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6800000023

第23章 耿炼师(2)

这玉陛金阶的大殿,此刻也不再有祥云瑞气缭绕,殿脊两端的鸱尾亦早已被拆除。自元宗皇帝到当今国主,国势日削日危,仪制亦一再降损。元宗皇帝自去帝号,当今国主又自削国号。“唐皇帝”变为“唐国主”,“唐国主”又变为“江南主”。在大宋皇帝看来,“大唐”已不复存在,南方这片疆域只是他的一个臣属国。

国主已对宋帝执诸侯礼,国主上表愿受册封,宋帝不应。他要江南国主北上请降。国主心有不甘。有长江天堑阻绝,宋军实难渡江。“江南却还有一个林仁肇!”父亲威名远扬,亦为大宋皇帝所忌惮。而此时此刻,林将军却被自己的国主抛在死牢里。

去除鸱尾的大殿不再有天子居所的神威,那殿脊上却依然有祥云般的花朵,那是五颜六色的鸡冠花。这夜幕中的大殿依然有阴森狞厉的凶相。这大殿和皇宫乃国家中枢,每一道生杀予夺的谕令皆是从这里发出。那些蟒袍玉带的权臣就是在此值守。

此时此刻,这待漏院无人待漏,不见绛纱灯火,不见宝鼎香云,我却恍若听见爆竹般的静鞭声。马车在这金砖路面上前行,我能听见车轮碾压地面的声响,那仿佛是来自地下的呻吟声。

我望着殿前那些有光亮的廊庑,那是中枢衙署的所在。枢密院已降格为“光政院”,尚书省降为“司会府”,中书省降为“内史府”。那个有着“紫微省”雅号的中书省,那衙署的后院依然有一片紫薇树么?那个官声显赫的朱紫薇此刻在哪里?

耿先生也在神情漠然地望着窗外。我略微往后缩下身子,右手仍旧撩着帘帷,以便她从我这一侧望见那紫微府。

她不肯显露出自己的本相来。我固执地直盯着她的眼睛,不惧她因我这唐突而恼怒。她却有意忽略了我的唐突,只是不动声色地望出去。

“那不是紫微省么?”我终于按捺不住地抛出这疑问,“为何闭口不提那个朱紫薇?”

“这倒也不消说了,左不过是些老套的故事。这却不是饶舌的时候。”

她仍在回避我的诘问,她的神情也有些许漠然。我就不敢再造次,也不敢与她对视。她那漠然的神态使我忽又有些疑惧。是她带我逃离韩府,是她正在带我进宫,她说国主所要的是秘藏。一切皆是任由她摆布,我已然成了她的猎物,而她却仍是避谈那个朱紫薇。秘藏就在我与她之间的方案上,而马车业已进宫。而所有这些会否是一个更大的圈套?纵使我已变得更机警,恐也难以挣脱她的掌控。

“人说有情人最难绝情,既然你是过来人,也能给我说说这个么?”我再度固执地旁敲侧击。那疑团仍未解开,我依然疑惑不安。

“不待说你是破了那一关,这你是该记着我的功德。”

这话我似懂非懂,忽然间也似有所悟。我想到日间在孙楚酒楼的那一幕,那时她似是说我要破的是羞怯关。此刻我向她提起这有情绝情的话题,在她看来就是过关的明证了。

“你的功德我自然记得,只怕我心里很不屑。”

“虽说六根具足,但若不经人事,你就算不得有情。”

“父亲正在受难!我不要这般做作!”

“这就是了,可这亲情也不过是常情。我说的有情是恋情,这个有了,就才会有大担当。”

“我想问的正是这个,你的所谓有情,还有这担当。”

“爱别离,怨憎会。时来你自可领略。”

马车戛然停下,前边就是前廷后宫的界门。马车在此停住,后宫只能步行进入。马车驶过前廷,这该是异常的破例了。内侍监就在界门内侧迎候,他就是那个去林府宣旨的老宦官。宫灯照着他那张惨白的脸。他的身边停着两辆羊拉小辇车,他的身后跟着几个小黄门。

小长老招呼下车,又嘱禁兵送马车出宫,俨然一副主人的派头。我抱起宝匣随耿先生下车,小长老又为难地盯着那桃木剑。

“耿先生……这凶器……恐是有违宫禁……”

“宫禁许你男人留住么?林公子不也得进去么?一柄破木剑,权作护身符。”

“罢了罢了,单为你这解药,小老儿自有担待。”

小长老挥手让内侍监先行通报,那人便跳上一辆羊车,小黄门簇拥着羊车离去。

小羊车只容一人乘坐,小长老请耿先生上车,耿先生摆手作罢,小长老便自己坐上去。他轻摇一下羊鞭,一手拉紧铜轭,三只小山羊便奋蹄前行。

这后宫更像是一座御花园。在这黝蓝色的夜幕中,这御花园不见有气象威严的大殿,也不见有中正对称的楼宇,一些个精巧的院落散布在湖光山景间,惟有那座百尺楼凌空高耸,仿佛是这后宫孤单的守卫。曲径萦回,花树蒙密,这些奇花异木于靡丽中透着一种阴柔和幽凄。烈祖皇帝抑武崇文,元宗皇帝性宽仁有文学,当今国主善属文且工书画,这国主的后宫便无处不是诗情画意,那些诗笺曾被燕子衔出宫外,也曾沿御沟流出宫墙,那些艳词久已为人所称赏,也为那些士人所传玩。“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这本是元宗帝留下的佳句,此刻小长老正指着一栋小楼冲我嚷:“吹彻的便是那小楼!”

我朝那小楼瞥一眼,忽想到那位大周后本是为元宗帝伴宿的宫嫔,元宗帝曾经赐与她一把烧槽琵琶,又将她赐与儿子成婚。我又想到那位武则天也曾是唐太宗的才人,后来却又成了唐高宗的皇后。

我随耿先生走在这羊车后,双手紧抱着这宝匣。小长老俨然是这后宫的向导,而我这游客却是了无情趣。这后宫是他们的后宫。他们以墨笔写诗词,他们也以朱笔夺人命。这后宫似已不再有霓裳羽衣的乐曲,也不再有春恨秋愁的咏叹,此时此刻,这花树间只有一片冷寂。

我隐约听到一阵轰隆隆的响声,仿佛是一阵自远而近的闷雷。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国主的艳词在宫外流传,这首词原本写的就是他与小周后偷欢。大周后擅音律,小周后擅歌舞。那时小周后尚不是国后。大周后寝疾,这妹子入宫探视,国主便成了她的檀郎。“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呶,瞧见那粉楼没?”小长老鞭子指向湖边一栋幽暗的小楼,“画堂幽会。那边便是国后的瑶光殿、柔仪殿,还有红罗亭……”

“国主是在画堂么?”耿先生猛然间厉声喝问。

“哪还有这心思!眼下是在澄心堂了。”

“那你就省些噜唣罢!”

小长老冲我伸伸舌头,就闭口不语猛挥一下羊鞭。耿先生的神色已有些焦虑。

我又听到那沉闷的雷声,那雷声仿佛是自地下传来。一道闪电照亮宝匣上的文字:非大变勿启。

耿先生遽然止步,怔怔地望着前方。前方是一片幽暗的花树。我们本要穿过这花树间的小路。

“你说该是几更天了?”耿先生像是在自语。

“这时辰……尚不到五更。”我望一眼远处一盏琉璃灯,不知她何以这样问。

“那天光就不该这般亮。”

我循她的视线望去,就见那树林后分明有一片亮光,就连那片树梢也比别处更亮些。那片树木之上本是一片乌云,此刻那乌云也泛动着微光。

小长老也拉住缰绳,呆呆地朝着那边望。

“澄心堂!”小长老忽然一声怪叫,“祸事了!”

这时间有号角声传来,那是宫中有事的警报。

“万一散失,我到哪里去找你?”我突然间冒出这样一句话。

“你有急难,我自然会来。”

澄心堂已为一片烟气所笼罩。火自后堂燃起,后堂的殿角已在燃烧。殿前却不见明火,只有滚滚黑烟从门窗涌出。号角声更为急促,又有人在角楼上敲锣。一群黄门卫士冲出抱厦,他们簇拥着一个月白色的人影。

那个月白色的人影就是国主。

那国主身披睡袍,衣发散乱,想必是刚从火中惊起。他的右脚无履无袜,左脚却穿一只缕金靴。

小黄门拎着国主的另一只金靴,国主却似浑然不觉,只是仓皇奔下那丹墀。

如此仓皇,如此落魄,不再有堂堂国主之仪,也不再有玉树临风之姿。

内侍监拉住国主。他们呆望着丹墀之下的来客:小长老执金杖,耿先生持木剑,最后那个手捧宝匣的便是我。

小长老倒身下拜,耿先生略一犹豫,也就跟随跪拜,我也双膝着地叩首。

“释迦老师免礼,耿先生平身卸剑,林公子近前献宝——”

内侍监话音未落,小长老和耿先生便立将起来。沙门不敬王者,小长老本也不必跪拜。仙家不拘俗礼,耿先生本也不必跪拜。

小长老和耿先生都已起身,我却依然长跪不起。虽不能抬头直视国主,此刻我却要高声说话。

“小人进宫献宝,只为救家父一命。”

“圣上恩准,林公子献宝,林仁肇开释。”

“小人必要当家父面献宝。”

我抬头望去,就见国主慌乱地回望一眼,那殿窗已有明火透出。隔着这样的距离,我看不见他那传说中的重瞳。国主又奔下几级玉阶,似要逃离身后的烟火。内侍监慌忙对他耳语几句,国主已是一副欲哭无泪状。小黄门欲请国主穿靴,却是畏缩不敢近前。

“林公子诚意献宝,伏望圣上垂纳!”小长老举步向前,语气中似是带有威吓。

“速请林将军来见!”内侍监冲小黄门嚷一声,小黄门便调头跑开。

“国主如何开启这宝匣?”耿先生剑指宝匣梅芯锁。

小长老立时有些发懵,耿先生冷笑着摇摇头。

“那班废物如何做得?耿真人必有法术。”

“也不过是这把剑。”

“这可是密阖的金匣……”

“我自有道理。”

小长老便面现喜色,他顿下嗓门便冲国主喊:“耿真人带剑为开宝匣,国主放心勿疑!”

耿先生立起宝匣,便用木剑在匣盖接缝处比划。

“家父尚未见着……”我轻扯一下她的袍袖。

“终究是要打开,但且先看一眼。”

我恍然领会了她的用意。这是献与国主的宝物,此前不能预先打开,而此刻就算是当着他面了。此处与他隔有数丈距离,我是该自己先看一眼。

就在我这悟想的刹那间,木剑中刷地掣出一道青锋!耿先生身影一闪,剑起剑落只在瞬间,宝匣已是訇然开裂!

这宝剑异常轻薄,仿若一片细长锋利的竹叶。

宝匣的接合处被劈开,匣盖掀起,梅芯锁却完好如旧。

宝匣中有画卷。无裱无轴的画卷,两卷发霉的古画。

“怪哉!”小长老失神地叫一声,似是大失所望。他眉脸蹙紧,疑惑地望着耿先生,“活见鬼!这就是活着见鬼了!”

耿先生俯身看画,那边一片喧嚷。禁兵们匆匆奔来,内侍监喝令他们去扑火,又要他们护卫国主。他们被烟火所驱离,又在朝这边逼近。我正欲低头看画,耿先生却已将画放回宝匣。

“长老先去禀报,公子随后献宝。”

“你是该给我解药了。”

“我要见过林统军。”

小长老朝国主奔去,他们不再朝这边进逼。耿先生迷惑地望着我。

“这恐非国主所要……怕是不济事……”

“那……家父现在哪?”

“那定是另有所藏了……看来我也是,知其一不知其二……”

“家父是有意隐藏么?”

“他不想献与这国主,或许是要留给你……”

“耿先生止步,林公子献宝——”内侍监又在催叫。

“这时霎逃不出,只好相机行事了。你先献上这个。”

我再次抱起宝匣,耿先生合上匣盖。耿先生原地不动,那宝剑早已收回木鞘。

我紧抱宝匣拾级而上。他们就在那丹墀上等候。

百尺楼上传来火警号角声。国主的身边已有禁兵围护。小黄门将靴子递与内侍监,内侍监只是盯着国主的脸色。另有一些宿卫和女尼在扑火,他们也从殿前的金缸里取水,但显然已是无济于事。风助火势,澄心堂已是一片烟火。我这才看到国主身后的女人,那女人戴花冠,披罗衲,手持一柄金如意。想必那就是国主的小周后了。那本该是母仪天下的国后,此刻却只是一个哭啼的小女子。

小长老从我手上接过宝匣,将其齐眉高举,等待国主验看。

国主凑前近视,内侍监突然跪地叩首。

“陛下圣明!臣恐天机不可泄漏,宝匣非大变勿启!”

“澄心堂失火,这还不是大变么?”小长老鄙夷地朝大殿瞥一眼,“这宝匣已是打开了!”

国主的视线从小长老的印堂移开,又呆呆地盯着匣上的文字:非大变勿启。

这时我看见了他那传说中的重瞳,龙睛凤目的重瞳,那重瞳确有某种迷离的光芒。他在烈祖登基之年降生,烈祖为他取字为“重光”。

——吾朝初肇,天赐祥瑞。仓颉四目,吾孙重辉。天雨粟——

鬼夜哭。

在此仓皇之际,他那双细手仍是捏作佛印状。他手触匣上的文字,小长老忽然迷惑地望着那只手,似是嗅到某种异味。那只手有些黏湿,内侍监也怪怪地望着那只手。就见一个小宫娥羞怯地挤上前去,将手中丝帕塞给小周后。小周后回过神来,便利索地擦干国主那只手。

那只手缓缓揭开匣盖。

两卷帛画。有蛀眼和霉斑的帛画,仿佛是从别处揭下的画幅。

他缓缓展开第一卷。此乃一幅开基盛典的场景。天地之间紫气缭绕,大好江山有红光万丈。宫殿巍峨,国君冕旒高座,百官额手称庆。御座之前有仙人献桃,野人献禾。丹陛之下有群象拜舞,万民讴歌。这画题的文字是“太平盛世”。

“烈祖开国,普天同庆!”内侍监赞叹一声,便从国主手上取过画幅,将其重又卷起放回匣中。

国主默然不语,又欲展开第二卷。内侍监便又慌忙跪地谏阻。

“陛下万万不可!当年史虚白献图,烈祖帝一看这第二图就……”

国主不听劝阻,执意展开第二卷。这幅画题的文字是“群小当政”。朝堂深广,却是一片乌烟瘴气。御座虚悬,笏板弃地,一群狐鼠在扭腰撒胯吹喇叭。这些狐鼠抬着官轿,也都戴着官帽。轿中的大官人峨冠博带,却是面目不清,他双手抱着一个小孩儿的骨架在啃噬。

国主惶骇变色,似要中风晕厥,两个小黄门慌忙搀住他。

“这必定是元宗朝事了!行年在坎,五鬼临身。元宗朝就有那‘五鬼’!这坐轿的当是宋齐丘。元宗帝宾天前,韩熙载也给他看这幅画。可是一看那第三图,元宗帝就……”内侍监又收卷起这第二幅。

“第三图!第三图今在何处?”小长老放下宝匣急问。

“恐是无人见过……”内侍监朝澄心堂回望一眼。

澄心堂金缸的水已被舀干,救火者已退避到远处。风势愈加猛烈,大殿的木窗已在燃烧。火星随风飞扬,我能感觉到热烘烘的火气。

浓烟滚滚涌来,小周后给呛得猛咳,她弯腰咳出嘹亮的嗓音。国主已是六神无主,他茫然四顾,又呆呆地仰头望天。小长老便暴躁地冲他嚷:“快快释放林将军!小老儿正在活受罪!”

正在此刻,我隐约听到一个女人的笑声,那笑声似是自空中传来。他们也都交头寻望。我侧耳谛听,忽觉那其实并非笑声,而是一种奇怪的哀哭声。那哭声隐隐传来,有几分凄切,亦有几分瘆人。那哭声随风飘忽,似夜鬼啾啾哀泣,又似女人嘤嘤啼哭。那哭声似乎就在不远处。众人循声望去,却是不见人影。内侍监顿足沉喝:“禁内深严,谁人在此夜哭!”

国主忽然面如死灰,他伸手指向远处,旋又悚惧收手。众人循指望去,就听小周后拖着哭腔嚷:“麻衣人……”

那哭腔从她的歌喉发出,虽非放声高叫,却足以令所有人听见。我也跟着朝那边望去,却不见有那麻衣人。此时此刻,我的脚下有微微震动,他们也都觉到了这震动。我又听到那隐约传来的轰隆声。小周后面色煞白指向一边,侍从们便叫嚷着追去。内侍监正欲为国主穿靴,国主却踉踉跄跄地跟着众人跑起来。

我俯身抱起这宝匣,两个禁兵挟持我跟着他们走。我扭头寻找耿先生,就见她正持剑拦住国主。

“林统军在哪里?”耿先生厉声叱问。

国主朝那内侍监瞟一眼,内侍监却只是垂了头。耿先生持剑逼向内侍监。

“先捉鬼,后放人!耿先生正有桃木剑!”小周后像是遇见救星,立时就面有喜色,便叫嚷着奔向耿先生。“麻衣人……在……在那儿!”

“麻衣人?那会是谁?”耿先生冲那内侍监喝问。

同类推荐
  • 致无尽关系

    致无尽关系

    这是一部散发着浓浓中国味道的小说。小说从过年临近,一家三口回老家过年写起,不避俗、不避土,贴近了纠缠如乱麻的世情、人情,在夫妻、父子、母女、兄弟、公媳、婆媳、妯娌、姑嫂、姑侄诸种关系中,家族内部的血缘关系所决定的人的真实情感、真实境遇由此得以凸显……
  • 抗不住的诱惑

    抗不住的诱惑

    陈吕俩家,世居在一个小山村里,两家的俊儿俏女皆长大成人。吕家老大吕世国进城后,却走上了不归路。王少秋与杨小白突然结婚,打乱了聂良如与吕世国的行动计划,他们只好抓紧做出逃准备。可他们很快就被发现了……纠缠不息的两户山村人家最终扯出了一场惊天大案。亲情、友情、爱情,梦想、追求、执着,权利、金钱、阴谋、诱惑、欲望……
  • 傲娇女王

    傲娇女王

    都说总裁人人爱,为何他倒追都没人要?自恋狂总裁倒追铁齿铜牙傲娇女王,分分钟叫人泪流满面。爱情遥不可及,总裁还需努力。傲娇女王难惹,总裁勇气可嘉。总裁不可怕,就怕总裁太黏人。叶栩栩就是想不通,自己大好女青年一名,为什么偏偏摔在阮忌廉这块绊脚石上了?自己没做过亏心事啊!他潇洒多金?他帅到没朋友?他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钻石王老五?可跟她有什么关系啊!更让栩栩气愤的是,这个自恋到家的家伙竟然能扛下自己的唇枪舌剑攻击!她心很累有没有!她一逃再逃,他一追再追,被总裁骚扰的日子就这么啼笑皆非地开始了……
  • 网恋套牢了谁

    网恋套牢了谁

    一根电话线,两颗寂寞心,三更半夜里,十指传来情。可惜的是,有人在这场感情里认了真,有人没上心,有人更是心存祸心,而最终为这无疾而终的感情埋单的还是自己。
  • 高老头(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高老头(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高老头》是法国19世纪伟大作家巴尔扎克的优秀作品之一,它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资本主义世界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在高老头的养育下一贯过着奢华的生活。她们一个高攀贵族,进入了上流社会,成了新贵雷斯托伯爵太太;一个喜欢金钱,嫁给了银行家,成为纽沁根夫人。她们出嫁时,每人得到了80万法郎的陪嫁,因此对父亲百般奉承体贴。但不久,这对宝贝女儿双双将父亲赶出大门,让他在破旧的伏盖公寓过着寒酸的生活。《高老头》通过高老头的悲剧,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统治阶级的卑鄙罪恶,抨击了物欲横流、人性丑恶的社会现实,暴露了在金钱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人格沦丧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热门推荐
  • 读心宝宝迷糊妈

    读心宝宝迷糊妈

    你相信世界上有超自然的存在吗?不管你信不信,现在的柳云朵是信了,自己居然莫名其妙生了一个会读心术的儿子。本来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她,卷入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中。“妈咪,我的爸爸是谁?”“你爸他,早死了。”“好吧,我想起来了,你爸他是个神,在人界还很有钱的。”“好吧,我记错了,你爸他是个魔,很厉害的那种,没人打得过他。”“好吧,你爸是谁,我也不知道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惊世萌宝:医妃逆九天

    惊世萌宝:医妃逆九天

    她佣兵界的NO.1,杀伐果决,却因最信任的人背叛穿越,意外重生。她是家族弃子,遭人陷害。再次归来她带着惊世宝宝,惊艳了众人,更是惊艳了他。天才?她就让世间的人看看究竟谁才是天才,不洁?她就让天下人都知道真正的不洁。想要她死的人,必定叫他死的凄惨!想要她难过的人,她必叫其尝尝何为生不如死!
  • 家有余粮

    家有余粮

    钟灵重生在大夏国一个山疙瘩沟里普通农户家中。上有善装糊涂的爷爷奶奶,下有好赌的叔伯。亲爹肺痨不能劳作,小家碧玉出身的亲妈奈何错嫁小山村,弟弟年幼乖巧却不能支撑门户。且看女主如何利用现代农艺经商种田家有余粮,吃喝不慌!
  • 跟乐嘉学性格色彩

    跟乐嘉学性格色彩

    《跟乐嘉学性格色彩》这本工具书简便、实用、易学、能触动人心最底部。让你可以搞定一切你想搞定的人。文雅点就是,与谁都能友好相处并且可以达成你的目标。乐嘉首先带你进入性格色彩的世界,告诉“性格”与“个性”的区别,“行为”与“动机”的不同。然后依次带你进入性格色彩的情感世界、帮你分析性格色彩的职场关系、然后把握生活,最后教你性格色彩的钻石法则。当女人说“我不要你管”的时候,你知道她心里真正的想法吗?当你想和老板谈加薪的时候如何能顺利谈成。不同性格色彩如何理财……
  • 妖孽女强人:在逃皇后

    妖孽女强人:在逃皇后

    【女强文】月悉华倏然睁开双眼,沉静的眸中光华流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湛蓝的天空……穿越而来的妖孽女强人,历尽千辛万苦,让男人坐上了龙椅,却因为这个男人,不得不逃……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秦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前207年;汉包括西汉和东汉,始于公元前206年,止于公元220年。秦始皇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国家统一、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和力度加强。汉王朝是政治一元化的大一统国家,不同于政治多元的诸侯列国。西汉武帝时,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进入政治、经济的全盛时期。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奖励儒术,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思想主流的时代,是主导中国文化的最大力量。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中国当代散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容,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坎坷历程。文学发展的动态过程必然伴随着历史、时代、社会的源流脉络获得同步发展。因此,从纵向的、发展的角度考察新时期湖北散文的发展态势,厘清来龙去脉,对整个中国散文史的建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历时的统照下,湖北散文的演进过程呈现出以下三个阶段的基本理路。湖北散文始终以沉寂之姿努力地寻求新的发展前景,它的艺术生命力在创作队伍、作品数量、审美拓展上顺应了时代需求,形成了色彩纷呈的局面。
  • 神医下套之佳人太能逃

    神医下套之佳人太能逃

    第一次,男子站在他的那片药田之中,俊美无俦的面容上还是一贯的淡漠神情。“过来,浇水。”于是,她每日都得去药田报到;第二次,男子淡淡地说:“听说,你的厨艺甚好。”于是,她每日都得为他做晚膳;第三次,男子说:“明日起,我教你浅显医术。”于是,她开始每天手捧医书;第四次,男子借着醉意,对她“上下其手”。忽而展开一抹纯真笑靥,说:“叶忻沫,你是我的。”于是,她的心沦陷。最终,易大庄主就用他那若无其事的姿态,处心积虑且理所当然地,将一向聪慧过人的叶忻沫,一点一点吞吃入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