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由于羊绒初加工本大利薄,而且时常赊欠,许多个体加工户不得不被迫停产,疏绒机闲置,造成大量社会资源浪费。马江涛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怎样将这部分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呢?他决定将这些个体户组织起来,统购统销,这样既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又能安置一部分人就业,帮助带动大家共同致富。于是,经过与众多羊绒业户协商,他将,30,多家,160,多台疏绒机组织起来为宇腾搞分疏,每年可精梳原绒,1500,吨,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马江涛办公室的东墙上,有六个鎏金大字:“品德品质,品牌”。马江涛是这样解释的: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德,才能制造出高品质的产品,也才能拥有占领市场的品牌。它们之间表面看是并列关系,其实既是递进关系,更是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德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是一切事业兴衰的关键。马江涛出身教师家庭,父母对他的影响根深蒂固,那就是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做事先做人,立业先立德。马江涛知道,最终赢得客户的是“最好的品质,最低的价格”,因为无论如何,还是企业的产品拥有最后的发言权。因此,他提出了“追求卓越品质,创造世界品牌”和“做一流产品,创一流尚美”的口号,努力打造羊绒精梳行业高端品牌。正因为宇腾诚信经营,质量过硬,所以不仅赢得了客户,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2013,年,河北宇腾羊绒制品有限公司荣获“中国质量诚信企业”称号。据介绍,企业通过申报、检验检疫协会审核、检验检疫部门认可等程序,方能被认定为“中国质量诚信企业”。获得这一称号,是企业在检验监管、品牌宣传、政策申请、贸易征信、市场准入、融资授信等方面重要的质量诚信证明,意味着企业具备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人才是企业决胜市场的关键因素。在企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人才的挑战。如何充分发挥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处于不败之地,是马江涛必须破解的难题。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马江涛一直注重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先后引进各类人才,60,多名,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储备了力量。在宇腾,从部门经理到车间主任,都是有着高学历的专业人士。宇腾每年还派出多名员工赴外地参加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为公司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江涛十分注重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奉献精神、进取精神,使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日益加强,推动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他的大胆推动下,一大批能驾驭复杂局面、业绩突出、受员工拥护的基层人员被重用,一个精干、创新、充满活力的精英团队迅速形成。
在马江涛的人生信条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用更多的爱心和善心去帮助别人,用更多的精力去为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规定,公司员工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公司给予每人,2000,元奖励。谁家有红白喜事或身处困境,他都全力以赴地帮忙解决,该出钱的出钱,该出力的出力,毫不吝啬,员工在这里能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我们有理由相信,有马江涛这样一个领队,有这样一支精英队伍,宇腾做大做强是毋庸置疑的必然结果。
马江涛上任几年来,宇腾公司实现了令人震惊的发展,公司连续,6,年纳税位居同行业前列,已然跻身羊绒精细加工行业的高端。到,2012,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纳税超千万,在清河同行业居首位。公司被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评为“全国羊绒行业三十强”,荣获“中国羊绒行业百强企业”称号;被县政府评为“行业龙头企业”、“纳税模范企业”、“重点保护企业”。他个人也被评为“清河优秀企业家”。
虽然取得了如此优异的业绩,但马江涛并没有自足自满,而是把目光投向更高更远。2011,年初,他在清河经济开发区征地,80,亩,投资,2.2,亿元,成立了河北尚美羊绒纺织有限公司,开始建设新工厂。新公司包括纺纱车间、分疏车间、染色车间、洗毛车间。另外,为员工贴心打造了休息室、娱乐室、篮球场、餐厅及五层的员工宿舍楼。届时,将形成年产,300,吨羊绒纱、50,万件羊绒衫的生产能力。
尽管在外人看来,他已经是一名年轻的成功人士,但他仍然表示,自己的企业还没有做强,自己的产品还没有太大的知名度,今后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并反复叮嘱笔者,对他的企业,能不宣传的尽量不宣传。这种谦虚而不事张扬的品质,贯穿于他的整个人生,也融入到他的每一件产品中。品德——品质——品牌,这是宇腾的发展轨迹,也是马江涛的成功之路。
专家型企业家的奋斗历程
许金亭。
2008年,王丕轩担任河北瀛都复合材料公司总经理后,企业新产品不断问世,市场占领份额越来越大,瀛都公司的耐材产品不但畅销国内的冶金、化工、建材等领域,并享誉国际市场……
后生可畏扛大旗
为了打造长盛不衰的百年老字号企业,瀛都公司掌门人王洪增于,2008,年精心谋划并完善了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起了强有力的董事会、监事会和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的总经理负责制。三个组织各司其职,形成了企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合力。
此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中,年轻有为的王丕轩担起了企业总经理的重担。王丕轩曾先后被评为邢台市跨世纪优秀科技人才、河北省优秀星火企业家,2004,年被评为高级工程师职称,2005,年被授予“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并被列为“国家储备库”人才,在这之前,他曾任公司副总经理。王丕轩的科研成果丰硕,其成果涉及“轻质隔热耐材”、“高级特种耐材”、“不定型耐材”
等多个系列,有多项获国家和省市大奖,3,项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并获专利。他就任总经理一职,是众望所归。
王丕轩常说:“作为企业的总经理,需要抓的工作很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抓好生产及营销;但最关键的是要抓好技术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拥有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他这样说,更身体力行这样做。他担任总经理以来,着力抓新产品的研发,打造蓬勃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我国许多大钢厂,因使用的“耐材”含“碳”
高而影响了钢的质量,为了攻破此难关,王丕轩担当起了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的“高效环保连铸耐材”的研究重任。经过一年多的攻关,研发出了“无碳”、“无机”
结合的连铸中间包用“长寿命镁质干式自流料”,经武钢、包钢试用,不但使用寿命比过去的耐材提高了,4,倍,而且由于耐材的作用,钢质达到了“无碳”和“低碳”,使我国的连续铸钢实现了质的飞跃。他研制的“无碳”产品有许多。像钢厂大纲包用的“无碳环保型保护渣”,中间包用的“无碳环保覆盖剂”,等,不但“无碳、无味、无污染”,而且避免了钢水增碳、增磷,大大提高了钢的质量;还有JM系列无碳轻质耐材,更是成了瀛都公司的当家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还出口,34,个国家和地区。
科技创新,使瀛都公司的耐火产品处在了国内外同行业的领先水平。不仅国内的大钢厂纷纷采用瀛都的产品,一些国外的着名钢厂,像英国的,“保尔沃特”,美国的,“BBA公司”、德国的“伊索公司”、奥地利的“奥新公司”等均成了瀛都公司的常年用户。
设备“革命”领风骚
王丕轩不仅注重产品的研发创新,更注重在实现企业装备水平现代化方面用气力,并取得了令人赞叹的业绩。
过去,瀛都公司耐火材料的生产,从配料到搅拌、成型,再到烘干、切割、整形等工序,全是人工操作,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煤电的消耗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王丕轩带领科研团队自主创新设计了国内独一无二的短流程、高效率、技术密集的“复式生产线”,同时还创新设计制造了完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整套自动化配料、输送、搅拌和切磨设备。创新设计的“复式生产线”,一改过去单线运行模式,而成为“双线并排运行”,并由过去的直接燃煤改为“热煤气”,这“一马拉双车”的设计,既节约了能源,又没有了黑烟污染,与原来相比节煤,50%,耗电量下降了,48%。不仅如此,王丕轩还与攻关小组一道通过创新设计,利用复式生产线的余热使干燥系统不需要一点能耗,就具有了年烘干2500万块无碳高级隔热耐火砖坯的功能。
整个干燥系统与过去相比每年又节煤,3600,吨,节电,50,万度。他创新设计的配料搅拌、成型自动化系统和数控切割整形系统,更是无与伦比。两大系统有一个共同特点,这就是工作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向“高科技密集”的转变,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机械手”代替人工作业后,原来,80人的工作量,现在,6,个人就能完成;自动化的实现,也提高了产品质量,成品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98%;全封闭除尘的实现,也改善了劳动环境,杜绝了粉尘的污染。
着眼明天向未来
王丕轩常说:“在科技大爆炸的年代,科研工作必须着眼未来不断创新,才能在挑战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王丕轩在科研道路上,追求着卓越,追求着一流。在耐火材料行业,“超轻隔热耐火砖”,是各耐材企业科研的追求目标,到如今瀛都公司研发的每立方厘米只有,0.5克的隔热耐火材料,仍然引领着国内外耐材市场的风骚。
王丕轩不满足于这些。他瞄准了最高目标,向着每立方厘米小于,0.4g,和,0.3g,的超轻耐火材料发起了新的科研攻关。这类的耐火材料被称为耐材家族皇冠上的“宝珠”,只所以有这个称谓,是因为用“石头面子,做成轻质的耐材”,其难度可想而知。然而,有着一股子拼搏精神的王丕轩,在科研攻关中充分展示自己博学的知识和创新的才能,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利用“针状纤维技术”改变了耐火制品的特性,使制品实现了“低体密”、“高强度”、“低导热”、“耐高温”的理想效果。这一超轻的,LTC,超轻耐材问世后,经欧洲一家权威部门检测,各项理化指标均处世界领先水平,该产品与普通轻质耐材相比可节热能45%,其产品填补了世界的一项空白。这一产品于,2013,年10,月份开始批量生产后,不但在国内引起了轰动,也受到了众多老外们的青睐。奥地利奥美公司的老板于,10,月,22日捷足先登来到了瀛都公司,通过洽谈达成了年订货,1000多万欧元的意向。仅此一家客户,每年就为瀛都公司带来上亿元的销售收入。
王丕轩着眼“明天”的自主创新,不只是在一两个科研项目上。为了实现公司的更大跨越发展,他还与瀛都科研团队一起谋划了新的科研课题:非金属工业与试验坩埚的研制;非金属长寿命熔锌炉的研发;加热炉用与炉龄同步的烧嘴砖的研发;使用寿命达,500,炉以上的钢包浇注料的研发;使用寿命,48,小时以上的中间包用定经水口的研发:大型高炉用超长寿命铁沟料耐火材料的研发等。
作为当代清商和年轻企业家,王丕轩决心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攻无不克”的拼搏精神,将这些科研课题一一变为高新技术成果,演绎出瀛都公司创新发展的新神话!
逐梦清河的陕北娃
冯增岭。
他是陕北黄土高坡的放羊娃,他是清河大名鼎鼎的企业家,在这二者的嬗变中,有着怎样的曲折和传奇?他年纪轻轻,就闯出了一条他乡通天路,成为第一代的创业者,他有什么独门神功和成功秘笈吗?带着一连串的疑问,笔者走进了河北安隆红太羊绒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北利意蒙羊绒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应国的办公室,近距离感知这位年轻企业家的风采,了解他成功背后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陕北有句着名的民谚: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米脂的婆姨善良、漂亮、温柔、贤惠,能吃苦,知情识理;绥德的汉粗犷、俊朗,有气魄,有创新精神。他(她)们分别代表和具备了男性和女性应有的良好品质。1944,年,为纪念陕北党组织的创始人、革命烈士李子洲,从绥德、米脂、清涧、横山等县划地建县成立了子洲县,可以说,名谚中提到的几点子洲县兼而有之。
1974,年,7,月,12,日,崔应国就出生在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子洲县南洼村。子洲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腹地,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农民辛苦劳作,仅够温饱,属国家级贫困县。16,岁的崔应国初中尚未毕业,就辍学在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他下田种地,上山牧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重复着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生活。因为不甘命运的摆布,崔应国决心走出大山深壑,到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他到宝鸡卖过青菜,在榆林倒过鸡蛋,去西安送过黄豆。
他起早贪黑,辛勤奔波,省吃俭用,两年时间竟积攒了,5万元。但好景不长,后来买三轮搞运输,结果不幸的是不但将两年的积蓄赔光,还欠下了5万的债务。生意有赔有赚,人生有起有伏。崔应国并没有气馁心灰,他相信年轻没有失败,年轻就是财富,他要重整旗鼓,东山再起。1994,年,一个偶然的机遇,崔应国听本村一个叔叔说,河北省有个清河县,那里羊绒生意红火,羊毛在那里可以卖个好价钱。
正走投无路、苦觅商机的崔应国灵机一动,何不到清河闯一闯,试一试呢?于是,他东拼西借了两万元,在当地收购了几百斤羊毛,坐客车长途贩运到清河。没想到,初战告捷,那一趟竟赚了,5000,元。喜出望外的崔应国牛刀小试,大有斩获,决心大干一番。他与人合伙在当地收购了,1.2吨羊毛,雇车拉到清河,准备卖个好价钱,大赚一把。不料,商海波诡云谲,瞬息万变,羊毛价格一路暴跌,若按当时价格,他们这趟生意要赔几万元。这对刚刚起步的崔应国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他在甘陵市场附近的如意宾馆一直住了,6,个月,货物难以出手。一筹莫展的崔应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每日苦思冥想,等待时来运转。
这期间,他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经常到几个大型绒毛厂探听市场信息,并偷偷拜师学艺,虚心学习疏绒技术。虽然那一趟生意他们赔了本,但崔应国没有知难而退,反而坚定了他在清河大干一场的决心。第二年,他在清河县城以每年,4000,元的租金租下了两处院,购置了两台梳绒机,开始了他的清河逐梦史。
皇天不负有心人,由于崔应国为人仗义,讲求诚信,很多清河人愿意和他做生意,不少人不仅是他的贸易伙伴,还成为他要好的朋友。短短,4,年时间,崔应国就积累了,200,多万元资金,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他没有为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而是冷静地认识到,要想把企业做大做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太过薄弱。于是,他在搞好经营的同时,还抽出时间进修了河北省商业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并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