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4200000029

第29章 大学时期引导未来的方向(2)

全球化的浪潮,使年轻人急于要求国际化,口口声声要与国际接轨,却不明白应该如何着手。近几百年来,在科技发展上差距很大的东西两股势力,由于帝国主义的扩张,无可奈何地互相交汇。一场古老尊严的贬抑与新兴野心的高涨之间激烈斗争的结果,中国由拒外、惧外到媚外,列强则由轻华、侵华到亡华。这一段残酷的历史考验,使我们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往昔的言必称尧舜由现代的西方圣哲名言所取代。学术界重西轻东,动不动就用西方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的一切,弄得我们一无是处;传播界开口西方先进国家,闭口西方现代化建设,随时都在否定我们自己;学会几句英语,就会有意无意地表示忘掉中国话的讲法,以彰显自己的不同一般;出国一趟,便要到处宣扬自己的身价已不同以往。大学生的全球化使命,怎么能够摆脱西方化即国际化的陷阱?有办法的以出国留学为首选途径;退而求其次的便是搞外贸,和西方人打交道;英语学得好一点的充当西方人的翻译员,认为跟在西方人身边至少比挤在华人当中来得光彩。

然而,中国的悠久历史,毕竟给年轻人带来十分深刻的影响。虽然说治乱循环三千多年,在时间上已经十分遥远,但是对当代年轻人来说,由于许多文物仍然存在,很容易触景生情,产生亲切的感觉。回想周室的典章制度,汉朝卫青、窦宪的扬威大漠,唐代苏定方、刘仁轨的底定高丽,蒙古可汗三次西征,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无不令人热血沸腾。加上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逐渐展现。“东亚病夫”的称号,因为中华健儿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优异表现而完全改观。西方人由轻华、重华而趋于惧华,更使得年轻人信心满满,要为中国的未来,作出一番贡献。

事实上,这种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矛盾,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共同的难题,快速的全球化势必引起剧烈的本土化意识。年轻人成长在“全球意识”的时代,自然担心害怕自己的文化遭受外来文化的淹没,因而产生强烈的“本土意识”以资抗衡。特别是全球化的先锋似乎就是美国化,“美国式标准”好像就是“世界标准”的代名词,以美国尺度为衡量的标准成为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面对这种现状,对于负有承前启后重责大任的大学生,能不提高警觉以本土意识来加以抗衡?放眼看去,美国化加深了我们社会物质条件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美国的社会。今天,我们社会上的少数人能够立即模仿美国最新的物质享受,而另外的多数人,却竟日为了三餐而忙碌。我们多么盼望,这些率先富起来的少数人能够发挥“才也养不才”(有能力的人帮助没有能力的人)的儒家精神,由善尽社会责任,来取之社会也用之于社会,不只顾提升自己或家人的物质享受,也能够照顾乡里,造福社会,为更多的同胞服务。

最好的办法,便是父母在子女进入大学的时候,密切注意子女所受美国化的程度。多年的英语训练,使大学生具备直接接触美国文化的能力,英特网更提供了广泛而快速认识美国文化的途径。在中学阶段,由于吸收能力、经济条件与升学压力的多重限制,美国化的影响仍以表象的模仿为主:嘴上哼着不甚了解的热门音乐,对带有英文字母的事物另眼相看,实际的影响并不严重。好比孩童喜欢麦当劳食物,长大以后,就会回过头来爱吃我们自己的餐饮。而大学生却为了替自己过去与目前的美国式模仿行为找出一些更合理、更深入的文化基础,殊不知越深入探索,了解得越多,与社会大众的距离就越来越远。

这种大学生与社会大众的疏离现象,对进入都市求学的农村子弟而言,感受特别深刻,往往一进入大学,便下定决心,从此远走高飞,就算衣锦也不想返乡。

就算亲子关系再好,培养出这样的子弟,恐怕也不是父母所乐于见到的。幸好这种心理上的差距,即使大学生想永久保存,实际环境也不允许。四年大学生涯,无论自愿或被迫终究要走出校园,生活在实际的中国社会,年轻人心中的向往,并无助于改变周遭的情况。何况中西文化原本就有所不同,譬如美国人注重个人独立自主,而中国人却重视互相依存和互相协助,子女年幼时依赖父母的养育,父母年老时反过来依赖子女的奉养,已经成为社会中人所共知并且视为当然的事实。尽管很多学者专家大声疾呼不应该这样,也不可能如此,但是我们还是认为,中国的孝悌之道是人类的宝贝,不能因为西方社会忽略这些事情便轻易放弃。我们的互依互赖并不限于生人和生人之间,活人和死人之间也有一种互相依存的现象,往昔是“一子受皇恩,全家食天禄”,如今则是“一人留美国,全家有面子”。读书如果读到这种地步,还不如不读。

地球村的建立,必然有一种主流文化作为众人的参考标准。现在大家所极力争取的,实际上就是以自己的文化当做世界文化的主流。大家都知道,要单独创造一种举世都能够认同的文化根本不可能。以世界语言为例,多少人费尽心思,想要创造一种不同于现有语文的世界语文,迄今仍然没有结果。十九世纪时,英国人利用国力强盛、船坚炮利,通过殖民政策将英语普遍推行到全世界,虽然英语并不是世人公认的世界语,但是国际间的习惯,则不得不以英语作为沟通的通用工具。我们多么盼望,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孩子不再那么热衷于学习英语,却能够专心把中国语文学好。等到他们长大的时候,正好赶上中国的国力最为强盛的好时机,以我们的人口众多,贸易通四海,顺势把中国话推展为世界语,不但给我们的子孙带来很大的便利,也将中华文化推展到全世界。

当然,我们赞成中学时将外国语言列为选修科目,大学也设有外文学系,专供少数有兴趣的孩子以语言为工具,快速地将外国文化翻译过来供那么多人,费那么多时间,花那么多金钱,学不好英语,几乎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现在却变本加厉,提早学习英语,甚至以“No Chinese”(不得说中文)来取代“Speak English”(说英语),实在是怪事。

现在怎样想,就会想出怎样的未来。年轻人的未来方向,也就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样子。父母辛辛苦苦把子女教养长大,当然希望子女有好的未来。因此对子女的未来方向,不能不特为关注,费心给予辅导和指引。

大学生应该是社会中对人类、国家、民族与社会的过去和未来最为敏感的一群。但是,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这种敏锐的感受仅如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掉了,他们的忧国忧时心怀逐渐为自己的就业和经济的压力所冲淡,踏出校门之后,往往将理想完全交还给教授,面对现实,恐怕也只有不得不低头的感叹。

也许是悠久历史的教训,父母对群体生活的态度大多是消极的,对政治尤为冷漠,因此希望子女明哲保身,不要卷入任何是非圈内。父母只希望子女在作文时高谈阔论,多所发挥,以争取更高的成绩,却并不一定鼓励子女真正积极地实践。在这种情况下,优秀的子女大多被父母诱导到理工科系,结果让那些二三流的人才投入史哲政法的领域,这对国家的整体发展而言,实在是最大的损失。好在我们一向不十分重视专业,照样可以让理工人才来掌理法政,以提升国力。

但是,随着情势的逐渐转好,我们希望一流的人才投入政治、外交、军事、经济、教育、法律与管理领域。这些有答案却没有一定答案的科系,实际上最难读,最需要上乘智慧的年轻人来从事研究。父母不应该拿往日的标准来加以限制。日本人统治台湾地区时期,由于愚民政策,将第一流的人才诱导到医学院,结果培养出很多聪明的医生,却严重地缺乏法政人才。

父母最好利用大学生子女回家团聚的日子,以知识、金钱与人生为题,召开家庭会议,让大学生子女多发表一些意见,以便深入了解他对这三者的评价如何。

读书的目的果真是为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吗?人生难道没有比黄金屋、颜如玉更有意义的目标吗?大学文凭真的能够兑现黄金屋、颜如玉吗?知识、金钱与人生是大学生在心理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课题,他们一定要权衡知识的价值、金钱的比重,并进而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

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大学生以读书能力为自己换来四年的快乐时光,也为自己争得父母和亲友的祝贺和称赞。但是,第一年新鲜人快要结束时,转系与转学的风声开始震撼得大家不得不怀疑:到底要学什么?有人依照自己的兴趣,也有人按照出路的行情。如果两者并无冲突,那就安如泰山;若是两者发生冲突,父母就应该加以关心,协助子女作出合理的抉择。因为出路的风险性,不完全是子女独力所能够承担的。家境富裕的孩子当然以兴趣为优先,家庭贫困的子女很可能就以出路为考虑,除非父母给予精神上的支持,才能够设法自筹学费,付出更多的努力,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寻找出路。年轻人愿意为自己的兴趣付出更高的代价,对这种毅力和理智,父母最好加以鼓励,至少可以帮助子女背水一战。

知识固然是力量,却不一定换得到金钱。大学生亲眼看到前辈校友中成绩优异的高材生毕业后继续深造,然后返校担任教职,过着清寒的生活;反观某些成绩平平的人,毕业后不再深造,到企业界工作,几年下来,赚的钱比教授多。既然读书没有用,父母、老师为什么不早说?一路读下来,实在十分辛苦,等到文凭到手,才发现没有预期的功效。梦醒时,十六年已成过去。

金钱果然是万能的吗?有钱就可以买知识?现在大学,特别是工商学院,开发出很多贩卖知识的推广课程。那些赚到钱的工商巨子,照样可以顶着名校的招牌,甚至像往昔捐官那样,花钱捐个荣誉学位。

人生在世,究竟是先求取知识,再让它发挥赚钱的本事,由知识而换取金钱,还是先想办法赚钱,再发挥金钱力量,来购买知识,甚至捐得学位?在大学四年当中,除了极少数人埋头苦读,深信一切按部就班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书呆子”以外,大部分学生都会在这两种看法之间,活像钟摆似的来回晃荡,最后才不得不选择一条自己认为妥当的路径。

父母的知识水平如果足以分析这些问题,当然可以参与子女的选择;若是自己的衡量不足以担当这样的重任,不妨采取关心的态度,让子女吐露心声。在父母的爱心和聆听气氛中,子女很可能会找到自己所需的答案。我们建议父母要把握“读书的目的,主要在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的原则。大学生读了那么多书,应该脑筋很清楚才对。既然脑筋清楚,就应该参照自己的能力、家庭的背景与社会的需要,企求在这三者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点,至于将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实在难料。

未来会变化,而且看目前的趋势,可以说越变越快,也越变越离谱。主要的原因即在于人心思变,而且不按常理出牌,还说什么创新是最好的道路。境随心转,人心求新求变,而且认为变化越快越好,外界的环境自然快速地变动,也难以掌控。我们如果希望子女的生活幸福,最好不要跟着这些流行的错误观念起舞,反而要告诉子女,变有百分之八十是不好的,要不然为什么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呢?我们不可不变,却绝对不应该乱变,任何改变,都应该限制在百分之二十的范围内,以求变得合理,越变越合乎人性的需求,才是合理应变。

时代在改变,却不是一直向某一个方向而变。我们常说循环往复,意思是历史会走回头路,历史很可能重复出现,所以历史教训很值得借鉴。但是,每一次出现都不一样,因此不能够依循往例处理。最理想的态度便是持经达变,有原则地应变,而不是没有原则地乱变。大学生读了那么多书,应该从中找出若干不可变的原则作为自己今后安身立命的依据。

父母最好明白告诉子女,人生最要紧的事情,是弄清楚今生今世自己到底要做些什么。换句话说,先把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定下来,也就是掌握未来的方向,然后才寻找如何去做的方法,逐步加以实施。

多想想自己应该做什么,对自己的未来要有远大的目标,这才是读书的真目的。至于金钱,虽然说没有钱万万不能,而金钱毕竟也不是万能的。对于金钱,事实上是够用最好,太多或太少都是烦恼多多,并不是有钱什么都好,请看富人不敢单独出门,可见一斑。

人生的目的在把人做好,把生活过好。我们现在过分重视把生活过好,却又认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便是把生活过好。我们不重视把人做好,却认为把事情做好才是好人。亲子之间,最好在这些方面达成共识,以塑造不一样的独特家风。

先秦时代,面对着诸侯兼并的局面。大家把夏、商、周三代的文献当做经书,发起了我国第一次的读经运动。这些经书,构成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价值体系。第二次读经运动发生在汉朝,第三次发生在宋朝,同样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这几年大家又热衷于读经,实在是很好的现象。

历史上每一次读经运动,实际上都产生很大的作用。相信这一次的读经运动,也将为我们的未来带来光明的远景。子女到了大学阶段,父母可以把《曾国藩家书》拿出来,让子女报告读后心得。把诸葛孔明的《出师表》、宁可饿死也不食嗟来食的朱自清、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座右铭的范仲淹和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为一生写照的鲁迅,一起拿出来共同讨论,看看大学生子女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样的想法,看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究竟是嘴巴上说说、文字上写写,还是从心里头发出这样的光辉,再看看唐太宗所说“人之立身,所贵者唯在德行,何必要论荣贵”,难道已经赶不上时代?

是否深造看情况决定

出国留学要三思

经常有人询问这样的问题:要不要把孩子送到国外去留学?我们的建议是:最好在国内读到大学毕业后再送出去。孩子对中华文化有一些了解,到国外比较不容易被同化。不然的话,送一个等于丢掉一个。

同类推荐
  • 小公主

    小公主

    为了能使自己的女儿像一位公主那样美丽、优雅和高贵,我看到过不少父母作了方方面面的准备。他们有的每周都兴冲冲跑去参加培训课,以期得到切身的经验;有的则忙着购买从胎教音乐磁带到学步车等等一系列物品。虽然这意味着花费不少时间,但作为父母,他们无疑已经下定决心,要帮助自己的小宝贝尽可能完美地成长。记得我当年得知自己将为人父时,不分好歹买了一大堆相关书籍,并且准备了一个很高档的大笔记本,准备在理论上大大提高一番。如今这个笔记本已密密麻麻记满我的心得……
  • 父母锦囊:教你养个壮小孩

    父母锦囊:教你养个壮小孩

    2009年3月,我应山东卫视农业科学频道《活到九十九》栏目之邀,做了一个“让儿童远离感冒”的访谈节目,分6期播出。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应观众要……
  • 赢在起跑线: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

    赢在起跑线: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

    赢在起跑线: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是在畅销书<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创作、改良,引入更多富有时代意义具体案例和教育方法,全面仔细地为父母介绍“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要做的全部工作。相信本书一定能帮助父母更有效、更出色地做好孩子的学前准备,为孩子未来的腾飞垫上第一块坚实的基石。
  • 成长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小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及思维方式的扩展和变化,他们将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困惑及社会压力等问题。
  • 富爸爸家训

    富爸爸家训

    心理学家曾对100名3—8岁的儿童进行过调查,询问他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得到的最多的答案是“钱是从爸爸的兜里掏出来的”;其次是“钱是银行给的”;再次是“钱是售货员给的”;只有20%的孩子说,钱是工作挣来的;其中最有意思的答案是“钱是长在树上的”。 怎样让孩子正确看待金钱、怎样花钱、怎样培养孩子未来的理财能力,是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由于受传统“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青少年的理财教育处于滞后状态,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热门推荐
  • 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

    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

    张海君主编的《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收纳整理的诸多关于善良的小故事,就是通过不同的情境再现让我们感受善良的力量,进而唤醒自己内心深处的善的意愿。不谈因果循环,单单就从一个人的本性出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带给大家小小感动的同时,也能够唤醒大家心中那一股最原始的、小小的善念!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狂傲音痴:逆天女破天穹

    狂傲音痴:逆天女破天穹

    【新文《凤女惊华之邪仆》已发,欢迎各位读者们去看~】她本音痴,却意外穿越到音者为尊的世界。碧落大陆,乐法环生,此刻才是她生命真正的开始。轻松修炼绝世乐法谱秘籍,魔族神物、萌宠九尾神兽,还有各种奇珍异宝统统自动送上门。运气好到让那些正宗的音乐天才喷血。人们眼中的音痴废物居然是最有天赋的乐法修炼者?某些音乐天才气的泪奔挠墙。本以为一切都是幸女神眷顾,才发现原来另有隐情。是什么尘封住了她惊人的天赋让她成为人人耻笑的音痴?这一切隐藏着什么阴谋,还是这本是她不归的命运?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北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显著的。火药兵器的出现,罗盘针在航海上的使用,毕昇活字印刷的新创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它们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心情的颜色决定人生的颜色

    心情的颜色决定人生的颜色

    有时,仅仅是心态有所不同,往往演绎成截然不同的命运。因此,一个人的心情往往会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世界是五颜六色的,拥有什么样的心情,世界就会向你呈现什么样的颜色。一位心理专家说:“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常常直接影响到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的某个具体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为重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看待世界,世界向我们呈现什么样的颜色,决定权就在我们手中!
  • 大小姐的贴身僵尸

    大小姐的贴身僵尸

    谁都不敢想象,堂堂一个红眼僵尸,世界杀手之王的存在,居然给一个普通大小姐当保镖。蒋辰亲身经历之后才知道,自己不仅是保镖,更是保姆,司机,家教,甚至有时候还会成为大小姐拒绝别的男生的挡箭牌。“大小姐,我自认很有魅力,但是你再这样,可要加工资的。”“你看本小姐缺钱么?”新书《都市之全能美术生》连载中,作者正在疯狂码字。征文新书《我真不是魔王陛下》起点阅读连载中
  • 霸行三国

    霸行三国

    梦回千年,是命运的恩赐还是内心的执着。英雄齐聚,是时势的需要还是信念的召唤。新书《汉末逆流》,不可错过的铁血三国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