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100000029

第29章 德奥指挥学派的巨人们(6)

克纳佩茨布什的曲目受浪漫派延续的影响很深,最擅长勃拉姆斯、布鲁克纳、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乐作品,海顿、贝多芬、舒伯特、舒曼等传统作品当然也是精通的。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欢演奏一些施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之类的轻型小品,从二十年代的HMV到五十年代的Decca立体声,都可以找到他出色的版本,与他指挥瓦格纳或布鲁克纳那种深沉感是截然不同的。克纳佩茨布什最早的录音可以追溯到声学时代,Preiser公司转录的他在1925年指挥柏林国家歌剧院乐团为DG公司录制的海顿第九十二交响曲“牛津”中,可以听出他早期处理古典作品的风格——灵活、宁静、优雅;海顿是克纳佩茨布什经常演释的作曲家之一。和富特文格勒惊人相似的是,克纳早期的风格也趋于客观,尤其从第四乐章透出古乐团般的干净利落。1928年与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乐团录制的《威廉·退尔》和《自由射手》是他首次与这个乐团的合作录音;贝多芬《莱奥诺拉》第三号序曲录自1938年萨尔茨堡音乐节现场(帝国广播公司);《费德里奥》的现场堪称惊世骇俗;而1947年指挥苏黎世歌剧院乐团录制的瓦格纳《罗恩格林》序曲(Decca),是克纳战后首个录音,此时克纳还没有被准许公开演出。这些录音都是珍贵而稀有的档案,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另一张Preiser的CD收录了1928年克纳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录制的瓦格纳歌剧音乐,既有序曲也有歌剧中的乐队片段。作为汉斯·李希特在拜罗伊特的助手,克纳在瓦格纳音乐的诠释上继承了古老的浪漫传统,这张早期选段录音的演释显得中规中矩,比起同时代卡尔·穆克的录音,克纳的处理更为明快,少了几分严肃和阴郁。

德奥系统的指挥家几乎都是著名的贝多芬交响曲诠释者,有意思的是他们都对“英雄”交响曲格外钟爱,而且都留下了经典的录音,除了提到过的瓦尔特、克伦佩勒、富特文格勒和舒里希特之外,克纳佩茨布什也留下了四个版本。1943年指挥柏林爱乐乐团为电气公司录制的录音最为客观,张弛有度,乐团的合奏能力也是最强的。1951年不莱梅的版本体现了强大的力度对比;1953年慕尼黑现场版则更为沉重,略显松散,但末乐章条理分明,相当扣人心弦。

勃拉姆斯的交响曲是对克纳佩茨布什学生时代影响最大的作品,战时与柏林爱乐乐团的录音依然是顶峰。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两个版本分别录制于1942年和1944年,论演出质量1942年的更精干,而录音质量则是1944年的更胜一筹。克纳对于乐团音响平衡处理很有自己的特点,一听便知:低音乐器和铜管相对夸张,渐强的幅度很大,以制造出独特的“KNA”式效果。1952年指挥不莱梅爱乐乐团的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依然带有这些特点,听听开头的“KNA”式渐强吧!由于排练不足,乐团合奏显得不那么整齐,但个人风格很有魅力。相对于柏林爱乐,克纳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战时录音较少,其中莫扎特《G大调小夜曲》是他最怪诞的录音之一,第四乐章的速度整整比正常速度慢了一倍——这就是特立独行的克纳!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他是真正的瓦格纳专家,指挥布鲁克纳的交响曲自然气质相投。很多人称克纳为“慢速指挥”,其实是一种错觉;战时的克纳丝毫不慢,速度适中,自由节奏也处理得非常合理,结构紧凑。

克纳佩茨布什在1950年至1952年达到了他艺术生涯的新高度,其中,1950年至1951年在柏林“巨人宫”录制的布鲁克纳第八、第九交响曲是历史上最牛气的布鲁克纳交响曲录音之一。1950年的“布九”录音共有两次,1月28日是彩排录音,1月30日是现场音乐会;前者明显比较匆忙,而后者充满激情;遗憾的是30日音乐会录音的末乐章,后半段有一部分出现明显的噪音干扰。1月30日那场音乐会还演出了舒伯特第八交响曲,这是一个极为动人的缓慢演释,气息悠长,细腻精致,是克纳最完美的现场演出。将舒伯特第八和布鲁克纳第九两首“未完成”交响曲作为同场音乐会曲目也是德奥音乐会的传统。1951年的布鲁克纳第八是克纳留下的四个录音中演释最用心的录音,用时达到七十八分半。他使用的沙尔克版本有很多奇怪的处理,例如第一乐章结尾铜管的渐弱,第三乐章沉重的低音提琴,都是别的录音里听不到的。

1955年以后,克纳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关系似乎比柏林爱乐乐团更密切。事实上他和维也纳爱乐很早就有合作,从1929年8月开始到1964年4月,克纳一共指挥乐团上演了二百零一场音乐会;仅在萨尔茨堡,他就指挥了四十一场音乐会和歌剧的演出。最精彩的仍然是舒伯特、勃拉姆斯、布鲁克纳和理查·施特劳斯。1949年和1955年的萨尔茨堡现场录音,分别是他在那里的战后首次和最后一次亮相。

其中1949年的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属于他最好的布鲁克纳录音范畴;1955年勃拉姆斯作品专场演出中,第二钢琴协奏曲异常火爆,英国钢琴家科尔宗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虽然错音不少,但整体来说气势磅礴,颇有其师施纳贝尔的风范。另外两个令人惊叹的录音都属于重口味——1952年录制的理查·施特劳斯《阿尔卑斯山交响曲》和1960年录制的布鲁克纳第三交响曲,都是现场录音,音响的厚重感犹如瓦格纳乐剧。克纳达到了对于任何高难度作品都能烂熟于胸的境界,再复杂的交响诗在他的演释下,一切都是那么条理清晰。DG公司在1992年维也纳爱乐乐团建团一百五十周年纪念专辑中发行了1957年克纳指挥舒伯特“伟大”交响曲的现场录音,高质量的录音体现了他独特的控制乐团音色的特点,有着丰满的音响效果;在结构的把握上也非常自然流畅,引人入胜;是克纳后期最好的演出。

Tahra发行的克纳“怀念”集非常珍贵,仅从正式曲目来说,吸引人的就有1953年指挥科隆广播交响乐团的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1954年与巴克豪斯合作的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1956年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的贝多芬“命运”。通过对比你会发现克纳晚期的“命运”与富特文格勒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不喜欢排练的克纳则与巴克豪斯配合得不错,没有出现明显失误。CD还收录了一段克纳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排练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的录音,居然高了半个音,让人费解。CD的第四张是克纳1954年在拜罗伊特指挥演出瓦格纳歌剧《帕西法尔》的片段。CD还附送了一本有不少克纳照片的小册子,这是了解指挥家不错的选择。1965年随着克纳的去世,指挥和乐团的浪漫主义也宣告终结。因此,他也被称为指挥家中“最后的浪漫”。

在恩里科·斯丁切利所著的《不朽的指挥家》一书中将二十世纪初的奥地利称为“创造神话的管弦乐团指挥的奥林匹斯山”,其中顶尖人物就是埃里希·克莱伯(ErichKleiber,1890—1956)。提到克莱伯这个名字,当今的乐迷会立刻想到卡洛斯·克莱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的父亲埃里希·克莱伯也是那一代人的偶像。

卡洛斯经常自叹不如其父,而父子二人实则水平相当;埃里希·克莱伯典雅、精致,而卡洛斯更浪漫豪放。

虽然埃里希·克莱伯生于1890年的维也纳,与其他德奥系统指挥比起来要年轻一些,但却直接受到马勒和尼基什的影响——他在幼年就观看过这两位巨人的音乐会。克莱伯的童年并不顺利,五岁时父亲去世,后跟随母亲去布拉格,但母亲也因为胸膜炎去世;七岁时,他的祖父也去世了。虽然很喜欢布拉格,但他不得不回到维也纳的一位姨妈家;幸运的是,他得到了严格而良好的教育,音乐天才也在那时得到支持。十六岁时,克莱伯观看了马勒指挥自己第六交响曲的首演,之后就有了想成为乐团指挥的目标。当时他已经是个不错的小提琴家了,但他还是去学习了钢琴,并进入布拉格音乐学院。1911年,他在布拉格德国剧院找到了一个免费助理的工作,后来成了合唱排练指挥。接下来,克莱伯的职业生涯发展得很顺利,先后在巴尔门—埃尔伯费尔德、杜塞尔多夫和曼海姆找到职位。1923年8月,他为柏林国家歌剧院排练贝多芬的歌剧《费德里奥》,当时的歌唱家是福丽达·莱德尔和弗雷德里希·绍尔;随即他成为这家重要剧院的音乐总监,既指挥歌剧,又指挥交响乐。

接下来的十一年中,他指挥了很多新歌剧,包括亚纳切克的《耶奴发》和贝尔格的《沃采克》。**上台以后,1934年11月他在音乐会上演出遭到禁止的贝尔格《露露》组曲。四天之后他离开家乡去了南美洲,加入了阿根廷国籍,并在那里大量演出瓦格纳的歌剧。战后克莱伯回到欧洲,先在英国指挥伦敦爱乐乐团,然后回到德国柏林国家歌剧院。但那时,这家剧院已经处于苏联控制下,并不设常任指挥。与舒里希特一样,他经常指挥德国境内的广播交响乐团。1956年,克莱伯突然在瑞士苏黎世去世,巧合的是那一天正好是莫扎特诞辰二百周年。

克莱伯不太看得上录制唱片。Polydor公司在二十年代就请他录制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但克莱伯认为在每四分多钟就要换一张唱片并且根本无法剪接的情况下,录制唱片太耗时间,对于整天泡在歌剧院里的人来说实在难以抽身;而且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只听录音,就像他只吃罐头食品一样。”因此克莱伯的商业录音也比较少。

在他早期的电气录音中,整部的交响乐作品占的比重很小,从1926年开始,他为Polydor公司录制了贝多芬第二、舒伯特第八和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前两部作品在三十年代又为Telefunken公司录制了一次。在很长时间内,克莱伯版本的“新世界”交响曲都是无人能逾越的高峰。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在当时同样是现代派演释的典范之作,它有着流动的速度、精确的乐队配合和细致入微的处理。在三十年代为Telefunken录制的大量管弦乐小品中,施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当然是无可匹敌的录音,不仅包括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蝙蝠》序曲、《吉卜赛男爵》序曲、《皇帝圆舞曲》,他还录制了韦伯的《邀舞》(柏辽兹改编)和理查·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中的圆舞曲(辛格改编)。

战后的四五十年代,克莱伯录制了不少广播录音,与NBC交响乐团的录音质量干涩,与欧洲乐团——例如北德广播交响乐团和科隆广播交响乐团的录音则要好得多。“二十世纪伟大指挥家”系列中,与北德广播交响乐团在1953年1月29日音乐会现场录制的舒伯特第五交响曲和理查·施特劳斯的《蒂尔的恶作剧》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1955年与捷克爱乐乐团的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细腻典雅,尤其第二乐章和第五乐章的处理十分新鲜,有着从来未曾听到过的丰富层次,似乎更能体现出克莱伯强烈的个人色彩。

从录音质量来说,克莱伯最好的是战后在Decca公司的录音系列。幸运的是,他留下了立体声版本的莫扎特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全剧录音。主要交响乐的录音在2004年由Decca以OriginalMasters系列为名发行了六张CD,其中包括贝多芬第三(两次)、第五、第六(两次)、第七和第九交响曲,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舒伯特第九交响曲等德奥传统曲目。从这些精雕细刻的录音中可以听出克莱伯对于录音的精确性要求极高,听听1953年录制的“田园”交响曲末乐章小提琴飞速而整齐的三连音齐奏,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所有的作品处理都没有任何过于热烈的表现,而是温文尔雅,就算是“命运”的第四乐章这样激昂的音乐也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

与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两次“英雄”交响曲的录音没有大的区别,整体感都非常好,在一些细节上,处理略有不同;阿姆斯特丹的录音虽然更早,但个性也更强。最重要的贝多芬“合唱”交响曲1952年6月录制于维也纳,和1953年富特文格勒的现场相比,风格截然不同,克莱伯绝没有富特文格勒那种夸张的力度和极度浪漫的速度变化处理,而是非常严格地按照原意处理作品;独唱的阵容也很强大,由居登、帕查克、西格琳德·瓦格纳和韦伯担任。莫扎特也是克莱伯最擅长的作品,他总在音乐会上指挥第四十交响曲,Decca在他1948年回到欧洲后立刻为他录制;他同时代的指挥家很少能把这部作品处理得如此流畅和充满紧张感,即使当时的伦敦爱乐乐团还没有那么完美,但在克莱伯的棒下还是显示出惊人的精确度。舒伯特“伟大”交响曲是克莱伯1953年指挥科隆广播交响乐团的录音,复杂的线条和层次都清清楚楚,即使录音比较干涩,但毫无疑问是一次精彩的演出。

Testament发行的克莱伯指挥柴科夫斯基第四、第六交响曲同样出自Decca录音,也是克莱伯唯一指挥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的录音。这是克莱伯最重要的录音遗产之一,为我们展现了一位与指挥德奥作品时不同面貌的指挥家。与富特文格勒一样,克莱伯指挥俄国作品也丝毫不输给俄国指挥,演奏异常火爆;粗粝豪放的音色丝毫没有让人感到是法国乐团。

1956年1月20日,克莱伯指挥了他第三场与科隆广播交响乐团的音乐会,以庆祝快要到来的莫扎特二百周年诞辰。节目由韦伯的《尤利安特》序曲和第一交响曲开始,然后是莫扎特的双簧管协奏曲和《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作为欢快的结尾,他们演奏了莫扎特晚期创作的四首德国舞曲。克莱伯精力充沛,灵感迸发。

这是一场取得辉煌成功的音乐会,但也成了他最后一场音乐会——一周后他突然在苏黎世去世。Preiser发行了这场音乐会的大部分实况(除了双簧管协奏曲),是极为珍贵的现场记录。

同类推荐
  •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作者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
  •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

    由于山陕、河北两地人民在语言、美学风格等方面有差异,到北京和河北演出的山陕梆子必然发生河北化,这成为河北梆子诞生的基础。河北化的山陕梆子即河北梆子。在乾隆盛世,歌舞升平,物阜民丰,为了迎合清朝统治者之所好,全国各地的戏曲班子纷纷进京献艺,形成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乾隆三十九年以前,山陕梆子在北京戏坛并无太大的影响,直至著名的秦腔艺人魏长生进京演出,才使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河北梆子》适合大众阅读。
  • 中国音乐故事

    中国音乐故事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中国音乐故事》主要内容包括:伶伦制律、最早的情歌、夔是人还是兽、姜子牙歌动西伯侯、孔子闻《韶》、孔子学琴、宁戚敲牛角歌动齐桓公、伯牙学琴、囚车里的歌声、师旷奏乐、师旷以琴撞晋平公、师文学琴、百里奚听歌认妻等
  • 听不完的历史

    听不完的历史

    每一章都按照时间顺序对作曲家的生平、重要录音、演奏风格、历史地位等做了详尽阐述。并配以各CD唱片的封面、编号、年代和评级。,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圆筒录音开始直至二十世纪的重要历史录音唱片。全书分为录音先驱、浪漫派钢琴大师、德国现代钢琴学派、二十世纪早期诸多小提琴学派、中提琴和大提琴巨匠、德奥指挥学派、欧美指挥明星、意大利歌剧——从威尔第到真实主义、法国歌剧、瓦格纳王国等
  •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30年授课“故事”培训班的精华梳理,全世界编剧经典之选,当然也适用于小说家们。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编剧必读经典,至今,仍属于美国亚马逊最畅销图书中的Top1%。本书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热门推荐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古典诗词精品丛书·元曲三百首》收录了三百首元曲精品诗词供文学爱好者赏析。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到元代出现了又一座丰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元曲”。清末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就充分肯定了元散曲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 重生天才音医师

    重生天才音医师

    异世大陆,诸国林立,世家争峰。这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实力即是威望,权力成就盛名!他:水啸,水氏世家直系第十九公子,水家第五房唯一嫡孙,与大房嫡孙十二公子同为家族中千年难得的三系天才,也是最难得的音医天赋者。她,水啸,新世纪某镇的姑娘,倔如牛,是被父母兄姐妹捧在手心呵护的珍宝。天才抵不过频频黑手,他,含恨归天,被来自异世同名同姓、倍受宠爱的她附魂。她睁眼成为他,“男”身女魂,在再次惨遭家族毒手,一夜天才成废人时,与相依为命的祖父脱离水氏,远走异国。因才遭嫉,再陷绝境,九死一生之际,“他”却得以浴火重生,重启修炼之路,铺开未来踏临巅峰之道。一封书信,揭露隐秘真相一角,为解惑,“他”身入大陆,自此,一代天才音医横空出世。他怀抱一把紫檀香木琴,纤指翻飞,轻吟浅唱救人于死亡边缘;十三弦动,长音啸,杀人无形;挥手一扬,锵坚之音出,万兽伏首听令。他,以音为控,翻指救人,反掌杀人,于神彩飞扬间,将音医之强大演绎的淋漓尽致,震憾了人心,震憾了三界。身处世家争峰中,他无畏无惧,迎着未知的命运,一步一步的强大,越过层层界面,踏破修炼的重重天,最终揭开大陆尘封的秘密,一啸傲苍穹。然而,有谁知,他本是她,一件上古宝器,掩尽她的耀目光芒,也掩去了她的真身,当她携兽出山,以更为卓越的天赋名传大陆时,当她声名尽显,以音引得各方争夺时,当她实力强至宝器再也掩不住光华时,“他”露出真容,成为真正的她,一时惊煞了各世家,也惊煞了三重界天!某相思广告一下:寒寒、粥粥二位美女帮相思建了个群,欢迎亲们来勾搭~群号:193515188推荐某相思的完结文;《异世逆凰》
  • 绝世毒妃:逆天七小姐

    绝世毒妃:逆天七小姐

    【全文完】安以若,华夏毒医世家第五代传人。一朝穿越,沦为安府废材七小姐。废材翻身,盛世风华,绝代容颜,轻功绝世,翻手飞刀,覆手银针。昔日废材,如今盛世风华,睥睨天下。前世今朝两茫茫,记忆醒,王者归,笑江湖。三世今生天注定,爱恨缘,浮生怨,今朝醉。一袭紫衣飞扬,笑傲江湖。一袭红衣傲天,宠妻上天。“娘子,待我平定天下,许你一世长安!”笔墨纵横,落下三千惆怅。丹青妙手,泼墨渲染祭年。红颜劫,樱花似雪漫天扬。可曾记得奈何桥边飘逸的身影。丹青妙手在宣纸上渲染出江山,墨笔飞扬书写着纵横的牵绊,黛眉轻佻遥望着尘世的凄美,鱼台钓月回忆着以往的沧桑……我愿执你之手,与你共度三世风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精选了卓别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汤姆·索亚历险记(青少版名著)

    汤姆·索亚历险记(青少版名著)

    一个最顽皮男孩惊险百出的成长历险记。本书是一部懵懵少年的成长之歌,海阔天空的梦想的惊险、跌宕的故事情节间闪烁着光芒。正义的伸张、情感的力量,深深打动着孩子们的心。三个顽皮的男孩鼓足勇气划着木筏离开家,到孤岛去露营。流尚不息的河水刻录着男孩们的成长足迹。男孩们飞扬的勇气与雄心,与他们曲折惊险的寻宝历险,共同构成了这部默、紧张、扣人心弦的小说。
  • 逝去的锦年

    逝去的锦年

    初入家教行列的大二学生余悦一出手就碰到了个棘手的小破孩儿,施展了千般功夫才镇住这个年级第二、个性十足、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高三学生——雷拓宇。从此,雷拓宇成了粘着余悦的小尾巴。
  • 用理智驾驭情感

    用理智驾驭情感

    用理智驾驭情感》讲述了:理智地驾驭情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感情用事者不仅仅会远离成功,还会因为自己的不成熟给别人带去伤害、给自己招来祸端。宽容会让人感动一世,爱意会让人温暖一生。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身心愉悦,远离愤怒,把持平和,少生气,多喜乐,认真快乐地生活,豁达宽容地处世,用理智赢得快乐的人生。
  • 捡来的富二代王子

    捡来的富二代王子

    本报讯:昨晚十时在郊区南苑发生多人斗殴事件,目前警方已将涉嫌此次事件的相关人员抓捕归案,经证实此事件主角之一系卫氏国际卫守仁的独子卫项扬,据现场目击证人评述:当时疑似为一个女子而发生争执然后双方开始发生肢体冲突,具体事宜还需警方调查。搜搜网络:卫氏公子情迷风尘女,为爱显英雄本色。狗狗网络:富二代,哪什么拯救你!啪,卫守仁气愤地将手中的报纸往办公桌上扔,现在的媒体……
  • 灵心医馆

    灵心医馆

    一家小小的医馆,群英汇聚。一个神秘的黑客,战帖挑衅。一个个故事,一张张图片,拼凑记忆的碎片。爱与恨的交集,正义与邪恶的交锋,还有危险恐怖的灰色地带。那被遗忘的记忆逐渐挖开,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