不安分地刺激着我,我只有忍耐,咬着牙忍耐,不让自己因为疼痛而喊出来,我不会因为疼痛而喊叫。疼痛使我的心脏快速地跳动,我担心自己会因为高血压而血管爆裂,12日早上,我还用电子血压仪量过血压,高压是148,底压是98。

不知道为什么,在疼痛中,我会突然想起那些地方……

普集镇,尘土飞扬的普集镇,它坐落在关中平原的一隅,面目清晰而又模糊。它是我当兵后第一个最靠近部队的县城。它很小,只有一条街从县城里贯穿而过,一泡尿也可以撒完。尽管很乱,它却总是热气腾腾的,像是刚刚揭开的蒸笼,高亢的秦腔总是会穿过飞扬的尘土到达我的耳际。那时我才18岁,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年龄。

在普集镇的时光依然那么的清纯,没有一丝杂质,尽管因为过错而得过部队的处分。我会把天空想象成是一片海洋,把自己当成汪洋之中的一条船。那时,有一个从未谋面的远在杭州的女孩子,感动着我。记得她叫何国婷,是个身有残疾而又坚强地写诗的女孩子,我们通着信,相互鼓励着往前走。她说,她就是汪洋之中的一条船。在许多心灰意冷的日子,她给了我力量,她让我对自己的理想绝不放弃。现在想起她来,无限地感伤。多年来,我们失去了联系,我在这个暗无天日的夜晚,祝福她。

那个时候,我会在傍晚时,坐在营房后面的围墙上,目光穿过大片的麦地,一直眺望着尘土弥漫的普集镇,想象着一场牺牲。就在我眼前的这片麦地,坠毁过我们空军的战机,那战机的飞行员身体都被烧毁,最后只剩下一颗烧焦的头颅,战友们找到那颗头颅,把它抱了回来……他让我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一次一次地审视着牺牲的涵义。

普集镇,你是中国最平凡的县城,却是那么地让我挂念。此时想能够坐在街旁边路边肮脏的小摊上,吃上一碗凉皮或者一碗泡馍,是多么幸福的事情,那种平凡的幸福多么宝贵,可它们此时离我是那么的遥远,不可企及。

第一次进入北京,是在1988年夏天,经谢平伟的介绍,我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昆仑》杂志社去帮助工作。我是在傍晚时分到达北京的,偌大的北京城让我兴奋而又莫名地惊恐。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踏入这个城市,这个父亲向往了一生的都城。我在迷茫中按谢平伟写的地址,找到了空军大院里乔良的家。那时,乔良已经是蜚声军内外的大作家了,他热情地接待了我。在乔良家里,我第一次喝了红酒,那一杯红酒许多年后才品出味来。第二天,乔良把我送到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把我交给了海波他们。

在《昆仑》杂志社,我学到了许多,我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我突然发现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奇妙和新奇,可以说,我的文学之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白天,我看着来稿;晚上,我修改自己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红火环》。海波一遍一遍地让我修改,一次一次地给我提意见。他是个完美主义者,对每一篇小说都是那么的苛刻,近乎残忍。也是因为如此,他赢得了军内众多作家的尊重。《红火环》我改了二十多遍,那时没有电脑,是用笔写在稿纸上的,每改一遍,都是重新抄写一遍,三万多字的小说,最后修改完就等于写了六十多万字。它尽管没有在《昆仑》上发表,但却让我明白了小说应该怎么写,那也是我最有效的文学训练。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是部队作家的摇篮,它培养了我。那时,很多作者都在这里帮助过工作,其实是在这里学习怎么写作和做人。许多在这里帮助工作的人,来到北京,都要来这里看看,把这里当作娘家。记得有一次,刚刚转业不久的诗人马合省在一个晚上突然闯入了编辑部,在这里打开一张行军床住下了。那天晚上,我们找了个小酒馆,喝了些酒,听他说了很多关于他在《昆仑》编辑部帮助工作的事情。说这些事情时,他的眼中散发出金属般的光泽,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够调进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工作,却没有如愿,这成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北京,这个每粒沙尘里都充满文化味儿的城市,这个大得毫无规则的城市,让我这个懵懵懂懂的山里人备感温暖。想起北京,我就会想起那些夜晚,我一个人站在西什库茅屋胡同,呼吸着微熏的空气,想象着自己是一尾误入大海的小鱼,自由而又茫然的情景;有时,我也会站在西什库教堂的门口,感觉到一种力量在召唤我,我不知道那是不是神的力量,我一直想踏进教堂的门,可我内心有种恐惧,最终没有踏进那扇门。我也会想起那些关爱着我的师长们:丁临一、郭晓晔、程步涛、李晓桦等。

汕头在我的记忆中永远充满了海腥味儿。

那种浓烈的海腥味让我在这种情境下忧伤。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个地方,我在那里度过了军旅生涯中最长的一段时光。许多个早晨,我会在明晃晃的阳光和飞机的轰鸣声中走向机场,和战友们一起体验着辛苦和快乐,汗水肆意地从头脸上滑落,畅快淋漓……

那个地方有快乐也有伤痛。很多时候,自己给予别人的,永远没有别人给予自己的多,包括友情和爱。想起郭作哲、陈跃子、庄奕龙、王亚、刘桂书他们,我内心总觉得对不住他们,因为他们的淳朴善良,因为他们总是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安慰我。在那个物欲横流的地方,我有那么多真诚的朋友,是我的幸运。现在,我想起那个地方、那些人,犹如梦境。我还想起了那个叫“利宝”的酒吧,那时,我经常一个人坐在一个靠窗的位置,迷茫地看着窗外大街上的情景,希望有一个女孩子穿过街道的斑马线,来到利宝酒吧……那一切都在我的疼痛中变得那么的不真实了……

同类推荐
  • 青春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青春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只是在审美状态中,我们才觉得我们像是脱开了时间,我们的人性纯洁地、完整地表现了出来,仿佛它还没有由于外在力的影响而受到任何损害。”出自于本书。书中还有更多的名人佳作,等你来领略。
  • 解放太原(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太原(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1949年4月20日零点,我军正式向太原城外发起总攻。首战汾河西,巧取卧虎山,强占双塔寺,激战小北门。攻入太原城奇袭鼓楼,浴血巷战直插敌人老巢。阎锡山金蝉脱壳先走一步,戴炳南,孙楚等被俘虏……
  • 鲁迅大全集(超值金版)

    鲁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收录了鲁迅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文学论著、书信、演讲、序跋等作品中的精品,在尊重历史、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尽全力展现其作品的全貌,以给读者呈现一部真实、丰富、完整的鲁迅作品。同时采用分门别类的方式进行编排,读来脉络清晰,方便查阅。
  • 溪流淙淙(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溪流淙淙(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死水微澜

    死水微澜

    李劼人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被郭沫若称颂为“小说的近代史”。本书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本书以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的七年时间为经,以四川省会成都及其近郊构成的川西坝为纬,描绘了清朝末年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及挣扎的苦难历程。在作品中,作者表达了对备受压制的人们——特别是下层妇女的同情。小说还结合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细腻地写出了当时的民俗风情、起居服饰等,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的地方色彩。
  • 惊世弃后:神医小萌宝

    惊世弃后:神医小萌宝

    一朝穿越,浑身是伤,临盆产子,没有根基,从头再来,那又如何?她堂堂修真界赫赫有名的圣手天医,即使成为下堂弃后,有药灵空间相伴,灵兽忠犬相随,她若想要倾这天下,谁人能挡?何人能敌?她医手遮天,揽天下权财!她剑之所指,必所向披靡!【这是一个彪悍天医重生弃后,生贴心萌宝,有忠犬相随,身怀药灵空间,强势逆袭,干掉渣帝的宠爽故事。】推荐九月的完结文:《神医下堂妃》、《弃妇重生豪门:千金崛起》;连载《火爆小医女:天下第一绝宠》,微博请关注:云起-龙九月。
  • 通天仙途

    通天仙途

    傅元本是正魔九大宗派之一遁天魔宫星陨脉长老嫡孙,先天泥丸宫枯涸破损,偶然和一名白衣女子发生了交集,并且手上弥天珠中被封印的器灵苏醒,借助器灵传授的太一归元诀无上妙用终于修复了泥丸宫,开始通天之途。
  • 无法湮灭的悲怆

    无法湮灭的悲怆

    本书重新还原那段悲抑的历史。当赵登禹挥动大刀倒在血泊、赵尚忐惨死汉奸宵小之手、杨靖宇的弹尽粮绝英雄末路都以细节的方式呈现时,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当一个团半日之内临阵“升迁五个营长,都壮烈牺牲”,却仍与力量悬殊之敌对峙,当田横五百士的遭遇重演,被日军逼上绝路的八百多名十七岁左右的新兵,在叩拜了天地父母后前赴后继地跳入黄河,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哭泣,不只是泪奠英雄,更为那打不垮的民族之精神。
  • 穿越千年:夫君不丑

    穿越千年:夫君不丑

    她是穿越女,他是王爷,同时也是一个集天使与魔鬼于一身的王爷。初次见面,她说他长得丑,呵,邪恶的他怎么可能会放过她呢?是毁掉她的容貌呢,还是把她永远绑在身边,慢慢地折磨她?
  • 非议古人

    非议古人

    柏杨先生说,中国的历史最久,中国的历史书册最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最懵懂!“非议”古人讲述的不再是遥远的和模糊的古人,而是真实的和接近现代人语言环境中的人生。古人身上不为入重视的一面或者不容忽视的特点,是我们发现和再现古人真实履历的一种尝试,同时也就探索历史与人生的一个入口。
  • 永远的情歌(乡土新故事)

    永远的情歌(乡土新故事)

    说到爱情,人们自然会认为是城里人和小资才享有的专利,农民被屏蔽于爱情之外。农民有爱情吗?答案是肯定的。农民的爱情不乏浪漫与温暖,还实实在在多了踏实的成分。农民的爱情就是锅碗瓢盆、柴米油盐,虽说平淡,却也不可或缺。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兴起。乡村的精神生活也在急剧地发生着变化。物质化、世俗化,极大地冲击着人们传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人们在情感和审美方式上的变化也令人震惊。
  • 我自妖娆我自生

    我自妖娆我自生

    一梦恍若十年,来自远方的呼唤,将她带进遥远的时空。再次醒来,她成为另一个人,一个似乎与她有关的人。
  • 云影萍迹

    云影萍迹

    颜瑾师姐不善言谈,属于纳言君子一类。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贵州电视台,在做了几年记者、拿了几个奖之后,转入总编室工作,任时光荏苒。相对宁静的空间,给予师姐更多思考的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视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走在媒体改革的前沿。师姐在青云山下《贵州电视》杂志那个角落清净的办公室里,静静地观察着,静静地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她始终是文静的,但是在一些文章里(主要是第一辑《论文、电视杂文》部分),言语却犀利得毫不留情,指出浮躁的时代、浮躁的“电视”出现的低俗现象,呼吁影视工作者沉下心来,多些内涵之作。作者的影视评论同样是期望影视工作者抵制低俗,制作出有创意、有深度的精品力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