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4900000005

第5章 文争(2)

这位太学生摇头晃脑地说:“数点梅花和靖笑。”苏轼微笑,正要答对,苏辙拦住说:“哥哥,这些太学生太过狂悖无礼,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杀鸡焉用宰牛刀,让我来。你听着,三分明月阮郎归。”太学生听苏辙轻易就对了上来,不免吃了一惊,又出上联道:“三更灯火五更鸡,催我十年寒窗成滋味。”苏辙更不作难,脱口而出:“二月杏花八月桂,动人千载伟业树功名。”那太学生有些急了,口吃起来:“大……大小多少,上……上下来去,天地之间人最大。”苏辙知道这都是熟对,一笑说:“前后左右,四面八方,古今内外礼当先。”这时,门口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不时传来叫好声。

那位太学生已是满头大汗,结结巴巴地说:“杨……杨玉环失意,赵……赵飞燕得宠,避重就轻皆美女。”苏辙还是脱口而出:“太子丹图穷,燕荆轲藏剑,趋利赴义乃英雄。就这些?还有吗?”众太学生瞠目结舌。巢谷推开太学生,闯了进去。

汴河酒楼二楼包房内,一个房间的窗户微微启开,微服私访的宋仁宗正摇着折扇,似乎在看着外面的街景。屋内乔装的守卫们很是紧张,一侍卫不小心碰了桌上的茶杯,惊慌地说:“陛下……”仁宗以手示意他不要发出声响,继续凝神听着隔壁的喧哗声。

苏轼、苏辙和巢谷大步来到席间,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们身上。曾巩、章惇等人正处境尴尬,苏轼等人的出现,令他们登时为之一振。

门口的那位太学生急匆匆跑来,向刘几耳语一番。刘几上下打量着苏轼,朗声道:“听好了,求荐孟尝门,寄食田家,非田家也。”苏辙看一眼苏轼,苏轼点头示意。苏辙上前一步:“飞投南国树,暂宿杜鹃,岂杜鹃乎?”人群中爆发出喝彩声:“好!”

章惇兴奋地说:“南方既有杜鹃鸟,也有杜鹃树,此杜鹃非彼杜鹃也,怎样,刘兄?”刘几冷笑道:“有点能耐,再听这联--十岁为神童,二十为才子,五十为名臣,六十为神仙,可谓全人矣。”人群中一阵骚动。

苏辙沉思,曾布摇摇头,小声地对曾巩说:“这一联难对。全是数字,且是人生悟道之语。”刘几得意地说:“我早说过,太学无敌!”众太学生纷纷摇头晃脑,摇动折扇,一派腐儒的样子,他们七嘴八舌地说道:“学问之道,对联为本,既对不出,岂不见学问浅薄乎?”“是啊,既对不出,那就是对不起诗书也!”“岂止对不起诗书,更乃对不起祖宗哉!”你唱我和,气焰嚣张。

苏辙、章惇、巢谷等人看着他们的样子,互相对视微哂。苏辙小声地说:“大宋若是用这等人为官,焉能振兴!”章惇等人点头称是。

这时苏轼朗声说道:“这有何难?春朝成云苗,夏月成秀干,秋日成栋梁,冬时成云骨,岂非嘉树哉!”一语既出,满堂惊视。

刘几冲苏轼道:“兄台好文采,还未请教三位尊姓大名,师从何人?”巢谷在一旁咬着鸡腿,站起身来轻蔑地看着刘几,说:“刘几,你们这些太学生,十分霸道,不叫我好好吃饭倒也罢了,我大人有大量,不跟你计较。但可气的是你不让人卖我伯父的书,我伯父是谁?是名满天下的苏洵老学士!爷爷我叫巢谷,这两位就是苏洵老学士的公子,苏轼和苏辙,人称大苏、小苏先生。”

刘几轻蔑地一笑:“我道是谁呢,怪不得打二位一进来,就有股茅厕味。”巢谷大怒:“你说什么!”苏轼制止巢谷,爽朗一笑道:“刘兄,此话怎讲?”

刘几装出一脸无辜的样子,说:“苏兄错怪刘某了,不是我不让人卖乃父的《六国论》,而是今日御街书铺里的《六国论》已被我等太学生纷纷解囊抢购一空,你可知有何用处?”苏轼便问何用,刘几笑着说:“以作厕纸之用,故而今日汴京的茅厕皆是书香弥漫呀!”一边说一边做着手势,众太学生听了,摇扇狂笑。一个太学生笑得前仰后合,差点背过气去。

曾巩及苏辙等人气得脸色铁青。巢谷起身,就欲上前出手,却被苏轼拉住了。巢谷有些不解,却见苏轼摇头叹息道:“刘兄,可惜,可惜呀。”刘几疑惑地问:“可惜什么?”苏轼说:“可惜刘兄平日所读的太学,险怪诡涩,迂腐无用,使人糊涂。而家父所著的《六国论》,则论道经邦,使人明白事理。刘兄用脑袋来读那太学,却用屁股来读家父的《六国论》。你可知这样会是何等结果?”众太学生齐声问道:“能有何等结果?”

苏轼笑道:“那就是头脑越来越糊涂,屁股越来越明白!长此以往,只怕有朝一日诸位的屁股倒要比脑袋更明白了啊!”曾巩、章惇等人捧腹大笑。

众太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张口结舌。刘几气急败坏地说:“你……你……”可就是说不出道理来。

这时,苏轼缓缓地站起来,朗声道:“这作楹联原本不是坏事,但若一味追求用典使事,对仗押韵,专用生僻辞藻,甚至当作学问之本,那便入了魔道了。”隔壁的包间中,仁宗手拿折扇,听了苏轼这话,也不由自主地点点头。

气氛一时有些沉默,还是刘几出来反问说:“以你说,这楹联就作不得了?”苏轼说:“那就看如何作了!”刘几紧追着问道:“如何作?”苏轼答道:“比如,本朝范仲淹为天下鞠躬尽瘁,德行学问人所共仰,楹联出在这等人身上,方不辱没了祖宗制联作对的美意!”

一太学生尚不死心,结结巴巴地说:“如……如何出?你出一联我看看!”苏轼当即应道:“太学诸生听好这一联--范文正写《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隔壁房间里的仁宗听了,有些激动地站立起来,轻声说:“好!”苏辙、章惇、曾巩等人也齐声惊呼:“好,好,真乃绝对!”众太学生都作惯了楹联,明白这真是绝对,不由得面面相觑,神情沮丧。

这时,在楼梯口传来了一位老者的声音:“出得好!”只见两个太学生扶着一位老者颤巍巍地走上楼来,太学生们纷纷向他施礼。这位老者正是太学先生,他走到苏轼近前,老眼昏花地瞧着他说:“我太学三千门徒,能对上此联者恐无一人。不过适才大苏先生说太学如何如何,老夫以为欠妥。”他捋了捋胡须,悠然背诵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不知大苏先生可否知道这首词是何人所作?”苏轼不假思索地说:“自然是我朝当今的文学泰斗欧阳永叔大人。”太学老者以为苏轼中了圈套,摇头晃脑地说:“嗯,欧阳大人立志摒除太学体,那大苏先生认为欧阳大人写的这些词却是什么体?宫体?艳体?还是花间体?只怕这欧阳体还不如太学体。哈哈!”众太学生一听,觉得有理,纷纷点头称是,有的人还幸灾乐祸地说:“正是,看你如何解释!”

苏轼正色道:“老先生之言,晚生不敢苟同。欧阳大人曾说:‘坐读文章,卧读小说,入厕才读小词。’欧阳大人偶尔戏作小词,怎么能和改革文风扯在一起?老先生应该读过欧阳大人的政论文章吧,依晚辈看来,与欧阳大人的文章相比,太学体的文章是一味粉饰太平,堆砌辞藻,在故纸堆里讨饭吃,于时事毫无补益。试问不改革如何得了?”

太学老者没有想到苏轼会如此反驳,一时有些乱了方寸,只好硬着头皮狡辩道:“什么粉饰太平,什么于时事无补益,不过是朝廷用来排斥太学,党同伐异的借口罢了。难道说,欧阳体就对时事有益了?欧阳体就能使大宋消除边疆隐患吗?老夫看来,尔等习欧阳体之辈,不乏专务取巧投机之人,这个体那个体的只不过是你们用来升官发财的阶梯罢了!”太学生们觉得先生义正辞严,轰然叫好。

苏轼不卑不亢地回答:“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害群之马,难免有之,但并不是改变太学体之过。老先生大概在汴京待久了,只知党派之争,却不闻民间疾苦,故而一说变革就归为党同伐异。晚辈自眉州来京,一路所见所闻,触目惊心。老先生你看不见的是,我大宋早已一天天积贫积弱,若不变革,岌岌可危!而要变革,则必从文风改起,文风不改,选出的官员必是太学体的官员。这样的官员只知涂抹辞藻,嘲风弄月,以这样的官员来管理大宋政务,则大宋富国强兵断然无望!”隔壁房间里的仁宗脸色沉重,一边踱步,一边激动地点头。

太学老者有些恼怒,连声反问道:“苏轼狂生!老夫问你,你说改革太学就改吗?改成什么?难道是改成令尊的《六国论》吗?”说着还拿出一本书,指着说:“老朽刚刚拜读了令尊的《六国论》,其中全是纵横家之辞,出语无据,发言荒唐,与祖宗之制相悖,与大宋百年文风不合。这样下去,大宋读书人就会心无存主,读书人一乱,大宋岂有不乱的道理,更遑论改革了?《六国论》乃倡乱的祸首,应付之一炬。至于你,老夫看你亦有所长,劝你入我太学门,少走弯路,也算为国选才!”

苏轼轻蔑地说:“老先生,文章优劣,不是你,也不是晚辈所能决定的,而是人心所决定的。人心是什么?人心就是御街的书铺,家父的《六国论》日日在卖,而你等太学文章却在柜台上落满尘埃。”

太学老者好像忽然抓住了什么把柄,理直气壮地说:“大胆,皇上所向才是人心所向,你方才讲的是欺君之言!”隔壁房间内,仁宗默默地沉思着。

苏辙觉得哥哥不该再往下说了,伸手抓住他的胳膊。但苏轼用力甩开苏辙,说:“呵呵,道理讲不过就来陷人于罪!若皇上在此,苏轼也要这般进言。太学已朽,新学正兴。入你太学,无异自投坟墓。棺材中人,何谈为国选才!”太学老者听了,急火攻心,摔倒在地。

众太学生忙上前扶起太学老者。张璪见老者晕了,转喜为忧,对章惇嘀咕说:“子瞻兄这么说有些过了吧,该见好就收啊。”章惇却豪爽地悦:“怕什么!不怕!”

这时刘几冲上来,指着苏轼说:“苏轼!你放肆!”几个太学生也上来围住苏轼。章惇等人冲上前护住苏轼,章惇说:“不是有言在先以文会友吗?难道说刘兄愿赌不服输?久闻纨绔子弟霸道专横,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刘几气急败坏地说:“哼,苏轼无礼在先,将我先生气成这样……”章惇理直气壮,说:“当其子而辱其父,罪莫大焉,是你们先侮辱人家父亲,失礼在先!岂能怨得别人!”刘几听了,有些气馁,但还是不依不饶:“哼,反正你将我先生气倒,若不赔罪……”苏轼问:“那便怎样?”

刘几看看四周,见自己人多,忽然说:“哼,那今天你们一个也别想跑!来呀,关门!”众太学生纷纷抄起家伙堵住去路。这时张璪胆怯缩在后面,对年长的曾巩说:“他们人多势众,如之奈何?这苏子瞻也太爱出风头了,这不是惹是生非嘛!”

忽然,巢谷一个鹞子翻身,跳上桌子,哈哈一笑:“这两天我拳脚生疏,正愁无处发泄。你等文弱书生不务正业,学人打架,这文风看来是不改不行了。上来吧!”几个太学生一拥而上,巢谷三拳两脚,将他们打得东倒西歪,余者胆怯地纷纷后退。巢谷说:“哎呀,原来读书不行,打架也不行。刘先生,要不你来试试?”刘几虽不甘心,但也无可奈何,冲着苏轼咬牙切齿地说:“苏轼,咱们发榜之日再说!”苏轼笑笑:“苏某奉陪!”

章惇朝着刘几等人离去的方向说:“哎,刘兄,今天这顿饭可是要你请了,小二,上菜!”说着,众人大笑起来。

苏轼自然不知,汴河酒楼里发生的这一切都被仁宗听在了耳里。仁宗知道今天是士子考试的最后一天,按照老习惯,这些士子会聚到汴河酒楼,好好吃上一顿。于是他微服出行,在汴河酒楼的二楼订了一间房,他想从这群高谈阔论的士子中,看到几个真正能为大宋朝所用的社稷之才。今天发生的这场争论出乎仁宗的意料,但从争论中,他也确乎看到了平时温顺的太学生在贫寒士子面前趾高气昂的丑态,看到太学体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确乎难为朝廷所用。而更重要的是,他记住了一个名字--苏轼。

同类推荐
  •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从一无所有的乞丐变成唯我独尊的帝王,率领农民义军打败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风雅文弱的南方士民在他的手下变成了逐鹿天下的雄师,果断与谨慎,权谋与机变,信任与多疑,铁血与怀柔,在他的身上奇异结合,他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六百多年来,他被称为是影响中国人性格最深的帝王,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那种虽谦恭却傲岸,虽卑微却昂扬,即便潦倒也不肯放弃理想的性格,在他那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从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取得的伟大科学成就,再现了牛顿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科学巨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 王氏宗谱

    王氏宗谱

    太原王氏的祖祠,建于全国闻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区太原晋祠博物馆内,晋祠是中国现容的少数帝王家祠之一。子乔祠是晋祠晋溪书院的主体建筑。
  •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默多克家族全传

    默多克家族全传

    1952年,默多克继承了父亲的小报《新闻报》,短短的三四十年将其发展为跨越欧、美、亚、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领域的传播媒介帝国。在他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巨无霸——20世纪福克斯公司。80年代初,默多克的国际新闻集团年营业额达到12亿澳元,他本人也成为新闻界翘楚。默多克报业集团的投资极为广泛,除报业出版外,还延伸到电视台、电影公司、唱片公司、图书公司、足球俱乐部、航空公司、石油钻探等非传统领域。着眼于长远、敢于冒风险、善于撬动资本杠杆是默多克扩张的法宝,将为读者展示默多克的传奇经历和经营奇才。
热门推荐
  • 无敌心剑

    无敌心剑

    三界情海出身的他单单少了一根情丝,她耗尽两千年的风月等来的却是他的寒刃,血溅冰锋始知情根深种,几度轮回,因果循环,失却当年的所有,能否追回前世的真爱……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当代散文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名家散文佳作,有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有对亲人的无限深情,还有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王朝更替屡见不鲜。但有的政权能长治久安,而更多的王朝或政权却“稍纵即逝”,刚刚夺到的“江山”就得而复失,十分短暂。通过对这些长短不一的王朝、政权的考察,本书提出了“瓶颈危机”这一值得重视的重要概念。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政权都要经历这种类似的场面。“这使我们发现一项历史定律,即任何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在进入瓶颈的狭道时,除非统治阶层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他们无法避免遭受到足以使他们前功尽弃,也就是足以使他们国破家亡的瓶颈危机。
  • 邪王煞妃

    邪王煞妃

    大宅院里一片倒抽气声!——◆◇————◇◆————◆◇————◇◆——大婚当晚,三步并作两步往里跑。。。”某女将怀里的小包子往后一抛,人就闪了出去!——◆◇————◇◆————◆◇————◇◆——结果第二天,在左翼王府大门口,左翼王被扒光了挂在悬梁上,一室的春光,浑身赤裸奄奄一息,身上大大小小无数个小洞。而下人们一哄而散,该干嘛干嘛去,见怪不怪了!——◆◇————◇◆————◆◇————◇◆——“爹爹,整个王府的下人一个个面红耳赤,什么叫蝌蚪?”某王爷放下手中的书卷,疑惑的问道。“什么蝌蚪?”某王爷嘴角抽搐,若有若无;小包子撅起嘴,捧着红嘟嘟的小脸蛋,太子说今晚要将爹爹送到怡红楼。”小包子掐媚的跑到某个女人面前邀功!某女淡定的喝着手中的茶,一副玄玄欲泣,“娘亲说,蝌蚪就是青蛙的小时候!”某王爷眨眼,这都什么跟什么!&“王妃,不好了,她不就是绘画了那啥十八式给怡红楼的姐妹们,左翼王又在戏弄王爷,让王爷当众脱光衣物,说要在王爷胸膛刻上,赐婚于二王爷,我是傻子。。。。。小包子突然哇的一声哭出来,那个傻子?——◆◇————◇◆————◆◇————◇◆——“傻归傻…陪女人睡觉,往门外跑去,“哇哇,我不要变青蛙,声色不断!&“娘亲,今天世子又弄哭了宁小公主,王妃抓着世子往后院去了!”下人刚说完,就听到小包子的尖叫声。“啊。。。。娘亲,我没有亲她,她只是不爽有人在她的赌坊赢了大捧大捧的银子啊,我不要解刨,哇,我不要解刨!”据说那晚,娘亲~”某王爷傻眼!——◆◇————◇◆————◆◇————◇◆——*本文双强,男宠女是一定的,女宠男是必然的,结果第二天整个大陆皇朝都知道太子被五个大胖婆娘压倒,小包子绝对不是来打酱油的!!!“回王爷,是哪个混蛋说这二王爷是傻子的!凤珏,佣兵界鬼魅神医,能力超群,生性淡薄,二王爷府新房内,没啥伟大的理想,偶尔赚赚小钱过过小日子就好。在行房事之时口吐白沫之事。没想一朝命运交错,魂归亡兮,晕睡过去!擦,初到异世苦不堪言,为求生计不得不铤而走险。。。东宫皓月,东浩皇朝最不受宠的二王爷,总会吧?_!”女人的声音淡淡的,装疯卖傻,暗谋天下,披着小白兔的外表,实行腹黑狐狸的利爪。。。。“娘亲,看,第二天起来集体病恹恹的,将这些洞洞用线连起来就是。凤珏:人不犯我,帮自己多赚点银子吗?多委屈!
  • 妖颜惑众:毒宠倾城大小姐

    妖颜惑众:毒宠倾城大小姐

    凭什么男的都可以三妻四妾!女的就不能夫君成群?!“反正,我不嫁!要嫁?你们嫁!”当初一句玩笑话却在某天被逼着实现了!【逃婚的那一天,艳阳高照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但是倾城却遭人围堵!转身抬头挺胸颇有些嫌弃,指着面前的一个个妖孽的男人道:这些“胭脂俗粉”我可以都不要不娶吗!夫君们齐答,不可以!!我们今生都是你的!你别想逃~然后众夫君互相对看一眼邪恶的笑着说,再逃我们几个就陪你来嗨一个三天三夜!让你半个月都下不了床!】一女多夫,女主不强势,无身心大虐!薄情绝对是亲妈!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妖孽,离我远点

    妖孽,离我远点

    “死女人,你走到哪里本少爷就跟到哪里!”“死人妖,思想有多远你就给本小姐滚多远!”她,过往成谜,一心想要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嚣张跋扈,一心想要将她拉下水陪他横行校园……她在前面跑,他在后面追……“女人,跟少爷我横行校园!”“人妖,你做梦!”追追跑跑,走走停停,在这场追逐游戏里,是谁的心在跟着沦陷……“对不起,或许,我们都错了……”樱花飞转,花开花谢,苍白了谁的容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蓝色卷)

    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蓝色卷)

    这是作家们在以真诚、朴实而又温馨的文字,讲述关于阅读的故事;这是作家们伸出有力的大手,牵着小手快乐地走在成长之路的证明。这些文章,有的是作家们在讲述自己阅读的经验,告诉读者,要想在成长之路上走得从容些,阅读是很重要的;有的是作家们在谈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他们或直接告诉小读者怎样选择图书,或间接地表达阅读的一些诀窍;有的是作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或幽默有趣,或富有启发,让你感受到最初的生命脚步的韵律……凡此种种,这些作品很亲切很友好,它们会给你展示一个美好的文字世界,让你感受到阅读的重要与快乐。书的最后收录了一些作家给小读者推荐的书单,让小读者学会选书,学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