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6800000025

第25章 耿炼师(4)

父亲只是粗通文墨的武将,想必不会设置过于难解的字谜。他在那样的场合将秘藏托付给义女,既是郑重托付却又不说所藏为何物,那就不会留下过多的迷障。

我靠着偶然的指引找到了韩府那棵梅树,而她要找的却是另一棵。这金陵帝都有无数棵梅树,韩公墓所在的梅岭冈也有满山的梅树,我如何找到父亲指定的那一棵?

耿先生在我身上写下四方之神的文字,她说只是为消除我的鬼风疹,我却阴差阳错地找到了那秘画。若说那只是偶然的发现,那么,另一种偶然又会导致怎样的发现?

父亲最先付托的人是她。后世明智的有心人啊,你们当会看出这个“她”指的是黄保仪。她是李后主的“保仪”,可她又是我的什么人?在那样一个悲凉的秋夜,她与我有了那样的肌肤之亲,而她也是我父亲的义女。请恕我这支拙笔无以写出那得体的称谓,依我有限的学识,我也无法从先贤的典籍中找到一个合适的称呼。我确实难以在此后的忆述中将她称作“黄保仪”,倘若使用那样的称谓,我就感觉写的不是她。姑且暂用这个“他”字吧,且为避免这种拙笔,我将尽快结束对她的追述,而她将是我铭心刻骨的记忆。(编者注:原著这段文字中用的是“他”字,而“她”是现代文学家刘半农先生所创的新字。一九二○年九月,刘半农在《教我如何不想她》的情诗中首次使用了这个“她”字。现代白话文运动遭人诟病,但这个“她”字却是为人称赞的创造,有人甚至认为这是白话文运动惟一值得称道的成果。)假如我不是如此这般偶遇她,我就全然不知父亲对我还另有一重托付,父亲要我找到更重要的秘藏。

她要寻找的也是一棵梅树,但显然不会是韩府的那一棵。或许她要找的梅树就在这后宫,但若在这后宫,那就更像是给她的托付。我来到这里,只是一种偶然。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她若有所思地把玩着诗扇,“这‘归来’二字怕是大有理解,莫非是说……是说回到原先的那梅树?”

“曹溪?若说原先的梅树,那就是在曹溪……”

“念佛参禅数如尘,认得曹溪有几人!”

“可是南汉已亡,岭南已是宋国的地盘,听说宋主赐名‘南华禅寺’了……”

“有时我也思想,那秘藏会否就是无尽藏的真身?人说那女尼真身还在曹溪,然则又一想,就算还在,也只是个肉身……”

我望着她手中的诗扇,这是父亲留给她的诗扇。栖霞山上,舍利塔前,义父义女匆匆相见。他们等待了十几年,而片刻之后或许就是永别。我想象着他们相见的场景,那经幡,那风铎,那塔室倚柱上的偈语。我也曾经站在那里,那个女道人将我唤住,那时我正站在舍利塔前的一株梅树下。女道人在那里送我一枚诗签,父亲在那里送义女一把诗扇,而诗签和诗扇上皆为同样的诗句。我从那里开始了这番找寻,而她也是在那里领受了这重托。我想象着父亲向她赠扇时的情景,我看见兀立在她身后的那棵树。

“你与父亲会面时,你身后就有一棵树。”

她惊愕地望着我,我却故作镇静地拿过那诗扇。我右臂的伤口依然在隐隐作痛。她满含期待地望着我。

“你确是想到了,我想也是的,这‘归来’二字实有所指。”

“那是一棵梅树么?”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在这衰迈枯槁之年,我的忆念笼罩在一片梦幻中,亦因那真切的经历恍若一个梦境。蔷薇院就是那梦境。我在昏迷中醒来,就发觉自己躺卧在那绣床上。我与那女子交欢,浑然忘却外边的世界。直到那侍女庆奴回来,我才从那梦中惊醒。

庆奴说禁军在宫墙外发现了我的尸身。那里发生了一场鏖战,耿先生带林公子出逃时,有几十号禁兵被杀,林公子却也没能逃脱。那些禁兵的尸体有的顺着护龙河漂走,更多的就堆在那宫墙下。他们发现了一具面部摔烂的尸体,小长老确认那就是林公子,他能认出那衣袍,因他曾与林公子换穿过。庆奴说罢便冲我挤挤眼,我立时就明白了她们的用心。

“难为你送去那脏袍子。林公子已死,我可以从此隐身了。”

“只是难为耿先生了,只为让你隐身,她却成了逃犯。”

“不知耿先生往何处去了?”

“奴儿听说……听说追兵去了城北……”

我眼前闪过耿先生那飞跃宫墙的身影。她本是早就能够轻易脱身的。庆奴送去我的衣袍,那显然是在我昏迷之后,也许是在她们为我拔箭疗伤之后,如此看来,耿先生定是又重返那宫墙外。她来去自如,自然也不会轻易暴露自己的行踪。追兵北去,或许是她的有意误导。倘是如此,难道这只是为掩护我逃命么?

耿先生也曾说,对于史虚白、韩熙载和林将军之间的秘传,她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今三位护法都已离世,那墓中谶图也非最终的秘藏。耿先生引我找到了那秘图,而今她又以这易装之计使我隐身,她依然对我有所期待。

此时此刻,她确是在为我作掩护。

“此一去天各一方,未知相会却在何日……”那女子哀伤地站在一旁,噙泪望着庆奴为我换上禁军的箭衣。

三名禁兵已来蔷薇院接我。他们就站在那蔷薇架下,那花架缀满深红色的花朵,那些花叶沾着晶亮的露水。在这离别之时,我这颗心却因伤痛而麻木。

我匆匆走过花径,走出院门,竟也不曾回望一眼。

国主的后宫仍是一片混乱,有人在百尺楼上敲锣,有人在花树间乱窜。澄心堂仍在燃烧,禁兵们便破例进入后宫巡值。灾变并未终结,我难以料想接下来会有怎样的变故,而我要尽快赶往栖霞山。

申屠令坚曾任禁军都虞候,三名禁兵接我出宫,这自是他的安排。我与他们走成一列,抄捷径快步走出这后宫。

他们在后宫前廷的界门处并不停步,那守门禁兵恭敬地放行。我随他们疾步穿过前廷几重殿廊,又走过太医院和御马监,前方便是皇宫的东门。

门楼上响起五更的鼓声。伴着这沉闷的鼓声,远处传来报晓的鸡鸣。

宫门外停着一辆双马大车。车厢高大沉实,外壁包裹着防箭的铜皮。他们一径将我送到马车旁。

厢门打开,里边就是那虬髯阔口的黑面大汉。

我右臂受伤无法向他行叔侄礼,而他伸出大手一把将我拉进了车厢。这浓眉巨眼的申屠令坚,此刻他面色铁青,眉额紧蹙,满脸憔悴忧煎之气,双眼发红似要冒火。他一把按我坐下,我看见前边的长案上有几只盐水鸭。我强忍着不要哭出来,申屠令坚性如烈火,而此刻他只是恨恨地磨牙裂龇,那大手又猛地抹了一把泪水。

“吃!”他强忍悲恸塞给我一块鸭腿。

“侄儿要先去妙因寺,还得劳苦世叔。”

“随你去!耿大侠说你长成人了。”申屠令坚探身冲着驭卒喊,“栖霞山!一径东去!快快!”

申屠令坚声如响雷,这个豪爽朴直的黑大汉,他曾在林府的球场上放怀大笑,我想今生是再难听到那样的笑声了。

“吃饱再说……”他的声音忽然有些哽噎,他又从案下拽出一壶烧酒。他已是满身酒气,案上的两个酒壶早已倒空。

我咬一口鸭肉,竭力使自己平静些。他仰头猛灌一气,又把那酒壶递给我。

“去过妙因寺,我就回家看阿母,不知她眼下……”

“有你婶母在陪着……夜来她不茶不饭,水米不沾……”

“我要回家去……”

犹如万箭钻心,我强使自己不哭出声来。我垂首无语,泪水模糊了我的眼。当我从家中的复壁惊慌逃离时,母亲也是强忍着泪水。母亲就站在那栀子花树边,她只是缓缓地伸出一只手,那手势像是要拭泪,也像是在向我挥别。(那时我竟未想到是诀别,不然纵使为救父亲而逃亡,我也绝然不会那样匆匆离去。那时的我竟是如此的愚钝!我至死都难以饶恕自己这罪过。)

“我不能放你去送死!”申屠令坚在大口吃肉,转瞬间他就吞下了一只盐水鸭。我抱起酒壶喝一大口烧春,这才感到略有些神智。

在这颠簸疾行的马车上,申屠令坚对我说起这场灾变的原委。给父亲派送毒酒者不是别人,而是大将军皇甫继勋。皇甫继勋与内侍监相串通,他们惟恐夜长梦多,而国主又是优柔无断之人。申屠令坚带人劫狱,岂料还是迟了一刻。

父亲遇害当在二更三更之间。那时刻我走下韩府的柳堤,灯笼的烛火忽然腾起尺余高。那时我恍若看见父亲接过一樽毒酒,又看见他双手摘下头盔,摘下自己的头颅……

烛火为一阵阴风所吹灭。那便是父亲的离魂之征了。

我望着车座上的头盔,这是为我预备的行头。林公子从此已成死人。此刻我身着禁军箭衣。他们再难辨认出我是谁。

那本该是万无一失的营救!申屠令坚说起他与耿先生的几番筹划,那些筹划不可谓不缜密,我忽然想到她在山上和酒楼两度现身,她在史虚白墓室再度现身,我曾疑心她的诡秘无踪,而她其实是在为营救父亲而奔走。申屠令坚劫狱失败,他却不知彼时耿先生正在韩府,而待他得知耿先生带我进宫,便先是派人在澄心堂放火策应,尔后又按约接我出逃。

耿先生竟也有如此的失策!她本以为内有宫人为命灯添油,外有申屠令坚带人劫狱,而劫狱者既有申屠令坚原先的部属,亦有她本人结纳的江湖好汉,这番营救应是有绝对的胜算,是以她虽明知那宝匣所在之处,只因劫狱时刻尚早,便仍要给我那番历练。

而我依然疑惑不解,耿先生究竟为何要带我进宫?难道是为让我送死么?

申屠令坚说,凭耿先生的神力,那些禁兵决然不是对手。耿先生带我进宫是为面见国主,即使劫狱有万一的意外,她仍可说动国主手下留人。耿先生自恃与元宗帝有交情,她实指望国主能顾及先皇的情面。(编者注:据吴淑《江淮异人录》记载,元宗皇帝曾召耿先生入宫,特处之别院,且尊其为“先生”。“先生幸于元宗有娠,谓上曰此夕当产神孙圣子。夜半烈风震霆,室中人皆骇惧,是夜不复产。明旦,先生腹已消如常人。上惊问之,先生曰:昨夜雷电中生子,已为神物持去,不复得矣。”在编者看来,耿先生与李煜父皇的交情确非寻常。林公子叙述至此却有意省略,虽无伤大雅,但也难免有为尊者讳之嫌。抑或是,吴淑所记只是道听途说。)

我说最早告发父亲的人是朱铣,申屠令坚便猛一拳砸下:“杀!”

申屠令坚忽然脑袋一沉,立时就有鼾声大作。从吉州到金陵足有两千里,这位北方大汉竟是三天三夜驰至,驿马累倒数匹,终来却是一场徒劳。父亲本是神武军统军,申屠令坚也曾是神武军都虞候,前方战事吃紧,国主却欲节制武将,先是调林统军兼南都留守出镇洪州,后又委任申屠令坚为吉州刺史。(编者注:吉州即今江西吉安。)父亲遽然接旨回朝,申屠令坚恐有不虞,便晨夕兼驰两千里来救。有这样的生死之交送别,父亲当感欣慰。

天色破晓,栖霞山依稀在望。苍峰翠屏,逶迤连绵,云天相接,景色空濛,望去好似一轴山水。那伞状的山巅雾霭缭缈。那伞峰之下究竟遮蔽着什么?

梅树就在那里。我的命运就在那里。我望见它在雾中的身影,那是显现在晨雾中的虬枝和疏影。这并非梅树的花时,那苍劲的枝干虽有冰姿玉骨,远望却像是一棵枯树。枝柯横逸,风姿夭矫,那风姿中亦有一种清泠。山风袭过,那树影愈显荒寒和孤绝。

似曾相识的景物。我曾见过这株梅树。就在那幅《栖霞无尽图》的立轴中,就在那幅画面的近景,就在那座石塔前。这是我所忽略的画笔,我曾看见过画中的这棵树,但我并未看清这是一棵梅树。

此时此刻,展现在我眼前的景色正是那幅《栖霞无尽图》。梅树,石塔,寺院,山峦,云气,还有那溪水。

栖霞无尽图。这是画轴中的栖霞山,也是我眼前的栖霞山。或许这并非董北苑有意为之,画师只不过是画下他眼见的山水,也画下他心中的山水;或许这只是父亲的选择,他选择了一幅最合适的画留给我暗示;或许这只是我愚蠢的推测,但我确也难有别一种破解。那画题中的“无尽”二字分明也有含义。三百年前的那位比丘尼,她的法号是“无尽藏”,她的禅诗出现在耿道人的诗签上,出现在韩熙载的诗轴上,也出现在父亲留下的诗扇上……

我沿着清澈的溪流走近这风景,三百年前的那位女尼,她在寻春回来时拈花微笑,那时她就站在清澈的溪流边,那溪流会是眼前的这道溪流么?那梅树会是眼前的这株梅树么?

寺院老住持对我说,这是一株晋代的古梅,那位南齐隐士舍宅为寺时,这梅树就已在此地了。老住持说,那位隐士号为“栖霞”,此亦即栖霞寺名的由来。

这确是一株古梅,非有数百年时光,树干便难有这般的苍古。

既是一株古梅,树下就未必有秘藏。韩府那株梅树下也无秘藏,那梅树将我引向近旁的墓丘,我在那墓室里发现了金塔,那秘图就在金塔的地宫里。那座金塔与眼前这座舍利塔形制如一。如此看来,这梅树或是要将我引向这白塔,引向这石塔下的地宫。

我无法进入这石塔的地宫。这是父亲十几年前主持改建的石塔,当年改建时也并未打开地宫,这地宫里该是藏有隋文帝从神尼手中得到的舍利子。佛骨固然是旷世宝物,但栖霞山佛骨并非世间惟一的珍存。隋文帝将舍利子分送与八十三州寺院供奉,而普天之下也有更多高僧大德的舍利子。父亲拒献的恐非是这佛骨。父亲原本也是奉旨改建此塔,这寺院本就是皇家的林山。

地宫之上的这座舍利塔是实心塔,若想进入地宫,恐是要推倒这石塔。这七级八面的石塔凌空高耸,这也是天下最高的舍利塔。我难以想象父亲会指望我推倒这石塔。这石塔亦非人力所能推倒。

巨石雕凿的构件,它们严丝合缝地接合成坚固的塔身。仿木造型的密檐,刻琢精细的雕像,须弥座式的塔基,这石塔的表层也难有藏物之处。

我沿着这八角形的塔基缓缓绕行,八面基坛是八面浮雕,这是一些有忍冬花镶饰的精美浮雕,这些石雕刻画的是释迦牟尼八相图:投胎、诞生、出游、苦修、降魔、成道、说法、涅盘。

申屠令坚并不近前,此番上山他只为保护我,却也并不探问我要找的是何物。此刻他正坐在那梅树下犯困,他的身边放着一柄八棱紫金锤。

我绕塔三匝,默然伫立。我仰望塔身这尊披坚执锐的武士像,这武士扬眉怒目,胡须飞扬,一手攥拳向上,一手前伸紧握,这身形酷似一个执凿挥锤的石匠。我恍若看见父亲的身影。

父亲离家前那最后的姿势。

这是我似曾相识的姿势。

石匠的姿势。

我又细察这幅释迦牟尼涅盘图。这位默立于卧佛身旁的菩萨,正是我能认出的弥勒菩萨。释迦牟尼是现世佛,弥勒菩萨是来世佛。弥勒的神态令我想到父亲拿走的那尊金佛,一样的敛目低眉,一样的妙相端严。我望着这色泽黝亮的弥勒像,就见他的衣纹中隐现出几个小字:立地成佛。

这阴刻的小字并不醒目,却是显得很怪异。我再回看前边七面浮雕,却都并无类似的题刻。而更奇异之处还在于,这是父亲的笔迹!

这显然是新刻的文字,笔道粗重的凿刻,虽是未经精细打磨,我却依然能确认这笔迹。父亲是行伍出身,平素从不轻易以字示人。他的书法虽不能与那些文雅之士相比,却也刚毅凝重,自有一种劲峭沉雄的风骨。那么,这几个字是父亲自写自刻么?父亲投军前也曾做过石匠……

——立地成佛!

同类推荐
  • 古龙文集:边城浪子(下)

    古龙文集:边城浪子(下)

    年满十八的傅红雪,为了给父亲白天羽讨回公道而踏上了一条漫长的复仇之旅。仇恨,使他勤练武功;仇恨,使他忍受别人所不能忍的污辱,这所有的一切全为了报父死之仇。然而,就在傅红雪终于能够面对各个仇家时,他却迷惘了!
  • 匆匆那年(全集)

    匆匆那年(全集)

    阳光灿烂的高中校园里,开朗的陈寻喜欢上了孤寂的方茴。在20世纪90年代末,感情懵懂的他们,偷偷经历了一系列刻骨铭心的快乐生活。进入大学后,活泼的陈寻因不耐性格冷清的方茴,不耐猜测她的敏感哀愁,而与美丽大方的沈晓棠走到了一起。知晓真相的方茴,无法忍受眼前的事实,便带着巨大的悲伤,远赴澳大利亚。多年以后,方茴终于放下内心阴影,过上了平静的生活。然而,有一天,电话里又出现了那个熟悉的声音。匆匆而逝的时光在那一刻仿佛静止……
  • 花泥如血

    花泥如血

    罗茜如经历了“知青”生涯的曲折后,随着父亲的恢复工作,考上大学,毕业后留在县城做了一名普通护士。二人身份地位的转换和反差,以及性格上龃龉等带来的一系列误会,使这段纯真的感情走向了沉寂。最终,罗茜如与工于心计的县政府职员卢西鸿结婚,唐子萱也在此后不久接受了父母为他指定的农村姑娘虞丹兰。若干年后,遭受感情和婚姻双重危机的罗茜如,因一次山居旅行偶遇唐子萱,二人互吐衷肠,并一起度过了一生中短暂而又难忘的时光。不久突发山火,唐子萱在扑救过程中死去;罗茜如决定远赴异国他乡,临走前最后一次来到曾经下乡的地方,追忆曾经的岁月并探望唐子萱的坟墓,但意外失足落水,完成了生命的一个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绣针

    绣针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血字追踪(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血字追踪(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本书以美国摩门教徒的爱情悲剧酿成仇杀为内容,揭露了荒淫罪恶的多妻制,抨击了教会严酷制度对青年人纯真爱情的摧残。小说充满神秘色彩,显露出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塑造了一个冷静、智慧与勇气并存的神探福尔摩斯形象,奠定了福尔摩斯全部故事的思想基础和艺术基调——倡导科学与民主,发扬人性,崇尚自由,反对专制和恐怖主义,奠定了作者世界侦探小说大师的地位。
热门推荐
  • 为人三会:会做人 会说话 会办事

    为人三会:会做人 会说话 会办事

    一个人的做人方式会在说话和办事的过程中得到体现,而说话和办事中的细节与态度也能折射出做人的风格。会说话、会办事,你的人格魅力将得到提升,不会说话、不会办事,可能麻烦重重惹人厌。所以说,做人就是办事,办事就是做人,当做人和办事相互交融时,做人中掺入了技巧,办事时透出了境界,再通过恰当的语言让对方感知,生命的意义就会因此而变得更加深刻、更加丰富,为人也会更加洒脱和自信。《为人三会:会做人、会说话、会办事》以为人做题,以做人、说话、办事做眼,内容古今鉴用,中外融通,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为人这个主题,阐述了现代人立足社会应当掌握的技巧和策略。
  • 倾谋江湖之美人如玉

    倾谋江湖之美人如玉

    由四块玉玲珑而引发的江湖纷争,宝藏奇书,天魔地骨。因一对兄妹而拓展出的利益权谋,尔虞我诈,步步惊心。雄伟壮丽的轩辕阁,广袤苍凉的寒天教,神秘诡异的江湖四大毒地,正气侠义的中原武林盟。一刹的风云际会,二十年前的竹林之诺,四十余年的生死情仇,六十年期限的天山之约,一个牵涉了四代人的江湖恩怨。
  • 魔女戏古代

    魔女戏古代

    推荐新文《待休王妃》收藏,支持哦!谢谢!【女强+特工】她,国家代号007的特工,身手矫健,机智慧黠,堪称高手。一次任务,她与死党双双遇难,再次睁眼时却成了男人眼中标准的胸大无脑,绝美得只能当作花瓶的草包。他,皇朝的三王爷,妖孽一般的男子,冷绝无情,严酷嗜血,在这片龙州大陆上少有人比。传言他不理国事,时常弥留烟花场所,对谁都不屑一顾。当冰冷无情的特工碰到阴沉狠辣的王爷,会发生怎样惊人的矛盾?“本王要休了你。”面对强迫促成的婚姻,他狠目相对,语声凌厉。“无所谓,反正我也不喜欢你。”柳眉一挑,她唇齿轻开,薄凉如风,清淡如水。然而,游戏一般的婚姻解除后,失落的是谁的心?痛的又是谁的心?边疆乱,烽烟起,群兽出,红颜飘零,这天下谁主沉浮?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本文前六十九万为公众章节,所以点进来的亲可以放心观看!多谢支持!文中女主腹黑,聪明,睿智,越来越强;文中美男多多,过程绝对精彩哦!结局嘛暂时保密\(^o^)/~无极门东山再起,掀起一系列血雨腥风,这是策划已久的阴谋,还是兴之所至?当仇恨的火焰燃到高峰时,一个灵性、顽皮、慧黠而绝世的女子,穿越到了这里。失误使她丢失时光机,命运从此改写。此女集其邪魅于一身,在这乱世中,以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耍的众人团团转。身怀嫁衣神功,命中注定她与无极门有缘,但她的到来是带领无极门继续复仇,还是化解这段恩怨,亦是未知。快意江湖,恩怨情仇,爱的天翻地覆,痛的刻骨铭心,闹的手脚抽筋,口吐白沫……“你,不准喜欢我。”这话霸道的从她口中冒出。“你,从今以后,全部属于我的了。”某男盯着她,掷地有声。自此,结下了千年不解的缘。可最终能与她结为连理的是龙,虓,还是虎?而她又该何去何从呢?■■■■■下面是几则片段:1.“啊——”一声惊天霹雳的大叫,“敢毁我清白?”“你终于活过来了,终于活过来了……”老天,误会大了,她不过是在给他人工呼吸啊!为了爱的人的幸福,雷鸣突然拉过神情凄凉的艾文,认真地看着她,看得深情,“嫁给我吧……”这话没有任何预兆地从他口中迸出。2.
  • 斩神

    斩神

    玄域大陆,浩然无尽,玄修修经脉掌乾坤。一位跌落星榜的天才,修最强禁忌玄功,斩五堑屠万兽,踏天才戮万世,成为妖一样的存在!热血激情的对决,绝顶天才的碰撞,天道无双,万道争锋,日月神道谁为峰?一切尽在斩神!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阴阳师见闻录

    阴阳师见闻录

    童年事情,我就常常见到奇怪的叔叔阿姨在我身边飘来飘去。很多次我好奇的问父母他们到底是谁,得到的却是恐惧的眼神和责骂。从此我知道了,我见到的那些人形怪物叫做鬼!我恐惧过,逃避过,甚至试图自杀逃避。如果不是好心的方丈封住了我的双眼,我可能早就死了。当我渐渐长大后,我不再逃避,开始用自己的双眼帮助那些被鬼困扰的可怜人,用双眼看穿阴阳!
  • 血腥的盛唐3:武则天夺权

    血腥的盛唐3:武则天夺权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惹出来的爱

    惹出来的爱

    不想结婚可是又因为太无聊而采纳好友建意的天才少女于柠决定生个宝宝来玩,可是又怕太痛而放弃了找一夜情的想法,最后决定找个完美男人在他身上“偷点东西”反正这样也可以。哇。。。。这个男人好帅就他吧!可是要怎样才能让他乖乖就范了,不怕看我的。。。。全球最大跨国公司的幕后总裁黑泽一还不知道自已已经被人当成了猎物,最后还莫明其妙失身了。。。。黑泽一:等我找到是谁非宰了她于柠:哼。。前提你要找得到跑。。。。。。。。-----------------------------------这是诺儿的其它文(古代精灵之现代王子)连载(我的古董老公)完结(穿越之异瞳皇妃)这是诺儿的新文,可爱的亲们要去看看哦!带点玄幻的穿越文决对让你耳目一新哦!
  • 中外战争的导火索(世界军事之旅)

    中外战争的导火索(世界军事之旅)

    战争的根源是利益之纷争,战争的正式爆发都有一根导火索。本书主要介绍了莱克星顿的枪声、越南骚扰杀戮中国边民、萨拉热窝的枪声、卢沟桥畔的枪炮声、飞机撞向世贸中心、苏格兰女王被处决等战事。阅读完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更深刻地认知这些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外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