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100年,整个欧洲世界总共进行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在20世纪初,欧洲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更是自觉形成了两大军事对立集团,可以说欧洲是带着熊熊燃烧的烈火步入20世纪的。战争以后,欧洲各国纷纷意识到:仅仅依靠战争无法彻底解决各国之间的矛盾,于是,开始掉转方向,纷纷走向联合。
第一节革命与改革
希望之火——俄国十月革命
1917年2月,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紧接着就在国内爆发了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于长期的战争和饥饿,彼得格勒的工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政府派去镇压的军队当场哗变。沙皇尼古拉二世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突然失去对军队和国家的操控大权,最终被迫退位。于是,一个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就在彼得格勒诞生了。工人和士兵是二月革命中的主力军,资产阶级没有领导这场革命。在革命取得成功后,工人和士兵都组织了自己的领导机构,这就是苏维埃。武装力量全部掌握在工人和士兵的手中,而资产阶级却没有任何权力。但他们有一个自己的临时政府,也就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的力量凌驾于苏维埃政府之上,两个政权并立存在。
苏维埃成员大部分都是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则因为在战争中遭遇镇压所以参加苏维埃的并不很多,但当时布尔什维克大部分领导人是在监狱或者被流放的,而列宁这时候在瑞士、斯大林则还在流放地。由于广大工农群众几乎没有什么政治经验,所以最终导致苏维埃的领导权沦落到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手中,他们站在资产阶级这一边,建立起临时政府。在士兵选举产生的苏维埃中,社会革命党人占据很大一部分的位置,这是因为他们在农民中的传统威信比较高。根源就在于这些孟什维克都是二次革命论者,认为俄国目前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迫切需要与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合作,进行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这些社会革命党人其实都是一些小资产阶级的上层,他们比较拥护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之前,布尔什维克也采纳了孟什维克追随临时政府的政策。工人和士兵们不信任临时政府,但信任他们的领导人。自然而然,临时政府的权威都是建立在苏维埃领导人的身上。列宁称这种现象为“双重政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着帝国主义战争,不断地奴役广大劳动人民,并想尽一切办法妄图扑灭革命火焰。
1917年4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的会议上发表了着名的《四月提纲》。它的出现直接为布尔什维克确立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并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为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列宁的到来使得布尔什维克不再支持临时政府的政策。在二月革命爆发后,由于农民缺少政治主见,因此他们或者追随临时政府,或者支持无产阶级专政,都没有独立的政治纲领。这样出现的现状无非是两种:一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开始欧洲的社会主义革命;二临时政府赢得胜利,将二月革命的果实顺利埋葬,这两种方式显然都过于极端,没有中间的路可走。布尔什维克政策的改变一方面使得自身成功分裂,另一方面则使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阵营产生了分裂。后来,一部分孟什维克党人和左翼社会革命党人先后加入了布尔什维克的行列,使得这个团队的力量越来越大。
同年7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冒险向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军队发动进攻,想要用战争消灭革命。结果,俄军在十天内就损失掉6万大军,这次进攻遭遇了惨重的失败。前线失利的消息使得工人和士兵全都情绪激昂。因此,他们联合其他的革命群众一起走上街头举行示威,要求临时政府交出全部政权给苏维埃。临时政府则派出军队对人民群众进行了血腥的镇压,致使600多名工人死伤。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七月流血事变。这次事件使得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明白,必须要用暴力压制人民进行革命。于是,他们成立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联合政府,对布尔什维克党进行了全面镇压,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布尔什维克党被迫转入地下,俄国彻底结束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革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1917年10月,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进行武装起义,最终顺利赢得成功,革命推翻了克伦斯基所领导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以及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功地为后来的俄国内战和苏联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国际的诞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呈现分裂状态。在俄国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世界各地纷纷掀起革命浪潮,一些国家陆续建立起共产党或共产主义小组。面对这样的世界形势,布尔什维克在1918年11月发起召开欧美各国左派社会党人代表会议,决定正式筹建第三国际。
1919年3月,第三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顺利召开,参加成员十分广阔,包括21个国家的35个政党和团体的52名代表。在会议上,列宁作了《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和报告》的相关报告。会议通过不仅列宁的报告作为共产国际的政治纲领,而且还通过列宁起草的《共产国际宣言》等文件。自此,共产国际宣告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
共产国际是统一的世界共产党,各国共产党都是它的支部,直接被它所领导。共产国际是高度集中的领导中心,统一领导各国进行革命运动,各国的共产党必须执行它的决定。共产国际有权决定各国共产党的路线、策略以及党的相关领导人,可以否定或修改各国共产党的决定,开除或者解散任何一个支部,并向各国党派遣常驻代表。但是,联共(布)在国际中却占据特殊的地位,它被称为共产国际最强有力的领导支部。
共产国际的任务是团结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世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彻底消灭剥削阶级,领导全世界共产党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其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成员最多的时候拥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共产党组织,共计400多万名党员。
希特勒上台
1932年8月到1933年1月30日,是德国**党夺取政权的重
要时期。7月国会选举后,巴本企图依靠紧急法令行使权力,没想到,他所行使的第一个紧急法令就遭到了国会一致否决。于是,兴登堡下令解散国会,在这一年的11月6日举行第五次选举。这时,德国已经度过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人民群众已经对**党的宣传感到深切的厌倦;一部分企业界人员掉头支持政府,直接给**的竞选经费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党到处制造暴行,引起工农群众的强烈反感,更是导致**党在这次选举中丧失了200万张选票和34个议席。反而,德国共产党得到了600万张选票和100个议席,加上社会民主党的选票,这两个工人政党的得票总数远远超过**党将近200万张。
共产党人势力的增长,促使德国反动势力将扶植希特勒上台的计划进一步提前。11月9日,沙赫特等人联合上书帝国总统兴登堡,公开要求其将内阁的领导权授予“全国最大的民族团体的领袖”希特勒。他们将《请愿书》分送给工业家、银行家和大农业主进行签名。沙赫特、施罗德、帝国农业同盟主席埃贝哈特·冯·卡尔克罗伊特伯爵、弗里茨、蒂森以及私人商业银行经理弗里德里希·来因哈特等都在这份《请愿书》上留下了自己的大名。阿尔伯特·伏格勒、保罗·罗伊施等人表示拥护呈文,但没有签字。11月19日,《请愿书》被送到了总统的办公桌上。
11月17日,巴本在一方面不能平息内部人民的愤恨,另一方面不能将希特勒拉入内阁的情况下宣告辞职。这时候,德国反动势力呼吁希特勒上台的喊声更加强烈。当时,一封给国务秘书迈纳斯的信中这样写道:“兴登堡拒绝希特勒担任总理无疑是一个重要错误……因为共产主义正气势汹汹地来破门了。”国防军首脑泽克特将军也明确表示:“我非常赞同希特勒参加政府。”前皇太子则致函兴登堡,请求他授权希特勒立即组阁。
在11月9日和22日,兴登堡先后两次同希特勒会谈组阁问题都没能达成协议,于是就在12月2日任命国防军将领库特·冯·施莱彻尔将军重新建立新政府。施莱彻尔将军虽然和布吕宁一样,也不是***分子,但自从经济危机爆发后,他就一直在幕后进行反对共和国的阴谋活动,并同希特勒讨价还价,妄想达成交易。现在,他想吸取巴本的教训,一边引诱**党的“左翼力量”施特拉塞和胡根贝格等人到自己的政府中来,以便胁迫希特勒同他进行合作;一边对人民群众实行欺瞒政策,比如答应他们不再增加捐税,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控制钢铁和造船工业,停止为维护巴本大地主利益而实行的农产品限额,甚至准备同苏联外长李维诺夫进行会谈,扩大德苏贸易等。但他的这些政策并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更加糟糕的是,反而招来了垄断资本家和容克地主们的一致反对。杜伊斯堡、西门子等垄断巨头原本对希特勒上台给予保留意见,现在他们却认为施莱彻尔的政策是一种“布尔什维主义的危险”,于是决定大力支持希特勒上台执政。作为他们政治利益的代表,巴本直接开始参与策划希特勒上台的一系列幕后活动。
自1933年1月初开始,就组织**政府问题,德国各派反动势力进行了紧张的幕后活动,1月4日,希特勒与巴本在科隆施罗德的住宅里秘密会谈。此次会谈的主要代表有赫斯、希姆莱以及多特蒙德股份公司总经理弗利茨·克普勒。经过无数地讨价还价,他们最终达成了以下协议:希特勒和巴本共同组阁;巴本同意解散所有工会并将所有的布尔什维克、社会民主党人和犹太人“驱逐出领导岗位”。1月10日,希特勒同巴本在宾特洛甫(巴本的老熟人)的达勒姆别墅再次会谈,为了严守秘密,巴本在晚上乘车来到达勒姆,“穿着大衣,戴着礼帽,看上去就像是去解决一些私事”。希特勒在会议上果断提出要当帝国总理的要求,遭到了巴本的强烈反对,最终,会谈没能完全达成一致协议。在里宾特洛甫的建议下,希特勒同巴本在1月22日又进行了一次会谈,到时候总统的儿子和国务秘书也会一同参加。1月17日,希特勒会见胡根贝格,得到了其对组织希特勒一巴本组阁的大力支持。1月22日,巴本、兴登堡总统以及其子奥斯卡·冯·兴登堡,还有国务秘书迈纳斯在**党头目里宾特洛甫的家中同希特勒进行了会谈,希特勒仍然坚持要求出任帝国总理。奥斯卡·兴登堡在回家的路上对迈纳斯说:“我恐怕我们无法回避这个希特勒了。”1月24日,希特勒、戈林、巴本和费利克,又在里宾特洛甫别墅进行会谈,几个人最终达成一致协议:决定建立一个由希特勒担任总理、巴本担任副总理,并由全体右翼党派参与的民族集中内阁。第二天晚上,奥斯卡·兴登堡在里宾特洛甫家享用晚餐,对上述方案给予大力支持。1月27日,希特勒、戈林和垄断资本家、容克地主的代表在基尔道夫的家中最后商定了政府人员的组成,确立了胡根贝格、冯·克罗西格伯爵以贵族地主集团的代表的身份加入**政府。1月28日,施莱彻尔被迫向兴登堡总统提出辞呈。魏玛共和国的最后一届政府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1月30日,兴登堡在即将在**政府中担任国防部长的瓦尔纳·冯·勃洛姆堡将军的支持下,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政府总理。希特勒政府的组成成员包括:巴本(副总理)、威廉·弗利克(内务部长)、戈林(不管部长)、弗莱赫尔·冯·牛赖特(外交部长)、克罗西格伯爵(财政部长)、勃洛姆堡(国防部长)、胡根贝格(经济与农业部长)、戈培尔(人民教育宣传部长)等。希特勒对外宣称自己的政府是一个“民族集中政府”,其实质则是一个以**党头目为主,兼容着反动容克、垄断巨头代表的***独裁政权。1934年8月,兴登堡总统因病去世,军政大权彻底落到了希特勒身上,他立即把德国总统的职务与总理的职务合二为一,改成德国为“德意志第三帝国”。
解救危机——美国百日新政
从1933年起,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缓解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后果,在行政和法律上实施了一些措施,这就是着名的百日新政。“新政”的实质是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对某些弊病加以抑制,对垄断资本造成的紊乱加以协调。
这次大危机的起点是由疯狂证券投机活动引起的金融危机。美国国内的银行相继倒闭,各个州的州长不得不下令让本州银行全部或部分暂停营业。3月3日,总统第一天上任,已有23个州的银行实行了假日制度。国家的黄金储备疯狂地减少,已经从1933年1月的13亿美元减到4亿美元。银行倒闭给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难以想象的混乱和威胁。罗斯福刚一上台就迎来银行全部倒闭的重大问题。他因势利导,在就职的第三天下令命令全国银行进入“休假”阶段,由国会授权他对银行进行整顿、审查、淘汰、扶持,帮助基础较好的银行尽快复业,以便安定人心。对银行的整顿工作迅速开展起来,财政部门日夜加班,紧急制定出了一套银行制度,几个小时后,银行按照新的制度进行一系列地调整。从1933年3月13日到15日,共有14771家银行领到营业执照重新开业,另有10797家银行被淘汰,停止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