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9800000007

第7章 基础篇(7)

与效性诉讼行为如果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将被判断为无效,已经发生的效果也将被取消。国内有学者认为,对于与效性诉讼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贝,法院仅仅无视该行为的存在,否定该行为原来的效果便已足矣,无须专门作出处理。笔者认为,该观点值得商榷。在笔者看来,与效性诉讼行为由于无须法院的参与即直接发生了相应的法律效力,因此,法院是无法依职权对该行为是否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进行主动审查的。换言之,只有在利害关系人向法院提出审查的申请后,法院才可能对与效性诉讼行为进行审查。如果与效性诉公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法院是否需要作出专门的处理,得依据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双方已就管辖法院达成了协议,而一方当事人隐瞒该协议,向协议以外的某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对方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了该合意管辖协议,向受理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该法院应当依据协议的内容作出裁定将案件移送给协议中约定的法院。虽然从表面上看可以说法院裁定移送管辖是对管辖权异议这一取效性诉讼行为的回应,但实质上也是对管辖协议这一与效性诉讼行为的效力的确认和执行。而对另一些与效性诉公行为,法院则可以忽略其存在,无须作出专门的处理。比如一审判决下发后,当事人甲采取欺诈的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乙与之签订了不上诉的协议,而随后乙即发现了甲的欺诈行为,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了上诉,当甲向上诉审法院出示该不上诉协议时,如果上诉审法院认为该协议是甲违反诚实信用原则采取欺诈的方式取得的,则该协议不具有合法效力,上诉审法院只需忽视该协议的存在,继续上诉审程序即可,而不需针对该协议作出任何专门的处理决定。

二、当事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实体性责任

诚实信用原则被视为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其实际是引入了程序法中的司法裁量来矫正现实中不合理的民事实体权利义务分配关系曰而民事诉讼法诚实信用原则的运行自然也少不了民法的介入。虽然对违反诚实信用的诉讼行为有程序法性质的处罚措施,但是这种违反诚信的行为给受害人所造成的损失,有时显然不是这些程序性措施就能完全弥补的。例如,滥用起诉权使对方当事人为了应诉而不得不支出的律师费用,诉讼本身给一方当事人造成的个人或企业的声誉损失等。由此就产生了民事实体法上的问题,即民事侵权法是否应制裁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不诚信行为。

(一)需要承担侵权责任的违反诚信的诉讼行为

我国现行法律中对不当诉讼行为的侵权责任没有明确规定。但是,2002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苏州龙宝公司与苏州朗力福公司请求确认不违反专利权纠纷的批复》确立了法院可以依法受理不侵权诉讼的原则,使不侵权诉讼成为对抗恶意诉讼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实体法上缺乏专门规定必然会导致合法权益保护上的漏洞,审判实践中也常听到胜诉当事人赢了官司,却不能弥补损失的抱怨。因此,在侵权责任法的起草中,方立新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所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第二节)“过错的侵权行为”中主张对该立法漏洞进行弥补。建议稿第74条[恶意诉讼]规定:“故意以他人受到损害为目的,无事实根据和正当理由而提起民事诉讼,致使对方在诉讼中遭受损失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前款所称损失,是指恶意诉讼的被告在诉讼中支付的律师代理费、诉讼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其他相关的财产损失。造成精神损失利益损害的,行为人应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第76条[滥用诉权]规定:“故意以他人受到损害为目的,利用正当诉权提起诉讼,枉诉讼中恶意追求非法诉讼目的,致使其受到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然而,不无遗憾的是,在2009年12月2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上述内容并未得到立法部门的采纳。

我国台湾地区和澳门地区的情况与大陆有所不同。台湾地区将滥用民事诉讼制度行为作为违背善良风俗的一种侵权行为类型,适用台湾“民法”第184条第l项后段的规定,并认为滥用诉讼制度的典型行为有:诉讼中故意作不实陈述或贿赂证人取得不正确判决,并据此为强制执行。台湾地区的相关判例有:某人明知并不持有发票人签发的支票,却利用督促程序中法院不审文件正本的机会,取得了执行名义。最后法院判决因其以不法行为取得了该执行名义,侵害了发票人的权利,应准发票人以侵权行为法律关系寻求救济。我国《澳门民事诉讼法》第386条也规定:“他方当事人得请求判处恶意诉讼人作出损害赔偿,偿还因诉讼人之恶意导致他方当事人所作的开支,包括诉公代理人或技术员的服务费及其他诉公费用。”

综观各国及地区的相关立法、判例,比较普遍的是各国(地区)均追究诉公行为的侵权责任,尤其是将非诚信地启动民事诉讼纳入侵权法调整的范畴是比较普遍的做法,而对于民事诉讼程序进行过程中的其他违反诚信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则宽严不均,甚至在某些领域的立法还截然相反。例如伪证,在我国台湾地区就可能构成民事上的侵权责任,但在英国,伪证被确立为一种刑事犯罪,而不是一种侵权行为。1958年的Hargreaves Bretherton一案就确立了针对出具虚假证据而犯罪的人,受害方并没有侵权法上的诉权。

(二)违反诚信的诉讼行为承担侵权责任的要件

我国传统民法理论认为一般侵权责任要具备四个构成要件,即主观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以及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的,加害人才承担侵权责任。

1.主观过错

主观过错说认为,过错“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在和某种损害相联系的情况下,能够被认为应受谴责。它不同于人们在渴望避免有害结果时常常感到的那种心理状态。”就本质而言,过错是主观的,是行为人可归责的心理状况(民事主体的内在意志),具体表现为故意和过失两种形态。

虽然诚实信用原则内涵有在某些情况下忽略当事人的主观心理状态,进行利益权衡的客观性内容,但就侵权法而言,采取严格责任原则(传统上也称为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特殊侵权类型是很少的,而且一般都有法律明确的规定。就目前各国及地区的相关立法来看,可以肯定的是,对于诉讼中违反诚信的行为追究其侵权责任采取的是过错责任原则,只是对过错程度的要求上,各国和地区的法律存有差异。笔者认为,通过诉讼解决纠纷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必要的社会控制手段,但同时诉讼本身具有高度程序性和技术性的特征,对一般民众而言不能苛求其对诉讼程序熟悉且能够完全正确地运用。如果一般过失都可能构成侵权责任,显然过于苛刻,其结果可能是使人们对诉讼望而却步。至于重大过失是否属于“恶意”之范畴,许多国家的立法采纳“重大过失等同于故意”的原则,将重大过失视为“准故意”。只有故意或重大过失才可能构成诉讼行为侵权责任的主观过错,具有主观上的可归责性。

2.行为的不法性

主观过错说将“过错”与“不法”进行区分,认为“过错”与人有关,本质上是主观的,而“不法”则是对行为的描述,是一个客观性的概念。这种认识在理论上主要源自于耶林的“客观的不法”与“主观的不法”的区分。按照这种区分,行为人即使实施了侵犯他人权利的客观不法行为,如果不存在敌意,过失或恶意等主观不法心态,亦无须承担侵权责任。

从20世纪开始,主观过错说遭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侵权法理沦上对主观过错的批判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侵权责任四要素说的理论,认为主观说忽视了过错的社会因素或客观方面;另一方面的批判则认为,在现代化大生产下,要求行为人有过错,尤其是主观过错才承担责任,他们主张自己的加害行为与过错分别为责任的构成要件曰我们在讨论过错时也会用违法性作为客观标准,尽管主张过错的本质是主观的。因此,在现代侵权法的发展中,过错的客观化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主张客观过错说者,在过错与不法的关系上采取了违法性吸收说,直接将过错和不法两个彼此分离的责任要件直接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责任要件。即使坚持主观过错的学者,也多对传统的主观说进行了反省,虽然在概念上仍然坚持过错的主观性及过错与不法的分离,但在过错的判断上也提出了过错判断标准和方法的客观化。

在这个意义上而言,行为违法或违反了应尽的注意义务本身就应被视为过错,那么要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是,违反诚信是否构成民法上的过错。法国学者Carbonnier认为,作为过错渊源的民事乂务源于法律、惯例和道德。“某些法律或制度的违反本身即为天生的过错,此外不再要求其他因素。相反,虽然严格地遵守了某种法律和某种制度,但它并不足以使过错完全被排除,因为,在此种情况下还可能存在因为习惯性规则而产生过错的可能。”所谓对习惯性规则的违反包括两种,即惯例和道德。如基于诚实信用而行为的义务,不损害他人的义务,谨慎和深思熟虑的行为义务均可能成为民事过错的渊源。具体而言包括:(1)诚实信用。《法国民法典》第1133条规定,如原因为法律所禁止,或原因违反诚信或公共秩序,则此种原因为不法原因,因此,当行为人的行为违反诚信时即为非法。(2)一般的谨慎。如果一个人在行为时没有达到一个勤勉的、注意的、谨慎的和灵敏的人所能达到的标准,即有过错。(3)基本的道德。基本的道德要求我们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应对他人怀有恶意,对恶意行为的谴责是习惯性规则。其结果就是,如果行为人故意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害,则其过错和非法性即可在原则上予以推定。

3.损害后果

违反诚信的诉讼行为造成的损害形式是多样的,既可能是财产方面的损害,也可能是非财产性质的损害。财产的减少或经济利益的丧失,可以直接用一定数额的金钱来衡量,而非财产性损害则主要表现为权利人的生理和精神的痛苦,还包括名誉、声誉等无形的损害(社会评价的降低)等。但是,并非加害行为造成的任何事实上的损害后果都可以得到侵权法的救济,只有那些被法律认可的具有可救济性的损害,才可能获得侵权赔偿。

4.因果关系

从哲学的角度而言,世界万物之间都存在着某种联系。但是从有限责任而言,并非只要存在某种联系就得承担侵权责任。其实,侵权法的历史一直围绕着两个基本的个人利益:个人的安宁和行为的自由。为了平衡个人行为自由和生活安宁的需要,侵权法只采取了一定的因果链条环节来考察因果关系。其目的是既要使受害人获得适当救济,又使行为人不承担过重负担,社会整体不承受过高的成本。因此,需承担侵权法律责任的违反诚信的诉讼行为必须被限制在那些与损害结果紧密相连的原因行为上。

(三)违反诚信的诉讼行为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

违反诚信的诉讼行为可能会对相对人造成经济利益、人身利益和精神方面的损害,所以在承担侵权责任方式上主要有:

1.返还财产。例如滥用财产保全、先予以执行程序甚至执行程序,致使受害人的财产被非法剥夺或占有的,受害人有权请求返还该财产。

2.恢复原状。受害人被非法占有或剥夺的财产受到损害,可以修复的,有权要求加害人恢复原状。

3.对受害人名誉、信用等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请求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赔礼道歉。

4.赔偿损失。《美国侵权法第二次重述》第681条规定,不当使用民事诉讼程序成立的,原告有权请求赔偿以下损失:原告因逮捕、拘禁、剥夺或干扰土地、动产或其他物占有所致损害;名誉所受的损失;因诉讼支出的合理费用;因诉讼所致的金钱损失等。我国《澳门民事诉讼法》第386条规定:“法官根据恶意诉讼人之行为选择最适当之赔偿方式,且必须确定一定金额。”第4款规定:“如未具备立即在判决中确定损害赔偿金额所需之资料,则在听取双方当事人之意见后,作出谨慎裁断,确定认为合理之金额,并得将当事人提出之开支及服务费之款项缩减至合理范围”;“服务费须直接向诉讼代理人支付,但当事人指明已向其代理人支付者除外”。

5.精神损失。违反诚信的诉讼行为有时会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而没有多少金钱上的直接损失。例如,致害人为了达到解除合同的目的,明知无任何理由但仍就同一租赁合同的细枝末节问题不断地提起各干预诉讼,即使受害人并没有支出律师费用,也不必承担诉讼受理费,但是显而易见这种不断的诉讼骚扰会给其带来精神上的损害。如果侵权法不予以救济,仅仅是依靠诉讼法不断地驳回致害人的诉讼请求其实是无济于事的,并不能阻止致害人利用该方法达到其解除租赁合同的目的,同时也不足以弥补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害。因此,笔者赞同将赔偿精神损失作为承担侵权责任的一种方式。

(第三章)民事错诉的制度因素之诉讼管辖缺陷

一、我国民事诉讼管辖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管辖制度的建构应当以解决中国的问题为基本宗旨,以实现管辖制度的中国化。管辖制度的中国化建构必须明了中国管辖制度的弊端以及实际运行状况,以便对症下药,因此本部分将讨论中国管辖制度的问题以及其成因。

(一)我国民事诉讼管辖实践存在的基本问题

我国管辖制度成为司法腐败或者地方保护主义大行其道的温床之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在审判实务中有诸多表现。“审判实务中管辖方面的无序现象依旧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违反级别管辖的,有违反地域管辖的,有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双重违反的,也有违反移送管辖规定和滥用管辖权转移规定的等。”这是学者们对我国管辖制度症状的基本概括。管辖混乱已经成为地方保护或者徇私枉法滋生泛滥的重要温床。管辖无序的根源是管辖不公,管辖不公表现为尽量争夺对本地当事人案件的管辖权,然后最终表现为审判结果的不公。管辖不公在审判的不同阶段有多种表现形式:

同类推荐
  • 有法有天:不可不知的350个法律常识

    有法有天:不可不知的350个法律常识

    法律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样高深莫测,也并不是司法机关或者律师等专业人士的专利,而是贴近大众生活的“日常必需品”。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讲解最晦涩的法律条款,是本书的最大特点。拥有它,读懂它,你的合法权益将不再受到侵害,成功维权不再是梦。本书针对当前许多人对法律的需求,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针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纠纷和人们所关心的法律问题,列举了大量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本书克服了法律普及读物重说法、轻案例的弊端,在内容的编排上,从多角度分析具体情况,使面临麻烦的你迅速抓住问题的要害,在短时间内成为运用法律成功维权的高手。书中专业的法律评析,能让人们轻松地找到法律依据,以最便捷、最科学的方式运用法律。
  • 家有律师

    家有律师

    未婚同居共同购房男友突然要分手,怎么办?年卡只用了一个月,美容店卷铺盖走人了,怎么办?职工在上班途中不慎摔倒,能否认定为工伤?……法治时代,每个人无时无刻不与法律发生关系。本书针对常遇到而又很棘手的法律纠纷及问题分类阐述。案例典型、法条明晰、分析透彻,可谓我们家庭生活的好律师。
  • 让人猛拍大腿的法律常识

    让人猛拍大腿的法律常识

    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厦,庇护着我们大家。本书是一本为广大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律工具书,案例全都来源于律师执业过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涵盖了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姻家庭、劳动就业、教育培训、休闲娱乐、投资创业、经济生活、人身权益等领域,所选案例全都来源于律师执业过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 律师刑事辩护典型案例评析

    律师刑事辩护典型案例评析

    对于刑事辩护典型案例的深入评析,无论是对于司法实务操作还是对于刑法理论研究,乃至对于推动立法改革而言,目前都具有重大意义。
  • 农民常用维权知识读本

    农民常用维权知识读本

    农民该如何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农民保护自己的劳动权益有哪些途径?哪些情形可以申请国家赔偿?精神病人杀人要负法律责任吗?“父债子还”这句话对吗?借钱不还怎么办?由赌博引起的债务纠纷受法律保护吗?纳税是怎么回事?农民要交哪些税?我们合伙开了一家公司,他欠的债我要还吗?父母干涉婚姻自由怎么办?……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分为基本权利、守望家园、外出务工三篇,对农民常用维权知识进行了全面解答。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热门推荐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名家散文佳作,总之,其中既有优美的山水游记,也有回忆性的人物小记,还有充满哲理的美文,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内容丰富,笔力深厚。从形式到内容,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我爱跆拳道

    我爱跆拳道

    本书是作者继畅销书《我为球狂》后的又一本青春校园读物。故事讲述了某大学以柳成刚为首的一群跆拳道爱好者,在组建团队、学习训练和参赛拼搏的过程中发生的关于爱情、友谊的曲折,以及他们从一开始单纯的赶时髦喜欢跆拳道到最后领悟了跆拳道精神真正从内心爱上这个体育项目,从而展现了当今青年学生成长中的人生感悟和人生态度。与前两本一样,作者紧紧抓住校园热点,在叙写校园生活的同时糅合进时尚和青春的元素,给人热气腾腾的新鲜感和当下感。小说尤其以帅气热情阳光的柳成刚和同样帅气但又机智沉稳的韩国留学生金大元之间的既是跆拳道对手又是恋爱中的情敌的精彩纠葛为看点,生动刻画出当代大学生中偶像级男生的风采。
  • 腹黑上司请接招

    腹黑上司请接招

    对于二十三岁的苗筱花来说,她的大学毕业=失业+失恋六岁她就开始跟在俞遥身后,十五岁表白,十多年的感情比不上富二代千金的糖衣炮弹。爱情都是童话,她从此不再期待爱情。终于有一天,母上用菜刀逼着:一年之内必须找个男人,结不了婚先处着也行!她的人生如同茶叶,一直浸泡在杯具里,相亲对于她来说只是又一个杯具罢了。走错包厢,闹了乌龙。几日后接到一个面试通知,看到主考官,她愣住了,怎么会是那个男人!
  •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撷取了大师先哲的智慧,篇篇蕴含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生活真理,促使你扪心自省,将你思想中浅薄、浮躁、消沉、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让你在反思中重新认识自己,从反思中获取前进的力量。把“省”当成每日的功课,让它深植在你的心里,你就能理清生命的脉络,并让你的人生之路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
  • 麻雀养成记

    麻雀养成记

    我只是一只小麻雀精,可为什么所有人都用悲悯的眼光看着我?我不要做凤凰翎,我只想要潇潇洒洒畅翔在红尘俗世中。殿下,请不要怀疑我的智商,你这是要闹?
  • 桃花蛊

    桃花蛊

    前十七年,她是翩翩少年郎。前二十年,他是江家三公子。她与他桃树下结缘,相识亦相知。风吹桃花,页翻过。少年转罗裙,公子变皇子。花轿、红烛。挚友结鸳盟,不知碎了多少草心,芳心。“不过是桃花蛊,帮你引了就是引了,不需要你负责。”她口是心非。
  • 北大文学课

    北大文学课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上百篇古今中外最佳美文,完美再现语言魅力,让你在诗词文章中邂逅一段纯美感情,于戏剧故事里领略几番悲欢离合。从北大走出了数不清的文学大家,他们博古通今、指点江山,对文学有着独到的见解。本书收录了众多优秀文学作品,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体裁涉及散文、诗辞、小说、戏剧。在北大学者的点评中,我们学习百家古文,重温民国美文,阅读国外经典,于文字中领略生活之美。
  • 贵女谋略

    贵女谋略

    徐妙筠,徐氏第三女,享年九十。在徐家家谱上,描述徐妙筠的便是这几个简单的字,不是因为她平凡,而是因为她太过不平凡。她是徐家最得宠的小女儿,是泰宁大长公主的金兰姐妹,是报了抄家之仇和杀父之恨的徐氏功臣,是景宣帝的皇后,是成毅公的妹妹,她身负多重身份,内心却从未改变,即便站在九重台阶上,依旧是那个在紫藤花架下看姐姐们下棋却闷得睡着的小姑娘。
  • 混世王妃的温柔王子

    混世王妃的温柔王子

    上一世,她深深爱过一个人,把他当作她人生中最明亮的星星,可最终,他却以一句“我给你的承诺多了,哪一个实现了呢?”结束了她的幻想。上一世,她为他做尽违心之事,助他登上皇位,可他却在事成之后,残忍杀掉她挚爱的姐姐,带着她的妹妹进府,废掉她的王妃之位。上一世,人尽皆知,相府二小姐自小体弱多病,形容不足,已经十八岁了,却还是十三四岁的样子,脑袋也不是很机灵,经常会忘记刚刚才发生的事情,像一个还没长大的小孩子。虽说她长得唇红齿白,肤如凝脂,再加上一身空灵的气质,仿若下凡的仙子,可是哪个男人愿意娶一个只能看着,还得好好养着却不能碰的瓷娃娃回家呢?屈辱的死去,幸运的重生到五岁那年,刚好是她中毒的那一年,也是改变她一生的一年!什么二娘三妹丞相爹爹,她都不会往眼里去!至于那些纠缠着她的王公贵族,她也给他玩一回用完便丢!这一世,她要做一个混世小魔王!她发誓,既然老天给她这个机会看清一切,那么,那些害过她的人,她一个都不会放过!纵使做尽天下恶事,也在所不惜!纵使当一个无心的人,她也不会后悔!犹记得,初见时那残酷的少年因她心甘情愿的一跪而动容的样子。犹记得,年少时那个把人当礼物送给她的王子,长剑一挥,道:你若不要,我就杀了他!犹记得,当她故意闯下大祸,那少年在她和他最爱的母妃之间左右为难的样子。……今生她注定是无心之人,注定要伤害爱她的人,若是那人能够不辞冰雪为卿热,若是那人愿意一生护她平安喜悦,结局,是否会好一点呢?可她最终,还是用计离开,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看强悍的混世小魔王如何玩转人生吧!
  • 少年儿童成就金口才的80个秘诀

    少年儿童成就金口才的80个秘诀

    少年儿童时期是锻炼和培养卓越口才的最佳时机,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点,从少年儿童自身的年龄、成长环境出发,从基本语言表达、交谈、朗诵、演讲、辩论、即席发言及巧妙问答等几个方面,为少年儿童朋友们提供80个口才技巧。冲破认识与实践的樊篱,让我们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交际中都能轻轻松松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从而成为口才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