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2600000019

第19章 贩毒雄霸上海滩(1)

娶元配首次成大婚

黄金荣夫妇依照杜月生的计策而行,多方斡旋,终于让巡捕房的华洋巡捕达成应对上司的默契,只抓“前和”中由赌场找来的人客串扮演的“大闸蟹”,赌客们放心大胆赶夜局,灯火辉煌,赌场的生意没受丝毫损失。

赌场的生意日益兴旺,杜月生的收入也不少,可他仍然是积蓄不多,而且收敛了六七年的不良嗜好也有重新发作的苗头。他不像以前那样忍耐灶披间的寂寞了,经常夜不归宿,除了办事以外,自然是非嫖即赌。他的这些变化,没有逃过桂生姐的眼睛。

这一天,桂生姐又把杜月生叫到跟前:“月生啊,现在手头不那么紧了吧?”

“都是师父和桂生姐对我多加栽培,收入比以前高多了。”杜月生不知道桂生姐为什么突然问起这件事。他看见桌上的盘子里有一个苹果和一把小刀,就像当年照顾病中的桂生姐那样,飞快地削掉果皮。

“那你现在每月能存下多少钱?”桂生姐又细问一句。

“这个……”杜月生想了想说道,“存下的却也不比以前多。”

“男子无妻财无主啊。”桂生姐言归正传,“如果你这样过下去,有多少钱也存不下。你在这里做了六七年,年纪都不小了,也不能总住在灶披间里啊,应该正式成个家了。”

“成家?一时哪有合适的人啊?再说我连个房子都没有,还是以后再说吧。”

“男大当婚,女当大嫁。你是个小孤人,这事我得替你做主。房子的事好说,关键是人要中意。”桂生姐接过杜月生递过来的苹果:“你刚到公馆时,我正生病,有一个叫阿四的苏州小女孩到家里看望我,你还记得她的长相吗?”

“阿四?好像见过一面,还有点印象,长得白白的。”

“对喽,长得不算丑吧?她比你小好几岁,那时还是十几岁的小姑娘,如今女大十八变,出落得更水灵了,都二十出头了,还没找人家呢。我介绍给你,怎么样?”

杜月生搜索回忆,尽量想象阿四现在的样子,陷入幻想中。

“别担心,现在是民国四年了,时髦话都说什么婚姻自主。”桂生姐一见杜月生没说话,接着说道:“阿四是我在苏州老家的远房小表妹,大名叫沈月英,她和她娘沈老太太现在也住在上海。你带点家常礼品,以我的名义去看望沈老太太,与他们母女互相见个面,只有大家都愿意才可以谈婚论嫁的。”

杜月生一听也很高兴,特意打扮一番,前去相亲。沈老太太一见杜月生,没有什么挑剔的,她早就听桂生姐说杜月生是个有出息的青年,认为女儿嫁给他是有福气。沈月英见杜月生说话和气像个会体贴人的男子,也有几分喜欢。杜月生经常接触风尘中的女子,一见沈月英那种正经女儿家娇羞的样子,觉得有这样的老婆很不错。

桂生姐听说各方都同意,正所谓皆大欢喜,就与黄金荣商量:“月生这个小孤人要结婚了,你这个当师父的怎么表示一下啊?”

“我给他当大媒人,亲自替他到沈家正式提亲,再送他一份厚礼。”黄金荣也很高兴。

“这哪够啊,难道让他在灶披间里结婚?”桂生姐说:“这次他与咱们是亲上加亲,应该在同孚里找出一套房子给他住,让他有个门面,又离得近,支派着也方便。”

黄金荣想了一想说:“好吧。月生在公馆里虽然资历不算很深,可这些年出过的力是大家都看到的,也不会有人认为我们偏向他。”

1915年春天,杜月生正式结婚,婚礼办得很风光,很多人都到场祝贺,只是杜月生的亲属来得不多。结婚之前,杜月生先派人到高桥镇,把姑妈万老太太接过来,在法租界客栈里开了个房间给她住,为她买衣料做衣服,还送给她一副纯金手镯。

万老太太说:“高桥镇还有几位长辈,就来我一个人太少了。”她提出把杜月生的舅父舅母等人也请过来。杜月生沉吟了半晌,又派人接来几位亲人,也都如同姑妈一样,给每位长辈备了一份厚礼,分别给他们租了客栈房间。

婚礼那天,沈月英按照老式习俗,坐在一顶宁波龙凤花轿中,伴随着吹吹打打被抬到同孚里,现场立刻欢声雷动、爆竹喧天。

杜月笙嗜赌如狂,由于需要拿出一笔钱给兄弟们,新婚的晚上还出去赌,本来是希望能赢一点,没想到却输个精光,把沈月英从娘家带来的衣服都拿去当掉了。

沈月英是一位苏州小美人,更让杜月生惊喜的是,新娘子是他经历的第一个处女,是他第一次得到纯洁的黄花姑娘,所以他向妻子发誓,一定要让她一辈子过得好。

第二年,沈月英给杜月生生了一个胖儿子,喜得他眉开眼笑不知怎样才好,为孩子取名杜维藩。黄金荣夫妇见到小维藩以后,也很喜欢,特别是桂生姐,每当沈月英抱着孩子过来,她都从沈月英的怀中接过小维藩,亲了又亲,流露出一种母爱。因为她没有亲生子女。

黄金荣身强体壮,六十岁以前也没有吸鸦片的嗜好,年轻时亲近过很多女性,可不知为什么,他一辈子也没能生育一个亲生子女。黄金荣早年间和一个妓女短时间同居,那妓女生了一个儿子,说是黄金荣的,他坚决不承认。别的女子与他同居都没有生育。

黄金荣的原配正妻桂生姐也没有生孩子,领养了一个男孩,取名黄钧培,小名福宝。后来,黄金荣嫌同孚里的房子太旧了,又在别处建起一座两层楼的新公馆,全家都搬了过去,新公馆所在地的两处里弄分别叫“钧培里”“钧福里”。黄金荣为养子黄钧培定了一个童养媳,名叫李志清,从小养在黄家。黄钧培在十七岁那年就去世了,李志清早早守了寡,但她一直没有离开黄家,也领养了两个儿子,长子名黄启予,次子名黄启明。

且说黄金荣见桂生姐对杜维藩亲不够爱不够的样子,就对她说:“我是月生结婚的大媒人,你又是月英的远房表姐,让他们把孩子过继给我们,由你做维藩的寄娘,好不好?”

“当然好,可我得与他俩商量一下。”桂生姐正有此意。

杜月生夫妻听桂生姐这样一说,认为攀上这门亲是难得的荣耀,当下满口应允。此后,小维藩抱在寄娘怀里的时间,一点也不比抱在亲娘怀里的时间少。而且,杜月生在黄金荣面前无形中还提高了辈分,有时不再叫“师父”,改称“金荣哥”,叫“桂生姐”也由私下里的称呼变成公开的称呼。而进黄公馆较早的金廷荪、马祥生、顾掌生等人,见了黄金荣夫妻还得继续叫“师父、师母”,至少也要叫声“爷叔”。

后来,沈月英还生过一个女孩,可惜孩子出生不久就夭折了。

杜月生此时虽然在赌场有了一个职业,收入不算少,但他在花钱方面不善于克制,全凭意气用事,出手过于大方,搞得家庭经济没有规划,状况时好时坏,有时甚至要向朋友借债应急。偏偏沈月英又对理财没有兴趣,全由着丈夫的性子来,夫妻两过着类似于如今年代年轻“月光族”的生活,全然不像个小康之家。

就在杜月生开始忙于家庭生活的这段时期,全国特别是上海的政局还在动荡之中,有一些重要人物的活动又与黄金荣、杜月生有些关联。

1913年秋天国民党发动的二次革命失败后,悬赏缉拿陈其美的布告贴满上海的大街小巷,陈其美进入法租界,继续以顽强精神从事反对袁世凯的活动。危难之时蒋介石仍然听从陈其美的指挥。蒋介石,名中正,字介石,1908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毕业于东京振武学校,是陈其美的得力助手。此时,黄金荣和杜月生也尽力保护陈其美,为他提供一定的财物支持。

由于形势恶化,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人被迫流亡日本,孙中山认为革命失败是国民党内意见不一造成的,于是决心组建一个高度服从领袖的中华革命党。陈其美在组建新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影响,他采用帮会组织秘密结社的方式约束党员,入党誓约中有“如有二心,甘受极刑”这种类似帮会的语言,革命元勋黄兴拒绝参加这样的组织。

1915年夏天,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紧锣密鼓地进行,陈其美受孙中山之命来到上海,组建中华革命军东南军总司令部,机关总部设在法租界霞飞路渔阳里5号。蒋介石等人也来到上海,在陈其美的领导下,为讨伐袁世凯的斗争做具体的筹备工作。

11月10日,在陈其美的指挥下,中华革命党人王晓峰、王明山刺杀了上海镇守使郑汝成。郑汝成拥兵坐镇江南,是袁世凯的一员悍将,屠杀过很多革命党人。

12月5日,在陈其美一手策划下,革命党人发动肇和兵舰起义。杨虎率海军陆战队同志三十余人顺利占领肇和舰,但另一部分人没能按计划占领另外两只兵舰,起义失败。

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将民国五年(1916年)定为“洪宪元年”。

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讨伐背叛共和的袁世凯,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称帝使北洋集团内部分崩离析,国际列强也撤回了对袁的支持。袁世凯众叛亲离,内外交困,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袁世凯一直把陈其美视为东南地区的心腹大患,多次筹划要暗杀陈其美。杜月生曾经劝说陈其美加强防范,但陈其美毫无惧色,不以为然。

张宗昌刺杀陈其美

袁世凯找到了正给冯国璋当副官的张宗昌,拨给经费,令其布置暗杀陈其美。

张宗昌,生于1881年,字效坤,山东掖县(今莱州市)人,绰号“狗肉将军”“三不知将军”“五毒大将军”等。“三不知”是指兵不知有多少,钱不知有多少,姨太太不知有多少。

张宗昌幼年时父亲早亡,家贫失学,无依无靠曾经跟着土匪头子混饭吃。

到十六岁那年,帝俄侵略东北,修筑中东铁路,张宗昌得到母亲大力支持,和一班老乡闯关东,增长了不少见识。他先在抚顺挖煤,十八岁时又修铁路,后到哈尔滨为赌场做守卫,再后来还到过海参崴。

他在海参崴时,曾干过好几次放火的勾当。有一个犹太人去找他,告诉他放一次火就可以得到2000卢布。他问在什么地方放火,犹太人说就是烧我自己的房子。

张宗昌觉得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要请人烧自己的房子,犹太人也不解释,只说:“你烧了我的房子,我决不会告你,你还可以得2000卢布,何乐而不为呢!”张宗昌虽然莫名其妙,不知犹太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可是既然有钱可赚,就欣然应诺。

这笔交易很快就圆满完成了。以后经犹太人介绍,张宗昌又一连做了好几次放火的勾当,每次都顺利地拿到应得的钱,这一来他的胆子就更大了。原来犹太人事先买了火险,放火是为了骗取保险费。

张宗昌在这期间学会了俄语,讲得很好,有人还说他当过俄国巡捕。总之他在海参威混得很不错,后来带了一堆现钞,跑到中俄边境绥芬河,召集一些亡命之徒从事开垦,真正开荒拓土的时间很少,聚众滋事的时间很多,有点像美国西部片里的情景。

张宗昌体格高大,膂力过人,精于骑射,擅长枪法,又天生一副绿林豪侠的个性,交朋结友,挥金如土,所以很能得到当地流氓地痞的拥戴。他很快在东北拉起一支人马当了土匪。

辛亥革命爆发,黄兴派李征五到东北去招兵。张宗昌当年根本不清楚革命军是干什么的,只知道革命就是造反,又听说能号召一营人就可以当管带。在当时的张宗昌看来,一个管带实在是很大的官了,所以他就和把兄弟们说了,大家都愿追随,居然号召了一两千人,前去投奔李征五,被任命为管带。

张宗昌的人个个人高马大,武器全部是俄式,从海路乘船来到上海。这时上海已经光复,陈其美任沪军都督,张宗昌部被编为骑兵团,他在陈其美部下当团长,归第三师直接指挥。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北洋军势力南侵,张宗昌无所适从,于是就投靠了袁世凯手下的江苏督军冯国璋。冯国璋让张宗昌做自己的副官长,兼军官教导团团长。张宗昌从此与陈其美分属两个对立的阵营,但双方在私人关系上还有些旧情面。

张宗昌任冯国璋的副官长期间,利用他的个人权势,由他太太在东北经手收购鸦片运到南京,颇获厚利。由于张性格豪迈,挥金如土,这时他又手头宽裕,便结交了不少朋友。

张宗昌从袁世凯那里领了70万元经费和事成后封官的许诺,很快纠集数名落魄的北洋军人做杀手,还雇用一些小流氓充当眼线来配合,但前两次暗杀陈其美的行动都失败了。

第一次行动是在1916年3月16日,根据袁世凯先礼后兵的授意,张宗昌以老部下的名义在上海南市一江春酒楼宴请陈其美,陈其美并不怀疑他,欣然按时出席。

下午6时刚过,陈其美依约踏进酒楼。他不知二楼边座假装喝闲酒的是三名杀手,楼下另外还有两名杀手在待命出击。他已完全陷入重重包围的境地了。

“哎呀呀,陈大都督光临,部下不胜荣幸啊!”张宗昌忙不迭鞠躬作揖,将陈其美扶上楼。

“贤侄来了,可给老叔挣脸了!”陈其美的远房叔叔陈老头受张宗昌之托,也站起身来寒暄。

三杯酒后,张宗昌一递眼色,陈老头拿出一张支票,整整50万元,说是袁大总统所赠。如果能劝说陈其美收下,陈老头也将得到一万元的酬劳,足以颐养天年了。

“大总统正在通缉我,为何又如此慷慨?”陈其美微微冷笑。

“大总统有话,你可以赴京当农工商总长,也可以出洋考察欧美,钱嘛,总是要用得宽裕些啦!”陈老头替张宗昌说出了大总统的面谕,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嘿嘿!原来大总统是想用50万元来换我讨袁的军权啊。”陈其美嘲笑说:“革命党现在很穷,这笔钱正好可以借来当经费。”

“这笔钱只供你出国用,不能做别的。”张宗昌说。

“可我就会干革命。至于袁某人想做什么,一概随他的便!”陈其美气得一拍桌子。

陈老头吓得一哆嗦,惶恐地瞄了一下张宗昌,不知如何是好,他只是奉命来劝说这位远房侄子,并不知道杀手们行刺陈其美的计划。

张宗昌不动声色,赶快转移话题:“大都督不愿意就算了。今天不谈这事了,咱们高高兴兴喝酒,我先干为敬!”他一边劝酒,一边偷偷地向杀手头目发出动手的暗号。

楼上的三名杀手悄悄拔出了手枪,三支枪口神不知鬼不觉一起对准了陈其美。距离如此之近,看来陈其美在劫难逃了。可偏偏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楼梯上“噔噔噔”响起一串上楼的脚步声。三名杀手有些迟疑,把枪掩进怀中。五名器宇轩昂腰佩手枪的海军军官走上楼。

“余兄,快快这边有请!”陈其美见上来的是应瑞舰副舰长余逢天等人,满心喜悦,大声招呼起来,这几位弟兄恰好都是革命党人。

三名杀手停止行动了,张宗昌心中暗暗犯急,一再示意赶快动手,可那名杀手头目就是不听指令,还独自下楼去了。这个头目是想让楼下的两名杀手上来帮忙,可才下了一半楼梯就瞅见:楼下竟然还有五名海军士兵在吃饭。这一下他浑身直冒冷汗,心里庆幸刚才没有动手。赚取赏金本是为了花天酒地享受生活,如果连命都赔进去岂不是因小失大?于是他立即扭头上楼朝着两个手下打了一个手势,三个人大摇大摆地转身下楼,又招呼在此等候的两个人,五名杀手就这样扬长而去。

同类推荐
  •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总会有某个角度,总有“见仁见智”的情况,因为人的本质也是不断展开的过程,因而读人只有在过程之中才能够不断超越原有的层次,进而不断地深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我们要从开端上解读,在过程中领会,在历史中诠释,在未来中把握。读人要在历史的延续中读出人性、人的特征与人的本质。人在面向世界生成的同时,历史也按照人的本性特征不断展开,从历史中能够看到人的发展轨迹。在这个意义上,读史就是读人,在人的本质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因素的价值。
  • 秦汉三国皇帝传

    秦汉三国皇帝传

    本书主要撰写了秦朝从秦始皇(公元前247年)嗣秦王位起至三国吴灭亡(公元280年)止,共500多年的历史故事。以单列皇帝(正统)写其全传的形式,全方位介绍了自秦始皇至三国的37位皇帝的生平事迹,采取了相对按时间顺序又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写法,《秦汉三国皇帝传》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情等方面的故事。以正史为依据,既全面具体又通俗易懂,是一本详细叙史的好书。
  • 贝多芬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贝多芬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出的一曲激昂的交响乐(贝多芬本人正是这样的经历),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
  • 十三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降边嘉措与吴伟合著的本书,以著名的1904年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该书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
  • 思想之王:伏尔泰

    思想之王:伏尔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封建叛逆、反政府诗人、在英国、回国的日子、在瑞士、抗争、胜利、最后的岁月等。
热门推荐
  • 彼岸花开为君倾

    彼岸花开为君倾

    ??此文已出版,出版名为《彼岸花开为君倾》她是盗墓界的精英,一朝穿越竟在阴森恐怖的古墓,九死一生醒来竟被当做候爷的小妾,她可不是柔弱女!任你搓扁捏圆!,我的穿越我做主,我照样在这里混的风生水起,逍遥自在!<br/>那个候爷,你不是我的菜,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你就算把小三拍成黄瓜我也懒得看你一眼!<br/>那个惊采绝艳的王爷,想要娶我?做梦吧!我要前世今生两笔账和你一起算!<br/>??
  • 家庭休闲娱乐百科全书:收藏鉴赏休闲娱乐

    家庭休闲娱乐百科全书:收藏鉴赏休闲娱乐

    人类在采集打制石器的过程中,发现了各色“彩石”之美。按照万物有灵观念认为美石——玉是山川的精华,上天恩赐的宝物,具有沟通天地,鬼神的灵性。被用来作为氏族图腾物,氏族首领的标志和祭祀祖先、鬼神的仪礼用品。过去文物器物学著作,常根据《周礼》记载界定玉礼器六种,现依据考古学新成果,将各种礼制活动供奉和仪杖品,代表鬼神和权利、等级标志物玉器归纳为礼制玉器。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俘虏CEO哥哥

    重生之俘虏CEO哥哥

    欧阳娟子和她的养哥哥欧阳强从小就喜欢捉弄别人。十五岁那年欧阳娟子被一辆车给撞飞了起来。就这样一撞,欧阳娟子的灵魂跑进了已经有十七岁的苏如清的身体里。重生后的苏如清就以陌生美女的身份,以超搞笑、超恶作剧的行为来捉弄欧阳强。欧阳强也不是吃素的,他照单全收、并打包加倍奉还。谁输谁赢?结局当然是——
  • 妾身不为妃

    妾身不为妃

    命为丫鬟,此生既定。侍候主人,陪同出嫁。一入侯门,再无回寰。此女本非婢,却因祸成奴,只求逃离深渊,重获自由之身。美梦可否成真?也许命中注定,难逃王侯之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道符召

    神道符召

    人道治世,三百年一轮回。龙气镇压统治天下,同时也积压怨气无数。而大虞定鼎天下,却已经有五百年了。 此时,青阳道将起,天下大劫将生! 一个带着六道天经的小小土地,却悄悄出现在凤来山上。立志健全神道,使阴阳各归其所!正是:符召成九品神道吾独尊
  •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8种营销管理方法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8种营销管理方法

    选择最实用的方法,创建最优秀的企业!西方的市场营销早已走出了科特勒营销理论模式,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本书总结出企业通用的8种营销管理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是来自顶级企业的具体经验,同时又被其他成功企业反复借鉴和使用。
  • 简·爱 呼啸山庄 阿格尼丝·格雷

    简·爱 呼啸山庄 阿格尼丝·格雷

    本书是勃朗特三姐妹最负盛名的代表作的合集。勃朗特三姐妹是人类文学史上的奇葩。大姐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如野蔷薇般的小女人,她用行动告诉我们“人的价值=尊严+爱”;二妹艾米莉·勃朗特笔下的《呼啸山庄》交织着让人意乱情迷的恩怨情仇;小妹安妮·勃朗特以细腻的文笔,在《阿哥尼丝·格雷》中为我们展现出一副对比鲜明的社会生态图。
  •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是著名法制作家丁一鹤的又一力作,是中国第一部年鉴式大案纪实文本,是“解密中国大案”系列图书的第三部,通过对一系列大案要案幕后真相的解密,给社会以警示。《欲壑难填》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倪寿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明、茅盾文学奖得主、《历史的天空》作者徐贵祥、解放军文艺奖得主、《激情燃烧的岁月》作者石钟山联合鼎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