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6100000024

第24章 帮孩子跨越青春的坎(3)

让孩子申辩也要把握适度原则。

当孩子受到委屈的时候,父母要给他申辩的机会;当他被误解的时候,父母也要让他有解释的权利。但是,允许孩子这样解释,也应该把握一个度,父母要让孩子据理力争,而不是单纯地强词夺理。

比如,有的孩子在父母的这种容忍下,可能会“得寸进尺”,无论自己对错与否,都要去申辩一番。父母要明白,这时候的孩子就会变得很无礼,即使他犯了错误也要无理强辩,没理硬说成有理,申辩变成了狡辩、诡辩。那样将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发展,使他变得奸诈。

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

拥有良好品德的孩子,他就会少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比如撒谎,比如欺负同学,类似这样违背道德的事情,他大多都会“敬而远之”。而遇到委屈,他也能很好地将事情讲明白。但若是孩子缺乏最起码的道德认识,他就不会认为某些事是错误的,即使父母给了他申辩的权利,他也依然不能很好地将事情解释清楚。

沟通箴言

所有的事情都是因果效应。孩子发生某些事,也一定会遵循这个道理。所以,父母不要只单凭自己的判断,就认为孩子对或不对,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这也是在帮助孩子找到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从而从根本上有效解决问题。

懂得申辩而且会申辩的孩子,他的思维也是灵活而敏捷的,父母不要简单地加以抑制。

“孩子们,欢迎你们!”

尊重孩子的朋友,告知孩子交友的原则

孩子需要朋友,学生时代的友谊是非常珍贵的。已经成人的父母,现在恐怕也会有几个记忆里儿时的朋友吧?在孩子看来,这时候的朋友对他是个非常重要的存在,他在伙伴那里,可以收获快乐、找到共鸣、分享秘密,有一些感觉是从父母和其他成人身上找不到的。因此,孩子需要朋友。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黎南和丁未成了同桌,两人住得也近,于是关系非常好。进入初中后,两人已经不在同一个班级了,但是他们依然延续了小学的友情。

从小学开始,黎南就经常邀请丁未来家里一起写作业,到了初中也如此。但有一天,丁未临走前,黎南的妈妈却对他说:“明年你们就要上初三了,学习就都紧了。所以,以后你们还是分开做作业吧。而且,黎南也要去上补习班,你不用再来了。”

丁未走后,黎南惊讶地问妈妈:“我什么时候要上补习班了?”妈妈却说:

“不这么说,那个丁未还要来找你的。你看他学习那么差,肯定考不上好高中。

你不要总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受他‘传染’成绩也掉下去了怎么办?我也是为你好,你可以去找你们班学习第一的同学玩啊!”

黎南一听脸就沉了下来,他说:“妈,我和丁未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他不就是成绩差一些吗?人还是很好的,你眼里除了学习就没别的吗?”妈妈一听这话也生气了:“你怎么能这样跟妈妈说话?总之,我说不行就不行!不然我就去找他的父母,直接让他们管好这孩子!”

黎南甩手就跑出了家,门被摔得咣咣响……父母在面对孩子交朋友这件事情上,似乎特别坚信“环境造就人才”这条定律。许多父母都认为,如果孩子和学习不好的同学一起玩,甚至成为朋友,那自己的孩子一定也会被带坏,学习成绩也会下降。尤其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父母更会担心本来就叛逆的孩子,会被其他“坏孩子”带得更不容易管束。

其实,孩子与人交往的时候,往往只遵循一个原则:快乐。如果他感觉和其他的同学在一起,无论是思想,还是话语,都能“谈得来”,而且玩乐也能玩到一块儿去,那么他就认为那个同学是他的朋友。

但是,父母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爱玩也是他的天性,青春期的孩子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一旦他与一些品质恶劣的同学交往过密的话,他的学习态度将有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他也许还会沾染上一些社会上的恶习。

所以,父母有必要教给孩子一些行之有效的交友之道,让他明了一些交友原则。

从一开始,父母就要让孩子心中有一个小小的标准,让他学会选择正确的朋友关系。当然,父母也应该给予孩子最起码的信任,不要一看见孩子交朋友,自己就先紧张起来,生怕他交到什么“坏朋友”。否则,父母这种疑神疑鬼的心理,会让孩子,尤其是“叛逆期”的孩子反而更加“叛逆”。这样一来,孩子可能真的会去交几个坏朋友,来“挑战”一下父母的权威。

另外,有的父母对于孩子异性交往的问题非常敏感。

甚至有的父母一看见孩子与异性做了朋友,就如临大敌,认为孩子一定是在“早恋”。其实这依然要归结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让他学会交友。

那么,父母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处理朋友关系呢?

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朋友。

孩子们大都性格迥异,父母心中就会有一个衡量的小标尺。孩子有的朋友符合父母心目中好孩子的标准,学习好能力强,值得孩子去交;但有的朋友可能就会被父母认为是“坏孩子”。坏孩子在父母眼里是没有任何可取之处的,于是父母也就千方百计地阻挠自己的孩子与之交往。

这样一来,有的父母可能当面会对孩子的朋友客气,一旦朋友不在孩子身边,他们就会反复告诫孩子要远离这样的朋友,或者干脆直接就代替孩子作决定,单方面断绝他与朋友的来往。

但青春期的孩子却显得格外的“不领情”,对于父母粗暴干涉他与朋友交往这件事,他会备觉反感。父母越是禁止,他反而会越与朋友亲近。与其与他对立,僵化亲子关系,倒不如真诚对待他的朋友,多说一些类似于“我欢迎你们的到来”的话。这样,当父母再对孩子进行交友指导的时候,他也许会听得进去。

不要总盯着孩子朋友的缺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可避免地会有缺点。但有时候,孩子的朋友所具有的优点,却恰恰是他所不具备的。而通过朋友间的相互影响与帮助,他就有可能会改掉缺点。

所以,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朋友的优点,要能赏识这些优点,比如礼貌、友爱、宽容等方面,这都应该成为自己孩子学习的榜样。而且,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也有了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父母对孩子朋友某些优点的赏识,也能激起他想要努力弥补自身缺点的欲望和激情,他会更加努力改善。

另外,父母要格外注意的是,赏识孩子朋友的优点,不是拿自己的孩子与之去作比较,更不要借此来讽刺孩子的缺点。否则他的叛逆心理一起,就有可能会破罐子破摔。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友谊关系。

着名教育家谢觉哉先生曾经在《交朋友的道理》一文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要交‘益友’,不交‘损友’。”这其实就是在提醒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友谊关系。

父母不要经常“自以为是”,代替孩子将自己认为的对他没有好处的交际关系全部切断,这样反而会激发他反抗的心理;同时,父母也要给予他相应的指导,不要让他因好奇心强而陷入不当的交际圈。

所以,父母要在尊重孩子自身意愿的前提下,将一些交友的原则告诉孩子,比如朋友应该要品行端正,等等。父母要鼓励孩子多与有道德、有素养的人多做朋友,这样对他自身各方面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另外,父母还要让孩子建立正确的异性朋友关系。首先父母自己不要有过多的疑心,然后要引导孩子不要为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所影响,与异性朋友交往也要遵循基本的交友原则,保持纯洁的友谊。

在与人相处方面,多给予孩子指导。

当孩子学会正确建立友谊关系之后,父母还要给予他一些相应的指导,让他学会如何正确与人相处,以帮助他进一步巩固自己与他人的友谊。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告诫孩子:自己应该要严于律己,但对待朋友要真诚坦率、宽容为上。

而且,对朋友也要礼貌与热情并举,尊重朋友的意愿,要经常关心朋友。无论遇到什么事,要宽宏大量,能考虑到他的感受,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不要计较个人得失。

另外,父母也要告诉孩子,与朋友交往,不能过分干涉他的心理敏感区。

同时也要讲求信用,说话办事要尽量为自己和他人留有余地。如果朋友间出现问题,要先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并及时承认错误。

正确处理孩子的交友不慎。

孩子涉世未深、经事太少,他的辨识能力也有待提高,有时候他一时不慎也会陷入不良的交往当中。而万一自己的孩子交友不慎,父母也要学会正确处理。

父母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孩子予以打骂,并严令禁止他与这些“不良少年”继续来往。

十四五岁的年纪,孩子的自我意识会非常强,他不会认为他的朋友有什么错误,于是他会对父母这样的态度表现出不满甚至厌恶。更有甚者,孩子还会和父母对立起来,可能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同类推荐
  • 儿童增高补钙食谱

    儿童增高补钙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我们的孩子缺什么

    我们的孩子缺什么

    现在的中国孩子是幸福的一代,千辛万苦的家长为他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他们不缺吃、不缺穿、不缺爱,可以说什么都不缺。事实上,有很多中国孩子都不快乐,物质上富有的他们在精神上似乎缺少了什么。现在的孩子到底最缺什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去做,成为一个千万家长关心的话题。
  • 等待NEMO的日子

    等待NEMO的日子

    雷死人不偿命!史上最麻辣孕妇的爆笑十个月!一位精灵可爱、充满奇思怪想的准妈妈,为了记录怀孕经历在天涯论坛上发布的怀孕日志。由于文风麻辣、爆笑温情迅速走红,并吸引了众多“孕友”和“孕迷”一路同行,蔚为壮观。
  • 做偶像老爸老妈

    做偶像老爸老妈

    在孩子的眼里,凡是比他厉害的人,他都称为偶像,所以他们有很多偶像,家长首当其冲,理所当然成为他们的偶像。《做偶像老爸》实际上,每个孩子的心中,父亲会是他的第一偶像。父亲爽朗的笑声、豁达的胸襟、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偶像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偶像老爸要在很多方面“考核过关”,才能在孩子心中保持“光辉”的形象。
  •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从父母的修养、处世、学问、智慧、威信、意志、心态、习惯、方法以及理解孩子等方面,全面总结了父母应该怎样“修”自己的“身正”,辅以“教育孩子的方法”,从而让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真正行之有效。孩子就好像是父母的镜子,你总能够在他的身亡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孩子是看着你的背影长大的。所以,父母必须品行端正,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千万不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在外面一个样,在家又是一个样。父母先做到,再要求孩子做到。父母自己做得差,却对孩子提出高要求,孩子是不会接受的!
热门推荐
  • 水浒传(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典藏)

    水浒传(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典藏)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小说,也是我国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开创之作。它以其惊世骇俗的绿林题材,新鲜刺激的豪侠故事,义肝侠胆的草莽人物,以及高超纯熟的艺术手法,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我国古代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大辽王妃

    重生之大辽王妃

    再见,他是辽国北院大王世子,她却成了大宋天波府杨业夫妇的掌上明珠,她是宋辽边境一位寡妇的女儿,那一年,他十六岁,她十岁。第三次相遇,他是一个普通的富家男孩,他是名扬天下,令人闻风丧胆的辽国‘战神’,她却是天下百姓交口称赞的‘雪莲郡主’。那一年,那一年,她十六岁,他二十二岁。她四岁。他与她,究竟是缘是还是孽?她与他,初见,究竟谁是谁的劫?谁又是谁的幸?金沙滩一曲爱情绝唱,‘世间一死宁何惧,君为家山我为君前世今生,他十岁,十世情劫,纠缠不断
  • 蛇尊,放了我

    蛇尊,放了我

    她,黑云堂的帮主,倾城国色,却又好色专横,终于有了报应。在迷jian一名英俊的警察后,反遭对方疯狂极端的报复,以至香消玉殒。他,蛇族之王,苦心孤诣,一心想成为万妖之王,不过最后功亏一篑,险些命丧九泉,沦为妖界的头号通缉犯。…狼族地盘。狼王望着身前高大的身影,小心翼翼地说:“王,这些人脔可满意?”言灵歌穿着狼族特制的金蚕薄缕衣,双手双脚捆绑,与其他人族女子一起,被放在一只巨大的玉盘上,供那个可恶的王挑选。可恶,虽说她有些好色,且口味较重,但从未想过与野兽有交集,而且谁知道身前那个人会是什么野兽。万一是狮子,那不就惨了?听说狮子每日要进行几百次的XXXX“要她了!”一个邪魅妖孽的声音轻轻响起。抬眸,便见一张俊秀非凡的脸,深墨的眸光如星辰般璀璨,只不过嘴角的笑容,却显得邪佞无比。要了,即便是妖,老娘也要了!
  • 战帝系列(十)

    战帝系列(十)

    千岛盟之祸已非一日,而且有如顽疾,一日不根除,便痛痒一日,今日之事,只能算是旧疾复发,算不得新病,自然不必为之太过伤神。而有千岛盟这一对头,至少可以让坐忘城暂时不起叛逆之心,这样,冥皇就有时间对坐忘城施以釜底抽薪之计了……
  • 读心少女有点萌

    读心少女有点萌

    高中毕业生东方明珠去补牙,无意中和万能石安安合为一体,拥有了传说中古老而神秘的异能,从此来了个咸鱼大翻生,捉鬼、破案、治病、看风水、鉴宝、品茶、喝酒……谁说女子不如男?天生我材必有用!看我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弱小女子怎样逆天,一步步地变强,最后过上幸福的生活的:要本领,瓦有;要金钱,瓦也有;要帅哥美男,瓦更是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瓦做不到的,怎一个“爽”字了得?(女强+言情+异能,绝对的创新,各位亲亲,来吧,欢迎跟作者一起跳进深坑……)
  • 理想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理想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谁为谁憔悴

    谁为谁憔悴

    山区青年石大川通过考大学从农村进入了都市,毕业后为生计他以“晓雄”的名字“服务” 于都市的富婆们。开公司的种文欣感情上屡受挫折,她在晓雄这里得到了慰藉,于是用金钱买断了晓雄的自由。钟文欣的女儿钟蕾天真纯洁,在网上结识了“黑马王子”并身不由已地爱上了他。石大川就是“黑马王子”,他在网上是纯洁而昂扬的。作者对人格的多面性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追思家乡的亲人挚友、灵山秀水、民俗风情和童年趣事,以唯美的语言寄托浓浓的乡愁,既有对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感叹,又有对自然纯朴乡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小院竹篱,春水秋月,一切还是初时模样。外婆于花荫里闲穿茉莉,外公于厅堂独自饮酒,母亲在菜圃打理她的蔬菜瓜果,父亲则背着药箱,去了邻村问诊。而我,坐于雕花窗下,看檐角那场绵长得没有尽头的春雨。原以为星移物换的岁月,只老去那么一点点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