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700000004

第4章 世祖出家事考实(3)

尝闻穆天子,六飞骋万里。仙人觞瑶池,白云出杯底。远驾求长生,逐日过濛汜。黑衣召志公,白马驮罗什。盛姬病不救,挥鞭哭弱水。汉皇好神仙,妻子思脱屣。东巡并西幸,离宫宿罗绮。宠夺长门陈,恩盛倾城 李。被华即修夜,此日谁追陪?陛下寿万年,痛入哀蝉诔"苦无不死方,得 令昭阳起。晚抱甘泉病,遽下轮台悔。萧萧茂陵 树,残碑泣风雨。天地有此山,苍崖阅兴毁。我 佛施津梁,层台簇莲蕊。龙象居虚空,下界闻门 蚁。乘时方救物,生民难其已。淡泊心无为,怡 神在玉几。长在兢业心,了彼清净理。官家未解菜,对案不能食。羊车稀复 幸,牛山窃所鄙。纵洒苍梧泪,莫卖西陵履。持 此礼觉王,贤圣,I 一轨。道参无生妙,千叶金莲开"花花相映发,功谢有为 耻。色空两不住,收拾宗风里。

四诗中,程笺之涉本事者,第一首“王母携双成”一联下云:“双成用姓。”第二首“可怜千里草”一联下云:“千里草用姓。妃薨于顺治十七年七月七日。”末联“驾言秣我马,遨游凌八极”下云:“《尧峰文钞》:‘每岁驾幸南海子,必累月,是冬驻跸才数日。’ ”第三首无本事笺。第四首之末云:“题曰赞佛。”大意如此。

程笺四诗,涉本事者本甚少。焚香内道场,广座楞伽译。其中言妃薨于十七年七月七日,则已大误。程盖见梅村诗中有《七夕即喜》一题,亦言宫廷中事,误以为与$H薨有关,此俟彼诗重笺再论。今所辨者董妃之薨日也。《东华录》:“顺治十七年八月壬寅”,“皇贵妃董鄂氏薨,此诗程编于庚子辛丑间是也,綴朝五日”。是月朔为甲申,壬寅乃十九日,后二日甲辰。《东华录》云:“谕礼部,皇贵妃董鄂氏于八月十九日薨逝,奉圣母皇太后谕旨:

‘皇贵妃佐理内政有年!淑德彰闻,宫闱式化!倏尔薨逝!

予心深为痛悼,宜追封为皇后,以示褒崇。’朕仰承慈谕,特用追封,加之谥号,谥曰‘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其应行典礼,尔部详察速议具奏。”然则妃不薨于七夕,程氏以意为说,一见光徘徊"结 以同心合,并无疑揣之辞,未免武断。

《尧峰文钞》语,见汪氏《世祖章皇帝挽诗二首》诗注。汪诗云:“已致升平胙,兼高孝治名。弥留念文母,仓卒托阿衡。寝殿陈龙辗,离宫彻翠旌。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犹传罪己诏,呜咽走苍生。” “文母”句注:“谓昭圣皇太后。”其二云:“南苑停调马,东邦罢贡鹰。车书方正统,弓剑忽遐升。玉几嗟空设,鸾舆忆旧乘。苍茫哀痛日,大誓复金滕。”“南苑”句注:“即程笺吴诗所引。” “东邦”句注:“诏罢高丽贡。”

八极何茫茫,曰往清凉山。此山蓄灵异,浩气供屈盘。能蓄太古雪,一洗天地颜。日驭有不到,妾 。山 ,缥缈风云寒。世尊昔示现,说法同阿难。讲树耸千尺,摇落青琅矸。诸天过峰头,绛节乘银鸾。一笑偶下谪,脱却芙蓉冠。游戏登琼楼,窈窕垂云鬟。三世俄去来,任作优昙看。名山初望幸,衔命释道安。斯语胡为哉?待诏吾王慎玉体,对)酉毋伤怀。预从最高顶,洒扫七佛坛。灵境乃香绝,扪葛劳跻攀。路尽逢一峰,杰阁围朱阑。中坐一天人,吐气如栴檀。寄语汉皇帝,何苦留人间?烟岚攸灭没,言为董$H建道场于此山,流水空潺湲。回首长安城,缁素惨不欢。房星竟未动,天降白玉棺。惜哉善财洞,未得夸迎銮。惟有大道心,与石永不刊。以此护金轮,法海无波澜。

“大誓”句注:“时辅臣率百官,誓于大光明殿。”钝翁此诗,多本时政及遗诏,明万历戊寅,无可拟议。惟直谓挽诗,当时原无行遁等谬说也。

今就吴诗本文重绎之。第一首先从五台山说起,而以金莲花叶同根映发,引起董$H,喻其承恩缱绻,即以五台赞佛为本题。瑟 瑟大秦珠,珊瑚高八尺。而董妃人宫,转用五台金莲起兴,词人之笔,绾合有情。中间敷陈董$H恩遇,后半忽插人乐极生哀之预言,其事有无不必泥,要以此起董$H之亡,即为第二首之前引,小队城南隈。雪鹰异凡 ,是诗家之笔阵也。第二首人董妃之薨,蟋蟀凉风,其时令亦本不似新秋七夕。妃薨之后,杂焚珍宝,即张瑪青所记之小丢纸、大丢纸。其次言上意视小臣能助哀者有赏’否则获谴’用宋孝武殷贵丧,刘德愿、羊志等奉诏哀哭事,颇讥世祖"据张瑪青记,盖实有此事。记有云:“先是内大臣命妇哭I防,不哀者议处,皇太后力解乃已。”孝陵开创英辟,为内嬖所蛊,有此瞀罔,哲妇之可畏如此。更录张记如下:“端敬皇后丧,命诸大臣议谥。先拟四字不允,而有此诗’亦未言世祖行遁此山也。其诗云:

西北有高山,而六字八字十字而止,犹以无‘天圣’二字为歉。命胡、王二学士排纂后所著语录,其书秘不得而传。举殡,命八旗官二三品者轮次舁柩,与舁者皆言其重。票本用蓝墨,自八月至十二月尽,乃易朱。从官进哀诔,黄纸抄名入。先是内大臣命妇哭临不哀者议处,皇太后力解乃已。”记所云云,自是事实。据八月甲辰谕,所加端敬皇后谥号,除“端敬”二字,为皇后上应有之识别,其谥则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十字,世祖遗诏已颁之后。题下程原笺云:“为皇贵妃董氏咏。《扈从西巡日录》:‘五台山大塔宝院寺,犹以无“天圣”二字为歉。历代嫡后皆有“承天辅圣”等字,非嫡而子为帝者,有“育圣”等字,端敬既不以嫡论,亦不得以子嗣帝位而得一 “圣”字,是诚歉矣。胡、王二学士,胡者胡兆龙,王即王熙,皆当时学士。

胡又即张记所云山阴学士也。二学士之《端敬后语录》,时已秘而不传,语录当是禅宗语,决^ _道学家之语录。金之俊《金文通集》,有奉敕撰《端敬皇后传》一巨册,新月穿宫槐。携手忽太息,今所行《文通集》多无此册,天津图书馆所储《文通集》有之,昔年故友沈子肃为抄一册见贻,惜今不在行箧。旗员二三品者皆舁柩,以柩重为献谀之辞,人主有所蔽,所得之忠爱皆极可笑。票本用蓝墨,瑪青时在内阁,固其身历之事。殊方初云献,知破万家室。又世宗谕旨推尊玉林国师’并其弟子茚溪森’而又斥玉林弟子行峰。谕云:“惟有骨岩行峰者’玉林诱之弟子也。曾随本师人京,因作《侍香纪略》一册,以记恩遇。

其中荒唐诞妄之处,不可枚举。如云:‘端敬皇后崩,茚溪森于宫中奉旨开堂,授以九子钗。翠装雕玉辇,且劝朝廷免殉葬多人之死’等语,我朝并无以人殉葬之事,不知此语从何而来?’云云。世宗此谕,并将《侍香纪略》查毁,行峰削去支派,徒众永远不许复人祖庭。今因此谕,弥信董妃之不用殉葬,正得力于茚溪(行峰之言必可据。且世宗言我朝并无以人殉葬之事,则《武皇帝实录》太祖之丧,即由太宗及诸贝勒强逼后为摄政王之睿王多尔衮母为殉。乾隆间所改之《太祖实录》乃隐之。此犹曰未人关时事。世祖之丧,更以董鄂贞妃为殉,贞女H即端敬后之从妹,或者亦太后恶端敬而逼其妹以死之,薨后命五台山大喇嘛建道场。诗特叙致瑰丽,如孝烈武皇后之比,亦未可知。尚方列珍膳,天厨供玉粒。诗又言广进哀诔,青瑪所撰一联,即其中之一。禁中大作佛事,则《侍香纪略》可证。诗又言赦诏亦传言由妃之故。《东华录》:顺治十七年十一月壬子朔,“谕刑部:朕览朝审招册,待决之囚甚众,虽各犯自罹法网,国宪难宽,但朕思人命至重,概行正法,于;不忍。明年岁次辛丑,值皇太后本命年,普天同庆。又念端敬皇后弥留时,文殊发塔。’知历来后妃皆有布造,谆谆以矜恤秋决为言,朕是以体上天好生之德,特沛解网之仁。见在监候各犯,概从减等,使之创艾省改,称朕刑期无刑,嘉与海内维新之意。尔部即会同法司,将各犯比照减等例,定拟罪名,开具简明招册具奏”。据此谕则减刑明言从端敬后弥留之属,然则为后生人以求冥福耳。先以皇太后本命为言,本命云者,太后辛丑年生,孝定皇太后重建,肖属牛,至辛丑亦牛年也。盖孝庄文皇后于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崩,寿七十五,上推生年,为明万历四十一年癸丑,至顺治十八年辛丑四十九岁。夫以本命年为普天同庆,世无其例,无非为端敬肆赦,强加太后作一口实。流 涕卢郎才,云是文殊台"台上明月池,咨嗟谢生笔。诗言“微闻金鸡诏,亦由玉妃出”,略作传疑之词,诗人之忠厚耳。诗又言营庙开陵二事,营庙事所必有,即顺治十八年,今已不见著录。开陵即世祖后葬之孝陵,世祖有二后合葬,一端敬,二为圣祖生母孝康。其废后以后所立之嫡后不拊,别为孝东陵。“仓舒坟”者,以魏武帝子邓哀王比端敬子荣亲王。荣亲王生甫百馀日而殇,名尚未命,本不得有王封,为端敬而特封之,是为皇四子。圣祖则皇三子也。《东华录》:顺治十四年十月丙子,“皇第四子生”,十五年正月己未,“皇第四子薨”,有阿育王所置佛舍利塔,盖百零四日。三月甲子,“上以皇子生甫四月而薨,悼之,追封为和硕荣亲王”。四月辛巳,“礼部奏:和硕荣亲王坟园圈丈地内,所有寺庙坟墓,宜令迁移。得旨,民间年久坟墓,及供奉神佛之寺庙僧道等,为朕稚子建立寝园之故,俱令迁移,朕;^实为不忍。况群黎百姓,莫非朕之赤子,遂有若《长恨歌序》云尔。”此为程氏所释本事,所有坟墓寺庙,不必迁移,仍著照旧存留。孔雀蒲桃 锦,亲自红女织。礼部尚书恩格德可作速前往,将荣亲王新园附近坟主眷属,并寺庙僧道等,传集晓谕,俾知朕体恤民隐之至意”。此即诗所谓“仓舒坟”也"百日未命名之儿,乃有陵园’至圈地括有坟墓寺庙等所在,此岂历代帝王殇子所有?惟不令迁移一谕,犹有英主一线之本觉耳。末联秣马遨游,起下第三首将往五台礼佛。

第三首正叙清凉山灵境为仙佛所往来,宜为礼佛荐亡之地,既命高僧若道安者预备佛坛,丹髹沉香 斋。护置琉璃屏,忽托言天人传语,帝已不得久留人世,下即叙长安惨象,是世祖未出都而崩也。房星未动,房为天驷,言未启跸,天降玉棺,借用王乔事谐韵,非帝者之故事。洞未迎銮,道心故在,是以永护金轮,此则明言世祖本将幸五台,忽然殂落,则行遁之说, 西宫 。士,梅村早未为此讹言,不知后人读吴诗,何以只见为迷离惝恍,而反作异说与诗相牴牾也?

第四首用周穆(汉武帝王留情于内宠之事,以明礼佛之由来,大命忽倾,轮台自悔,正指遗诏自责各款。又归功于我佛,谓牖启帝衷,未殆爿_佛。凭几之命,利及生民,所谓以兢业;^,了清净理,绿盖云中来。汉主坐法宫,菊裳先生所疑者,无可疑也。

晋武羊车之幸已稀,齐景牛山,期古而无死之乐,知其可鄙,虽有二 $H,无心于分香卖履,则谓遗诏中并以端敬之丧逾侈自责也。末皆归功于佛,谓礼佛之一念,已致此向道回善之功,收拾色空,宗风不坠,是之谓赞佛。程氏似亦见及此。

伤怀惊凉风,深宫鸣蟋蟀。

《赞佛诗》既重笺矣,但必其在辛丑,同时吴诗之涉此,或程笺之误指其本事者,今并笺之如次。《七夕即事》,程编在顺治十七年庚子’笺云:“顺治十七年七月,皇贵妃董氏薨逝’即端敬皇后也。是年贵妃先丧皇子,此诗前三首志其人宫之事,末章为帝子伤逝。”诗云:

羽扇西王母,云耕薛夜来。针神天上落,槎 客曰边回。鹊渚星桥迥,羊车水殿开。只今汉武 帝,新起集灵台。今夜天孙锦,重将聘洛神。黄 金装钿合,宝马立文茵。刻石昆明水,侧听私惊猜:今日乐方乐,停梭结铸 春。沉香亭畔语,不数戚夫人。仙醖陈瓜果,天 衣曝铸罗。高台吹玉笛,复道入银河。持来付一炬,泉路谁能识?红颜尚焦土,百 万无容惜。曼倩诙谐 笑,延年宛转歌。江南新乐府,齐唱夜如何!花 萼高楼迥,岐王共辇游。淮南丹未熟,缑岭树先 秋。诏罢*山宴,恩深汉绪愁。伤心长枕被,无 意候牵牛。

程笺吴诗,以此笺为最谬。董妃死于八月十九,非七月,已见前。程于《赞佛诗》笺,叶叶同根栽"王母携双成,谓妃死于七月七日,而此《七夕即事》,在程意以为即妃死之日之事。乃诗既云即事,并不言妃死,而反误称其人宫承宠,则即事之谓何?

又言是年先丧皇子,妃子荣亲王丧于顺治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实录有明文。又言末章为帝子伤逝,以妃死之日,止用四首中之末首伤其子之逝,已与题指不合,且所伤逝之帝子,一则用花萼楼事,再则比以岐王,贵妃上所爱幸,三则抚长枕被而生怜,皆伤帝之兄弟,何得牵人贵妃殇子第四子!

资彼象教恩,轻我人王力。微闻金鸡诏,亦由玉妃出。高原营寝庙,近野开陵邑。严霜被琼树,芙 蓉凋素质。南望仓舒坟,掩面添凄恻。戒言秣我马,遨游凌八极。

全首语气,岂是百日而殇之帝子光景?百日而殇,可登花萼楼乎?可共辇游乎?可比于淮南缑岭乎?可与共长枕大被乎?又况即事云者,即日之事也。十七年梅村久已出都,是秋方在家居,八月则至无锡。诗有《庚子八月访同年吴永调于锡山》一题。梅村以十三年忧归,遂不复出。只愁许史 辈,急泪难时得。十七年之七夕,既不在京,何能咏宫中即日之事?若在外得京中信,追咏其日之事,即不得云即事矣。余以为此十三年七夕梅村在京之诗也。董妃以十三年八月册为贤妃,舍 我归蓬莱。从猎往上林,十二月晋皇贵$H,盖本拟七月七日行册礼,以世祖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之丧,暂停,梅村正咏其事。后仍于八月册立。梅村以宫中恩宠,盛指七夕为期,而会有弟丧,无复待牵牛者,谓不行册礼也。《东华录》:顺治十三年七月己酉,“和硕襄亲王博穆博果尔薨,年十六”。按襄亲王为太宗第十一子,世祖则第九子也。董妃拟以七夕册为贤妃,此虽想当然语,乐极生微哀。千秋终寂寞,但按其他时日,颇相合。若程笺则无一而可通也。

吴诗又有《七夕感事》,程笺云:“题旨同前。”余亦以为不然,此自感己事耳。小臣助长号,赐衣或一袭。但因宫中事而感己之事,梅村于七夕之日,必有失一所眷者。故其诗云:

天上人间总玉京,今年牛女倍分明"画图红 粉深宫恨,砧杵金闺瘴海情。南国绿珠辞故主, 北邙黄鸟送倾城。凭君试问雕陵鹊,一种银河风 浪生。

首并言天上人间,三天上,四人间,五六所感之本事"雕陵之樊, 殊 宴奏丝桐,其鹊为人间之鹊,而风浪之生,则与银河为同类。天上之七夕,因故稽其美满,人间则绿珠已辞故主,黄鸟且送倾城,风浪均矣。

吴诗有《诗史有感》八首,程笺云:“与清凉山四首参看。”程亦但如叶菊裳所见,迷离惝恍而已,不能指其事也。今补释之。其诗曰:

弹罢熏弦便薤歌,南巡翻似为湘娥。当时早 命云中驾,谁哭苍梧泪点多?

重璧台前八骏蹄,歌残黄竹日轮西。君王纵 有长生术,立在文石阶。长恐乘风去,忍向瑶池不并栖。割之施精蓝,千佛庄严 饰。

昭阳甲帐影婵娟,惭愧恩深未敢前。催道汉 皇天上好,从容恐杀李延年。

茂陵芳草惜罗裙,青鸟殷勤日暮云。从此相 如羞薄倖,锦衾长守卓文君。

玉靶轻弓月样开,六宫走动射雕才。黄山院 里长生鹿,曾驾昭仪翠辇来。

为掣琼窗九子铃,君王晨起婕妤醒。长杨猎 罢离宫闭,放去天边玉海青。

上林花落在芳尊,不死铅华只死恩。金屋有 人空老大,任他无事拭啼痕。

铜雀空施六尺床,玉鱼银海自茫茫。不如先 拂西陵枕,扶下君王到便房

同类推荐
  •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百团大战》着重从中国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大背景——1940年的中日对峙态势、国际局势特点和中国国内形势出发,来进一步凸显百团大战的意义。正面战场四次会战的失利,令中国民众抗日士气受挫;由于看到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大增,蒋介石认为日本迟早必败而又动起反共的老念头……在这种形势下,百团大战打破了“囚笼”,鼓舞了士气,表达了决心,也击退了国民党的反共企图。百团大战就像一把剑,划破了日军的“囚笼”,也划破了笼罩在中国抗日军民头上的阴霾。
  • 先秦时期的权谋游戏

    先秦时期的权谋游戏

    此书淋漓展现了历史的治乱兴衰、人物的成败得失:最深刻的儒家智慧,从征服人心入手,谋圣而不谋智;最刻毒的法家智慧,以法、势、术为核心,用阴谋和强权控制民众;最圆融的道家智慧,通过“不争”,以心智王天下;最超脱的佛家智慧,在面对在世与超世、做人与成佛、求佛与求己中选择追求内在本心……
  • 三国之藩王天下

    三国之藩王天下

    东汉末年,豪杰并起。爱恨忠奸,是非不辨。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中原逐鹿,谁主沉浮?
  • 武侯称霸记

    武侯称霸记

    诸葛武侯苦修奇门神功,正当关键时刻,却被司马懿破坏,虽未被打下地狱,却荒唐转世成黑老大!令他更惊讶的是好多历史上的高手都还活于世上……美女随行,豪杰尽归,武侯逍遥至极,经过一番苦修和恶战,终于站在了世界的巅峰。
  • 穿越三国之天下归心

    穿越三国之天下归心

    曹操说:汝的谋略修为远胜于吾,他日必当有一番大作为。孔明说:汝真乃天神下凡,吾佩服之。孙权说:遇到汝,吾才败得心服口服。刘备说:本以为最棘手的大敌是曹操,没想到还有汝!仲达说:汝乃妖孽也,吾不与汝相争便是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且看他如何颠覆乱世,成就霸业!名扬天下!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太子殿下:独宠冷妃

    太子殿下:独宠冷妃

    有些人,注定相遇,即便跨越时空,亦是会相遇相知相爱。一场期待已久的婚礼破灭,王者倾心之爱恋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王者如她,毁于情之一字,断情涯下芳魂逝。再次睁眼,跨越时空降临异世!斗贵妃,斗渣男贱女,斗得不亦乐乎,却遇见了他,动心动情只为他。霸气妖孽如他,不动情则已,一动情便是美人如斯,只娶她一人,纵宠一世。精彩片段:【相遇相斗篇】浴室内,女子闭目仰躺在浴桶中,水面上浮满的玫瑰花瓣遮住了她纤痩却又凹凸有致的身材。某妖孽木有想到,随便找个藏身的地方,都能碰到如此香艳的场景,即便是入他这般的人物,已是忍不住一个呼吸沉重。“叮叮”银针入木三分,某妖孽自角落缓步出来,面色铁青。“女人,你好大的胆子!”妖孽惑人的容颜狭长丹凤眼喷火,从未有人敢对他这般无理!如琉璃般的双眸划过嗜血,通身冷气外放至零下负N摄氏度,周围的空气似乎一瞬间便凝结成片片冰霜“贼喊捉贼,原是这么回事~”话语中满含讽刺意味,某妖孽妖媚凤眼染上杀意,突然,妖孽面容勾起惑人弧度,摄人心魂。某女只觉鼻头鼻血上涌,靠,一个大男人长这么美,让她们女人肿么活啊?“女人,你好得很,爷会让你日后的日子很好过。”话落,人影便不见了,可见武功之高。某女火大抓狂,却只能在浴桶眼睁睁看着某妖孽飞远的黑点。【妖孽吃醋篇】酒楼雅间,某女与某谪仙美男相会,气氛温和而美好。“小陌陌,多吃一点,你太瘦了。”温润优雅的声线响起,纤细修长的手执起筷子夹着鱼肉送到某女嘴边,某女理所当然的微微张开美艳红唇迎接食物到来。“砰”的一声雅间的门报废碎裂开来,某妖孽紧绷着惑人美颜,脸色黑如墨汁的出现在门口。“轩辕清陌,你竟然敢跟别人出来幽会,活腻歪啦?”这该死的女人,他不过是有点事离开一会儿,一转眼就跑出来跟别的男人相会了。看着眼前你侬我侬的喂食画面,某妖孽火大,狭长魅惑的丹凤眼如火山喷发般。“爷告诉你,这个女人是有主的,爷的女人,你若再敢背着爷的面勾搭爷的女人,就如此筷。”满含杀意看了某谪仙美男一眼,提着某女就走。某谪仙美男勾唇轻笑看着碎裂得渣都不剩的,夹菜给某女吃的筷子,这男人真是小气。呆愣中某女此刻才反应过来,她正被某妖孽提在手上,双眸喷火扭头看向某妖孽,“尼玛,老娘出来干嘛关你鸟事......。”某妖孽突然停下正脸看着她,魅颜黑如浓稠墨汁,双目幽深如波浪看不到眼底,闪烁着危险的光华。
  • 锦衣传奇

    锦衣传奇

    明初,置拱卫司,秩正七品,管领校尉,属都督府。后改拱卫指挥使司,秩正三品。寻又改为都尉司。洪武三年,改为亲军都尉府,管左、右、中、前、后五卫军士,而设仪鸾司隶焉。四年,定仪鸾司为正五品,设大使一人,副使二人。十五年,罢仪鸾司,改置锦衣卫,秩从三品——《明史》历代的锦衣卫中,有一个人,被称为第一锦衣卫他就是:少年仗剑夺武第,脚踏烈火救上帝。百官战栗伏阶下,高举金瓜震廷议。手掌飞鱼慑不法,缇骑马蹄震天下,身兼三公又三孤,天朝唯我陆平湖一直绞尽脑汁沉默写书,朋友建议弄个群扩展思路,说对历史真实度审核有帮助,因此决定建个看看效果,群号:124199558。喜欢锦衣卫的朋友加进来一起交流。
  • 请叫我策神

    请叫我策神

    一次圣诞晚会,隐藏在背后的点子王,她策划的一个互动节目轰动了全校,林佳菲是大学二年级学生。策划之神,但凡学校的各项活动都少不了她的幕后推动
  •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李敖笑傲台湾五十年,他在大陆及全世界华人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学贯中西,横睨一世,是台湾思想界和文化界最具有争议的人物,曾两度入狱,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李敖无疑是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中值得给予极大重视的一位。他是一位大“狂人”、大才子。他是在鲁迅之后用文字进行斗争最具战斗力的一位学者、作家、战士,在台湾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推进民主和捍卫人权的斗争中,他举起了大刀,冲在前面,所向披靡。他让人们看到文字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他被誉为文化的基督山,社会的罗宾汉。
  • 悟空斗转鸿蒙

    悟空斗转鸿蒙

    “我命由我不由天”看悟空如何逆天改命,揭露一件件远古秘闻,超脱那高高在上的圣人,成就那至高无上的存在
  • 邪王丑妃

    邪王丑妃

    这名丑女早已丑名在外,听其名,足以让人奔离四方…但是,笛丞相千金,有谁知道,这会只是一个表象,是聪明的大小姐为了瞒骗那些肤浅的人的表象…从来只会按自己心意行事,从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一直奉行自己改编的名言: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若为自由故,却被不少于十个男人拒绝,两者皆可抛…但是,光芒又怎会轻易被遮掩,无论保密工作做得有多好,终究还是会有人发现!可,为什么发现她的秘密的人越来越多,追逐着她的妖孽美男一个比一个帅,深受皇后疼爱,一个比一个强势?可怜她小女子一名,难道好不容易接受了自己穿越的这个事实,决定过些逍遥人生的生活都这般艰难!片段一:金銮殿上,一个女人傲世而立,身上散发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质,此时的她无论是身姿还是气势,不知羞耻,都足以让男人拜服,只是转眼看上她的满布雀斑且有一个胎记大大地印着的脸上是,大家便再次选择了望向别的地方,毕竟谁也不想被这丑八怪污了自己的眼睛!皇后被迫放弃…不过,殿上左上方的位置上,一道意味繁深的眼光却是丝毫没有避讳,花痴成性,直直看向了她…“小女子实在配不上绝王爷,而且,小女子希望自己的婚事能自己做主,这也是皇上欠小女子的一个承诺,现在便请皇上兑现…”语句是何其谦卑,只是这话说出来却让人听不出一丝的谦卑,见到帅哥就会飞奔而上…传闻,而更有着决断…对着皇上,也能如此高傲地说出一个“欠”字,这是史前第一人!而且还是女子,这更让人感到意外…片段二:“本王要的就是她!”传闻,这名一无是处,琴棋书画,女红舞蹈,样样不通的丑女,只会拉着自己丞相爹爹的衣裤到处招摇,专门欺负楚楚可怜比她漂亮百倍的姑娘,这名丑女,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是出于妒忌,妒忌别人比自己长得更美…大殿上,妖孽般绝美的男人的一句话,便让全场震惊,大家都纷纷望向男人那修长而白皙的手指指向的方向…不过还好,最后,她的身边还有两个小姐,一个清秀羞涩,一个妩媚动人,而最中间的那位,还是不要看的好,毕竟邪王根本不可能选上那个丑女,在适婚年龄,除非邪王瞎了…“奴家参见邪王…”两位小姐看见为她们伸出的长指,两人都自信满满,以为选的是自己,便往前踏出了一步,而且说出的话语极端温柔,同样的,皇后要赐婚,余光还不屑地看了看自己身边的,嘴角扬起得意的笑,就像连体婴一般,所有动作都出现惊人的相似,似乎,邪王妃之位都非自己莫属…“本王要的是笛鸢鸢!”
  • 我的老公是王子

    我的老公是王子

    她是穷苦人家出生的善良灰姑娘;他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家大少爷,风靡全校的冰山王子。两条完全不相交的平行线,却因为一场偶然的变故紧紧的缠绕在一起。“只要你嫁给我孙子,我就替你们家还债,供你上大学,让你衣食无忧。两年的时间,如果他不能爱上你,我就放你走,但你得保密。”“这。。。”她为难了。“只要你娶她,我这辈子就什么遗憾都没有了。”“这。。。”为了‘孝’字,他妥协了。说好不理她的,可为什么在学校里看见她和其他男生在一起,心里会不舒服?为什么误会她心里会这么痛?为什么偏偏忍不住要帮助她?为什么。。。。。。没有感情的婚姻,真的可以培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