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0900000036

第36章 附录(1)

学者小传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vonMises)

1881年,米塞斯出生在奥匈帝国的莱姆堡。他于1900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毕业后,参加过庞巴维克的研讨课。他发表的第一本重要经济学论着是1912年出版的《货币与信用理论》。在这本书里,米塞斯对通货膨胀表现得无比厌恶,他简明扼要地提出了商业周期理论,认为货币供应增加只会产生一个恶劣的影响,那就是生产结构严重扭曲。该理论后来被哈耶克继承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米塞斯在军中服役,战后,任职于奥地利工业委员会。到1921年,他还担任了一个政府机关的法律顾问,负责起草终战条约的条款——解决交战国间战前的私人债务问题。1927年元旦,他创建的商业周期研究所正式成立,哈耶克出任该所第一任所长。因对**势力蚕食奥地利深感不安,1934-1940年他不得不移居日内瓦,担任日内瓦国际问题研究院的教授。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1940年,他移居美国纽约。

然而,此时的美国经济学界被凯恩斯主义主导,米塞斯遭受同行的放逐,他甚至找不到足以糊口的工作,直到1945年通过Lawrence.Fertig&WilliamVolker基金会的推荐,才在纽约大学得到访问教授的虚职。所谓的访问教授,实际上也就是对他学术成就的不认可,当时的纽约大学甚至拒绝给他薪水。到1949年,米塞斯一生中最伟大的着作《人的行为》(HumanAction)一书出版,但即使如此,他仍只能做访问教授,直至1969年退休。

但世俗的眼光无法掩盖他的伟大。2000年,他被《自由》杂志推举为“自由至上主义的世纪人物”。获得如此高度的评价,主要得益于他在对理解人类经济社会运作基本原理方面所做出的诸多理论贡献。在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经济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市场交易学和人的行为学等领域,他都曾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基于这样深刻的认识,米塞斯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独具慧眼地指出:在缺乏市场价格机制条件下,经济计算的不可能性会导致中央计划经济的非可行性。其理论依据是:没有自由市场,就没有价格制度;没有价格机制,就不能进行经济计算。经济计算问题,注定了中央计划者永远无法正确地计算复杂万分的经济体系的运作。由于失去了价格机制,政府根本无从得知市场需求的情报和信息,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中央计划体制的失灵,以及经济的低效率乃至瓦解。20世纪最后10多年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改制,以毋庸置疑的史实验证了米塞斯对中央计划经济非可行性的理论判断。

米塞斯和他的学生哈耶克的经济学思想,可以说是我自己认识的出发点。本书对未来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就来自米塞斯的观点:“信用扩张确实能导致一时的繁荣,但这种繁荣迟早会归于破灭,导致新一轮的萧条。货币把戏只能收到表面的一时之效。从长远看,它肯定会让国家陷入更深重的灾难。”

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

1883年,熊彼特出生在当时奥匈帝国的摩拉维亚省,1893年迁居维也纳。他于1901-1906年在维也纳大学求学,攻读法律和经济。他是奥地利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庞巴维克的及门弟子,1906年获维也纳大学法学博士,1919年任奥国财政部长,后在德国任教于波昂大学。经济大萧条的发生为**主义兴起提供了温床,为此他不得不于1932年避居美国,任教于哈佛大学经济学系。

熊彼特的重要学说主张是“商业周期(Businesscycle)”理论,这是熊彼特最常为后人引用的经济学主张。根据其说法,早在19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图克(ThomasTooke)就提出过类似“商业周期”的主张。此后,在重要的经济学家们的着作中也都略有提及,如李嘉图、朱格拉、马歇尔……因此,熊彼特谦虚地认为,他自己只不过是将前人对商业周期的理解予以总结并把定义与作用明确地展示出来而已。

根据他的集大成理论,他认为当景气循环到谷底时,某些企业将不得不考虑退出市场,而另一些企业则必须要通过“创新”来求得生存。只有将多余的竞争者筛除,或是有一些成功的“创新”产生,才会使景气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但是当某一产业又重新有利可图的时候,它又会吸引其他新的竞争者加入。随着行业内竞争者的加入,必然导致利润递减,一切又回到之前的状态……

基于此,熊彼特认为:每一次萧条都意味着一次创新的可能。或者反过来陈述为:每次的创新都预示着下一轮萧条。而资本主义成功的一个主因就在于“创造性破坏”这一市场机制。这一机制不仅包括成功的创新,也包括打破旧的、低效的工艺与产品,这种替代过程使资本主义处于动态过程,并刺激收入迅速增长。

但他并不认为资本主义能长久地生存下去。他说:“不,我认为它无法生存下去。”马克思所认为的社会主义必然会取代资本主义的这一观点,他是赞同的,但这一结果的出现,并非如马克思所认为的,是资本主义自己的失败所致。恰恰相反,在熊彼特看来,资本主义最后是被其自身诸多的成功所毁灭的。

在本书第四章《咎在认识》及第六章《复苏之路——创造性破坏》中,我曾先后引用他的相关观点。

罗伯特·布伦纳(RobertBrenner)

布伦纳,欧美世界最为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社会理论与历史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布伦纳所讲授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与历史理论”颇受学生欢迎。这位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英语世界引发着名的“布伦纳之争”的资深经济学家,被学界冠以“政治的马克思主义者”“经济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称号。

他的理论诉诸马克思本人的思想,特别是马克思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当然也受到英国历史学派,特别是希尔顿和多布等人的影响。他以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为基础,认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源起,必须在新兴的生产关系中寻找。这就意味着在研究一个社会阶段向另一个更高社会阶段过渡时,不能单纯地从线性的生产力(特别是技术)自我发展的视角出发,而是要从这一现象背后的根源出发。在他看来,并非单纯的贸易或商业资本的全球扩展,导致了社会阶段的更替,如封建主义的必然灭亡和资本主义的必然兴起。真正的原因要在经济现象背后的政治共同体以及其所构建的复杂的社会生产关系系统中去寻找。为此,布伦纳开创性地提出了“社会财产关系”这一全新概念,他认为人们只能在既定社会财产关系的框架前提下从事一定形式的再生产,由此诞生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不同的发展模式。

他最新的一个观点是,2008年所爆发的经济危机归根到底就是一场因为生产过剩而导致的危机,也就是说,这场危机不是人们所认为的明斯基危机而是一场马克思危机。在本书的第四章中,我引用他的相关观点。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R.Darwin)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1831年,经他的老师、植物学教授约翰“史帝文斯“亨斯洛举荐,他以无报酬的“自愿博物学家”的身份,随“贝格尔号”环球航行,做了5年的科学考察。在这5年时间里,达尔文利用一切机会在地质动植物和生物特征等方面,做原始的观测与记录。此外,达尔文关于加拉帕戈斯群岛动物区系的研究,为他后来着名的进化论提供了许多基础性的资料。1859年,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出版。

在这本书中,他用了大量翔实的资料证明所有的生物并非神创,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的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他据此提出了“生物进化论”这一观点,摧毁了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在这本书的第一章里,他开宗明义地指出,变异必须在生物的本性也就是内因和条件外因共同的作用下才能进行,且缺一不可。

达尔文认为关于变异,生物本身的内因往往比条件外因更为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直接决定着生物变异的方向和性质。在本书前言及第八章《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崩溃》里,我曾先后引用他的这一观点。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JosephToynbee)

汤因比出生在伦敦一个历史学世家,他的伯父也是一位历史学家,专门研究经济发展史。汤因比的名字正是为了纪念这位早逝的伯父而起的。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汤因比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并热爱历史。这些都为他在历史学上取得丰硕成果,并成为一代历史学巨匠奠定了基础。

汤因比对历史有独到的眼光。他的12册巨着《历史研究》讲述了世界26个主要民族文明的兴起与衰落,被誉为“现代学者最伟大的成就”。汤因比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历史学家,也是一位出色的哲学家。他常从哲学的视角思考宇宙人生和社会历史的诸多重大问题,被视为现代西方“思辨的历史哲学”的主要代表。为此,美国《新闻周刊》曾这样评价他:他已成为一位世界通哲,而与爱因斯坦、史怀哲与罗素并列。

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人类各文明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基本的一般规律。犹如一个有机体,每个文明都会经历起源、成长、衰落和解体四个阶段。不过,文明的这种周期性变化并不表示文明是停滞不前的。在旧文明中生成的新生文明会比旧文明有所进步。文明兴衰的基本原因是挑战和应战。他认为:“适度的挑战,不但可以激励被挑战者获得一项较成功的回应,还可以帮助他们获得一种动力。这种动力可以驱使他们更向前迈进一步。”他认为一个文明,如果能够成功地应对挑战,那么它就会诞生和成长起来;反之,就会走向衰落和解体。在本书前言及第九章《经济与政治》里,我曾先后引用他的这一观点。

辜朝明(RichardKoo)

辜朝明,祖籍台湾,其父为“台独”大佬辜宽敏。辜朝明自幼在日、美等国接受教育,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完成经济学学业后,作为经济学家任职于美联储,并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受聘于日本最大的证券公司野村证券担任首席经济学家。

作为一名经济学者,辜朝明有别于众多同行,他不是藏身于纯学术的象牙塔中,而是长期活跃在日、美等国经济金融舞台的第一线,因此他对诸多经济问题的视角和理解虽不深刻但却独到。

长期以来,对于美国1929年爆发的大萧条,及日本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失落的10年”这样大规模的经济衰退,传统的解释是:资本市场的崩溃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等问题凸显,造成信用紧缩,进而导致企业借贷困难,最终引发整体经济大规模的倒退。换言之,经济之所以出现危机,根本原因在于货币供给不足。因此,克服经济危机的必要手段就是通过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足够的流动性。

但经过对大量历史数据和资料缜密细致的分析,辜朝明认为事实恰好相反,他提出了“资产负债表衰退”这个在经济学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概念。他认为包括大萧条及日本经济衰退的根源并不在于货币的供给方,而是货币的需求方——企业。由于经济的衰退,股市及不动产市场的泡沫破灭,市场价格的崩溃造成在泡沫期过度扩张的企业资产大幅缩水,企业负债严重超出资产。为修复恶化的资产负债表,企业的动能不是利润的最大化,而是负债的最小化。

同类推荐
  • 全球性博弈

    全球性博弈

    在这种基调的基础上对中国和国际进行了全方面的透彻解读。中国篇中,本书以人性讨论为基准,作者针对中国国情,详细深入地剖析了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科技,分别研究了中国以及国际社会中的典型国家,文化体育等等诸多问题,在未来,重点分析了大量时代性问题,现在,过去三种层次的透视中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更加全面真实的中国。国际篇中,作者详细讲述了美、日、俄、新、韩、印等国,使读者对中国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也让读者对全球化的本质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给全书奠定了一个哲学伦理的基调。作者以人性的讨论开篇,对各国的政治制度和基本国情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挖掘和阐述,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全球化的过程
  • 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面临不计其数的决策与判断,我们都希望能有一种终生受用决策依据和思维方法,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人人都希望懂得一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世界的经济危机,中国的经济崛起,在这之间,经济学能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能为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梁小民教授以通俗、简介的语言,通过分析一个个经济事件,让我们一本书轻松读懂世界经济局势,让我们在面临某些问题时能够更加睿智、理性地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 趣味经济学

    趣味经济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 听经济学家讲故事

    听经济学家讲故事

    经济学就像远远挂在天边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及吗?经济学是复杂的理论,高深的原理,抽象的数学符号吗?不,经济学是和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妙趣横生的事实。本书就是你正在寻找的通俗化的、不用费力就可读懂的“经济学”。在这本书里,你可以从大量的生活小事中明白经济学的规律,从生动风趣的描述中学到经济学的常识,却不需要去读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去钻研那些艰涩难懂的经济学读本。
  • 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

    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

    《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最新餐饮管理人员实用操作手册》共分为管理实务与工作规范、管理制度、管理表格三部分内容。具体以管理实务、工作规范、岗位职责、管理制度与管理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的呈现了餐饮企业进行规范化操作管理的要点。《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最新餐饮管理人员实用操作手册》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详实、具体、易于操作、实用性强。该书具有非常高的使用价值与参考价值,是餐饮从业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案头参考工具。
热门推荐
  • 盲君我疼你

    盲君我疼你

    冲动是魔鬼!当凤非鸾第九百九十九次在心中哀嚎自己嘴贱的时候,她已经坐在抬进俊王府的花轿上了。尼玛!谁说穿越就能桃花朵朵开?谁说穿越就可以过米虫的生活?她不就是嫉恶如仇了点,看不惯别人以貌取人了点,为毛老天爷要这么恶整她,让她嫁给这个腿残眼瞎脸上还带疤的“俊”王爷!好吧,既然躲不掉就嫁吧!好歹是个皇家媳妇,好歹吃穿不愁,只要那什么俊王爷跟她井水不犯河水就行了!他,原是上原国君的嫡长子,风流无暇俊美无匹被国君亲封为“俊王”,一场飞来横祸,瞎了眼,残了腿,毁了容,从此,被退婚,吓死新娘…俊王成了皇室第一个滞销品…片段一:某日,京城第一听书楼里,说书人一杯清茶,一把折扇,啧啧道:“俊王爷奇丑无比,相貌堪比魑魅魍魉…”只两句,正在听书的某女拍案而起,二话不说揪住说书人的衣襟:“放你娘的屁,老子老公丑是丑了点可是丑的有个性!”片段二:“你在干嘛?”某女看看自己腰上的爪子皱眉问道。“走路。”某男如是回答。“走路就走路,你摸我腰做什么?”“看不见。”“…”“你还在走路?”某女看看自己胸前的禄山之爪,眉头能夹死蚊子。“不,走累了,休息。”“…”片段三:某女和某男冷战,某男厚颜无耻的派人盯着某女…“王爷,王妃把后院的翠竹都砍了。”“翠竹?她要这些做什么?”某男不解。“听说是要造竹梯。”“竹梯?”某男愈加疑惑。“据说是用来爬墙…”“爬墙!!!”某男一声爆喝,不见了身影…两日后,俊王府的院墙皆增高五米,成了名符其实的“桶”,令无数梁上君子捶胸顿足不已。
  •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常识枕边书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常识枕边书

    本书内容涉及供需关系、市场、经营、消费、宏观经济、国际贸易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概念,既是一本全面翔实的经济学知识普及读本,同时又是一本指导经济生活,科学实用的工具书。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中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构思巧妙,幽默风趣。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责任胜于能力

    责任胜于能力

    本书是一本体现完美职业态度的培训经典!强调责任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能力,空有忠诚与责任,但是缺乏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同样不能给企业创造价值,反而会成为企业的包袱与累赘。换言之,一个员工的责任感只有在自身能力的展示中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本书站在员工的立场,着重从什么是责任、责任与能力的关系、忠诚、细节、方法、绩效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揭示了“责任胜于能力”这一重要工作理念。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为妻:庶夫狠嚣张

    嫡女为妻:庶夫狠嚣张

    丈夫设计害的她家破人亡,将他恨入骨髓,相互争斗不死不休,直至最后病死榻上。重生后本以为和那人再无交际,不想十里红妆,郡主二次下嫁,入住太傅府,再度成为庶子媳。现实却像是和她开玩笑一般,许多前世并未发生的事情接踵而发,在她身边总有那么几个不怀好意的接近。姐妹之间为了利益相互利用、谋算、各种想踩着她上位。阴谋不断,手段层出不穷,躲不过就只能迎面而上!想踩着她上位?你得爬得上来才行。引祸江东到她身?反将一局管你去死!上有嫡母眼不眼存有嫉妒一心想让将她镇压。下有嫡子长媳不渝,妯娌之间各种不对付。在外玩别人,在家玩庶夫,郡主表示,其实这样的日子也挺不错……
  •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宇宙的摄像机在白云深处,它白天对着我们,夜晚也对着我们,哪怕我们噤声,熄灭了灯,变得漆黑一团。也能准确地把我们记录下来。宇宙之心,大过所有的心。但这颗巨大的心时刻都眷顾着最弱小的心。仙女与天使是一对姐妹。当所有姐妹都安静下来,我只想歌唱,哪怕没有一个字可以唱给她们听,我也想歌唱。如果我努力到最后,会不会像一棵开花的哑木?事物因饥饿而存在。生命因饥饿而充满渴望。往饥饿中活着,这样的灵魂是轻盈的,适合与万物和睦相处。是饥饿使精神得以更新和延续。这一切就像往说:真正的言说之力——是无声,是对一切饥饿之源的真诚和无私的爱。
  • 凤驰天下

    凤驰天下

    她是在一场叛乱战争里,活下来的公主,她的使命便是复国。如画的江山与醉生梦死的爱情,她难以选择。他说,阿初,你真的很美。她动心了。他说,阿初,你记不记得初见时我说过要娶你。她沉醉了。后来他说,阿初,你对我太不公平了。她却面容冰霜,淡然笑了。其实,多想在一个对的时间,对的地点,以对的身份与你相见。最好脱我皇袍,去我龙冠,以平凡之身与你平凡遇见,那些国恨家仇,都是过往云烟。奈何,世间有太多奈何。她的记忆里满满都是血,亲人的血,将士的血,子民的血。这颗浇满仇恨血的心,却是不能爱人的。————无边落木萧萧下,这就是他名字的由来。他叫肖慕叶,生而无根。自小便没有娘亲!他能抛弃一切去爱,包括生命。她说,你在胡说八道,信不信我割了你的舌头。他捂着嘴装怕,就是喜欢看她得意的样子。她说,肖慕叶,能像你一样无忧无虑的活着,才真的是不枉此生。他转过头,默默看她悲伤。后来她说,肖慕叶,你应该叫我嫂子。他却呆在原地,黯然失神,不知所措。其实,多想在她难过的时候,借她一个肩膀。其实,他多想抛弃一切带她远走高飞。奈何,这世间太多奈何。不能为了一己之私,强迫她去放下她公主的使命。“若是有朝一日,世道太平了。你愿不愿意休妻娶我?”女子的目光,悄无声息的期盼着。男子的眼神却变得极其复杂。他笑,俯身在她耳际,一字一句的道:“我愿意!那阿初是否愿意和离,然后嫁我呢?”还是那么轻佻的语气,不过却让她涌起了幸福的潮浪。就像儿时念的那首诗: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先白头,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