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5300000031

第31章 对待孩子的学习上父母最易犯的错误(5)

孩子只要热爱学习就有希望。爱学习的孩子能够体验学习的快乐,能够持久地学习下去。父母要让孩子好好学习,就得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有远见的父母不必为孩子的一时得失而丧气,要鼓励孩子善待生活,发展兴趣,这样会使他成为一个坚持奋斗、不懈努力,向着自己理想目标前进的学习者。

2.树立孩子的自信

很多的科学研究都证明,人的潜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有效地开发这种潜力。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何时何地,做任何事情,有了这种自信力,就有了一种必胜的信念。它能使人很快摆脱失败的阴影。相反,一个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会一事无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远的自卑之中。

3.学会用心

学习的过程,应当是用脑思考的过程,无论是用眼睛看,用口读,或是其他。如果能做到集中精力,发挥脑的潜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4.调节情绪

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饱满而且情绪高涨,那么在学习一样东西时就会感到很轻松,学得也快。其实这正是我们学习效率高的时候。因此,保持自我情绪的良好是十分重要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当让孩子保持一个较为开朗的心境,不要过多地去想那些不顺心的事,让孩子以一种热情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因为这样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是很有好处的。孩子也能在自己的周围营造出十分轻松的氛围,学习起来也就感到格外有精神。

5.别用单一标准衡量孩子

不要总是给孩子讲“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别的什么都不用管”,不要总是以学习成绩来要求和评价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这方面没有优势,在其他方面可能就有优势。发现孩子多方面的聪明才智并加以培育,照样可以让孩子成才。

6.张弛结合

“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学习”,一定要保证孩子睡眠充足,别忘了体育运动。比如,让孩子跑步上学或回家;课间跳绳、踢毽子;体育课上打乒乓球……这样,孩子既锻炼了体魄,不至于因为感冒、发烧等小病耽误学习,同时也放松了神经,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睡眠时间不足可能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错误10:临考之前对孩子进行过分叮嘱

场景再现

“女儿今年上小学五年级了,平时学习非常刻苦,做作业也特别认真。在班级小考中总是名列前茅。可一到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时,她就会出现种种失误:不该错的地方总错,会做的题也不会做了,紧张得大脑一片空白。有时候还会出现肚子疼、呕吐、腹泻、手脚发麻等,令我们感到束手无策。

“今年上半年期末考试时,第一天考语文。我怕孩子紧张,考不好。在送她上学的路上,我不停地叮嘱她:看题目要仔细,不要答非所问;不要漏题,按顺序做;写字要清楚,不清楚的会被扣分;如果是给3个词写一段话,可以写得比较短,如果写日记,内容要长点;如果要求写作文,就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否则时间不够。总之,要认真仔细,班级之间要比赛的,你考得好,班级分就高些,说起来为班级争光了,同时也为自己争光了。女儿仿佛很同意我的看法,连连点头。

“女儿走进考场后,我坐在车上翻来覆去地想考试的事。中午孩子回家吃饭,我问她今天考得怎么样。女儿一脸的沮丧,说:‘有好几道题,今天早上还背得出的,可一进考场后,就什么也不记得了,可能丢了十几分。’我听后既生气又无奈。因为在考试前,我就反复地叮嘱她,叫她别紧张,女儿还是紧张得不行。我真的不知道要如何改掉她在关键时刻紧张的毛病。”

深度诠释

考试紧张是不少孩子的“通病”。面对考试或比赛,许多孩子感受到的压力往往比平时要大得多,有时甚至会因为紧张而影响发挥,陷入“学得好考不好”的怪圈。作为父母,当孩子在考试中陷入紧张不安的状态时,一定要冷静地面对他们的焦虑,帮助孩子分析所面临的形势和困难,多给孩子一些赏识和指导。让他们明白,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即使失败,父母还会一如既往地爱他们、支持他们。

造成孩子考试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候是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对孩子造成压力;有时是由于孩子自身的心理素质不稳定,引起考前紧张。面对孩子考试紧张的现象,家长应具体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然后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这样,他们的紧张感就会自然消除。

有一个名叫小丽的女生,她学习特别认真,可是她的成绩在班级中总是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每逢考试、特别是重大考试的前几天,小丽的情绪就会非常紧张,感到焦虑不安,生怕自己考不到好分数而被老师、父母责怪。因为每次考试前,父母都会给她定一个目标,比如要前进多少名,达到多少分等。为此,她在复习时无法集中精力,睡觉也睡不安稳,这直接影响了她在考场上真实水平的发挥。小丽的父母也很着急,却又不知道如何来缓解女儿的紧张情绪。

于是,她妈妈只好向心理医生求助。心理医生说:“你的孩子之所以每次都考不好,父母主要还是她心中有一道坎,那就是你们对她的期望值太高。”每次考试时,父母给孩子制订了一个又一个目标,以为给孩子的压力会变成动力。但是对于心理素质脆弱的某些孩子来说,压力只会变成阻力,甚至会给他们制造不必要的紧张。

那么,要想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该采取什么措施呢?教育专家认为,当孩子面I临考试或比赛出现紧张情绪时,父母应该给孩子充分的赏识和鼓励。告诉孩子:“只要你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我们相信你!”如果孩子担心自己考不好,父母可以说:“不要担心,以平常心面对,即使这次考不好,下次还有机会!”当孩子缺乏必要的准备时,应该给孩子适当的帮助和指导,让孩子有更充分的准备。

迷津指点

面对孩子考试紧张的现象,家长应具体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如果孩子平时的成绩还不错,那么应当从家庭教育方面找找原因,回想一下父母的言语对孩子是否有什么影响,是否给孩子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不要太在意孩子的每一次成绩,要淡化考试的目的,孩子的紧张情绪就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在这里,向广大父母介绍一些消除孩子紧张的小窍门,或许能起到意外的效果。

1.深呼吸法

如果孩子在考试中出现过度紧张,可教他将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或者膝盖上,先深吸一口气,同时闭目养神,屏住呼吸,稍停一会儿再慢慢呼出,这样反复3-4次,便可达到全身放松的目的,能有效改善大脑缺氧状态,使紧张心情逐渐平静下来。

2.注意力转移法

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难题解不出来时,可教孩子把它放一放,先不去想,休息一会儿再想或放到第二天再想。又如,孩子准备上台演出,总是紧张得手足无措。这时,父母可引导孩子谈论或做些别的不相干的事,使孩子不再注意演出的事,紧张情绪自然就克服掉了。

3.体育锻炼法

如果孩子在考试中老出现紧张的心态,做父母的可在平时多带他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或户外运动。比如打乒乓球、骑自行车、游泳、郊游等。这些活动有助于加速血液循环,驱散紧张的情绪。

4.自我调节法

家长要教育孩子在生活中树立自己能达到的目标,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同时,无论在学校、在公共场合还是在家里,尽可能不要有冲动情绪,遇事要豁达、心胸开阔,保持心情的舒畅和愉快。即使遭受挫折,或事情不如意,也要相信自己,充满乐观精神,坚忍不拔地为成功而奋斗。

心理学家认为,紧张是一种有效的反应方式,是应付外界刺激和困难的一种准备。有了这种准备,便可产生应付突变的力量,因此紧张并不全是坏事。然而,持续的紧张状态则会严重扰乱机体内部的平衡,并导致疾病。针对孩子考试紧张的现象,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错误11:只要孩子日后能考上大学,就一好百好

场景再现

王刚一家的经济状况并不好,王爸爸是一家机关的小职员,妻子在一家私企打工。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夫妇俩几乎将三分之一的收入用在了教育投资上,花大价钱把儿子弄进了一所重点小学。从孩子懂事起,父亲常拿报纸上“状元”的事迹给孩子励志。为了让孩子专心读书,他们又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妻子重新找了一份零工,大部分时间用来照顾儿子。别人问他们打算陪读到何时,王爸爸眼里充满了憧憬,但也很茫然:“压力大呀,好几个同事的孩子都考上了重点大学。儿子看来有点潜力,我们再难,也一定要想办法撑下去。”

他的想法很单纯,只要儿子日后能考上大学,一好百好。周围像他们。

这样的陪读一族多的是,为了孩子,吃再多的苦也值得。

深度诠释

眼下,家长陪读已经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其陪读内容几乎涵盖了中小学的主要科目和“特长”,陪读的对象主要是中学生。对孩子的教育已成了不少家庭投资的重中之重。高分就意味着能读好学校,能上重点大学就意味着将来能轻松地找到好工作。再加上每年媒体对高考状元的专题报道和过度渲染,使很多家长从中产生了陪读的冲动。

面对残酷的竞争现实,家长选择陪读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同时他们也期待着这种超前的意识能得到后期巨大的回报。校与校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涌动着一股陪读的潜流,相互攀比严重。有的家长在学校周边租房吃住,对孩子实行全方位的照顾;有的家长甚至背井离乡,在外地边打工边做起了孩子的全职保姆;更有甚者借款陪读。而衡量这种陪读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志就是孩子的成绩,而且完全不顾及它对孩子成长产生的负面影响。

在陪读这个问题上,一些学校或代课老师的某些提醒或暗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的学校在家长会上把陪读的家长当成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学校和老师比家长有更大的话语权。譬如,老师发出诸如“由于某某某的家长陪读,孩子进步神速”、“某某的家长靠打工为学生挣学费,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信息,使家长误入岐途,成了全日制或半工半陪的模范家长。而现在社会情况比较复杂,加之独生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差,故而陪读成了家长保护孩子最好的理由。

迷津指点

从长远看,陪读对孩子弊大于利。家长不要被“陪则成,不陪则败”的社会传言蒙蔽。陪读除了加重家庭尤其是困难家庭的经济负担外,还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在无形中加大了他们厌学恐学的精神负担。所以,对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来说,还不如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1.陪读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责任感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陪读容易让他们形成这样的错误观念:学习不是自己的事,而是父母的事,是为父母学的。以致孩子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正确,学习也就没有了责任感、自觉性。陪读这种外在的看似激励的方式其实很难转化为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许多父母总抱怨孩子学习没有自觉性、积极性的原因其实就在这里。

2.陪读不利于培养孩子优秀的学习品质

优秀的学习品质,应该是能独立完成课业、勤于思考、认真严谨、勇于克服困难、有一定自控力等等。优秀学习品质是成绩优秀的必要条件。由于有父母这个“老师”在旁指导,孩子作业做错了不要紧,有人会检查;作业不会做不要紧,有人会解答;自己多玩一会不要紧,有人会来催,孩子会变得粗心大意、不愿独立思考、思维萎缩懒惰、做事拖拉畏难、自控力和独立性差等。一旦父母无法胜任“老师”的角色,孩子就会变得胆怯、被动、无主见、手足无措,不能独立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3.陪读容易增加心理压力

年龄大些的孩子,自己懂得为什么要学习了,学习也很努力、很自觉,如果家长常以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为代价坚持陪读,还忘不了唠叨几句,等于给他背上加砖,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心理压力。家长的期望值总是很高,而孩子的学习成绩却难有个最高限度。孩子背着父母过高的期望在拼搏,一旦达不到父母制订的目标,会觉得对不起父母,尤其是性格内向、懂事的孩子会因愧疚而产生诸如焦虑、烦躁、恐慌、自卑、自责等心理疾患,甚至酿成自杀的悲剧。

4.陪读容易产生心理依赖

从心理学角度讲,当一个人习惯了事事依靠别人,那么他就无法心理“断奶”,无法自立自强,甚至会影响到其他方面,如遇事优柔寡断,生活不能自理等。就好像藤本植物,总要攀附在别的植物上才能生长;学习也一样,孩子习惯了父母多年的身旁陪读,一旦父母离开,便无法进入正常学习状态。有位母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伴在孩子身边,默默地陪读直到初三,有一次母亲要离家一个月,结果这个孩子变得心神不定、烦躁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到学习上,成绩下滑。

同类推荐
  • 产孕妇保养与保健

    产孕妇保养与保健

    本书从女性生理常识、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婚前孕后、育儿护养、饮食禁忌等诸多方面,以科学严谨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全方位进行阐述,同时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父母决定孩子的未来

    父母决定孩子的未来

    当一个孩子受到欺负时,国外的父母会对孩子说:他欺负你是不对的,你要懂得保护自己,必要时你可以寻求帮助;国内的父母则说,你是男孩/你是哥哥,你要让着他,你们要好好相处/到底为什么啊,我跟他爸爸说去……以小见大。 教育的差距最终造成社会的差距。二十年前的灌溉,二十年后的果实。为了二十年后的孩子以及社会,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从家庭开始,从家庭教育的点滴开始,去正视差距,去学习一些合理的家教理念与家教方式。
  • 我们怎样做父亲

    我们怎样做父亲

    这是一本现代文化名人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文集。书中所收的文章,有散文、杂文、随笔、论文,还有讲演稿、书信。作者中有作家、艺术家,也有哲学家、美学家、教育家。他们都是中国现代史上成就不凡的文化名人,如鲁迅、蔡元培、陶行知、徐志摩、丰子恺、老舍、叶圣陶等。他们的文章中蕴含着对孩子赤诚的爱、谆谆的苦心、人生的智慧,以及对国家的抱负、对社会的责任、对理想的坚持、对进步的追求。
  • 培养高情商高智商高财商的孩子

    培养高情商高智商高财商的孩子

    本书是一套家庭教育类图书,它是从多个角度全方位打造教育新理念,为广大父母排忧解难,以中外历史上的优秀家庭教育实例来引导读者,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
热门推荐
  • 幽默智慧(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幽默智慧(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幽默常会给人带来欢乐,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机智、自嘲,调侃、风趣等。确实,幽默有助于消除敌意,缓解摩擦,防止矛盾升级,还有人认为幽默还能激励士气,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幽默感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比较好的人缘,他可在短期内缩短人际交往的距离,赢得对方的好感和信赖。
  • 碧海洗心录

    碧海洗心录

    天下大事久合分,混沌洪流祸乱生。仙魔妖邪人劫起,佛道儒侠丐入尘。奸佞巧伪祸社稷,世道污秽丧人伦。天地不仁万般苦,刍狗流离困踬行。明王普渡始沦翳,无生弥勒妄施语。黑莲白荷末舛逆,宄源孽藩涂碳糜。虎狼当道何足惧,秉承正义执身忱。纵跃不顾徇家急,粉身不浑赤子心。碧波荡漾明月升,洞天福地洗心灵。雪梅疏影伴吹笛,佳人添香仙鹤鸣。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效能定律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效能定律

    百余年来有层出不穷的企业管理理论。尽管纷繁,最终却只围绕一个问题:效能!“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做最多最好的事情?”本书告诉你最终答案。精心选取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条效能定律,结合理论,详细地介绍运用效能定律的成功亮点,举一反三,不断总结创新,收获。
  • 重生之星途熠熠

    重生之星途熠熠

    前世,她是历经磨难的灰姑娘。父母惨死,沉重的生活压力,失业,失恋,连友情也遭遇背叛。重获新生后,她要做涅槃的金凤,讨回属于她的一切,一步一步,问鼎娱乐圈。始终痴心等待、温柔守候她的初恋男友岳奕;一贯淡漠清冷,却唯独待她不同的矜贵总裁陆浅桓;对她念念不忘的青梅竹马,天王巨星纪梓尘。她该选择谁与她共度新生?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小鹿班比(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小鹿班比(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小鹿班比》是一部经典的杰作。这是一只鹿的成长故事,从它刚出世不久一起讲到它成年。作者察尔滕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真实的森林世界,动物的生活习性也描述得相当准确,就像一部很有诗意的森林动物手册。
  • 最神奇的博弈论定律

    最神奇的博弈论定律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赌博、对弈或类似情境下为求利益最大化所采取的策略、手段、方法、措施。博弈论源于生活,其理论只不过是人们日常行动的抽象和总结。本书用直观、形象、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生活中的博弈场景,从而让读者既能轻松读懂博弈,又能掌握博弈论智慧的精妙之处。
  • 寓言·静思语

    寓言·静思语

    本书收录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103篇经典寓言。作者以简明质朴的文字 风格,阐释人性致密的纹理,独具匠心地描绘出经典寓言的不朽内涵。让你 感受到那穿越时空的文学魅力,发现那永远鲜活的人生智慧。
  •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这部长达四十万字的旅行散文集里,陈大刚写下了他几十年的“走”和走,前者是精神的,后者是肉体的。他的确走了很多地方,或是因公,或是刻意去旅游,时而青藏高原、时而丝绸古道、时而北国的雪、时而南疆的风,时而天高云谈、时而碧海杨波……,他记下了他的所见所闻,但更多的是放飞了自己的所思所虑——就这样,用了五年的时间,他终于完成了《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这样一部值得一读的旅行散文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凯迪克图画书经典全集

    凯迪克图画书经典全集

    《凯迪克图画书经典全集》所有的题材都由凯迪克亲自挑选,古老的经典童谣、18世纪著名作家的作品加上作者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完美呈现每一部作品里,广受小朋友的喜爱。本书精选凯迪克最经典的10本图画书合为一本。期待您和您的孩子在如诗似画的阅读中,享受到无尽的阅读乐趣,领会到故事中值得深思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