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6500000018

第18章 蚂蚁(3)

道场是从搬家的队伍刚刚抵达官寨的大门口时开始的。官寨外面炮声不断,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有着三层楼高的官寨大门。大门用两层木板钉成,每层六块,每块厚三寸,宽一尺,高一丈六;大门开启时,每扇门上排开四个汉子,弓着背弯着腰用力地向前推进,发出轰轰隆隆的声音。大门的两侧各有一扇偏门,不用下马也能从这里进去,但今天是特殊的日子,自然不会使用它们,大家便聚集在大门外面等候吉时的到来。我们还看见大门两边各有一个五层楼高的石块砌成的碉楼,楼身有规则地布满枪眼,正好可以辐射到整个土司府。大门顶上有一根雕花的梁柱,梁柱正中悬挂一块牌匾,五个烫金大字赫然醒目:“瓜别土司府”。牌匾两头各支着一根从松树上砍下的树巅:主干上生出四个分枝,意喻中间和四方,象征着土司的基业就像松柏一样长青。牌匾上挂着经幡,周围插满柏枝,一条长长的红布贯穿其中,两头分别系在两边的门柱上。门柱由四根两两重叠的柱子组成,压在两个结实的柱础上。柱础像鼓的形象,由一块巨大的石礅雕成,上面刻画着精美的图案,显然不是出自本村的石匠之手。大门开启后鞭炮声仍然没有完毕,此时兰波戴着法帽摇着法铃端着香炉从里边出来。碉楼上顿时吹起牛角和海螺,一个汉子在广场正中拼命擂鼓。百姓们欢呼雀跃,为这座雄伟的建筑惊讶赞叹;土司的家眷们兴高采烈,喜悦自豪之色溢于言表。

兰波使了个眼色,大管家高声吆喝:

“吉时到,禀请老爷入府!”

鞭炮声再度响起,兰波持着经咒摇着法铃端着香炉走在前面,爷爷带领大家骑着马跟在后头。今天的兰波一袭新衣,法帽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显耀,那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达巴的装束,上面束着五块精致的彩绘,绣着精美的图案,但是兰波距离我们太远,无论我怎么移动身体都不能清晰看见。

“娘娘扎嬷,那上面是什么?”我指着兰波的帽子问道。

“达巴的护法神啊!”扎嬷煞有介事地说。

“不是有五个吗?”我问她。

“是啊,第一个是天上的神,第二个是专管鬼的神,第三个是母鲁阿巴笃,第四个是达巴的画像,第五个是住在山上的狮子。”扎嬷说完还做出一副狮子扑食的模样,瞪着眼睛张大嘴巴。

“狮子?”我问扎嬷,心想狮子能跟达巴扯上什么关系。

“因为狮子是达巴的助手,达巴驱鬼时狮子就会跳出来把鬼吃掉,所以狮子的画像也被并列在神的高度。”扎嬷说。

我点点头,再次朝兰波望去,这时我又发现另有两条特别的布带飘在法帽两侧,我知道那是达巴跳神时的耳朵。有了这顶漂亮的法帽,兰波不论是走路还是跑步,是屈蹲还是跳跃,都显得非常威风。我们进了大门,官寨内的景象便一一呈现在众人面前。广场的两侧是两排马厩,一次可以关上数百只马匹。马厩后面紧靠着围墙有一排平房,以广场为中心形成了对称的两面。平房顶上用泥土夯实又贴了石板,成为一个光滑的平台;站在台上围墙只齐胸高,这是官寨里一个重要的攻防阵地。两排平房除了战略地位以外还有别的用途——饲养土司府随时可能使用的牲畜,所以一边关着猪和鸡,一边蓄着牛和羊。马厩的中央和两头各有一间屋子,中央的两间储备马粮,靠边的四间堆放干草。这是父亲亲自设计的,他的目的是想让土司的骑兵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集结起来做好进攻或防守的准备,不像从前那样需要安排头人挨家挨户前去派遣。广场的地表铺着石板,马蹄踩在上面嘚嘚作响。大队人马来到广场中央,爷爷跳下马来,其余的人也都跟着下了马,十几个家奴跑了上来将牲口牵到马厩里去。

广场中央设有一个高台,刚才还在那里的大鼓已被人抬了下去。台上立着一根柱子,上面飘着一面大旗,旗子上绣着一个大大的“己”字,字的周围用丝线绣了许多飞舞的龙。旗杆下方放着一张长长的供桌,桌子上撒满了碧绿的松针,上面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祭品。兰波将香炉放到供桌中央,往香炉里换了新的炭火添了新的柏香,香炉立即烟雾缭绕一下子精神起来。兰波点燃松明,焚烧祭坛下面的松枝,一股股浓烟在广场上升腾飞散。太阳正当顶上,兰波从祭桌里取出旗子,青冈木做成的旗杆一尺来长,有箭头的一方系着红、黄、蓝三色布条,这正是摩梭达巴所独有的日月旗。兰波将日月旗握在手里,往供盘的三个酒碗倒满了酒,漫出的酒液浸入供盘内盛着的荞麦里,接着将一个木雕的神像插入麦子中,立在酒碗前面,上面雕刻着各种神像。

兰波举着旗子摇着法铃唱道:“生命是上天给的,启明星也是上天给的,太阳和月亮还是上天给的,日月的光芒永远照在我们身上。天上有三十三神,地上有二十八神。今天达巴来请神,请到天地所有神。”兰波的旗子一挥,站在碉楼上的两个汉子各自开了一枪,大家为之一震,枪声回荡在山谷之间,过了半晌才渐渐消逝。这时吹牛角的汉子换了海螺,使足浑身力气挣得满脸通红,悠扬的螺声传到远方,回声与去声在空中相和,仿佛有了更多的海螺同时响起。

兰波喊道:“有请保佑家庭之神。”

大家回应:“阿依冉巴拉!”碉楼上传来两声枪响。

兰波又喊道:“有请保佑牲畜之神。”

大家回应:“尼鲁侬嘎拉!”又是两声枪响。

兰波再喊道:“有请保佑土地及庄稼丰收之神。”

大家回应:“吉汝瓦嘎拉!”

最后两声枪响之后,海螺的声音也停了下来,余音在遥远的山谷里轻轻荡漾。广场上只有兰波的法铃还在叮叮哐哐响个不停,大家都静静地等候兰波的指示。正在这时他的儿子小兰波端着香炉围着我们一家转了起来,三圈之后兰波向大管家点了点头,布耳佐便高声唱道:“香烟袅袅,福禄绵绵;日吉时祥,薪火相传。禀请老爷入公门!”

师爷从人群里走出,双手托着一个黄色丝绸的包裹,大家就跟着师爷上了广场的台阶来到土司府正中的大殿。他将包裹放在大殿的案桌上,朝着北边三跪九叩,接着打开包裹,里面装着一块玉石雕刻的大印和一张折叠在一起的信纸。师爷转过身来对爷爷唱道:“拜受!”我们全家跪了下去,师爷高声唱道:“我大清受命于天,臣万邦于四海之外六合之内,航海梯山,重译来朝。南夷之君,西僰之长,延颈举踵,喁喁然皆乡风慕义,使率其属,奉其地舆山川以献,而纳贡投诚焉。”师爷朝北方拱拱手,又对爷爷拱拱手,继续说道:“吾皇嘉其诚,封九夷之长为九土司,曰安抚司、抚彝司、长官司、土千户、土百户,秩有差使食其地而抚其夷众,胥归于县令而管辖之。既庶既富,生息蕃滋。新府既成,大吉大利,禄位高升。再拜!”全家人朝着印信三跪九叩,拜完后爷爷将印信供到大殿的神龛上,徙印的仪式便结束了,以后这里就是土司办公的地方。从前土司家办公、吃饭、烤火全都在老屋的正房里,新府将之分开,管这里叫公堂。

公堂里最为引人注目的,要数我的曾祖父己国富土司留下的一块屏风,上面清晰地保存着他的真迹:晚风中仰望星空的麒麟,眼里倒映着天上的月牙,远处的河山缥缈,麒麟的眼神充满了悲哀。曾祖父想要告诉他的儿孙,麒麟象征我们土司,虽然它梦想着吞月,却是永远也做不到的,所以他给这幅屏风取名为“麟儿守月”,用以告诫自己的子孙千万不能有非分之想。正对大门的屏风后面有一个小门,从那里出去穿过庭院可以直通土司府的正房。今天却不从这里进去,而是跟着管家出了公堂的大门绕到后面的庭院。兰波已在那里做好安排,在他的指示下两个家丁分站在正房的门口吹着海螺,古老而悠扬的螺声很快在各个房间里回荡起来。

兰波摇着法铃念起《祭祖经》,四个小伙子扛着从老屋里卸下的神龛来到正房安上,这是摩梭人搬家时最为重要的仪式。祖宗不安宁,儿孙就不会安宁;神龛不安定,家庭就没法安定。所以,祖宗的灵位到了哪里,儿孙的魂魄也就到了哪里;家里的神龛定在了哪里,摩梭人的家就安在了哪里。土司家的神龛在达巴庄重的法会上,安装在新府的正房里,我们的家才算真正搬了过来。安好神龛,一家人聚集在正房里,扎嬷的女儿优珠米背着一桶水从正门进来。同时,老书记官都哈的儿子都者点着火把从后门进来,他们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在火塘边相遇。优珠米把背来的水倒入锅里,都者用老屋的火塘里引来的火将正屋的火塘点燃。按照古老的规矩,背水和点火的人都必须属猴,因为猴群居在树上,就像家人生活在一起,所以用这种属相的人点火最为吉祥。

点燃火塘之后,兰波念着《斯布土经》,举着火把在屋里的各个地方转来转去,将火把丢进火塘,用柏树枝蘸着水也像刚才那样围着屋子洒了好几圈,再将柏枝插到神龛上。又过了好久兰波才回到上火塘,示意可以铺松针了。管家叫来两个家丁,很快就将屋里铺上了一层碧绿的松针。房间里立即凉爽起来,充满了松香的清新,仿佛来到了广漠的草原,回到了我们久违的故乡。外面响起海螺,兰波敲着法铃念起《升火经》:

东方摆放着木墙的基石,

南方摆放着火墙的基石,

西方摆放着铁墙的基石,

北方摆放着水墙的基石,

中间摆放着土墙的基石。

嘎子生巴大神东边点火,

那采除尔大神南边点火,

玛补子汝大神西边点火,

瓦赛肯巴大神北边点火,

冲翁生古大神中间点火。

同类推荐
  • 山里山外

    山里山外

    家乡是一本无字的书,只不过是漂泊在外,回转身来才真正懂得了它的意蕴。我成熟于那片“穷乡僻壤”,也许在那片土地上拾掇流失的岁月,才能体味自然和生命的原始况味,这样写出的散文才有可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为读者提供片刻小憩的心灵乐园。
  • 天火

    天火

    "或轻读,或精读,方便舒适有所得亦小说,亦散文,完整人格无所失《有价值悦读:天火》是“有价值悦读”丛书之一种。汇集文坛奇人汪曾祺老先生毕生小说及散文经典作品。可谓一书在手,揽尽老先生的人生意趣、思想品格。本书的许多篇什,已被收进大中小学生教材。"
  • 灵能者纪事

    灵能者纪事

    洪荒大陆,人烟稀少,花木稀疏。狂风卷着暴雨在空中纵横,地上,兵刃声却不绝于耳。龙翔九天,湍急的水流从巨龙口中奔涌而出,在大陆上恣意蔓延,冲击着黄帝的军队
  • 铁血铸盾

    铁血铸盾

    《铁血铸盾》立意高、视野广、具有鲜明独创性的作品,开拓了全新的题材领域,事关国家安全、民众生命安危的人民防空事业,引领读者关注国防、了解人防、支持人防。作品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错综复杂的线索铺埋交织,人物形象鲜明,语言叫生动传神,读来引人入胜。
  • 原来的世界

    原来的世界

    一个寒冬腊月的深夜,一个落地惊雷惊醒了卧牛村熟睡的村民,与此同时,一对神秘奇特的夫妻白晓杨和庹观投宿在德高望重的张幺爷的家里。也就在这天早晨,卧牛村的人在祠堂开批斗大会的时候,一条巨蟒从祠堂天井里的一棵罗汉松上袭击了被批斗的张子银。
热门推荐
  • 特工冷妃

    特工冷妃

    她是全球闻之色变的头号杀手,手起刀落,绝不手软,却死在自己男人的床上;慕容家嫡出的六小姐,出嫁当日,被亲姐推下王府台阶,死于乱马之下;时空对接,她华丽穿越,休太子,纳男仆,开设公主学堂。教授如何博得男人欢心,扬言“男人如衣服,需日日更换”,得天下者方能得她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我为星狂

    我为星狂

    本书是《我为球狂》之后的故事。谁是大王?谁是小王?谁是盖了帽的王中王?告别哥哥,告别SARS,告别青葱,把朦胧和友情珍藏。春夏之交时内心最隐秘的感情。球星+影星+歌星,我是最炫的那一棵。青春+时尚+搞笑,追星扑克闪亮登场。本书内容丰富,人物造型时尚、前卫,具有较强的时代感,非常适合当代中学生的阅读兴趣,颇值得一读。
  • 拣到爱情

    拣到爱情

    她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一生的梦想是给自己最喜爱的歌手写一首歌词。一个夜晚,她将荒地里拣到的正在宿醉的陌生男子带回家中,没想到已经同居15天的他竟然是当红知名的偶像歌手,隐藏已经爱上他的心当上他新专辑的词作者。让她更没有想到是自己最喜爱的歌手竟然是同家公司的老板。随之而来,她平凡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友情与爱情中回荡,在希望与失望里流浪,答应世界可以等待,就算世界已不在。
  • 剑傲天下

    剑傲天下

    刀光剑影狭路相逢,炽热情怀复仇切。英雄美人惊天地,爱恨情仇泣鬼神。江湖,永远的争斗,永恒的话题,看一个小人物是如何一步步走入真正的江湖,踏上那条充满荆棘的道路的。
  • 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

    很多父母会说,教育孩子很累,比打仗还累。那么父母们姑且就把教导孩子的过程当做一场战役吧。这场战役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仗,父母注定只能赢不能输。因为父母的胜利意味着孩子被教导成一个合格而有能力的人,若是失败,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失败的教育方式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不言而喻,而因为失败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失败的人生更是令人扼腕叹息。
  •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在我和原《新华日报·华北版》、《晋冀豫日报》(包括其前身《胜利报》)等新闻单位编写报史的老同志接触和阅读他们编写的史料中,有两点感受很深。一是他们认真负责、下笔严谨、亲自动手、善始善终的精神和工作态度。他们不顾年老和多病,亲自查访、回忆、翻阅、考证当时的报道、通讯、文章、社论的来龙去脉,实事求是地评论其影响和作用。二是认真研究和总结每个时期办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经验。他们编写出来的大量史料可资借鉴之处很多,真如“庾信文章,老年更好”。每读一文,既有置身于当年战争烽火的体验,又有置身于根据地建设的感觉。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冲喜新娘:刁妾不下堂

    冲喜新娘:刁妾不下堂

    一笑繁华灭,红颜百媚生!穿越前,她是学府风云的近身搏击高手,才华横溢,机智无双!而穿越后,她却是林府最不得宠的庶三小姐,懦弱胆小,愚蠢可怜,受尽欺凌与白眼,甚至还要被迫嫁于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做小妾,且美其名曰为冲喜!靠之!冲喜?真当她柳欣然无能好欺了是吧?行!给她等着!于是间,眼睛--张开了,眼神--改变了,从此之后,她的世界…翻天覆地!【片段一】:雕花古雅的房间中,一个膀大腰圆的女子怒气冲冲的指着面前一脸柔弱的少女,厉声吼道:“死丫头,别以为你能逃的过!我告诉,就算这次冲喜不成,你还有下一次,下下下一次!别妄想可以纠缠玉郎!”女子说罢,摔门而走,那肥胖的身体带起一阵旋风。这时候,先前的那名少女一改楚楚可怜的常态,神情戏谑的翘起二郎腿,话语玩佞,一双水灵灵的大眼中尽显狡猾之姿:“下一次么?行啊!反正最近无聊,闲着也是闲着。但不过玉无轩么~~本小姐没有兴趣……”【片段二】:一身白袍,俊美邪魅,某男子怀搂一美貌女子,眉宇轻挑,“听说,是你打了怜儿?”“…”少女不语,神情懒散,随意中轻支起头,充耳不闻。“林遗音,难道你没听见本王的话吗?”男子寒声,深不见底的墨眸中不由闪过一丝怒气。“拜托~我不是草船,别往我这儿放贱!你们俩个爱干嘛干嘛去,别大白天的杵在这里,平白遮挡了本姑娘的大好阳光…”少女闭眼,张口打了个哈欠。“你!很好--”男子切齿,俊美的脸上一片黑沉。【片段三】:“这女人么,我算是见的多了,但如你这般没心没肺,过河拆桥的,倒还算是第一人!”男子眯眼,凤眸流转。“是么?荣幸之至。”少女浅笑,狐狸一般。“不过恰好我这个人重情重义,有容乃大,与你倒是般配!所以现在,我有个决定…”“是何?”“要了你,解救苍生…”男子说罢,宽衣解带。【玉无轩】:天下女子皆如此,不过都是些花痴肤浅之辈,你呼、她们则来,你挥--她们则去…全无新意!【凤芷】:娶你并非我所愿,如果你安分守己的当好这个侧妃,或许哪天我会好心施舍你一个暖床的机会~【墨阑溪】:妙!实在是妙!这种牙尖嘴利,刁蛮奸诈的样子,本皇子很喜欢,甚是喜欢——【肖月白】:这一生,不知作为谁而活?虽有遗憾,却无后悔。只因心底,悄悄的藏了一个你…【燕如歌】:女人!若我用这整个江山来聘,你--是否愿意跟我?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