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5200000031

第31章 新百家姓取名艺术(2)

【字源】《说文》:“朱,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郭沫若《金文丛考》:“‘朱’乃‘株’之初文。与‘本’、‘末’同意……金文于‘木’中作圆点以示其处,乃指事字之一佳例。其作一横者,乃圆点之演变。作二横者谓截去上下端而存其中段也。”按郭说可从。朱当是树干,或指树干之中段。后借为表颜色之“朱”,又另造“株”。“朱”、“株”乃古今字。

【姓源】《通志·氏族略》:“朱氏,本邾也,姓曹。其世系见于邾。

邾既失国,子孙去邑,以朱为氏……又有渴烛浑、可朱浑并改为朱氏。”按《通志·氏族略》云:“邾氏,颛帝玄孙陆终第五子曰安,赐姓为曹,其子孙亦以姓为氏。周武王时,封安之苗裔曰邾挟,为附庸,居于邾。今兖州仙源东南四十里古邾城是也。”《元和姓纂》:“朱氏,颛顼之后。周封曹挟于邾,为楚所灭,子孙去邑,以朱为氏。一云舜臣朱彪之后。”《姓角》云:“邾子,自春秋后八世灭于楚,去邑为朱氏。然《左传》哀公时已有朱毛,或云舜臣朱虎之后。”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朱正色朱阳朱珠朱丹②姓名成词朱霭朱曦朱雁朱景③木部起名朱杞朱枫朱杰朱柘④木部取义朱本道朱村梅朱材硕朱杏梁朱柔易⑤姓名叠韵朱赋朱浒朱鹭朱舒朱绣

高[Gāo]

【字源】《说文》:“高,崇也,象台观高之形。”按高,上部点、横,甲骨文似屋盖、屋顶状,故孔广居《说文疑疑》以为“象楼台层叠形,人象上屋,冂象下屋,口象上下层之户牖”,说亦可通。

【姓源】《通志·氏族略》:“高氏,姜姓,齐太公六代孙文公之子公子高之孙以王父名为氏,裔孙洪,后汉渤海太守。”《广韵》:“齐太公之后,食采于商,因氏焉。出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五望。”《吕览》云:“黄帝臣高元始作屋,盖古高侯国之后也。春秋以后,高氏出于齐。”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高崇高亦尊高远高敬②姓名连义高山松高澄天高翔云高步云高山仰③姓名成词高尚高洒高明高腾高昂高吟④姓名回读高寿年高影月高志才高悬月

林[Lín]

【字源】《说文》:“林,平土有丛木曰林,从二木。”王筠《说文释例》:“林从二木,非云止有二木也,取木与木连属不绝之意也。”

【姓源】《通志·氏族略》:“林氏,姬姓,周平王庶子林开之后,因以为氏。开生林英,英生林茂、林庆,世系甚明。而谱家谓王子比干为纣所戮,其子坚逃长林之山,遂为氏。”《通志》又云:“又有丘林氏改为林,虏姓也。”又《晋安世谱校正序》:“林氏出自子姓,殷少师比干谏纣而死,其子坚逃于长林,周武王克商,赐姓林氏,食采博陵,散居于周、鲁、齐、卫。战国时,相赵者,始居九门。秦并赵,徙齐郡、邹郡,汉定三秦,分邹郡,置济南,遂为济南人;下邳林氏,其后也。”按《姓考》云:“林氏,卫大夫孙林父之后。”又《通志》所谓“虏姓”,据《风俗通》注为“后魏邱林氏改为林氏。”。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林丛林野林君②姓名成词林霭林麓林景林岑③姓名连义林上闲林正青林泉月林园青④木部起名林樊林榘林楷林梨林柏⑤姓名回读林树林楚南林谷峰林立人

何[Hé]

【字源】《说文》:“何,儋也。从人,可声。”按儋、扌詹通,今简作“担”。甲骨文“何”作人肩荷戈形状,故“何”的本义当为负荷、担荷,后始假借为谁何之“何”。

【姓源】《通志·氏族略》:“何氏,姬姓,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分散江淮,音讹,以韩为何氏。”按唐叔虞,周成王母弟。又《五代史》载吐谷浑族亦有何氏。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何儋何受何当何亦孰何如奚②姓名回读何之谓何之若何己非何己扬③姓名连义何其芳何其丽何其谦何自学何日胜④可旁取义何可儿何可可何可喜何可敬⑤谐音取义何谨何玉璞何乐何清朗何庆云

郭[Guō]

【字源】《说文》:“郭,齐之郭氏虚。善善不能进,恶恶不能退,是以亡国也。从邑,声。”段注:“郭,今以为城郭字。”按“郭”,篆文左边作两“亭”(省文)上下相对,左旁为“邑”(阝)。甲骨文原作上下左右四“亭”(省文)相对,中间为□,象内城。故郭本义似为围墙上之望亭,或会“自内城向外扩展,即外城”之意。

《说文》解误。

【姓源】《通志·氏族略》:“郭氏,春秋有郭公,遂以为氏。《公羊》曰:“虢谓之郭。’声之转也。或言郭为晋所灭,公子配奔周,遂为郭氏。今虢氏无闻,惟着郭氏。”《姓源》:“周文王季弟虢叔,或谓之郭公,因氏。”《国名记》:“古有郭侯,故夏禹御有郭哀,商有郭崇子。”按《战国策》高诱注:“虢氏,即古郭氏。”或谓郭氏当为古代以居地为姓,如城姓、郭姓、池姓、园姓等。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郭大垣郭亦周郭鞘②姓名连义郭百里郭千里郭中津郭清郭嫩郭莹洁③邑(阝)部取义郭邑郭邦郭邦彦郭郁然

马[Mǎ]

【字源】《说文》:“马,怒也,武也,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按甲骨文作侧视马形,首、身、尾外,见两脚。故“马”当为本动物之象形,而“怒”、“武”则为后起之义,即《玉篇》所云:“马,武兽也。”段注以为“怒”、“武”乃“以叠韵为训”。《说文部首订》:“云怒也者,释马之情状;云武也者,释马之用能。”

【姓源】《通志·氏族略》:“马氏,即马服氏,嬴姓,伯益之后。赵奢封马服君,因为以氏。或去‘服’为‘马’。秦灭赵,奢孙兴徙咸阳。”《姓角》云:“又夷姓。《金史》马庆祥,其先世西域人,入居临氵兆,以马为氏。《元史》马祖祥其后也。”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马武马象天马行健马震马月②姓名成词马骤马鸣马嘶马喷马娴③姓名连义马秣之马聘远马乘风马行空马如风马如龙④马部取义马驭马冯马驰马驰竞⑤姓名反义马心平马悦马良马善⑥姓名双声马迈马莽马梦马马 ⑦姓名叠韵马拔马跋马达马发马嘉⑧希贤慕古马景望马人瞻马望俨

罗[Luó]

【字源】《说文》:“罗,以丝罟鸟也,从网从维。”按甲骨文上部像鸟形,下部象柄举网状。至小篆去柄、倒转,增“系”而成上网下维。上部为网之楷变,今简作罗。

【姓源】《通志·氏族略》:“罗氏,子爵,熊姓,一曰祝融之后,女云姓。初封宜城,徙枝江,为楚所灭。周末居长沙。”

《姓苑》云:“祝融之后,女云姓,受封于罗,因氏。”

《姓考》云:“罗国即房州地,后灭于楚,以为国氏。”《国名纪》云:“罗国在襄之宜城。”《姓氏急就篇》云:“颛顼后,封于罗,今房州也,子孙以为氏。”又据《魏书·官氏志》载:“叱罗氏,后改为罗氏。”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罗络之罗致之罗致贤罗广布罗列罗绮②姓名成词罗缬罗缨罗罗罗缕罗锦③网部取义罗罕罗罕俦罗署罗署正④夕旁取义罗外美罗外讷罗

多寿罗夙敏罗梦罗梦刀

梁[Liáng]

【字源】《说文》:“梁,水桥也。从木,从水,刃声。”《说文》:

“良,善也。从亩畗省,亡声。”徐锴曰:“良,甚也,故从畗。”按,畗,《说文》云:“满也,从高省,象高厚之形。”据此,良原为程度副词甚,后引申为善。

【姓源】《通志·氏族略》:“梁氏,嬴姓,伯爵,伯益之后。秦仲有功,周平王封其少子康于夏阳梁山……子孙以国为氏。晋有梁益、梁弘、梁由靡,以晋有解梁城、高梁、曲梁之地,此则以邑命氏者。又有拔列兰氏改为梁氏,虏姓也。”又《姓考》云:“伯夷封于西梁,伯益裔孙秦仲有功,周平王封其少子康于夏阳梁山,为梁伯,是为南梁,后因氏。”又《姓源》云:“魏侯徙大梁,是为梁王,后因氏。”又《魏书·官氏志》:“后魏拔列兰氏改为梁氏。”《通志·氏族略》:“良氏,姬姓,郑穆公子子良之后。”又《姓考》云:“郑穆公去疾字子良,后以王父字为氏。”《千家姓》云:“又夷姓,《汉书·王莽传》有羌豪良颠。”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梁桥梁绝水良善良长②谐音连义梁栋梁溪白③谐音成词良方良宵良弼④姓名双声梁徕梁崃梁斓梁琅梁烈梁绿⑤姓名叠韵梁沧梁珰梁芳梁航梁刚⑥双方(双声叠韵)为名梁康康梁雨方梁湘湘梁扬扬梁岚岚梁纟丽纟丽

宋[Sòng]

【字源】《说文》:“宋,居也。从宀,从木。”林义光《文源》:“木者,床几之属。人所依以居也。”按《说文》所说为会意,而陈立以为形声。其《释宋》云:“考宀部如宕字从砀省声,家字从省声,皆取其所从之偏旁为声;则宋或即松之省声欤。”

【姓源】《通志·氏族略》:“宋氏,子姓,商之裔也。武王克商,封纣子武庚以绍商。武庚与管蔡作乱,成王诛之,立纣庶兄微子启为宋公,以备三恪,都商丘。”《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殷王帝乙长子启,周武王封之于宋,三十六世至君偃,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宋居宋为州宋商裔宋韩林宋刘②木部取名宋术宋柔宋栩宋橙③姓名双声宋飒飒宋赛宋扇宋绍④宀部取义宋宁宋宇宋守道宋安民宋宏远宋寒梅⑤希贤慕古宋楚玉宋师玉宋景玉

郑[Zhèng]

【字源】《说文》:“郑,京兆县,周厉王子友所封。从邑,奠声。宗周之灭,郑徙氵曾洧之上,今新郑是也。”按《说文通训定声》:“郑,始封在今陕西同州府华州。……后幽王无道,友寄其帑与贿于虢郐。其子武公与平王东迁,遂定虢之地,而施旧号于新国,今河南省开封府新郑县,春秋之郑,此新郑也。”

【姓源】《通志·氏族略》:“郑氏,周厉王之少子、宣王之母弟桓公友之后也。桓公初受封于郑,在周之畿内,今华州郑县是也。”又云:“韩武子伐郑,杀幽公,子孙播迁陈、宋之间,以国为氏。”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郑国名郑重郑殷勤②谐音取义郑士郑大明郑正平郑臣郑行③邑部起名(右旁有“阝”)郑郑都郑郴郑郸④阜部起名(左旁有“阝”)郑阡郑陀郑陲郑随⑤名中有“关”郑联郑掷郑踯⑥姓名叠韵郑枫郑赓郑耿郑木共郑冷郑蒙

谢[Xiè]

【字源】《说文》:“谢,辞去也。从言,射声。”段玉裁注:“辞,不受也。《曲礼》: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此谢之本义也。引申为凡去之称。”

【姓源】《通志·氏族略》:“谢氏,姜姓,炎帝之裔。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今兖州龚丘县谢城县也。后失爵,以国为氏焉。”《广韵》:“谢,姓,出陈郡、会稽二望。”《旧唐书·文宛传》:“谢偃之祖孝政,本姓直勒氏,改姓谢。”《世本》云:“周宣王之舅姜姓,封于谢,因以为氏。”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谢辞谢感谢酬谢歉谢榭②姓名反义谢存谢寿永谢旺谢菁谢芳③姓名成词谢德谢谒谢仪谢劳谢屐谢豹谢忱④姓名连义谢汝玉谢汝情谢助之谢惠之谢眷之谢知之⑤言部起名谢言谢训谢诗谢谆谢谛谢谦⑥言部取义谢访道谢访贤谢讷慎谢讷敏谢详雅谢谕德

韩[Hán]

【字源】《说文》:“韩,井垣也。从韦,取其匝也。声。”按“井垣”即水井周围之栏圈或土筑之围栏。“井垣”所以从“韦”(简化为韦)。取其相背向而成匝义。匝:音zā,圈,或环绕之意。“韦”上、下分别为夕、,甲骨文作倒足行状,故有逆、违、相背义;合而为“舛”,舛音chuǎn,意背或相背向,故《说文》云“韦,相背也,从舛,□声”。□,同围,有回、转、围绕、周围等义。又“”,音gàn,《说文》云“日始出,光也”。即日出时之光辉闪耀状。

【姓源】《通志·氏族略》:“韩氏,姬姓之别族,出晋穆侯之少子曲沃成师,是为桓叔,生万,是为武子,食采韩原。一云成王封叔虞于唐,赐毕万韩原之地,其地今同州韩城县南十八里故城。武子生厥,是为献子。晋景公之时,晋作六卿,献子在一卿之位,从其始封,遂为韩氏。”又《姓考》云:“唐叔虞之后,曲沃桓叔之子万,食邑于韩,后与赵、魏分晋,因氏。”又《魏书·官氏志》云:“后魏出大汗氏,改为韩氏。”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韩井垣韩围韩竺韩井匝韩转垣②拆姓为名韩从韦韩韦韩伟③韦部取义韩韧韩韦或韩韫玉韩韦柔④谐音连义韩水碧韩玉韩江雪韩星芒韩泓韩客梅韩香梅韩俊韩隽

唐[Táng]

【字源】《说文》:“唐,大言也。从口,庚声。”《庄子·天下》:“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杨树达《长沙方言考》:“今长沙谓言语夸诞不实者曰扯唐。”

【姓源】《通志·氏族略》:“唐氏,祁姓,亦曰伊祁,出陶唐氏之后。尧初封唐侯,其地中山唐县是已。舜封尧之子丹朱为唐侯,至夏时,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累孙犹守故地。至商,更号豕韦氏。周复改为唐公。成王灭唐,以封弟叔虞,号曰唐叔,乃迁唐公于杜,降爵为伯,今长安杜城是也。周之季世,又封刘累裔孙在鲁县者为唐侯,以奉尧嗣,其地今唐州方城是也。传曰: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唐为唐杜氏。成王灭唐,故子孙为唐氏,此晋之唐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唐狡,与蔡鸠居告唐惠侯,使潘党率游阙四十乘,从唐侯为左拒。其地在今随州唐云:“唐尧之后。”《世本》云:“周成王封虞叔于唐,因以为氏。”《三国志·郭淮传》:“陇西羌有唐姓。”

【取名实例】

①姓名互训唐大盛唐大隆唐道唐亭唐庭中②姓名反义唐诚唐实唐存唐得③姓名成词唐韵唐碧唐贤唐乐唐语林唐诗镜④姓名叠韵唐昂唐沧唐昌唐唐刚⑤广旁取义唐庄唐庚唐度唐庭唐庞⑥口部取义唐吉佑唐名品唐名香唐名高唐合香唐和同

冯[Féng]

【字源】《说文》:“冯,马行疾也。从马,冫声。”按冫,吉“冰”字。冯作姓读féng,本义音píng。段玉裁注:“马行疾冯冯然,此冯之本义也。”又《六书故》以为“马行疾蹄声”。可见“冯”的本义当是马蹄踏地奔跑发出声音的象声词。

【姓源】《通志·氏族略》引《世本》云:“冯氏,姬姓,郑大夫冯简子之后。”《元和姓纂》以为冯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毕万封魏,支孙食采于冯,因氏焉”。又《姓氏考略》云:“冯氏出颍川者,汉征西大将军冯异之后;出上党者,左将军冯奉世之后;出长乐者,宜都侯冯参之后;出京兆者,燕王冯宏之后;出宏农者,西魏宁州刺史冯宁之后;出河间者,唐监察御史冯师古之后。”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冯盛冯坚冯登冯乘冯辅②姓名反义冯舟冯航冯勇冯敢冯豪③异读取义(冯又音平)冯平平冯平川冯平世冯平章④马部起名冯驭冯冯骋冯骞冯腾⑤马部取义冯驰晖冯驯良冯骏惠冯骏逸⑥希贤慕古冯希材冯讷言冯敏行冯梦唐

于[Yú]

【字源】《说文》:“于,於也。象气之舒于。从丂:从一。一者,其气平之也。”按“于”之本义至今未能考定,“殷墟文字甲编二九○七”及“佚五一八背”,“于”右均有迂回似线缕形。郭沫若以为于即竽,右旁线缕表示竽在套中。邹晓丽则认为:“‘于’是‘丁’(古呵气之“呵”)加一横画,代表气出受阻但越过阻碍而通过之意,故‘于’即‘越’。”(见《基础汉字形义释源》)按邹说似较合理。

【姓源】《通志·氏族略》:“于氏,即于阝氏,周武王之子于阝叔所封之国。

京相于阝云:野王县西北三十里,有故于阝城及于阝台。野王,隋改曰河内,今怀州治,子孙以国为氏。其后去邑,但为于氏;亦有不去邑者。后魏《官氏志》有万纽于氏,改为于氏……又淳于氏,唐元和初避宪宗嫌名,改为于氏。”《元和姓纂》:“周武王第二子于阝叔子孙以国为氏,其后去邑单为于氏。”《路史》:“东海于公裔孙,随拓跋魏徙代,为万纽于氏,至魏孝文后复为于氏。”又云:“姜姓,淳于氏之后有于氏。”《姓考》:“河南于氏皆夷姓。后魏孝文诏南迁者不得还北,即葬洛阳,故称河南望族焉。”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于舒于往之于为于广②二部取义于二仪于二龙于二德于王明③名中有“于”于王于于宇于日于于盱于吁④姓名同音于纡于於于宇于俣⑤希贤慕古于尚尧于廉清于文谨于山林

董[Dǒng]

【字源】《说文》:“董,从,童声。杜林曰:‘藕根。’”按《集韵》云:“董,通重。”《礼记·檀弓》“童汪”可证。段玉裁据《汉志》引杜林《仓颉训纂》、《仓颉故》,以为训“董”为藕根“盖此二篇中语”。

【姓源】《通志·氏族略》:“董氏,己姓,或言姬姓。黄帝之裔有叔安,生董父,其后遂为董氏。”《广韵》:“叔安之裔董父,事舜,赐姓曰董。”《姓氏急就篇注》:“周大夫辛有二子,适晋为太史,与籍氏俱董督晋典,因为董氏。董狐其后也。”《元和姓纂》:“董氏,黄帝之后,己姓国,有叔安,生董父,豢龙,帝舜赐姓董氏。又周大夫辛有二子适晋,董督晋之典籍,因为董氏。”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董藕董深董固董坚董振②姓名反义董长之董颀董长发③姓名成词董理董道董摄董史④姓名双声董岱董聃董蝶董鼎董缎董⑤部取义董艾董茉董茂董范董莅董着⑥部取义董芳枝董芳芷董芳尘董芝宇董芸兰董芬郁⑦拟形拆姓董重董堇董童董壬田董千里

萧[Xiāo]

【字源】《说文》:“萧,艾蒿也。从,肃声。”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诸葛亮文集译注

    诸葛亮文集译注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不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业绩,而且以其精辟的著述,丰富了我国思想史的宝库。诸葛亮的著作,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论及治国富民的篇章,又有谈论发展生产的内容;既有治国治军的宏论,又有举贤斥佞的表文;既有畅谈外交、形势的文章,又有提出战略决策的雄文。其中,有关治军、用兵的论述,又成为诸葛亮著作中引人注目的、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光辉的瑰宝。罗志霖译注的《诸葛亮文集译注》即对诸葛亮的著作进行了翻译和注释,题解着重介绍时代背景、著作内容,并简要揭示其思想意义。
  • 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西柏坡位于革命老区平山县西北,距华北战略要地石家庄90公里。西柏坡背靠太行山、面对大平原,能攻能守、进退有路,具有独特的地利优势。更重要的是,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是革命老区,有牢固的群众基础。早在1931年,这里就建立了共产党支部,到1937年,平山县的党员近2万人,同时,该县组建了2000人的“平山抗日团”,被毛主席誉为“王者之师”。此外,平山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物产丰富。这正是党中央由延安迁往西柏坡的主要原因。
  • 语言理论与实践

    语言理论与实践

    这个集子收录的是个人零散的思维碎片,如果其中存在一种教学思想的话,这种思想可以说属于“工具论”。这种“工具论”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现在绝大多数国家认识高度统一后推行的语文教学思想与方式(形式训练)高度一致。
  •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他还指出,“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本书试图通过梳理现有的对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刻画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提供一定的借鉴。全书共8章,对学术研究者、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杠上我的青梅竹马

    杠上我的青梅竹马

    长路漫漫,爱恨两茫茫,是否能如他所愿,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风雨过后又是否真的能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牵手走向那个总是四季如春,花瓣满天飞的地方了。如花似玉的姐姐爱慕上妹妹的亲梅竹马时,爱的天枰又将偏向何方了。
  • 吸血鬼契约之爱上蛇蝎美人

    吸血鬼契约之爱上蛇蝎美人

    一条灵源之链,一位无法看清容颜的男子,促使枫染云进入一个神奇大陆——古垣大陆。大陆修魔、修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她身体赢弱,本无法修习魔功,却在一处山洞得到神秘男子洗髓精骨,从此成为炼武奇才。沿着奇才的路,她竟揭开了一个隐藏亿年的惊天秘密!是非成败中谁主宰谁?谁负了谁?何为天?何为地?谁是神?谁是魔?★纳兰清潇:“炼药谷”谷主,是古垣大陆少有的全能师。他身份神秘,却是与“天池珏山”尊主齐列天下第一的人。她四岁就被他收留,他疼她如珠如宝。★神秘诡异的山洞男子:为她洗髓精骨,多次神秘现身相救,与灵源之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却不知一切的开始,都只是沿着注定的轨迹在宿命中纠缠。★凤镜夜:妖娆冷酷的魔域之王、“环山洞府”的少府主。一次意外相遇,他被她救了,从此他便与她玩起追逐游戏,势要让她做魔域之后。★墨琰:血族王,掌管盛产晶矿、炼器闻名的岛屿“海韵”。本欲食她鲜血,谁知被她鲜血反噬,从此替她卖命,为奴为仆。★萧炎:天池珏山大长老的弟子,天池国太子,一次偶遇,让他对她始终不能忘怀。★沙漠狐:本是天方月之狐族的族长,来魔域历炼学习,因缘际会下竟成了她的魔兽,终身为她卖命。★幻灭千里:魔域皇族,隐世门派南山掌门。因她是表哥凤镜夜爱的女人,从未对她动过心思,谁知却在一次次斗嘴中,暗生情愫,一生都在爱与不爱中纠结。★……职业设定:魔功等级:初步为魔功一层至十层;然后是成魔、大魔、魔皇以及传说中的魔圣、魔神、魔尊。修仙等级:初步为修仙一层至十层;然后是成仙、地仙、真仙以及传说中的上仙、天仙、神仙。炼药等级:分别是一品药师至十品药师;之后是药宗、药圣以及药皇、药尊。炼器等级:初步一至十级;然后是圣级、神级炼器师。结界等级:一至十级,然后是宗师级、圣级、神级。布阵等级:一至十级,阵法宗师;上古阵法。圣典等级:一至三个境界,御音、御兽、御物。每个境界六个等级。魔兽等级:一至十阶魔兽;一至十阶圣阶魔兽;一至十阶神阶魔兽;一至十阶上古血脉神兽;一至十阶上古神兽。雪申请了一个交流群:115091370有意的亲们都可加,加时注明“书名”即可。推荐雪的新文:《星帝的崛起》:推荐雪的完结文:《穿越之沦为绝色祸天下》:《吻火》:推荐好友文:火凰《蓝魅》冰依心恋之文《《星空校草VS海城校花》又名《蝶眸公主惑校园》》
  • 穿越女遭遇滥桃花:红颜醉江山

    穿越女遭遇滥桃花:红颜醉江山

    江山美人两相欢,醉依红颜看河川。疯子女成长记。她是一个神经大条的女生,爱美好的东西,爱帅哥。这里有N多性格复杂的美男,因为恋了上女主的简单,他们开始陷入挣扎、困境。这里有最拉风的穿越,现代先进的装备装点的神仙。最后还有一个精彩看点,咱先卖个官司~~
  • 妈咪快跑

    妈咪快跑

    这是一篇宠文,宠无下限,前期小虐,喜欢身心干净的抱走~四年前,男友挽着别的女人进入教堂,她转身决绝离开。四年后,他契约婚姻已满,回来时,却见她周围桃花朵朵~青梅竹马?面瘫冰山表哥?妖孽男?小叔?腹黑毒舌受?还有……?!
  • 闺谋

    闺谋

    那年,三月动水,湮远的山花,似曾相识。谁说,除了朝暮的思念,他已别无长物。绿意展开的瞬间,千里烟云,千里风。云山之外,十面桃花,弹出水之袖。朱门水祭,谁若那远年的回音,相信风来必会水动------已有完结文《重生之幸福时光》。坑品保证。新书《梦鱼堂诡话》已上传,请多支持!
  • 死魂灵,钦差大臣(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

    死魂灵,钦差大臣(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

    小说描写了一个投机钻营的骗子-六等文官乞乞科夫为了发财致富想出一套买空卖空、巧取豪夺的发财妙计,廉价收购在农奴花名册上尚未注销的死农奴,并以移民为借口,向国家申请无主荒地,本书是俄国讽刺作家果戈里代表作的合集。《死魂灵》是“俄国文坛上划时代的巨著”,然后再将得到的土地和死农奴名单一同抵押给政府,从中渔利。《钦差大臣》描写了纨绔子弟赫莱斯达阔夫与人打赌输得精光,在一筹莫展之际,从彼得堡途径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鼻子》《外套》展示了生活在专制制度下“小人物”的悲剧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每天学一点历史常识

    每天学一点历史常识

    本书包括人物春秋、要事回眸、史迹觅踪、典制与文化、历史典故等。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