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0600000027

第27章 1957年

1月,毛泽东在省、市委书记会议上的总结中,又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还是对的。真理是同错误作斗争发展起来的。美是同丑作比较作斗争发展起来的。善事善人是同恶事恶人作比较作斗争发展起来的。香花是同毒草作比较作斗争发展起来的。唯物主义是同唯心主义作比较作斗争发展起来的。……禁止人们同丑恶、同谬误、同唯心主义、同形而上学见面是很危险的政策,这将引导人们思想衰退,思想僵化,单打一,见不得世面,唱不得对台戏。我们共产党人对反面东西知道得太少,比较单调,因此讲不出几句有说服力的话。他还说:有些作品要十几年才能生产,如大型文学作品;有些在一个时期不可避免,如过去把剧目控制得很死,现在一放,牛鬼蛇神都出来了。过去你看不到,现在看看也无妨,不要一出来就骂,这对增产粮食棉花影响不大,也不影响财政。爱情戏演一点也可以,让观众去判断,不忙禁止。指出:主要的占统治地位的东西,必须力争是香花,折一把都是臭的也不好。毒草占次要的地位就没有害了。在这次会议的插话中还指出:每个省要有一二个马克思、一二个鲁迅。每个省要培养理论家。现在有培养唱戏的、画画的,没有培养搞理论的。这也是个体制问题。你们靠中央,中央并没有不让你们搞。毛泽东在插话中还指出:(文学艺术上)百家争鸣有好处。让那些牛头蛇身鬼子王八都出来。各省要注意,对重大的成熟的问题,以一个人为主,组织些人写文章,准备一个月写一篇,把邪气压下去,种牛痘可以产生免疫力(给你身体内部埋点对立物),为什么文学艺术不可以种牛痘?[136]

1月27日,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的讲话中说:“香花是跟毒草相比较,并且同它作斗争发展起来的。”“读了几本马克思的书,就那么照着讲,比较单调。讲话,写文章,缺乏说服力。你不研究反面的东西,就驳不倒它。”“过去把剧目控制得很死,不准演这样演那样。现在一放,什么《乌盆记》、《天雷报》,什么牛鬼蛇神都跑到戏台上来了。这种现象怎么样?我看跑一跑好。许多人没有看过牛鬼蛇神的戏,等看到这些丑恶的形象,才晓得不应当搬上舞台的东西也搬上来了。然后,对那些戏加以批判、改造,或者禁止。有人说,有的地方戏不好,连本地人也反对。我看这种戏演一点也可以。究竟它站得住脚站不住脚,还有多少观众,让实践来判断,不忙去禁止。”[137]

[附注]《乌盆记》,京剧传统剧目。据元杂剧《丁丁当当盆儿鬼》,又写入小说《三侠五义》。写窑户赵大害死缎商刘世昌,将其尸烧成乌盆,鞋工张别古向赵索欠,得盆。刘魂托张向包拯鸣冤,包拯杖毙赵大。

《天雷报》,京剧传统剧目,又名《清风亭》。写磨豆腐为生的张元秀拾得婴儿,取名张继保,抚养成人。后张夫妻为老病所缠,沦为乞丐,在得悉张继保中状元返里消息,前往相认,张翻脸不认人,二老悲愤,双双碰死,张继保也为天雷殛毙。

毛泽东又说:“世界上的事物,因为都是矛盾着的,都是对立统一的,所以,它们的运动、发展,都是波浪式的。太阳的光射来叫光波,无线电台发出的叫电波,声音的传播叫声波。水有水波,热有热浪。在一定意义上讲,走路也是起波的,一步一步走就是起波。唱戏也是起波的,唱完一句再唱第二句,没有一口气唱七八句的。写字也起波,写完一个字再写一个字,不能一笔写几百个字。这是事物矛盾运动的曲折性。”[138]

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内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为了判断正确的东西和错误的东西,常常需要有考验的时间。”[139]

3月1日,毛泽东在第十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作结束语的提纲中写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普及,要提高,京戏原来是地方戏,将来也可能转化。散花野草也有用处,其中有些可能转化为香花,香花也可能变得不香了。”“批评问题。不要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马克思主义是不怕批评的,应允许互相批评。”[140]

3月8日,毛泽东同文艺界人士谈话,引用南朝梁代萧统的话说:“事出于沉思”,这是思想性;“义归乎翰藻”,这是艺术性。单是理论他不要。要有思想性,也要有艺术性。有人请毛泽东谈谈继承遗产的问题,毛泽东讲到:我并不赞成牛鬼蛇神,过去的办法是压,现在出来则害怕了,遗产中有许多糟粕。对一些传统剧目,过去我们禁了几年,别人有些反感,现在开放了,也可以批评,但批评要说理。一些牛鬼蛇神的戏,看看也可以,我们看《封神演义》,不是牛鬼蛇神吗?社会上有牛鬼蛇神,剧目里有也不稀奇。演来看看也没有什么可怕。拿更好的东西来代替它,当然很好,又拿不出来,还是让他演吧!否则,等于是不让他们演戏。牛鬼蛇神,戏是看,鬼不一定信。老百姓天早信龙王,风调雨顺,他又不信了,雨多了他更不信。放一下就大惊小怪,这是不相信人民,不相信人民有鉴别的能力。不要怕,如果每个舞台都是牛鬼蛇神,人民不反对?![141]

3月12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中说:“最近一个时期,有一些牛鬼蛇神被搬上舞台了。有些同志看到这个情况,心里很着急。我说,有一点也可以,过几十年,现在舞台上这样的牛鬼蛇神都没有了,想看也看不成了。我们要提倡正确的东西,反对错误的东西,但是不要害怕人们接触错误的东西。”[142]

3月18日,毛泽东在济南党员干部会议上讲话。他说:“听说去年评级的时候,就有些人闹得不像样子,痛哭流涕。人不是长着两只眼睛吗?两只眼睛里面有水,叫眼泪。评级评得跟他不对头的时候,就双泪长流。在打蒋介石的时候,抗美援朝的时候,土地改革的时候,镇压反革命的时候,他一滴眼泪也不出,搞社会主义他一滴眼泪也不出,一触动他个人的利益,就双泪长流。听说还有三天不吃饭的事情。我说,三天不吃饭,没有什么要紧,一个星期不吃饭就有点危险了。总而言之,争名誉,争地位,比较薪水,比较吃穿,比较享受,这么一种思想出来了。为个人的利益而绝食,而流泪,这也算是一种人民内部的矛盾。有一出戏,叫《林冲夜奔》,唱词里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我们现在有些同志,他们也是男儿(也许还有女儿),他们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这个风也要整一下吧。有泪不轻弹是对的。伤心处是什么?就是工人阶级、广大劳动人民危急存亡的时候,那个时候可以弹几滴眼泪。至于你那个什么级,就是评得不对,你也要吞下去,眼泪不要往外头流,要往里头流。”[143]

3月19日,毛泽东在对南京部队、江苏、安徽二省党员干部讲话时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样的方针,应该坚持下去。应该“放”,不是“收”。他指出,文艺作品里的妖魔鬼怪,那是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艺术化了的意识形态。这跟神话不同,比如《大闹天宫》是大家赞成的,没有哪个反对,还有什么《劈山救母》、《水漫金山》、《断桥》之类,那些都是神话,也没有哪个反对。就是有另外一些东西,也不必那么急,让它搞一个时期,会有人批评的。[144]

[附注]《大闹天宫》,戏剧剧目,又名《安天会》、《闹天宫》。据《西游记》改编。写孙悟空在天庭,因未邀参与蟠桃会,由是盗御酒、偷金丹、径回花果山、玉帝多次派天兵天将捉拿,反为所败。

《劈山救母》,戏曲剧目。又名《宝莲灯》,据元杂剧《沉香太子劈华山》。写华山三圣母与书生刘彦昌相爱为夫妻,其兄二郎神以妹触犯天条,将她镇压在华山之下。后三圣母生子沉香;沉香获得神斧,战败二郎神,劈开华山,救出三圣母。有秦腔、川剧、绍剧和京剧等多种剧种。

4月4日,毛泽东在杭州会议期间,谈到了越剧演员范瑞娟的第一篇文章。

据范瑞娟回忆:1957年初,中国新闻社约我写一篇文章登在香港《大公报》上,谈谈自己的婚姻、家庭生活,目的是以亲切生动的切身体会向港澳和海外读者介绍戏曲演员解放后的幸福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变化。我本来用的题目是《新中国帮助我建立了一个幸福家庭》,香港《大公报》发表时考虑到读者对象,将题目改为《我的丈夫,我的蜜月》。文章发表后,上海《解放日报》于1957年3月24日转载。没想到,这篇文章引起了一场风波。尽管许多读者对这篇文章表示赞赏,但也有人提出批评,认为党报上不适宜登这样生活化的文章,应多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情况,而且有人上纲上线,提到吓人的高度,扣了许多大帽子,使我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报社也为此受到一些读者的指责。这场风波惊动了刚到上海的毛主席。毛主席说:“我的丈夫就是我的丈夫,这是无可非议的。”“上海人口几百万,几百封信(指读者批评信)是少数嘛。报上也总不能天天都是上甘岭,讲讲丈夫、蜜月也可以嘛!”幸亏毛主席表了态,我和我的丈夫陈伯鸿才解脱了承受的压力,宣传媒介也由此得以摆脱类似的指责。[145]

4月15日,毛泽东在杭州召开的四省一市省市委书记思想工作座谈会上说:“谁说要牛鬼蛇神?谁说要《火烧红莲寺》?看问题要有一个过程。问题是群众要看。普陀山仍在拜佛,基督教、天主教仍在信,我们也有迷信,脑子里有个框框,即是信佛教信回教可以,但戏台上不可以,总认为搞不得,这不也是迷信吗?为什么那些人信教拜佛都可以,就不可以在演戏当中也拜一下、迷信一下呢?他们有观众,不能压,只能搞些好的东西,与他们唱对台戏嘛!应该让群众复杂些,各种对立物有,我们的任务就是提高大家的科学知识,提高了,迷信就要逐步减少了。”[146]

[附注]《火烧红莲寺》,现代京剧连台本。系据平江不肖生(向恺然)《江湖奇侠传》部分章节所改编。写湖广巡抚卜文正私访红莲寺,被识破遭关押,柳迟等人即率兵围攻红莲寺,救出卜文正,火烧红莲寺。

毛泽东在杭州笕桥机场。

据专机服务员郭桂卿回忆:毛泽东问她:“叫什么名字啊?”“郭桂卿。”“郭桂卿,男娃的名字嘛。我看叫郭子仪吧,知道郭子仪吗?看过《打金枝》没有?郭子仪可是位民族英雄哪。”[147]

[附注]《打金枝》,传统京剧剧目,写汾阳王郭子仪八十大寿。七子八女均拟携妻或婿登堂拜祝;幼子郭暧妻升平公主持皇帝女不往,为郭暧打骂,公主愤而回宫向父母(唐代宗和沈后)哭诉,郭子仪闻后大惊,亦绑子上殿请罪;唐皇则以郭功高望重,且儿女事本非朝廷以应干预,反而晋升郭暧官阶。并与皇后劝解其夫妻和好。按,此剧又名《满床笏》,且有晋剧、秦腔、汉剧、河南梆子、河北梆子、徽剧、评剧和越剧;粤剧名《醉打金枝》,湘剧名《福寿山》。

毛泽东评论《打金枝》这出戏说:“郭子仪的儿子同皇帝女儿结亲以后,闹矛盾,郭子仪和皇帝各自批评了自己的孩子,解决得很好。这是说解决内部矛盾要各自多作自我批评。他还说过郭子仪这个人很有政治头脑,当时有人告郭有谋反之心,郭听到后就把自己的门第敞开,任人参观,‘门户洞开’,这个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148]

5月2日,毛泽东陪同苏联伏罗希洛夫观看京剧《野猪林》。

当时原先饰演林冲的李少春嗓音失调,虽经名医治疗也不能迅速恢复。由是周恩来立即指示:李少春不能上台,可以让厉慧良顶替。演出在北京政协礼堂,厉慧良饰演的林冲很成功,行家评论和李少春酷似。演出结束后,领袖们走上舞台接见演员。毛泽东走到厉慧良跟前,握着他的手微笑着。毛泽东对厉慧良说了一句话:“你的林冲演得不错。”[149]

[附注]厉慧良(1923—1997),京剧演员,工武生。

7月1日,毛泽东为《人民日报》写的社论《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说:“文汇报写了检讨文章,方向似乎改了,又写了许多反映正面路线的新闻和文章,这些当然是好的。但是还觉不足。好像唱戏一样,有些演员演反派人物很像,演正派人物老是不大像,装腔作势,不大自然。这也很难。”[150]

同类推荐
  • 在西藏想你

    在西藏想你

    刘兆林的情感散文,写人物有光泽,有风趣,也有智慧。收在“笔情”一辑里的篇章,他写文坛的马加老人,于平易的生活琐事间充满了会心的理解和挖掘,有的细节,轻描淡写,滋味隽永。他写君子之风的学者彭定安先生,文字清浅明朗,近距离透视,不枝不蔓。尽管对于常情的描写不容易像亲情、私情、友情那样感人,但他对于社会常情那种无私的关注和真诚并富勇气表达,也很难能。“乘美以游心”,这是刘兆林情感散文追求的为文之道。朴素自然,大方无华。这让他既摆脱了雕虫小技,也完成了精神上的一次超越和洗礼。收入本书中的文章,或深情写意,或娓娓道来,或意趣横生,或情思飞扬,显示了一位成熟作家对情感世界的独特捕捉和品味。
  • 点灯的权利

    点灯的权利

    《点灯的权利》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牢固确立人命关天的政治伦理》、《切勿“与民为仇”》、《猜不透的电影审查》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回想那风

    回想那风

    真应该回想那风了,可以滋养疲倦的心灵和饥渴的细胞。沉浸回想好比酿一坛酒,回想是人的反刍。一般来说,风穿过的门窗,门对着的山,我们不得不面对今天和明天的多彩而喧嚣的浅薄。昨天总是丰厚的,拾回昨天的芳香或追溯别的什么,是一杯没有污染的情水,比如,人的生命是哪一囝风卷来的完美而又脆弱的种子?如果没有回想,是排除了行尸走肉的生命的象征,这个世界还会灵智闪烁吗?我们这代人不能把所有的树木都砍尽了,不能把所有的清水都污染了,我回想故我在,我们的子孙后代正源源不断地哭着、喊着生出来。回想,窗含着的水。门关上了。咀嚼昨天。窗打开……
  • 鲁迅诗释读

    鲁迅诗释读

    本书收录其全部诗作,考证最细的鲁迅诗歌研究著作。计旧体诗六十三首,鲁迅先生写下了许多光照千秋的不朽著作,新体诗十二首,是迄今篇目最全,诗歌作品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叙述的乐趣(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始有一部分人富起来,既而沿海特区兴盛发达。屡有号召要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只证明着他们的地位不曾提高。于是他们就有机会保持清高,穿起精神的长衫,傲视群小。他们的贫穷贫寒便也与众不同,格外雅致,叫做“清贫”。清贫,以我理解应是一种境界。好比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砍柴挑水,无非求道。开悟之前做什么?砍柴挑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步到哪儿去了?
热门推荐
  • 怀孕必须注意的365个细节

    怀孕必须注意的365个细节

    情绪是人的反应性心理活动的表现。从性质上说,它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或不确定的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的形成,与一个人的期望值和实现值之间所表现的关系有着密切联系。比如,有一对夫妇,希望很快地顺利怀孕,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如愿,就有可能导致消极的或不确定的情绪状态产生;相反,如果这对夫妇持坦荡、乐观的态度,即使没有及时怀孕,也仍然会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 告诉你一个达尔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达尔文的故事

    精选了达尔文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达尔文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冷后倾城

    冷后倾城

    她本是燕国的公主,无人知晓,世人只知云国的皇后冷血无情。他一袭磊落青衫儒雅俊美,无愧天下万民,惟独欠负一个女人。深宫里,她步步为营,她是下棋的人,发誓要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只因曾经她被人狠狠地出卖过。她说,顾雪然,你果真够无情,也只有你,和慕容云澈一样,薄情寡恩;也只有你,跟慕容云澈一样,要为当日你们的自做聪明付出代价。那个叫顾雪然的男子,给了她最深的爱,也给了她最凌厉的伤。当他跪在她的面前,她凛冽地恣笑。她说,真该好好地感谢你,如果不是你就不会有今天的我,我也不会有机会亲眼看到权倾朝野的右相恭恭敬敬地跪在我的面前,这感觉,真的非常的,美妙。她说,从今以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她还说,我要你连忏悔的机会都没有,我要你终生悔恨,我要你寝食难安,死不瞑目。这么深的怨恨,这么冷的眼泪。他是有后悔的。是否等到不能爱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可是。她是皇后,他是臣子,这只是他们之间仅存的一点缘分,也是他背叛的代价。他只能说,下官祝娘娘从此以后高枕无忧,事事顺心日日开心,宠冠六宫容颜不老。从前是他出卖她伤害她,以后是她利用他折磨他。他和她之间会有怎样的可能,那些爱恨情仇阴谋算计又有怎样的后续。是否精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纳西族风俗志

    纳西族风俗志

    本书读者对象: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专业工作者及有兴趣读者
  • 豪门来袭:娇妻,谢绝出逃

    豪门来袭:娇妻,谢绝出逃

    安凝的新文【一咬定婚,前妻绝非善类】已开坑,戳其他作品可看到!◎◎◎◎◎◎◎“小姐,你投怀送抱的伎俩还真是低级!”初见时,他是传媒帝国的主宰者,她是娱乐圈毫无存在感的女星之一,节目现场被绊倒,一瓶洒在他身上的矿泉水开启了她的悲催,也开启了他无休无止的纠缠。◎◎◎◎◎◎◎“可人,告诉我,为什么要离婚?我不相信你爱上了别的男人!”“没有什么为什么,我就是移情别恋了,就是不再爱你了,麻烦你快点把离婚协议书签一签,放我自由!”女人冷眸不屑的瞥向一边,不愿落在男人的脸上。“休想!我死都不会离婚,这辈子你的自由就是在我身边,做我的妻子,想逃免谈!”那个……那个……简介无能,亲爱滴们看文吧,一定精彩哦!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总有刁民想抢我老公

    总有刁民想抢我老公

    她爱哭,眼泪说来就来,他只能带着疼惜以吻封印,让她忘了哭!她胆小,受惊吓后抱着他才能睡着,她睡得好,他却备受煎熬,忍无可忍。他心狠手辣,六亲不认,为求目的不择手段,对送上门投怀送抱的妖艳美女不屑一顾,却偏偏对她硬不起心肠,狠不下心,只想宠着她、护着她!
  • 神级召唤师

    神级召唤师

    他拥有这个大陆最神秘的神谕,他拥有这个大陆最离奇的召唤术。芳华绝代的圣骑士,美艳天下的亡灵少女,妖娆妩媚是兽女,灵气逼人的精灵,连最神秘的海妖,都在他的权杖下苏醒!面对众多刁钻古怪又调皮的各色美女,雷利痛苦并快乐着,展开了一场艳福无边的奇幻传奇!
  • 《逍遥游》

    《逍遥游》

    “我不受善恶羁绊,我只顾自己快活。你对我无用的那一刻,就是我抛弃你的那一天。可是,只要你一天在我羽翼之下,我就会……保护你。”——无论你是人还是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