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100000009

第9章 逝去的风格——浪漫派钢琴大师(4)

最能感染人的录音还是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三号》,前半部分充分发挥了他丰富的音色和想象力,第二部分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同时不断在欧美巡回演出。

上面这些曲目只够填满三分之一张CD,而且这些小菜根本不能说明布佐尼演奏大型作品的实力,不过总算是聊胜于无吧。另外的三分之二是布索尼三位高徒演奏他的作品的录音。佩特里继承了布索尼的衣钵,擅长演奏贝多芬、李斯特的大型作品,他录制的改编自巴赫无伴奏小提琴组曲中的《恰空》展示了宏大的乐思和着眼全局的结构感。扎多拉是生于美国的波兰裔钢琴家,在柏林师事布索尼之前曾经是莱舍蒂斯基的学生。一战时他在美国朱莉亚音乐学院任教,布索尼的歌剧《浮士德博士》的声乐钢伴谱就是由他改编的。扎多拉录制了布索尼的小奏鸣曲第三、第五、第六号(《卡门幻想曲》),其技巧绝不在同样录制了《卡门幻想曲》的阿劳之下。另一位学生魏斯于1914年起师事布索尼,费鲁齐奥·布索尼(FerruccioBusoni,并于1921年在老师的指挥下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举行了首演,他的演奏生涯持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录制了布索尼颇为现代的套曲《印度日记》第一集。

埃贡·佩特里(EgonPetri,1881—1962)的家庭成员都是荷兰人,但他却出生在德国汉诺威,从来也没有在荷兰居住过。他会说多国语言,但却不会说荷兰语。

他在父亲的影响下学过小提琴,并在德累斯顿的宫廷乐队中演奏。当然,他也学钢琴,并且得到了帕德雷夫斯基和布索尼的大力支持,后者成为他的老师。佩特里更像是布索尼的朋友和同事,而非学生,在布索尼的影响下,佩特里主攻巴赫和李斯特的作品。他最擅长演奏大型作品——贝多芬的“汉马克拉维亚”和《迪亚贝利变奏曲》、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都是他的保留曲目。一战期间,但是他的作品在今天仍作为保留曲目的已经屈指可数。

他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为一位技巧巨擘和钢琴效果大师。出生于意大利的布索尼,他和布索尼迁居瑞士,并共同编订巴赫作品的乐谱。佩特里是第一个到苏联举行独奏会的西欧钢琴家,在二战爆发前他一直在波兰生活。二战爆发后,佩特里移居美国,并在1955年加入美国国籍。他始终拒绝回德国演出。

佩特里是一位优异的技巧大师,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演奏李斯特作品的钢琴家。

他才思敏捷,修养高深,活力无穷。他的唱片足以弥补布索尼的录音中缺少拿手的大型作品的遗憾,在APR公司发行的1929年至1942年的三集录音中包括了各种大型作品,而且质量上佳,充分体现了作为布索尼接班人的佩特里吸取了他老师的全部精髓。唱片的第一集几乎全是李斯特的作品,在这些炫技作品中,基本靠自学。从四岁开始父亲教了他几年钢琴,他的高超技巧表露无遗。乐曲的技巧越难,他就弹得越兴奋,从来也没有人能把《侏儒舞》弹得像他那样快得没边,而且还保持清楚的颗粒性。其他比较著名的作品就是巴赫改编曲,通常都技巧艰深,谁让他自己就是位技巧大师呢。特别精彩的还有《马捷帕》,音符像潮水一样喷涌而出。而舒伯特改编曲他也总是越弹越激动。李斯特第二钢琴协奏曲和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录音都堪称经典,弹得四平八稳,结构清楚。第二集录制的是贝多芬四首奏鸣曲与勃拉姆斯的《亨德尔主题变奏曲》《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佩特里对贝多芬最后一首奏鸣曲的诠释最让人信服,这是充满理性的演释,在速度的变化和情绪的转换上都很有逻辑性,从而使整部作品结构清晰。唯一的一点浪漫派的痕迹表现在“月光”奏鸣曲的第三乐章中,副部的后半部分和主部根本不在一个速度上,快了一大截,这是非常主观的处理。两首勃拉姆斯变奏曲他都弹得技巧完美,也并非所有的大师都是从他们的圈子里出来的,无懈可击,大概只有巴克豪斯和卡钦的版本在技术上能与之相提并论。

这些录音最终没有发行。布索尼于1922年又录了一些,不幸的是录有《浮士德圆舞曲》《裴特拉克十四行诗》的几张母盘毁于哥伦比亚工厂的火灾,现在只有七面唱片保存下来,可以让我们看到冰山一角。第一首就是巴赫“平均律”的第一首前奏曲与赋格,弹得浪漫极了,节奏变化随心所欲,音符也有多处改动,虽然与今天的审美要求相去甚远,但却曼妙动听。接下来是他把自己改编的两首作品——巴赫圣咏前奏曲和贝多芬的《埃科塞斯舞曲》连在一起弹(很怪吧),展示了一下敏捷轻巧的指触。然后是一组肖邦,先是浪漫派钢琴家们最爱弹的《升F小调夜曲》,奠定了他具有恢宏气势的演奏风格。他过了一阵子巡回演奏家的生活后开始从事教学。在游历了赫尔辛基、莫斯科、波士顿和魏玛之后,接着他把《A大调前奏曲》弹了两遍,突然转入降G大调摇身一变开始演奏“黑键”练习曲,当然也是随意改写了节奏,有好几个地方加了一个小节。

第三集收录的重要作品有肖邦二十四首前奏曲、弗兰克的《前奏、圣咏与赋格》、布索尼的原创作品以及巴赫改编曲。佩特里的肖邦演奏是类似于阿图尔·鲁宾斯坦式的现代风格,没有浪漫派通常所具有的矫揉造作,但同时也缺失了一些诗意。在同时代的大钢琴家中,应该只有佩特里录制了那么多布索尼的作品。

Pearl的CD录自1954年的一场音乐会,曲目是令人侧目的贝多芬“告别”以及最后三首奏鸣曲,这是现代德国学派钢琴家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经常在音乐会上出现的曲目。布索尼的演释明显要比四十年代时成熟和内敛,风格凝练,节奏平稳,高明的技术控制可谓深不可测,尤其是最后三首奏鸣曲,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佩特里在教学上的成果丝毫不亚于他的老师。布索尼的演奏风格是承上启下的,布索尼、佩特里和格兰杰

在李斯特和莱舍蒂斯基的集团一统琴坛的欧洲,既带有浪漫派的痕迹,又显现了现代风格。他最著名的学生有怀尔德和奥格登,七岁他就公开演出了。十九岁时,前者继承了佩特里精湛的技巧,成为李斯特作品出色的诠释者;后者则是继克莱本之后,在柴科夫斯基钢琴比赛中的又一位获胜者,并成为二十世纪后半期最有个性的钢琴家之一。

珀西·格兰杰(PercyGrainger,1882—1961)是他那个时代最重要的澳大利亚钢琴家,负有“钢琴家中的齐格弗里德”的盛名。他从小跟母亲学琴,之后在墨尔本师从李斯特的学生帕布斯特,然后又在法兰克福跟随克瓦斯特(JamesKwast)学习,此人是赖内克、李希特和布拉欣的学生。早在1890年,格兰杰就聆听了另外一位澳大利亚青年钢琴家哈奇森(ErnestHutcheson)的音乐会,深受感染;在法兰克福,他听了加布里洛维奇独奏会,被他那种优雅和诗意的风格所打动;同时他还迷恋达尔贝特那种大刀阔斧般的气魄。1903年2月,他也把自己看作德国人。他没有拜过什么名师,格兰杰在伦敦被介绍给布索尼,布索尼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并邀请他免费参加自己在柏林的大师班。但两位个性强烈的艺术家的相处并不十分愉快,布索尼对于其他学生称呼格兰杰为“键盘上的克莱斯勒”颇感嫉妒,格兰杰也反感围绕着布索尼的拜占庭法庭式的崇拜。1906年格兰杰在伦敦结识了作曲家格里格,此后作为格里格最后邀请的客人,格兰杰到挪威与格里格共事了一段时间。这位挪威最著名的音乐家在各家报纸上对格兰杰大加赞赏,并把他推荐给门格尔贝格和西洛蒂,这对他在欧洲的发展帮助极大。格兰杰作为钢琴家最活跃的时期大致在1900年到一战期间,他的声誉遍及英国、挪威、丹麦、南非、新西兰和澳大利亚。1915年他在纽约举行了首演,曲目包括巴赫—布索尼的《D大调管风琴前奏曲与赋格》,勃拉姆斯的《亨德尔主题变奏曲》,几首自己的作品,并见到了李斯特和安东·鲁宾斯坦,以及肖邦、拉威尔和阿尔贝尼兹的小品,听众为他那种丰富多彩的演奏风格倾倒和疯狂。格兰杰的演奏持续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1949年他写道:“我已经没有能力去完成一场好的演出了,无论是自己的作品还是别人的作品。布索尼的音乐创作数量很大,其中钢琴音乐规模巨大,钢琴协奏曲中还加入了合唱,演奏时间长达七十分钟。”

格兰杰的录音原本非常难收集,CD只有Biddulph绝版的三张。2010年APR公司终于发行了他的独奏录音集,共五张,由Marston转录,效果非常好。1908年格兰杰录制了他的第一个商业录音,内容是格里格协奏曲的华彩段、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二号》的后半部分和他自己改编的斯坦福德的《爱尔兰舞曲》。1914年又录制了三首,包括当年受到布索尼称赞的德彪西的《托卡塔》(选自《为钢琴而作》)。1917年至1924年的哥伦比亚录音都是中小型作品,最值得听的是李斯特的几首匈牙利狂想曲,尽管在某些诠释上比较怪,集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理论家、作家和教师于一身。虽然他更倾心于作曲,但整体气势不凡,技巧精湛,潇洒自如。格里格和格兰杰本人的小品当然也是他最拿手的东西。肖邦第三钢琴奏鸣曲录制于1925年,是历史上最早的电气录音,也是这部作品最早的电气录音,音质非常真实。这是他黄金时期的产物,音色优美,风格优雅,而且极富逻辑感,各方面的控制都非常完美。第二奏鸣曲则稍逊一筹,录制于1928年,他喜欢在乐句结尾大量地使用渐慢。其他录制于1926年至1928年间重要的三部大型作品包括舒曼第二钢琴奏鸣曲、《交响练习曲》和勃拉姆斯第三钢琴奏鸣曲,都是历史上第一次录成唱片,布索尼在维也纳演出了自己的作品,很多演奏风格诠释都算得上离经叛道,有的甚至是莫名其妙,完全是他个人的处理。1931年录制的巴赫—陶西格、巴赫—李斯特的大型改编曲具有史诗般的气魄,这才是他最擅长的领域。

布索尼不喜欢录唱片,1919年在伦敦举行音乐会期间,为哥伦比亚公司录了十二面唱片,先不说当时的声学录音技术对付不了“汉马克拉维亚”这样的巨兽,就连李斯特十分钟左右的《浮士德圆舞曲》也要改编,压缩到四分多钟,他最终定居柏林,这让他很不适应,情绪紧张。在小品的录音中,最杰出的是黛特的《约巴舞曲》、舒曼的《升F大调浪漫曲》、亨德尔《水上音乐》片段的改编曲和沙尔文卡的《波兰舞曲》。

格兰杰自己的作品需要相当的技术保证和指尖的控制能力,他的作品风格大都舒缓而敏感。他弹了那么多《乡村花园》和《莫利在岸上》一类的音乐,因此当时许多人并不把他当作严肃的钢琴家来对待。但无论如何,格兰杰都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才华最高的钢琴家之一。

波兰人:戈多夫斯基、霍夫曼、科恰尔斯基、鲁宾斯坦

波兰似乎是个盛产音乐大师的国度,单就浪漫派钢琴家而言,已经介绍过的就有莱舍蒂斯基、帕德雷夫斯基和弗里德曼,再加上李斯特的学生罗森塔尔,真算得上是人才济济。这还不算完,接下来出场的四位中,1866—1924)基本上就可以说是无师自通的音乐大师,戈多夫斯基、霍夫曼和鲁宾斯坦都是在钢琴演奏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巨人,他们都在波兰出生,但最后都成了美国人。而科恰尔斯基则是个超级神童,又戴着肖邦徒孙的光环,他的录音肯定是热爱肖邦音乐的人们非常期望听到的。今天波兰的钢琴家虽然不像一百年前那么繁盛,但还有齐默尔曼在继承着伟大的传统。

列奥波德·戈多夫斯基(LeopoldGodowsky,1870—1938)被同行们称为“钢琴家中的钢琴家”。他长得矮墩墩,胖乎乎,圆脸蛋,看上去像个佛陀。在行家们的眼中,他是无人可以超越的奇才,有着有史以来最完美的技巧。阿图尔·鲁宾斯坦说:“要达到像戈多夫斯基那样的技巧,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却是在德国度过的,我至少得练上五百年!”在音乐上,戈多夫斯基达到了情感与理智的完美平衡。与布索尼相似的是,戈多夫斯基也是自学成才的,先是在家乡胡乱学了点钢琴,七岁开始作曲。他是个精力充沛的人,最著名的音乐会是1911年在柏林以六套李斯特作品来纪念作曲家诞辰一百周年。他唯一正规的学习阶段是在柏林高等音乐学校学习了三个月,后来又与圣—桑交往了一段时间,但这位作曲家并没有给过他什么建设性的意见。戈多夫斯基的演奏生涯从十四岁就开始了,先是在美国演出和执教,接着于1900年在柏林大获成功。在12月6日的首次音乐会上,他演奏了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七首肖邦自由改编曲、韦伯的《邀舞》、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另外还加演了几首。从此他成了布索尼在柏林的劲敌。戈多夫斯基的教学也是从柏林开始的,继而任维也纳音乐学院教授,他最著名的学生是后来成为苏联学派宗师的海因里希·涅高兹。一战时戈多夫斯基移居美国,后者的演奏对他影响深远,和拉赫玛尼诺夫成为至交,后者把一首波尔卡献给了他。戈多夫斯基创作了大量的钢琴音乐,现在还为钢琴家津津乐道的就是根据肖邦练习曲创作的五十三首改编曲,这可能是有史以来钢琴曲中最最棘手的音乐——想象一下把“黑键”和“蝴蝶”放在一起弹是什么效果。

戈多夫斯基是个追求完美而易于紧张的人,他在音乐会上从不冒险,弹奏的力度也不会过猛,始终保持着文雅的风度。然而腼腆和拘谨却影响了音乐会的效果,导致他只是偶尔能显露出纯正、典雅、权威性和超凡的控制力。他录制了不少唱片,都非常完美,有几个公司将它们转录成CD,收录最全、质量最高的就是Marston的三集共七张CD。总的来看,他演奏的曲目具有典型浪漫派钢琴家的特点

同类推荐
  • 生命的舞蹈

    生命的舞蹈

    艺术是一种心灵的舞蹈,是对生命与生活的一种阐释。懂艺术的人,人生不寂寞;会欣赏艺术的人,生活无处不诗意。林丹环编著的这本《生命的舞蹈》精选了中外艺术家谈论绘画、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文章,让您跟随他们一起走进艺术殿堂,领悟艺术之美。
  • 短片也风流:50部欧洲最新获奖短篇评介

    短片也风流:50部欧洲最新获奖短篇评介

    本书收集了50部在国际知名电影节上最新获奖的欧洲短片,以出品时间为序,对各部分影片进行介绍、评赏,像万花筒一样,能让我们了解到欧洲丰富的短片创作。
  •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阶段的鉴赏讲述西乐的发展: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二十世纪等。
  •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其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出于一种朴素的愿望,为了让大家对艺术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和理解,王志艳精心编撰了《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白朴杂剧杂剧艺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楔子(冲末扮张守珪引卒子上,诗云)坐拥貔貅镇朔方,每临塞下受降王。太平时世辕门静,自把雕弓数雁行。某姓张,名守珪,见任幽州节度使。幼读儒书,兼通韬略,为藩镇之名臣,受心膂之重寄。
热门推荐
  • 小鲜肉遭遇霸道导师:长大

    小鲜肉遭遇霸道导师:长大

    【白百何、陆毅、江疏影、白宇主演的青春励志剧《长大》东方卫视、天津卫视黄金档热播中】仁华是江城最大的三甲医院,小镇姑娘叶春萌以高分进入仁华实习,梦想着大展身手的她却遭遇到”毒舌导师“周明惨无人道的考验和训练。残酷的末位淘汰法则,无处不在的激烈竞争,不仅时刻挑战着菜鸟实习生们的体力、智力和意志力,也考验着他们的友情、爱情、和对梦想的执着。实习医生叶春萌刻苦要强又颇具天分,连魔鬼导师周明都对她暗自器重,而叶春萌长期被来自小城贫困家庭的自卑困扰,处于身世优越的实习生陈曦、白晓菁之间,获得实力的认可和留院资格曾是她唯一的目标。为此,面对陈曦和白晓菁的优越身世她敏感过,面对能让她少奋斗十年的诱惑她动摇过,面对和导师周明间障碍重重的爱情她犹豫过。
  • 裂锦(新版)

    裂锦(新版)

    这是一个悲凉的传奇。傅圣歆为了避免家族企业的破产,不得不依附于曾有宿怨的商界巨子易志维。他们在彼此的试探与挣扎里,慢慢陷入与对方的情感纠葛中。只是现实严酷,容不得她奢望爱情或是幸福。悲情小天后匪我思存感动经典,再续三世纠葛情仇。这一刻的爱情情深似海,而人生,注定寂寞如雪。当文字也开始哭泣……再见记忆中那些明媚的忧伤,觅一个云淡风轻的闲暇午后,在匪我思存的文字里体验一次畅快淋漓的文字之旅!
  • 跑错身体嫁对郎(全本完结)

    跑错身体嫁对郎(全本完结)

    心羽决定要封笔,不再写文。其他的文,不再写了。对不起,各位大大们。——————————————————————————心羽最新作品《怪女虐男也疯狂》:http://m.pgsk.com/a/110782/在是啥个情形?她在医院醒来,发现自己的身体竟然是男人的?再看睡她旁边病床上的……靠!那是她的身体耶!“不许你对我的身体有色心!”一男一女,异口同声的怒厚。
  • 从亡国女到乱世妃:琉璃璨

    从亡国女到乱世妃:琉璃璨

    一个亡国公主,被抓到后宫,只不过是被当做殷实后宫的宠物罢了。因她那张倾国容颜,国才破家才亡。而她,终究被困。她是个亡国公主,也是万千穿越大军中的一员。可不同的是,刚受完训、出任务的她完全不知道何谓穿越。她,只是为了遵照同伴临死前的遗愿。努力活着,找寻回现代的路,却发现,那场背叛的阴谋。
  • 激励青少年科学探索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激励青少年科学探索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你为什么还没成功

    你为什么还没成功

    本书站在成功学的角度,从要给自己准确定位、树立自信心、打造坚持的意志、高度自制、勇于冒险、抓住机遇、创新思维、学会学习、发掘潜能、充分利用时间、成功推销自己、利用人际关系、积极行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问题,论述了要成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成功追不追你,在于你对书中这些问题做如何回答。
  • 老公假正经

    老公假正经

    医院,来往的人,一个个无不是身边亲人陪伴,一个个温声絮语,好不融洽……施小小独自落寞的上前登记,快速的填好自己的姓名之后,又在后面的一栏上面填上了:孤儿。检查完毕。医生推了推鼻梁上那架大黑框眼镜,冷漠的说道:“毒素太重了,要尽快住院查看,怕是以后都没办法进行正常的夫妻生活了……”“没关系……”施小小扯了扯嘴皮子,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那会有生命危险吗……
  • 经营一家最赚钱的酒店

    经营一家最赚钱的酒店

    有人说酒店就是在一幢大楼里,有几百个客人正在消费,又有几百个员工正在为客人服务。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每个人都是服务生。提供满意的服务,就是酒店管理的归宿。如何提高酒店服务水平,让顾客满意,如何提高管理能力,经营一家赚钱的酒店?阅读本书,你可以找出你酒店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
  • 无双狂神

    无双狂神

    一个五岁时被截断心脉的废材,他受尽屈辱,但从未放弃!一个倒霉的半吊子炼器师,炼什么废什么,却一直希望炼出最棒的神器!一块黑玉残片,却让这个几乎一事无成的废柴,华丽逆袭,成为不败战神!一段波澜壮阔的百族争霸拉开序幕,在这段争霸中,这个原本该注定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成就了一番无双霸业!
  •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先秦诸子百家,是后世思想学派的源头,司马迁所著《史记》,是中国恢宏历史的结晶,塑造独立性格,传承灿烂文明,两者缺一不可。研习先秦诸子应注意:汲取各家学说要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二、与时俱进,学以致用。《史记》究天人之迹,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拜读应谨记:一、读史学做人,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二、读史学智慧,融会贯通,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