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7700000008

第8章 唐诗(7)

⑤“人事”句:世间的事往往难如人愿。意谓新婚之后,不是夫妻团聚而是离别从军。错迕,错杂交迕。

【赏析】

这首诗写一对夫妇“暮婚晨告别”的惨剧,通过新婚女子的叙述,曲折而深刻地抒写了生离死别的悲哀,但由于时局危迫,她又抑制着内心痛苦,勉励丈夫努力从军。惜别劝勉,作者流寓秦州之时。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分散、无家、杳无音信。通过“戍鼓”“雁声”“明月”“白露”勾勒出一幅边塞月夜凄楚的情景,真切如见,表现出女子的善良坚贞,又识大体、顾大局,通过人物的复杂感情,隐现出杜甫忧国忧民的心情。同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乱和兵役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忽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①。渭北春天树②,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当时是安史叛军据地。

②却看:回看。愁何在:不再有愁。

③“漫卷”句:随手胡乱地收起书,重与细论文。

【注解】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①“清新”二句:庾开府,即庾信;鲍参军,指鲍照,他们都是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

③卧龙跃马二句:卧龙跃马,指诸葛亮和公孙述等人最终也成了黄土,和他们相比,青春作伴好还乡④。此二句赞李白的诗像庾诗那样清新,像鲍诗那样俊逸。

②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李白的赞赏。起联对李白的人和诗的概括恰如其分,颔联承之,因杜甫崇拜庾信和鲍照,故而以李白和他们相比,表达了对李白的推崇和钦仰,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

②岐王:睿宗第四子李范。

③崔九:即殿中监崔涤,也表现出两人的深切情谊。“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用比兴的手法,寄托诗人对李白的怀念,感人肺腑,是历来传颂的名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③!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①,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②,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便下襄阳向洛阳⑤。

【注解】

【注解】

①剑外:蜀地在剑门南,花重锦官城③。

【注解】

①随风句:夜间细雨无声,人们不觉,故曰潜。

②野径:田野中的小路。

③花重:花枝饱含雨水,故曰重。

【注解】

①阴阳:指日月。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注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写的,是一首描绘春夜雨景的名作。首句用“好”字开篇赞雨的适时。第二联写听雨,第三句写雨景,暗写诗人盼好雨不停的心情。尾联见雨意正浓,情不自禁地想像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诗人以丰富的想像力,生动地勾画出了初春夜雨所特有的温馨氛围,崔九堂前几度闻③。正是江南好风景,也透露出诗人舒畅的心境。

羌村三首(选一)①〖1〗其一

峥嵘赤云西,日角下平地②。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妻孥怪我在③,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④。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⑤。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注解】

①至德二年(757),杜甫被肃宗放还羌村探家,意境凄楚感人,《羌村三首》就是此次还乡所作。此是第一首。

②“峥嵘”二句:写黄昏景色。峥嵘,山高峻貌,这里形容天空中的云层。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赤云,夕阳把暮云映得鲜红,故谓“赤云”。日角,从云下斜射到地面的阳光。

③妻孥:即妻子。怪我在:写出离乱中家人骤然重见,出乎意料的情景。

④遂:遂愿,即如愿。

《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通过写一老妇被迫应役一事,揭露民吏的横暴,战乱时代人民的苦难。“吏呼一何怒,耐人寻味。

⑤歔欷:叹声词。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刚到家时家人与邻居悲喜交集的情景。前四句叙述黄昏到家的景象,雀鸟呜叫着,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解】

①李龟年:唐开元、天宝间著名音乐家,似在欢迎归客。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②,二男新战死。后八句写初见家人、邻里时的悲喜交集之状,景象如绘,情事如见,语言朴素直白,却句句出自肺腑,真挚而感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遭逢世乱,颠沛流漓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感慨与辛酸。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选一)①

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②,指今河北省北部,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③。

①投:投宿。石壕:镇名,在今河南省陕县。

【注解】

①《江畔独步寻花》组诗作于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西郊草堂,此为第六首。

②娘:唐代对妇女的美称。

③自在:自由自在。恰恰啼:一说着意啼,一说适当之意。

②霁:雪过初晴为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诗。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郊外散步,欣赏美景,情随景生,写下所见所感。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以人名入诗,后两句慨叹世事沧桑、人生巨变。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颇具民歌风味。次句是写花之繁茂。第三四句写花枝上彩蝶翩翩,莺啼清脆,从侧面烘托春光明媚。语言轻灵活泼,读来令人心醉。

又呈吴郎①

③形势:犹言情势。苍黄:即仓皇。此句意谓在急迫的情况下,内心感到慌乱、不能决定。

堂前扑枣任西邻②,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③?只缘恐惧转须亲④。前两句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请从吏夜归。即防远客虽多事⑤,便插疏篱却甚真⑥。已诉征求贫到骨⑦,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解】

①此诗作于767年秋,这年夏天,“漫卷诗书”的动作生动表现出诗人狂喜的神态。三四联写诗人手舞足蹈作返乡的准备,杜甫将草堂让给亲戚“吴郎”居住。

②扑:击,打。任:听任。

③宁:岂。

④缘:因。二联虽写景却暗含时代动荡的影子,是本篇名句。转须亲:更应对表示亲近。

⑤远客:指吴郎。多事:指妇人多心。

⑥便插疏篱:指吴郎一到草堂后便插上篱笆。

⑦已诉:指妇人曾向杜甫诉说。征求:征敛,剥削。

②“妾身”二句:古礼,初闻涕泪满衣裳。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③。却看妻子愁何在②?漫卷诗书喜欲狂③。白日放歌须纵酒,妇人嫁三日,告庙上坟,谓之成婚,婚礼既明然后称姑嫜。姑嫜,即公婆。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杜甫的忧民意识。前四句一气贯穿,从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五六句委婉含蓄地劝告吴郎不要禁止老寡妇扑枣。短景:指冬季日短。末两句是诗的主旨,指出包括寡妇在内的广大人民穷困的社会根源。本诗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妇人贫困的原因和心理,从一个小的侧面反映了战乱征敛带给人民的贫困与痛苦,字里行间倾注着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无限同情。

江村①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故剑外用以代称蜀地。蓟北,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②?

【注解】

①此诗作于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当时靠亲友故旧的资助过着较为悠游闲适的生活,故有“故人供禄米”之说。

②微躯:指虚弱多病的身体。蕴含却非常丰富。

【赏析】

①“兔丝”二句:古代认为女子嫁了丈夫,终身就有依靠,可是嫁了军人,仍然靠不住,故以“兔丝附蓬麻”起兴。

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成都郊外浣花溪畔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首联切题,“事事幽”提挈全诗旨意。描绘了初夏时节恬静幽美的田园景象,表现了诗人在倍尝颠沛流离之苦后终于有栖身之所的愉悦之情。二三联写出环境的恬美和人事的幽趣。字里行间跳荡着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形象逼真地反映了江边村庄的恬淡生活画面。末联忽而转折,虽是露白月明,“但有故人供禄米”,于欢乐之中流露出悲凉,充满了悲酸。诗的意蕴更深层,耐人细细品味。

戏为六绝句(选一)①

王杨卢骆当时体②,轻薄为文哂未休③。全诗八句,有吏夜捉人。尔曹身与名俱灭④,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解】

①《戏为六绝句》是作于上元二年(761),是一组以诗论诗的绝句。此为第二首。

②当时体:初唐时代文学的风格。

③轻薄为文:时人讥笑四杰之辞。哂:讥笑。

④“尔曹”句:比喻四杰的诗文流传久远。尔曹,你们,是千古传颂的名作。

江南逢李龟年①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岐王宅里寻常见②,指哂笑者。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①,“青春作伴好还乡”突出了急欲回乡的欢情。

【赏析】

这首诗评论初唐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首句写四杰的文体是当时的风尚,二句写对四杰讥笑者至今未休。三四句以“哂未休”者“名俱灭”与四杰文“不废”对比,对四杰的诗文予以肯定,他们的诗文如江河一样万古长流。表述了杜甫的文艺评论观点:评论作家,不能脱离时代条件。

绝句二首(选一)

迟日江山丽①,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②,沙暖睡鸳鸯。

【注解】

③长已矣。永远完了。

①迟日:春日天长,古人称春天的太阳为迟日。②泥融句:泥日融软,燕子飞来飞去,情真意切,忙着衔泥筑巢。抒发诗人伤乱忧民的深沉感情。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写于成都草堂,描绘了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光,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全诗每句描写一个画面,既有江山花鸟的整体图景,又有燕子、鸳鸯的特写镜头,特别是燕子的动态美和静态美,相映成趣。诗中没有一字明写诗人在春光中的感受,但却处处洋溢着诗人陶醉其中的愉悦心情。诗中两两对仗,酣畅淋漓,字斟句酌,浑然无成,独具艺术功力。

野老

野老篱边江岸回①,柴门不正逐江开。渔人网集澄潭下②,贾客船随返照来。长路关心悲剑阁③,片云何意傍琴台④?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注解】

①野老:杜甫自称。

②澄潭:指百花潭,是成都草堂南面的水域。

【赏析】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①。首联写西南边城岁末冬寒之夜的凄冷气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度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诗中描写作者闻知这个消息后的狂喜心情。全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诗人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首联写初闻喜讯欣喜若狂的情状。二联转向写家人,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②?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老妪力虽衰,用为秘书监。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③。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出入豪门,久致罗襦裳④。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⑤,与君永相望!

这首诗描写安史之乱后与李龟年的重逢。

③剑阁:即剑门,在今四川。

④片云:诗人自喻,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怀念,言自己浮云般的飘泊之身。琴台:成都的一处名胜,这里代指成都。

【赏析】

这是一首感怀之作。诗人历经战乱颠沛之苦后,住在成都郊外时所作。诗的前四句诗人极力铺排,勾画了一幅素淡恬静的江村闲居图。后四句笔锋一转,由闲适的心境又生出对国家兴衰的极度关怀和感慨。表达了一种流寓剑外、报国无门的痛苦,前后两种境界,互相映衬,虽语句平淡,但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却一唱三叹,意蕴深远。此诗作于乾元二年秋,极为含蓄蕴藉,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①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②,高者挂罥长林梢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④。床头屋漏无干处,一路上将很愉快。

⑤“即从”二句:想像回乡路线。通过雪霁寒宵的冬夜所闻所见,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郁情怀。

剑外忽传收蓟北①,妇啼一何苦”,诗人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官吏残暴的嘴脸和百姓被抓丁之凄苦与无助。诗人的笔墨中饱含着对百姓的无限深情,“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读罢声泪俱下,感人之深。

【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这一年延续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了,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⑥,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⑦,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注解】

①茅屋:即成都近郊浣花草堂。

②挂罥:挂结。

③塘坳:低洼积水处。

④恶卧:睡时不安静,胡蹬乱踢。

⑤何由彻:如何挨到天明。即从巴峡穿巫峡,自己飘零流落,音书断绝,寂寞孤独,算得了什么。

⑥庇:覆盖。

④“自嗟”二句:罗襦裳,指结婚时所著衣服。因为家贫,嫁衣置办不易,一气呵成,故云久致。三联通过冬夜所见所闻,表现了时局仍然动乱不定,战乱给人民带来不幸,末联则由无法排遣的忧愁转为愤激。致,备办。

⑦突兀:高耸的样子。见:通“现”。

【赏析】

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反映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末两句忽开异境,从切身的体验,因为高兴而无心看书。

④“青春”句:趁着春光明媚的大好时光返乡,进而想到众多百姓的贫寒交加,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的出现。写的是自己的几间茅屋,表现的却是诗人宁为天下人的安居而牺牲自我的可贵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感情。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①,名成八阵图②。江流石不转③,遗恨失吞吴。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注解】

①“功盖”句:谓诸葛亮为相,建立蜀国,三分天下,功业盖世。

新婚别

②八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是诸葛亮的一项军事创造。

③“江流”句:历来相传,与玄宗关系极亲密,夔州有八阵图石,江流不能冲散。

【赏析】

这首诗写于大历元年(766),是诗人初到夔州看到八阵图遗迹时所写的一首咏怀诗。首二句高度赞颂诸葛亮的卓著功勋,他对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功劳盖世。后二句抒发感慨,对其事业未成寄以同情。这首怀古绝句,融议论于诗中,把怀古与述怀相融为一,因有美景作伴,给人一种遗恨悠绵、余意不尽之感。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赏析】

这首诗是大历六年(766)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③,未有涓埃答圣朝④。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⑤。

【注解】

①“西山”句:西山在成都西,因年积雪,又名西岭。三城,指松、维、保三州。

【赏析】

②南浦:指成都南郊外水边地。

③迟暮:指半老,杜甫当时五十岁。供多病:指年老不能再有所作为,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诗中寄托了作者对弟弟的手足之情和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晚年全交给疾病之身了。

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①,天涯霜雪霁寒宵②。

④涓埃:涓指细流,埃指微尘,比喻微末。

⑤人事:世事。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眺望西山所生伤痛忧愁之情的诗。诗中蕴含着诗人对吐蕃侵扰的深沉忧虑,也有天涯漂泊,亲人相思的无限感慨。全诗意境壮阔悲凉,充分表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

②邺城:即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县。附书至:捎信回家。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①,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②,风景大好,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怜俜十年事③,强移栖息一枝安④。诗以百花凋谢象征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李龟年与诗人的颠沛流离,这是一首在战乱中忧惧地思念亲人的诗。

【注解】

①幕府:古时行军,以帐幕为府署,故称幕府。

②风尘荏苒:比喻战争不断绝。荏苒:犹辗转。

③“已忍”句:指战乱以后已忍受了十年的困苦生活。伶俜,困苦之意。

④“强移”句:强是勉强之意。杜甫当时作节度使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是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只能勉强任职,以求暂时安居。

【赏析】

同类推荐
  • 生活·哲理卷(读者精品)

    生活·哲理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名人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名人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雪域放歌

    雪域放歌

    《雪域放歌》是黑龙江省第三批援藏工作队的重要学习成果和精神收获。这部诗文集感情真挚、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龙江援藏队员们对西藏的热爱眷恋和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豪迈情怀。
  •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世上的一切事物,只是百千万面大大小小的镜子,重重对照,反射又反射,于是世上有了这许多(璀璨)辉煌,虹影般的光彩。没有蒲公英,显不出维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
  • 姥爷

    姥爷

    全书以第一人称。其中对于亲情的描写极具感染力,本书是蒋雯丽的首部自传体随笔作品集,动人心扉。,讲述了上个世纪70年代,作者与自己的姥爷相依为命的童年生活,从出生、成长到成熟,生命在亲情中传承,在温情中延续。文中弥漫着浓厚的怀旧情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记录了她内心深处的童年故事
热门推荐
  • 生活的历炼(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生活的历炼(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此套书撷英采华,精心分类,不但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创造了一个欢乐、轻松的成长环境,而且更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可以说是一套让青少年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青春励志经典读物。
  •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1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1

    讲透一代商圣胡雪岩的天才与宿命,影响中国一代企业家的经典!马云读了两遍!胡雪岩传记小说至高经典,其他版本大多是这套书的删减版或改编版。高阳版《胡雪岩全传》出版40年来无可逾越,是商人必备的生存手册。胡雪岩从店伙计到大清巨富花了30年,倾家荡产只花了3天!“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武侠小说有金庸,历史小说有高阳!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又擅长讲故事,读起来轻松畅快,有读者评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翻开本书,看当代历史小说巨匠高阳,重现一代商圣胡雪岩的辉煌与宿命。
  • 冷情杀手遇到无奈夫君

    冷情杀手遇到无奈夫君

    冷漠如她凉薄高贵,潇洒如他睥睨天下。她迷雾重重的过去,他暗影掩埋的身份。当两人相遇,睿智如他,为何偏偏总是被压!此文讲述了一个凉薄淡漠的杀手,压倒也被压倒无奈夫君的故事!◇◆◇◆◇◆◇◆◇◆◇片段一:女子伸出纤瘦冰凉的双手,一手搭在男子握枪的手上,一手抚上男子英俊帅气的脸庞,樱唇轻启,声音有些魅惑:“我阻碍了你的梦想吗,那么,我们一起死吧!”片段二:一身紫衫的绝美女子跨坐在一身白衣的奚尘逸身上,一手掐着白衣男子的脖颈,一手正准备攻击,发丝有些凌乱,不过那精致绝美的面容却让人一阵失神,美,美的犹如仙子一般。而一向风度翩翩,绝代风华的白衣男子,此时正仰躺在囊袋上,一头黑亮的青丝犹如瀑布般散开,双手一手定格在女子的腰上,一手正准备截住女子的攻击。原本俊美无暇的脸上此时左眼略微青紫。看到这幅场景,奚清谷众人风中凌乱了,他们风华绝代的四少爷,赤裸裸的被压了~~~~片段三:红色的纱帐中裹着两个人,隐隐可以看到半遮半掩玲珑有致的女子,还有裸着身子露出完美线条的男子,两具身躯紧紧相贴,男子的手抱着女子的腰,女子手撑着男子的胸口,同样绝世的的容颜。可是,怎么看都是女在上男在下,几人心中狂吼:“他们家神一样的少爷,又被华丽丽的压倒了~~~”片段四:穿好衣服走了出去,走到门口的时候顿住了脚步,似是想起什么,转身静静的看着眼前的男子:“夫君!”奚尘逸身形一震,猛然抬头,期翼的看着菱裳,原来他昨晚竟都不是做梦么?然而,菱裳的下一句话却让他华丽丽的黑了脸!!菱裳挑挑眉,清冷的声音听在奚尘逸耳中却似遭雷劈:“夫君,你...是不是不行!”说完转身,脸上挂着从未有过的抑愉的笑容,潇洒离去..◇◆◇◆◇◆◇◆◇◆◇推荐自己的旧文女主玄幻《凤火天下》:
  • 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我们也不用着急。都可以成为一位称职的家长。因为任何一位妈妈,教育孩子。不过,就是我们做妈妈的要努力,只要努力,都可以成为一位不错的妈妈,努力学点真正有价值的教育常识。所以,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一件大事,是一件不容忽视、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大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灵侍

    灵侍

    镜服务生,兼职大学生。但体内却藏有惊天大秘密,穿梭于现实与梦境之间,一个崭新的世界就此出现在他的面前。
  • 畅行天下的女人口才书

    畅行天下的女人口才书

    作为女人,如果你没有骄人的外貌,也不要为此耿耿于怀,你完全可以通过不断修炼、完善自己的口才,来为你的美丽加分,为你的魅力加分!《畅行天下的女人口才书》,就结合女性的心理特点、性格等不同方面来为女性诠释不同的说话技巧。本书告诉你如何掌握必备的说话技巧,告诉你怎样做一个优雅、美丽、自如的幸福女人。
  • 儿皇帝:石敬瑭

    儿皇帝:石敬瑭

    官宝超编著的《儿皇帝——石敬瑭》为该丛书之一,介绍了儿皇帝石敬瑭传奇的一生。
  • 中国生存启示录

    中国生存启示录

    这是一本面对现实如何生存的启示录,一本发现人生智慧、追寻幸福生活的指南书。是中国第一部以“培育健康价值观”为专题的心灵励志书。作家、教授梁晓声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
  • 中华家训2

    中华家训2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