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罗伯特·林格是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曾写过7本书,其中3本成为排名第一的畅销书。他的著作《你是第一位的》曾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首位长达一年之久!他的读者超过数百万,他的书被译成几十种语言。他的鲜明特点是思想深邃精辟、深谋远虑,文笔简洁清晰、幽默诙谐。他自称为“龟先生”,常常以自我否定的方式叙述自己的苦难经历。林格先生本人多次出现在澳大利亚和美国的脱口秀节目中,介绍他的文章也常刊登在《华尔街日报》《时代》《人民》《财富》《纽约时报》等著名报刊上。
《你是第一位的》的主旨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这是一个普遍的现实。说好的一面,它能让你自己受益,也许同时能让某个人或更多人受益;说不好的一面,它只能让你自己受益,但不会干扰其他人。即使不好,其实也会对别人有益,因为它让地球减少了一个潜在的负担,而多了一个幸福的人。
在本书中,作者以非正统的思想和令人惊异的方式,帮助人们处理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难题。作者不迷信传统,也不简单说教,而是告诉读者他自身的经历和实在有效的方法,从而想让大家都过上一种快乐多、烦恼少的幸福生活。
认清:不同的起点,各异的风景
不断变换中的起点
有一位农夫,在他家乡有一条很宽的河。一天,在河对岸的山上发现了金矿,各地的商贾纷纷前来淘金。于是老夫便在河上架起了一座桥,收来往商贾的过路费,从此大发其财。
后来农夫家乡的梨大获丰收,每年都有大批的梨运往各地。当村人都争着栽梨树时,农人却种植了大片柳树,然后用柳条编成筐,大受种梨人的欢迎,农夫很快就家财万贯了。
再后来,一个外商听到了这个故事,大受震动,前来拜访。当外商找到农夫时,他正在自己店门口与对门的店主吵架,因为他店里的一套西装标价800元时,同样的西装对门却标价750元。一个月下来,他仅卖出了8套西装,而对门却卖出800套。
外商看到这一情景非常失望,以为被骗了。当他弄清真相后,立刻决定以巨额年薪聘请农夫,因为他得知对门的那个店也是这位农夫的。
聪明的人知道适时地给自己寻找新的资源,新的起点,从而一步步走向成功。但起点也无须高高在上,伸手不及的叫空想。重要的是,把握身边的资源,从而抓住新的机遇。
认清自我,确立起点
如果把人生比作是运动场上的竞赛,那么,初建期就好像运动员竞赛前的预备活动,而成熟期就是运动员在选择自己的起跑点,创造期就是正式竞赛中的角逐。不同点在于,运动上的竞赛是练兵千日于瞬间决一雌雄,而人生的竞争则是集千万个瞬间的灵感和运动场上的冲刺比高低。要说哪一个容易哪一个难,不好分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人生漫长的征途上更需要持久的耐力。
人生起点的选择,对于每个人的一生都有重要作用。如果一开始起点就选得准确,总比几经周折年近暮秋还在徘徊之中要好得多。有一部分人在青年时代就功成名就,这得归功于他的人生起点选择得准确。
有的人主张选择人生目标就是自己设计自己。他们说“选择目标,实际上是自己设计自己的过程。自己设计自己,首先要考虑社会的需要、时代的需要,还要考虑自己的所长和爱好。”我们并不完全同意这种主张,因为选择人生目标仅仅是人生设计的一项内容,而不是人生设计的全部内容,人生设计除目标设定外,还包括阶段规划、环境分析、反馈和核心内容的研究等。而目标的选择,仅是确定人生起跑点的前提之一。
该如何确立自己的人生起点呢?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在对自身条件优劣和环境利弊的自觉认识基础上,根据扬长避短的原则,按照社会需要所指示的方向,在环境的最大容许度上确立自己的人生起点较为妥当。
虽身处顺境,但却能够依据自己对宏观和微观的自觉认识,对自己对本身长处短处的自觉认识,确立一生所从事事业(范围或更具体特定项目)的目标,这就是在确立人生的起点。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微观环境容许度以内确立,叫做安全性人生起点;另一种是在微观环境容许度之外,依自己对宏观需要的自觉认识确立所从事的目标,叫做风险性人生目标。
上述关于人生起点的思想在确立过程中所涉及的因素和判断过程是一致的,不同仅在于担风险还是找安全。
广度:高起点,高视野
“我从楼梯的最低一级尽力朝上看,看看自己能够看到多高。”这是美国五大湖区的运输大王考尔比在最初进入社会做事时所说的一句话。
考尔比一无所有,而他希望的却是那么高远。他是依靠什么来实现自己的希望的呢?让我们看看他的发展之路吧。
考尔比非常贫穷,最初在湖滨南密执安铁路公司担任一个小书记的职务,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这个职务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视野过于狭小——除了忠实地、机械地干活以外,没有任何发展前途可言——已不能满足其远大志向了。同时,他也意识到,矮梯子并不一定就稳当,坐在一个矮梯子的顶上最容易跌倒,还不如爬到一个看不见顶的梯子上,一心朝上爬。
于是,他辞掉了这份工作,在赫约翰大使的手下谋得一份工作。大使后来成为国务卿、美国驻英国大使,而在此之前,考尔比就已经想到,他的前一份工作不会有发展,而与赫约翰大使共事则会有很大的造就。
考尔比说:“我最初到克利夫兰,不过是想做一名普通水手——这是一种追求冒险的浪漫思想。但我没有当成水手,而是每天与美国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接触,深受他的气质感染。”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永远处在底层,与一些小人物为伍,很难学习到什么东西,而位居高位,则能给自己一个更高的理想,确定自己未来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并不觉得有什么不满意,便不会想改进你的现状,也就不会有一种前途光明的理想。但是,如果你仅满足你有理想,只把理想作为实际生活愿望中的一种安慰,那你依旧会碌碌无为。
惰性使许多人丧失了追求的动力,虽然只要多付出一点点努力,但却可以有一个更高的起点,可是人们却不愿意付出,甚至抱有这样的疑问:为了得到区区一份工作,真的有必要花那么大的力气吗?
面对这样的提问,正确的回答是:只要某种努力能够为我们带来更高的提升,那么再多的努力也不算多余。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在母亲的帮助下,精心制作了一份《个人完全推销手册》,仅面试一次就被一家大公司录用了,并且获得了超乎想象的高薪。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年轻人并不是从底层一步步做起而获得了高薪,而是一开始就获得了副经理的职位。
也许有的人还是不理解,仍然认为“没有必要做那么复杂的努力”,那么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假设是从一名普通的公司员工一步步做起,那么要得到副经理的职位要花费不下10年的时间,所以可以看出,那本《个人完全推销手册》实际上使那位年轻人节省了10年的宝贵时光。
从底层做起,一步一步前进,看起来很务实,但是也可能会前途灰暗,不可预期,使自己丧失最初的希望和热情,迷失了方向。我们称之为“陷入固定模式者”,就是指那些每天被一成不变的工作追赶着,马不停蹄的人,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已习以为常,慢慢被这种僵化的生活吞噬掉,最终连从这种生活方式中逃脱出来的愿望都丧失了。
因此,一级也好,两级也好,总之在现有职位上努力向上攀登十分重要,对一个人的长远发展来说也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只要你能再往上走一级,就有机会将周围模糊不清的东西看得更清晰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起点高一些,风光自然不同。
方向:聚焦目光,认准目标
罗伯特·林格曾说过:“视野跨栏就是你的第一步,在你追求更愉快的生活时,必面要清除这一道障碍。”而要跨越你的视野障碍,就必须时刻把你的目光放在你向往的地方。
在赛车训练学校的课堂上,教练老师对罗宾说道:“在赛车时你最需要当心的一件事,就是当车轮打滑时要怎么办。碰到这种情形其实处理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把目光放在你想去的方向,可千万不要像大多数人那样一心只想车子别撞上栏杆。”你一定听过这样的事,某人一路上顺顺当当地快速开着自己的跑车,可是不知怎么回事,车子突然失去了控制。在高速马路上,差不多要好几英里才会有一个电话亭,可是这些失控的车子往往就偏偏撞上去。究其原因,乃是当车子打控时,驾驶人都力图避开碰上什么,结果越是盯着不想撞上去就越是会撞去。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行动方向乃是朝着我们的想象中所摆放的位置前进。
当老师说完上述道理后,就对罗宾说:“现在我们要进行车轮打滑的反应训练,我这里有一台电脑,当按其中一个按钮时,有一边车轮就会腾空,造成车子失控而乱滑。这时候你可别盯着路旁栏杆,而要盯着希望车子驶去的方向。”
罗宾满怀自信地答道:“没问题。我听清楚了你所说的。”
头一次驾着车出场,罗宾一路不尖叫个不停。随之,老师就按了那个按钮,而车子便突然打滑并失控,而罗宾的眼睛却不由自主地盯着路旁的栏杆;眼看着车子就要撞上去。罗宾心理害怕得要命,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老师迅即把他的头扳向左侧,逼着他看向应当要去的方向。虽然车子还是不时打滑,而罗宾也一直担心会撞上栏杆,可就是硬被老师逼着只看车子应当去的方向。最后,罗宾终于把意识摆对方向,而方向盘也能顺势转向。当训练结束时,罗宾停好了车子,重重地吐了口气。
林格曾指出:当生活中发生了什么问题时,要把精力放在寻求解决上你害怕的问题上。
而凡事至少有三种解决方法。
对事情只有一种方法的人,必陷困境,因为别无选择。
对事情有两种方法的人容易陷入困境,因为他制造了左右两难,进退维谷的局面给自己。
有第三种方法的人,通常会找第四、第五种,甚至更多的方法。
有选择就是有能力。所以,有选择总比没有选择好。至今不成功,只是说至今用过的方法都得不到想要的效果而已。没有方法,也只是说已知的方法都行不通而已。
其实世界上尚有许多我们过去没有想过,或者尚未认识的方法。只有相信尚有未想的有效方法,才会有机会找到它并使事情改变。
不论什么事情,我们总有选择的权力,而且不止一个。为何不使自己成为第一个找到方法的人呢?
视野:不要让视野限制了你的成功
有时,你所能达到的成功会受到你的视野的限制。
一次重量级拳王吉姆·柯伯特在做跑步运动时,看见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一条接着一条,收获颇丰。奇怪的是,柯伯特注意到那个人钓到大鱼就把它放回河里,小鱼才装进鱼篓里去。
柯伯特很好奇,就走过去问那个钓鱼的人为什么要那么做。鱼翁答道:“你以为我喜欢这么做吗?我也是没办法,我只有一个小煎锅,煎不下大鱼啊。”
其实,小煎锅之于那个渔翁,就像视野之于我们一样。很多时候,我们会有一番雄心壮志,但却习惯性地告诉自己:“算了吧。我想的未免过迂了,我只有一个小锅,煮不了大鱼。”
我们甚至会进一步找借口来劝退自己:“更何况,如果这真是个好主意,别人一定早就想过了。我的胃口没有那么大,还是挑容易一点的事情做就行了,别累坏了自己。”
戴高乐说:“眼睛所到之处,是成功到达的地方,唯有伟大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教田径的老师会告诉你:“跳远的时候,眼睛要看着远处,你才会跳得够远。”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就必须有广阔的视野,不追求一朝一夕的成功,耐得住寂寞和清贫,按照既定的目标,始终坚持下去,到最后,就一定会获得成功的。
在我国古代的野史上,有这样一段记载:任国的公子决心要钓一条大鱼。一天,他做了一个特大的钩,用很粗的黑丝绳做钓钱,用50头牛做钓饵。一切准备完后,他蹲在会稽山上,开始了等待。整整一年过去了,他却一条鱼也没有钓到。但任国公子并不泄气,每天照旧耐心地等待。
终于有一天,一条大鱼吞了他的鱼饵,大鱼很快牵着鱼线沉入水底。过了不大一会儿,又摆脊蹿出水面。几天几夜后,大鱼停止了挣扎,任国公子把大鱼切成许多块,让南岭以北的许多人都尝到了大鱼肉。
与任国公子相比,那些成天在小沟小河旁边,眼睛只看见小鱼小虾的人,是无论如何也钓不到大鱼的。
有一句话这样说:“取乎上,得其中;取乎中,得其下。”就是说,假如目标定得很高,取乎上,往往会得其中;而当你把目标定得很一般,很容易完成,取乎中,就只能得其下了。
由此,我们不妨把眼光放得高一些,因为远景所产生的力量更容易让人在每天清晨醒来,并不再迷恋自己的床榻,抱着十足的信心和动力去面对新的挑战。
苹果电脑的主要创始人乔布斯,他的成功和他目光高远是息息相关的。
他出生于1955年,家境一般;他从小聪明,智慧过人;他读书很勤奋,善于思考,曾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但由于经费拮据,几乎是半工半读,靠自己在业余时间做工来赚取生活费用。但即使如此,他在1974年还是因经济所迫不得不中断了大学学业,未毕业就离开了大学之门。
乔布斯中断学业时,年仅19岁。他在雅达利电视游戏机械制造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然而他的志向并不在此。当时,微电脑刚问世不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库珀蒂诺镇,一些业余爱好者正在组织“自制电脑俱乐部”。乔布斯虽然没有读完大学,但他已经掌握了不少知识,加上他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对电脑技术颇感兴趣。此时,他经过认真思考,认为要干出一番事业,电脑行业是最好的选择。在当今世界科技发达之时,个人用电脑更是发展的方向。于是,他下决心要独闯天下,在研究和开发个人电脑方面大干一番。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自己的朋友瓦兹尼雅克。瓦兹尼雅克也和乔布斯一样,因经济所迫放弃了音乐学业,到一家仪器公司当了设计员。他们平时很要好,志趣相投,乔布斯说了自己的想法后,他俩一拍即合。于是,两个人立即着手筹备。
但可怜得很,他们俩手头上都没有钱,东拼西凑加起来就只有25美元。25美元何其微乎其微啊!然而他们就是用这一点钱,买了一片微处理器,乔布斯把父亲的修车房作为工作室,两人便干了起来、这简直就像是两个小孩子在玩游戏。然而,他们就是凭着这25美元的资本起家,经过废寝忘食的奋斗,终于试装出一台单板微电脑。把它和电视机连接使用,可以在电视屏幕上显示出文字和简单的图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