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7 “幻觉法”治愈失恋
《失恋三十三天》创造了上亿的票房。可见,曾经罹患“失恋”这种病的人有多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失恋足可以媲美心灵的癌症!生存还是灭亡?因为失恋而自杀的人一直没有减少过。
一位朋友七年恋情失败了。她对我说,曾经整晚整晚等恋人的电话,不敢睡觉,生怕错过电话。直到现在,她依然会在梦中听到电话响,然后惊醒。她觉得很痛苦,问我用什么方法可以减轻痛苦?
她买了一堆书籍,让朋友从香港带一些心灵修行方面的书,以及失恋治愈法,试图通过心灵瑜伽的方式治愈自己。当时会起一定效果,但是过后“失恋”的撕心裂肺地感觉就找上门来。
我问她,为什么这么眷恋一个男人?
她也知道,他脆弱,反复无常,忽冷忽热。但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放不下他。她身边不是没有追求者,而且条件,样貌,人品都不错。她说,他细腻,总是会察觉她的任何需求,而后想办法满足她。
因为这点,可以忽略其他的阴影。比如,他游移飘忽,他时常不知道自己更爱谁。他甚至无法察觉自己的需求。
失恋最可怕的,不是失去这个人,而且不断增加的“幻觉”,就是好像更爱的感觉。
这就像一个小孩拿不到一个玩具,他努力拿一分,对这个玩具的期望值就会高一分。当他做出去“拿”的动作时,就必然会幻想这个玩具如何好玩,如何满足他的需求。这个玩具有很多瑕疵,可能会坏。但是小孩不管这套。因为努力去拿这个举动,增加了他对未来幸福的心理预期。
朋友坦诚,相处的时候感觉没那么美好。对对方总有过多的挑剔。不知道为什么,一旦分开,曾经的好反倒无限扩大。
我们曾经迷恋月亮上的光辉。因为不停止地进行科技发明,企图有一天亲自上去看看。结果终于登陆月球,却看到一堆石头。
再打个比方,比如一个人关在监狱中,无时无刻不再幻想外面的生活。生活的实质已经模糊,而那种“月亮光晕“般的美好不断放大。他确信有那么一个人,他“心灵爱人”会来解救他。那是让他“出狱“的唯一路径。
他为什么会爱这个“心灵爱人”,又为什么会越来越放不下?
因为他需要借助于“心灵爱人”来完成他的救赎。不然他觉得生不如死。
所谓“爱人”是人生最大的谬误,也是最大的幻觉。
除非你告诉我,你能够深刻地爱自己,信任自己有那么一种力量,并且依靠自己所有的能量。否则,你不要告诉我,你爱那位“逝去的爱人”。你只是盲从一种解救自己的方式。
你认为重新跟他在一起,你的情绪会获得更多的满足。你缺失的部分会得到很好的照顾。其实,这一切都是你的幻觉。
而且你必须得承认,那一切起源于你虚弱的,毫无力量的内心。
我们对恋人过高的期待,往往蕴含着某种“需求”。像去商场购物一样。我们能够一眼找出我们需求的商品,而后不断衡量比较。
我们再找一种叫做“性价比”的东西,既我们的付出,所花费的钱财,能不能够达到利益最大化。
我想,你马上要明白了。我们所谓的“爱人”就是这个商品。我们付出了一些情感,一些“好”,一些情绪,马上就想从他哪里拿到源源不断的“好处”。我们所需要的那种好处。而且我们企图用最少的付出,换取最大的利益——我们的心灵和情绪必须得到全面的满足。
比如我的朋友,她比较粗线条,自身不生产那种“细腻”的东西。于是,她“假设”很爱他,付出了一些情感,然后讨要他的“细腻”。这个“细腻体贴”就是无微不至地关照她的情绪,让她觉得愉悦。
她需要那种我很重要,我被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一直被关注着的那种情绪。如果伴侣离开,或者拒绝付出,她就会产生怨恨。
她是真的爱他吗?不,她甚至都不能接受他的不爱。
我们没意识到,我们对于爱人的付出,往往意味着一种“索取”。越迫切的付出,带给人的压力就越大,因为其中隐含着一种让人不愉快的“命令”。
“我是那么地爱他,可他压根不想见我!”
“男人就是这样,不能太惯着他,对他太好。”
“为什么那个女人对他一点也不好,他却纠缠不休呢?”
情感专家把这类A追B,B追C的情感模式称为人类的集体犯贱意识。事实上,之所以会产生一个追逐一个逃开,之所以会有不断失恋的循环模式产生,是因为追逐过程中隐含了过高的期望值。
追逐,即是一种需求。
很多人说,我全心付出,我付出的多。那是他们没有正视这种付出里蕴含的“强制性索取”信号。
我的另一位朋友,做酒店经理。她是一个成熟干练的女人,她并不是很美。但是每个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她的美。她有一双令人难以忘怀的眼睛。
她的目光是深邃的,但又温和而不带攫取的欲望。后来,她赢得了一位从哈佛大学毕业回国办企业的优秀男人的心。
“我喜欢跟她呆在一起,哪怕什么都不说,也觉得由衷的愉悦。”
学了灵修后,我才明白,为何她能征服那位优秀的男人的心。因为她的灵魂深处有一种光和热,那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她不动声色地向人传递着这种力量。她首先能够令自己喜悦,而后以内在的能量,缓缓流动向别人,让别人也获得某种慈悲的救赎。
要知道,失去一段爱情,并非由于“纠缠”或者“过于重视,过于爱他”的原因。而是因为这下面隐藏的“勒索情绪”。
我需要这个情绪,必须购买这个商品,你必须最大限度满足我的需求,否则,我这笔钱就付诸东流了。
我们内心的每一个“必须”,都是拉远爱人与我们距离的屏障。
因为你不会对自己的喜悦负责,却要求别人为你缺失的情绪负责。事实上你何止不爱他,你简直是无比憎恶他。
他为什么要生活在你的爱中?如果你的爱,不能令别人觉得愉悦。
尼采说:“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情绪而非事实”。“他们只是把事物和现状藏到了身后。
失恋里蕴含着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有人说,恋爱中蕴含着一种令人喜悦的力量。在爱情的最开始,是无功利性的,就像欣赏一朵花。所有的争执发生在“幻灭“阶段。
我试图解释一下,这种好像无功利的喜悦,我们要深刻的向内心查找,询问一个答案。当我们面对一朵花的时候,所产生的喜悦,跟面对爱人,是完全一样的吗?
爱情中有一种“一见钟情”的神秘力量。比起很多“预设条件”“预设相貌”的爱情,这种随机的爱,似乎更无功利,更纯粹些。
实际上,我们永远不会要求一朵花迎合我们的欲望。但我们会这么要求自己的爱人。
我们看到这朵花打开的样子非常美好,再看一眼,仍然觉得美好。
可是对于爱人,往往静态的时候我们觉得很美好,一旦他(她)开始说话,开始行动,我们就会感到一种“幻灭感”。
这里有个真实的例子。在一个车厢里,有一位非常美丽的姑娘,她的美丽引起了整个车厢男人的注意。有一位画家觉得自己非常爱她,她简直是自己梦想中的样子。他如痴如醉,拿起笔来画她的侧脸。
这位姑娘正支着下巴,看窗外的风景,她身上不停地有光环停留,又离开、在画家眼里,这简直太完美了。
但是令人惊异的事情发生了,姑娘突然起身,走到画家面前,撕了他的画,然后用最难听的语言辱骂他。
结果可想而知。不但这位画家的情绪落到深渊,在座所有男士的爱情幻想都破灭了。
我们很难意识到“爱”的真相是什么。事实上,每一段感情的开始,都伴随着一种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许。
这种期许,注定要走向“幻灭”。即使不失去这个爱人,我们也一直在“失恋”中。
我们口中的爱人,仿佛是厚重的城墙,必须承载我们过去的旧伤,未来幸福生活的期许。实际上,他只是一根麦秸。我们却要用整个城堡压弯他。
我一直在想,那些失恋中的人们,可不可以在内心建筑一座城堡。必须要有足够的力量,扩充内在的空间,加重内在的厚度,然后静静地仰视灵魂之光。看着它缓缓地升到城堡的塔尖。
对,这就是我要讲的灵修方法之一,加固心灵的城堡,拥抱希望之光。
那么在此之前,我们不要去找什么钥匙了。我们必须做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叫醒你自己。
当你真的被“叫醒”时,你会发现所谓的牢狱压根不存在,一切都是你的幻觉。
你还期待什么解救呢?
如果你不愿意醒来,那么还有一种方法,你要承认这种情绪,这种幻灭的坏情绪,然后跟幻灭一起住的监狱里。
其次,你要能挖掘内心的灵光,哪怕是微光,你要努力的让这种微光明亮起来。现在,你假设内心有一根光柱,由透明变得富有力量,而后,你整个人被能量的光中所融化,拥有某种力量。当你与幻灭同在的时候,灵魂的光柱让你逐渐消融了它。而后,你就有一种能够走出来的力量。
你要住在幻灭里,然后拥抱灵魂之光,就可以发现,你已经走出那场幻化的“牢狱之灾”。接下来,你要用很长一段时间,慢慢修炼一种内在的,不依靠任何外援的,让自己喜悦起来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