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7600000001

第1章 洋人开发鸡公山(1)

沿京广线南下的火车,离开古城信阳之后,便一头扎入山峰的绿色海洋。从地形图上看,大别山就像造化浓墨重彩酣畅淋漓的一笔狂草,破空而入鄂豫皖三省之间;等汪洋恣肆地拖曳到信阳,渐成强弩之末,只剩下粘连与飞白,就是眼前这些连绵不尽、海拔不足千米的群山。它们分开江淮两大水系,同时也为鄂豫两省划界。

浓淡湿枯浑如天成,粘连飞白俱有章法。避暑胜地鸡公山与盛产传奇的李家寨,都是例证。李家寨仿佛不是青石板铺成的,而是故事铺成的,每一脚下去都会踩到传奇。比如李家老宅旁边的那颗大柳树。那年李家的后裔为翻修老宅,砍倒柳树刨出树根以便打基础,结果一锄头下去,故事随即喷薄欲出:树根下面埋有十锭银子。

原来大柳树的最初起源,竟是一段木桩。那时已经完全朽坏,轻轻一触,便碎成黑色团块。中间那些东西颜色较浅,既重且硬,品质明显不同。扒掉表层的泥土,发现是金属,从形状上判断,当是银锭,外面还刻着字迹。洗净再看,内容如此:和盛炉房整宝。大清宣统六年六月。

十锭银子来自遥远的地下,寨子一时轰动。李家是个大家族,早已分崩离析,彼此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因为中间有太多的历史风波:土改,镇反,“三反五反”,“反右”,过粮食关,“文革”……所有这些波折,都会将人们的情感与关系置于铁锤和砧板之间锻造一回,这结果你尽可想象。

可那都是过去。如今有银子感召,大家再度聚集。表面看来是怀根念祖,其实是唯恐错过好事。如今这世上,哪还有钱财不能败坏的物件与情分呢。

这家的老主人名叫李立德,字玉亭。他的两个儿子都是老革命,都有战功,也都是横死:老大死于肃反,老二死于镇反。尽管俱已平反,但事实铁铸,不能复生。他们的儿子如今都不在农村,而女儿向无继承权。这在客观上加剧了当时的混乱:似乎人人都更有权利与希望,独占至少是瓜分这批银子。

所幸当时李家还有个老长辈儿。要按照过去的规矩,就是族长。他接过银锭,看看上面的字样,不觉莞尔:“果真是个钱鬼子!”有个教师粗通历史,因为农村学校的老师无法分科,必须得有通才的样子,就像国外的家庭医生。他说:“假的吧?哪有宣统六年的年号?宣统三年就是1911年,当年革命党在武昌起义,清朝灭亡,次年已是民国元年呀。”老长辈一撇嘴:“就你读的那些书,也好意思叫历史?我告诉你,宣统的年号一直用到1924年,也就是宣统十五年!不过只在紫禁城内有效。在此之前,中国一直有皇帝,他还住在紫禁城;民国总统住在新华宫,也就是现在的中南海。皇帝总统,一墙之隔。逢年过节,双方还互致贺礼。大总统徐世昌跟溥仪或者内务府的官员交谈,从来都说本朝,而不说前清。懂吧?”

老师气势受挫,没敢再接腔,但旁人听得热闹,不免七嘴八舌地追问究竟。老长辈儿道:“要不怎么说他是个钱鬼子呢?那时还不忘留一手。这些事情,你们早该知道的,可却一问三不知。你们不是都说银子该归自己吗?那就讲他的故事。谁知道得多银子就该归谁。”

没有人能找回蒸发掉的往事,就像你没法合拢手掌,留住春天的熏风。风的衣裳并非手掌,更非风衣。老长辈儿度尽劫波,几乎就是李玉亭的同龄人,因而双重任务在身:断公案,揭谜底。此公有前清的秀才功名,不过来得太晚,他基本没能享受到实惠,只有各种各样的带累。近几十年尤其如此。冷落多年之后再度成为中心,他颇为高兴,很有兴致掰扯这些。就像白发老人在后辈跟前打开发黄的相册。

“树大招风。信阳的劫难,或者说李家的劫难,起因便在于此。如果不是铁路修通,拉近信阳与武汉的距离,所有这些或许都不会发生。”

民国初年,小李家富甲信阳。他们发行的钞票“和盛钱帖”,在信阳城乡畅行无碍,效力不差于银子银元这样的硬通货。可是那么大的家业,说败转瞬即败,就像秋天花落那么自然而然,不动声色。

破产之后的小李家,哪怕只熬一锅白菜汤,李玉亭李八爷也得系着白餐巾,不疾不徐地喝下。那时他已妻离子散,婢仆皆去,只有管家老夏还跟着。李玉亭喝汤时,老夏还像往日那样微微低头,侍立一旁。李玉亭明白老夏只能弄来这么一锅汤,得与之分享。喝到差不多一半,便扯下餐巾,身子略微一仰:“我饱了。你吃吧。”老夏答应一声,坐到下手,接着完成主人的未竟“事业”。

再后来,老夏实在熬不住,也跑了。李玉亭没办法,便去城内背尸体,埋死人。那年月兵匪交加饥馑遍地,街上时不时会出现倒毙者。这些无主尸体,都要清理到城西的乱葬岗掩埋。这活儿说起来卑贱,好汉子不稀罕干,赖汉子又干不成。李玉亭若不是跟警察局长邓东藩有旧,只怕也没机会。

干这活儿得起个大早,从乡下的李家寨赶到信阳城。这距离可不近,步行是没指望。不过这难不倒李玉亭,他可以免费乘火车。他有京汉铁路的股东文凭,虽已折痕深厚字迹斑驳,但铁路方面依然承认。李玉亭可以无限度地随意乘车,北上北平,南下武汉。至于时间,在他更不成问题。鸦片早已改变一切。

那年月鸦片就像如今的卷烟口香糖。抽鸦片不叫抽鸦片,而称有嗜好。李玉亭若无嗜好,又何至于此。他摸黑进城干完活计领了工钱,不干别的,先去烟馆抽上一泡,然后才去吃饭。好歹混个肚儿圆,再乘车到鸡公山前的新店车站下来,雇辆黄包车,换上包袱里携带的袍子大褂,遮住外面的破衣烂衫,日暮时分得胜回营。

倦鸟归林,牧童返家,那时正好街上人多。李玉亭跷着二郎腿,仰靠在车上,恰似国王出巡。李家虽已败落,但乡民多年来口头上的尊称还保留着,时不时有人向他拱手打招呼:“八爷回来了?”

“回来了。”李玉亭也大模大样地正经回复。这份自信并非仅仅来自于刚刚获得的短暂温饱,主要还在于他从不照镜子。那时的他比起以往,其实已经不是人,不过一具残骸而已,但他并不自知。

“八爷,您吃了?”

“大旅社的水饺。”李玉亭左手挡着右手,假装剔牙,然后动动嘴唇,吐掉根本不存在的残渣肉筋。

如今信阳城内遗存的民国建筑,唯有袁家楼。主人袁家骥,是袁世凯管家袁乃宽之子。官二代往往官商兼办,好处一点都不落下。袁家骥任淮盐缉私营统领时,也在信阳广置产业。当时城内名声最响的饭庄兼旅馆,字号叫信阳大旅社,便是其中之一。

“哟,玉亭兄,城内还有生意料理?”

“一点小事,小事。”

李家寨的李家分大李和小李,李玉亭属于小李,是后起之秀,结果却率先败落。想他李玉亭不过一个土财主,吃饭怎么还得围餐巾,剔牙还要以手遮掩?要说这个,那就得首先掰扯掰扯,李家寨背后的鸡公山何以跻身全国四大避暑胜地。

1921年5月,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鸡公山指南》,由《清稗类钞》的编者徐珂编著。它开明宗义,这样为鸡公山定位:

鸡公山,亦避暑胜地之一。西人言避暑者,于庐山莫干山北戴河之外,辄及之。

避暑胜地的出现,根由都是五口通商,西人来华传教。洋教士漂洋过海,水土不服,更兼苦于炎夏,只得辟地乘凉。开发鸡公山的第一人,便是美籍挪威裔教士丹尼尔·纳尔逊。

纳尔逊来信阳传教,在《鸡公山指南》出版的二十年前。那时京汉铁路尚未贯通,李家寨一带还在叮叮咣咣地施工。某日李玉亭正在朋友家打麻将,忽听外面人声喧哗,说是来了洋鬼子。随即脚步杂沓,人们纷纷朝街上拥,孩子们的尖叫笑闹夹杂其间,就像黑色波涛中的雪白浪花。

那天手气不好,李玉亭好像不姓李,倒像姓宋。他随即起身,意兴阑珊地跟着去看热闹。出去一瞧,只见从南边来了十几辆牛车,满载着行李。最前头是个大个子,高鼻梁,深眼眶,蓝眼珠,黄头发。总共六个成人十几个孩子,论理面目各自不同,但在李玉亭眼里基本没有区别。左右都是洋鬼子呗。

人们挤在两边,就像夹道欢迎。然而随着洋人的靠近,他们纷纷后退。年纪轻轻但好吃懒做的焦三,是李家寨街上有名的混世魔王。客观地说他长得并不丑,但在李玉亭印象中却总是一张欠揍的脸。无论何时何地见到,李玉亭总有揍他一顿的冲动,没有任何理由。此刻焦三飞快地上前摸摸大个洋鬼子,然后再哈哈笑着飞快逃离:“有骨头有肉,好像是人!”

李玉亭心里怦怦直跳,但却不肯随着人流后退。洋人走近停下脚步,向他伸出手来:“先生,你好!”

李玉亭左看看右看看,不知所措。洋人抢一般抓过他的手,右手摇晃,左手也在空中飞舞,好像要捉拿那些在风中逃逸的汉字,而最终并未完全如愿,因此话说得不利落:“请问,这是哪里?还有多远,离信阳州?”洋人的手劲很大,李玉亭的肩膀好险脱臼。他使劲朝外挣脱,一边愣怔着答道:“老远呢,还有五十多里。”洋人道:“谢谢。纳尔逊,我叫。咱们,交个朋友?”李玉亭冲他一抱拳:“慢点说。你叫啥?在下姓李名立德,字玉亭。”洋人上下打量他一番,立即醒过神来:“李立生,中国名字。弟兄,咱们是弟兄。”说完转身冲背后的同行者呵呵一笑。李玉亭摇摇头:“你?你是谁?我的弟兄是他们,不是你。”说着话朝后一扬手指示。李立生笑道:“李立德,李立生。是弟兄,是弟兄。”李玉亭道:“华夷大防。你懂吗?”李立生依旧满脸含笑:“现在不是,将来也是。我不着急。上帝都有预备。”

洋人驱赶牛车,继续北上。牛车上堆满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包括几副陈旧的门窗。看来洋鬼也是穷鬼。李立生下意识地在裤子上蹭蹭手,忽见老朋友胡泰运从人群中浮现。此人出身于中医世家,属于寒凉派,喜欢用石膏。曾有一张方子用五斤石膏的先例,人称石膏大王。他上前便抓住李玉亭的胳膊,说要请他吃饭。怎么回事呢?原来胡泰运跟人打赌,说谁敢上去摸摸洋人,就请谁一顿。大家都想吃好的,但却没那个胆量,除了混不吝的焦三。然而焦三不过是蜻蜓点水,远不及李玉亭深远长久。

胡泰运将李玉亭的手抬起来,搁到太阳底下照照:“洋鬼子的手,感觉如何?他们究竟是人是鬼,也有血肉温度吗?”李玉亭竭力将心放回胸腔,满不在乎地说:“什么洋人不洋人,我看也是血肉之躯。”胡泰运把手指移到他的脉搏处:“还是小心点吧。且让我看看,你有无折损阳气。”李玉亭有点心虚:“怎样?”胡泰运道:“哪有这样品脉的。咱们边吃边谈。不过既然要我品脉,那么就该你出酒钱、诊金。哈哈。”

胡泰运当然不会跟焦三同席,只赏了他一顿酒饭钱。焦家本有三兄弟,焦文焦武都不错,焦泰则与两位兄长迥异其道。正所谓一母之子有贤愚,十个指头不平齐。这样的人,岂能跟豫南四子平起平坐。

入席者老四位,正所谓豫南四子:秀才李成君,字友仁;秀才刘景向,字邃真;石膏大王胡鼎坤,字泰运;福荫堂小李家长房二公子李立德,字玉亭,大排行老八。这四位都是俊彦之士,文名称颂一时。尽管李玉亭已经放弃科场,胡泰运早已行医,但声名依旧响亮。

酒馆就在街上,几十米开外便是铁路。路轨已经铺设完毕,正在建筑洋堰——用水泥构筑的拦水坝,以便给火车供水。高耸的铁架上,“汉阳铁厂1901”字样个个都有斗大。入室落座,话题当然还是洋人。他们来此无非是为传教。三个月前,朝廷由西安发出明诏,州府衙门曾经广贴告示,要求各地官民一体保护正当传教的洋人,不得妄加迫害。告示墨迹未干,教士已到眼前。

同类推荐
  • 把自己爱的男人逗哭

    把自己爱的男人逗哭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桂林不浪漫的故事

    桂林不浪漫的故事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公考的那些日子

    公考的那些日子

    比真实更真实的“公考”故事;比现实还现实的“公考”真相!回味小平民跨过“华夏第一考”的喜怒哀乐!品味小草根考取“镶钻金饭碗”的酸甜苦辣!
  • 圣山

    圣山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文人

    文人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热门推荐
  • 异界苍龙

    异界苍龙

    炎黄子孙刺魂,因一场位神的阴谋而在模糊的时空乱流中飘荡,最后却还是回到了位神所控制的时空,看继承了炎皇不死邪龙功法的刺魂,如何在这块时空位面成长,如成成功找回自己的族人。
  • 管人用人有心计

    管人用人有心计

    本书正是一本讲解如何用人管人的参考书,从以下六个方面介绍了用人管人的重要心法。一、把人才看作企业的无价之宝,立足于企业的根本,选择适用的人才。二、全面考察人才的能力,将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力。三、主动与下属交流,通过积极的交流方式达到高效沟通,进而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四、员工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报酬,还需要一定的精神食粮。
  • 凤箫寒

    凤箫寒

    身负师门重托,励志誓除奸邪!东晋风雨飘摇之际,权臣桓温当道,谢安孤掌难鸣,兼且五斗米教阴忍待发,虽一介弱质女流,亦要匡济天下!无奈情根难断,总归长路漫漫向前看,君在黄河长江岸,妾身鬓发已霜白。
  • 骄阳似我(上)

    骄阳似我(上)

    再没有像顾漫这般的小说,让我们看完之后觉得幸福!从《微微一笑很倾城》《何以笙箫默》《杉杉来吃》到连载七年的《骄阳似我》,千万粉丝捧心期待,绝对不可错过的经典珍藏!“比爱还要多一点?对我来说,就是你。”以后,我们可能再不相见。以后,我们即使相见,也只能匆匆一聚,然后又要离别。也许那时候我们已不会像现在一样悲伤,因为我们彼此不再如此重要或者因为我们已经坚强。然而此时此刻,你要走了,我只能在月台上边走边哭。再见了,我们最后的青春。我们再不能像个小孩一样活着。我们毕业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守候

    守候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重生之明慧

    重生之明慧

    前世,楚明慧看着慕锦毅妾室一个一个地纳进来,心中冷笑,“什么狗屁一生一世一双人!”今生,慕锦毅道,“你只看我以后会不会守着你一人……”
  • 帝歌

    帝歌

    【已出版上市】一场车祸,两人再次穿越,她成了前朝皇帝遗孤的冲喜新娘,他却步步为营,招兵买马伺机掀起一场政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薄情杀手妃:修罗小王后

    薄情杀手妃:修罗小王后

    【女强,宠文】穿越算什么,牛人到哪里都是牛人。草包?!才华尽展亮瞎你们狗眼。废物?!九窍全开我本修练天才。丑女?!面具之下风华美冠天下。炼百灵,聚万兽……惹我?作为大陆上唯一的炼妖师,我不介意帮你回炉!忠我敬我依从我,我自护他重他荣华富贵皆与之分享,欺我骗我背叛我,我皆诛之绝不留情!逆天算什么,人不容我必诛之,天不容我,我便破了这天,重造一片乾坤朗朗!***作为黑白两道通吃,商政两界通杀的黑道女王,无论是在穿越前还是穿越后,莫离都只有一个理想:做世间最强的女子,睡天下最强的男人。从废物到天才。从泥泞到云端。她,注定要站到至高处,让众生仰望。
  • 李龙炳的诗

    李龙炳的诗

    作为一个农民,一个和文字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的农民,命运之诗会永远呼啸在我的血液之中。我只能说,诗歌确立了我和世界更美妙的关系。我只能站在我的这片土地上,用语言的手打开一扇又一扇崭新的窝口,见证着时光流转,云飞雪落。我所有的诗歌,都与这片土地的宿命有关,都是对真理、正义、崇高、光明和美好无尽的向往。对文本的探索。无论明朗或晦涩,始终贯穿着坚定的精神立场,在爱与忧愤之间也有对落难的承担,隐逸着一份刀锋的光芒,这些诗歌是一个现代农民和土地和时代牢牢拥抱在一起的见证。我的创造和想象,探索和追求,就是为了在纷乱的汉语诗歌中获得独特而独立的音调,让自己拥有心灵的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