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4300000024

第24章 递奏折火上加油 派钦差旧案重查

特克慎命人把林钟英关押起来后,越想越觉得此事关系重大。为慎重起见,他决定先问问林培厚。

“来人,拿我的名帖,命翰林院编修林培厚速来见我。”

这时候,特克慎最想不通的,就是清安泰为何对林钟英来京告状如此关注?于是拿起林钟英的状子又仔细看了一遍,看后依然不得其解。他知道平阳“民变”是闽浙总督阿林保报的,派兵平乱也是阿林保的决策,与清安泰无关。以清安泰的为官为人来看,他决不会牵涉进私加皇粮的事,那他关心的是什么呢?状纸上只有“从县到州,从州到省,吏不理事,官不问案”这句话能把清安泰牵扯进去,清安泰难道在当初审案时有什么闪失?是怕担当失职之过吗?

想到这,特克慎找出林钟英证据中所有有清安泰批文的文字,一看,清安泰有两张批文,但清安泰批的既严厉又得体。第一张批的是:“所控是否属实,仰温州府严查确询具报。”第二张批的是:“此案于十二年九月即批温州府查讯,因何延搁经年尚未讯详?仰按察司速提确讯,俱实详办,勿少延纵。”并无什么失职不妥之处。

难道是清安泰怂恿这个林钟英来京告状的?也不像,要是他主使林钟英来京的话,他自己一定知道林钟英的行踪,用不着找别人来打听?特克慎尚未想明白这些事,林培厚已经到了。

“学生向恩师请罪。”林培厚一见特克慎,跪拜在地。

“哼!”特克慎恼怒地狠狠盯了他一眼,冷冷地说:“林钟英告状,是否是你唆使?”

“恩师大人请息怒,学生以前并不知情,他来京后我才知道家乡竟发生此种天大冤案!他是学生的族弟,且带有慈父要我襄助鸣冤告状的严命,学生不能不遵父命。再则,学生念他沉冤在身,也十分同情,于是学生就设法帮他来见了恩师。”

“你敢担保他说的都是实话?”

“林钟英知书明理,与学生自小交厚,他忠厚可靠,学生愿以前程担保。”

“哦,起来吧。”

“谢谢恩师。”

第二天一早,特克慎会同两位左副都御史,正式受理了林钟英的案子,按照都察院立案规矩,由林钟英当堂报上家门,呈诉冤屈事因,在状纸上当堂画押,出示各种证据。

由于案情重大,为防止原告发生意外,当即收监看押。

晚上,特克慎叫人把石静山请到家里来,一见面开门见山就说起林钟英的事。

“石先生,林钟英已经来京了。”

石静山大喜:“哦?大人听谁说的?”

“我不是听谁说的,我接到他的状纸了。”

“哦,他总算是来了。”

特克慎忍不住问道:“石先生,你能否告诉我,清公为何如此关注这个林钟英?他闷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

石静山笑而不答,从怀里拿出一个奏折递给特克慎。

特克慎一看,会心地笑起来,他把奏折还给石静山,说:“哈哈,我明白了,他清安泰要在万岁面前,往林钟英烧的这把火上,再浇上一瓢油啊!厉害!厉害!”

石敬山笑着说:“我家大人是想把这把火给烧的旺旺的,烤焦阿林保的一层皮。”

特克慎:“哈哈,都说你家大人做事稳当,此言看来真正不虚。他可真会选时机!假如林钟英不来,他就要你在这等着!是不是?”

石敬山笑而不答。

特克慎感叹道:“佩服,佩服。”

石静山笑道:“大人,在下明后天要办点私事,不日我就到军机处,把我家大人的折子递上去。你再在皇上面前刮点风,那就是火借风势,风助火威。这阿林保纵然功劳再大,我看也难逃这一劫。”

特克慎开怀大笑:“哈哈!”

嘉庆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们接到浙江巡抚清安泰弹劾闽浙总督阿林保的奏折,看后只把他们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

他们谁都知道,阿林保世世代代深受皇家恩宠,祖上屡建功勋,家中既出过驸马,也出过皇妃。阿林保本人也功勋卓著,权倾朝野。而且,他的小公子刚刚才进宫伴读,这份殊荣,何人能比?在这时候弹劾阿林保,岂不是不识时务?是在太岁头上动土,老虎嘴中拔牙吗?

可清安泰也绝对不可小视,他身为浙江巡抚,稳健精明,多年来深受嘉庆帝信任。大臣们都知道,清安泰所有的折子,嘉庆帝都是照准照办,从来没被驳回过。嘉庆还给他上密折的特权,这可是少有的待遇!

如今两虎相斗,胜负难料。在这件事情上谁要是说错话,从轻处说,那也是丢乌纱帽的大事。

军机大臣苏也哈哪里还敢怠慢,当即就把清安泰的奏折送到乾清宫。

在乾清宫宫门口,苏也哈对费云说:“费公公,我想劳驾您办件事,成吗?”

费云:“大人客气了,是什么事啊?”

苏也哈:“请您把这件奏折代我上呈给万岁,有劳了。”

费云:“咱家以为是什么事呢,原来就是递个折子啊。万岁就在里面,大人怎么不自己进去递啊?”

苏也哈:“事情太大,我要是递,万岁就一定会要我说话,可这件事情,我不便说话。”

费云:“哦,我明白了。”

苏也哈:“多谢,多谢!”

嘉庆正坐在书案上看书,费云走进来。他把折子小心翼翼放到嘉庆面前:“军机处送上一个奏折,怕打搅万岁,要奴才呈上。”

嘉庆打开清安泰的奏折,一看,大吃一惊。

清安泰的奏折写的是:

浙江巡抚清安泰躬请圣安!跪奏:嘉庆十二年四月,平阳知县徐映台为中饱私囊,擅改皇粮田赋款,由钦定每亩二角三改为三角三。私加三成,引起民怨。生员庄以莅等抗征上告,被平阳县抓捕。该乡武师许鸿志不平,中途夺人。平阳县令徐映台即以聚众抗捐夺犯殴官,上报温州知府。知府杨大鹤则以‘夺犯殴官,煽动民变’谎报闽浙总督。闽浙总督阿林保未经查核,即按“民变”行文平乱弹压,并错报到京,置圣上于不明。六月,待圣上“查清事由,惩首抚众”御批到,阿林保即委汀漳道百龄实地复查,即知前报有误。阿林保此时当自责纠错,速纠前误为是。然督府一错再错,竟仍按“民变”谎呈。屈杀无辜以障圣目;庇护贪吏,以误上听。阿林保身为封疆大吏,竟欺君弄权,昏聩枉法,草菅人命,误国误民深焉。奴才因总督亲揽此事,当初亦未深察。今有平阳一冤民为此来省鸣冤,奴才觉察事体甚大,即派员深查,方知“民变”真相。奴才前思后想,不敢不奏,亦自咎请罪!

嘉庆仔细看了两遍,脸色逐渐变严肃。他对费云说:“费云,你说,有堂堂知县,会公然私加皇粮吗!”

费云小心说道:“奴才不知道。”

嘉庆:“要说这些要钱不要命的人,背地什么样的坏事也敢干,我都相信,那个山阳知县王伸汉就是一例。但那毕竟是暗中所为,犯官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抱有侥幸逃脱之心。但公然知法犯法,岂不是疯子?况且征粮之事,涉及千家万户,如何掩人耳目?”

费云:“是啊,这怎么掩人耳目啊?”

嘉庆:“再说,像‘民变’这样的惊天大事焉能无中生有?阿林保固然不甚精明,决然也不会糊涂至此,竟敢假报‘民变’啊!你说呢?”

费云:“是啊,总督大人何至于糊涂到这个地步呢。”

嘉庆:“可清安泰一向做事严谨稳重,也不会凭空乱说啊?再说,这弹劾重臣的举动,也不是儿戏,他清安泰当然也知道这份奏折的分量啊!”

费云:“是啊,清安泰当然应该知道这份奏折的分量。”

嘉庆恼怒地问:“我说费云,你自己还有主见吗?”

费云:“启禀主子,奴才没主见。”

嘉庆懊丧地说:“得,这话干脆。”

嘉庆独自想了一会,难以决断,说道:“传旨,命刑部尚书速带去年浙江平阳县民变的所有案卷立刻进宫。”

费云:“嗻!”

嘉庆独自想了一会,难以决断。于是叫费云传旨:命刑部尚书速带去年浙江平阳县“民变”的所有案卷立刻进宫。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刑部尚书气喘吁吁地到了。

嘉庆待他礼毕,问道:“爱卿把去年平阳‘民变’的案子,跟朕再仔细说上一遍。”

刑部尚书不知就里,一面翻着案卷,一面小心翼翼地说道:“闽浙总督阿林保于去年四月下旬收到温州府急报,报温州府平阳县内,因征粮之事由庄以莅、许鸿志为首,发生民变。总督府即行文命温州府派兵平乱弹压,并上报京师,圣上御批‘查明事由,惩首抚众,速办’。阿林保随后即委派汀漳道台百龄前往平阳查办,后有‘绞首犯庄以莅、斩首犯许鸿志,胁从杖释’呈文上报。刑部具结照准,并曾送交圣上御览。”

嘉庆想了想,问:“爱卿以为阿林保在处置此事上有无闪失过错?”

刑部尚书答道:“奴才以为,总督大人处置得甚为得体。”

嘉庆又问:“那要是万一没有什么‘民变’,而这样处置呢?”

刑部尚书干脆地说:“那怎么可能呢?”

嘉庆道:“朕是说万一。”

刑部尚书惊问:“万岁的意思?是说阿林保谎报了平阳‘民变’?”

“是的。”

刑部尚书说:“那还得了?封疆大吏谎报‘民变’就是弄权欺君!以阿林保的为臣、为人之道,这决不可能。”

嘉庆也不说话,把清安泰的奏折递交给他。

刑部尚书看罢清安泰的奏折,已经满头大汗:“这,这……”

“这什么啊?”

“这,这得首先查查平阳‘民变’的事情是真是假。”

“好!你总算有了见地。来人,宣都察院左都御史特克慎即刻进宫见驾,朕一定要查清此事。”

此时,特克慎早已在乾清宫门外恭候多时了,一听万岁宣召,连忙走了进来。

“奴才特克慎参见万岁。”

“爱卿起来吧。”

“谢万岁。”

“这有浙江巡抚清安泰弹劾闽浙总督阿林保奏折一份,你看看。”

其实,前些天石静山已经给他看过这个折子,但他故做不知,在皇上面前,细细又看了一遍。

看完后特克慎说道:“真是巧得很。”

嘉庆问:“什么叫‘巧得很’啊?”

特克慎款款言道:“因为奴才手中也刚刚接到一个浙江平阳的冤民,状告温州官府派兵抢劫他家财物,并对他的老母幼女施以非刑的案子。其中,有谎报‘民变’的大事牵涉到闽浙总督阿林保大人。这份冤状,事关重大,老臣正要面禀万岁。”

“啊?呈上来。”

特克慎把林钟英的状子递给嘉庆。

嘉庆一看,只气得七孔生烟:“此人状中所言,是否属实?”

特克慎答道:“都察院已经多次会审取证,状中之言,基本属实。”

嘉庆勃然大怒,只听“哗啦”一声,把案头上那件珍贵的宋代青花瓷瓶摔碎在地上。

特克慎、刑部尚书以及在场的内侍、宫女都吓得一起跪倒在地:“请万岁息怒。”

嘉庆怒火中烧,恨声不绝:“淮黄两岸,洪水泛滥,万千灾民嗷嗷待哺,江南竟还有诬民造反、屈杀无辜、公然私加田赋达三成之多的咄咄怪事?这岂不是成心要官逼民反吗?青天白日,堂堂总督竟敢假报‘民变’!这还得了?难怪这个林钟英说‘大清圣朝,江山危矣’,这话绝非危言耸听!如此‘吏不理事,官不问案’,朝廷养活他们做什么?阿林保啊,阿林保,朕要你在东南何用?”

“请万岁息怒。”特克慎、刑部尚书跪在地下,只一个劲地磕头。

“起来吧,光磕头有什么用啊?试问:朕的怒怎么息?”

“是。”二人小心翼翼爬起来。

嘉庆愠怒地问:“什么是?是什么?说话呀?”

特克慎奏道:“奴才以为,清安泰弹劾阿林保一事,与林钟英一案紧密相连。应从林钟英一案入手,查征粮,查民变,查吏治,牵扯到谁查谁,顺藤摸瓜,一查到底。事情查清楚后,无论何人,一律按律治罪,决不能心慈手软!”

刑部尚书也附和说:“万岁,特克慎大人所言极是。”

“就这么办,此事决不能姑息宽容,养奸为患!你们俩即刻会同军机大臣商量一下,迅速给朕圈定钦差人选,全权清查审理此案!”

特克慎与刑部尚书互看一眼,一时有点措手不及。

嘉庆怒问:“又怎么啦?”

特克慎奏道:“万岁,钦差人选大事,不知万岁有何交代?”

嘉庆余怒未息,拿着林钟英的状子,手在微微颤抖:“这个林钟英已经替朕说了,‘伸奇冤,惩赃官,正律法,清吏治!则冤民幸甚,生灵幸甚,江山社稷幸甚!’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你们还要朕交代什么?”

“是,是。”特克慎与刑部尚书面面相觑,躬身退出:“遵旨。”

特克慎与刑部尚书、军机大臣哪里还敢怠慢,经过慎重商量,决定由刑部右侍郎景禄,军机处京堂吴俊二人担任正副钦差赴温州全权查办此案,并在第二天就把人选名单送进乾清宫。

嘉庆看后,对钦差人选倒也满意。因为刑部右侍郎景禄,是二品大员,为官严正,又专司刑律。而京堂吴俊,官职虽然只有五品,但他是朝中的后起之秀,以精明果敢、敏捷公正为嘉庆喜爱。但嘉庆感到还有不足,提出由于案情重大,需要再增加两名钦差。

历来钦差大臣,要么一人,要么两人,最多也只有三人,从来没有四个钦差一起办案的。皇上这样说,必定是十分看重这件事。特克慎与刑部尚书、军机大臣也就未提异议,回到军机处再次商量人选。最后,增加了才从户部调到刑部的郎中舒灵阿与刑部主事张润二人,向嘉庆交差。

嘉庆一看,钦差的阵营庞大,个个精明强干,且有满有汉,故十分满意,点头认可:“命他们四人明日早朝后一起到太和殿听旨。”

特克慎与刑部尚书、军机大臣这时才松下一口气。

第二天早朝后,嘉庆在太和殿单独召见了景禄、吴俊、舒灵阿、张润等四名钦差。

嘉庆语重心长地说道:“此去温州查办平阳‘民变’一案,事涉吏治多种弊端,牵连各种官员,望众爱卿能以江山社稷为重,以国计民生为重,不避亲仇,不分贵贱,秉公执法,除恶扬善,拨乱反正,替朕分劳。”

景禄、吴俊、舒灵阿、张润等四人,谢恩领旨。

嘉庆又说:“还有,温州平阳,天高皇帝远,你们也不必事事请旨,对案犯即审即判,朕统统照准,别叫温州的百姓,等得心焦。”

时在嘉庆十三十一月十八日。

同类推荐
  • 银河帝国12:机器人与帝国

    银河帝国12:机器人与帝国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南北极:穆时英作品精选

    南北极:穆时英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出走

    出走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化身博士:斯蒂文森中短篇小说选

    化身博士:斯蒂文森中短篇小说选

    《化身博士》是一篇独特的作品,同时也是斯蒂文森的得意之作。在这篇作品中,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让一个白天是绅士的人,晚上变成一个恶魔,释放身上的邪恶。这部作品被称为心理小说的先驱,书中“Jekyll and Hyde”一词甚至成为心理学中“双重人格”的代称,影响力可见一斑。本书选取的另一篇小说《自杀俱乐部》描述了一个复仇的故事,也充满奇特的想象,十分精彩。斯蒂文森的作品虽然写于一百多年前,但是仍然符合当前读者的阅读口味。故事通俗却不流于俗套,行文严肃却不失幽默,在通俗类小说作品中,是非常少见的。
  • 不肯下跪的羔羊(闪小说动物篇)

    不肯下跪的羔羊(闪小说动物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热门推荐
  • 独宠宝宝他妈

    独宠宝宝他妈

    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天空万里无云,树影一动不动,马路都是干裂裂的,洒水车刚刚喷下去的水瞬间就被蒸发了,三十八度的高温,让整个城市越发地白热化,道路上行走的人群也比往日少。整个城市仿佛都是无精打采的。高楼竖立的一处小区,一排排的大楼鳞次栉比地排列着,小区的绿化随处可见,显得格外清幽,只是穿梭在一栋栋的楼房之间的绿树碧水也挡不住炽热的温度。火红的毒光透射到B区一栋五楼的一户玻……
  • 信仰封神

    信仰封神

    未来世界,星河时代。人类足迹遍布整个银河,人口无数,读者亿万。有人道至高神器名曰起点中文网。只要有潜力写小说,就能一步步聚拢粉丝,累积神力,最后,点燃神火,凝聚神格,封神不朽。这一年,作者们还在苦苦书写着老旧的题材,以求封神不朽。这一年,大神们还在苦苦思索创新,以求神格晋升。这一年,携带无穷奇思妙想的扑街写手年小白,来到了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本书读者群:250165775作者微信号:szdd2016
  • 逐鹿狼烟

    逐鹿狼烟

    因此,大家都齐齐下拜,天下人天下,拜见新的游戏之主司马睿。,秦失其鹿。天下共逐,天下者,高才捷足者先得之!新主人为傲凌天,非一人之天下
  • 字母的童话

    字母的童话

    本书把26个字母的关系用爱情的方式演绎出来,环环相扣,形成一个神奇、美好、纯真的童话世界。26个字母,它们既是全文的章节名称,却又是26个故事的主人公,每个字母代表一个渴望恋爱的孩子,用自己凌厉却悲哀的眼神谱写出一曲惟有恋人才听得懂的灵魂乐。一曲惟有恋人才听得见的灵魂乐,一部26个字母荡气回肠的爱情圣经。
  • 言行法则

    言行法则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 九重妖后:红颜媚骨

    九重妖后:红颜媚骨

    他予她滴血之恩助她化身人形她堕入红尘伴他两世情缘她,前尘尽忘却依旧苦苦守候千年他,抽去三千情丝,只为助她修补残魄她,灵动美好,心却被践踏的残缺不全他,本是无情,却终甘为她堕落凡尘待繁华落尽依旧红装摇曳的她“我早已不再爱你”
  • 黄帝内经九型体质养生

    黄帝内经九型体质养生

    《黄帝内经》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以及病证、诊法、论治、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黄帝内经》中早就记载了体质的形成、特征、分类,以及体质与疾病发生、发展、预防及治疗的关系。提出在治病与养生时不仅要了解疾病,还要区分患者的体质。
  • 宛转蛾眉:杨玉环

    宛转蛾眉:杨玉环

    杨贵妃,天生尤物,也是盛唐衰败的见证人。她丰腴诱人,堪比云雨,仿佛枝头摇摇欲坠的葡萄,既甜美又香醇;她醉酒迷花,娇羞动人,集玄宗万千宠爱于一身。这,就是有着羞花之容的千古美女杨玉环。本为王子之妃,之后,一朝选在君王侧,三千宠爱于一身,从此,绵绵遗恨情未了,萧墙之祸已蔓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宛转娥眉杨玉环》从杨贵妃的出生谈起,对她的一生做了详尽的描述。全文语言生动活泼,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形象丰满体态丰盈的杨贵妃。
  • 改变你一生的108个心理学法则

    改变你一生的108个心理学法则

    《改变你一生的108个心理学法则》为你解读了108个经久不衰的心理学法则,悉数工作与生活中的细节和元素。这本书会告诉你心理定律的无穷奥秘,还会教你轻松运用知识帮助自己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它将深奥的心理学知识融会贯通于一个个妙趣横生、饱含人生哲理的故事中,形象地分析了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深浅出地提炼了心理学法则给我们的启示,以指导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趋利避害。
  •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书介绍了诺贝尔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