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3900000012

第12章 仙踪笔记:真的有神仙吗?(1)

怀中月色

九华山道士赵知微,是唐懿宗咸通年间的高人,一年中秋夜,阴雨连绵,对周围人说:“甚惜此良宵!”随后又对随侍的道童说:“可备美酒鲜果。”

弟子与门客不知其意。

赵知微笑道:“诸位能与我一起赏月吗?”

众人惊:大雨夜,去何处赏月?

少顷,赵知微从山房中取杖而出,众人跟随。

在这野山雨夜,他们一路攀登,至群山之顶,接下来众人惊呆:四周大雨滂沱,而峰顶长天清寥,风清月明。众人欢喜,在群山之巅,借草而坐,摆设夜宴,咏诗谈仙,及至夜半,尽兴而归。此时山下依旧大雨不止,月色难寻。

山下与峰顶可谓两重天,山下阴雨无月,峰顶明月高悬,赵知微使用幻术了吗?这是个疑问。

涉及月亮的幻术还没完。

下面的故事同样发生在懿宗时代,主人公有个袋子,袋子里满是月光,可以随时舀出一勺。

桂林有韩生,生性好酒,一日与同伴出游,有二人同行,他们三人都带着仆从,行至桂林郊外的一座寺院,便在此借宿一宿。当夜月明星稀,韩生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似乎想起什么事,便提着篮子,拿着木勺,来到庭院。

同行的二人也没睡,正在庭院闲谈,见韩生出来,竟拿着篮子和木勺,心生疑惑;又见韩生对着月亮,做舀取月光的动作,就问韩生这是在做什么。

韩生答:“今夜月明,实在难得,我怕在未来的旅途中会有风雨夜,所以取点月光放到篮子里以备急用。”

二人大笑,他们当然以为同伴是在梦游。

第二日天明,三人继续赶路。同行二人想起昨夜的事,拿来韩生的篮子看,空空如也,二人取笑韩生,认为他昨夜是狂妄之谈。韩生沉默不语。

转上水路,船行至邵平,已是夜晚。他们下船在江边小亭休息,仆从把酒菜备好,大家开吃。夜中无月,江边风大,灯烛一点即灭,人们很郁闷,一人故意揶揄韩生道:“韩先生,你那天收集的月光何在?”

韩生拊掌笑:“我几乎忘记!稍等。”

韩生随即出亭,来到江边,上船取来那篮子和木勺。

回到亭子,他将勺伸入篮中,做舀取状,后往夜空一洒,顿时有光如月色,满于江亭间。韩生又舀了数十勺,一时间月色潋滟,远近之景尽在眼中,所谓“取篮杓一挥,则白光燎焉,见于梁栋间。如是连数十挥,一坐遂昼如秋天晴夜,月色潋滟,秋毫皆睹”。

众人大呼:“真异术也!”

大家饮至四更,酣畅至极。夜宴结束,韩生用勺把月光收入篮中,四周夜黑如故。

桂林有韩生,嗜酒,自云有道术。一曰,欲自桂过明,同行者二人与俱,止桂林郊外僧寺。韩生夜不睡,自抱一篮,持匏杓,出就庭下。众往视之,则见以杓酌取月光,作倾泻状。韩生曰:“今夕月色难得,我惧他夕风雨夜黑,留此待缓急尔。”众笑焉。明曰取视之,则空篮弊杓如故,众益哂其妄。及舟行至邵平,共坐至江亭上,各命仆办治殽膳,多市酒,期醉。适会天大风,曰暮风益急,灯烛不得张,众大闷。一客忽念前夕事,戏嬲韩生曰:“子所贮月光,今安在?”韩生抚掌对曰:“我几忘之。”即狼狈走舟中取篮杓一挥,则白光燎焉见于梁栋间。如是连数十挥,一坐遂昼如秋天晴夜,月色潋滟,秋毫皆睹。众乃大呼,痛饮达四鼓。韩生者又酌取而收之篮,夜乃黑如故。(《三水小牍》)

上面两个有关月光的清美故事都见于志怪笔记《三水小牍》,作者皇甫牧是陕西三水人,晚唐时相继在汝州、梁州任职,进入五代十国后旅居山西。他笔下的赵知微和韩生的幻月手法令人称奇。如果说他们分别是变出月亮和集月光,那么在最后这个故事中,主人公则顺着筷子做成的梯子爬上天,干脆把月亮摘了下来。

那是文宗大和年间,有精通道术的周生居洞庭山。洞庭山不在洞庭湖,而在太湖畔。一年中秋,周生带着书童,赴洛阳,渡过长江后,在扬州停留,夜宿寺院。

当夜,另有三四个旅人也在寺中投宿。时值中秋,大家来自天南海北,难以入睡,就在庭院里闲谈起来。

月光澄莹,大家遥望,难免有思乡之情。

闲谈中,生活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晚唐旅人自然提到盛唐和那时的君王,不免感慨万千,有人背诵起白居易的《长恨歌》,当诵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时,众人黯然。

一位旅人说:“那个时代真令人追思,明皇的一生,命运可谓多舛。”

另一位旅客说:“明皇有风姿凛然的一面,更有柔情似水的一面。”

第三位旅人说:“明皇喜慕仙道,也算是有超然脱尘的一面。听说他曾游月宫,不知真假。”

其他两位旅人说:“我等皆凡人,自然到不了那遥远的神仙之所,又能怎么办呢?”

久不开口的周生这时候笑道:“昔日我曾拜师学仙,得些幻术,可将明月取来,藏在袖子里,你们信吗?”

旅人们的反应无非是:“此乃妄言疯话。”当然,也有人感到好奇,为能遇到这样的异能者而感到高兴。

周生说:“不成此事,便成谎!”说罢,请众人回室内,用棉布将包括窗户在内的四面都围严实,不留一点缝隙。随后,他命人取来不少筷子,将它们用绳子连接起来,做成梯子状。

周生告诉诸旅客:“你们看,我要爬上此梯,去摘月。你们听到我喊后,可进来观看。现在,你们到室外等待。”

说完,他将门关严。

诸旅客在庭院中踱步,等待着令人无法相信的奇迹发生。

过了一会儿,庭院中的人忽然感到天色暗了下来,抬头仰望,并无云彩遮挡。正在寻找月亮时,听到室内的周生大喊:“我从天上回来了!”

门打开,周生说:“月亮在我衣服里,你们可以看一下。”

说着,他把衣服掀起一点,怀中真的露出月亮的一角,而此时室内通明,如有月光照耀,只感觉室内温度骤降,寒气逼人。

在这个故事里,周生竟真的把月亮摘下来了吗?

但是,筷子结成的梯子能有多长?也许,这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周生每走一步,梯子自己会生出一节。他是在暗室里往上爬的,房屋中又如何能通天?又怎么穿破屋顶的呢?唐人有诡幻的情怀,所以他们不屑解释这些。

无论如何,作为幻术的一种,它太美了。

唐大和中,有周生者,庐于洞庭山,时以道术济吴楚,人多敬之。后将抵洛谷之间,途次广陵,舍佛寺中。会有三四客皆来。时方中秋,其夕霁月澄莹,且吟且望,有说开元时明皇帝游月宫事,因相与叹曰:“吾辈尘人,固不得至其所矣。奈何?”周生知曰:“某尝学于师,亦得焉,且能挈月致之怀袂,子信乎?”或患其妄,或喜其奇。生曰:“吾不为明,则妄矣。”因命虚一室,翳四垣,不使有纤隙;又命以箸数百,呼其僮绳而架之,且告客曰:“我将梯此取月去,闻呼可来观。”乃闭户久之。数客步庭中,且伺焉,忽觉天地曛晦,仰而视之,即又无纤云。俄闻生呼曰:“某至矣。”因开其室,生曰:“月在某衣中耳,请客观焉。”因以举之,其衣中出月寸许,忽一室尽明,寒逼肌骨。生曰:“子不信我,今信乎?”客再拜谢之,愿收其光。因又闭户,其外尚昏晦,食顷方如初。(《宣室志》)

周生的幻术是登空取月。在这里,关键词是“登空”。玄宗时的一位幻术师同样掌握这种技法。

在浙江嘉兴,该幻术师因事被捕入狱。在一个盛大的节日,官府让他暂时自由一下,参加一个表演会。幻术师听后,露出不为人解的诡异微笑。在表演现场,他叫人准备了一条长绳,随后将绳子抛入空中,自己顺着绳子开始往上爬。观众看得惊诧。可是他爬着爬着,就渐渐失去了身影。显然,他利用幻术,逃跑了。

这个逃逸同样是美的,我们可以想象他凌空舞蹈的样子。

幻术在唐时无处不在。

山西平阳有一陆家子弟,自幼好奇术,曾跟一名道士云游,后于太白山内结庐而居,以高士自居。一天,陆生正在屋子里愣神儿,突然听到叩门声,打开门,见一老僧出现在面前。

老僧说云游至此,陆生遂将其引入屋中对谈,涉及各种异术。

随着聊天的深入,老僧对陆生有点不以为然:“你确实追慕奇幻之术,但却未领悟其中真正的玄奥之理,白白隐居深山。在我看来,公子不如求取功名,轻裘骏马,游于都市,以达平生之志,又何必与麋鹿为伍?”

陆生有些惭愧,不过又不是很服:“听禅师之言,当是怀有奇术的高人?但若不能在我面前展示一下,又为什么要虚张自炫?”

“那看我一试,请你注意。”

陆生不知道老僧要干什么。后者从衣服中拿出个盒子,一寸大小,黑色有光:“看好了!”

陆生目不转睛地盯着黑盒。

老僧轻轻把盒子打开,又叮嘱了一句:“你看好了。”话音刚落,老僧“即以身入,俄而化为一鸟,飞冲天……”

古书云:“穷数达变,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即“形易”称之为“幻化”。在这里,最奇异的不是老僧幻化为鸟,而在于盒子本在老僧手里,他又是怎么钻入自己手中之盒的呢?

幻术是具有美感的。

但是,用幻术作案就是另一回事了。

玄宗有一爱妃,多次被一道士用幻术引去。皇帝大怒,叫妃子再被弄走时,悄悄在道士的屋里做个记号。最终,妃子将手印留在道士住所的屏风上。皇帝随即派人搜查长安各道观,最后将目标锁定东明观,但那个大胆的道士已跑了。

幻影迷踪

朱敖出身吴郡豪门,有背景,颇具才华,唐代宗年间任御史一职。此前,他还做过杭州刺史的别驾。最初,他在河南少室山隐居。玄宗天宝初年的一个夏天,宰相李泌之孙、时任阳翟县县尉的李舒,过中岳寺院,闻朱敖隐居于此,故而相招。

朱敖受招,去见李舒,行至少姨庙下。少姨庙,即大禹第二任妻子之庙。在庙前,朱敖见一身着绿袍的女子,容貌甚美。朱敖以为是谁家的婢女,惊异于她为什么夏天穿棉衣。朱敖在马上相问,女子笑而不答,疾步入庙。

朱敖好奇,下了马,进入庙中,但不见女子。

找了一圈,朱敖回到正堂,一扭头,见旁边墙壁上有组壁画,画中有一人正是他所见的绿袍女。朱敖凝望良久,似乎觉得那女子一直在对自己微笑,但用手摸上去,那确实是画中人。

朱敖到了中岳寺,见到李舒。闲聊时,朱敖把自己在少姨庙遇怪的事告诉李舒,后者颇为好奇。当天晚上,朱敖宿于中岳寺,梦到了那绿袍女。朱敖抓着被子,欣喜异常,在梦中与该女云雨一番。

第二天,他感到神情恍惚,似乎是精气有损。

这样的事一连持续了多日,直到朱敖形容枯槁,才将自己每夜所做之梦告诉李舒。

李舒听后大惊,请来自己的朋友道士吴筠,吴道士作了一道符,为朱敖辟邪,但没起什么作用。随后,吴道士又设坛,欲以道术擒朱敖梦中的绿袍女,但仍不管用。李舒想出一办法,叫朱敖夜宿于另一位道士程谷神的房间。程修行深,道法纯正,此夜绿袍女果然没在梦中出现。

杭州别驾朱敖旧隐河南之少室山,天宝初,阳翟县尉李舒在岳寺,使骑招敖。乘马便骋,从者在后,稍行至少姨庙下。时盛暑,见绿袍女子,年十五六,姿色甚丽,敖意是人家臧获,亦讶其暑月挟纩,驰马问之,女子笑而不言,走入庙中。敖亦下马,不见有人,遂壁上观画,见绿袍女子,乃途中睹者也。叹息久之,至寺具说其事,舒等尤所叹异。尔夕既寐,梦女子至。把被欣悦,精气越泆,累夕如此。嵩岳道士吴筠,为书一符辟之,不可。又吴以道术制之,亦不可。他日,宿程道士房。程于法清净,神乃不至。敖后于河南府应举,与渭南县令陈察微往诣道士程谷神。为设薯药,不托莲花,鲜胡麻馔,留连笑语,日暮方回。去少室五里所,忽嵩黑云腾踊,中掣火电,须臾晻昧,骤雨如泻,敖与察微、从者一人伏枥林下,旁抵巨壑。久之,有异光,与日月殊状,忽于光中遍是松林,见天女数人持一舞筵,周竟数里,施为松林上,有天女数十人状如天仙,对舞筵上,兼有诸神若观世音。终其两舞,如半日许。曲终,有数人状如俳优,卷筵回去,便天地昧黑,复不见人。敖等夤缘夜半,方至舍耳。(《广异记》)

壁画上的人物脱壁而出,走进了朱敖的梦里。这样的故事在唐朝还发生过两次,被记载于《宣室志》中。

唐朝有个人名叫房建,游南岳衡山,遇见一位道士,其人风骨明秀,颇有仙风。二人在路上交谈,道士所叙上清、蓬莱、方丈等仙境的灵异之事,一如亲身经历。十多天后,房建要去南海郡。道士闻之,说:“十年前,我曾客居南海开元观,当时有叫李侯的,他是南海的护军将军,曾送我一支玉簪,现在我把这支簪子送给你,望你好生保管。”说罢,取下头簪。

房建得簪,很高兴,与道士别于歧路。

当年秋,房建游至南海郡。南海郡,唐时首府即今日广东番禺。

这里有座开元观吗?房建真的来了。这一天,他在观里闲逛,无意间看到道观北轩下有两块砖,上面雕刻有两位仙人,其中一个似乎很面熟,再观其冠,只有发髻,没有簪子。

宪宗元和初年发生的另一件事,跟簪子的故事有点类似。当时,有一个叫冯生的因事被免职,闲居长安。一自称叫鉴的老僧前来造访,称自己与冯生同姓,欲结为友,一来二去,就成了忘年交。年底,新任命下来了,调冯生到东越做县尉。这时候,鉴禅师又来了。他背着书篓,跟冯生告别。

冯生问他去哪儿。

鉴禅师说:“我居住于雁荡山灵岩寺西堂下,后游长安,至今十年,与你相遇,很是愉快。如今,我将回寺,特来告别。而你也要去东越做县尉,若途中经过灵岩寺,就去那里看看我吧。”

几个月后,冯生上任,过雁荡山灵岩寺,想起鉴禅师的话,就入寺访问。但是,寺僧称这里没有叫鉴的禅师。冯生想:禅师当是诚信之人,不会欺骗我。他回忆起鉴禅师曾说自己居于寺院西堂下,于是转至西堂,并无人迹,唯有壁画一面。

这时,冯生似乎突然感觉到了什么,仔细看,果然在壁画中发现一僧,容貌与鉴禅师一模一样。冯生追思二人在长安的交往,潸然动情。

接着说朱敖的故事。

他逃脱壁上女子的侵扰后,跟李舒一起离去。

再后来,他参加了河南府考试,踏上仕途。有一天,与朋友渭南县县令陈察微去拜访曾救过自己的道士程谷神。三人高谈阔论,很投机,直到日暮时分,朱、陈才告辞。

他们离开少室山大约五里,忽见远山之巅,黑云翻滚,火电闪烁,须臾间,骤雨突降。朱、陈一行人伏于枥树林下避雨。过了很长时间,大雨初歇,有异光出现在远天。随后,奇迹出现了。那光中尽是摇曳的松树,有数名仙女手持一块舞毯,缓缓打开,长达数里。随后又出现数十名仙女,两人一组,舞于毯上,其四周不时出现如观音等诸神身影。

就这样,奇幻的仙景出现在天空中。过了很长时间,曲终舞止。仙女们又卷起舞毯。随着舞毯一点点被卷起,天色也一点点黑起来。最后,天完全黑下来。朱敖等人为奇幻之景所震骇,直到夜半才缓缓回到住所。

朱敖的故事中有两个片段。

第一个片段是遇见壁上女子并被其在梦中迷惑;第二个片段是路遇大雨,雨停后,发现天边出现神奇的幻景。更吸引我们的当然是第二个片段。如果不出意外,第二个片段可能不是虚构的志怪,而是发生在唐朝的一次真实的海市蜃楼事件。

按现代科学解释,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当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着折射或全反射时,把远处景物映显在空中、海面或地面,从而形成各种光怪陆离的奇异景象。”这种幻景多发于大雨过后。但古人认为,出现海市蜃楼是因为“蜃”这种动物在作怪。西晋时,博物学者张华在《博物志》中认为:“海中有蜃,能吐气成楼台……”

到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张华的观点进行了质疑。当时,山东登州出现了一次海市蜃楼,“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或曰蛟蜃之气所为,疑不然也……”

同类推荐
  • 春秋配

    春秋配

    叙述主角李春发、姜秋莲与张秋联三人曲折离奇、最终结为夫妻的故事。戏曲《春秋配》据此改编。这是一部以公案情节为主,辅以言情和侠义情节的小说。小说情节曲折离奇,悬念迭起,引人入胜;人物对话生动传神,心理刻画亦颇细微。
  • 天师传人之争:真龙气

    天师传人之争:真龙气

    民初,张天师携子南下寻找真龙气,引出一场千古未有的奇事。民国第一相士袁度,为何隐居江南小镇?化外奇人蓝云天,为何踏足中原?天师传人之争,六十三代天师究竟谁来执掌?天下龙脉精华,真龙气究竟在何处?谜底即将揭晓,更多精彩,尽在《真龙气》。
  • 黄雀

    黄雀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同居后又住进来一个美女

    同居后又住进来一个美女

    在北京这个大大的城市里,每天都有NB的故事发生。一个叫香皂的放荡家伙,刚和女友同居,正欣喜若狂,岂料家里竟然又住进来一个美女,让他口水涟涟、大呼过瘾!新住进来的美女性感活泼,在经历了许多波折之后,她对香皂渐生情愫,秋波流转。同住在一间房内,这到底是幸福的来临,还是性福的考验?多情花心的香皂该和她巫山云雨放纵一番,还是坐怀不乱坚持收敛呢?他善良的女友遭人骚扰,令他头痛不已;工作又频起波折,让他措手不及。他无意中结识的那些BT朋友们,每天都发生着让人爆笑的故事。感情和性欲孰轻孰重?勤奋和沉沦哪个更为诱惑?
  • 照世杯

    照世杯

    《照世杯》是清初著名话本小说集,又名《谐道人批评第二种快书》,共四卷四个故事。这四篇小说均以对末世封建社会的批判暴露为共同倾向。在艺术上,此书是话本小说走向衰落时期中的较有特色之作,不仅有生活气息和可取的内容,
热门推荐
  • 特工穿越1:冷宫皇后要翻身

    特工穿越1:冷宫皇后要翻身

    只不过中了一枪,她居然穿越了!可是那该死的人居然鄙视她,还把她这个皇后打入了冷宫,士可杀不可辱!她一定要叫他刮目相看,一定要让他爱上她……      
  • 异行僵尸

    异行僵尸

    说—当将臣和鸿钧同时命令大军前往混沌界后————“咻!———”随着眼前一阵白光闪过,同时身体猛地一颤,紧接着众人便感觉自己的脚上传来一阵踩实之感!浑身肌肉猛然绷紧,紧接着众人便左右巡视自己的四周,但随即,众人先是在惊讶了下后,紧接着便一脸戒备之色的看着自己的前面!
  • 倾城郡主

    倾城郡主

    ~~~~~~一次重生,一场穿越;现代的财阀公主,古代的王府郡主;她,从来都不是受制于人的人。数年的谋划,只为了守护温暖的亲情;数年的经营,只为了得到纯粹的自由。王妃、皇后?她不稀罕!若她愿意,她便是这天下之主!白君澈,温雅如玉的神医门二公子:颜儿,既然我动心了,那么我也要你为我心动!颜无尘,冷漠如冰的侍卫:主子,遇见你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莫靖寒,皇朝第一美男子:颖儿,你是我的王妃,是我的妻,不准离开我!百里傲天,邪魅不羁的魔教教主:霏儿,什么时候做本座的教主夫人?呼延诚,俊挺的黑禹国太子:颖儿,只有在心里才能这么唤你,就这样默默爱着就好。司马文彬,儒雅的相国公子:颖儿,为何我们才相遇,你就要成为别人的妻?~~~~~~清的爱情观是: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本文已入半价书库!本文可能更新较慢,但绝不会弃坑!清刚建立了一个群(67960707),大家有兴趣可以加入,还没人呢~敲门砖:文中任意一人的名字~~~~~~~推荐好友文:《三千俊男爱上我》《废后翻身》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职场谈星:火象篇

    职场谈星:火象篇

    如果你热情似火,性格奔放、是个急性子,那你可能是个火象星座的家伙,白羊座、狮子座or射手座?这样的你在职场上可能因为勇于开拓、对工作保持高度热情而受到老板的赏识,也可能因为做事莽撞、容易冲动而惹恼了同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若不曾见过你

    若不曾见过你

    二十二岁的夏悠草是个谜般的女孩,有着清秀出尘的外表,有着令人意外的行为,还有个身有残疾的男友。秦炎柏从警校毕业回家,被这个总也看不透的女孩所吸引。但走得越近,却发现事情越脱离自己的想象。外界的种种似乎都在告诉他,这是个危险的女孩。她做过牢,在夜总会打工,甚至还有盗窃嫌疑。卧室里的带血的麻绳,额头上的疤痕,似乎都越来越清晰地证实了他不愿相信的事实。他们原本应该是两条毫无交集的平行线,却因为霎那的悸动羁绊了心灵。为了她,他愿意抛开一切执着前行。当真相公诸于世时,她已经奄奄一息。如果不曾见过你,或许我将永远被困在这里。
  • 喂,把初吻还给我

    喂,把初吻还给我

    你见过那种看上去长的清纯可人却突然跟你来一句:“喂,帅哥,你眼睫毛那么长是用的什么牌子的睫毛膏?”的古灵精怪女孩吗?咱们的女主人公王小舒就是这样一个在家乖乖女,在学校让老师哭笑不得迷糊女生,听听名字:王小舒,多么可爱又纤瘦的女孩子啊,可惜那也只能在她的名字里感觉到了。还有就是在她的邻家哥哥和家人的面前,从小暗恋邻家哥哥,并把自己的初吻作为礼物送给他,不想却被“斯文败类”呼延东夺了去。
  • 异世医仙

    异世医仙

    最强修真者,被数以千计修真者围攻,最终转世异世。对方云来说,没有治不好的病,只要你能付出相应的代价。他炼制出来的丹药可以垄断整个漠北,他炼制的低级法宝更是被奉为神器。大魔法师向他请教魔法阵,炼金师向他请教炼器,炼药师向他请教炼丹,就连异兽,都向他请教如何百炼成妖。————新书《移动藏经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