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5200000029

第29章 与一个时代作别(1980年至今)(3)

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知道周恩来的日本樱花的情结,特地请着名老艺人把樱花图案烧制在日本传统工艺品“七宝烧”(类似景泰蓝)彩绘挂盘上,赠送给邓颖超和代表团全体成员。回国后,邓颖超一直将其摆在西花 厅的会客室内。

实际上,上世纪70年代至今,国家领导人出访维护友谊是常见的做法。

198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访问新西兰时,特地与贝特兰见面谈话。本书第一部分曾述及,贝特兰在抗战年间受毛泽东邀请来到延安,对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报道,是和斯诺等人同时代的重要“外宣”力量。

在与贝特兰会面时,胡耀邦邀请他再到中国看一看。第二年,他果然再次访华,参加了西安事变50周年纪念活动,与新中国领导人中的老朋友重新聚首。

如果有不住在中国的友人过重要的生日,那么一般还会有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或类似级别的领导人赴海外祝寿。国家领导人王震就曾以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的名义赴日为日本友人冈崎嘉平太祝寿,还转交了邓颖超赠送的“寿”字盘。

外国老友参政议政

“它证明我们国外移民中来的政协委员,也能够真正参与,而且有用。中国人把在组织机构里作为摆设而不起作用的人叫作‘花瓶’。我们已经表明,我们不是外来的附属物。”

有一批在革命年代前来支援革命的留在了中国,加入了中国国籍。改革开放后,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当选了全国政协委员,在这一平台上参政议政。

国际友人进政协,源自马海德医生向胡耀邦提出的建议。

胡、马两人是相识已久的老革命,他们的友谊始于延安,那时胡耀邦还是红小鬼,马海德则是医学博士。1936年,陕北苏区需要医生和记者,于是两个美国人携手穿越封锁来到根据地。后来,这两个美国人的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医生是马海德,记者则是斯诺。

作为曾经的八路军总卫生部顾问和毛泽东的保健医生,马海德创造过中共党史和新中国历史上的一连串纪录。他让人们知道,原来美国人也可以加入工农红军,西方人也可以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外国人也可以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1949年,新中国成立,马海德第一时间入籍。随后,他虽然被任命为卫生部顾问,但却拒绝了坐办公室喝茶看报纸的生活,去最脏最苦的基层从事消灭性病和麻风病的工作。

“毛泽东心里头喜欢我父亲,周恩来知道我父亲经过了革命考验,邓小 1980年9月26日,马海德70寿辰时,他向老朋友们表示,要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奋斗终生。左起:印度朋友巴苏华、马海德、王炳南、路易·艾黎、吴桓兴。

平对我父亲太了解了。他当选政协委员,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马海德之子周幼马说。

以马海德的资历,成为政协委员当然不在话下。只是由于他的美国背景,委员的身份来得晚了点,直到国际国内形势巨变,苏联人不再是同志,美国人不再被统统视为敌人、特务,马海德才于1978年进入五届政协。

当选委员之后的马海德,心里头惦记着和他拥有类似经历的一批人:他们本是“洋人”,来到东方,怀着理想,投身革命和建设,并义无反顾地留在这里,成为中国公民。

于是,借着一次向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汇报事情的机会,马海德提出:

可否也让这些人成为政协委员?

马海德没想到,他的话让胡耀邦面露难色。在办公室踱步了一阵子,胡耀邦说:老马啊,您说的这些人还不是中央委员,怎么能进入政治局呢?

原来,他对中国的政治术语使用得还不熟练,把“政协委员”说成了“政治局委员”。

解释清楚自己的口误后,马海德得到了胡耀邦肯定的答复:“没问题,你写一个名单,我来办。”之后,六届政协果然新增了十余名外国血统的委员。马海德和爱泼斯坦还当选了政协常委。

这批人普遍从官方获得了的称呼,还常常被称为“国际主义战士”,但在建国初期和“文革”年间,他们并没有享受“老朋友”的待遇。比如,犹太人爱泼斯坦在1968年5月被投进监狱;李立三的苏裔夫人李莎和萧三的德裔夫人叶华也都经历了长达八年左右的囚徒生活;在50年代末的极左时期,来自奥地利的医生傅莱为保护三个孩子被迫与夫人提出协议离婚,他还被康生视为“希特勒派遣的小集团”嫌疑犯……“‘文革’结束后,他们进入了政协,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他们政治上迟来的认可。”周幼马说,“大家感到,中国人民不再把他们当成特务、敌人,不只是容得下他们,而且欢迎他们,给他们很高的政治地位,这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认同周幼马的这种判断,他同时认为,既然政协委员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那么的确不应少了这批特殊的代表性人物。革命年代,这些国际友人是冒着生命危险的支援力量;建设年代,他们大多在外文局、新华社、中央编译局等单位工作,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外国专家”。

尽管加入政协时普遍年事已高,但这批“洋委员”们依然对参政议政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一个例证是2001年初,刚刚病愈出院的傅莱坚持不愿错过当年的政协会议,因为“要讨论‘十五计划’,很重要”。

在连续六届的任期中,出生于纽约的犹太人沙博理一直积极参与着提案和建议工作,他自己解释说:“我过去有些懈怠,而且原谅自己,因为我知道,这些建议几乎没有产生过多少实质性的变化。但是,我不知道我还能在政协待多久。如果说有什么让我念念不忘的事,那么现在是公开讲出来的时候了。”

黄友义对沙博理2002年提出的一项提案印象深刻,当时,这项提案被媒体称为“两会上最为极端的意见”。它的标题是:尼古丁是对人民极其有害的致命毒品,因此种植、生产和销售卷烟都必须予以禁止。

这项十年前的禁烟提案显得过于超前,黄友义认为,这跟沙博理通过各种通讯方式,与国外保持密切联系有关。

“洋委员”们提出的提案大多跟他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例如马海德提出加强麻风病防治宣传,还建议允许麻风病治愈者结婚,李莎则提出改革中国俄语教学现状,这些提案都得到了相关部委的积极回应。

也有杳无音信的。90年代初,武汉的一处建筑工地曾发生造成11人死亡的事故,沙博理由此提出建议:政府应该要求建筑公司出具保险单。政协收到建议后,将其转给了保险公司,而保险公司说自己无权下达政府条例。之后,沙博里就再也没有听到关于这件事的消息了。“中国必须逐渐树立个人的合法权利的观念,并学习如何实施这些权利的方法。”沙博理后来评论说。

1984年,也即国际友人成批进入政协的次年,沙博理获得了一次在人民大会堂进行大会发言的机会。当时的发言稿是他和爱泼斯坦、奥地利裔的魏璐诗、加拿大裔的陈必娣共同起草的,他们四人都是政协新闻出版界别的成员。由于沙博理在这四人中普通话讲得最好,还带有北京口音,大家推选他来宣读这份批评中国编辑的外文图书期刊在国外销售不力的发言。

“对这次经历,我感到很好。”

沙博理说,“不只是因为它很难得,而且令人兴奋。它证明我们国外移民中来的政协委员,也能够真正参与,而且有用。中国人把在组织机构里作为摆设而不起作用的人叫作‘花瓶’。我们已经表明,我们不是外来的附属物。”

沙博理(1915年-),生于美国,中国籍犹太人,作家、翻译家。图为1948年,沙博理与凤子在上海成婚。

闭会期间,“洋委员”们也参加了不少调研活动。这些调研让沙博理感到兴奋:“这么走下去比看材料更真实。”

但真实的景象往往有积极也有消极。在视察边远贫困的农村地区时,爱泼斯坦为自己的所见感到震撼,他将这种震撼写在了回忆录中:“现代中国,同时存在着两种事实,一是快速进步,一是需要花大力气和长时间去克服高峰和低谷两个极端之间的差距。”

除了贫富差距外,腐败也是爱泼斯坦和其他几名国际友人关注的话题。

爱老曾在两会上提出建议:所有查实的腐败官员,不论其触犯刑律的贪污数额大小,一律免职,永不启用。

傅莱也认为:“我们国家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我原来不敢相信会出现的,比如腐败。”

“我同意马克思的观点,‘存在决定意识’,现在一些人意志不够 坚强,所以就堕落了。腐败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不抓,将来是要很危险的;但我相信咱们国家能够最终制止腐败,因为我们已经战胜过很多困难。”傅莱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这批“洋委员”的普遍特征。“我已入暮年,但始终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从一开始,就不断有人宣布它的‘死亡’,但直到现在,它一再地复活,并被奉为实践的指南。”爱泼斯坦在回忆录中说。

在政协工作中,爱老曾多次促请全国人大制定“合作社法”。他认为,尽管人民公社以失败告终,但在运输、销售等行业,合作社仍然很有用处,可以将中间利润留在农村,留给农民,让农民增加收入。

当然,国际友人们在政协中提出最多的建议,还是关于对外宣传的——实际上,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承担了中共最早的外宣工作,可谓公共外交的先驱。

在政协会议上,爱泼斯坦曾提出,外宣英文杂志不能光有漂亮的包装,在内容方面也要提高,要讲求时效性;而沙博理则曾在小组发言上说:“这些年,看外电,看媒体,尤其是美国诬蔑、捏造我们的一些新闻内容,我觉得我们的媒体工作做得很不够,很多事情原来我们可以说得更清楚的,但是没有做。”

“这些问题慢慢都得到了共识,比如中央决定大力推动‘走出去’。”

黄友义说,“这跟国家财力增长有关系,但我觉得跟他们这批国际友人不断的提议也有关系,他们在政协最大的贡献就是呼吁重视外宣。”

告别第一代老友

从1985年开始,《人民日报》有几个时间段曾密集出现友人的讣闻。这也可被视为一种极高的待遇——在中国,只有很少人在去世时能被《人民日报》报道。

1988年10月3日,高鼻子医生马海德在他的第二故乡——中国走完了人生历程,这也标志着全国政协委员里的国际友人群体进入了告别年代。

20多年来,国家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目睹了这批人中的一大部分相继离去。“每年春节的招待宴会上,座次经常在变化。爱泼斯坦曾经是很多年的首席。到了今年,很多受邀的就是遗孀、遗属了。”

在中国的战场上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人们也敌不过时间。

其实,更早一些时候,们就开始了一轮轮的告别潮。从1985年开始,《人民日报》有几个时间段曾密集出现友人的讣闻。这也可被视为一种极高的待遇——在中国,只有很少人在去世时能被《人民日报》报道。

当一些重要的朋友去世时,国家领导亦会发去唁电,而中央党报也毫不吝惜版面,大篇幅刊登去世消息、追悼会消息和纪念文章。之后,逢百年诞辰等纪念日,这些友人的名字还经常出现在报纸上。每次出现,都不会略去这一已经固定化了的称呼。

马海德去世后,新华社播发了一千多字的消息,《人民日报》全文转载。从中我们可以读到:“赵紫阳、邓小平、陈云、彭真、徐向前、聂荣臻、乔石、姚依林、李锡铭、丁关根、薄一波、阎明复、周谷城、陈慕华、王汉斌、宋健、陈俊生、王任重、杨静仁、周培源、赵朴初等向这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献了花圈。”此外,王震、田纪云、李铁映、吴学谦、宋平、胡耀邦、秦基伟、宋任穷、芮杏文、温家宝、伍修权、刘澜涛、耿飚、姬鹏飞、黄华、程子华、习仲勋、彭冲、廖汉生、陈希同、方毅、康克清、吕正操等领导人也悉数参加了告别仪式。

根据马海德的遗愿,他的遗体献给医学事业。他的骨灰一部分安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室,一部分撒在延河里,还有一部分由马海德的国外亲属带回美国家乡。

爱泼斯坦也获得了类似的待遇。2005年,他去世后,遗体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根据新华社的报道,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王刚、顾秀莲、热地、华建敏、刘延东、郝建秀和黄华、丁关根、迟浩田、宋健、胡启立等领导人参加了告别仪式。

马海德和爱泼斯坦之所以能够获得哀荣备至的告别仪式,与他们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份有关。

相比之下,另一些生活在国外、没有入中国籍、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虽然也有可能获得国家领导人发出的唁电,在规格和数量上要相差不少。比如,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1995年逝世时,发唁电致哀的中国领导人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卢嘉锡,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全国政协副主席胡绳,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等人。卢嘉锡在唁电中说,李约瑟的逝世是中国人民的巨大损失,他对中国科学尤其是对中国科技史的研究作出了伟大贡献。

用“巨大损失”来形容这批老友的离去,并不为过。在中共的党史和新中国的历史上,这批在特殊时间来到中国的特殊人物,都是空前绝后、不可多得的一批人。

在老朋友们生前生命危急的时刻,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也伸出了援手。

比如印度的巴苏医生。本书第一部分中记录了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印 度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援助抗战的经历。回国后,他依然致力于印中友好事业。1985年,救治的双方发生了逆转,身患重病的他应对外友协的邀请来北京协和医院治病。

不过遗憾的是,中国方面的救治也没能将巴苏医生的生命延长很多。

1986年12月,他在印度病逝。根据巴苏医生生前留下的遗嘱,他的骨灰一半留在印度,一半送来中国。而他的纪念碑,则树立在河北省石家庄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右侧正是同样在战争年代援华的柯棣华大夫的陵墓。

老友后代

依靠与老友后代们“叙旧”,既代表了中国政府对这些老友的重视,也是一种能产生积极影响的“暖春”之策。

随着老朋友们陆续挥手作别人世,他们的后代便成为接受中国政府问候的对象。

2008年5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前往日本进行国事访问。在此之前,中日两国十年之内都没有实现元首互访。当时,受东海油气田开发、“毒饺子”事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中日关系面临波折,因此,胡锦涛的这次访问也被外界赋予“暖春之旅”的称呼。

在这趟“暖春之旅”中,胡锦涛选择了与许多位曾经在“破冰”时期为中日邦交正常化作出贡献的“三代老友”的后代们见面。这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外交策略,依靠与老友后代们“叙旧”,既代表了中国政府对这些老友的重视,也是一种能产生积极影响的“暖春”之策。

胡锦涛抵达日本之后的第一次正式活动,就是会见西园寺公一、宇都宫德马、冈崎嘉平太和松村谦三等四位老友的后代,足见他对此项策略的重视。

同类推荐
  • 2020,期盼中国

    2020,期盼中国

    本书将晦涩的理论以通俗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为读者勾勒出了未来十年的发展图景。其间既有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总体方面的概括,又有各行业、各领域具体且精道的分析与预测。
  • 千年海盗

    千年海盗

    为何海盗阴魂再袭亚丁湾?《千年海盗》全面解析海盗的历史与今天,为读者彻底揭秘海盗,讲述海盗卷土重来背后的故事。史上五大海盗时期,史上七大臭名昭著的海盗岛,东海枭雄:中国历史上的海盗代表,郑和下西洋:剿灭世界最大海盗集团
  •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标准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标准

    党员标准就是党章对党员提出的条件和要求,它由入党资格、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以及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三部分组成。坚持党员标准,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与先进性,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国共产党有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不同角度对党员标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认真对照党章的要求,看看自己在哪些地方符合党员标准,哪些地方还存在差距,从而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改进,完善自己。
  •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2007年是杨尚昆同志百年诞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为此几次来向我了解杨尚昆的一些情况。之后,应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料征集办公室之邀,陆续将杨尚昆同志在撰写回忆录期间有关回忆录第二册的谈话内容整理成文,在《百年潮》和《中共党史资料》杂志上陆续发表,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2008年秋,在杨尚昆同志逝世十周年之际,又以一篇拙文《怀念杨尚昆》回顾了他光辉的一生,缅怀伟人,激励自己。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将这些文稿汇编成《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出版。为了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根据出版社的要求,特将经杨尚昆生前审定、以杨尚昆名义公开发表的《高饶事件》一并放入《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信息化是人类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必然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化应用的快速普及,信息化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
热门推荐
  • 谷域

    谷域

    或忠或奸,各为其主,相互间刀消剑长,纷争不断,更在最后六大势力为图生存,最后一战的时候。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人生悲歌!,苍天不识人心,只言风雨!二千年前的遗物玉匙消失二十年后重现江湖。谷域正统山宗顿时四面楚歌,六大势力共逐其中
  • 极品女将

    极品女将

    【女强文,一文包揽现代版古代版的女强,兼具古装言情和现代言情!】她,本是现代的一名杀手,因右眼眉侧一枚莲形胎记,她代号:莲一次泰国的任务之中,被同门师姐设计害她。一个降头,让她从变为莲晟家的新生女婴一个降头,让她一半的容颜尽毁,丑胜无盐。莲晟未央,她新生之名。莲晟家族,西夏国的将门之族,家族中所有子女,保卫疆土。莲晟未央,家族此辈中唯一的女子,纵使丑胜无盐,却可坐拥天下女子最羡之位。一个建朝史上,最丑的皇后,嫔妃不服,又如何?她依旧可以顶着后冠,霸坐凤位,冷眼相看,后宫之争的一场场闹剧!一个莲晟族史上,最强的将领她干戈铁马,驰骋沙场。雪虎为宠,惯看生死。战场上,人说:宁去阎罗殿,但求不见未央令。冷酷如她,只要泛着她底线的人,管你是谁,都要承受她的怒气!护短如她,只要是她所在意的,即使是一只畜生,亦是珍宝!淡漠如她,有着属于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一张丑颜,一身风华,一抹淡笑,一世逍遥!尘埃落尽之时,她却消失得无影无踪……“莲晟未央,上穷碧落下黄泉,我也要将你找回!”他双拳握紧,俊颜满是神伤,少了她的相陪,这帝君之位有何乐趣可言!于是,天地色变,风云骤起,她的穿越,他的反穿越……------------------------------------------------------------------------------------推荐好文【名门呆女】她,是道上赫赫有名的“阴将军”,统领麾下鬼将鬼兵,叱咤妖鬼魔道。奉家百年奇才,却敌不过“阴将军”的宿命——短命。英年早逝,遗愿未了,死不瞑目。这一世,她叫奉绯,是太和国古传世家奉家的小女儿。天生呆子。十七年来,呆得没心没肺,呆得无情无欲,呆得不喜不怒。十七年来,奉家呆女顽固地坚持着如出生时的最高静默状态。十七年来,惜字如金,一句话都未说过。(丫的,体内只有一个魂让她想不呆点也不可能啊!)当其余六魂六魄,六情六欲再度归来,“阴将军”觉醒,必将风华万丈。很好,很劲,很强大!于是乎——啥?奉家呆女笑了?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笑得死人诈尸,葬礼都举行不下去了。啥?奉家呆女哭了?梨花带雨惹人怜,玉容挂泪让人惜,哭得鸡飞狗跳,哭得鬼泣神愁,这喜宴……看来是举行不下去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芯片之谜

    芯片之谜

    不知是多少年以后,为了抢夺日益枯竭的能源,一场核武器世界大战不可避免地席卷了全球。经过漫漫长的岁月,人们又渐渐恢复了生活的平静----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西游蛇妖传

    西游蛇妖传

    穿越成为蛇妖,和熊精称兄道弟,探悟秘笈逆天修行,盖世妖王强势崛起!西游阴谋知多少?吃不得的唐僧肉,说不清的佛道争……尽在猴子被压的西游世界里。
  • 痞子闯仙界

    痞子闯仙界

    如果得到一件能够穿越到十天以前的法宝,你会选择穿越呢,还是选择穿越呢!天生难以修炼的混沌之体,却也阻止不了叶峰走上强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