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5200000030

第30章 新百家姓取名艺术(1)

我国汉族约有5600多个姓。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中姓氏概率统计,汉族人口最多的为李姓,占全国人口的79%,其次王姓,占74%,第三张姓,占71%。在100个姓当中,有19个姓人口分别超过1000万,依次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这19个大姓的人口和,约占汉族人口总数的556%。本章选择60个姓,列举近2万个例名,以供读者鉴赏。

李[Lǐ]

【字源】《说文》:“李,果也。从木,子声。”又:“理,治玉也,从玉,里声。”段注:“理,为剖析也。玉虽至坚,而治之得其

角思理,以成器不难,谓之理。”按角思,音sāi,《说文》云“角中骨也”,“角思理”谓骨器、玉器中之文理。

【姓源】《通志·氏族略》:“李氏,嬴姓。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字庭坚,为尧大理,因官命族为理氏。夏商之季有理征,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得罪于纣。其妻契和氏携子利真逃于伊侯之墟,食木子而得全,遂改理为李氏。”又《姓角》云:“又有赐姓,唐太宗赐徐责力姓李,肃宗赐拓跋思敬姓李,德宗赐回纥阿布思之孙及奚酋长索低并姓李,昭宗赐朱邪赤心姓李,南唐赐奚廷王圭姓李。其他赐姓尚多,兹不详载。”按据《通志·氏族略》载尚有邴氏、安氏、杜氏、胡氏、弘氏、郭氏、麻氏、鲜于氏、舍利氏、董氏、罗氏等,并以立功从唐为李氏。《通志·氏族略》:“理氏 ,咎繇为尧理官 ,子孙遂为理氏。商末有理征改姓李,望出河西。”《姓纂》云:“皋陶为大理,后以官为氏。”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李果李通使李驿李荧②姓名回读李治李正李纹李道李达③姓名成词李识李议李论李财李政④典故取义李喻之李儒功李人本李己心⑤木部、王部取名李木李本李朴李杨李林李棉⑥姓名连义李春树李春生李春华李春枝⑦希贤慕古李端仪李龙潜李显中李龙鳞李纲纪

王[Wáng]

【字源】《说文》:“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按此当为后起之义。甲骨文王似斧之头部形,待考。

【姓源】《通志·氏族略》:“王氏,天子之裔也,所出不一:有姬姓之王;有妫姓之王;有子姓之王;有虏姓之王。若琅邪太原之王,则曰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恭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若京兆河间之王,则曰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毕万封魏,后分晋为诸侯,至王假,为秦所灭,子孙分散,时人号曰王家;或言魏至昭王彤生无忌,封信陵君,信陵生间忧,间忧生卑子,秦灭魏,卑子逃于泰山,汉高帝召为中涓,封兰陵侯,时人以其王族也,号为王家:此皆姬姓之王也。出于北海陈留者,则曰舜之后也,其先齐诸田为秦所灭,齐人号曰王家,此妫姓之王也。出于汲郡者,则曰王子比干之后,此子姓之王也。出于河南者,则为可类氏;出于冯翊者,则为钳耳族;出于营州者,本高丽,出于安东者,本阿布思:此皆虏姓之王也。以其所出既多,故王氏之族最为蕃盛云。”《姓角》云:“王姓所出不一:有出周灵王太子晋之后,有出齐王田和之后,有出魏信陵君之后,有出殷王子比干之后。”《集韵》云:“王姓二十一望族: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海、高平、京兆、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东阿、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也。”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王君王朝王胜王兴②经典取义王斯美王利国王诚有王易之③名中有玉王玎王玫王珏王珉王珂王玲④玉字取义王玉人王玉山王玉华王玉艳⑤姓名双声王薇王巍王维王伟王悟⑥希贤慕古王逸之王敬之王向维王介安

张[Zhāng]

【字源】《说文》:“张,施弓弦也。从弓,长声。”

【姓源】《通志·氏族略》:“张氏,世仕晋;晋分为三,又世仕韩。

此即晋之公族以字为氏者。谱家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赐姓张氏。此非命姓氏之义也。按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世有张氏,则因张侯之字以命氏,可无疑也。赵有张谈,韩有张开地。赵韩分晋,皆张侯之裔也。”袁桷《张氏宗谱序》:“张姓出于姬姓,至周而氏者祖于韩,其得望者十二,曰襄阳、洛阳、河东、始兴、冯翊、吴郡、平原、清河、河间、中山、曰魏、曰蜀。”《世本》:“黄帝子挥为弓正,始制弧矢、张网罗,因姓张氏。”《元和姓纂》:“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宋濂《张氏图谱序》:“张以字为氏,出于晋之公族。有解张者,其字曰张侯,故晋国世有张氏。”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张施弦张开张扬张强张望②姓名反义张谐张顺张谦张逊张让张宜诚③弓部起名张引张弘张弧张弼张疆④弓部取义张九龄张引弓张弘治张弘义⑤声旁声名张长张韦长张枨张苌⑥姓名叠韵张邦张刚张康张赏

刘[Liú]

【字源】《说文》无“刘”字,南唐徐锴疑即“镏”字,云:“从金,从卯,刀字屈曲传写误作‘田’尔。”《说文》:“镏,杀也。”而《广雅·释器》云:“刘,刀也。”《正字通》以为“刘,钺属”,即钺斧一类的刀。清代俞樾《曲园杂纂》也以为刘之本义“盖兵器也。周有公刘,犹唐、虞有殳斨,皆为器为名”。“刘”、“镏”通,“杀”义乃引申之义。

【姓源】《通志·氏族略》:“刘氏,祁姓。帝尧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刘,其地今定州唐县也。裔孙刘氏……在周为唐杜氏,亦为杜伯,以成王灭唐而迁之于杜也……至宣王灭其国,杜伯之子隰叔奔晋为士师,故为士氏。孙士会适秦,后归晋。其处于秦者为刘氏。此祁姓之刘也。”又云:“成王封王季之子于刘邑,因为以氏……此姬姓之刘也。”

又云:“又有东郡河南雕阴三族,俱出匈奴之族。汉高祖以宗女妻冒顿。其俗贵者皆从母姓,因改为刘氏。”又云:“汉赐项氏姓为刘氏。又《通志·氏族略·同名异实》云:“刘氏有五:尧之后有刘累,为刘氏;成王封王季之子于刘邑,亦为刘;汉赐项氏、娄氏,并为刘氏;又匈奴之族从母姓刘。”又《姓考》云:“周大夫食采于刘,亦为刘氏,《左传》刘康公是也。”又《姓角》云:“夷姓后魏独孤氏改为刘氏。又刘聪本冒顿种氏,称汉甥,改姓刘。刘知远本沙陀人,冒姓刘。”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刘克刘实坚刘好刘颜美②姓名反义刘生刘存刘长寿刘茂刘密③谐音取义刘观刘声刘晖刘泉④刀部取义刘刃迎刘切刘剡刘剑影⑤文旁取义刘文刘文秀刘斐刘焕⑥希贤慕古刘大魁刘日升刘光地刘云鹏

陈[Chén]

【字源】《说文》:“陈,宛丘,舜后妫满之所封,从阜、从木,申声。”徐笺:“陈之本义即谓陈列,故从阜、从木,申声。盖于平陆中布列之义。”按《释文》:“土山曰阜。”陈义当为土山上林木布列之意。

【姓源】《通志·氏族略》:“陈氏,妫姓,初封虞城,后封于陈,今陈州治宛丘县是也,本太昊伏羲氏之墟。周武王克商,乃求舜后,以备三恪,得胡公满,封之于陈以奉舜祀,子孙以国为氏。又广陵之陈,实刘氏,鲁相,无子,以外孙刘矫嗣。”《姓角》引《世本》云:“周武王封舜裔胡公满于太昊之墟,子孙以国为氏。”《魏书·官氏志》:“后魏侯莫陈氏改为陈氏。”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陈列陈张陈设

杨[Yáng]

【字源】《说文》:“杨,蒲柳也。从木,易声。”段玉裁注:“各本作‘木也’二字,今依《艺文类聚》所引正。”

【姓源】《元和姓纂》:“周武王子唐叔虞封于晋,出公逊于齐,生伯侨,天子封为杨侯,子国,以国为姓。”“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杨氏,出自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封为杨侯。一云,晋武公子伯侨生文,文生突:突,羊舌大夫也。又云,晋之公族,食邑于羊舌,凡三县,一曰铜,二曰杨氏,三曰平阳。突生职,职生赤,赤生容肸,字叔向,晋太傅,食采杨氏,其后以邑为氏。”《广韵》:“周宣王少子尚父封于杨,号曰杨侯,后并于晋,因为氏。”按《姓源》、《姓考》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略同,以为杨氏出宣王少子尚父后,而《世本》又同于《元和姓纂》,以杨氏为武王第三子唐叔虞之后。《通志·氏族略》二说并取,又云“或曰周景王之后”,然杨氏不从木而从手,作‘扬’。又按所谓晋伯侨之后,乃据扬雄自叙,当为扬姓而非杨姓。《汉书·扬难传》亦云“其先出自周伯侨,以支庶食采于晋之扬,因氏。”故《合璧类姓》云:“扬雄自序从手从易则为扬,与从木从易之杨又为一族。”又或云杨、扬本一姓。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杨蒲杨桃也杨扬杨激扬②谐音成词杨声杨厉杨善杨美③姓名连义杨柳浪杨柳絮杨梅香杨海波杨帆行杨帆飞④木部起名杨权杨朴杨机杨杞杨枝⑤木部取义杨本心杨杲杲杨柔淑杨柔惠杨楚山杨楚楚

赵[Zhào]

【字源】《说文》:“赵,趋赵也,从走,肖声。”《说文解字》段注:“赵,趍赵也,从走,肖声。”误“趋”作“趍”。按“趍”,《说文》云:“趋赵久也,从走,多声。”段注据《玉篇》、《广韵》改“久”作“夂”,云:“攵,行迟曳攵攵也,楚危切,各本皆讹久。”是“趍赵”之义为行走迟缓,而“趋赵”义为疾行超越,适相反对。

【姓源】《通志·氏族略》:“赵氏,嬴姓,与秦同祖,少日皋之后,皆祖皋陶。皋陶十世曰蜚廉。蜚廉二子,一曰恶来,恶来之后为秦;二曰季胜,季胜生孟增,行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为周穆王御。穆王赐以赵城,为赵氏。”《风俗通》:“赵之先为秦同祖,其裔孙曰造父,于周穆王为御骅骝马录耳之乘”,“赐以赵城,因以为姓”。《史记·赵世家》:穆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赵氏,出自嬴姓。颛顼裔孙伯益,帝舜赐以嬴姓。十三世孙造父,周穆王封于赵城,因以为氏。”《姓角》云:“夏桀臣有赵梁,则造父前已有赵氏矣。”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赵趋赵捷赵桃赵杠赵钞②姓名反义赵实赵诚赵言实赵弃虚③走部起名赵走赵赴赵赳赵赶赵起赵越赵趣④走部取义赵趋庭赵超腾赵超旷赵超达赵超悟赵超卓⑤声旁起名赵肖赵俏赵捎赵哨⑥姓名叠韵赵敖赵宝赵浩赵氵皓赵娆

黄[Huáng]

【字源】《说文》:“黄,地之色也。从田从艹火,艹火亦声。艹火,古文‘光’。”郭沫若《金文丛考》以为“黄即佩玉”,“后假(借)为黄白字”。按甲骨文似正视人形而腰系佩玉,郭说是。

【姓源】《通志·氏族略》:“黄氏,嬴姓,陆终之后,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黄国故城在,楚与国也。僖(公)十二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亦嬴姓十四氏之一也。”又《宋学士集》载:“台骀封于汾州,其后为沈、姒、蓐、黄诸国,为晋所灭,后亦以黄为氏。”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黄佩玉黄光黄嘉谷黄始生②姓名相对黄弃疾黄寒也黄功成③姓名连义黄叶秋黄叶青黄龙潜黄鹤鸣黄水东黄山云④姓名成词黄霞黄雪黄波黄千叶黄心⑤谐音取义黄士黄机黄正黄自庄⑥叠韵取义黄昂黄嫦黄刚黄航黄尚

周[Zhōu]

【字源】《说文》:“周,密也,从用、口。”段注:“善用其口则密,不密者,皆由于口。”按许、段说误。甲骨文“周”象田中密播作物之形,见《殷虚文字乙编》三四○八、《殷契遗珠》六○二。金文衍为田下加口,意以口象井,用以灌田,见《保卣》,后“田”之左右边延长即成“周”,如《墙盘》字即是。故“周”之本义当是周延、周围,引申之为周密,非从用、从口。

【姓源】《通志·氏族略》:“周氏,姬姓,黄帝之苗裔,氏稷弃之后。”又云:传至“赧王,为秦所灭,黜为庶民,百姓号曰周家,因为氏焉。又平王之子别封汝南者,亦为周氏”。又云:“姬氏,唐先天中避明皇嫌名,改为周氏……又代北复姓有贺鲁氏改为周氏。又后魏献帝次兄普氏改为周氏。”《元和姓纂》:“帝喾生后稷,至太王,邑于周,文王以国为氏。”《姓源》:“周平王子别封汝川,人谓之周家,因氏。”按《姓苑》云:“书、传每称商有太史周任,则姬周之前已有周姓矣。”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周延周密致周慎周忠信周固周环②姓名成词周观周览周赡周谨周迈周济③形似起名周冈周贝周册周舟周用周闻④姓名双声周泽周增周帐周钊周箴⑤口部起名周叶周启周和周咏周唱⑥口部取义周司成周司牧周司乐周司宪周可久

吴[Wú]

【字源】《说文》:“吴,大言也。从矢、口。”段玉裁注:“大言之上,各本有‘姓也,亦郡也,一曰吴”八字,乃妄人所增,今删正。检《韵会》本,正如是。《诗经·丝衣》、《诗经·泮水》,皆曰‘不吴’,传、笺皆云:‘吴,哗也。’言部曰:‘哗者,也。’然则大言则谓哗也。大言者,吴字之本义也。”

【姓源】《通志·氏族略》:“吴氏,今苏州城是也。太伯与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季历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故太伯、仲雍相携而奔荆蛮”。“至武王克商,求太伯、仲雍之后,得仲雍之曾孙周章,已君吴矣,从而封之为吴子,追封太伯为吴伯”。“至寿梦而称王,其子季札来聘,始见《春秋》。自寿梦以上,可知世数而不可纪年。寿梦之元年,鲁成公之六年也。夫差十五年,获麟之岁也。二十三年,鲁哀公之二十二年也。是年勾践灭吴,子孙以国为氏。季札避国,子孙居齐鲁之间。”《姓氏急就篇》:“吴氏,周太王子太伯封吴,其后为氏。舜后封虞,虞、吴音相近,故舜后亦姓吴。”《姓解》:“吴,周太伯始封于吴,因以命氏。姓起自季札。”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吴凡大吴本②姓名反义吴慎言吴谨言吴讷言吴言逊吴微言③口部取名吴周吴咏吴唯吴吟吴启④名中有天吴天吴关吴蚕吴昊吴忝⑤成语谐音吴与伦吴畏强吴价宝吴可非⑥姓名叠韵吴步天吴初升吴楚楚吴处之吴露吴模

徐[Xú]

【字源】《说文》:“徐,安行也。从彳,余声。”

【姓源】《通志·氏族略》:“徐氏,子爵,嬴姓,皋陶之后了。皋陶生伯益,佐禹有功,□□(疑为“夏时”)封其子若木于徐,在今徐城县北三十里。徐城并入临淮,今泗州临淮有徐城。自若木至偃王三十二世,为周所灭,复封其子宗为徐子。宗十一世孙章羽,昭(公)三十年为吴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元和姓纂》:“徐氏,颛顼之后,嬴姓。伯益之子,夏时受封于徐,至偃王为楚所灭,以国为氏。”《路史》:“伯益之裔,春秋时徐偃王灭于楚,子孙因以为氏。”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徐安行徐迟徐来徐舒徐彭国②彳部起名徐彷徐徂徐律徐徜徐微③彳部取义徐徽猷徐徽容徐征祥徐德望④声旁起名徐余徐舟余徐滁徐途徐荼⑤姓名双声徐汐徐樨徐溪徐曦徐熹徐茜徐湘

孙[Sūn]

【字源】《说文》:“孙,子之子曰孙。从子,从系;系,续也。”按甲文从幺,金文纟,均丝之本,丝亦续也。按简化字孙,可解为从子从小,会意。

【姓源】《通志·氏族略》:“孙氏,姬姓,卫武公之后也。武公和,生公子惠孙,惠孙生耳,为耳上卿,食邑于戚。生武仲,亦曰孙仲,以王父字为氏。”《通志》又云:“又有孙氏,芈姓,楚令尹孙叔敖之后也。又有孙氏,妫姓,齐陈敬仲四世孙桓子无宇之后也……桓子曾孙武,以齐之男鲍四族谋为乱,奔吴为将。武之子明,食邑于富春,自是世为富春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卫武公之子惠孙之后。又出芈姓,孙叔敖后。又齐陈无宇之子书,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食采于乐安,子孙因乱奔吴。孙武为吴将,其后也。”《汉书·夏侯婴传》:“初婴为滕令奉车,故号滕公。及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孙公主,故滕公主孙又为孙氏。”《世本》云:“周文王第八子封于卫,至武公子惠孙,为卫上卿,因氏。”按《金石录》有《汉安平相孙根碑》,云孙氏出自有殷之裔。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孙逊孙荀孙顺孙顺理孙恭顺②姓名叠韵孙春孙纯孙存孙堃孙舜③子部取义孙子午孙孝慈孙季诺孙学文④小部取义孙少好孙尚仁孙尚信孙尚德⑤纟部起名孙系孙纫孙纭孙绎孙绫孙缃

胡[Hú]

【字源】《说文》:“胡,牛函页垂也。从肉,古声。”按“胡”右为肉旁,非月亮之“月”,故通称“古月胡”,误。然“肉”旁、“月”旁今已通作“月”,故“古月胡”已约定俗成,亦不必改称“古肉胡”。

【姓源】《通志·氏族略》:“胡氏,子爵,其地在今颍州妆阴西二里纥城是也。定(公)十五年,楚灭之,其后以国为氏。或云胡公满封于陈,其后亦为胡氏。又乐陵之胡赐姓李,又河南之胡,改纥骨氏为胡也。”按《魏书·官氏志》云:“后魏献帝以兄纥骨氏,后改为胡氏。”

【取名实例】①姓名互训胡远胡寿胡戟胡岂②姓名反义胡慎思胡立矩胡汉同胡汉平胡汉华郑司农③姓名连义胡其思胡其秀胡其雄胡其健胡其廉胡月明④姓名成词胡笳胡苏胡燕胡梦蝶胡雁⑤谐音连义胡上游胡烟波胡畔云胡云移胡滨树

朱[Zhū]

同类推荐
  • 千古谚语大观

    千古谚语大观

    谚语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富于高明的语言表达技巧。笔者个人认为谚语的妙处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藏谋略于只言,指迷津于片语,以微言见大义,以前车为后鉴。
  • 非常试题大公布

    非常试题大公布

    “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的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它已成为人类战胜自我、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奥林匹克运动的倡导者顾拜旦说,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代传统构筑未来的力量之一,这种力量虽“不足以确保社会和平”,但仍可促进和平;虽“不能更加均衡地为人类分配生产和消费物质必需品的权力”,但仍可促进公平;虽“不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接受智力培训的机会”,但仍可促进教育。和平、公平性、教育性,在他看来就是完整、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编入科学历史上各领域震撼世界科学界的数百个科学发现。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取得的重大科学突破进行分析介绍,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科学知识之门,引人沉思,启示未来。
  • 美国种族简史

    美国种族简史

    罗永浩倾力推荐!为什么今天还要回顾一个国家的种族历史,反思各种族在同一片土地上的生存状况,即使在建国已有两百多年的美国,在种族已经实现了“平等”的今天。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追求集体感和身份认同是自然的选择,在种族繁多的美国,因为融合、改变带来的矛盾冲突尤其突出。一个少数族裔融入的过程伴随着各种痛楚,常不为外人道,而在美国,德国人、日本人、法国人、华人、西班牙人、波多黎各人走过的成为“美国人”的道路也各有辛酸。也许,你认为自己了解种族的问题,理解文化震撼,但读完本书,或许你会发现对种族的误解还深深存在,急待改变。
热门推荐
  • 与尔同行末世

    与尔同行末世

    天灾人祸,适者生存。只能改变自己适应现状。你不能改变现状。,雪灾、台风、海啸、洪涝、干旱、冰雹……变异的同类。改变的过程中……有的人选择不择手段的活下去,哪怕放弃道德放弃尊严;有些人守着心中最后的一点火,生灵涂炭,汰弱留强,苟延残喘;也有些人却必须逼着自己狠下心肠!末世中的挣扎与爱情
  •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不是生产力进步的论证,也不是对皇权专制的批评,历史研究是否还有一条其他的途径可走,廖峰编著的《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通过对顾鼎臣这个被现代视野遗忘的人物的研究,来说明,古典政治并非属于封建残余或迂腐文化,其重要作用或许已经超出了想象。本书的目的是以人物揭示历史变迁,涉及内容包括制度史、思想史、经济史、城防等各部分内容,因此,以顾鼎臣经历为线索,笔者又将重点放在搜集对其经历中所涉及各领域,如经筵、嘉靖初年的赋役改革,以及宗族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 陌家少年:追爱

    陌家少年:追爱

    此文乃美男在畔:混世女王爷(原名风流女王爷)的续篇,但是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我,上官爱,御国唯一女王爷闲王爷的女儿。长得那叫一个美啊,总之所有的语言都不能形容我的美。更绝的是我一个超美的娘和十三个美人爹爹。娘真的非常贪心,而我是绝不贪心的。从小我就立志要娶五个老婆,听着娘的念叨,老婆就等于相公。所以,我的相公们我来啦,别以为你们逃的掉哦!!PS:。
  • 龙镇天下

    龙镇天下

    一颗不起眼的黑色珠子,却是大陆上唯一的龙珠!薛云轩意外发现其中的秘密,得到无上功法《化龙诀》,从此开启逆天人生!点化水族,组建虾兵蟹将大军;逆转人道,成就最强龙王真身!神龙一朝腾起,必将主宰万妖,镇压天地!
  • 诱惑

    诱惑

    在生活中,再平凡的人,只要是男人,都可能会遇到权力、金钱、美女这人生三大诱惑。有的男人在权力面前倒下了,还有的男人在金钱面前倒下了,但更多的男人,都倒在了美色面前。因为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可能对权力不屑一顾,视金钱犹如粪土。可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世上有哪个男人不喜欢美女,经受得住美女的诱惑呢?本书的主人公,是都市茫茫人海中极平凡的一个男人。可是再平凡的人,他也有机会遇到美女,甚至遭遇美女的诱惑。且看他在这种诱惑下,是如何挣扎和沉沦的吧!
  • 英雄无敌之亡灵暴君

    英雄无敌之亡灵暴君

    当现实变成了梦幻!而梦幻变成了现实!亡者的重生,英雄的复仇。据百万亡灵,成就亡灵天灾,摧毁一切复仇的阻碍成就亡灵暴君之名。李炜重生到十年前《天下》刚刚开启的岁月,利用自己十年的游戏经验演绎自己的复仇传奇。
  • 领主攻略

    领主攻略

    花都半仙玩转虚拟游戏,在这个人类的第二世界里,拥有半仙之称的易山阴差阳错的成为了一个领主玩家,既然做了领主,那就做个风流领主吧。易山借助从论坛上下载的神奇攻略,开始了风骚的领主生涯。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西施前传:朕只爱你

    西施前传:朕只爱你

    施夷光,历史系大一学生,为应付考试临时抱佛脚,半夜爬起啃书啃到春秋末年夫差自刎身亡时,困急睡着,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名叫施无殇的胖女孩,半夜梦醒出现的杀人黑影,自称蠡哥哥的远方客人,青楼不惜以十斛东海珍珠博美人一笑的飘逸公子,还有那与自己穿越前名字容貌皆一样的美女,每个人都似乎有着秘密,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时空,每走一步都心惊胆颤,当她步步为营走到权利顶峰时,是爱情的开始还是死亡的临近……穿越千年的历史,是为与你同心结发,还是仰望苍穹指点江山。二十年经略天下,二十年风云叱咤,只为那亘古传说在眉目间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