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0600000028

第28章 1958年

1月24日,毛泽东在广州中山纪念堂观看由红线女、马师曾主演的粤剧《搜书院》、《昭君出塞》片断。[151]

[附注]《搜书院》,粤剧剧目,据琼剧加工改编。写琼台书院学生张逸民与镇台府丫鬟翠莲几经折磨,终成眷属事。

有一次,毛泽东又和红线女谈心,称赞她从香港返回大陆的正义举动很对、很好。当时,红线女向毛泽东说,她回来不久,不知道应该怎样做好工作,请毛泽东写几个字作为她的座右铭。毛泽东说:“好。”毛泽东还勉励红线女“要做一个劳动人民的演员,多下去,闻闻泥土气息,一辈子为人民服务”。[152]

3月,毛泽东写信给田家英,设法找一部金圣叹批注的《西厢记》。[153]

3月22日,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讲话。

他说:《西厢记》中,有一段张生和惠明的故事。孙飞虎围着普救寺,张生要送信请他的朋友白马将军来解围。无人送信,开群众会议,惠明挺身将信送去。这是描写惠明见义勇为,坚决勇敢,是坚定之人。希望中国要多出点惠明才好。自己当张生,也不要老当下去。[154]

在成都会议上,毛泽东又说:“要提高风格,讲真心话,振作精神,要有势如破竹(破几节之后,迎刃而解)、高屋建瓴的气概。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抓住工作中的基本矛盾,同时还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但我们的同志并不想势如破竹,反而精神不振,这很不好,是奴隶状态的表现,像贾桂一样,站惯了,不敢坐。经典著作要尊重,但不要迷信。要尊重马恩列斯,但不可迷信,当作神明,不敢触动。”[155]

4月6日,毛泽东在武汉召开了小型会议。在会上他说:“技术革命是逼出来的,世界上好多东西是逼出来的,整风是逼出来的,有了对立物就逼出来了。你看《拷红》,用家法打红娘,逼出了一篇道理。红娘压倒了老夫人。”[156]

[附注]《拷红》,见《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

4月19日,毛泽东和卫生部副部长朱琏等谈话。他说:卫生部不懂卫生,你说是不是不相信政治能除四害?自己以为内行是不行的,还要外行监督。做医生工作的,对于演戏的艺术总是外行吧?演京剧的艺术家梅兰芳是内行,但这个戏到底演得好不好,还要观众来评。有人以为这个戏好演出,或又以为那个戏不好演出,到底好与不好,拿上台去让观众来评,不就可以解决了嘛。[157]

5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八大二次会议作第一次讲话,主要是讲破除迷信的问题。

毛泽东说,年轻人打倒老年人,学问少的人打倒学问多的人,这种例子多得很。他举了很多例子,其中举有《西厢记》的,说:“《西厢记》里的红娘是个有名的人物,大家都是知道的,她是个青年人,是个奴婢。但她很公正,很勇敢,敢于冲破老规矩,帮崔莺莺、张生那么大的忙,当时是不合乎宪法的,是违犯婚姻法的。老夫人打她四十大板,来个拷红受审,但她不屈服,讲理,把老夫人责备了一顿。究竟是老夫人学问好,还是红娘学问好呢?谁有创造?红娘是发明家,还是老夫人是发明家?”[158]

5月16日,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印发第二机械工业部党组关于同苏联专家关系的报告写的批语。内称:“就共产主义者队伍说来,四海之内皆兄弟,一定要把苏联同志看作自己人。大会之后,根据总路线同他们多谈,政治挂帅,尊重苏联同志,刻苦虚心学习。但又一定要破除迷信,打倒贾桂!贾桂(即奴才)是谁也看不起的。”[159]

5月20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第二次会议作第三次讲话。在谈到外行领导内行时,他说:“为什么说外行领导内行是一般规律?因为人人是内行,人人是外行。世界上一万种行业,一万门科学技术,每人只能精通一行一门。如唱戏,旦角有青衣、老旦、花旦、武旦、丑旦五行。五行中梅兰芳只能唱青衣一行,唱老旦不行,李多奎专唱老旦。此外还有其他角色,生也有老生、小生。一万行中每人只精一行,所以说人人是外行。但人人可能成为内行。一万行中,一行对其余九千九百九十九是外行。一个人精通两三行、四五行,就很厉害了。”“我说外行领导内行是一般规律,内行领导外行是很难的。梅兰芳当总统不行,他只会唱戏。”[160]

[附注]李多奎(1898—1974),京剧演员。初习老生,后习老旦。有代表剧目《太君挂帅》。

6月7日,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游泳池边,接见黄镇等几位回国的大使。在谈话中他说:“东吴程普是老将,但叫周瑜挂帅,就打了赤壁之战的大胜仗。梅兰芳当剧协主席,不是以青衣身份来当的,他只会唱青衣,不会唱别的角色,当协会主席,就可以照顾全局。”[161]

8月17日,毛泽东在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全民皆兵。有壮气壮胆的作用。我就赞成唱点穆桂英、《泗州城》那些讲打的戏。《梁山伯与祝英台》也可以唱,要少一点,祝英台太斯文了。女将穆桂英比较好,还有花木兰。[162]

[附注]《泗州城》,戏曲传统剧目。写泗州虹桥水母与时廷芳结为夫妻。时乘她酒醉,骗得避水明珠逃走。水母遂水淹泗州城。后观音化身为卖面妇,诱她食面,面化为锁链,锁她脏腑,方才成擒。建国后,京剧、淮剧等改编为《虹桥赠珠》。此中水母为忠于爱情、敢于反抗的正面形象,且最后以水母与时团圆结束。

毛泽东在湖北武汉东湖客舍问梅白:“黄梅戏怎么到安徽去了?”梅白说:“是大水冲去的。湖北省黄梅县地处长江、龙感湖之间,每次水灾,会唱黄梅戏的水乡人家,就流落到附近的安庆一带去卖唱。”毛泽东长叹一声:“是这样!严凤英演的《天仙配》的娘家是黄梅县,可是,我总想看看你们老家的黄梅戏——‘原始的’黄梅戏,知其源嘛!这样就可以比较一下,有比较才有鉴别……”

把黄梅县黄梅戏剧团请到武汉来了。梅自同剧团的人商量,该拿什么剧目?有人说了新剧目,有人说有《张二女推车》这类传统剧目,就怕说是黄色的,是低级趣味。梅白如实向毛泽东说了。毛泽东哈哈大笑:“到底是什么色?看了才知道。我们这些人是红色的嘛!”梅白讲了于老四和张二女恋爱的情节和与此有关的几个传统剧目。毛泽东忽而严肃起来:“不能把人民喜闻乐见的、土里土气的东西,斥为低级趣味!”当夜,毛泽东在洪山礼堂欣赏了“原始”的黄梅采茶戏。开始,他让梅白当“翻译”,后来便聚精会神地看和听,不断点头微笑,称赞“有意思”、“有风格”。而一些机关干部看了,说不该拿这种东西“亵渎”毛泽东。隔天,毛泽东谈了他的看法:“文化要交流,国际之间要交流。黄梅采茶戏发展到现代黄梅戏,是一个进步、交流的结果。我们黄梅人还是演自己的土戏好。昨天夜晚那几个节目的共同特点,是乡土风味,很感人。起先,我要你翻译,以后,我也成了‘黄梅佬’了。你们的采花戏跟湖南的花鼓戏一样,使本地人有亲切感,喜闻乐见,是自然的。我这个湖南人,对你们黄梅的这个戏,也有亲切感。艺术也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艺术要有民族特色、乡土气味……不能随便说什么‘色’,我说只要劳动人民的本色……”[163]

9月11日,毛泽东到湖北武汉军区司令部参加晚会。据张治中日记称:该部文工团演出“农业大跃进”的舞蹈,相声《洋迷信》,河南梆子《洗菜歌》和龙舞等精彩节目。相声《洋迷信》对洋迷信讥讽嘲笑,使人笑痛肚子,主席也为之大笑不止。在对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中,相声确实是一个通俗有力的工具。最后由武汉市京剧团演出《长坂坡》。[164]

[附注]《长坂坡》,京剧传统剧目。又名《单骑救主》。据《三国演义》改编。写东汉末曹操追刘备于当阳长坂坡。刘备部将赵云屡次单骑闯进敌重围,救出甘夫人等,后又怀抱刘备子阿斗力战突围。汉剧、徽剧、川剧、滇剧和湘剧等剧种亦均有此剧目。

4月6、7日,毛泽东在安徽合肥接连看了两场有严凤英演出的黄梅戏。严凤英有个重大发现:作为党的领袖来讲,毛泽东主张演歌颂工农兵的现代戏;但作为个人兴趣来讲,毛泽东爱看古装戏,严凤英总是用激动欢欣的眼泪卸装。毛泽东看了《打金枝》说,这个皇帝手段高明,能团结功臣,不偏听偏信。公主小汇报的一些逆耳之言,他置若罔闻;相反他严格管教自己的子女——他说,这一点,好多共产党员都做不到。他看了《春香闹学》(黄梅戏《金钗记》之一折,不是《牡丹亭》中的《闹塾》)说,卑贱者最聪敏。[165]

9月16日,毛泽东在安徽观看卢剧《牛郎织女笑开颜》,剧中提出人民公社要管天管地管神仙,很是赞许。同时,他幽默地说:剧中跟王母娘娘和龙王没有一场恶战,还管不了他们。我们的农业队长穆桂英、罗成、黄忠、赵云,都是会打仗的嘛,应该好好地打一仗。[166]

[附注]“穆桂英”,明小说《北宋杨家府演义》中人物。罗成,明清小说《说唐》或《隋唐演义》中人物。黄忠、赵云,《三国演义》中人物,他们在农村都是人们敬仰的英雄,当时流行口号就有:妇女学穆桂英,少年学罗成,老年学黄忠,壮年学赵云。

9月21日,毛泽东由南京赴杭州、上海途中,同行的有民主人士张治中和公安部长罗瑞卿。据张治中日记:在去杭州的火车上,我和罗部长到主席的车厢去,主席手上拿着一本《三国志》在看。主席说:“《三国志》不错,看起来很有意思。”我想起在武汉某次晚会听到的相声《歪批三国》,就从这里打开话匣子。主席想起也就大笑:“编相声的人对《三国演义》是相当的熟。他们说《三国演义》中三件奇怪的事,指出诸葛亮一年四季不管冷热,手上都拿把羽毛扇,真好笑。”[167]

[附注]据余湛邦回忆:在武汉军区举办的晚会上,著名相声演员连阔成演出了《歪批三国》,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插科打诨,引人入胜。他谈到《三国演义》中有三件怪事,其中一件是诸葛亮不管春夏秋冬,不分天热天冷,在家在外,手里都拿着一把鹅毛羽扇。然后引出诸葛亮和黄承彦女儿的恋爱故事。描写他们两人都是军事政治全才,上精天文,下通地理,古今战史,奇门遁甲,经史子集,三教九流,无所不精,说是黄氏女把这渊博的学问,都写在这羽扇上,因此诸葛亮爱不释手,一遇到疑难,只要翻扇一看,一切精确答案都马上找到,所以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都是这位黄氏女贤内助的功劳。大家一听,都知道是编的,但编得入情入理,引人入胜,因此都感到津津有味。诸葛亮手拿羽扇这是千千万万人都看到的,但都没想到为什么。经相声演员点出,都不禁哑然失笑。第二天张治中到毛泽东住处,毛泽东还津津乐道说:“看来,这些演员对《三国演义》是读透了的,所以能够娓娓而谈,惟妙惟肖,情节曲折,群众喜怒哀乐随之。”(据《张治中与毛泽东》第162页)

9月,毛泽东到上海,市委负责人为他准备文娱活动,征求他的意见,毛泽东想了想,说:“还是看场《白蛇传》吧。”于是,市委决定由一名叫李玉茹的演员领衔主演《白蛇传》。

晚上,毛泽东驱车来到上海干部俱乐部礼堂。演员早已做好准备,毛泽东一坐下,锣鼓便敲响了。毛泽东稳稳坐在沙发里,点燃了一支香烟。毛泽东很快就入戏了,用现在的话叫进入剧情。一支烟没吸完,便拧熄了,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的演员。他烟瘾那么大,却再不曾要烟抽。他在听唱片时,会用手打拍子,有时还跟着哼几嗓。看戏则不然,手脚都不敲板眼,就那么睁大眼看,全身一动也不动,只有脸上的表情在不断变化。他的目光时而光彩照人,时而热情洋溢,时而情思悠悠。显然,他是进入了许仙和白娘子的角色,理解他们,赞赏他们,特别对热情勇敢聪明的小青怀着极大的敬意和赞誉。唱得好的地方,他就鼓掌。他鼓掌大家立刻跟着鼓。

然而,这毕竟是一出悲剧。当法门寺那个老和尚法海一出场,毛泽东脸色立刻阴沉下来,甚至浮现出一种紧张恐慌,嘴唇微微张开,下唇时而轻轻抽动一下,齿间磨响几声,似乎要将那老和尚咬两口。

终于,许仙与白娘子开始了曲折痛苦的生离死别。毛泽东完全进入了那个古老感人的神话故事中,他的鼻翼开始翕动,泪水在眼圈里悄悄累积凝聚,变成大颗大颗的泪珠,转啊转,终于扑簌簌顺脸颊滚落,砸在胸襟上。

当法海开始将白娘子镇压到雷峰塔下时,毛泽东突然愤怒地拍“案”而起,他的大手拍在沙发扶手上,一下子站起身:“不革命行吗?不造反行吗?”毛泽东从不善于掩饰自己的好恶,他用两只手同“青蛇”握手,用一只手同“许仙”和“白蛇”握手,而没有睬那个倒霉的老和尚“法海”。[168]

11月14日,毛泽东在湖北孝感城区三里棚地段的驻军大院礼堂里,在驻军首长廖冠贤陪同下,晚7点左右同群众一起观看京剧《打焦赞》的演出。这是由地区京剧团名演员刘占奎和刘丽娟主演的。[169]

[附注]《打焦赞》,京剧传统剧目,为全本《杨排风》之一折。写孟良讨救兵,得有烧火丫头杨排风同往,但至三关,焦赞不服,经比武,杨排风棍打焦赞,焦赞始服。

11月20日,毛泽东在武汉东湖畔住所和柯庆施、李井泉、王任重和陶鲁笳等谈论《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他说:“因为《三国演义》又通俗又生动,所以看的人多,加上旧戏上演三国戏都是按《三国演义》为蓝本编造的,所以曹操在旧戏舞台上就是一个白脸奸臣。这一点可以说在我国是妇孺皆知的。现在我们要给曹操翻案。”[170]

12月1日,毛泽东在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在武昌召开期间,接见为全会演出的广东粤剧团红线女。在接见时,红线女又提到题字的事。毛泽东“啊”了一声,哈哈地笑了。当夜,就欣然挥毫,在毛边纸八行红条信笺上,刚劲潇洒地录写了鲁迅的诗句,第二天,托人转交给红线女。诗的前面,毛泽东还写了一段类似小引的文字,这就是人们流传的所谓毛泽东写给红线女的信。毛泽东赞扬红线女,说她已“变成了劳动人民的红线女”,并写道:“1958年,在武昌,红线女同志对我说,写几个字给我,我希望。我说:好吧。因写如右。”紧接着是落款:“毛泽东,1958年12月1日”。在另一页信笺上,便是毛泽东的刚劲潇洒的题书——鲁迅《自嘲》诗中的那一联名句。[171]

1958年以来,京剧演员李世济经常有机会到中南海给毛泽东演唱。毛泽东对青年演员们的成长进步非常关心。他经常风趣地给大家讲历史故事,并且考问大家。毛泽东希望“演历史的要懂历史,搞文化的要有文化”。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你们要好好学习,要学文化,懂历史。旧社会没有这个条件,现在你们有条件,要好好学习。

有一次,李世济把唱词抄得很工整送给毛泽东。毛泽东边听唱,边打着拍子。演唱完,毛泽东问李世济写过描红簿没有,并鼓励他好好练字。以后,李世济尽量自己抄唱词给毛泽东看,有了错别字,毛泽东一笔一画地在手掌上写给李看。

毛泽东对京剧演现代戏一直很关心,曾几次问现代戏为什么不用大段“慢板”?又说,“西皮慢板”、“二簧慢板”、“反二簧慢板”,很能抒发感情;还问,“四平调”为什么不用?还建议“南梆子”也可以用。[172]

[附注]李世济(1933一),京剧演员,工青衣。自13岁始,先后向程砚秋、梅兰芳等问艺,代表剧目有《文姬归汉》、《锁麟囊》、《梅妃》等。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近代文学发展概论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近代文学发展概论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秋天的颂辞

    秋天的颂辞

    朔州,东望北岳,西邻黄河,北抵塞外,南扼三关。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雄阔与悲壮,丰富与神奇,浑然一体。凝结塑造出独特的史前文明文化、边塞军事文化、民族融合文化、商旅边贸文化、佛教古建文化和绚丽的塞上风光。
  • 史学名家梁园东

    史学名家梁园东

    梁园东先生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著名史学家,本书收入了梁先生论文中主要的、精华的部分,体现了他学术思想的概貌。
  • 听李敖讲学问

    听李敖讲学问

    李敖大师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且著作等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代代相传,继承发展,影响着世界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光芒万丈的瑰宝。唐朝的诗歌、宋朝的词、元朝的曲,它们是时代精神的凝聚与升华,拥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长久地为人民所赏爱,如列岳峥嵘,百花竞艳,美不胜收。
热门推荐
  • 跟谁都能聊不停

    跟谁都能聊不停

    怕被拒绝、怕丢面子、怕演讲、怕和陌生人说话?本书教你怎么想,立马让怕什么的都变成浮云。爱紧张、爱冷场、爱大脑死机、爱吓跑MM?本书教你怎么做,轻松搭到想搭的人。不会找话题、不会接话茬、不会赞美人、不会看脸色说话?本书教你怎么说,开心和人聊不停。只会附和、只会回答、只会乏味地陈述、只会讲老掉牙的冷笑话?本书教你怎么问,让聊天越来越热烈。
  • 绯色妖娆之倾君

    绯色妖娆之倾君

    万年等待,千年相伴。初见,她是才出生的娃娃神,他是被追杀的帝子,她说:“以后你就是我的了,知道吗?”他无奈的笑着,轻声回了句:“知道了,我的神。”再见时,他是天界太子,她是妖神。她说:“我不知道我为何存在,但现在我只想为你存在。”他放肆的笑着说:“嫁给我!”。“好!”当烈焰焚天,她绝美的脸上留下最后一滴泪,呢喃道:“以汝之血,封吾之魂?何必如此!何必。呵呵!”抬起手,结印,惨白的唇微颤,一字一句的说道:“我以妖神之名启誓,绝吾之情,封吾之爱……”当最后一朵落神花化成赤炎燃尽,他们又将如何。繁华落尽繁花开,花香燃烬再不归。
  • 创新力

    创新力

    《创新力》对创新力的本质与创新力的灵魂,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原理与创新原则,创新意识与创新潜能,创新力的激发,提高创新力的意义、方法和途径,以及为培养提高创新力创造舞台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本书向人们诠释了科学思维的本质及多种思维视角的魅力,以及运用科学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本书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佛教的内容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先是从佛教的历史、典籍、教义、仪轨制度和寺院殿堂多个侧面,阐明佛教构成诸要素,以揭示佛教作为文化实体的基本内涵。然后着重从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民俗六个方面,探索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以阐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规律。内容充实,雅俗共赏,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是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入门书。
  • 凌晨四点半:哈佛最受欢迎的50种思维方法

    凌晨四点半:哈佛最受欢迎的50种思维方法

    本书以极其有趣的方式,向您讲解了50种吸取哈佛精髓又非常实用的自我提升思维方法。从哈佛所特有的精神和气质出发,以培养读者的品质为基础,从理想、志向、习惯、性格、情商等方面引导读者如何从平凡走向卓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和书中的小主人公尼尔斯?霍尔哥松一样,作者塞尔玛?拉格洛芙也出生在瑞典的一个农庄里。那是1858年,她还小的时候,祖母给她讲了一只公鹅酌故事。故事说:四月的一天,那只公鹅跟着野鹅去了北方,六家都说再也不会见到它了,因而,当十月的一天,它突然带着一家老小回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每当听到这儿,塞尔玛就会问:一路上这只公鹅的日子是怎么挨过来酌呢?许多年以后,她写出了尼尔斯?霍尔哥松的故事:他骑在公鹅马丁的背上,从瑞典一直飞到拉普兰特……这部极其有趣的作品,自1906年作为学生的阅读推荐书出版以后,至今一直受到广大读者酌热捧。
  • 倾世神医:素手慑天下

    倾世神医:素手慑天下

    21世纪冷傲邪医意外穿越!重生为世家嫡系五小姐,不曾想竟背负废材孽种之骂名,人人轻贱。当废物小姐变为倾世神医,命定的暗幽之凰女会在这强者为尊的世界掀起怎样的血雨腥风?且看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素手慑天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边戎

    边戎

    杨应麟,因为时空倒错的空难,他穿越来到了北宋政和年间,因为被花石纲逼得家破人亡,他与哥哥杨开远逃难出海,结果被异族俘虏成为了奴隶,因为一场瘟疫,他死里逃生反而获得自由之身。但还是没钱,他与哥哥甚至过上了抢粮的日子,但他并不想一辈子过奴隶的日子,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以现代人的数学计算本领成功做了折彦冲的军师,最后甚至当上了国师,开始了大宋王朝的征战史,改变天下。
  • 悠悠花巫

    悠悠花巫

    插画情侣档画儿晴天携手《爱人》杂志童话专栏作家新鲜旧情人联袂创作,国内首部直触心灵的魔法童话绘本《悠悠花巫》。《悠悠花巫》是一本童话书,但它却是给大人看的,它不是小王子小公主的爱与哀愁,它是越长大越孤单的我们对于童年的一种缅怀。这个夏天,新鲜旧情人用他美丽精致的文笔,不动声色的忧伤,铺陈出那些久违的,就快被我们遗忘的美好。画儿晴天沿袭他温软清澈的画风,重先着色,将这美好渲染得更加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