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6800000027

第27章 耿炼师(6)

禁兵们阵脚骤乱,有的立时倒地,有的掉头鼠窜。那高处的树冠中又有更密集的飞蝗石射出,那些逃窜者纷纷倒地。

隔着这样的距离,我听不见他们的喊叫声。小船漂在湖面上,申屠令坚并不急于近前。

我看见又一片飞石射向那所剩无几的逃窜者,又见那高处的树冠在风中起伏波荡,仿佛有人在波浪上舞蹈。

“耿大侠好个手段!”申屠令坚击掌称快。

那艘泊在码头的战船正欲逃离,就见一个黑球悠悠飞去。黑球自那树冠上飞出,像是一个拳头大的石块。那黑块飞向战船的桅巅,又坠落到甲板上。就听轰然一声巨响,战船登时炸腾起一团火焰。火焰立时吞没了桅帆,战船也变成了火船。

我从未见过这样的火器。我也从未听人谈说过。世间竟也有如此神奇的兵器!鸭梨大的那样一个黑团飞出,霹雳般一声巨响,霎时便将那帆船炸成了火船!

“好宝贝!”申屠令坚也是直呆呆望着那火船,一时难以回过神来。

虽是久经沙场的猛将,他却也不曾见过这般神器。沙场血战拼的是剑戟刀戈,凭的是勇猛和力气,那是硬碰硬的冷兵器。人头落地,如斩瓜切菜。寒光凛冽,虽也能砍击出火花,但却不会有这种轰然炸腾的火团。(编者注:史载宋灭南唐时即已使用火枪和火箭,而在更早时的唐哀宗天祐初年,即有“发机飞火”用于战事。原著者未经沙场,故其想象中似只有冷兵器的交战。)

那些禁兵尽皆毙命,岛上似已重归平静。申屠令坚猛劈一下手,艄公便奋力划桨。小船直奔那小岛。

战船烧得正旺,小船从旁穿过,我嗅到一股呛人的气味。这是硫磺和芒硝的气味。

晓风残月,岸柳烟波,眼前的湖岛已是静寂无声。透过那片风中摇荡的树丛,我望见耿先生那孤单的身影,此刻她正独坐在那岩石上饮茶。申屠令坚带我穿过禁军的尸体走近她。

耿先生起身怔怔地望着我,那眼神中有我从未见过的哀痛。她急急地向我奔来,又紧紧地抱住我。我在她的怀抱中失声恸哭。

当她看到这传国玉玺时,她的神情因震惊而有些木然。玺纽交五螭。底刻鸟虫篆。我望着她眼角的泪痕,望着她额头的汗珠,而她只是轻轻摩挲着宝玺上的火痕,一时间只是在喃喃低语:“史虚白,果真是史虚白……这就该是他的大事了。我也是……知其一不知其二。无怪乎李煜小儿要得到它,无怪乎林大人要舍命以保……”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始皇帝一统天下制传国玺,此乃万玺之王,镇国神器。为了夺取它,他们不惜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那火器好力道!就这么轰隆一声,兵船就炸了!”申屠令坚仰慕地望着耿先生。

“不过是炼丹,何期炼出这么个怪物。”耿先生的语气却是很淡然。

“好稀奇!那……那火器可有啥名目?”

“还能有啥名目?你也不妨是唤它作‘手雷’。”

耿先生默默斟茶,她双手端起瓷盏递给我,我看见她的手在微颤。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适才我已祭过林大人。”

我望着她前边草叶上的水珠,就默默地接过这青白色的茶盏,我将茶水缓缓洒在草地上,申屠令坚也洒下他手中那盏茶。

耿先生又为我们斟茶。申屠令坚忍不住又要落泪,便生气地说这茶盏太细作,就起身去往一旁的山泉边。

这山茶温润且有清香。耿先生只是默默地望着远处,眼神中依然有深沉的哀伤,神态也有几分疲惫。

“跟我说你是在哪儿找到的。”

“你果真是不知那藏处?”

我默默地掏出这诗签,这是我在栖霞山上抽到的诗签。她接过诗签疑惑地望着我。我指着签诗中的“梅”字,指着“梅”字的那个墨点。

“那山上有一棵梅树,就在那里你给了我这诗签。”

“荒诞……这却真是有些荒诞了……”

我从未见过她有如此疑惑的神情,她疑惑而探究地望着我。

“可你的诗签都是一样的诗句……”

“原本是有好些个签筒,出门时我只是随手取了这个,若是取了另一种,也就不是这意思了……”

我不由地望着她的手,望着她这修长的手指,就是这只手随意取了这一个签筒,这诗筒里有这首《寻春》诗,而于我而言,另一种诗签便预示着另一种遭际。

“这是你的命。”

我从未来过这湖中的荒岛,我没想到此处也有山岩和泉水。山泉自岩石上流下,那岩洞隐藏在一片茂密的草丛中。我惊异地望着那幽深的秘道。那是一个女阴状的洞口。(我在回忆中看见那个少年因窘迫而脸红,纵然是在那样一个悲伤欲绝的时刻,纵使我的心已然变得麻木而不觉。而今我将这般奇景形诸笔墨,绝非是要有意唐突后世读者的眼目,我只是想写出这自然天成的景致,只是想写出与耿先生最后相处的这场景。她说出门时随手取了这签筒,我却不知她的住处在哪里。我是冀望她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安身之所,虽然我至今也难以断定,那蓬莱仙岛上的秘洞会否就是她的栖身处。我记下她身后这个女阴洞,也要记下她眼前这个炼丹炉。)

这青铜丹炉实是一座三足圆鼎。鼎炉形体巨大,口沿处錾刻的兽纹粗犷狞厉,腹部的波纹却是流畅飘逸。底下的炭火烧得正旺,鼎盖处已是热气腾腾。一阵凉风吹过,我嗅到一缕肉香。

“我原以为你不会再害羞的……你须记着她。”

我愈加羞赧地低了头,幸好耿先生也只是点到为止。她轻轻摩挲玉玺的字迹,又将印身的烧痕示给我看。

“李从珂携宝自焚……这你可知是在哪?”

“洛阳。史虚白韩熙载彼时也在。”

她先是惊讶地看我一眼,又默默地再为我斟茶。这素雅的茶盏泛动着天青釉色,细嫩的芽尖在水中舒展漂沉。她拿过身边一个竹筒,这是一个新竹做成的竹笥,一端是原有的竹节,另一端是扣合的竹帽。这竹筒的表面依然是翠绿的原色,我能闻到这新竹的清香。

我在父亲的佛堂里找到了那画卷,那画卷隐藏在一节竹轴里。我不愿看到眼前这竹笥里藏有另一个画卷,我惟恐再见那“大难之日”的字样。

她默默地拔开竹笥的圆帽,这竹笥里确是有我不想见到的东西。

这是我献与国主的秘谶图。

我默默地展开这画卷。

我在史虚白墓中找到了前两幅,耿先生从宫中无尽藏院取出了第三幅。她已将这三幅图画裱合成一体,这是一轴完整的三联画:太平盛世;群小当政;天下大乱。

这“天下大乱”的一角已被内侍监烧毁。

“这数百号人就是为此而死么?”其实我是想让她对我说说这画卷的来历。

“天可怜见!他们只想毁掉它,不让天下人见识。但若天下人不解这道理,便会有更多人枉死。”耿先生卷起这秘图,将这图卷装回竹笥,又将竹笥递给我。“是以你应善自护持,择机将其流布四方,示与一切众生。林大人令你找到它,想必也是这番用意。”

“耿先生道力高深,做来自然是轻而易举……”

“你当老姑会长生不老么?就使再多活十年,不过三千六百天。只因你年少有根器,且经了这番磨砺,也就有了这指望。”

耿先生期待地望着我。她的目光从未有过如此的热切。

“好香!要我吃一顿才好!”申屠令坚闷声闷气地吼着离开那幽泉,此时他已饱饮了那泉水。

“我还想要你知晓,史虚白当年给周文矩看过这画卷,周文矩判定为顾恺之原迹。你别忘了,顾恺之也是这金陵人。”

“顾恺之是东晋时人,这就是有五百年的古画了……”

“陈后主也曾见过这秘画,给他看画的是江总。看罢他就跳进了胭脂井。”耿先生眯眼望向远处,那胭脂井其实就在不远处。

“周文矩画楼里有幅垂钓图,那鱼篓里也是有一卷图轴……如此说来,周文矩也该是知情者……”

“周文矩至死缄默,其实也算是盟友了。这谶图已成绝学,但也流传有序,周文矩也还考证出,顾恺之这画竟是前汉时的摹品。”

“韩公曾对我言及前汉张子房,那时我却不解其意。若说是摹品……”

“那祖本实是更远了,你再回推八百年……”

“回推八百年是……是周朝。姜子牙?”

“周文王梦得姜子牙,遂有八百年基业。姜子牙却又梦见了后来事。”

时光在疾速倒流,就在我的眼前,一如这奔流的云水,一如这倒卷的画轴,这画轴中有庙堂有山林,有朝臣有隐士,有一场又一场的杀身之祸,也有一个又一个的朝代兴亡。茫茫往代,渺渺来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道回旋,万古如斯。古老的秘密。先师们的绝学。他们所要传递的无非是这样一个自然的道理,一个被蒙蔽的道理。如此简朴,而又何其深切!

“那么,史虚白、韩熙载,还有我父亲,他们何以不将其公示于天下?这秘藏……”

“你说林将军拜的是哪尊佛?”

“弥勒佛。”

“这就是了。弥勒佛出世是为解救愚迷众生,可谁知还要等多久!”

“韩熙载也信弥勒佛,史虚白却是你们道家中人。”

“究竟根本,释道本也是一家。明道本为救世,叵耐人心沉沦,草民自贱,委实已是无药可救了。既是听天由命,也就不配见识这道理了。”

我望着那些禁兵的尸体,它们横七竖八蔓出我的视野。我想象着视野之外更多的尸体,一望无际的尸体,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或死于劳役,或死于税赋,或死于苛政,或死于征伐。他们听天由命,而天命出自公门,出自廊庙。那是文臣们代拟的圣旨。翻云覆雨的圣旨。

世衰道丧,史虚白遁隐不仕,韩熙载意兴阑珊,士大夫苟且自谋。修齐治平,那内圣外王之道不过是为官家保天命,令草民顺天命。

这宝玺便是帝王们的天命,而这谶图势必危及这天命。而于享国者而言,这秘谶无异于洪水猛兽。他们必欲厉行禁绝,严防其流传。

这秘图就在我手上,就在这清新的竹笥里。

“不有人祸,必有天刑。地狱不空,真理不绝。那就拜托贤侄了,那将是你的成就。”耿先生淡眉轻舒,粲然一笑,“但愿你能待到那时日。”

我会待到那时日么?我望着她那深不可测的眼神,又望着手上的竹笥,内心隐隐感到一种迷惘和绝望。普天之下,众生芸芸,谁能读解这秘谶?

那时我只能想到申屠令坚这等人物。曾经的草莽豪杰,那时他却身为官家的使君。或许有朝一日他也能做皇帝,那时的他还能读懂这谶图么?

鼎炉高过头顶,申屠令坚只是闷闷地围着炉火转悠。肉香扑鼻,他却无法近前。他呆呆地舔着嘴唇,眼巴巴地望着这蒸腾的热气。

“刺史大人还是这般贪吃么?时光有限,就不会说些正事么?”

“这倒也有!”申屠令坚闷闷地挠挠头,“亏着有你这神通,这一船禁军全灭了,就不知带兵的是谁人!”

“紫微郎朱铣。”

耿先生淡然一笑,神情立时有些黯然,这黯然中有一丝感伤。

“那他人在哪里?”

耿先生缓缓抬起一只手,手指指向前方的鼎炉。

申屠令坚瞠目结舌。我也只是木然呆坐。耿先生的感伤转瞬即逝,她又旋即恢复了素常的淡漠。热气缭绕之中,这圆鼎的四方隐现出我熟知的神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玄武在北。城北的死者是朱铣。

我无力还原此前发生的那一幕。我也未能亲见那一幕。申屠令坚带我上岛,而当我见到耿先生时,所有的一切都已归于平静。那时耿先生正独自坐在树下饮茶。

那死者是她曾经的爱人。我不忍向耿先生发问。纵是如此,我仍能推断出朱紫薇上岛是为了那秘图。耿先生从内侍监手上夺走了那秘图,朱紫薇便带兵追到。他至死都以为国主欲得之物就是那秘图。

对于君主而言,朱紫薇实为不世出的忠臣。他必欲毁掉这秘图,以免其成为妖贼反乱的借口。而为尽忠职守,他不惜向自己的旧好下手。(那日护送我离去时,申屠令坚回望湖洲显得很悲悒。那时申屠令坚对我说,朱铣与耿先生绝交是因耿先生与妖贼有牵连。所谓妖贼,实为民间一些个劫富济贫的义士。他们依草附水,夜聚晓散,他们也曾在这蓬莱洲密谋起事。只因有朱铣的密报,那些团伙迅即被剿灭,而朱铣也以此晋升为紫微郎。)

有虔秉钺,如火烈烈。那纯阴之火已将朱紫薇化为乌有。那传说中的秘情也将化作永远的秘密。那仿佛是属于一个更古远年代的秘情,那情景一如这青铜古鼎上的兽纹,何其狞厉,而又何其神秘。

我无端地想象着他们最后的对决。当耿先生从那桃木剑中抽出三尺青锋时,在那生命最后的片刻,紫微郎朱铣该会留下怎样的遗言?

“为人臣者,身非我有,死君之难而已。”

我想象这是他最后的一句话。这是他生前最为人所称道的名言,我在太学读书的年月里就已熟知他这名言。文士为官,总要以巧言妙语邀宠扬名,他们生前以此赢官声,死后以此得不朽。

雨后空山,有孤云出岫,有松涛隐隐,天水间一派苍凉。钟声悠悠传来,这是玄武门报时的钟声。这该是朝官们点卯的时辰了,而我将从此与仕途绝缘。他们显亲扬名,他们封妻荫子,而我已无家可归。不再有父母。不再有家国。我的去路是逃亡。

此地不可久留。耿先生已为我备船,申屠令坚将送我一程。江湖路远,关山幽隔,此一别或将是永诀。我不愿就此匆匆作别,耿先生神色也有些怆然。我惆怅无语,便默默地望着那把剑。我只是望着那桃木的外鞘,我看不见那木鞘之内的青锋。

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命终生天,得随心自在寿命。

佛法戒杀,耿先生虽为江湖道人,却也分明是在修菩萨行。我望着她手中的这把剑,这青锋利剑自可劈开一切爱锁情枷。我又想到那右手持剑的文殊菩萨,那宝剑是明惑之剑,是智慧之剑,文殊菩萨用那宝剑断灭愚痴和覆障。

我的内心涌起一种沉重难言的眷恋。我一向讷于言辞,在这离别之际,纵有千言万语,此时竟至于无语。我心绪如麻,神志一片昏沉。这昏沉中亦有一种空虚。这宝剑也还将是她的随身之物,我便随口问起这剑名,其实只为掩饰这无语的空虚。其实我想问的是,这把剑还会用来杀生么?

耿先生凝视我一眼,就立时看透了我的心思,也看出了我的疑惑。她便说这剑名为“玄女剑”。她说她有三把剑,一断贪嗔,二断情缘,三断苦恼。她说早年她即用过那第一把剑,适才又用过了这第二把剑。我正感困惑不解,就见她剑指那丹炉。我问第三把剑在哪里?她说第三把剑是无形之剑。

她将那传国玉玺装进我的背囊。

她说她刚用过的即是这第三把剑。

无形之剑。她用无形之剑斩断了苦恼。这苦恼却成了我的背负。

“缘起缘灭,倒也不着迹象。”

“斩断苦恼可得成仙么?”

“成不了天仙就成地仙罢,反正也没多少元酒喝了,本来也还想多活几春……”

我凛然一震,看她的样貌似是并无一丝老态,依然是冰颜雪肤,依然是神清目朗,但这飘萧的长发分明是透着岁月的风霜。我望着她发际的一滴露珠,那露珠在微风中颤动。

“也还有些时日……”她似是以这话宽慰我。我说不出那些感激图报于异日的套话,我甚至难以向她以礼叩别。此时此刻,她那深潭般的碧眼漾着一种温情,那温情中亦有一种哀矜。她缓缓伸出双臂,默默地拥抱我。

申屠令坚在催我上船。耿先生浅浅一笑,又轻吻一下我额头。

“万里云天,皆非心外。你这就去罢。”

我强忍泪水望向远处,望着那片苍茫迷蒙的烟水,那一叶扁舟将会把我带往未知的远方。山水迢遥,何处将是我的落脚之地?我望着那烟水之上的沉重的阴云,我在那天水之间看见一个漂泊者的身影。如此寂寥。如此沉重。申屠令坚只是送我一程,而耿先生或将永不再与我相见。

我再次向她转身,而她已悄然离去。风起雾涌,林木萧萧。在那松风深处,她的身影消失在一片轻雾中。我听见雾中传来一声幽叹——

“清静!今儿个也是清静!”

同类推荐
  • 纪忆

    纪忆

    从出走到回归,从回忆到纪念,这并非仅仅是一场与青春和爱情有关的盛宴,而是一代风华正茂的人在这个风华正茂的时代里正在进行着的生活。亲情、爱情,以及心灵的一种矛盾和挣扎,都在人生必经的路上,我们无处逃遁。即便是远走他乡,即便是放纵身体,依然不能达到真正的解脱,因为心如果不复曾经的单纯、明澈……
  • 张居正(第二卷):水龙吟

    张居正(第二卷):水龙吟

    四卷本长篇小说《张居正》,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复的历史场景,塑造了张居正这一复杂的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形象,并展示出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作者因其丰赡的文史修养、恢弘均衡的艺术架构能力、对特定历史底蕴的富于当代性的揭示。
  • 老滩

    老滩

    本书叙写新世纪的老人与海,记录和展示辽东湾的生存状态,经作者精心打造,沉着,大气,悲悯,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戏剧性冲突紧张生动,扣人心弦。通篇画面感强烈,抒情韵味浓郁,兼具地域性,人文性,历史感,现实感,颇具史诗风格,余曾先睹为快。
  • 金觚奇案

    金觚奇案

    龙城是S省的省会,虽说比不上京津和沿海大城市的规模,但作为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城,也有它深沉浑厚的一面。在悠久岁月中形成的文化堆积和历史印记,构成了它的辉煌和骄傲。如今在现代经济模式中,龙城经济实在没有自己的现代特色,它所依赖的只是一种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即是对大自然赋于它的资源的疯狂发掘和初始利用。因此,只要你在龙城市郊区走一走,你就会发现用最简单,最原始的劳作方式进行生产的星罗棋布的小煤矿、炼焦厂、小铁炉等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在红火得不能再红火的资源发掘的热浪中,一种被国外经济学家视为顺报率最高的行业——古玩收藏,也在这里悄然兴起,并很快被这里的人们接受,以至很快发展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市场。
  • 三日长过百年

    三日长过百年

    生活在黄土地上的“草根”百姓,因为一场骤然降临的巨大灾难,生命中迸发出令人惊叹的血性,义无反顾地投入抢救生命的战场。“小人物”的人生轨迹、性格命运,灾难中的生存与死亡、希望与绝望、亲情与责任,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较之于外来大军轰轰烈烈的救灾行动,他们显得默默无闻,鲜为人知。
热门推荐
  • 蛇蝎女王杀天下:裙臣跪倒

    蛇蝎女王杀天下:裙臣跪倒

    她,本该无情无爱王牌杀手,却沾惹了情爱,被人以爱人之命陷害,灰飞烟灭。再次醒来,却重生在了一个女尊王国的荒淫过度而挂掉的三皇女的身上。灵魂已换,看她在夹缝之中如何步步生莲,走到权利的巅峰。手段狠戾,步步算计,颠覆了人们心中那荒淫无能的形象。男妃无数,使劲万千解数,只为博她一笑,而她却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 与故土一拍两散

    与故土一拍两散

    一个流浪者和漂泊者。80年代,作者前往美国留学,并试图融入美国,在这个异国他乡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和理想世界。然而,美国并不是他想象的天堂,无法满足他对身份的认同、对爱和自由的追寻。自此,他开始自己的“漂泊”生活,“流浪”于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欧洲等国。作者试图“与故土一拍两散”,在本书中,他通过自己的所观所感所想,比较中外价值的差异,大到社会现象,小到具体的人及事物,客观而犀利地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想法。《与故土一拍两散》讨论了诸如精神家园、精英阶层、转型、身份等世人普遍会感到困惑的话题,看似题目很大,却落到细节处,真实而令人信服。
  • 冒牌太子妃.A

    冒牌太子妃.A

    什么什么?我穿越了?那么这些野猪是什么?天啦,只要我赢了它们,我就可以活下来,并且可以身价百倍,被有钱的人买去。啊啊啊啊,不是吧,太师要买我?呼还好,只是买去当女儿,啊,皇后的儿子看上我了?不是吧!他是个傻子?神哇,主哇,观音菩萨哇,这到底怎么回事哇?一个傻里傻气却很痴情的王爷,另一个玉树临风劫穷济贫的大侠!我的心有点摇摆不定啦!嫁给王爷也不错,有吃又有喝,而且他又那么傻,欺负他的时候,不会有人知道的!嫁给大侠也不错,一起浪迹江湖,做一对快乐的神仙侠侣。可是……
  • 极品假太监

    极品假太监

    推荐小鱼新书:《帝女煞夫》搞笑穿越文:《龙妻凤夫》因为死要面子被迫跟同学去鬼山上冒险,结果被女鬼推下悬崖华丽丽得穿越了。一醒过来,楚璃奇迹般得发现自己半死不活得躺在横尸遍野的乱葬岗里,然后她又奇迹般的变成了号称是天朝位高权重的宁王头两号杀手之一的云公子。女扮男装也罢,变成杀人机器也罢,可她那野心勃勃的主子居然无视她身受重伤,还要她扮成小太监混在皇帝边上当卧底!据说那个皇帝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暴君;据说他是个不近女色的断袖;据说在他身边的宫女太监没有一个能活过半年的;据说…可是,那个连残花都不忍拂去,始终带着如沐春风般淡淡微笑的白衣少年,真的是那个残暴又变态的皇帝吗?一个是跟自己并成为风云公子的外冷心热的酷酷杀手,一个是把她当做棋子却总在意外的时刻给她温情的主子王爷,还有一个是神秘又温柔的皇帝,加上未来时不时得飘出一朵两朵烂桃花。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夫也。为什么她就这么纠结呢?楚璃挥一挥手中的浮尘,慢悠悠道:“咱家不管了!”片段一:白天,他阴沉着一张脸,无视楚璃已经身受重伤怒道:“不管怎样,犯了错就犯了错,拖出去重打一百军棍!”夜晚,全身每一处都觉得疼得楚璃趴在床上直哼哼,突然一只大手从她背后钻进她衣服里,在她背上游移着。楚璃一阵哆嗦,刚想大叫非礼,却听她那残暴的王爷主子的声音在她上方温柔得道:“别动,本王在帮你涂药!”楚璃直翻着白眼,白天那么狠晚上来做好人,这人精神分裂啊!片段二:楚璃抖抖拂尘,捏着鸭公嗓道:“皇上,不知唤奴才来所谓何事?”少年回过头来,手里竟拿着一件精致的女裙,“小璃子,你看朕手上这见女裙如何?”“回皇上,甚好。”“后宫中只有皇后一人,你说朕把它赐给皇后可好?”“回皇上,甚好。”“可皇后又好像不喜欢这个颜色,小璃子,不如朕赐给你吧,你穿给朕看看。”“回皇上,这…甚是不好。”****建了一个群,大家有兴趣欢迎进来玩啊!群号:157325538******推荐好友文文:花瑶瑶《财迷王爷败金妃》简介:他是火云国的火王爷,外号“抠门王爷”,只因他在权、名、色、利之中独独对“利”情有独钟!他不喜权,不好名,不近色,却惟独对赚钱有莫大的兴趣!你知道什么叫败金么?你知道该怎么败金么?你清楚败金的精华所在么?所谓败金,重在一个“败”字,她是二十一世纪出了名的败金女,赐号:败金女王!
  • 海洋馆漫游:航海家档案馆

    海洋馆漫游:航海家档案馆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真灵九变

    真灵九变

    他只是普通修士,在人妖之战中强势崛起。对待背叛和出卖,只有杀戮。真灵肉体难分离,那又如何?真灵九变,血战天下,星空之下,唯我独尊。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王晋康科幻小说精选1:养蜂人

    王晋康科幻小说精选1:养蜂人

    与刘慈欣齐名的当代科幻名家。12次斩获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1997年国际科幻大会银河奖得主。2010年世界华人科幻星云奖长篇小说奖得主。迄今为止最全版本——王晋康最经典科幻小说精选集!
  • 非常品质

    非常品质

    谁不盼望成功?谁不追求成功?想成功,首先就要修炼自己,使自己具备成功的品质。伟大的丹麦哲学家及宗教思想家索伦·克尔克查得说:“好书能够读透你的心。”静下心来修炼好自身品质,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