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900000012

第12章 总督闽浙当一面(2)

在这八个大臣中,肃顺干练刚明,尤其力主起用汉人平乱,足以说明他是满蒙亲贵中的有识之士。所以,他自然成为了八个人的头领。但是,顾命大臣一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比如南北朝的傅亮、徐羡之,还有本朝的鳌拜,都没有善终。肃顺会是个例外吗?肃顺的前程如何,还是个未知数。

这八位顾命大臣能否完成咸丰帝的遗愿,还是个未知数,因为,在他们的对立面还有一个难对付的女人——慈禧太后。

原来,咸丰帝在位的时候,慈禧就经常替咸丰帝看奏折,为丈夫解忧。可大清祖训上明文规定:后宫不得干政。所以遭到了肃顺等人的反对。久而久之,慈禧跟肃顺等人的积怨就越来越深。

另外,还有恭亲王奕,虽然这次被排除在顾命大臣之外,但他在朝中的影响力不容置疑。

朝堂的权力争夺不亚于战场的厮杀,到底谁能最终掌握大清的最高权力,谁也说不好。

正如左宗棠所分析的,朝廷内部并存三股势力:一是以两宫太后和小皇上为代表的帝王势力;二是以肃顺等八人为代表的朝臣势力;三是以恭亲王为代表的被咸丰帝冷落的势力。

而在朝廷外,曾国藩的湘军也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军队。湘军虽然名噪一时,但如果不找好一条生路,湘军最终难逃“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

问鼎,这个词突然从左宗棠的脑海中蹦了出来。左宗棠自己都被惊出一身冷汗,因为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但依据目前的形势来看,朝中的血腥争斗是在所难免的。咸丰帝的遗命未必就能真正实现,总会被其他人问鼎。既然如此,何不自己也来干他一把。

凭借自己手里的几千楚军,自然没有这个可能。但老大——曾国藩手里有几十万湘军,他绝对有这个实力。对,就这么干,如果曾国藩真能问鼎,自己也会跟着沾光的。退一步讲,清廷已经腐败到了骨子里,如果曾国藩真能搞这么一下,换点新鲜血液,没准中国就能走上强国之路。

于是,左宗棠连夜给曾国藩写了一封信:神所依凭,将在得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这是一副对仗工整的佳联,联语字头,又恰好嵌着“神鼎”二字,真是太妙了。相信曾国藩一定能悟出让他问鼎的意思来。

左宗棠本想亲自给曾国藩送去,但军务缠身,只好让胡林翼捎去了。本以为曾国藩会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结果却石沉大海,湘军没有任何动静。

看来曾国藩只愿意做一个臣子,问鼎对他来说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跨出的一步。回过头来,左宗棠又想,如果自己手里拥有庞大的湘军集团军,自己会去问鼎吗?左宗棠没有立即回答会,也没有回答不会。

摇身一变成清廷封疆大吏

既然老大不肯“问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仗还是要打的。

咸丰十一年八月初一日(公元1861年9月5日)安庆最终被湘军攻占,太平军“围魏救赵”解安庆之围的计谋彻底宣告破产。安庆的失陷让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上游失去了屏障,太平天国因而在军事上陷入了不利局面。

不过,太平军在苏浙一带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咸丰十一年三月至九月,在赣北和皖南失利的李世贤转而进取浙江,克复常山、寿昌、金华、义乌、严州(今建德)等名城重镇,控制了浙中地区。李秀成率部进入浙江在严州与李世贤会合后,进兵克临安、余杭等地,意图全力经营东南。十一月二十八日(12月29日)太平军攻破杭州,清廷浙江巡抚王有龄自缢而亡。这样,浙江大部已被太平军掌握,并与苏南根据地连成一片,但这也无法弥补太平军在皖北战场和天京上游的损失。

在中华大地上,不仅清军和太平军打得热火朝天,清廷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依然是轰轰烈烈。在这里,影响清廷走向的一场宫廷政变还是发生了。

咸丰十一年九月三十日(1861年11月2日),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手握京畿重兵的胜保、僧格林沁等人,成功发动政变,解除了咸丰皇帝遗命的载垣、肃顺等八名“赞襄政务王大臣”的职务,开始垂帘听政,夺得了清朝的最高统治权,并将新继位的年仅六岁的皇帝的年号改为同治。

这次政变,因为发生在北京,被称为“北京政变”;又因为载淳登基后拟定年号为“祺祥”,史称“祺祥政变”;还因为这一年为辛酉年,所以又被称为“辛酉政变”。

不管怎么说,慈禧和恭亲王没费一兵一卒就赢得了这场政权的斗争,她夺得了大清政府的最高统治权,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收拾咸丰帝留下的烂摊子,巩固自己来之不易的地位。

眼下,各地农民起义如割韭菜似的,割了一茬又一茬,绵绵不断,尤其是太平军闹腾得大半个中国鸡飞狗跳、不得安宁。还有,虎视眈眈的列强,也对大清这块肥肉垂涎三尺。

慈禧明白,要想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必须要有一支军事过硬、敢打敢拼的军队。放眼天下,只有曾国藩的湘军可以担当此任了。所以,为了稳定局面,彻底打败太平天国,她大量起用汉族官员,并让他们掌握地方的军政大权。

十月十六日(11月18日),清廷任命左宗棠督办浙江军务。两天后,曾国藩也奉旨受命督办苏、皖、赣、浙四省军务,巡抚、提、镇以下文武官员都归他节制。

既然朝廷给了自己这么大的权力,就一定不能让皇上失望,曾国藩根据当时的情况,部署了三面进攻太平天国的战略:由曾国荃率湘军主力从安庆沿江东下,主攻天京;李鸿章带领新组建的淮军进入上海,主攻苏南;左宗棠率领楚军进取浙江。

在官场,只要你是能人,只要有能拿得出手的功绩,总会得到应得的奖赏和官职,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这不,一件好事降临到了左宗棠的身上。

十二月二十四日(1月23日),清廷又根据曾国藩等人的保荐,任命左宗棠为浙江巡抚,这样,左宗棠就成了清政府上层统治集团的一员。左宗棠从咸丰十年八月率兵出征,不过一年多时间,就从四品京堂候补升为地方大员。升迁之快,让人咋舌。

这就是战争,总会让一些人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但受苦遭殃的百姓却无人问津。如果用这种方式得来的官职换取天下太平,我想,左宗棠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交换,因为他参战的目的就是为了太平。

在这里,湘军的一个变故还要提一下。

八月二十六日,胡林翼在武昌病逝,他在病危的时候还给左宗棠写信,与他诀别,并勉励他和曾国藩继续未竟的事业。

一生能得这么一位挚友,左宗棠应该无憾了。

左宗棠见信后,急忙派专人带着药物去看望这位好朋友。但胡林翼患的是肺结核,在当时属于不治之症。左宗棠送去的药物最终也未能挽回这位湘军将领的生命。

胡林翼的死不仅是湘军集体的一大损失,对左宗棠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本想亲自前去吊唁,无奈军务缠身,只好含泪写了一篇情真意切的祭文,以寄托自己无限的哀思。

30年的交情历历在目,少了这位挚友,左宗棠似乎感到更加孤独寂寞了。

清廷的怪招

其实,曾国藩在计划调派湘军攻取天京的同时,就考虑到应该派遣一支部队进入浙江,以便牵制太平军。在他看来,只有左宗棠的楚军能胜任这个重任。

同治元年正月十五日(1862年2月13日),左宗棠率军由赣北经皖南杀入浙西开化,开辟了浙江战场。

浙江与天京、苏南同为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基地。李秀成、李世贤兄弟着意经营江浙,在浙江有重兵布防。

李秀成在攻克杭州后,南进江苏,两次攻打上海,不久,又率兵救天京之围。所以,浙江战场主要由李世贤负责,他以金华为中心,以20多万兵力防守,试图阻止左宗棠由西向东的进犯。

我们知道,楚军成军时只有5000人,后来陆续增加到8000多人。但在重兵布防的太平军面前,这点儿兵力显然远远不够。于是,左宗棠奏请朝廷调派了一些将领,并招募了一些兵勇。这样,楚军兵力就达到了一万多人,军事实力较以前增强了不少。但和太平军的几十万大军相比,仍然显得单薄了一些。

不过,左宗棠不惧这些,他坚信自己组建的楚军个个都是勇士,能以一当十。此时,最让他郁闷的是,清廷的怪招——“借师助剿”政策。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政策的来龙去脉。

“借师助剿”,是指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勾结外国侵略者,一同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进行镇压的反动策略。

咸丰三年(1853年),当太平军进攻南京时,两江总督杨文定就派苏松太道吴健彰在上海请求英、法、美派海军进入长江,阻止太平军前进。咸丰四年(1854年),美国驻华公使麦莲也主动表示,愿意出兵帮助镇压太平军,但咸丰帝都明确表示了拒绝。后来“小刀会”起义军占领上海,法国海军陆战队配合清军,将上海县城攻破,这是第一次“洋人助剿”的实例,但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咸丰帝还是拒绝了英国提出的“助剿”建议。

咸丰十年(1860年)末,国内战争仍然处于焦灼状态,太平天国正不断向东南地区挺进。为稳定中国的半殖民地统治秩序,实现条约上的侵略特权,英法侵略者坐不住了,公然扯下了中立的伪装,表示愿助清廷“攻剿发逆”,共同镇压太平天国。

咸丰帝表示“借师助剿”的建议可以考虑,但仍然没有采纳,所以,直到咸丰帝病逝,“借师助剿”也没有被清廷正式批准。

可见,在咸丰帝时期,虽然被各地的起义弄得焦头烂额,但咸丰帝始终没有采纳“借师助剿”的方针。

自家的事情还是自己解决的好,内政岂能容忍外国人来干涉,这是咸丰帝的一个可爱之处吧。

但慈禧太后掌握清廷最高权力后,认为借助外国势力剿灭太平天国只是权宜之策,剿灭农民起义才是最终目的。于是在第二年即同治元年正月初十日(1862年2月8日)发布了一道上谕,正式批准了“借师助剿”。

就这样,在清政府的邀请下,外国侵略者投入到了镇压太平军的战争中。

当时,“借师助剿”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英、法等外国列强直接组建干涉军,参与镇压行动;还有一种是由外国人训练、指挥,用中国人打中国人。比如,美国人华尔于咸丰十年(1860年)在上海拼凑的洋枪队也改组为中外混合军,清廷十分重视这支军队,将它改名为“常胜军”。

在这里,有一个人要提一下,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太平军在南京立国后,他曾在家乡协助办理团练,后来加入曾国藩幕府,受到了重用。同治元年回家乡招募淮勇7000人,又加入了部分湘军,成立了独当一面的淮军。他对洋人谄媚无比,是“借师助剿”的主要代表人物。

在攻剿浙杭的过程中,虽然左宗棠主张内政还是自己解决的好,不应该让外国人参与进来。但作为清朝封疆大吏的左宗棠,很难坚决违背清廷“借师助剿”的命令。他最终还是遵照清廷的指示,勉为其难地执行了“借师助剿”的政策。

在浙江的攻势

扔下清廷的“借师助剿”策略不谈,看看左宗棠率领楚军的作战情况如何。

同治元年正月十五日(1862年2月13日),左宗棠率军拿下开化县后,打开了入浙的突破口,同年二月又克复遂安县城。他按原计划准备先取严州,认为这样一方面能够使徽州后路和江西腹地得到巩固,另一方面又能够从西屏障衢州,向东威胁杭州,这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这时,李世贤率大军出金华攻衢州,并准备从那里进入江西切断楚军与曾国藩湘军的饷源。情况紧急,左宗棠只好从遂安回兵救援衢州。

左宗棠同李世贤军在衢州一带交战相持两个多月,李世贤因久攻衢州不下回军金华,以龙游、寿昌、兰溪三县为掎角之势,继续对衢州虎视眈眈。

此时,太平天国的形势已经不容乐观了。五月三日(5月30日),湘军自水陆两路逼近天京,曾国荃率领的陆军在雨花台驻扎,彭玉麟率领的水师在护城河口停泊,天京被围。此时,李秀成正领兵二度进攻上海,但也无法啃动有外国雇佣军防守的上海。

在浙江的太平军开始有些动摇,毕竟,自己的大本营要是失陷的话,他们在浙江就是打出个花来,也难逃灭亡的结局。

左宗棠抓住时机,在五月十二日(6月8日)率军在龙游附近击败了李世贤部。十五日(6月11日),李再战失利,于是退守金华府。此时,太平军内部矛盾重重,无力组织有效攻势。二十四日(6月20日),天王洪秀全命李世贤部回援天京。

自己的屁股还没擦干净呢,哪里有工夫去救主。李世贤着急了,必须迅速化解浙江的危局,他才能腾出手来解天京的困境。

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李世贤越是着急,越是对兵强马壮的左宗棠毫无办法。因为此刻的左宗棠已经不是昔日的左宗棠了。新募的丁勇陆续前来,又造船调炮,添设水师,左宗棠的军队已经扩编和增调到3万人,而且配备了很多新式枪炮,大大增强了军队的实力。

六月,解衢州之围后,左宗棠改变了原先拟订的“直捣严州,再取杭州”的用兵计划,他认为防守杭州的太平军人数不多,而在金华防守的太平军却不少。所以,应该合力先将龙游、寿昌、兰溪、汤溪等地攻下来,然后分兵攻打严州、处州,便能势如破竹,直取杭州。于是,他决定先把金华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左宗棠的战略计划之所以发生了这一转变,是因为起初兵力不足,不敢与李世贤在金华决战,想走捷径从严州进取杭州。

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楚军在衢州一带屡败太平军,并且军事实力已经今非昔比,他完全有资本和资格与李世贤的太平军摆开架势,决战一场。

这样,下定决心决战的左宗棠企图在金华歼灭太平军主力,为攻下全浙打下基础。从此,左宗棠便结束了在衢州一带徘徊半年的局面,把进取金华作为战略重点,准备在金华一线展开会战。

话又说回来了,自从左宗棠领兵入浙之后,遭到太平军将士的顽强抵抗,进展十分缓慢,八个月都未能越过衢州一线。希望这次能一战定输赢,扭转这种不利局面。

六月初七日(7月3日),左宗棠率军继续从南北两路东进,接连攻破太平军30多座营垒。面对楚军的攻势,太平军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只好退守到兰溪、龙游一带。为了早日摆脱左宗棠部的纠缠,以便回援天京,李世贤在六月中旬调大军分两路奔袭楚军遂安后路,希望能打乱左宗棠的进军步伐。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面对李世贤出的难题,左宗棠没有乱了方寸,因为他有的是可以调配的兵力,便派刘典等九营四千人回援。六月二十日,刘典等部与太平军在遂安东南展开激战,结果太平军战败。二十七日(7月18日),李世贤退返金华,在金华、龙游、兰溪、武义一线聚集兵力,想要坚守。

在左宗棠率所部近万人投入金华决战之际,清军在七月十九日(8月14日)攻克位于金华南面的处州府(今丽水),使太平军金华守军失去一面屏障。闰八月十三日(10月6日),又夺取严州府寿昌。

同类推荐
  •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英国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以压倒多数的优势入主唐宁街10号,打破了保守党“五连冠”的美梦。成为180多年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成为领导英国跨世纪的首相。
  • 中西会通:徐光启

    中西会通:徐光启

    人们常常用“博览古今,学贯中西”这样的话来赞美学识广博的人,然而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真正虚心向西方学习的人并不多,能做到“学贯中西”的人则更少。明代末期奸臣当权,倭寇侵扰,天灾频繁,同时也被人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在这股重实用、重民生的思想解放浪潮中,徐光启无疑是一朵引人注目的“浪花”。《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西会通:徐光启》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徐光启传奇的一生。
  • 朱元璋

    朱元璋

    活剥人皮,挑断脚筋、剁手指、砍脚、断手、钩肠、割生殖器……一幕幕令人毛骨悚然的行为,竟然出自一个丑奇无比的放牛娃,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手。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朱元璋。 本书为传记,描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其出身贫寒,少年为地主放羊至参加农民起义后,成为“洪武”皇帝并采取一系列安民政策,揭示了其伟岸的一生。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又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地朱元璋。
  • 居里夫人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居里夫人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玛丽·居里原籍波兰,后加入法国国籍,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研究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她也因此被称作“镭的母亲”。
  • 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

    精选了拿破仑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卓越领导的11项修炼

    卓越领导的11项修炼

    几十年公司治理心得,数十家企业成败得失,都归结成一句话:一个卓越领导者一定善于驾驭危机,懂得化危为机。危机无处不在,考验无时不有。伟大是熬出来的,领导就是修行。赶紧阅读本书,开始你成为卓越领导的修行之路吧。
  •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 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农女的秀色田园

    农女的秀色田园

    池莲蓬穿越而来,成为贫穷农家院里的小农女。两年,好不容易家中安定,娘亲身怀双子,却不想,坏事接踵而至——爹爹伤病卧床,舅妈贪财无情,村民耍赖撒泼,家中拮据难捱。当困难到来之时,小农女也当自强不息,奋起迎战!————莲蓬夜半数家产,薄田茅屋——银子没多少?苦逼!娘亲身怀双胞胎,不能劳作——据说是男胎?好事!爹爹意外摔断腿,卧床养伤——没有劳动力?惨了!姐姐出门遭欺负,大打一架——媒婆不上门?愁人!亲戚上门来撒泼,打人骂架——仇恨值满格?记着!————池莲蓬握拳,有了银子好办事,咱要致富:八岁稚龄太小?没事,姐姐先上!创业资金没有?没事,山里去找!恶霸流氓捣乱?没事,溪头顶住!——【溪头卧剥莲蓬】——溪头:莲蓬,我眼中都是你。莲蓬:猪头,我衣服都湿了。溪头:莲蓬,我帮你。莲蓬:溪头,你剥我衣服干嘛?溪头:娘说,洞房花烛夜,溪头剥莲蓬。莲蓬:。。。——这故事还可以这样介绍——这是一个叫莲蓬的农女发家致富,同家人一起对阵各种极品的过程。也是一个叫溪头的农夫抓耳挠腮,终在洞房夜如愿卧剥莲蓬的故事。——且看小农女如何打造属于她的秀色田园!——
  • 纸玫瑰(全集)

    纸玫瑰(全集)

    小护士白雁与青年才俊康剑闪婚,突然发现这不是一出灰姑娘与王子的剧情。他心里早有一位红颜知已,婆婆视她如眼中钉,公公与她妈妈居然有旧情,到处是迷。后来,白雁定义:如果你是只麻雀,不小心成了凤凰,别太当真,这只是个传说……康剑与白雁分手后,生活几经波折,情路漫漫不知归途,命运之手翻云覆雨,两人最终情归何处?是相忘于江湖还是相濡以沫?
  • 四方魔宇之魔主宠妻

    四方魔宇之魔主宠妻

    都说魔宇霸主嗜血无情,有着深不可测的灵力,喜怒无常的心情,闲来无事的离开魔宇,窥探气宇的尊主回来后,傻笑?苦恼?一系列几百年未曾看到的表情,纷纷浮现。一袭紫衣,轻灵是身影突破了魔宇的限制,灵动的眼睛,不停搜索着魔宇的资源,眼见就要携包袱潜逃,尊主只是兴致勃勃地凝视着。紫衣女子不厌其烦怒吼:“你有完没完啊。死缠烂打烦死人了!”震惊一片,堂堂霸主居然不以为然地:“死人不会烦的,做我女人就不缠着你!”再次震惊一片,“我拒绝!门也没有!”几乎掉了下巴地众人,对于紫衣女子无比崇拜。这个紫衣女子,如入无人之境的穿梭四界,在这魔宇,究竟带来了什么改变,是什么,让魔宇之尊,一月间毁灭半个灵界,只为佳人一笑?
  • 庶出商妃闯天下

    庶出商妃闯天下

    她是21世纪的商业奇才,年纪轻轻便已是全求首富,经商手腕高超,谈笑间变能让一跨国集团灰飞烟灭,无影无踪。。。她各界通吃,各国人物无不对她礼让三分。。。不想却在一起车祸中穿越到不知名的央国,成为朱府名不经传的庶出三小姐。面对当家主母,嫡姐、嫡兄的欺负,她已不再是原来的朱蕊,人敬她一尺,她都不一定还一尺更遑论人不敬她。。。他是央国的誉王,更是皇帝最为器重的皇子,是未来的皇帝人选,却性情古怪,朱府当家主母为巴结誉王竟然将她送给他当妾。她一个21世纪的商界天才,怎么可能屈居人下,别说当妾了,就是正妃她都不要,包袱款款,闯荡天下,建造属于她的商业帝国去。。。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绝世商妃我来宠》
  • 做人要有“心机”

    做人要有“心机”

    成功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他不可能比你多,你也不会比他少,你唯一能胜过别人的地方就是你的“心机”。如果你缺少“心机”,就只能默默无闻、暗淡无光地走完一生。如果你不甘落寞,期待富有、高质量的生活,就一定要有“心机”。“心机”是做人的智慧和谋略,是助你通往成功的桥梁。化敌为友祸从口出忌功高盖主切忌自我炫耀你好我好大家好要善于“伪装”自己吃小亏是为了占大便宜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该退则退,该让则让巧用“含糊其辞”礼多人不怪伸手不打笑脸人冤家宜解不宜结不必和小人划清界线学会爱你的敌人该说谎时就说谎 做事要方,做人要圆防备突然升温的友情异性朋友更有安全感我为人人,人人才能为我。
  • 王妃别逃

    王妃别逃

    天降异女,龙壁合一。传说上古龙壁破为三块,分别落于云汐,傲来,夕月三国,相传能够得到三块古龙壁就能称霸天下,为着这一虚渺的传说,三国苦苦寻找。她本是现代特工,遭遇爆炸穿到这个架空世界,无意争霸,却被迫卷入,十指纷飞,勾勒江山,浮屠世界,那就一争长短!片段:1,穿成王妃,不想竟是挂名妃,遭满院女人妒忌,林小水不屑的撇撇嘴巴,勾勾手指:放马过来!2,儿时定终身?帅哥呀,来来,陪我闯世界呗……某女红心闪闪。3,要不是看你长得够帅的份上,我才不屑救个冰块出去呢。……且看现代特工玩转古代,有爱,有恨,有江山……
  • 狼性管理法则

    狼性管理法则

    狼是“稳准狠”的动物,身处动物世界的狼群具备了一个优秀团队的所有特征。他们方向明确,特别是在捕猎的时候,狼也被公认为是群居动物中最有秩序、纪律的族群,他们善于交流,最关键的是,狼拥有极强的自我更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