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控制体系可以对员工的业务活动进行衡量和纠正,确保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为实现战略而拟订的计划得以顺利执行。而且,控制体系越是完善,组织的目标就越容易实现。可见,控制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还是企业执行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控制体系,需要设置合理的控制过程,采用恰当的控制方法,还要随时检查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技能点1,如何使控制系统发挥作用
主题词:执行力·控制体系·发挥控制系统的作用。
适用情景:当希望使控制系统成为提升企业执行力的坚强后盾时,查看此技能。
技能描述
控制系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每个组织都要设计自己的控制系统,但要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并成为提升企业执行力的坚强后盾,在设计控制过程之前,必须考虑三个前提,这三个前提是保证控制系统完善有效的重要方面。
与战略相适应
组织的战略是通过人员、组织结构、运营计划、控制系统相互作用才得以实现的,所以,控制是实施战略的工具之一。在战略落实的具体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变换以及一些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从前制定的运营计划可能不再适用,这时,控制系统必须能预期未来的环境变化,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包括重新拟订目标、修订计划、改变组织结构、调整人员配备等等。所以,在设计控制的过程时,首先要以战略的落实为出发点,使控制与战略相适应,按照战略量体裁衣。
与计划相适应
一切控制,都要遵循计划的要求。没有计划,就无从控制;一切计划,都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控制,否则计划的执行就难以保障。具体来说,控制要以计划为基础来设计,务必使一切工作都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不考虑计划而进行的控制是毫无意义的控制。而且,控制又是计划的反面,计划本身为衡量行动是否符合标准提供了依据,因此,计划拟订的越周详,控制工作就越顺利,越能发挥作用。
另外,控制本身应该是有计划的。控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包含了一系列环节和步骤,管理人员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要求的控制系统。
与组织相适应
同样,控制还应当与组织结构的类型和状况相适应。组织结构是明确企业内部每个人应当担任什么职务的主要依据,也是划分执行计划职权和产生偏差后由谁承担责任的依据。当控制系统发现问题时,如果不能迅速找到负责采取措施、纠正偏差的人,那么,控制系统就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控制过程的设置要与组织的职责的划分相匹配。另外,控制过程也应该由健全的组织结构来保证,组织机构越完整、越健全,就越有利于纠正偏差,控制工作也越有效。
建立完善的控制体系,需要设置合理的控制过程,而设置合理的控制过程必须遵循三个前提—与战略、计划、组织相适应,这是使控制系统成为提升企业执行力的后盾的重要一步。
牢记要点
使控制系统发挥作用需要遵循三个前提:
与战略相适应。
与计划相适应。
与组织相适应。
实践练习
请您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控制必须严格按照计划来执行,不能有丝毫的偏差。
2.在多数情况下,控制工作既是一个管理过程的终结,也是一个管理过程的开始。
3.任何组织、任何活动都需要控制,控制工作存在于组织的全过程中。
参考答案:
1.错。虽然控制要以计划为依据,但还要注意组织外部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制定计划时的环境已经变化,或又有一些新情况发生,那先前的计划就不再适合了,如果还完全按计划来控制,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对。控制的目的在于通过纠正偏差,把不符合要求的管理活动引回正常的轨道上来,使战略目标最终得以实现。如果纠正措施涉及到重新拟订目标、修订计划、改变组织结构、调整人员配置等时,说明上一个控制过程结束,新的控制过程开始。
技能点2,如何设置合理的控制过程
主题词:执行力·控制体系·设置控制过程。
适用情景:当要设置合理的控制过程以确保战略、计划有效执行时,查看此技能。
技能描述
设置合理的控制过程是建立完善有效的控制系统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确保战略、计划落到实处的有效手段。企业要提高执行力必须有合理的控制过程做保证。简单的说,控制就是一个根据标准纠正偏差的过程,因此不论在什么地方,也不论控制什么,一般的控制基本过程都包括5个步骤:
1.确定标准
确立标准是控制的依据和基础。在确立标准时需要注意:
(1)根据控制对象来设计标准。控制的标准应该随着控制对象的不同而不同。对有些对象应该设计定量的标准,如技术、成本、资源等方面的标准。对有些对象应该设计定性的标准,如服务标准、道德标准等。但不论什么样的标准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必须有利于计划的完成。
(2)控制标准应该科学统一。一般在一个行业或部门中,经过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已经形成一套本行业、本部门在全国或全世界范围内都公认的技术标准,每个企业在设计自己的控制标准的时候,要以此为参照和依据。
(3)控制标准应该简单易行。在有效完成计划的前提下,控制标准越简单越好,这样既易于操作,又能降低成本。
(4)对控制标准进行分类。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分清轻重缓急,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控制效果。
2.找出偏差
找出偏差就是将实际工作绩效与控制标准进行比较,找出异同。若实际工作绩效与标准相同,表明计划运行良好;若二者有差异,就需要进入后面的步骤。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活动,偏差是在所难免的,因此要确定可以接受的偏差的范围。若偏差在范围之内,说明计划运行情况良好。
3.分析原因
当发现偏差以后要积极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可以从控制对象的投入过程、运行过程、产出过程查找;也可以运用排除法有重点地查找;还可以考虑控制标准本身是否存在问题;控制手段和措施是否恰当等等。
4.设计对策
分析原因的目的就是为了对症下药。因此,纠错方案要根据具体原因来设计。另外,纠错方案的设计还应遵循快速、准确、可行、经济的原则。
5.纠正偏差
就是要落实具体的纠错方案。在落实纠错方案的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方案的执行情况,要考察对偏差产生原因的分析是否正确,实施的纠错方案是否可行。如果纠错方案没有消除偏差,或是产生了新的偏差,那么必须重新分析原因并设计纠错方案。
建立完善的控制体系需要设置合理的控制过程,要使控制过程发挥作用,必须考虑控制的前提如何,再设计控制过程。
牢记要点
设置合理的控制过程的步骤:
确定标准。
找出偏差。
分析原因。
设计对策。
纠正偏差。
麦当劳公司的控制系统
麦当劳公司是闻名世界的快餐经营大亨。从1955年创始人雷·克洛克在美国伊利诺斯州开设第一家餐厅至今,它在全世界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开设了3万多家餐厅,现在仍以快速的趋势迅猛发展。
麦当劳公司主要通过特许经营权的方式来开辟连锁分店,各分店均由当地人所有和经营。由于在快餐业中保持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是其经营成功的关键,所以,麦当劳公司在采取特许连锁店经营这种战略来开辟分店和扩张地域时,特别注意对各连锁店的管理控制。如果控制不当,使顾客吃到不对味的汉堡或受到不友善的服务,就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分店的形象,甚至危害整个公司的信誉。为此,麦当劳公司制定了一套全面、周密的控制办法。
首先,麦当劳公司在出售其特许经营权时非常慎重,总是通过各个渠道调查了解申请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思想品质,如果事后发现其不合要求则立即撤回特许经营权。
其次,它的产品、加工和烹制程序乃至厨房布置,都是标准化的,麦当劳公司为此专门制定了详细的程序、规则和条例,使世界各地分店的经营者和员工都遵循一种标准化、规范化的作业流程。另外,公司还在芝加哥开办了专门的培训中心,要求所有的特许经营者在开业之前都必须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强化培训。回去之后,他们还必须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公司的规章条例得到准确的理解和贯彻执行。
最后,为了确保所有特许经营店都能按统一的要求开展工作,麦当劳公司总部的管理人员还经常走访、巡视世界各地的经营店,进行直接的监督和控制。如果发现有分店自作主张,在店堂里摆放与麦当劳风格不符的物品以吸引顾客,就会要求立即纠正。除此之外,麦当劳公司还要定期对各分店的经营业绩进行考评。各分店要及时提供有关营业额和经营成本、利润等方面的信息,使总部管理人员能把握各分店经营的动态和出现的问题,以便商讨和采取改进的对策。对于不能达到麦当劳标准的连锁分店,如法国的第一批麦当劳分店,公司会下令撤销他们的特许经营权。
实践练习
请您做下面的实践练习题:
上例中麦当劳公司所设计的控制过程,都涉及到了哪些具体的基本构成要素?请试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麦当劳公司设计的控制过程有以下基本构成要素:
(1)确定标准。麦当劳公司为了使全世界所有分店都能提供同样优质的服务,制定了详细的程序、规则,形成了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作业流程。
(2)找出偏差。麦当劳公司总部的管理人员经常走访、巡视世界各地的经营店,进行直接的监督控制。另外,麦当劳公司还定期对各分店的经营业绩进行考评。
(3)设计对策。总部管理人员通过各分店提供的营业额、经营成本、利润等方面资料,可以把握各分店经营的动态和出现的问题,以便商讨和采取改进的对策。
(4)纠正偏差。例如,总部的管理人员一旦发现某家分店自作主张,在店堂里摆放与麦当劳风格不符的物品以吸引顾客,就会要求立即纠正;还有,对于不能达到标准的店主和分店,麦当劳公司会撤销其特许经营权。
技能点3,如何采用合适的控制方法—前馈控制
主题词:执行力·控制体系·前馈控制。
适用情景:当要设计前馈控制以保证控制系统完善有效时,查看此技能。
技能描述
提高执行力需要完善有效的控制系统。由于控制过程存在时间的滞后性,要进行有效控制,必须采用一种面向未来的控制手段—前馈控制,才能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这是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方面。采用前馈控制需要掌握以下要点:
1.前馈控制的使用方式
前馈控制又称预先控制或事前控制,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控制方式。其目标是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等问题发生了再采取补救措施,因此具有较好的及时性。在企业管理控制活动中,前馈控制的内容包括对人力资源、原材料、资金等的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采用的普遍方式是利用所能得到的最新信息,进行认真、反复的预测,把计划所要达到的目标同预测相比较,尽可能地对工作中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并采取防范措施,以便在实际偏差产生之前,就能用各种手段对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纠正。目前运用的比较先进的前馈控制技术之一是计划评审法,或称网络分析法。它可以预先知道哪些工序的延时会影响到整个工期,在何时会出现何种资源需求高峰,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与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2.前馈控制的要求
一个可操作的前馈控制系统,应该包括以下6个必要条件:
(1)必须对计划和控制系统作透彻的、仔细的分析,确定重要的输入变量。
(2)建立一个前馈控制系统模型。
(3)要注意保持该模型的动态特性,即要保持该模型的经常更新,经常检查模型,以便了解所确定的输入变量及其相互关系是否仍然反映实际情况。
(4)必须定期收集输入变量的数据,并把它们输入控制系统。
(5)必须定期估计实际输入数据与计划输入数据之间的偏差,并评价其对预期的最终结果的影响。
(6)采取措施。与其他计划和控制技术一样,前馈控制是向人们显示问题之所在,而这些问题显然还要采取措施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