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5200000019

第19章 为国家友谊破冰(1971年-1979年)(3)

的确,两个积怨深重、对立已久的大国要想破冰,需要大量“微妙”的“前戏”。释放美国旅游者是一例,毛泽东与斯诺的对话及天安门上的合影是一例,乒乓外交也是一例。

除了释放暗号“暗送秋波”,托人“传口信”也是一种“表达心意”的方法。尼克松联系了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和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请他们代向中国高层传递友好信息。选择这两个国家的领导人自然是有考虑的:

巴基斯坦是中国的长期好友,双方早在1951年就建交,而罗马尼亚当时则属于社会主义阵营。

“中美两国对骂了20年,相互敌视,互不来往。我想结束这种状况。”

尼克松对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说,“美国绝不会参加孤立中国的任何安排。

你可以把我的想法在最高一级转达给中国人。”

面对齐奥塞斯库,尼克松则表示,美国反对苏联提出的亚洲安全体系,在亚洲建立反对中国的小集团是错误的,美国的政策是同中苏两国都建立良好的关系。“我想在我的任期中,改善美国同中国的关系,能否请您从中斡旋,向中国人传递我的意愿?”尼克松说。

但这样的口信还不够。后来,基辛格给驻美国波兰大使斯托塞尔拍去电报,指示他在最近的社交场合中努力接触中国外交官。在波兰华沙文化宫举办的一次南斯拉夫时装展览会上,斯托塞尔终于发现了中国外交官的身影,尽管在场的中国驻波兰大使馆二等秘书和译员对斯托塞尔避之唯恐不及,这位“美帝”大使还是成功地追上去喊道:“中国代办先生,我有话对您说。美国对同中国再次会谈十分感兴趣……”

中国外交官将此事汇报给国内后,毛泽东立即批准恢复中断两年的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1970年1月20日,美国国务卿发言人麦克洛斯基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美大使级会谈将在“中国共产党大使馆”举行。

几个小时后,麦克洛斯基又奉白宫的指示,修正自己的说法,称会谈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举行。

小小的差别,背后却有着万千寓意。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官方发言人第一次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名称。此后不久,尼克松又在公开场合使用了这个称呼。

这个细节令苏联不安。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要求尼克松作出解释。

尼克松却以半开玩笑的方式回复他说:这能有什么特殊意义呢?难道你们不是把中国叫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吗?

外交魔术师

毛泽东以他特有的语言风格评价道:“猴子变人还没变过来,还留着尾巴。台湾问题也留着尾巴。它已不是猴子,是猿,尾巴不长。”

漫长的暗示和传口信之后,“外交魔术师”基辛格终于要正式登场了——当然,在此之前,他已经在幕后做了相当多的工作。

1970年12月9日,担任信使的巴基斯坦方面终于回话了。该国外交国务秘书舒尔坦给尼克松传来信息:“尼克松总统的一位特使将会在北京受到最热忱的欢迎。”

第二年7月9日中午,基辛格出现在了北京,周恩来派叶剑英、黄华、熊向晖等人到机场迎接。

这是中美高层的第一次秘密“幽会”,保密工作做得极好,鲜有人知。

为了躲过无孔不入的媒体,基辛格设了一个小小的计谋。

这位总统助手是打着“访问南越以及其他远东国家”的旗号来到亚洲的——当然,他的确访问了西贡、曼谷、新德里、伊斯兰堡等城市,和那里的官员会谈,交换有关战争和对外政策的各种看法。在印度,他还答应回去要向尼克松总统报告,需增加对印度人的医药和粮食供应。

7月8日,基辛格抵达了巴基斯坦伊斯兰堡附近的拉瓦尔品第。晚宴时,在伊斯兰堡等候多时的记者们突然得到通知:可能是因为天气太热的缘故,基辛格的肚子有点不大舒服,要前往巴基斯坦山区的一处僻静休养地休息几 天。那里类似于巴基斯坦的“承德避暑山庄”,是该国高级官员和重要外宾常去的一个风景优美的避暑疗养胜地。

于是,就当全世界都以为可怜的基辛格患了水土不服的毛病需要休养时,他却奔向了机场。第二天凌晨,在巴基斯坦政府提供的最严密的安全保护之下,一位没有暴露身份的旅客和几位助手一起登上了巴基斯坦国家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07飞机,向东北方向飞去,并于中午12时15分抵达中国首都北京的南苑军用机场。

他这次秘密行动的代号为“波罗行动”,意指此行像700年前马可·波罗造访东方一样,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困难和风险。基辛格自诩:如果是马可·波罗发现了中国,那么他就是来发现“和平”的。

《纽约时报》曾赞扬基辛格说,只有他在神秘性方面的才能能够与东方人相比。尼克松的这位密使的所有已经完成的使命中,没有哪一件比同中国人的会谈要求具有更大的谨慎、更多的智慧和谋略了。

到了中国,保密活动自然就简单得多。“中国在控制新闻报道方面是没有丝毫困难的,外国记者们也受到了一定范围的限制。所以,当基辛格一行人游览紫禁城时,就连精明的法新社记者也没能到场。”《基辛格传》作者乔纳森写道。

事实上,基辛格在中国只待了短短48个小时,但这短短两天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显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毛泽东没有亲自出面,负责与基辛格展开会谈的是周恩来。在基辛格下榻的钓鱼台国宾馆,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双方的谈话持续多轮。

周恩来显然是作好了充足的准备,会谈前,他对基辛格的随员一一做了了解,并在见面时指出他们的特点:约翰·霍尔德里奇会讲北京话,还会讲广东话;理查德·斯迈泽在《外交季刊》上发表过关于日本的论文;温斯顿·洛德的妻子是中国人,在写小说。

基辛格当然也是有备而来。他手中握有一份稿子,内容很简短,但却是他和尼克松一起花了近10个小时才写出来的。稿子的核心内容是美国总统希望恢复对话,恢复已经中断了20年的外交关系。

“今天,全球的趋势使我们相遇在这里。现实把我们带到一起,现实也会决定我们的未来。我们正是本着这种精神来到你们美丽而神秘的国家。”

基辛格说。

周恩来举起手来回应:“不,不,并不神秘,熟悉了就不神秘了。”

其实,对于从事外交研究的基辛格来说,中国当然算不得神秘——要想与之交往,自然要将对方的底细和双方的利害关系研究个透。

基于这种判断,基辛格重点向周恩来介绍了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

第一,美国政府拟在印支战争结束后撤走2/3的驻台美军,并准备随着美中关系的改善减少在台余留的军事力量;第二,不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但希望台湾问题能和平得到解决;第三,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支持台湾独立;第四,美蒋条约留待历史去解决;第五,美国不再指责和孤立中国,美国将在联合国支持恢复中国的席位,但不支持驱逐台湾代表。

这场会谈结束后,周恩来将基辛格的表态向毛泽东做了汇报。毛泽东以他特有的语言风格评价道:“猴子变人还没变过来,还留着尾巴。台湾问题也留着尾巴。它已不是猴子,是猿,尾巴不长。”

他还指示周恩来说:“要给基辛格吹天下大乱,形势大好,不要老谈具体问题。我们准备美国、苏联、日本一起来瓜分中国。我们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邀请他来的。”

果然,第二天周恩来遵嘱对基辛格说:“你们要争取中美之间的和平,争取远东的和平、世界的和平,现在和平根本谈不上,战争一直没有停。不说远的,现在东方——中国、朝鲜、印度支那都在打……更不用说中东了。客观世界的发展是大动乱。我们始终是积极防御,准备大乱,准备美国、苏联等国瓜分中国。准备苏联占黄河以北,美国占黄河以南,同时向我们进攻。

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动员、教育下一代。我们进行人民战争,长期抗战,胜利以后可以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基辛格听后赶紧表态:美国要同中国来往,决不会进攻中国,也不会同自己的盟国勾结起来针对中国。

尼克松访华前的演说

由于被中方命名为,尼克松在中国人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出奇地好。尽管他后来因为非常不光彩的“水门事件”而下台,但中国人依然热情地视之为“老朋友”。

基辛格此番千辛万苦的来访,当然不光是为了和中国高层领导人谈论世界形势,他更重要的任务是与中方敲定尼克松访华事宜。而对于基辛格本人的访问,也需要在公报中说明,因为在媒体、公众那么多双眼睛的注视下,他的秘密“波罗行动”显然没法保密太长时间。

可以想见,这是一份需要双方字斟句酌的公报。当时,基辛格和周恩来对三个细节存在争议。

第一个细节是:尼克松来华访问是谁主动提出的?在中方拟定的原稿中,相关表述是:尼克松要求来访,中方邀请。基辛格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这样写让人看了感觉尼克松“像个旅游者”。周恩来理解基辛格的异议,在他的考虑中,如果说尼克松是主动要求来访,中方才邀请,会让美方觉得面子难看。于是,双方将公报内容改成中方“获悉”尼克松要来访,之后邀请,这样也就避免了何方主动的问题。

第二个细节是:尼克松来华将讨论哪些话题?在原稿“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之后,双方又补充了一个笼统而实用的表述:“并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第三个细节是:何时来访?一开始,周恩来曾建议,尼克松可以在1972 年夏天来华访问——他认为,在尼克松访华前,如果能先同苏联领导会晤,可能更慎重些。基辛格则表达了不同意见:还是按照先北京、后莫斯科的顺序来。另外,如果总统夏天来,与当年的美国大选过于接近,有刻意争选票之嫌。

最后,双方敲定:宣布尼克松将在1972年“5月以前”来访,不提及具体日期,以便灵活安排。

此外,周恩来还和尼克松讨论了今后中美建立联系地点的问题,并最终将地点选在了巴黎,美国方面由沃尔特斯将军出面,中方则由驻巴黎大使黄镇接头。

几天后的7月15日,这份经过仔细推敲的简短公报通过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信号传遍了全球。尼克松在播音室内面对众多的照相机和麦克风,发表了7分钟左右的令全世界震惊的演说。

女士们、先生们:

晚上好!我今晚要在这个时间里发表电视演说,是为了宣布我们争取建立世界持久和平的工作所取得的一项重大进展。

正如过去三年中我曾多次指出的,如果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它的七亿五千万人民参加,就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世界和平。因此,我在几个方面采取了主动,以求打开我们两国间更正常关系的大门。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派遣我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在他最近的环球旅行期间去北京,与中国总理周恩来进行了会谈。

我现在宣读的这个公告,在北京和美国同时发表。

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于一九七一年七月九日到十一日在北京进行了会谈。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一九七二年五月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 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是为了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预料公告发表之后将不可避免地引起推测,我想尽可能讲明我们的政策背景。

我们谋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新关系的这一行动,决不会损害我们的老朋友的利益。这一行动不是针对其他任何国家的。我们谋求与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任何国家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而不同时成为任何其他国家的敌人。

我之所以采取这一行动是因为我深信,缓和紧张局势以及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较好的关系,将对所有的国家有利。

正是本着这种精神,我将去中国一行——我深切希望这将成为争取和平的一次旅行,不仅是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和平,而且也是为了我们共有的这个地球上的子孙后代的和平。

谢谢大家,祝你们晚安。

后来,许多政治专家相信,尼克松在1972年的大选中获得连任,实际上是在1971年7月15日这一天就已经被确定了的事情。

显然,尼克松和基辛格都从这石破天惊的消息中所获甚多。基辛格从中国返回伊斯兰堡的时候,行囊里不仅多了一本此番秘密来华访问的影集和一套《毛泽东着作》英文版——那是中方赠予的礼物,更拥有了一份在今后的日子里向更重要的政治地位攀登的傲人资本。甚至有观察者认为,如果不是因为美国总统选举法的限制(非美国本土出生的美国公民没有资格竞选总统),在德国出生的基辛格很有可能成为美国的头号领袖。

尼克松当然也因为与中国的接触而名垂史册。由于被中方命名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尼克松在中国人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出奇地好。尽管 他后来因为非常不光彩的“水门事件”而下台,但中国人依然热情地视之为“老朋友”。

毫无疑问,他绝对是在中国最具知名度的美国总统之一——特别是在1900至1970年之间出生的中国人当中。

更名迎来西方客

位于天安门广场南侧的“反帝东路”和“反帝西路”恢复了过去的路名——东交民巷和西交民巷;“反帝医院”则改成了“首都医院”;“工农兵大街”也重新以它原来的名字出现——地安门大街。

其实,与斯诺等“一代老友”一样,尼克松、基辛格等“三代老友”所享有的荣誉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在中美两国建交的漫长准备历程中,他们需要做的工作具体琐碎,且不乏难度。

在第一次48小时的访华之旅结束的三个月后,基辛格又一次来到中国,为尼克松的到访作准备——当然,这一次,他不用再以肚子疼为借口进行秘密行动了。

实际上,基辛格的第二次访华“排场”颇大。尼克松将他的总统座机——波音707让给了基辛格使用,包括高级军事助理、通讯处主任等在内的多位白宫要员一同前往。

到中国后,基辛格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作为“党的喉舌”的中国媒体,已经为他的访问做了预热,令他的名字家喻户晓。那段时间,报纸也开始报道美国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将基辛格描绘成一位英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混乱的内部斗争和外部瘫痪状态。就在基辛格的两次访问之间,发生了一桩举世震惊的事件——原本被定为“毛主席接班人”

的林彪突然外逃。对于此事,官方说法是:“1971年9月13日,林彪在篡党夺权阴谋败露后乘飞机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坠机身亡。”

林彪的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文革”开始后,林彪“接班人”的地位被确立,在各类媒体上,几乎每篇稿件、每次节目都少不了这位“副主席”“副统帅”,少不了他的话和对他的“祝福”。林彪外逃后,媒体被要求立即去掉林彪的名字、习惯用语和题词等,停止刊登和播出一切赞颂林彪的文章、歌曲和节目,相关工作人员顿时被赋予了庞大的工作量。

同类推荐
  •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社会建设理论,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指导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毛泽东还高度关注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有关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的思想。他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利益主体,并把改善民生当作是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毛泽东的这些社会建设思想是党和人民共同探索的理论成果,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具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 天下大势

    天下大势

    这是一部颇具新意的政治讽刺小说。辛亥武昌首义,浪荡公子边义夫身不由已卷入革命洪流,因在混乱中三炮轰城,意外成了革命新贵。不料,官瘾尚未过足,即被政变推翻.边义夫无路可走,旋即发动二次革命,立志以革命的名义去做窃国大盗。于是,一支号称为人民不吃土而努力奋斗的“四民主义”的队伍横空出世,本来就形迹可疑的“革命”变成了一场国内鸦片战争。战争结束,边义夫成了一方诸侯,靠林立的枪杆子成了北京段祺瑞政府的政治贸易伙伴。
  •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看西哈努克亲王、斯诺、基辛格、李约瑟、萨马兰奇……等来自123个国家的至少601位老朋友“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有的一直是朋友。有的本来是朋友,却突然形同陌路;有的本来是对手,后来却成了朋友。翻开本书,通过“老朋友”这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称谓,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大国政治的曲折历程。
  •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他们一官一商,在清朝的历史舞台上 演绎了一幕大剧。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财富。现代人流行一种说法。,一个人若只知道曾国藩、胡雪岩做了什么,那只是皮毛之见,只有读懂 了曾国藩、胡雪岩为什么“这么做”,继而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那才算 读活了他们,也读活了自己。曾国藩与胡雪岩是同一时代的人
  •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人人都能读懂的新常态!《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由郑永年、林毅夫、俞可平、王辉耀等国内外最著名、影响力巨大的经济学家、学者围绕忧患政府、收入再分配、反腐败运动、新移民、政治经济新秩序、改革途径等时政热点撰文,把脉中国经济发展轨迹、预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财经类图书,是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反思和发展走向的思考和预测。
热门推荐
  • 异界第一驭兽师:妻临城下

    异界第一驭兽师:妻临城下

    穿越,她不要再做别人的替身,她要有自己的名,自己的脸,自己的爱。走自己选择的路,爱不会背叛的男人……同时,也保护自己的心,和自己的爱。若有需要,她可以浴血奋战,妻临城下,只为一人……只要他值得!!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皇上,我们离婚吧

    皇上,我们离婚吧

    杨意,21世纪的美少女服装设计师,25岁,意外穿越到这个传说中的架时空——翼羽皇朝,还借了当朝皇后娘娘的尸体还了魂。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她才不想成为其中一枚,再怎么说她也是来自一夫一妻制的21世纪。可不是她不想就可以摆脱,往往都是事与愿违,当爱情来临,她又将会如何选择?
  • 玩游戏测试智力(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玩游戏测试智力(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重生之蜀山混元

    重生之蜀山混元

    重生为太乙混元祖师,从此五台派崛起,峨眉、佛门联手打压,试看主人公如何面对艰难险阻,重振上清截教万仙来朝的无边气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本书列举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经常易犯的约600个错误,既分析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又提出了解决错误的方案。一书在手,父母必能茅塞顿开。这是一本可以伴随父母一生的书,天下的父母们可能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实践着书中的内容——用自己的心灵和行动;这也是一本影响孩子未来的书,它将伴随孩子一天天地成长。当孩子长大成人,我们不苛求获得丰厚的回报,只希望他在回忆儿时的经历时能发自内心地说:“假如有来生的话,我希望下辈子还做你们的孩子。”
  •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用洗练的文字,极富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这是著名作家李国文研读苏东坡的诗文及所处时代背景后写出的感悟性文字。作者以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触,深入到苏东坡的精神世界,鞭笞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气,多角度地、十分睿智地为我们描叙了一个鲜活的苏东坡。作者围绕苏东坡的性格、命运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近些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更难能可贵的是,可以起到警世的作用
  • 一百万的爱

    一百万的爱

    长相一般身材一般,她叫Kaori,家庭背景也是一般,今年24岁,属于那种丢人堆里就很难再找出来的人。但是没想到有人居然给她一百万来让她当女朋友,不吸烟不喝酒,不进夜场,这事馅饼还是陷阱?--情节虚构,单身,请勿模仿,梁碧琪。无不良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