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2300000018

第18章 良好的职业习惯助你捕获机会(2)

不给工作留尾巴

有一次,上司让一个同事帮忙把屋子里坏了的两个灯管给换下来。当时屋子里安装了五十多个灯管。“小陈,你去上面把那两个坏掉的灯管换一下,好不好?”上司态度温和地对同事小陈说。

“不用吧,头儿,”小陈回答,“五十多个灯,只坏了两个,没有关系的,几乎不受影响。再说,还可以省一点儿电。等多坏几个再换吧。”

上司说:“这不好,你还是把坏了的先换下来,这样更明亮一点儿。”

后来小陈勉勉强强地去把坏掉的两个灯管给换了。

但他是怎么做的呢?他把换下来的那两个灯管,随手一搁,也不收拾,换下灯管就什么也不管了,以为任务已经完成。包灯管的纸筒,还有线头、电线、电容器,都随便地放在一边。另外,椅子上还有两个鞋印。因为他是穿着鞋子上去的,也没有垫什么东西。他下来后,椅子就歪掉了,他也不扶,然后就走了。整个过程就是如此。

你能说这样的员工是合格的员工吗?遗憾的是,在今天的职场上,许多人都是这样,把活干到一半,留下一个烂摊子,让别人来收拾。

大家都知道,香港有一个超级明星叫刘德华。刘德华对“给工作留尾巴”的员工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他说:“像这样的员工,是没有前途的。”现在有许多这样的员工,老板、上司吩咐他做事,他勉勉强强地做了,但总要留下一个小尾巴。像那个小陈,还得把阿妈阿婶叫来做清洁,帮他把东西归类好,把桌子擦干净,把椅子扶正,把地扫一下。

刘德华被称为香港娱乐圈的“常青树”。我想,他之所以那么成功,不光是他的艺术造诣深厚,更在于他的职业态度。他是那种不仅有小聪明,更有大智慧的人。

人们喜欢刘德华,并不仅仅是因为他英俊潇洒,更因为他勤奋、孝顺、和善及追求完美、不断进取的王者气概。

论唱歌,他没有张学友那样动人的歌喉;比演技,他没有梁朝伟那样精湛的技艺;说跳舞,他没有郭富城那样潇洒的舞姿。

但是,刘德华却用他的勤奋、敬业和真诚征服了亿万歌迷和影迷。

有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

有一次张学友举办了一场个人演唱会,刘德华到场为朋友捧场,唱了一首《冰雨》。在演唱会的现场,刘德华做了一个真实的冰雨场景:当歌曲唱到一半的时候,真的有一盆冷水从头上浇了下来。歌迷们发出一阵狂呼,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本来是张学友的个人演唱会,他是作为嘉宾被邀请来的,以他“天王”之尊,大可不必真的来一盆“冰雨”。我想,要是没有那盆冷水,普通歌迷也不会说他什么的。再说,他也没有必要唱《冰雨》,大可换一首别的歌曲。

刘德华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就是他的职业态度——敬业。正是这种职业态度,造就了他二十多年来在华人娱乐圈的不老神话。

刘德华批评过的这种“给工作留尾巴”的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注意。

你要想受到老板的重视,得到上司的青睐,千万不要“给工作留尾巴”。我们要做好本职工作,但不能做好了这件事,却产生了另外一件麻烦事。这只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老板是不会喜欢的。

不给工作留尾巴,就要做到在工作中追求尽善尽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一个人最大的成就就是在人生的旅途中少留遗憾,一个不可替代的员工最本质的核心还是干好自己的工作。最完美的职业道德就应该表现在工作中力求完美,高效地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务,而不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在工作中留有尾巴。

你应该知道,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他不是根据一个人是否天天上班,而是根据实际工作绩效来判断他的价值的。像这种完成了一件事,却同时给别人创造了就业机会的做法,哪里还有绩效可言?

这就要求追求不可替代的员工力求做到最好。很多企业甚至要求员工“要么做到最好,要么你就离开”。

“如果大家做得不好,那么,微软离破产就只有18个月了!”

这是比尔·盖茨时常告诫雇员的话。这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然而,仔细品味,确实如此。所以他对员工的要求是:“我不要求你们一天24小时地磨工作,我只希望你们尽全力把分内的事情做到最好。”我理解的“最好”的意思,应该是起码不能给自己干过的活留尾巴。

对于员工本人而言,要是养成了给工作留尾巴的习惯,就等于自我毁灭。因为你要是有这样的习惯,那一定是一个效率低下的人,每天被大量的问题纠缠着。

当你能将“做到最好,不留尾巴”当成一种习惯时,你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过程中并找到快乐。否则,留下一个烂摊子,只会增加自己和他人的负担,增加额外的成本。

这种习惯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老是给工作留尾巴,让别人帮你收拾烂摊子的话,其后果可想而知——老板将非常厌恶你,为了节约成本,很可能让你卷铺盖走人。即使嘴上不说,你从此在老板眼里也将成为一个担不了重任的人。

有个培训师说:让日本员工每天擦6遍桌子,他一定会始终如一地做下去;而如果是一个中国员工,一开始他会擦6遍,慢慢地他就会觉得5遍、4遍也可以,最后索性不擦了。中国人做事的最大毛病就是不认真,做事不到位。每天工作欠缺一点,日久天长就会落于人后。

虽然你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地工作,但是你真的会工作吗?你有没有认真反思一下:职责内应该做的事情,你是否都兼顾到了?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是否都做到位了?是否不仅做了,并且始终注重使用高效率的工作方法呢?——把握职业发展主动权的第一步,首先要学会将职责内的工作做全、做深、做专业、做到位,不要给工作留尾巴,不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

学会自我保护

我相信在一个企业里,98%、99%的员工都是很好的,都具有可塑性,但也许还有1%、2%的人有那么一点煽动性。你是否想过为什么他们是现在这个样子?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我先说一个故事。

一个老板接到一笔业务,要把一批货物送到客户的仓库,时间限定在半天内。但这个老板手下的伙计不多,才10个人。老板自然希望手下的伙计能卖点力、加把劲。

但从管理上来说,激励也是要讲究艺术的。于是这个老板想出了一个主意。这天趁大家都在,他就亲自下厨。等到开饭的时候,老板亲自把热乎乎、香喷喷的饭菜端到每个伙计的手里。

大家意外地发现:自己的碗里,有几块红烧肉,就焐在米饭当中。因为肉不在饭菜的表面,他们又看不见别人有没有,于是很自然地想:这是老板对我的关照。

可以说,这顿饭,大家吃得都很开心。整个上午,所有伙计都很卖力地干活,个个搬得汗流浃背。平时一天的活儿,一上午就干完了。

中午,一个伙计不解地偷偷问另一个伙计:“你今天咋这么卖力?”

这个伙计回答得比较不明智:“不瞒你说,早上老板在我碗里塞了三块红烧肉啊!我总要对得住他对我的关照嘛!”

于是众人恍然大悟:原来老板在用心计。

不过,我告诉大家,老板的这种做法在伙计们的眼里是心计,但在管理学上却叫激励。无论如何,试想一下,等到老板调查清楚了,说出事实真相的那个伙计会受老板喜欢吗?他值得托付大事吗?他有心志承受信任吗?

有些私事不能说,而有些话题但说无妨。比如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的工作单位、学历、年龄及性格脾气等;如果你结了婚,有了孩子,就又有关于爱人和孩子方面的话题了。

以前我在打工的时候,因为很努力,到月底老板给我加了块钱的薪水。我的一个同事加了200块。领完薪水,走在回家的路上,他问我:“你加了多少薪水?”我实话实说了。他却说:

“我加了500块。”那时候年轻,我很容易就相信了他的话。相信的结果就是心里很不舒服,越想越不痛快。我那么努力那么拼,老板只给我加了400块,他没有我表现好,却加了500块。我心中愤愤不平,对老板和公司就很有意见。而把意见埋在肚子里,确实很难受。许多同事知道这件事以后,都觉得老板给自己的薪水加得确实太少,心想老板对自己不重视,于是纷纷辞工,今天走一个,明天走两个。走的人多了,那个撒谎的同事反倒有机会了,在公司里的地位一下子显现出来了。老板不但竭力挽留他,还升了他的职,而且真把薪水加了500块。

同类推荐
  • 知识与智慧(漫漫求知路)

    知识与智慧(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 做好工作并不难

    做好工作并不难

    本书包括“职场生存之道”、“与上司相处之道”、“职场晋升之道”、“职场人际关系”、“职场心理调节”、“职场仪表与言行举止”、“职场陷阱与潜规则”、“跳槽与维权”等内容,旨在使“职场中人”有所领悟,知所进退,扬长避短,随心如愿,在职场这个“江湖”中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一路顺畅,万事亨通。
  • 哈佛情商课(大全集)

    哈佛情商课(大全集)

    哈佛大学,是一座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著名学府,是世界各国学子们梦想的殿堂,哈佛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为成功的标志。数百年来,这所万人景仰的学府培养出各个领域的高情商名人,共出过8位美国总统、4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0名普利策奖获得者。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在文学、思想、政治、科研、商业等方面都造就出灿若群星的杰出人才,得归功于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商方面有着一套独特有效的方法。
  • 优秀员工最爱读的激励美文

    优秀员工最爱读的激励美文

    安抚员工心灵的良药,成就辉煌事业的圣经。这是一些震颤心灵的文字,它告诉你工作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一篇篇文章就好像医治浑噩与浮躁的良方,帮你驱逐职场倦怠,让你重获力量,奋然前行。
  • 影响你一生的清华演讲(大全集)

    影响你一生的清华演讲(大全集)

    在高校和名流大师一起奔跑!演讲是历史的记录、思想的结晶、艺术的杰作。各个时代的政界巨子、科学巨擘、思想先驱、艺术泰斗们给后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演讲名篇。那些华丽的文辞、工巧的布局、严谨的结构、严密的逻辑、完美的行文、恢宏的气势,都堪称演讲的典范。
热门推荐
  • 校草亲亲太难缠

    校草亲亲太难缠

    谁也说不清楚,下一秒,将发生什么事。就像谁也说不明白,桃花运,会什么时候来一样。在杜梓瞳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她被塞进了云上学院,本来就觉得够倒霉了,偏偏还惹上了那么个刺头儿,好吧,她本着能躲就躲的性格,不和他相遇就没事了,可偏偏某一天,家里竟然先后来了两位骨灰级美男,最让她咋舌的是,两人都自称是她的未婚夫,天哪,有没有谁来告诉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
  • 王国维文选

    王国维文选

    本书收录了王国维著作中的精华篇章,展示了王国维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所表达的独立意志,在历史研究中的严谨深厚,在教育研究方面的自由思想等等。
  • 梅子青时雨

    梅子青时雨

    谁说繁华盛世没有红颜祸乱?谁说青楼女子必须身份低贱?青雨逃出青楼以最狼狈的姿态出现在离傲面前,他误会她,折磨她,逼她杀人,又杀了她的亲人。才发现她得心也韧如磐石。青雨逃离他却跌跌撞撞邂逅那个风流倜傥的妖孽皇子。他可以袖手天下只为她折一枝杏花。可她与他低眉浅笑欲语娇羞,却不过只为报复另一个男人?时光是一指流沙,苍老是一段年华。百般疼爱过后竟是决绝?他与别的女人洞房花烛,她就再那夜亲自打掉腹中的胎儿。红墙黛瓦,禁宫拂柳,她如何生存?又如何逃离?她的恨何时放下,她的情归谁所终?几经风雨,寻遍红尘,她看着他冰冷的尸体惨笑艳艳。这就注定是我们的结局么?尘缘已了,那妖娆女子只得削发为尼,青灯常伴,洗清一世的孽缘。柳絮弄春离,只凭栏,望卿若微尘,尘已去。华年锦瑟愁几许?尘缘已尽,心绪空翻,只有梵音颤。~~~~~~~~~~~~~~~~~~~~~~~~~~~~~~~~~~~~~~~~~~~真的很抱歉,这个文停更了很久,朝歌还是决定要把它完成。姑娘们,戳下收藏,不会怀孕的...囧
  • 这世界唯一的你

    这世界唯一的你

    我们已不再年轻,终于可以一意孤行。这是自由极光的第九本书,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本。在这本书里,你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么闪闪发光,从此你再也不能将他们忘记。叹为观止的“奇葩”故事,声色犬马,流光溢彩;惊为天人的先生与小姐,奇诡美丽,人生离奇。这个世界的组成,除了无趣的“正常人”,还有值得被人一提再提的“他们”。我们捕捉他们,嘲笑他们,谈论他们,偶尔还羡慕他们,但其实我们都做过他们。其实,那些后来被称为“奇葩”的人,最开始也都是踩着七彩云朵而来照亮过整个世界。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你我、不同的回忆,送给你,迷恋过去的你、假装坚强的你、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你:不要试图去讨好这个世界,你是这世界唯一的你。
  • 痞子女神:拜金儿子吸金爹

    痞子女神:拜金儿子吸金爹

    (已完结)贪财到见利忘义的拜金儿子,抠门到一毛不拔的吝啬老妈,且看这对奇葩母子如何大闹君心!
  • 如何发现和解决生产问题

    如何发现和解决生产问题

    问题是管理者最好的老师,生产管理就是要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本书紧密结合生产企业的生产案例,从操作层和管理层两个方面出发,详细介绍了管理者如何发现和解决生产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强调了管理者一定要有发现问题的意识,对制造企业科学管理、提升效率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生活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生活常识

    本书从现代家庭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把生活中的常识尽可能多地罗列出来,把浩渺的知识融入到一个一个小常识中,从科学性、便利性、大众化的角度精心编辑,分门别类地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各种常识,如食品选购、食物禁忌、食品营养、家庭医疗、电器使用、美容等等。通过了解这些常识,可以让您在居家过日子中,掌握一些生活的诀窍,让生活过得更加美好。
  • 名人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名人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传记里的三人,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琪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托尔斯泰,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
  • 圣山

    圣山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