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5900000002

第2章 陈云之初(1)

在人生的转折关头,机遇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为重要的。就在这时,一个偶然的机遇,决定了陈云的一生。

穿着长衫的陈云,跨进位于上海河南中路的商务印书馆的大门,这是他一生极为重要的步。

故乡一派江南水乡风光

陈云是上海市郊青浦区练塘镇人。笔者从上海出发,走访了他的故乡、旧居……

上海这地方,江南水乡风光,河流交错,湖泊却不多见。唯一的大湖,名叫淀山湖,像一面硕大的明镜,静静地镶嵌在上海城西南郊。用淀山湖水酿制的淀山湖酒,是上海的名产之一。夏日,那儿是游泳的好去处。

淀山湖属上海青浦区。浦,也就是河、江,上海的黄浦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站在上海外滩,见到的黄浦江水一片黄浊,确实是“黄”浦。青浦的河水则一片“青”波。

青浦区有三个大镇,即青浦镇(区政府所在地)、朱家角镇和练塘镇。

练塘镇便是陈云的故乡。那儿地处上海市最西南隅,距市区约60公里,距青浦区政府所在地18公里。

练塘这名字,据说是这么来的:唐朝天佑年间,高州刺史章仔钧娶妻杨氏,曾住这里。杨氏世居练溪,人称“练夫人”。于是,便以“章练”命名此间一塘,曰“章练塘”,后来又称“练塘”。

练塘一带,属长江三角洲冲积而成的湖沼平原。据《练塘镇志》记载,练塘一带大约成陆于7000多年前。

练塘在春秋时属吴国,秦朝时属会稽郡,明朝时属苏州府。清朝宣统二年,即公历1910年,划归当时的青浦县。

一条名叫市河(当地人称“市河港”)的小河,流经那里。小河两岸建起一幢幢房子,沿河便形成了长带形的练塘镇,河上架起八座桥梁。这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水乡古镇,米行、酱店、南北货店、竹木行、烟纸糖果铺,簇拥在市河两岸。淡水鱼、茭白、席草是练塘的三大出产。

清末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年)五月十一日,即公历1905年6月13日,陈云出生在这座江南古镇。那时,这座小镇大约6000来人,尚叫“章练塘镇”。

章练塘镇有两条街,一条叫上塘街,一条叫下塘街。在下塘街潭业里闵宅旁边,有一座低矮的小屋,那是陈云父亲早年居住的地方。后来,他父亲迁往陈徐祠堂东面一座平房里,陈云在那儿出生。陈姓是章练塘的“大姓”,沈、张、陈、王四姓在小镇上最多,陈徐祠堂,是陈、徐两姓宗祠。

陈云出生后不久,1907年,父亲陈梅堂积劳成疾病逝。陈云父亲没有留下任何照片,所以陈云从不知道他的父亲是什么模样的。

陈云的母亲廖顺妹艰难地带着两个孩子——陈云和他的姐姐——过日子。

陈云的姐姐叫陈星。

疾病和贫穷紧相随。陈云尚不足4岁,母亲又被病魔夺去!从此,陈云和姐姐陈星成了孤儿,只得靠外祖母抚养。不久,就连外祖母也离开人世。这样,舅父母收养了他……

在贫困中艰难成长

离开上海市区,我沿着318国道驱车向南,迎面就可以看见巨大的广告牌:“练塘,您理想的合作伙伴!”不言而喻,如今陈云的家乡,也敞开了对外合作的大门。十多米宽的市河上,小木船不时轻轻漂过。建于明代的朝真古石桥两侧,长满绿色的苔藓,又给我以古色古香的感觉。

我来这里之前,给中共练塘镇党委的老书记张宝华先生打了电话,他很热情,说是一定陪我进行采访。果真,有了他的陪同,我在陈云故乡的采访,非常顺利。

张宝华是这里的“老土地”,在街上每遇上一个人,他都要点一下头,镇上老老少少都认识他。之后不久,满头飞霜的他退居二线,不再担任镇党委书记,而是成为《练塘镇志》编纂领导小组组长。

在老张陪同下,我走过石桥,步行在下塘街。

老张领着我来到河边一座白墙青瓦的房子前,说那是陈云舅父母家,是陈云度过童年、少年时代的地方。

这座房子一开间,前面临街临河为平屋,后进有小楼。

前屋临街,原本开店。窗子上有“窗踏板”,即窗的上方有一木板,白天可以用木棍撑开,晚间则收起棍子,放下木板,把窗遮起来,以求安全。

后楼为一楼一底,陈云小时候住楼下,舅父母和表弟住楼上。

据云,这座砖木结构、顶上覆瓦的老屋建于清朝,后来年久失修。陈云向来反对把他的旧居列为纪念馆,要求分配给居民居住,所以这座房子在解放后一直做办公室用。一位姓沈的干部说,她在这座旧房子里工作了好多年头。在“文革”中,由于旧居已成了危房,改为水泥结构。如今在原址上复建,焕然一新,难以给人“旧居”之感。所幸老张存有上世纪50年代这座陈云旧居的照片,使我得以见到老屋原貌。

此屋原为下塘街18号,现改为19号。

老张领我去看望当年陈云的邻居沈福宝。据告,陈云的舅父叫廖文光,乡亲们平日喊他“龙公子”。在练塘,廖姓极少。廖文光有一子,叫廖霓云(亦即陈云的表弟)。廖霓云自幼患风湿症,腿脚不便。舅父母收养了陈云,改姓廖,因此陈云小时候叫“廖陈云”,有时也写作“廖程云”。

老张出示廖文光和他妻子的照片,我即用照相机翻拍下来。这两张照片,据告从未公开发表过。

陈云舅父以裁缝为业,家境也不宽裕。于是,舅母设法相助,在临街的小平屋里放了张四方桌、几条板凳,砌了个灶头,开起一爿小酒店。

不过,舅母亦患风湿症,手臂力弱,难以干重活。陈云稍长,便成了舅母的小帮手。

小店里劈柴、洗菜之类杂务,由陈云承担,还照看体质孱弱的表弟。

7岁时,陈云进入本镇贻善小学读书。贫困的舅父母无力支持他上学,不久他便陷入失学的痛苦之中。

所幸天无绝人之路。在舅母小店的顾客之中,有一位叫杜衡伯的,乃是小镇上颜安国民小学校长。杜衡伯常来喝酒,见陈云聪明伶俐,手脚又勤快,觉得失学太可惜,答应让他免费入学。这样,陈云有了求学的机会。陈云一直记得颜安小学给予他的帮助。1986年9月,当颜安小学希望陈云题写校名时,陈云欣然命笔。

离陈云家咫尺之遥,有一“混堂浜”。那里在清朝末年,开设了练塘镇上第一家书场,名叫“畅园”。镇上的居民喜欢听评弹,“畅园”生意兴隆。于是,另一家名叫“长青园”的书场也在混堂浜冒出,跟“畅园”唱起“对台戏”来。

做完功课,忙完小酒店里的杂务,陈云的最大乐趣就是听评弹。好在小孩子家不收费,陈云成了“评弹迷”。不过,他只能站在书场外面听,这在当地叫听“壁书”。

从评弹中,他听到了许多历史故事,也增加了他的文学修养。后来,他一直是评弹的热心听众,人称“老听友”。陈云后来跟评弹界有着许多交往,这最初的渊源便始于“混堂浜”。

评弹引发他对音乐的兴趣,他学会了吹箫、吹笛,也会拉一手二胡……

我在陈云旧居附近,见到一幢气派不凡的大宅。入内,见花瓷砖铺地,颇为豪华。

那是吴宅,出了个吴开先。据云,吴开先最初也曾接近中共,但是后来跟陈云走上不同的道路,成为国民党政府上海社会局局长。吴开先于1988年病逝于台湾。老张告诉我,吴开先的儿子前几年曾从台湾来到练塘,来到老宅看望。当时,吴宅已成为镇政府的办公地(如今镇政府已迁另址)。

如今的练塘镇相当富裕。这里以“三水一草”为基础,发展农业。所谓“三水”,即水生蔬菜、水禽和水产养殖;“一草”,即蔺草。

在水生蔬菜中,收益最好的是茭白。练塘种植茭白已达1.5万~2万亩,年产茭白90万担,占上海茭白总产量的一半。

练塘现在年产淡水鱼4万担,是上海的重要淡水鱼生产基地。

至于练塘的特产蔺草,被日本商人看中,成为编织榻榻米的绝好材料。所以,我在陈云故乡采访时,遇上了日本商人,他们正在跟练塘“合资”生产榻榻米。

在练塘老镇之侧,如今还崛起一大片练塘新区。新区里有两横两直四条水泥马路,多功能文化中心、爱丽宫商厦以及银行大楼在这里落成,完全改变了陈云故乡的面貌。

商务印书馆成了陈云“红色的起点”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震撼全国。这一运动的冲击波,也冲击着小小的练塘镇。

陈云曾这样回忆:

“五四”的时候,我才15岁(笔者注:指虚岁),是一个高等小学3年级的学生。

那个学校是在上海附近的乡间,很快就受到“五四”的影响。我们由一个姓张的教员领导着罢课之后,还进行了宣传和演剧。我还记得,我们演的剧叫做《叶名琛》(原注:清末两广总督,1857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时,不作战守,广州城陷被俘,死于印度),我也扮了一个角色。有一次在茶馆里讲演,我讲演的时候手足似乎蛮有劲,把脚一顿,桌子上的茶壶都给碰翻了。我们这个小镇也罢了市,人民反对日本和反对卖国贼的情绪,确是很高涨。

陈云所提及的姓张的老师,叫张行恭。

1919年,14岁的陈云在练塘颜安小学毕业。贫苦的他,没钱进入中学学习。

从此,陈云的最高学历便是小学毕业。尽管他后来的文化水平早已是教授级的了,可是每逢填写各种登记表,在“文化程度”一栏里,陈云总是写上“小学”二字。他曾意味深长地说:“我永远是小学生!”

失学之后,他很想到上海找一份工作。

在人生的转折关头,机遇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为重要的。就在这时,一个偶然的机遇,决定了陈云的一生。

那是因为陈云的小学老师张行恭十分喜欢他,张行恭的弟弟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于是就介绍陈云到那里当学徒。

这样,在1919年12月8日(农历十月十七日),陈云离开当时属于江苏省青浦县的练塘小镇,进入了大上海。

穿着长衫的陈云,跨进位于上海河南中路的商务印书馆的大门,这是他一生极为重要的一步。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出版社,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创办于上海。最初印刷商业簿册、表报,故名“商务”印书馆。创办人之一夏瑞芳善于经营,由印刷簿册的作坊转为出版社,出版教科书、工具书、科学和文学着作。

1902年,清朝进士张元济(曾任刑部主事)因参加戊戌政变遭革职,由官场进入商务印书馆,创办广有影响的《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小说月报》以及编辑中国第一部新式辞书《辞源》,于是商务印书馆名声大振。

至1949年,商务印书馆累计出书达2万多种。如今,商务印书馆则“日出一书”。

陈云来到位于上海河南中路的商务印书馆,如同遨游于书海、书城,知识水平猛进。

1982年2月7日,陈云为商务印书馆建馆85周年写下了这样的题词:

商务印书馆是我在那里当过学徒、店员,也进行过阶级斗争的地方。

应该说商务印书馆在解放前是中国的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教育事业单位。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一

    中国历史名人之一

    周公姬(jī)姓,名旦,亦称叔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他是周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在周文王诸子中,周公排行第三。商朝末年,周公的长兄伯邑(yì)考被殷(yīn)纣(zhòu)王烹(pēnɡ)死,次兄即武王姬发。周公自幼为人诚实忠厚,孝敬父母,多才多艺,因此他和武王发都深得文王的喜爱。文王之时,周族在西方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文王去世后,武王继承父位,继续进行灭商的事业。在武王灭商的过程中,周公一直是武王的得力助手。
  •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从军事、化工、机械、医药等多方面精选了古今中外有影响的发明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并以清新流畅的文笔真实反映了世界各国各个时期的科技发明及发明家的艰辛而又传奇的发明经历。为了方便小读者的阅读,《发明家成长故事》特别标注拼音,并根据故事情节,配以精美的彩色插图,使小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
  • 开创盛世:康熙

    开创盛世:康熙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创盛世:康熙》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康熙的生平事迹。
  • 中国文学大家

    中国文学大家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异世界的魔王大人

    异世界的魔王大人

    魔王!恐怖与邪恶的象征!杀戮与死亡的代名词!可真魔国却迎来了一个史上最不像魔王的魔王!“魔王陛下,这份文件请您签署,但请注意不要把手放在不该放的地方。”“亚林大人,人类军队来袭,不过我会用我的生命守护你!”“讨厌!别过来!你个工口魔王!最讨厌你了!”天啊,这都什么跟什么?我只是个希望每天过着悠哉悠哉混吃等死生活的普通人!为什么偏偏就成了三个魔族公主的未来丈夫,今后的魔王,还要完成一个艰巨的任务——复活丈母娘?还好成为魔王有福利,给了个魔王养成系统,不过等等……到其他世界完成征服任务又是什么情况?新书《从拯救咖啡店开始》已发布,求支持的说~~~
  • 替嫁狂妃惹邪王

    替嫁狂妃惹邪王

    她踢了残暴夫君,怎奈美男纠缠,新婚之夜,灵魂重生,阴谋丛生……,撕毁装逼情敌的假面;毁了庶姐的容颜与亲爹断绝父女关系,这些非她所愿,她昏了过去,再次醒来,她只想过安静日子,狂女归来!
  • 空间药女

    空间药女

    玩着农场也能穿到另一个时空?还得了一件了不得的随身空间玉玦?这不是自己一直坚持玩着的QQ农场吗?金灿灿的黄金土地,逍遥自在的各色观赏鱼,还有珍禽异兽的牧场……身在异乡为异客的苗吟舒来不及感叹,就朝着忙碌的生活走起。空间内外马不停蹄,种草药,养鸡鸭,溜萌宠,带着奶娘、小包子奔小康。啥米?同病相怜的小正太为报答她要以身相许?好吧,看在长得绝色容颜还是标准的潜力股的份上,咱就笑纳了!夜黑风高时,骑着飞马约会咱内定小相公。纳尼?老死不相往来的老家人终于想起了自己?眼皮直跳,绝对是祸不是福,还是赶紧放养着睚眦好防身。买噶!皇家人也跟着来凑热闹,这都是要闹哪样?幸福的生活眼看着就要脱离既定的轨迹,某女不淡定了:相公,咱们还是出游吧!**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只为博看倌莞尔一笑,消磨众亲闲暇时光!
  • 有个半岛叫欧州

    有个半岛叫欧州

    《有个半岛叫欧洲》是作者的一本散文集。美国比欧洲“后现代”,中国很多方面不如欧洲“现代”,另一些方面却比美国更“后现代”。《有个半岛叫欧洲》收录了“欧洲:破碎之美”、“橄榄肚人士DIY”、“书店书城书册水”、“婚礼是问号?葬礼是惊叹号!”等,供读者阅读学习。
  • 绝色魔妃之至尊驭兽师

    绝色魔妃之至尊驭兽师

    她,两世为人,皆生活于人间暗黑之地,冷酷无情深入骨髓。一朝重生,成了刁蛮废柴的龙家三小姐,再睁眼时,曾经的花痴狼狈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冷冽森寒!他,惊才绝艳,俊美无铸,将天下收于掌心,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为让她后顾无忧!玄武双修,驭龙神诀,强者为尊,她势必要踩着背叛者的血肉登上亚大陆的巅峰!
  • 魔兽之逐风者的故事

    魔兽之逐风者的故事

    一段无法遗忘的记忆,魔兽,永恒的传奇,那些年一起经历过的,发生过的,骚年们YY过的,只为我们的青春年华,风之界的兴衰,探索神秘的万神殿,这里是与众不同的魔兽世界,逐风者将带给你非同凡响的感觉,感悟人生,体验激情,坐看风清与云淡,笑叹离合与悲欢,一起来见证与逐风者不得地说的故事!
  • 给思维一对翅膀

    给思维一对翅膀

    《给思维一对翅膀》精心选取了 100个精彩的智慧故事,内容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谓滴水藏海,小中见大,这些小故事同样折射出人类智慧的灵光。浓厚的文学气息、寓意深远的人生哲理、精美典雅的插图,有助 于开启青少年朋友们的心灵和智慧大门,为读者朋友 营造了一个清新隽永的阅读氛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惹祸逃妃太狂妄

    惹祸逃妃太狂妄

    午后。炙热的阳光密密疏疏的从枝叶间斜射下来,白白的光芒充满了幽静典雅的院落……“小姐小姐……”一声高过一声的急切叫喊顿时打破了宁静,随着杂乱的脚步声,一个满脸焦急的红衣少女出现在院落里。又是没人,就连府里的最后一个地方都被她找遍了,这下她真的不知道那位古灵精怪的小姐又躲在了什么地方。垮着一张小脸,红衣少女无奈的快步向院外走去。然而,就在这时——“呼呼………
  •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超值金版)》除了常用文种外,还增加了其他实用写作书中很少出现过而当今又极需要的文种,如加强了经济文体的介绍。未来的世纪是科技与经济主宰人类的时代,经济生活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用写作的经济化趋势已经逐渐成为国际性潮流。鉴于此,本书增加了有关股份制企业文书的介绍和外贸文书的介绍等,以适应当代经济生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