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2200000001

第1章 有“病”不一定是坏事——重新审视疾病(1)

小病不断,大病不犯;从来不生病,一病就要命。

——俗语

疾病的本质是什么?关于疾病,我们到底了解多少?

中医和西医对疾病的看法,大不相同,某些地方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

比如,在西医看来,身体不适就等于疾病,是人类的敌人,要除之而后快。但在中医看来,很多所谓的疾病(症),可能是人体自我修复的表现。

事实上,在某些层面,现代人对人体的认识,未必就比古人高明。关于疾病,人类未知的东西依然很多。

我们对疾病的理解“科学”吗

因为分不清“病”和“症”,很多人,甚至某些医生,都会想当然地认为,身体指标异常就是疾病。

在“身体不适就是病”的逻辑下,许多“症”被判定为“病”,被“消灭”。

新近研究发现,有的细菌和病原体需要铁才能生长,当人体患有这些细菌和病原体感染的疾病后,人体会主动让铁成为缺乏性物质,以“饿死”病原体,帮助机体抗病,从而形成了临床常见的缺铁性贫血症。

研究证明,这样的缺铁性贫血对人体是有益的。

但在临床上,许多结核病患者常有缺铁性贫血的情况,医生如果根据惯例给病人“补铁”,结核病反而会更加严重。

我们为什么生“病”

身体指标异常就是疾病,这种信条正日益受到来自西医阵线内部的质疑。

在美国学者R.M.尼斯和G.C.威廉斯所着的《我们为什么生病》一书中,作者从进化论的角度解释人为什么会生病,为我们提供了有别于传统西医思维模式的一种新的视角为什么会咳嗽?咳嗽,是人体为了从呼吸道排除异物而专门设计的一种复杂的防御机制。过度地镇咳,有可能死于肺炎。

为什么会贫血?细菌感染后因铁被管制而含量偏低的贫血,是人体为了抵御感染而启动的自我保护机制。

为什么会感到疲劳?感受疲劳的能力是为了避免身体过度劳损。

为什么会焦虑?焦虑是为使我们免受未来的危险与打击。在危机面前,焦虑影响我们的思维、行为和生理,使外面处于应激状态。有时这些焦虑是多余的,但被一次毁灭的代价要远远大于对一百次误报警告作出反应的成本。

重新审视“疾病”的定义

如果把人体自我保护所引起的症状也定义为“病”,那么有几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

有多少莫名其妙的病,是由于长期的治疗不当引起的?

究竟有多少“对症下药”是真正在挽救健康,而不是在破坏人体的自我修复机能?

对抗性疗法为身体提供的正面协助多,还是负面阻碍多?

有症状就是坏事吗对疾病,中医与西医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

比如,一个人嘴上起了“火疱”,在西医看来,这很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但在中医看来,可能这只是一种信号,出现这种症状并不是一件坏事,是身体在进行自我调节的表现,体内阴阳平衡了,“火疱”自然也就消退了。

韩剧《大长今》中有一个长今治愈痘疮的桥段,具有鲜明的中医文化色彩。长今并不知道,也无法知道痘疮的病因,但她的治疗方向却是正确的——想办法让痘疮完全发出来,而不是之前其他人采取的抑制痘疮的办法。

抑制症状,可能是多余的关照

有一种常见错误思维是:身体不适,就等于病了,就要消灭这种不适。

其实,身体不适,未必就是健康在恶化,也有可能是身体在康复。

比如,当我们的伤口接近愈合时,常常会发痒。当伤口接近愈合时,新的神经末梢长进结缔组织后,局部知觉也逐渐恢复,对外界刺激渐趋敏感,所以这时伤口容易发痒。等到伤口完全长好后,新的神经末梢习惯了周围环境,也就不再觉得痒了。这种痒的感觉并不是“坏事”,而是一件“好事”。

所以,身体不适,不一定就是“病”,反而可能是身体好转的征兆。抑制某些症状,也许是对身体多余的关照,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对症下药”值得推崇吗

在中医里,“病”和“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断病的一个基本方法,医生依据病人的症状以及自己对医学的理解和经验,用推理的方法寻求疾病的根本原因,再依病因拟定治疗的方法。

病,是问题的根源。

症,是病前、病中、病后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如疼痛、发热、呕吐、焦虑等),或身体变化的状态(长斑、脱发、异常发胖、异常消瘦、肤色异常等)。

比如人体受到寒气的侵袭,就会打喷嚏,这时寒气就是病,而打喷嚏就是症。中医会用祛除寒邪的手段来治病。在西医中就是吃感冒药,使人不再打喷嚏为治愈手段。如此一来,症状是消失了,似乎是好了,但寒气依然滞留在体内,也就是说疾病并没有除根。这样就会有后遗症,寒气长留体内,可能会变成肺里的实症。

病存于五脏六腑,症存于四肢五官。病是症之因,症是病之果,病和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如果一定要将“病”比喻为敌人,那么“症”则是“信使”,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类的朋友。

我们常说的“对症下药”似乎有褒扬之意,但细究起来,这其实是个中性词,“因病施治”才算完美,因为“治症”只是治标,“治病”才是治本。

没有症状,就等于健康吗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其畅销书《钝感力》里面,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一群人聚餐,全部出现了拉肚子之类不舒服的症状。只有小A一个人既没呕吐,也没拉肚子。渡边淳一以前是个外科医生,于是小A去请教渡边。

小A很困惑:“为什么只有自己没问题?”

渡边淳一对他说:“大家都拉肚子了,只有你一个人幸免,这个结果不是很好吗?吃了变质的食物却能够正常消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你的肠胃功能很强,这也是一种才能啊。”

小A仍然不解地说道:“这难道也是才能?你这样说是为了安慰我,其实我还是希望和大家一起拉肚子。”

渡边淳一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是西医出身,他的这种观点代表了一种常见的西医式思维——没有症状就是健康。

当一个人吃了不洁食物后,往往会呕吐或腹泻。

通过吐泻,不洁食物或毒物能及早的从体内排出。这种吐泻不是疾病,是人体自我防卫机制在起作用,呕吐或腹泻是人体自我防卫的第一道程序。

没有症状,并不等于健康。以感冒为例,并不是所有被感冒病毒感染的人都会显现出症状,大约25%的感染者不会有症状。那么那些没有症状的被感染者是不是因为其免疫力强呢?情形可能恰好相反。

感冒症状是由于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引起的,没有症状反倒有可能表明其免疫系统不够活跃。

有“病”,就一定是坏事吗

病症对于人体的意义,至今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中医辨证施治很像是一种哲学。一个人身体出现了症状,中医不会立即除之而后快,而是先思考身体在做什么,再从根本上解决疾病。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有些疾病可能给身体带来某些益处,或避免更严重疾病的发生,甚至有些疾病还可以治疗其他疾病。

发烧和食欲不振是世间的两大名医

发烧和食欲不振是很常见的两种病,大部分医院对发烧一般采取退烧;对食欲不振,通常鼓励患者多吃以增强体力的方式来治病。

但二百多年前,德国医学家伊塞卢斯就曾说:“发烧和食欲不振是世间的两大名医。”即便在今天,这种论断仍具颠覆色彩。事实上,发达国家都已意识到这种疗法是错误的。在美国,对抗生素的管理比枪支还严。

某期《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一篇“在美国求医”的文章,作者是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访问学者,姑且称之为Z先生。

Z先生赴美后不久,因“感冒发热”去医院急诊。

经过全面检查和抽血化验,医生诊断是流感。Z先生抱怨:“医生只开了一张处方,由我们自己去买了一小瓶布洛芬,这是一种不需要处方就能买到的自用感冒药。”

次日,Z先生未见好转又去就诊。一位美籍华人医生查阅病历、仔细检查后说:“昨天你来,他们未作处理,这是属于病毒性流感。”

Z先生请求医院给予退烧针和输液,这位华裔医生的回答是:“对这种常见的感冒症状,美国是不能开退烧针和输液的。”

除非体温过高,对于身体来说,退烧是多余的关照,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发烧,作为保护机制在动物王国中已经存在了千百万年。

每当人体体温升高时,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就会变得更加活跃起来。当人体体温在一定程度内升高时,吞噬致病微生物的细胞的吞噬能力会更加活跃。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如果儿童出现发热,当体温过高时,容易出现高热惊厥。因此,当儿童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可采用酒精擦浴或外敷冰袋的方法进行降温。

疼痛,人体的警讯系统

新闻中,不时会有一两个关于“无痛儿”的报道。这种小孩,没有疼痛的感觉,就算受了严重的外伤,他们也不知道疼。所以,这种孩子一般都会因为各种创伤而早夭。

医学家保罗·布兰德曾说:“疼痛是上帝给人的礼物。”

假如让你永久的失去痛觉,恐怕你会麻烦到连喝水都要用温度计来测量一下水温。否则水的温度过高,会烫熟你的口腔、食道、胃,而你却一无所知。从这个角度说,疼痛确实堪称“上帝赐予人类的一件特殊礼物。”

德国人喜欢在身上贴一块辣椒膏,哪里酸痛就贴在哪里。本来酸痛的地方不摸不会痛,因为已经感觉麻木了。可是一贴上辣椒膏,患部就会被刺激,血循环就会恢复。痛的目的就是要刺激血液的循环,好像派出所所在地,是一种警讯系统,在问题出现的时候指示身体派兵遣将过来。如果我们连这种能力都没有,麻烦就大了。

盲目止痛,等于切断了患病区域向病人大脑发出的求救讯号,大脑产生了误判,就不再调动身体的自愈力。

妊娠呕吐,是胎儿的自我防卫

很多西医教科书上,都写着类似这样的话孕妇一般在妊娠6周左右有厌食、挑食和轻度恶心、呕吐等症状,此称为早孕反应,往往在12周左右自愈。少数孕妇呕吐严重,不进饮食,甚至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障碍,此称为妊娠剧吐。病因不清(请注意,西医视之为“病”),可能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过于增高有关。

最近,一些欧洲医学家提出了一种新观点:孕妇呕吐,本质上是胎儿为了避免有毒物质的侵害而采取的一种自我防卫。

前12周左右,是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各部分的重要器官都是这时候形成的。由于这一时期细胞生长极其迅速,因而也极易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害而导致胎儿畸形。

孕妇的饮食,都或多或少含有微量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对于成人来说根本构不成严重的伤害,但对于胎儿来说,却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造物主也赋予了胎儿一种奇特的自卫方法——通过让母亲恶心呕吐来抵御有害物质对自己的侵害,以此确保自己安然无恙,从而形成孕妇的孕吐。

12周后,胎儿器官基本成形了,微量毒素已不能对胎儿产生致畸作用了,孕妇的呕吐也就自然停止了。

孕妇对呕吐不必过于担心,更不要自行服用止呕药物,而应当去咨询专业的妇产医生,听一听专业人士的建议。

匪夷所思的“以病治病”

一位德国医学家的研究表明,常患感冒的人不易得癌症。据分析,这可能是患感冒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了“作战细胞”,它既能对付感冒病毒,又能同时攻击正在发生异常增生的细胞,从而防止了癌变。

《参考消息》上曾经转载过一则海外文献,文章指出:患有某些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如果突然又患上了其他较重疾病,先前的精神病也往往会奇迹般地消失。这种“以病治病”的怪事,真令人不可思议。

白血病病人如果又得了病毒性肝炎,应该会在“雪上加霜”的袭击下,死得更快一些吧?

同类推荐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职场疲劳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职场疲劳一扫光

    本书是医学博士朱晓平收集编写的最古老、最齐全、最安全巧治职场疲劳的经典老偏方。偏方来源: 传统经典医药典籍,经过民间千年验证和作者多年医疗实践。本书的撰写原则: 既见效,又安全,既管用,又省钱。
  • 中医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之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养生之道》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情志养生、日常养生、四季养生、运动养生、房事保养、美容养颜等内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养生之道》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使用。
  • 中国式养生

    中国式养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但是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压力的加大,很多疾病的侵入与形成也随之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己身体的健康情况,纷纷寻求益寿延年的养生之道。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男人烦恼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男人烦恼一扫光

    医学博士奚小土收集编写的最古老、最齐全、最安全巧除男人烦恼的经典老偏方。
  • 家庭生活医学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生活医学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人一生总会有生病的时候,家庭常备药物是很多人都需要的。但在备药时,要明确自己得的是什么病症,应该选用哪种药,明确后再去药店购买。《家庭生活医学小常识》告诉你用药上的注意事项,更有食物中毒、急救、伤风感冒、呼吸类疾病等日常处理的小常识。
热门推荐
  • 霸道王子爱不爱

    霸道王子爱不爱

    就为了躲个相亲,结果居然遇上个冰山傲娇男,还弄坏了他那条价值千万的项链!神啊,这日还让不让人过了!算了,不就是教两个月中文吗,看本小姐怎么收拾你这个高富帅!
  • 仙侣缘:萌妞吃定神君

    仙侣缘:萌妞吃定神君

    一介伥鬼,爱美人爱财宝更爱小命,有点狗腿有些天真还有白痴。嘴巴啰嗦毫无章法,一刻不说话就要死!天天嚷着娶狐狸公子回家过年,又突然蹦出个江湖道士恩恩怨怨那是一个纠缠不休。小小伥鬼正无从选择,又来个大颠覆。什么什么,其实伥鬼是只蔷薇妖?什么什么,其实公子是个修仙的?什么什么,道士才是个神君?伥鬼一头两个大,桃花遍地开,何朵该我摘?哎哟喂,原来冤孽早注定,神君早就藏祸心!
  • 狼女很萌:爹爹,疼我!

    狼女很萌:爹爹,疼我!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狼,也是有感情的!重生为狼女,是她的幸,还是不幸?命运兜兜转转,要怎样去安排?得尽天下宠爱,却又颠沛流离,历尽时间冷暖苦寒。江山多娇,美人如玉,韶华如梦,沉醉红颜!无数奇迹般的邂逅,那些如传奇般的爱情,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只愿,繁华过后,花好月圆,伊人执手,静好如初!
  • 幽冥雪晴

    幽冥雪晴

    缘渡:“女施主,贫僧见你面若桃花,定当有桃花运啊。”薛芝晴:“擦——什么?桃花运?我看是桃花劫才对!”场景一:缘渡:“······”场景二:薛芝晴:“谢天谢地,因偶遇僧人缘渡,缘渡那家伙总算干了件好事——没那么扫把了。”一会过后——薛芝晴忍不住咆哮:“这该死的缘渡老头,以后就算是相信太阳会打西面出来,也不再相信他会不扫把!哼!”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身红色的嫁衣,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校草何洛晨的穷追不舍,幽冥邪少的拼死守护,简介:她本是个平凡的高中生,梦中的凄美少年······一个她一无所知的世界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秘密?当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她爱与不爱,何须别人刻意成全······场景七:天帝:“你可知尘儿为何会落入凡尘?”薛芝晴(狠狠给了他一记白眼,这都不知道,白痴!:“因为他名字就叫落尘啊!”天帝:“······”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收集了徐志摩的全部经典散文,通过这些文章,你可以体会到徐志摩《浓的化不开》的感情、《自剖》的真诚、《迎上前去》的勇气、《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的决心、《艺术与人生》的思索以及《爱眉小札》里无尽的深情。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感受到另一个让人一读倾心的徐志摩。
  • 网游之异界剑圣

    网游之异界剑圣

    天才剑圣穿越到了游戏,演绎一出极品神话!看看剑圣怎么玩游戏。“什么没有剑师?”“没关系,我创!”系统提示:玩家北唐轩创立‘剑师’职业,转职要求:天资聪慧,相貌上等,等级十级,转职金币:十万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
  • 日界线

    日界线

    这个夏天,浓得流不动的暮色下,那个牵着你的手一路走过斑马线去的男生,他掌心的温暖和整个世界的燥热似乎有些不同。这个冬天,刺骨冷寂的冰雪中,这个写着华美文字动人青春故事的女生——夏茗悠,她字里行间流转的冰凉忧伤和这个城市的寒冷也似乎并不一样……
  • 摇曳的梦

    摇曳的梦

    十八岁是青春期混乱不堪的一道门槛,每个人都曾困惑过、迷茫过,女作家用细腻的感情刻画了一群徘徊在青春门槛的少男少女。通过主人公以及每个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变化和非常别致的语言,透视了新世纪青年人的情感生活。本文的主人公琳,遇到了可人的老师后,自以为是走进了轰轰烈烈的爱情漩涡里,并出演了一系列对人体艺术的追逐、探讨,而不能自拔……身心遭到了极大的损伤,好在有一大帮子正直、善良的同学、朋友的关爱,使她走出痛苦的渊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