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38 迂回进攻的艺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美军踏上了日本本土。为避免大的伤亡,美军没有与日军直接交锋。他们采用了迂回进攻的作战战略,首先派出很少的军队,供给日军最薄弱的地区,一步步孤立日军。美军还以优势的兵力迅速切断日军的军需供应现,断绝给养和弹药,使日本士兵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大大削弱日军的战斗力。
在整个作战过程中,美军一直寻找日军最薄弱的环节,并迅速展开进攻。争取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并能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战斗。
将这种迂回进攻的战术运用到商场,也可以取得非凡的成绩。它需要寻找一个没有竞争的市场,然后果断地进入;一旦进入必定给市场上提供同类产品的公司带来竞争压力,在扩大自己力量的同事争取迅速击败他们。
日本汽车工业起步远远落后美国,但很快让美国汽车场上只有招架之工而无还手之力。美国汽车制造商以生产大排量的高档车闻名,并且这些车具备丰厚的利润;为了保护这块市场,美国汽车制造商联盟抵制日本生产大型汽车,只允许日本生产微型汽车(由于技术、原材料的限制,日本汽车制造商很听话)。在这样的条件下,与美国汽车面对面地交锋是不现实的,它们采取了迂回进攻的战术。以生产小排量、节能、环保的日系汽车轻装进入美国市场,在经济危机到来后,节约型轿车很快打开销路,挤占了美国汽车的市场。当日本汽车制造商站稳脚跟之后,就开始了向美国汽车制造商的反击。今天,一些老牌的美国汽车厂商都纷纷落败。
可见,所谓迂回进攻的艺术,其实就是一种避其锋芒、打其虚弱的艺术,既避免了无谓的牺牲,又可以取得战略上的胜利。职场上,与竞争对手相比,你肯定不是最强大的,即便强大也肯定有很多方面不如人家。面对咄咄逼人的进攻,迂回进攻成为经常运用的工作艺术,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保存自身实力的前提下,获得迅速的克敌制胜的机会。
在进入这家啤酒公司销售部时,Mila发现自己很难获得进步。一方面几大品牌蜂拥而入,将本市啤酒市场挤的密不透风;另一方面公司销售部的都是自身销售员,每人都有自己的客户群和市场份额。自己作为一个进入啤酒销售行业的新兵,拿什么和他们竞争呢?Mila陷入几乎绝望的境地。
一个偶然的机会,Mila发现,这是一座休闲旅游城市,有很多闲人游走在城市里,如果能给他们随时提供便捷可口的啤酒,既解渴又解乏,说不定能有出奇的效果。Mila迅速写出了自己的销售方案,销售部经理对他的想法很有兴趣,提交总公司后很快得到批准。
Mila找到一个搭档开始事实他的销售计划,让公司制作了专门的速饮啤酒机,去大学校园找到非常廉价的劳动力,让他们背着这种啤酒机出去销售。几乎一夜之间,这种小型的啤酒机就出现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顾客可以随时随地喝上一杯啤酒。
Mila的销售瓶颈被迅速打开,并且这种销售方式为该啤酒品牌产生了很好的广告效应。总公司看重了Mila的策划能力,一年之后,Mila被调往企划部担任主管。你瞧,Mila巧妙地运用了迂回作战的艺术,将竞争对手轻松地拉下马,并出奇地获得了自己的快速成功。
要使迂回进攻运用自如,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如何尽可能避开对手的封锁。从某种意义上说,迂回进攻是一招险棋,如果不能避开对手,不但前功尽弃,还可能让自己逼入绝境。要避开对手,就要认真分析对手情况,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对方的空隙。比如,每个同事都在努力工作,都试图在老板面前表现自己获得晋升的机会;论实力你不是最强的,但如何才能快速进攻,取得最后的胜利呢?通过认真分析,你发现,同事甲是公司的业务骨干,乙有很强硬的后台,而丙的人员关系特好……,如果要迂回进攻,你切记不能和甲拼实力,不要与乙发生矛盾,也不要背后说丙的坏话,而可以单刀直入,绕开这几个竞争对手,将自己最优势的以免直接展示给顶头上司。比如,你精心策划一下,抽时间精心安排一些户外旅游,让喜欢自驾旅游的上司和你一起亲近大自然。当上司已经对你的驾驶技术或照相技术赞美有加时,你迂回进攻的艺术就成功了一般,接下来,你必须沉着应战,在业务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也要良好地表现。当机会到来时候,上司肯定会对你亲睐有加的。
既然是艺术而不是战术,就要求在迂回进攻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要及时与同事们和好,巩固胜利成功,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