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4500000025

第25章 附录(5)

李西闽长于写恐怖小说,而真正恐怖的,还是那些不忍回想的人生记忆。作为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他有着长达76小时被废墟深埋的黑暗经历,他的生还,强有力地证明了生命和信念的不可战胜,也不可摧毁。他出版于二○○八年度的《幸存者》,有用血写就的实录、以命换来的真情,有轻逸的想象、感人肺腑的人生断片。这些创痛,作为一种心灵的内伤,经由作家的觉悟之后,已经远远超越了文学对苦难的一般记述。神祇编织了苦难,是为了给后人歌唱,因为只有在苦难面前,生与死,崇高与卑微才如此平等。李西闽的珍贵记忆,还原了一段悲剧时光,也为人类的意志、信心、大爱、勇气和同情心,写下了个人的颂歌。他在文字里重温了活着的意义,而关于活着之幸福感的崭新理解,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来共同领会。

我的生命被爱照亮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获奖感言

李西闽

尊敬的主持人,尊敬的评委,尊敬的嘉宾:

我从来不会掩饰自己的感情,所以,我要告诉大家,在这个温暖的日子,能够站在这里领奖,我的心情异常激动。可以说,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得什么大奖,也从来没有得过什么大奖,漫长的写作生涯,更多的是寂寞和孤独。这届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颁发给我,是我的光荣,也是一种鼓励。这个奖对我个人具有重大的意义,我视它为一个新的起点,就像我重新获得生命一样。在此,我由衷地感谢提名和终评的评委们,你们的肯定让我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现实告诉我们,在人心日益沦丧的当下,虚伪、凶残、欺骗、功利等等违背道德的行为正大行其道。浸淫在如此的环境之中,我身上也或多或少地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去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改变了我,从深埋在废墟的那一刻起,我就走上了一条自我救赎的道路。

人只有在生命受到威胁、失去自由、没吃没喝的情况下,才会重新审视自己。在那黑暗的七十多个小时里,恐惧和痛苦折磨着我,无能为力的我几乎把我四十几年的事情回忆了一遍。在濒死的状态中,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我苦苦追寻的功名利禄是那么的不值一提。最终让我坚持下来的,是爱,是亲人朋友的爱,是许许多多关心我的人的爱。我幼小女儿在抚摸着我的心,妻子的泪水、父母亲的呼唤、朋友们的不舍……还有我在天国的祖母,也给我传递着爱的信息。爱最终战胜了恐惧和软弱,让我坚持下来。成千上万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为了救我付出了心血。那些年轻的士兵,冒着生命危险把我从五米多深的废墟里挖出来,这是多么博大的爱!我的生命是被爱照亮的,没有什么比爱更加宝贵。

在这个时候,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易延端。他是我的救命恩人,如果没有他找来部队官兵,也许我就不能站在这里了。因为救我,他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对待,远走他乡,到贵州一个偏远山区的煤矿里打工。为此,我的心无法安宁。我的伤还没有完全好,就去贵州看他。在金沙县的一个小招待所里,我见到了易延端。第一眼看到他,我的眼睛热乎乎的,我们握了握手,相互笑了笑,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他却说:“看到你身体恢复得不错,我就放心了。”他的脸黑了些,显得沧桑,宽厚的神情让我心痛。他是为了救我才背井离乡的,我怎么能不心痛!那个晚上,我们喝了不少酒,说了很多话。喝的是烧酒,说的是平淡的家常话,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只是一场普通的战友的聚会。离开他时,是个雨天。他要回煤矿里去,我目送易延端的背影消失在雨中,心里酸酸的,眼泪却流不下来。我希望他很快地好起来。希望天下的兄弟姐妹都好好地生活。很多媒体记者听说他的事情后,要采访他,为他抱不平,他推却了。他说他的心已经平静,他不会说任何人的不是,能够度过这么大的灾难,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原谅的呢?我理解他,在理解他的过程中,我对这个世界又多了几分宽容。他的心是金子,温暖的金子。

灾难告诉我,所有的悲伤痛苦必须用爱来拯救。爱在这样的时刻,不是一个无力空洞的字眼,它是那么的真实可靠。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的相聚,珍惜生命中哪怕是细微的快乐。珍惜和心爱的人说话、相守,珍惜和父母的团聚,珍惜与朋友的友谊,既不要为难自己,也不要为难他们。我们要及时说出自己的爱。不需要掩饰,不要怕唐突。人生如白驹过隙,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有灾难降临,我们要把自己内心的感情,及时告诉别人。我们要宽容,宽容是最好的记忆,是对受难的岁月以及死难的人群最好的怀想。

我把那段经历写成了书,这本书就是《幸存者》,也因为这本书,才获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写作这本书的过程是痛苦的,就像重新经历了那场灾难。我真实地记录下了被埋七十多个小时的点点滴滴和所思所想,只是为了纪念,这是不能忘却的纪念。因为恐惧,刚刚获救时,我以为我再没有勇气写作了。文学的力量让我拿起了笔,写完《幸存者》,我又一次获得了拯救,我在敬畏生命和自然的同时,也重新获得了对文学的敬畏。我深信文学可以抵抗恐惧和软弱,可以抵抗黑暗和噩梦,可以抵抗虚伪和鄙俗。真实的写作和真诚的做人是我的信仰。

《幸存者》出版后,很多读者给我写信。他们感动,并且从书中获得了力量,也鼓励我好好活下去。善良而真诚的读者同样也温暖着我,使我度过了生命的寒冬。他们像我的亲人和朋友一样,用宽容和爱,让我重新获得生活和写作的勇气。我在给一个读者回信中说,哪怕世界上还剩下一个读者,我也会继续写下去,而且要写更多温暖的作品,让更多的人看到希望。我的生命是因为爱而被拯救的,活着一天,就要用爱心去对待一切。

我想,这个奖应该和所有充满爱心的人分享,就像分享这个世界给我们的爱。就算是在最黑暗的时候,爱的光芒也在照耀着我们。

谢谢大家!

人心的沦丧,比灾难的危害更严重

——李西闽访谈

《南方都市报》记者钟刚

实习记者陈晓勤

人在濒死状态,回忆会温暖起来

南方都市报:先谈谈你这次回家的感受。

李西闽:这是我在震后第二次回长汀。春节回来时,车到长汀境内,特别激动,经历了一次劫难,重新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感情很复杂,见到家人,心情也很激动,当时的感情,用言语是表达不出来的。我记得,当我被救出来时,第一时间和我的母亲通话,她就在那头哭,我就安慰她,说没事了。我知道他们心理承受了太多的痛苦,也极其沉重。

南方都市报:你的朋友说,李西闽不仅性格变了,连酒风也变了。

李西闽:我觉得我的主要变化是心态不一样了。我以前是一个脾气很糟糕的人,看不惯的事情会很愤怒地说出来,比较意气用事,我从小就脾气不太好,是一个很容易愤怒的人。经过这次地震后,性情平和了许多,我不会再因为一些事情发很大的火。不过,有一点没有变的就是,我还是一个直率的人,有什么说什么,只是不会像以前一样,那么的偏激。

南方都市报:在《幸存者》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感恩的李西闽,在回忆人事中,你的情感其实是极其细腻的。

李西闽:当我被埋在底下时,其实一切都发生改变了,我对很多事物的看法,骤然地不一样起来。我的回忆都是真实的,像告别一样,当时,我就是在告别这个世界,那些想法就是我的“临终遗言”。可能人到了濒死状态,对过去一切的审视,都会变得温暖起来,当然,我也有伤心和痛苦,当我被困在底下时,也很愤怒,很委屈。

南方都市报:为什么要写《幸存者》,你不希望忘掉这段痛苦的记忆吗?

李西闽:当我被救出来时,在里面的点点滴滴,都在我的脑海里翻来覆去,我要把它记录下来,这是我的第一个念头。我认为这是我的一段宝贵经历,时间长了,可能就把它忘记了。很多人以为事物沉淀以后,才能更好地写出来,其实不是的,如果时间太长,那会出来一些失真的东西。我要立刻地,以原原本本地方式记录这段经历。这和我过去写的小说是不一样的,写小说是可以虚构、可以假想的,但是在这里面的所思所想,都是我所要保存的真实文本,我要见证这场灾难。当时我被救出来时,就剩下一台笔记本电脑,我就用一个手指头,敲出了这些文字。

南方都市报: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写的?

李西闽:动笔是在五月底,在此之前,我应李少君之约,给《天涯》杂志写了一篇五六千字的文章,那应该就是《幸存者》的雏形。实际上,当我在还在医院时就开始做一些简单的勾画,比如在某个阶段想过什么问题,慢慢地回想。待到出院以后,一个战友为我提供了一处安静的住所,是在上海佘山的森林宾馆,我在那里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写完了这本书。当时写这本书时,身体还不是很好,手还是麻木的,我用一个手指头敲字,进度很慢,按我以往的速度,二三十万字的长篇,一两个月就可以写完,但是,这次我很难快起来。在写作时,有些东西也会折磨着我,一些经历回想起来,叫人后怕,当我在写作时,原原本本地将那段经历回想一遍,那就像重新经历了埋在下面的过程,是一段恐惧反复的过程,我不断说服自己要把它写下去。

在很多时候,你要咬着牙坚持过去,就像地震一样,你埋在底下,你要放弃也可以,那你就死了,但如果你一咬牙坚持下来,可能你就有了活下去的可能。写作同样也是这样,往往你在最艰难的时候,会有这么一些阶段,就是写得很灰心,你觉得突破不了,你又是一个很坚持自己的人,是一个好作品主义者,有时你会很迷茫,觉得我写到尽头了,没有力量写下去,在这个时候,你再多走一步,可能就会好了,生活也是一个道理,不断地从希望到绝望,再从绝望到希望。

南方都市报:写不下去时,你怎么排解你的情绪?

李西闽:我会给我的妻子和一些朋友打电话,和他们聊天,有时也会到宾馆外面的竹林里走一走,让自己平静下来。

这段经历是伤口,是负担,是噩梦

南方都市报:比较而言,这次写作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李西闽:完全是不同的经历,我一直没有像这次一样完整地面对自己的过去,尽管我曾经会偶尔谈起一些人事,但都是片断的,这一次是我把一生都回忆了一遍,这种回忆对我现在活着是很有用处的,我知道什么东西该坚持,什么东西该放弃,到底什么东西才是真正最重要的。

被困在下面时,我也有过一大段的空白,在前三个小时里,我真的是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头脑一片空白,全是恐惧,是迷茫,是无可奈何。到了天黑以后,我才开始想起一些东西,我觉得自己可能出不去了,救我的人都走了,我很绝望。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开始一点一滴地回忆过去,用回忆来填补我在那时的恐惧。我什么都做不了,剩下的只能想象,想一些过去的事情。

南方都市报:你的记忆力好吗?

李西闽:我记忆力非常好,小时候的事情,到现在都是历历在目的。但我也知道,如果相隔时间太长了,记住的只会是片段,而不是整体,所以在医院时,我就很迫切地要把这段经历写出来,回来时间隔长了,你的看法也会不一样,会有偏差,会失真。现在的很多回忆录,我认为都会有失真的地方,它们或者过分夸大了某个东西,或者回避掉一些事情,我要原原本本地把最真实的东西记录下来,我认为这才会对这场灾难,对这场生命经历的见证有所好处。

南方都市报:你会不会认为这段经历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意义非凡,是一笔别人很难拥有的写作资源,是一笔财富?

李西闽:我还真没想过这一点。有人跟我说,这是你的财富,但我真还没有想到这。我认为它是我的伤口,是我的负担,是我的噩梦,挥之不去。比如今天我跟你谈话,晚上我是会做梦的,我感觉自己又重新被埋进去了。这段写作也是很痛苦的过程,就像重新经历了一场地震一样,写到一些章节,我会很难过,写不下去,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把它写完,反而写完以后,噩梦就少了,可能通过它,我把我的恐惧发泄了出来。

南方都市报:这样的结果似乎出乎你的意料?

同类推荐
  • 崇明岛传

    崇明岛传

    本书着重写崇明岛的历史,从而使崇明岛的特色,包括其形成的地理环境、大浪淘沙聚沙成洲的神奇、沙洲涨坍垦拓不止的垦拓精神、薪火不断的教育与文化传承,得以突出。
  •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是潘家华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生活气息浓烈,文学功底深厚,内容真实感人。管道作家杨德勇为文选作序。潘家华希望在纪念“八三”工程会战40周年的时候,将这本书奉献给为中国能源通道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石油管道人。
  •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西欧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西欧现代文学大家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吹满风的山谷

    吹满风的山谷

    本书是他近两年来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又向我们吹来一股浓浓军队风情,兵的喜怒哀乐。辛酸荣誉又跃然纸上。,北京实力派作家作品精选丛书。著名军事小说作家衣向东,曾著有《我是一个兵》、《一路兵歌》,而为读者广为熟知
热门推荐
  • 一夏晴深

    一夏晴深

    为了逃避从天而降的婚约,为了活成一个自由的古人,她不知天高地厚地去闯荡江湖,别了青梅竹马的少年行云,又遇到了玉树芝兰以多情自许的“无缺”公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那段被遗忘的记忆究竟属谁?谁才是那个与她许足三生承诺的人?
  • 诛天圣王

    诛天圣王

    幻灵谷一名普通弟子,却无意中闯入另一个世界,他被人利用,身陷囹圄。他为了生存!修习上古奇术,盗取神兵盘古斧,刑天戈。云游四大陆地,解封真灵传承,唤醒四大灵兽,修灵身,战神族……谁说小子不猖狂?上诛苍天下诛王!
  • 餐桌上的生活智慧

    餐桌上的生活智慧

    “衣”、“食”、“住”、“行”这是生活的全部。其中“民以食为天”,这个“食”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作为22世纪的新新人类,聚餐、请客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那在吃餐的时候的礼仪你都知道吗?你有没有引起别人的不屑,或者别人的夸赞呢?什么是餐桌上的智慧?如何做个成功的人士?就请进来看看吧。
  • 深度忧郁

    深度忧郁

    作者雪屏以他个人的病房生活为蓝本,力图透过主观的感觉来关照现实生活的某些侧面。他在这部小说中,更刻意地描摹瞬间的感受和细腻的心理描写,为无法再现的青春岁月画上了一个句号。走出病房的雪屏,其作品对人性、人道和人心均有了更多的思考,强化了人物的塑造和内心的刻画,而尽量淡化戏剧冲突和情节的展开。他的身边,精明狡诈的,不离不弃的,背叛的,纠缠的,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来过,他们又离开,他们的故事逐渐逐渐飘散在风中……他用自己患有忧郁症的状态来消化这些人这些事,一切就从这个角度变得仿佛哈哈镜里的影像,扭曲、混乱、诡异而荒唐。
  • 春联对联大观(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春联对联大观(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九种对联类型:对联基础、春节对联、节日对联、婚嫁对联、贺寿对联、丧葬挽联、居家对联等。
  • 异能狂徒在校园

    异能狂徒在校园

    异能少年顾枫纵横都市,成就一段不朽传奇!推荐新书—无敌奶爸在都市
  • 活在路上

    活在路上

    还没毕业,市场上的资本格局就已经形成;还没工作,白领就已经民工化;还没结婚,房价就已经涨到天文数字……但是,我们没有因此消沉也没有停止奋斗的脚步,我们依然活在路上,并且,我们还是那样古灵精怪,还是那样把生活变得生动幽默。这个励志不太猛,可以温柔地让你找到生活的勇气!
  •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中国企业应该从生产和营销两方面避免反倾销诉讼的产生。一方面,企业应强化创新意识和品牌观念,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由“以价取胜”转为“以质取胜”和“以新取胜”。企业应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以及档案制度,为应对反倾销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应采用现代国际营销手段,积极利用商标、原产地标志、包装、款式、公关、广告等多种非价格竞争手段,推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企业还应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工作,优化产品的市场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战略,避免由个别国家反倾销引发的连锁性反应。企业还必须加强业内合作,建立起反倾销预警机制,规避反倾销带来的贸易风险。
  •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爱情对于慕晴云而言究竟是什么?<br/>她与四皇子指腹为婚,而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脱,直到慕家覆灭。<br/>她因而绝望,可是命运却让两人再次相遇。<br/>一个是青楼名妓,一个是权势涛天的恩客。<br/>理智的战争,渐渐变成情感的拉据战,谁才能求得最后的胜利。&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平安扣(电视剧《那座城这家人》原著)

    平安扣(电视剧《那座城这家人》原著)

    已改编为电视剧《那座城这家人》,12月2日开播。本书以经历大地震重创的城市为背景,讲述了两个家庭、三代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全景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生存情状,写出各色人物30多年间发生的变化。娓娓叙述中,勾勒出一幅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城市长卷。作者恪守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作品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