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博物馆的馆长出差了,主任姓廖,人到中年但却没有发福,反而有些消瘦,说起话来不带官腔,反而有些学究味儿。知道我们为捐物而来的时候,高兴的眉开眼笑,又是倒茶又是递烟。
我们被他带着在博物馆里参观了一圈儿,山东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齐、鲁两个国家的地盘,又叫齐鲁大地。所以这馆里的文物真叫一个琳琅满目,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唐代的三彩,宋代的缂丝,真是应有尽有,让我们大开眼界。
“我冒昧地问一下,你们这是从哪儿找来的这个东西?”我们把那两件金器给了廖主任后,他戴上白手套拿在手里,用放大镜看了又看,抬头疑惑地问道。
我们只是以为来博物馆捐献文物是件很光彩的事情,谁曾想还要被问这种问题?顿时全都愣在了那里。
还好向茹反应够快,连忙对廖主任说道:“呵呵,廖主任,这是我们这位姓钟的老板,开古玩店的时候收来的。”
“对对!是我收来的,那几个家伙拿上钱,将这东西撂下就跑了,唉!”老钟头久经江湖,脑子转的比谁都快,听了向茹的话,赶紧接话道。
“哦?这就奇怪了。”廖主任向上推了推那副黑框眼镜,接着说道:“我这里上次来过一个人,也捐了一个东西,我以个人眼光来看,他那东西跟你们这个应该属于同一时期的同一制作工艺的东西。”
“哦?”我们不禁有些惊讶,老钟头看了看我,上前问道:“他那东西我们能见一下吗?”
“可惜被带出国外参展了,也是一个项链,跟你们这个很像,但比你们这个小一些。”
“噢,您这有他的联系方式没有?”我和老钟头几乎异口同声问道。
“有,不过我们一贯对捐献者的个人资料保密,这是规定。”廖主任一丝不苟地说道。
但是我们却非常想见一见那个人,不为别的,就为了弄清楚他捐的那件东西的来历,说不定能帮我们提供很重要的线索。
向茹和老钟头左一句主任,右一句领导,将廖主任捧的有些飘飘然了。胖子又说那人可能是我们认识的朋友,不过有一阵子没见他了,也没他的联系方式,这才从廖主任口里微微套了点他的信息出来。
那人姓赵,叫赵歉义,也是古玩行当的,廖主任勉强给了我们他家的地址,我们就二话没说找上去了。
赵歉义的家在一条小巷子里,我们找来找去,却硬是没有找到。这条巷子有年头了,门牌号都乱七八糟的,见路边坐着的一个老头,我们走上前去。
“大爷,您知道这附近有个叫赵歉义的人吗?”向茹上前问道。
“赵歉义?不知道。”老爷子想了想说道。
“不对啊,他家好像就在这附近,喏,就是这个地址。”向茹将记着赵歉义家地址的纸条给了老爷子。
“哦,你们找的是这家啊?这家男人不是叫赵大斗嘛!”老爷子戴上老花镜看了看,想了想说道。
“赵大斗?”我们诧异道:“他到底叫什么来着?”
“嗨!我们平时也就打个招呼,他经常不在家,有时候半年多才回来一次。他有些朋友来找他,都是喊他赵大斗,谁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喏,他家就在前面,一拐弯就是。”老爷子说道。
我们谢过了老爷子,但是带了一脑子的疑问。常年不在家?赵大斗?这是什么意思呢?
赵歉义的家与这些巷子里其它住户一样,都是老旧的不能再老旧的平房,刷着绿漆带着斑驳锈迹的院门。我们也是赶巧,一敲门就有人来应了。
只见开门的是个四十出头,身材有些黑瘦的男子,腮上涂着一些香皂,看样子正在刮胡须,见了我们一脸茫然。我原以为这人会很难接触,但没想到待我们说明来意,他却笑眯眯地请我们屋里坐。
院子不大,到处堆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屋子里各处摆着一些瓶瓶罐罐,老钟头扫了一眼,回头朝我们示意这些玩意儿都有些年头。
“您怎么称呼呢?我们是叫您赵歉义,还是叫您赵大斗?”待他洗完脸,我递了支烟过去,笑着问道。
“嗨!您愿意怎么叫都行,赵大斗是行内朋友送我的绰号,看的出来几位也是行内的吧?”赵大斗笑着说,但眼神里却藏着警惕。
“我们不是,我们这位钟老板倒是古玩行当的。”我笑着搪塞道。
“您就别装了,刚才一开门,我看你们第一眼就知道咱都是一个行当的了,几位是‘斗爷’是不是?嘿嘿!”赵大斗冲我们一笑,他这话着实让我们大吃一惊。
“呦?你怎么知道的?看走了眼可不好啊。”‘斗爷’这个词是由改革开放后这几年根据‘倒爷’(指投机倒把的小商贩)之类的词流行起来的,是倒斗的与倒斗的之间的称呼,我见对方可能在试探我们,于是也试探着反问道。
“接触这个行当的人,身上多少带些阴气,懂点道道的人都能看出来。”赵大斗笑着说道:“您再看那位爷,进来后先看这些玩意儿。您几位看的是瓷器下面的款,而他是看上面的“火光”和胎、釉,眼神特毒,我估计他心里对这些东西的年头已经有数了,看的出他才是古玩行当的人。”赵大斗指了指老钟头说道,古董界的行话把釉表面的浮光称为“火光”,鉴别一个瓷器是否是赝品就要从火光,胎、釉及制作工艺等多方面去鉴定。
这家伙真是让我们刮目相看,原以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文物贩子,没想到他也是倒斗的,而且还是一个高深莫测的家伙。
“赵爷真高!实在是高!”我学着“唐司令”对赵大斗竖起了大拇指,笑着说:“既然都是行内人,咱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没想到我还没说完,就被赵大斗打断了。
“灯不点不亮!”赵大斗突然竖起左手拇指,然后用右手护着它说道,这话好像是句暗语,我以前听老钟头说起过,但却没有这么详细。老钟头虽不是“斗爷”,但见过的明器和打过交道的“斗爷”比真正的“斗爷”都多。
“巴掌不拍不响!”老钟头马上拍了个巴掌接道。
“山下有什么?”赵大斗紧接着竖起小拇指向下指了指问道。
“半亩地来一拢草!”老钟头毫不犹豫地左胳膊前曲,右手在左肘下竖起拇指答道。
“山上有什么?”赵大斗竖起拇指向后指了指自己说道。
“这山望着那山高!”老钟头双手交叉抱在胸前,露出一脸不懈但又阴狠的表情说道。
我们三个都在旁边看傻眼了,只知道自己干的是这门营生,却不知道行内的暗语如此精彩,老钟头着实让我佩服,竟然能对答如流。
“呵呵,您别生气啊钟爷,我开个玩笑。”没想到赵大斗听了老钟头那最后一句暗语,竟然换了张可怜巴巴的笑脸,央求道:“来来,几位爷坐下说话,我去倒些水,真是大水淹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得自家人啊!”说罢就去倒了些茶水挨个递到我们手里。
“钟爷,您喝茶,呵呵!”赵大斗竟然毕恭毕敬地把茶端到老钟头手里,这态度着实让我们疑惑。
我们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保留了一些,然后问了问赵大斗他捐的那个项链的来历。
赵大斗毫无隐瞒地说,那是他在昆仑山下找大坑的时候从一个哈萨克族牧民手里买来的,后来他让那牧民带去找当时这牧民盗的这个墓,可这牧民带他去了一个被盗空了的墓,看那墓的规格这项链应该就出在那里,但却早就被附近的牧民搬光了。结果赵大斗自己花钱买了这个项链后,居然卖不出去,说是在严打。这玩意儿拿着烫手,索性也像我们一样编了个幌子将这东西捐给博物馆了。
我想他能像我们一样捐给博物馆,说明这个人倒真不坏,而且还是爱国的,一般人早把这玩意儿熔了弄成黄金在黑市里卖钱了,那样不就成有价的黄白之物了吗?想到这里,我不禁对他有些好感了,更想跟他去找一找那个昆仑山下的墓,也许还会有什么发现。
老钟头看出了我们的心思,就问了问赵大斗愿不愿意带我们去一遭,赵大斗对老钟头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哪里会不愿意?正好他听我们这么一说,自己也想跟我们一起解开这个谜,顺便分些明器回来,于是就高兴地满口答应下来。
从赵大斗家出来的路上,我和胖子很好奇地问老钟头,刚才他跟赵大斗的那几句精彩的暗语问答是什么意思?
老钟头笑笑说,那是行内老一辈人用的暗语,现在会这几句的没几个了,老钟头自己也是早年听一些老辈的“手艺人”(行话也管‘倒斗’的‘斗爷’叫‘手艺人’,其实都是为了掩人耳目)说的,说的多了就记住了,所以看的出来赵大斗这小子有点来头。
那赵大斗说的头一句“灯不点不亮”的意思是“你不说大家当然不会明白”,老钟头马上就接的那句“巴掌不拍不响”,就是说“一个巴掌拍不响的,我说了你也要给我交个实底儿,我不能一个人白说”的意思。
赵大斗一听就明白了,赶紧亮出架势,问了那句“山下有什么?”意思是“你算哪一辈儿的?你让我说我就说?我得先看看你有几把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