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900000013

第13章 总督闽浙当一面(3)

九月初二日(10月24日),左宗棠移营距龙游城五里处的新凉亭,部署对金华外围的进攻。他下令从北、西、东三面猛攻汤溪,以打破金华与汤溪等地的掎角之势。但汤溪太平军顽强拼搏,血战数日,守住了该城。

太平军作战顽强,在左宗棠的预料之中,但对汤溪攻剿不利,还是让他非常郁闷,他便在两军的相持中寻找新的突破口。

恰在此时,曾国荃的湘军正加紧围攻天京,李秀成率十多万太平军驰援天京,抵达天京城南,展开了雨花台大战。而洪秀全也多次催促李世贤回援,李世贤见一时无法迅速击溃左宗棠,便丢卒保车,派兵扼守金华、龙游、汤溪一带,阻挡楚军东进,自己则在这一年闰八月(1862年10月)上旬奉命统领7万精兵驰援天京。

这样一来,浙江太平军的实力大打折扣,在重点设防的汤溪、龙游等城真正能作战的留守士兵仅仅数千人。统帅李世贤的远去,使留浙各支太平军缺乏统一指挥,士气低落,甚至一度出现了投敌变节的行为。

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左宗棠乘机调整战略部署,计划等攻克龙游、汤溪后,缓攻金华,急攻严州,以便在金华北面的严州打开缺口,形成对金华的围困之势。

九、十月间,左宗棠分军数路进攻龙游、汤溪、兰溪、严州等地,同太平军交战数十起,双方各有胜负。左宗棠深知攻下龙游、汤溪、兰溪三城的重要性,尽管军队伤亡很大,还是坚持硬攻。因为龙游、汤溪两城是金华的要道,攻下这两城后,就可以攻金华,而兰溪水路直达严州,攻下兰溪,就可攻严州了。

同治元年十一月,左宗棠又一次调整主攻方向。他认为太平军严州像犄角一样,地势外通皖南徽、宁两郡,内达杭州,地形十分重要。于是,他派遣魏喻义率领精兵猛攻严州。十一月十四日(1863年1月3日),严州落于左宗棠军之手,金华北面的屏障已失,攻下金华似乎唾手可得了。

左宗棠令魏喻义攻克严州后,沿钱塘江东下;另一路攻金华、诸暨、萧山,不过,他的最终目标是杭州。同时,攻克宁波的中外混合军也渡过曹娥江,向绍兴进攻。

在这危急关头,驻扎在湖州、绍兴的十多万太平军增援金华。而且负责节制金华一带太平军的忠神天将李尚扬亲赴汤溪前线指挥反击,多次扑向左宗棠大营,太平军在金华战区仍然还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太平军个别将领的变节行为,使左宗棠轻易攻取汤溪,并俘获了李尚扬等主将。十二日,龙游、兰溪的太平军看到大势已去,便主动从两城撤离。不久,太平军援军与金华守军便也从金华逃走了。

这样,左宗棠不战而得金华,这是他始料不及的。

同治二年正月,左宗棠率军一鼓作气,半年时间不到,接连攻陷严州、汤溪、龙游、兰溪、金华、永康、武义、东阳、义乌、浦江、诸暨等地。更可喜的是,严州西北的军事要地桐庐也被攻了下来。桐庐失守,太平军在杭州上游的重地仅仅剩下富阳一城了,浙西防线全线崩溃。

浙东方面,太平军的形势也不容乐观。绍兴太平军将领陆顺德弃城逃往杭州,由法将德克碑率领“常捷军”(中法混合军)进入绍兴城后,开始大肆抢掠,不仅洗劫居户、席卷库银,还对入城的清军搜身。左宗棠得知这一情况后,气愤地上奏清廷,请求陆续遣散洋兵。

进入绍兴城的德克碑因抢劫发财,又借攻下绍兴城,向地方索款十一万两,还要求增兵千人。左宗棠不得不令史致谔筹款,但坚决阻止他增兵,并上报总理衙门,设法驱逐这个贪婪的外国人。

总理衙门知情后,也气愤无比,这不是狮子大开口吗?于是,向法国驻华公使交涉,法国公使打算换实德棱。左宗棠打听到实德棱比德克碑有过之而无不及,便再次上奏,干脆解散混合军。

杭州未破,左宗棠知道清廷还要借洋人之力,是不可能答应他的奏请的,所以,对奏疏石沉大海,也不足为怪。

不过,左宗棠的严厉态度震慑到了一个人,他就是德克碑。

此时,将被取消混合军统带的德克碑赶紧到严州大营求见左宗棠,希望能有缓和的余地。

左宗棠告诉他:“大清并不需要借助外力,要想继续留任,必须听从节制,不许节外生枝,不许增兵。还有,仪容礼貌也要照例大清将士而行。”

德克碑害怕被驱逐,只好听从命令。第二天便剃掉了大胡子,并以属下的身份向左宗棠致礼。

太平天国灭亡后,“常捷军”便被裁撤掉了,左宗棠奏办福州船政局,德克碑成了造船厂的“洋员”,为左宗棠做了不少事情。

这当然是后话了。

可以说,楚军的进攻终于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既然局面已经打开了,那么左宗棠的楚军就会势不可挡。

叫板大清国策

在这里,我们再插话说一说借师助剿。当时,这是一个人人都乐意为之的事情。因为借洋人之力打了胜仗,就可以向朝廷邀功求赏,是百利无一害的事。那么,左宗棠为什么要竭力反对这项大清的国策呢?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英、法联军转而支持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在“借师助剿”的背景下,浙江战场也出现了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军的局势,进一步使太平军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左宗棠进入浙江后,在浙西同太平军打得如火如荼,而对浙东沿海太平军所占据的地盘却望尘莫及。英、法侵略军瞅准了这一时机,决定插手肥沃的浙西地区,但如果没有内应的话,人生地不熟,不见得能捞到什么好处。于是,他们选中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原宁绍台道张景渠。

张景渠因为失守宁波而被革职,左宗棠奏请史致谔取代了他。而张景渠被革职后,心有不甘,总想着有一天能够翻盘,把自己失去的东西再捞回来。

机会终于来了。

于是,张景渠从定海招募了一批海盗,与英国驻宁波领事夏福礼和英舰队司令刁乐德克密商后,在同治元年四月十二日(1862年5月10日)联合进攻宁波。英军出动六艘军舰,400多名中外混合军,经过激烈战斗,攻占了宁波。

我们知道,左宗棠一直反对“借师助剿”,尽管张景渠与洋兵联合夺回了宁波,他也没有恢复其职务。相反,李鸿章却上奏朝廷,以为张景渠攻占宁波有功,应该官复原职,并发还被抄没的家产。左宗棠听到这件事后愤怒地上奏:“张景渠求助洋人攻占宁波,并非臣意,借助洋人之力是多费周章。洋人入绍兴后,多方挟制,经臣据理力争,才俯首听命,愿受节制。”

虽然“借师助剿”是朝廷强调执行的一个国策,但左宗棠对这一政策还是颇有抵触。但朝廷都是默许“借师助剿”的,左宗棠一个巡抚即使一万个不乐意,也是没有一点办法的。

宁波虽然攻下来了,但宁波的防守全靠英法兵,因兵力不足,英国侵略者刁乐德克仿照上海常胜军(原名洋枪队),在宁波募集军士1000人,以英人为教练,组成中英混合军,分为常安军和定胜军,通称“绿头勇”。宁波海关税务司法人日意格与法海军军官勒伯勒东募华勇1000人,后增到3000人,由法国军官任教练,名为常捷军,通称“花头勇”。就这样,在那个特殊时期,五花八门的中外混合部队纷纷成立了。

宁波是对外贸易的一个主要港口,在军事上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通过宁波既可以输入粮食、军火等重要补给品,又能够取得海关税这笔重要收入。所以,左宗棠一向对宁波都非常重视,委派自己比较信任的史致谔署理宁绍台道,并且指出:“浙江的军饷全是来自宁波,若想在这个地方取得经济上的独立,就要有人在这个地方主持大局,依靠别人,结果是有目共睹的。”

宁波如此重要,太平军自然不想就这么白白丢失。所以,在几个月后,太平军反攻宁波,试图再夺回这块丢失的肥肉。

面对来势汹汹的太平军,李鸿章派华尔的常胜军从上海前往宁波增援。清廷同时也命令左宗棠派兵前往宁波,和华尔协同作战。左宗棠回奏道:宁波远在海边,暂时无法派兵。借助外国兵力虽然能暂时保住孤城,但不是长久之计。表明左宗棠打心眼里还是反对“借师助剿”的政策。

结果,华尔的常胜军和宁波的驻军配合,不仅守住了宁波,还接连攻克了余姚、慈溪、上虞等地,但华尔在进攻慈溪的战斗中受重伤,不久就死掉了。以后常胜军改由英国人戈登统领。

外国的洋枪洋炮对付清军很厉害,打太平军也威力不小,清廷尝到了眼前的甜头,便忘乎所以,把外国军队看得比亲爹还要亲。

当法国人勒伯勒东组建“常捷军”时,法国公使就照会清政府,已经免去勒伯勒东法国水师参将军职,专任中国军职——署理浙江总兵,听命于浙江巡抚及宁波道台。

这侵略者还真不“见外”,把别人家当自己家了。

更可笑的是,清廷竟发布上谕:命左宗棠给勒伯勒东以总兵札凭(任职证书)。左宗棠心中一万个不乐意,他对这道上谕采取了冷处理的办法:宁波距上海近,距臣军远,勒伯勒东札凭应由李鸿章就近发交,更为妥当。因为左宗棠深知李鸿章在上海积极鼓吹“借师助剿”,主张借助洋人的兵力来弥补大清兵力不足的局面。这种人是很乐意做这种差事的。

不过,左宗棠虽然远在浙西,但他是浙江省的巡抚,这种事他是推脱不掉的。无奈,君命难违,他只好遵旨办事,给勒伯勒东发了札凭。不过,他还是借此机会在奏折中阐述了自己对洋兵、洋人的看法:

沿海各郡,自五口既开之后,士民嗜利忘义,习尚日非。又自海上用兵以来,至今未睹战胜之利,于是妄自菲薄,争附洋人。其黠者且以通洋语、悉洋情猝致富贵,趋利如鹜,举国若狂。自洋将教练华兵之后,桀骛者多投入其中,挟洋人之势,横行乡井,官司莫敢诘治。近闻宁波提标兵丁之稍壮健者,且多弃伍籍而投洋将充勇丁,以图厚饷。此常胜一军所以增至四千五百人也。若不稍加裁禁,予以限制,则客日强而主日弱,费中土至艰之饷,而贻海疆积弱之忧,人心风俗日就颓靡,终恐非计。

可见,左宗棠认为:耗费国家军饷来养洋兵,从长远看是有很大害处的。洋兵日益强大,大清军队弱小,这种养虎为患的做法,后患无穷。最明智的做法是遣散已经组建的洋军。

清廷看到他的奏折后,批示道:利用洋人的弊端,朝廷早已考虑到了,当前要务,是与洋人配合,剿灭太平军。

左宗棠的谏言虽然无法打动当权派慈禧太后,但他在思想上无法接受这种政策。所以,左宗棠对“借师助剿”是持保留态度的,他不仅没有把“借师助剿”的事态扩大,反而在他的权力范围内,想尽办法处处限制甚至遣撤洋兵。

闽浙总督的野心

同治二年正月二十六日(3月15日),清军伙同常捷军攻占绍兴。时隔3天后,左宗棠一军又攻占杭州上游的桐庐,直逼富阳。二月,左宗棠将大本营移到严州(在浙江上游),在这里调度指挥前方的军队,因为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进取浙江省城杭州。

三月十八日(5月5日),鉴于左宗棠在军事上所取得的成就,清廷任命他为闽浙总督,兼署浙江巡抚。左宗棠手中的权力更大了,可以与曾国藩平起平坐了。此时,楚军也有3万多人,虽然在人数上不占什么优势,但兵将团结一致,士气正旺。

而太平军方面已经危在旦夕,在金华、宁绍两大战区失陷后,失去屏障的杭州便危险了。为了力保杭州,李秀成便决定在杭州西南的富阳屯兵,派杭州守将汪海洋亲临富阳,准备和楚军决一死战。为了胜算大一些,还从江苏调派陈炳文部驰援富阳,并命他统帅杭州战区各军。

左宗棠本以为太平军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没想到在攻打富阳时受挫,5个多月都未能前进一步。太平军大队人马防守固然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还有其他原因也对楚军极其不利:

为了牵制楚军东进的步伐,皖南太平军分两路由皖入赣,攻取左宗棠的后方。为了确保后院不起火,左宗棠只得调刘典一军八千多人回建德,转向皖南。这时,左宗棠直接指挥的3万兵力分布很不集中,除王开琳、刘典两军一万多人部署在皖南外,还有万人分别驻守下游的桐庐、新城和上游的遂安、淳安以及金华、衢州、严州等地。所以,楚军虽然号称3万多人,实际上只有蒋益澧一万多人进攻富阳。

再加上天公不作美,因为瘟疫流行,楚军先后病死四千多人,偏偏军饷又比较缺乏,要命的是左宗棠也得了疟疾,楚军陷入困境就在所难免了。

左宗棠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而李鸿章的淮军却联合英人戈登的常胜军,一路披荆斩棘,已经在七月十五日(8月27日)进围苏州。

一个小小的富阳就阻挡了楚军前进的脚步,这也未免太丢人了。

为了不落在同行的后面,在万般无奈之下,左宗棠决定借洋人之力,啃下这块硬骨头。

八月初七日(9月19日),左宗棠一军同德克碑的常捷军向富阳大举进攻,德克碑用大炮轰开城外营垒,于是,在第二天便攻占了富阳。

虽然攻下了城池,左宗棠的脸上却没有半点喜悦之色。毕竟,借洋人之力打胜仗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他心中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扫清太平军的外围堡垒后,楚军就兵临杭州城下了。杭州的得失对太平军能否在浙江立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太平军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攻,但没什么实际的效果。于是只好在杭州城的四周挖掘长壕,准备坚守。

左宗棠在十一月从严州进驻富阳,并到余杭前线视察。十二月,左宗棠下令攻打杭州和余杭两城,面对楚军的攻势,杭州与余杭的太平军分别在陈炳文、汪海洋的率领下奋力抵抗。

由于太平军拼死抵抗,杭州虽然被围攻了两个月,但还是没有攻打下来。不过,太平军已经成了瓮中之鳖,不仅在杭、余一线紧张,整个形势都变得十分严峻。

同治二年十月二十四日(1863年12月4日),李鸿章的淮军攻占了苏州。其实,这是李鸿章白捡了一个便宜,因为淮军没费什么力气。太平军的守将郜永宽等刺杀了慕王谭绍光,投降了淮军,所以,长江下游的主要城市苏州才落入了淮军之手。

同样是带兵打仗,怎么自己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呢?左宗棠郁闷了,怎么淮军的速度这么快,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李鸿章这小子插手浙江的事情。于是,他上奏:“苏州既然被攻克,攻克杭州也是转眼的事情,海宁、嘉兴之贼不足为患,李鸿章所部可以缓攻嘉兴。”【左宗棠究竟多彪悍】

朝廷巴不得早点消灭太平军,才不管是谁攻克了杭州,所以没理会左宗棠的上奏。而李鸿章也很不知趣,邀功心切,命淮军程学启部由苏南进入浙北,在同治三年二月二十八日(1864年3月25日)攻入嘉兴。

左宗棠着急了,生怕淮军在浙江夺得首功,于是改变了既攻杭州,又派遣精兵援皖以堵天京后路的做法,急忙调黄少春部由皖返浙,集中全部兵力猛攻杭州、余杭二城。

兵败如山倒,太平军也难以避免这样的事情。乍浦、平湖、澉浦、海盐、海宁、嘉善、桐乡等地的守将陆续变节,致使杭州变得孤立无援。

太平军的变节和战败如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发而不可收,杭州城内的守军也开始动摇了。

军心已乱,败局已定。

左宗棠的好运虽然来得晚了一点儿,但终究也来了。

同类推荐
  • 海上骑士:尼米兹

    海上骑士:尼米兹

    本书中生动具体地描写了尼米兹的军事生涯,特别是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美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兼太平洋战区总司令期间,组织指挥的一系列重大海战,打败曾经猖獗一时的日本联合舰队做了详尽的描述。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日两军在太平洋战场海战中的激烈争夺,以及双方的兵方部署、战略决策、指挥方式和作战经过,反映了尼米兹的作战指导和指挥艺术。
  • 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日记

    二战之前,他曾先后3次被派往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节节进逼,他临危受命,被再次派往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指挥盟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展开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大血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殊勋。因战功卓著,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然而,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中美英三国由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在对日作战的战略等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中美两国之间更由于军队指挥权和租借物资的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除了要忙于对付日本人之外,还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应付这些“国际政治问题”。盟国间的这些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迪威也因此在1944年10月被解除了在中国的指挥职务。
  •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纵观蒙元历史,就是血淋淋的征服与统治的历史。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 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一一蒙古帝国。本书以元朝十五位帝王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兴衰荣辱。文中既有小故事的穿插, 又再现了历史原貌,极具知识性,是一部完整的元朝历史。
  • 毛泽东传:峥嵘岁月

    毛泽东传:峥嵘岁月

    本书作者是公认研究青年时期毛泽东的权威。他前后历时四十年,数度修订,撰成本书。他以第一手原始材料为依据,以近身的观察分析为凭借,将毛泽东早年的才具、胆略与豪情,以及其困学勉思,参与、领导学生和工农运动的历程,予以历历重现。2012年适逢毛泽东同志诞辰119周年,也即将迎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李锐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书写的传记将集中体现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建立过程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 郭沫若翻译研究

    郭沫若翻译研究

    全书分为三部分:上编为综述,对郭沫若作为翻译家的成功之道、翻译活动、翻译思想以及翻译影响进行了整理与提炼;下编为郭沫若译作评介,对郭沫若的主要译作按德语、英语、俄语、日语及其他语种进行了分类评介;第三部分为附录,分为“郭沫若译论选”、“郭沫若译事年表”、“郭沫若译著详考”和“郭沫若翻译研究资料索引”四个部分,旨在为今后的郭沫若翻译研究者提供较为翔实的参考资料。
热门推荐
  • 打工之王

    打工之王

    小人物被开启了打工系统,拥有了各种技能,开启了神奇的屌丝逆袭之旅。 搞不定客户?来看我的口若悬河,平白添加百分之四十的说服力,只要没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搞定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什么,敢在爷面前傲娇,看爷的气壮山河!还不过来跪舔! 想拼酒?ok。服务员,上五十二度的二锅头,对了,不要酒杯了,上大碗!嘿嘿,老子有千杯不醉,找我拼酒你丫不是没事找抽么?
  • 帝君的懒后

    帝君的懒后

    懒人系列二:苏晓月,现代懒女一个,无意间穿到某朝宰相的女儿身上,接着被送入宫中,又在无意间成为了帝后…只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当苏晓月成为杜晓月后,懒性依旧…那,在步步惊心的皇宫内,懒女能安全生存吗?在风云变幻的朝局中,懒女如何才能平平安安地渡过她所想的清闲日子?在帝君和情人间,懒女如何选择才是懒女最想要的?且来看,懒女如何在皇宫里混得如鱼得水,悠闲自得地过她的懒人生活!情景一:“按理说,姐姐比妹妹们年小,姐姐应该叫妹妹们姐姐的,只是姐姐是皇后……”某一贵妃挑衅着,娇声娇气地说。“那以后我叫你姐姐吧!”真是的,叫一声又没少一块肉,为了这点事来挑衅,她们还真是没事找事,不知道人家很想睡觉啊!情景二:“皇后,你贵为一国之母,就是如此德性?”帝君看着在群朝宴上因无聊打翻酒杯的皇后。“请皇上降罪!”杜晓月满不在乎地瞧了一眼地上那堆碎片,却惶惶恐恐地说,“臣妾打坏了璃国的贡品,臣妾自愿闭门思过一个月。”一个月,可以看很多的风月小说,也可以好好地睡觉也没人敢来打扰了!哈哈哈!情景三:“哇,没想到这皇宫里还有这么一片茂盛的杏花林!”杜晓月看着那堆开得正旺的杏花,诗兴大发,“日边红杏倚墙栽……”“下一句是什么?”某男一身月牙白服,潇洒从杏林里走出……“一枝红杏出墙来!”某女想了很久,不知下一句是什么,顺口接了出来…………————精彩多多,敬请期待————宣传自己的文: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邪王的懒妃宣传新文:风流女画师恋上恶男(现代温馨文)懒凰天下友情链接:烈焰战神异类公主人与兽祸水无无颜恶魔的囚妻霸上大律师建了个群:101128213152904369敲门砖:落书中任何一人物的名字
  • 邪尊的宠妻

    邪尊的宠妻

    我愿站在三生石上、忘川河边三千年,乞求与你生生世世的痴缠,爱恋永不灭。那一夜的大火,烧去了她全部的爱恋灭门之恨,江湖风雨一朝红颜醉倾尽万古柔当她浴火重生,再临尘世万丈光华,灼了谁的眼?玉洁冰清,迷了谁的情?他将她一手带大,她是他捧在掌心的宝,谁敢动她,他必天涯海角,虽远必诛!他是她指腹为婚的夫君,却辜负了她的一颗真心。权倾武林又如何,当他察觉时,那抹身影早已不在身旁。他是隐宗的左尊,是整个江湖无法超越的神话。他狂傲不羁,恣意风流,却为她心动,只想倾尽所有去疼她宠她。还有他、他、他……是谁守护了谁七世,毫无怨言是谁辜负了谁七世,追悔莫及是谁找寻了谁七世,再不放手前世千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这一次的擦肩是谁辜负了谁的情,又是谁会错了谁的意?宠文、慢热,求收藏!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妃本彪悍之爷别耍赖

    妃本彪悍之爷别耍赖

    她是懦弱无能的草包?她是人人眼中的废物?一场让人艳羡的婚嫁却让她成为了天下的笑柄?开什么玩笑!揍皇子,斗小妾,玩毒药,这才是她的生活好么?阴谋诡计,尔虞我诈,她尽在眼中。明枪暗箭,刀光剑影,她亦不畏惧。银针一闪,素衣青丝,她笑靥如花间却可素手遮天。*****夜半时分,夜凉如水,某男悄悄的潜入了一香间闺房。“不知公子半夜到来,所为何事?”一柔若无骨的手缠上某男的脖子。轻启红唇,吐气如兰。“自然是来……。”邪魅的勾笑,男子镇定自若,转过身子将某女揽入怀中,少女的清香传入他的鼻翼,夺人心魄。“哦?是么?不好意思了,看我的佛山无影脚!”一脚踹开,男子应声落地。“你……对我做了什么?”“没什么?蚀骨软禁散,慕氏专利,绝无二家!”某女拍了拍手,得意的笑。***宠溺护短篇**“宫主,慕姑娘……”一小厮焦急的开口,话到嘴边就被打断。“叫夫人!”男子头也不抬,眼神微冷。“呃……”“叫夫人!”“夫人她打了红菱,砸了厨房……”小厮眼神躲闪,满脸惧意。“把化瘀膏送过去。”继续处理事务,眸底闪过一抹担心。“小的这就给红菱护法送去……”“滚回来,那是给夫人的!打了人,砸了东西,手一定很疼!要你们有什么用?本宫自己去!”话音刚落,某男就一阵风般席卷而过,速度之快,让人咂舌。*简介神马滴都素浮云,正文才是王道!本文宠文1v1,男女身心干净!喜欢的亲们快快跳坑吧,坑品有保证,爱你们,么么哒~
  • 龙语兽修

    龙语兽修

    每个男人都是一头野兽,兽欲潜藏在你的内心。不可否认征服与占有的快感。功成名就、妻妾成群,古往今来,或明或暗,都让你我心里想的痒痒。这个故事中的欲望,来源于周围的人,石三努力的思索,却不能完全表达出来。适度意淫,总之不会让大家看的憋屈就是了。故事概要:毕业三个月的内连续失业三次的汪大林捡到了一颗玻璃球,随即、巨型牛肉馅饼接连二三的砸到了他的头上。本以为这辈子注定是小人物的他,却拥有巨龙语言的天赋。一个普通的五雷咒,也能发挥出惊天动力的威力。魔机一般的金属巨兽,强化的恐怖魔兽,神界的黄金巨龙——让整个修真界都看到,渺小的兽修,也能拥有强大的力量!本书群号:石三书友会:29829723(已满)《龙语兽修》书友会:36553212(已满)《龙语兽修》:24086023(未满)龙语兽修书友群:38538190(未满)欢迎大家加入进来!
  • 封神双龙5

    封神双龙5

    商纣末年,妖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中,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中外智慧故事100篇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中外智慧故事100篇

    故事是这个世界上最让孩子喜爱乃至着迷的事物。《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中外智慧故事100篇》精心挑选了古今中外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各类故事,它们有着曲折生动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幽默风趣的语言、耐人寻味的寓意。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这些美好的故事将会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影响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受益一生。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本书是根据各种希腊神话文献加以整理编著,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故事优美,语言动人,故事主线包括神的故事和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和冲突的故事,即英雄传说两个方面。神的故事突出反映了古代人类把自然现象形象化的丰富想象力,英雄传说则主要是对某些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及相关事件的崇拜和理想化。本书反映了远古人类的生存活动和与自然进行的顽强斗争。
  • 风暴眼

    风暴眼

    这是一篇奇特的小说。这是一片神秘的、保留着半原始状态的、苍茫、荒凉、无情的土地,一个被胡大遗忘在戈壁滩上的孤村。这里有很少的人,很多的狼。人狼杂处。狼会做礼拜:就在这时,琎婆从戈壁难那望尽望不尽之处,看見一群狼队古道尽头鉍逸而出,皓月之下狼目如磷火一般闪闪烁烁,在空旷的荒漠上如幽炎一般缓緩游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