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1400000023

第23章 中国拒绝捧杀(5)

此后,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以浮动方式从1:8.27升值到2009年底的1:6.8,升值18%左右。其中2008年升值最快,2009年基本未动。

但是美国对此并不满意。2010年3月,还是5年前那个美国纽约州参议员查尔斯·舒默公布升级版“舒默议案”,要求美国财政部识别“汇率根本性失当”的国家,并拟定一份包括寻求类似不平衡政策国家的“优先行动”名单。议案要求美国政策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低估作出反应,禁止美国政府购买来自这些国家的商品和服务,除非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采购协议》的签署国。在这些国家“未能采取合适政策”的360天后,将禁止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OPIC)参与这些国家的项目融资,并反对新的多边银行融资项目。

除汇率外,美国还指责中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2008年8月,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表示,中国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强,应肩负起更大的责任。他还指责中国政府在全球贸易谈判中采取了其所谓的保护主义立场。

保尔森在为《外交》杂志所撰写的文章中指出,中国在允许人民币升值方面已经取得进展,但还需要进一步升值,以助其应对不断上涨的通货膨胀。

保尔森写道,“作为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吸引大量投资的国家,若中国能在全球经济决策方面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将从中获益,但在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当中,中国的表现似乎恰好相反。”他还称,“中国坚持保护国内工业发展的做法导致其他国家采取同样举措,这成为刺激反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在世界范围内滋长的主要因素。”

这种声音并不是保尔森一个人所持有的。佐利克在提出“利益攸关方”概念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明确谈到“如果中国在多哈谈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那将是有帮助的”。

除此之外,还有别样的“中国责任论”声音。2010年初,行将卸任的美国财长保尔森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的专访时称国际金融危机的部分成因是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高储蓄率导致全球经济失衡,而充盈的资金又导致美国投资者购买高风险的资产。这一说法在中国引起一片哗然。

纵观这几类问题,应当说每一项都攸关中国的利益,伊朗和苏丹是我国石油进口的重要基地,过度的节能减排会影响中国尚未完成的工业化进程,而人民币升值则关系中国的出口和就业,中国恐怕很难对西方有求必应。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西之间的交锋一定还将持续下去,而西方也一定不会轻易放弃对中国的要求。

“战略再保证”与“中美共治论”的实质

奥巴马上台之后,在对华政策上又展现出新的面貌。应当说,一开始奥巴马在对华战略上并不清晰,2009年4月伦敦G20峰会上,中美两国元首把中美关系定位为“积极、合作、全面”,但战略定位问题并没有解决。

奥巴马外交团队深刻地意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2009年11月,奥巴马访华,其外交团队试图在此前就战略定位问题有所突破。9月24日,美国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就中美关系发表专题演讲,提出“战略再保证”的概念,美国保证欢迎中国的崛起,不会采取行动遏制中国。虽然奥巴马没有接受“战略再保证”之名,却接受了“战略再保证”之实。

11月17日,作为奥巴马访华的成果,在《中美联合声明》中,双方提出“战略互信”一词,并提出“培育和深化双边战略互信对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至关重要”。

许多分析人士对“战略再保证”一词表示欢迎,认为它表明美国放下身段、寻求与中国对等承诺的意愿。但在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门洪华看来,“战略再保证”的提出,实际上发展了“中国责任论”的成分,其目标基本上确定为:美国以欢迎中国和平崛起为条件,要求中国做出战略保证。

在近一两年的中美关系中,另一个流行概念就是“中美共治论”。“中美共治论”最早缘起于一个新造的词汇“Chimerica”(中美国),这是美国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2007年3月4日在英国《星期日电讯报》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根据他的定义,“中美国”主要是指最大的消费国美国,与最大的储蓄国中国构成的利益共同体,以及这个利益共同体对全世界经济的影响。

“中美国”概念提出后不久,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就提出了“G2”概念。

前文提到,弗雷德·伯格斯滕的原意是,第一,美国建立“G2”的目的,是为了应对中国在WTO、汇率、贸易等问题上对美国利益的挑战,克服美国领导的国际经济秩序所面临的巨大困境。在伯格斯滕看来,而唯有以此“完全的权利、真正的共同领导地位”才足以“吸引中国”,“创造一种全球急需的有效领导”。第二,博格斯滕承认,“G2”模式主要限于经济领域,在其他领域“未必更有效”。

但是,随着政治家们开始借用这个概念,G2很快开始变异为“中美共治”。

而布热津斯基、基辛格等美国前政要的相关言论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9年初,布热津斯基在华盛顿接受日本《读卖新闻》专访时说,“在双边关系方面,美国应该加强与中国的关系,确立G2的关系”。他对G2的公开支持,让日本媒体惊呼“这恐怕不只是一种幻想”。

决策层也开始使用这个概念。2009年3月,世界银行行长、前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撰文表示,中美两国必须成为20国集团的引擎,“没有G2强劲发展,20国集团就将会令人失望”。不久后,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在《卫报》发表观点表示,中国将成为21世纪“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未来的几十年间,中国将与美国一道,成为两支“权威力量”,成为“世界两强”。米利班德是西方第一位公开支持建立“G2”的在任政治家。

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及其他政府高级官员并未对“G2”做过公开表态,但国务卿希拉里在访问中国时提到的中美“同舟共济”,被观察人士视作是对“G2”的间接承认。甚至有日本媒体以“G2”来描述美国新政府的对华政策。

尽管奥巴马本人没有直接使用这个词汇。但从他的发言中,也可以明显感觉到他受到此概念的影响。在访华的第一站上海,借与青年学生交流的机会,奥巴马先是把中国吹得很高,说“世界上除非美中两国一致,不然能够解决的全球的挑战是极少的”。

他举气候变化的例子来做阐释: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温室气体的排放国,也就是造成全球变暖的因素。那么,美国作为一个高度发达国家,就像刚才说的,从人均来讲,人均消耗的能源多得多,排放的温室气体按人均来算比中国多得多,但是中国增长速度快得多,人口多得多,所以除非我们两个国家都愿意采取一些关键的步骤来应对这个问题,否则我们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只是一个例子,我希望会晤的成果,就是我和胡主席能够就美中两国怎么共同发挥领导作用而达成一致。因为我可以告诉各位,甚至很多其他国家他们将等着我们,他们要看我们做什么,他们要说,‘你看美国、中国他们对这个并不认真,那他们也不会认真’。”奥巴马说,“两个国家(指美国和中国——笔者)就要承担做领导的责任。”

至此,“中美共治论”的实质清晰可见,那就是让中国承担更多的责任,是“中国责任论”的一个升级版。

来自阿拉伯世界的呼声:中国应抗衡美国

2005年11月22日,英国《每日镜报》的一篇报道爆出猛料,报道说,根据该报获取的一份英国首相府极机密的备忘录,去年布莱尔访问美国期间,美国总统布什曾与布莱尔首相讨论过轰炸卡塔尔的阿拉伯半岛电视台计划。

这篇报道引起了英美及阿拉伯世界的三方震动。唐宁街10日表示“不对泄露出去的文件发表评论”,23日,英国司法部长罗德·高德斯密斯警告《每日镜报》不要再继续报道,否则他们将因违反《官方保密法》而遭到惩罚。而白宫在11月22日驳斥这篇报道“诡异且令人难以理解”,其完全是凭空想象的。

11月24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所有员工在30多个国家举行抗议活动,要求美英政府立刻对“轰炸半岛台总部”一事进行严肃透明的调查。半岛电视台驻北京记者站的7名员工在他们的办公地建国门外交公寓北门手持《每日镜报》关于“布什准备轰炸阿拉伯盟友”的报道,并不时地向过往行人介绍情况。

其中两名员工举着半岛台在伊拉克遭受美军袭击而丧生的记者塔利戈·阿尤伯的画像,上面写着“不要再拿人的生命开玩笑”和“立即开始调查”的字样。在抗议进行了30分钟后,负责该区域安全的警方赶到了现场,但并没有阻止抗议。北京记者站的抗议活动长达40分钟,远远超过了半岛台总部号召的15分钟时间。

一周之后,事件仍然没有平息。11月30日下午,笔者来到半岛电视台北京驻地,与半岛电视台北京记者站站长伊扎特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话题从这次事件开始,延伸到阿拉伯世界与西方以及与中国的关系。

伊扎特是巴勒斯坦人,皮肤黝黑,留两撇浓密的小胡子,眼窝很深,目光炯炯逼人。他多年参加全国两会报道,并曾在温家宝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用中文向总理提问。他说话很直率,首先对《了望东方周刊》关注这一事件表示感谢,然后直言了对西方的不满。

舒泰峰:您如何看待英国《每日镜报》报道的真实性?

伊扎特:我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这百分之八九十是真的。第一,有好几个英国前官员包括前国防部长已经确认看到过这个文件。第二,英国把这个事情当做国家保密的事情,不能谈,报纸也不能登,不能再讨论,不允许英国媒体再谈这个问题。而且还抓了两个记者,要起诉他们。如果不是真的,他们完全可以否认。第三,通过原来好多美国官员包括美国国防部长在内,对半岛电视台的发言,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不但对半岛电视台不满,而且对半岛电视台有仇恨。加上历史上美国的一些行动,比如轰炸南斯拉夫的电视台,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轰炸了半岛电视台的几个办事处,这些事情综合起来,我认为百分之八九十是真的。

舒泰峰:您认为美国为什么如此嫉恨半岛电视台?

伊扎特:这个问题你应该问美国。半岛电视台把美国一贯用的民主、媒体自由的口号戳穿了,证明了这些口号都是废话,都是骗人的。半岛电视台是根据“意见及他见”的原则成立的,他们挑不出半岛电视台的任何错误和缺点,所以开始准备考虑用武力来解决,然而,这恰恰反映了他们的虚弱。

舒泰峰:外界有一种印象,觉得“半岛”是“反西方”特别是“反美”的媒体,在遇到阿拉伯世界与西方的重大冲突比如伊拉克战争、人质事件、约旦遭受恐怖袭击等事件时,“半岛”采取怎样的立场?

伊扎特:我们只报道新闻,不报道立场。我们不反对谁,也不支持谁。美国的对外政策特别是对中东的政策产生错误,引发反抗或者别的,这不是半岛电视台的责任。美国在伊拉克用了不许用的武器或者其他不应该做的事情,这不是我们不应该报道的事情,而是他们不该做。

舒泰峰:从伦敦爆炸到约旦爆炸,阿拉伯世界似乎与美国和西方世界有矛盾加深的趋势,您怎么看待这种矛盾?

伊扎特:我可以告诉你我的立场。美国不但与中东地区矛盾加大,实际上,美国跟全世界距离越来越大,这与半岛电视台没有任何关系,而是由美国自己的外交政策引起的。我们承认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它要把自己的文化传播到全世界,但是每个国家有各自的文化,而且很多比美国的文化要悠久几百倍。文明和文明应该通过对话来交流,而不是战争。

我们看到布什去拉丁美洲的访问,非常失败;美国跟欧洲关系如何?也不是特别好;布什来亚洲访问,在韩国,很多人游行示威,布什还没有离开韩国,韩国政府就说明年要撤回伊拉克驻军;在日本,虽然美国支持日本加入安理会,但布什刚离开,日本就会晤了俄罗斯总统普京;来中国,除了安全措施,布什跟任何一个第三世界小国的总统来访完全一样。所以美国的对外政策跟全世界都有问题。只是由于美国对中东用的力量特别大,因此与中东的对立也就更大一些。

舒泰峰:这些矛盾和对立是“文明的冲突”吗?

伊扎特:我自己的立场,要谈文明的话,我可以提比如中国和印度文明有没有冲突,中国文明跟阿拉伯文明有没有冲突。美国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很难说是一种文明。在美国有个大争论,“我们是谁?”一个民族对“我们是谁”都没有一个定义,怎么能说是一种文明。所以我说你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很难讲美国文明与其他文明有没有冲突,因为很难说存在一种美国文明。我们最多可以讲是一种“文化不了解”。

舒泰峰:如何化解阿拉伯世界与美国的这种矛盾和冲突?

伊扎特:很难化解。到目前为止,很可惜我们看到美国仍然没有以对话为方向来解决文化差异的问题。他们仍然是一种“不支持我就是反对我”的态度,这不是文化对话的原则。它什么时候成熟了,认识到必须通过对话,而不是非要吃我的麦当劳、喝我的可口可乐,信奉我的民主制度,才能把距离缩小一点。只可惜,美国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这种认识,从而导致与中东相互信任的缺乏。

访谈的最后笔者问到关于中国的话题,伊扎特的回答显示他对中国的态度是与对西方的态度密切相关的。笔者问:“西方对中国的发展和未来走向不大放心,你怎么看待中国的发展?”伊扎特回答:“半岛电视台不能对此发表评论,但我可以说阿拉伯人的立场。我们跟西方相反,阿拉伯人认为现在的世界不太平衡,他们认为中国发展越来越快,符合他们的利益,可以把不平衡的状态扭转过来。”

在访谈后的私下交流中,伊扎特对笔者直接表示,阿拉伯世界希望中国能够站出来,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力量,并且毫不掩饰对中国目前不愿为阿拉伯世界出头的不满。他甚至认为中国在处理阿拉伯世界的一些问题时,立场是站在西方一边的,他为此感到失望。

4年后,2009年10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在新华通讯社、新闻集团、美联社、路透社、俄塔社、共同社、英国广播公司、时代华纳特纳广播集团和谷歌共同倡议发起,新华通讯社承办的世界媒体峰会上,伊扎特再一次向笔者表达了对中国在阿拉伯事务上的不满。这一次,与这次会议的主题相配合,他主要谈及中国媒体在报道上的问题。

为期两天的这次会议堪称是一次世界传媒盛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通讯社、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形态的170多家传媒机构参会。

同类推荐
  • 魅力经济学

    魅力经济学

    经济学是简单的,一杯咖啡、一辆汽车就可以解释它。经济学是迷人的,它的理论充满智慧,也不乏诗意的想象。经济学是体贴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形影不离。经济学是实用的,从柴米油盐到经营管理无所不包。经济学是精彩的,从温莎公爵的旷世恋情到惊心动魄的货币战争。
  • 经济学不是教你诈

    经济学不是教你诈

    最见怪不怪的生活案例和最意想不到的趣味解读,为你揭开日常生活中鲜为人知的经济学秘密和潜规则。
  •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拉弗曲线、破窗理论、银根紧缩 、市场泡沫、金融危机……这一系列陌生又严肃的经济学术语让我们面对经济学总是提不起劲。不过经故事包装,他们又变得亲和、好沟通。如果你是经济学的初级入门者,用故事来解释经济学再适合你不过了。
  • 从零开始读懂博弈论

    从零开始读懂博弈论

    博弈论是在西方哲学、经济学、心理学、信息论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出来的思维利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博弈,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都能够运用博弈论来寻找最佳的解决之道,用博弈智慧来指导生活决策。《从零开始读懂博弈论》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思想及运用,通俗易懂,饶有趣味,并寻求用博弈的思维智慧来指导生活和工作。读者可以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中轻松领会博弈思维的精髓,获取开启人生智慧的金钥匙。
  • 家庭理财好帮手

    家庭理财好帮手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只有通过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收入,谨慎地投资理财才能走上一条充满希望的致富之路。那么,如何设计自己家庭的致富之路?怎样才能在家庭生活和经济压力等问题中做到平衡呢?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家庭的投资理财的方法和途径呢?本书根据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详细讲述了家庭理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是我们家庭理财的好帮手。本书根据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详细讲述了家庭理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让人们从生活中获取智慧,从而使每个家庭在生活和经济收入之间有一个合理的缓冲区,从而保证家庭生活朝着稳定、和睦、健康的方向发展。
热门推荐
  • 红楼之倾世缘

    红楼之倾世缘

    林海病重,唤女归扬,为保女儿将来,过继一子林墨涵。皇上薨逝,却是被太子毒害,太后拥立亲子十六子刘玄继位,一时间风雨欲来,太后开刀清算前账。林海尚未出头七,皇上圣旨便到,孰料林墨涵手中竟有先皇遗诏,保住林家,携黛玉归姑苏葬父。林家与皇室又有着怎么的因缘,太后为何在林如海尸骨未寒之时就要动手?贾家及其他豪门贵族为顺应太后之意步步相逼,墨涵和黛玉又要怎样一次次破解阴谋,冲出重围?又有哪些人会一路保这兄妹俩平安?圣旨下,重返京城,等待他们的是什么?相依相守多少年,兄妹之情渐渐变为男女之爱,这段为世人所不容的不伦之恋将会如何收场。为保性命,一朝而反,烽烟起,新主立,天下定,兄妹情。且看黛玉如何走出贾家的亲情,如何走出丧父丧母的哀痛,如何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爱与被爱,演绎一段兄妹之间的倾世孽缘。墨涵:妹妹,哥哥不管你心中是怎生想的,哥哥都要叫你知道,哥哥喜欢你,只想娶你为妻,爱护你守护你一辈子。黛玉:哥哥,只要有你在身边,玉儿什么都不怕,管他是太后还是皇上,管他是贾家还是王府,玉儿永远只相信哥哥一人。推荐兰兰的完结文:黛清醉红楼推荐新文:嫡女策喜欢西兰的读者可以加入QQ群:2059761西兰—花菜。有什么意见大家可以随便提,或者有好的想法也可以告诉我。谢谢亲们的支持。
  •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1卷)》内容简介:作为一本诗歌读物,《读诗(第1卷)》选稿的基本原则是不论门派,但求好诗,鼓励勇于承担,直面现实,体现汉语诗性魅力的写作;无条件地向那些将汉诗带入成熟、开阔、高贵、大气之境界的诗人致敬,向那些给汉诗的未来投注新活力、体现新难度、创造新格局的诗人致敬。写诗在今天比起任何时代都更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新世纪诗歌版图的拓展,有赖澡雪精神,日益精进的一代人的共同戮力,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隐忍自处,孤怀独往,引领风骚的巨匠与杰作的出现。我们也将不遗余力地发现新手,向有借鉴价值的实验之作开放。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篡位吧,皇夫

    篡位吧,皇夫

    《天价宝贝》:朕的后宫,被后世誉为渺风大陆一锅煮。五大国最拔尖的男人一个没跑儿,全收在朕的后宫。皇夫们很美很有才,朕很欢喜。可惜,皇夫们还很黄很暴力,朕很伤感!**片段**沈凤卓是那种看背影就忍不住想入非非,但是看到正面就忍不住反思为何会想入非非的人。“怎么是你?”本宫抚额,这种想要自插双目的感觉是什么?“殿下认识草民?”沈凤卓咧嘴一笑,脸上的麻子在烛光中熠熠生辉。本宫果断地摇头:“不认识!绝对不认识!”沈凤卓慢慢凑到本宫耳边,压低了声音道:“殿下三天前才索取了草民的唇印做定情信物,这么快就忘了?”你妹的唇印!你妹的定情信物!沈凤卓你个写艳情话本画春宫的混蛋!云流翘着二郎腿,默默地盯着朕:“陛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朕叹了口气:“云王爷,大雍祖法在上:国在家在,无割让之地,无拱手之银,亦无外嫁之女!”云流挑眉:“是么?”朕道:“若王爷想要,请点齐兵马,战!”“哪儿用这么麻烦?”云流站起身,冲朕一笑,“不能嫁女,那本王嫁进来总行吧?”善了个哉,见过联姻的,没见过把战神派出去联姻的,北狄皇帝的脑子让后宫美人的胸给挤傻了吧?云流一脸严肃:“琉璃,就算这是事实,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呀。”杜清洄是西夷大巫的弟子,不会说话,也不会武功,温顺得跟小绵羊似的。据西夷摄政王说,他们的小皇叔只会用一点小毒。摄政王一脸我若说谎就天打雷劈的表情,朕一时不查就轻信了。结果真是不堪回首啊。小绵羊皇叔来大雍的第一天,沈凤卓病了。小绵羊皇叔来大雍的第二天,云流病了。小绵羊皇叔来大雍的第三天,朕病了。然后,只会用一点小毒的西夷小皇叔明目张胆地躺在了朕的龙床上。看着树熊一样扒在朕身上的小皇叔,无语凝噎——闷骚果然比风骚更勇猛。宋子书是南疆战败后送给朕的礼物。朕为他,放弃了南疆十五城。但就是这么个人呀……“一定是朕睁眼的方式不对!”朕用力地揉了揉眼睛,再睁开。宋子书肯定道:“陛下,您真的没有眼花。”“宋子书!”朕掀桌子,“你蔑视天威,蔑视朕!”“臣没有!”“你有!”朕看着躲在他身后的小团子,“你敢把你裤腰带上别的小拖油瓶给朕扔出去么?”宋子书摇头,无奈道:“陛下,那是臣的儿子。”“……”所以说什么来着,已婚男人,哪怕是死了老婆的已婚男人,就是麻烦啊!哪有女皇的男人带着儿子入后宫的!!宋子书你熊的!好友沼液筒子的搞笑文: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危机就是商机

    危机就是商机

    本书为本书为你揭秘面对危机时风云人物的逆势吸金之道。资本大亨和行业领头人们在危机中与风险博弈,发掘隐藏的商机,并用多年积累的商业制胜经验,积极迎接挑战,或保全或增加自己的财富储备。在他们的财富之路上,那一串串穿越风起云涌危机而留下的足迹显得弥足珍贵,为更多人如何在危机中发现商机留下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你揭秘面对危机时风云人物的逆势吸金之道。资本大亨和行业领头人们在危机中与风险博弈,发掘隐藏的商机,并用多年积累的商业制胜经验,积极迎接挑战,或保全或增加自己的财富储备。在他们的财富之路上,那一串串穿越风起云涌危机而留下的足迹显得弥足珍贵,为更多人如何在危机中发现商机留下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 红飘带狮王

    红飘带狮王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由沈石溪编著的《红飘带狮王》共十八章节,主要内容为群狮草原逐鹿,帕蒂鲁狮群易主,幼狮惨遭屠杀,再见红飘带,努力塑造新雄狮,开创第一块领地,理想的两狮世界,驱逐无鬛公狮等。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