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7500000001

第1章 少年(1)

(第一节)上帝的选民

在17世纪初的英国,最早源起于加尔文的清教徒们发起宗教改革运动,试图在基督教内部进行“纯洁”工作。自称为“上帝的选民”的新教各教派自认为“出污泥而不染”,竭力通过自己在尘世的行为来证明上帝对自己的“恩宠”,在虔诚的清教徒身上,这一点表现得更为强烈。清教徒们本想在英国推进宗教改革,实现梦寐以求的神圣理想。但是由于他们的主张反映的是新兴阶级的要求和利益,很难为守旧的以王权为代表的统治阶级所容忍。

矛盾随之产生了,经过几次交锋,矛盾更加激化,英国王室开始对威胁其统治基础的清教徒进行迫害,许多清教徒只好离开故土,在海外寻找实现他们宗教理想的新天地。据不完全统计,从1630年到1640年间,从英国本土逃往国外的清教徒约6万人。在这其中,有一批清教徒集体出逃荷兰,以躲避迫害和杀戮。在荷兰,他们不仅寄人篱下,而且下一代对于清教徒信仰和祖国语言日益淡薄。于是,这群人中的有识之士将最后的期望寄托在遥远的新大陆,再次出走。他们不畏艰险,横渡大洋,来到了在他们眼中仍然是荒凉一片的北美大陆。数万名美国移民“始祖”的到达翻开了这里历史的新篇章。

就在百年前,哥伦布刚刚发现新大陆美洲,那里没有国王冰冷的目光,也没有行刑者手中时隐时现的绞索。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传教和生活,再不用东躲西藏地苟且偷生。清教徒移居北美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迫于国内不宽容的宗教氛围。但就深层而言,他们中的许多人却是为了信仰而甘愿放弃国内优厚的生活条件来到这块命运未卜的大陆,寻找实现他们宗教理想的“净土”,“他们被迫背井离乡不是出于惩罚,而是为了建立一个希望之乡。他们认为古代以色列人和他们自己之间的唯一重大区别是,他们渴望把这块荒野之地变成“希望之乡”。

抱着这样美好的希望和坚定的信念,1620年9月16日,102名英国清教徒登上了一艘木制帆船扬帆出海。这艘重180吨、长90英尺的船取名叫五月花号。他们选择出海的季节实在是糟透了,但由于时间紧迫,只好冒险出行。也许是“五月花”这个浪漫而生机勃勃的名字给他们带了来好运,“五月花”号在海上风狂浪险地渡过了66天之后,只有一个人死去,但在船上又降生了一个婴儿,所以当他们于11月9日到达科德角时,船上还是102个人。

经历千难万险之后,这群疲惫不堪的人们在科德角对面的普罗温斯顿港湾抛锚。此地是一个天然的良港,附近还有一个出产丰富的渔场,可以提供大量海产品。在陆地上有一些小溪,虽然结了冰,但可以向他们提供充足而洁净的淡水。而且,在这片土地上居然有人类生活的遗迹,有开垦过的肥沃农田,有一些虽然简陋但能暂且容身的棚子,真是一幅美好而又不可思议的景象。船民看到这一切,只能将这些归结于上帝的怜悯。其实,后来他们才知道,这里是一个印第安村落的遗迹,由于一场来势凶猛的天花,这个村落的居民几乎被消灭殆尽,只好遗弃了村落。不明就里的拓荒者按照欧洲的航海传统,首先登上了一块大礁石。(直到今天,每天还会有许多美国人来到这块石头前观礼和膜拜)这些刚刚踏上土地的人们大声欢呼,共同庆祝新生活的开始。后来的美国人把他们视为美国最早的开创者。

短暂的喜悦过后,现实的问题随即而来。在“五月花”号船民众的眼中,这是一片完全陌生的大地,冬天的北美万物萧索,沉寂而荒凉。往前看,暮色中的土地仿佛被笼罩在无限的烟云之中,远处的天空低沉而昏暗,一切都显得艰苦和凶险;回顾身后,海面上的万顷波涛化作万里鸿沟,海浪冲击礁石的声音令人胆寒,拓荒者的退路已经被斩断。此时此刻,他们只能独自面对命运的挑战和生存的考验。

一支清教徒移民领袖威廉·布雷福德记载了他们当时面临的几乎绝望的处境。“大家如果回顾身后,就只见他们泛渡过来的汪洋大海,它如今成了千重波障、万里鸿沟,将大家完全隔绝在文明世界之外。现在除了上帝的精神和慈爱,还有什么能支持他们呢?”在清教徒的眼中,这些困难只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之前上帝对他们的有意考验,也是他们迈向天国路上所遇到的必然障碍,“美国人是上帝选民的信仰并不暗示着一帆风顺地达到拯救。正如圣经十分明确表明的那样,上帝的选民经历了最严重的考验,承担着最难以忍受的负担。”

头一年,移民们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新大陆的冬天出奇寒冷,缺少过冬装备的人们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度日。在这陌生的大陆上,拓荒者不知道应该如何生活,到哪里才能找到足够的生活资料。繁重的劳动,严寒的气候,恶劣的生活条件,加上凶猛的传染病,很多人倒下了,几乎家家都办过丧事。到第二年,这群人只剩下50个人。每个人的心头都被绝望所压迫,所有的理想和美梦似乎都被严酷的现实撕得粉碎。当初,人们以为仁慈的上帝为他们选定了这块土地,而眼前的现实却让他们怀疑起自己的判断。

当严酷的冬天渐渐消失后,春天终于来了。一个略通英文的印第安人走进了村庄,人们向他展示自己的悲惨生活。这个印第安人默默地看着,听着。几天后,他把自己的酋长带到了村庄。

酋长马萨索伊特与这些远来的人们订立协议,非常慷慨地送给他们许多生活必需品,后来又派出能干的印第安人教授给移民们在这块大地上的生活技巧,包括种植玉米、捕鱼,甚至包括饲养火鸡。

在这一年,也就是1621年,风调雨顺,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大获丰收。这年秋天,布雷德福被选为普利茅斯殖民地的总督,他决定举办庆典感谢上帝的恩赐。在11月底的一天,移民们大摆筵席,印第安人和移民们热烈地交谈、游戏,餐桌上摆满了山林的野味以及自产的玉米和火鸡大餐。这就是北美大陆感恩节的起源。当然,喜悦的人们也没有忘记印第安人,他们请马萨索伊特等印第安人参加庆典,分享他们真实而宝贵的喜庆。

清教徒是北美早期移民潮中的主流,建立一个为世人所仿效的社会的理想伴随着他们来到这块大陆,“他们希望通过建立一个模范的基督教社会来为真正的信仰而战。”这是他们的初衷,也是他们多少年来不懈追求的一个目标。当约翰·温斯罗普带着那批摆脱了宗教迫害的新教徒终于找到了实现自己信仰的理想场所时,他不无感触地说:“我们将成为整个世界的山巅之城,全世界人民的眼睛都将看着我们。”

随着居住在这块大陆上的人们的民族意识的增强,清教徒的宗教观深深地影响了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在思想意识上成为扬基文化的“灵魂”。有的美国人就说:“如果我们不理解清教,可以说就不理解美国。”

我们的主人公约翰·亚当斯就是这一群人的后代。

(第二节)亚当斯家族

祖先

十七世纪初,美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伴随着早期那些著名的欧洲探险家的足迹,越来越多的欧洲移民纷纷踏上这块土地。公元1620年,一些英国清教徒搭着“五月花号”船抵达普利茅斯,开启了这块新大陆的传奇历史。

1630年,这些清教徒又建立了“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公司”,此即马萨诸塞州的前身。马萨诸塞州的地名就来自马萨索伊特酋长的名字,原本的意思是“一个很大的山坡地”。马萨诸塞湾殖民地建立后,英格兰有更多清教徒陆续离开祖国,跨过北大西洋来到美洲。这些移民中许多是举家而来的,他们肩负着神圣的宗教使命,希望在这里建立全新的“上帝之城”。

虽然清教徒迁徙到此地的原因是为了宗教自由,但是他们却很排斥其它的宗教,也因此,有些人离开了马萨诸塞而往南迁徙。这些人当中,罗杰·威廉斯开拓了罗得岛州的殖民地,而汤姆斯·虎克成立了康涅狄格州。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却也能说明美洲东海岸那时的冒险气氛是多么的浓郁。

1638年,一位名叫亨利·亚当斯的男子远渡重洋来到美洲,和妻子伊利斯开始了充满艰苦的新生活。当然,他那时并不能预知,正是他开始了其辉煌的家族历史。在日后,他的子孙中出现了两任“美国”总统,直到今天,这仍然被美国人视为奇迹和荣耀。

这位名叫亨利·亚当斯的清教徒有着骑士血统,这也许能解释其为何要来到美洲冒险。历史资料显示,他在迁至布伦特里10年后就去世了,留下了8个儿子、一个女儿。他的遗产包括一套两居的房子、一个40英亩的农场,还有一个拥有许多珍贵书籍的书房。虽然他和妻子伊利斯一共生育了8个儿子,但最后只有—人留在布伦特里。他是年龄最小的约瑟夫,也就是约翰·亚当斯的曾祖父。

约瑟夫继承了亨利·亚当斯的大部分遗产,也同时继承了父亲身上的勤劳本质。他娶了阿比盖尔·巴克斯特为妻,至少生有12个孩子。约瑟夫的一个儿子小约瑟夫·亚当斯,娶汉娜·巴斯为妻。汉娜·巴斯是约翰·艾尔登与普里希拉·艾尔登的曾孙女。艾尔登夫妇在美洲殖民史上名声显赫,他们拥有普利茅斯的大片领土与著名的“五月花”号船。小约瑟夫·亚当斯的儿子约翰·亚当斯出生于1691年,是家族中第一个取名叫约翰·亚当斯的人。

从亨利·亚当斯开始,一直到约翰·亚当斯的父亲老约翰·亚当斯,这个家族中的人都是靠辛苦劳动赚钱糊口。就像在他们祖先的故乡英格兰一样,他们在漫长的冬天也不休息,要干—些别的活计挣点外快。亨利·亚当斯有制作麦芽的手艺,这是一个从英格兰带过来的行当。麦芽用于烤面包和酿啤酒之用,是人们须臾不可缺少的原料。无论布伦特里的村民多么虔诚地信仰上帝,但村里却从来没禁过酒。所以,亨利·亚当斯的啤酒作坊延续了两代人,他们都学会了制作麦芽,并以此作为补贴家用的途径。

老约翰的祖父约瑟夫,一生也像他的父亲那样,是一个农夫兼手工艺者,但相比亨利·亚当斯,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据资料显示,他曾经被选为镇里的警察、镇管理委员会委员和公路勘测员。也许正是因此,亚当斯家族开始了其向名门望族转变的过程。

父母

小约瑟夫·亚当斯是约瑟夫·亚当斯最喜爱的儿子,他终生都待在布伦特里小镇上,从没有迁居过。1691年,他生下了约翰,是他的第二个儿子。这是这个家族中第一次有男孩被取名叫约翰,他就是我们主人公的父亲老约翰·亚当斯。

小时候的老约翰聪明伶俐,但是由于当时的条件有限,只有他哥哥才有机会上大学。但老约翰也受过一定的教育,他在小镇的学校学会了读书、写字。长大后,他继承了家族的传统,仍然以劳动谋生,并且终生以劳动为荣。

相比他父亲的制作麦芽手艺,老约翰·亚当斯会得更多。他首先是个农民,要在他那不大的农场上种小麦、玉米、燕麦、大麦;同时他又是“皮匠”,做皮鞋和其他皮革制品。到老约翰出生时,布伦特里已经有大约两千人口。农家的房子都建在小镇教堂的周围,有些农舍簇在一起,有些则散落在旁边。小镇四周有许多小农场,农场的土质很差,地里净是石块,只有最勤劳的付出才能获得好收成。镇里的人家完全要自给自足,因此几乎每一家都要搞点副业才能度过严酷的冬天。因此,从三月中旬到初秋的农忙阶段,老约翰·亚当斯要在地里侍弄庄稼;农闲的时候他就做鞋,换取一些钱财,一条低矮的长凳便是他的工作台。

老约翰·亚当斯有一定的文化,这得益于家里丰富的藏书,虽然他平素沉默寡言,从不多言多语,可是人们都喜欢登门向他求教。他个子较矮(他儿子小约翰个子也不高),却筋骨强健,是个十足的男子汉。由于勤劳、博学和富有责任感,布伦特里镇上的人们都很喜欢他,他被选为巡警收税员、十户联保组组长、民兵中尉、还曾9次被选为小镇的管理委员会委员。最后,有着严格宗教传统的他当上教堂执事,在布道坛前占有一席之地。这时,应该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小小的顶峰了。

当然,老约翰·亚当斯对历史最大的贡献其实是生下了约翰·亚当斯,这一点,昆西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虽然受到镇上居民的喜爱,但老约翰已经40多了,仍然是孤身一人,形单影只。当时很多人会仅仅因为活到40多岁而感到庆幸,可他还没成家,于是他决定必须结婚。老约翰·亚当斯从没有把自己看成是一位绅士,也从未自视为布伦特里的第一公民。确切讲,布伦特里第一公民的荣誉应当属于民兵上校乔舒亚·昆西。昆西是镇上玻璃作坊的业主,他当了40年的马萨诸塞众议院的议长。昆西被公认为小镇的领袖,在地方议会中作为布伦特里的代表。

1734年10月,43岁的老约翰·亚当斯执事终于结婚了。他在一年中的黄金时节娶了布鲁克莱思的苏珊娜·博伊尔斯顿。这位他小18岁的姑娘为人老练,家住波士顿附近的布鲁克莱恩,朋友们都叫她“萨拉”。苏珊娜家族的社会地位较高,是很有名望的行医世家。没有任何她的笔迹流传下来,无论是书信、还是有她签名的法律文书。人们也没有发现任何来自她家人的信件。但人们知道经常有人大声念信给她听,因此有理由相信苏珊娜·博伊尔斯顿·亚当斯大字不识。

这位可能一字不识的女子,却有着超出常人的美德和人格魅力。据约翰·亚当斯在其日后怀念母亲的文章里记载,她非常坚韧和自信,甚至比他的父亲还要坚强。应该说,约翰·亚当斯在这方面很像他的母亲。

一年后,也就是1735年秋天,这对新婚夫妻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据传记作者约翰·弗林写道:“老约翰某天早晨醒来时既紧张又兴奋。已经44岁的他终于马上要当父亲了。他心神不安地坐在长凳上干着手里的活计,这时苏珊娜在接生婆的帮助下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儿子—这个儿子也将名叫约翰。这一天是1735年10月19日,自从英格兰1752年采用格列高利历后,10月19日即10月30日。”

据传说,约翰与苏珊娜都意志刚强、性格执拗。在他们的共同生活中,夫妻俩始终不断地争吵,然而在儿子前途的问题上,他们的意见却完全—致。将来儿子要去哈佛读书。“执事”约翰为儿子设计的人生之路与他的妻子别无二致。正如佩奇·史密斯所说:“在后来的岁月里,他儿子曾推断道也许正是由于父母都有好强的性格才使得布伦特里的亚当斯家族走出了偏僻的乡间小镇,扬名天下。”

童年

同类推荐
  •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晋献公宠爱骊姬,便废太子申生,立骊姬之子为嗣,重耳(晋文公)也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在其舅舅狐偃、好友赵衰等一班文武贤才的护送下离开了晋国,并流亡国外19年,在其流亡期间先后到达过狄、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受到狄、齐、楚、秦等国的礼待。这期间,他先后与狄国公主季隗、齐国郡主齐姜相遇,并与她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继而结为夫妻。在流亡的19年里,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也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丰富了政治经验,为他后来称霸诸侯创造了条件。本书为你一一阐述了晋文公的传奇传奇一生。
  •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插图版)》: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人间的苹果失去了乔布斯会怎样?世界失去了乔布斯又会怎样?这点你是否懂得?天堂之行之前,20年来拒绝媒体、刻意注重隐私的乔布斯托人为他写传记,他说:“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我并不总跟他们在一起,我想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也理解我做过的事。”所以,真的,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 王安石传

    王安石传

    干百年来,王安石被骂作集一切乱臣贼子之大成的元凶。其实,他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少见的完人。其德量汪然若干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 秦始皇出巡记

    秦始皇出巡记

    本书审视了两千多年以来鲜为人知的有关秦始皇出巡的历史,并恢复了那段历史的本来面目,重在发掘秦始皇心灵深处的秘密,揭示他所处时代的精神本质,佐证对秦始皇和秦代历史的研究。
热门推荐
  • 办公室恋情:新跳槽时代

    办公室恋情:新跳槽时代

    你想跳槽吗?你会跳槽吗?为什么有的人想了一辈子却一次没有跳成?为什么有的人跳了一次又一次却没有一次成功?为什么有的人越跳越高而有的人停滞不前甚至越跳越低?本书全面解密跳槽秘诀。北京姑娘苏美美大学毕业前夕选了一份与自己专业毫不搭界的工作,之后又闪电般地离职。在父母的“逼迫”下,进入一家国企。终究无法忍受国企的体制,瞒着父母,再度离职。两次就业的失败使得苏美美开始反省,开始定位自己的职业,之后经历了DM时尚杂志主编、网站编辑、图书公司总编等职业,从小公司跳到大公司,从大公司跳到集团公司,从小职员跳到中层管理人员,先是自己跳,后来猎头公司请她跳,几经浮沉,一步一跳,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成为国内顶尖级传媒公司BBR的金牌策划总监。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奴隶皇兄

    奴隶皇兄

    他,本是最低贱的男奴却因为容貌相似,成了病死太子的替身这个混杂着恶魔与天使气质的女孩,曾经在他奴隶的时候救他和弟弟一命她是自己心目中不敢高攀的女神,此刻却成了自己的妹妹………*她,二十一世纪神偷穿越到一个陌生奴隶王朝,在鞭子下救下一对奴隶兄弟。却没想到其中的他却成了疼爱自己入骨的太子哥哥……*要将你揽入怀里的欲望难以忍耐,当对你的占有欲越来越强大他站在权利的顶峰告诉她——我已经在你身边,等你很久很久……*【紫奴】他是叶景辰奴隶时候最好的朋友,温柔,挣扎。【傅雪娆】妖孽,蛮华国第一奴妓,妖精一样的男子。【风轻扬】大将军,冷傲,邪魅。——————好友推荐——————————————金屋锁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军歌

    军歌

    哨子响了,尖厉的喧叫把静寂的暗夜撕个粉碎。战俘们诈尸般地从铺上爬起,屁股碰着屁股,脑瓜顶着脑瓜,手忙脚乱地穿衣服、靸鞋子。六号大屋没有灯,可并不黑,南墙电网的长明灯和岗楼上的探照灯,穿过装着铁栅的门窗,把柔黄的光和雪白的光铮铮有声地抛人了屋里。铁栅门“哗啦”打个大开,战俘们挨在地铺跟前,脸冲铁门笔直立好,仿佛两排枯树桩。六十军五八六旅一。九三团炮营营长孟新泽立在最头里,探照灯的灯光刺得他睁不开眼,
  • 红楼之情满潇湘

    红楼之情满潇湘

    初秋时分,暑热并没有褪去。枝上的鸣蝉正不厌其烦的宣泄着自己的烦躁。潇湘馆显得静悄悄的,炕上横七竖八的躺着些婆子以及粗使的小丫头。雪雁和春纤在东屋里休息,而林黛玉正在里屋午睡。紫鹃正坐在回廊上做着针线。院中上百竿的翠竹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得苍翠欲滴,窗格子上印出些斑驳的影子。紫鹃看了看挂在月洞上的鹦鹉,也半闭着眼睛正昏昏欲睡呢。她低头做了一回针线,无奈困意实在厉害,……
  • 箭霸乾坤

    箭霸乾坤

    村庄剧变,父母失踪,亲人离散,无助少年卷入异世大陆,是巧合还是阴谋,重重谜团,层层陷阱。懵懂少年自强不息、愤然崛起。看他如何催元神,学箭术,揭谜团,寻至亲,一人一箭舞乾坤!
  • 火武大帝

    火武大帝

    他以最极端的方式去残害身体,五脏六腑被整得极度扭曲,血液骨头被虐的承受力已突破临界点,吞火淬体!然而他所经历的这些将成为走上大帝光辉之路!保证完本,热血!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 家庭教育必知的47大关键

    家庭教育必知的47大关键

    在本书中,我学会了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作为一位母亲所应具有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