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100000028

第28章 德奥指挥学派的巨人们(5)

舒里希特生于但泽,不幸的是,他的父亲在距他出生还有三周时去世了。母亲是一位宗教歌唱家,一个人把他带大。他的童年是在音乐的环抱中度过的。他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惊人的音乐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夏天的每个周末,家人会在野餐后演唱巴赫、亨德尔的合唱作品。舒里希特十一岁就开始作曲;母亲带他移居柏林,后来又去了威斯巴登,进入音乐学院学习。二十岁时,舒里希特获得了美因茨市立歌剧院助理指挥的职位,并在两年后获得奖学金,赴柏林跟随洪佩尔丁克学习作曲;后来又去莱比锡师从马克思·雷格。在此期间,他发表了一系列自己的作品。不过指挥这一职业一直吸引着他,他在德国旅行时观看了许多大师的排练和演出,尼基什、魏因加特纳、莫特尔、汉斯·李希特、卡尔·穆克和马勒都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1911年,舒里希特被任命为威斯巴登的音乐总监,并在这个职位上一直待到1944年。在那里,他组织了重要的现代音乐节,上演雷格、勋伯格、理查·施特劳斯和马勒的作品。他经常指挥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演出屡获成功,最终在1938年获得了威尔海尔米娜女王颁发的奥朗热—拿骚勋章(Oranje—Nassau);同时他与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的合作,以及荷兰的舍维宁根夏季音乐节的音乐会也令人难忘。二战后期,舒里希特逃亡瑞士,在苏黎世定居。1946年他在重新开幕的萨尔茨堡音乐节上指挥。他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1956年与克吕依坦率团赴美国举行了为期六周的首次巡回演出,1958年又与乐团举行了欧洲巡演。他还指挥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的演出,最近Hanssler公司发行了大量当时的录音。舒里希特晚年还经常在柏林、伦敦、马德里和巴黎客席指挥,他最后的音乐会是1965年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的演出。

舒里希特在所有的德奥指挥巨人中可以称为“温和的巨人”,他的录音显示出流畅、温和的音乐特点。在早期Polydor时代,舒里希特最重要的是录制的一些贝多芬和布鲁克纳的交响曲;最成功的是1941年与柏林爱乐乐团录制的贝多芬第三交响曲和1943年录制的第六交响曲,音质达到了那个年代的最高水准,其中第三交响曲还被收录在DG出版的“贝多芬全集”第二十集“历史录音”中。舒里希特的特点和其他指挥不同,年纪越大他的速度越快,早期的演释反倒非常稳健。“英雄”和“田园”的录音与后来的版本相比,处理上力度对比不大,采用比较中庸的手法,强调清晰的脉络,反而显得没有什么特点;这也是很多指挥家的共性。1937年的贝多芬第七交响曲,音质明显要差一些,但很有力度,风格纯正。舒里希特还是最早成功录制布鲁克纳交响曲的指挥家,三十年代后期录制的第七和第九交响曲都非常成功。

虽然弗利德和霍伦斯坦在更早就录制了布鲁克纳的“第七”,但水准都无法与舒里希特的相比。从录音质量上来说,三十年代后期的电气录音已经有很好的效果,舒里希特的诠释细腻精致,速度把握准确合理,逻辑性很强。他突出了布鲁克纳交响曲管风琴般的音响效果和连贯绵长的旋律线条。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演释得特别具有悲剧色彩,柏林爱乐乐团发挥出深沉、崇高而超然的音色。第九交响曲并不像富特文格勒在战时处理的那样激烈澎湃,而是突出了布鲁克纳“庄严、神秘”的意图,也是他留下的五个版本中最好的一个。

尽管舒里希特一直指挥到八十五岁高龄,但与同时代的指挥家富特文格勒、克伦佩勒相比,他的商业录音数量较少。他对采用新技术以保留自己的录音档案似乎兴趣不大,很多LP时代的录音并没有被转制成CD。他在Decca公司的录音一共有五张CD,主要包括他最擅长的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勃拉姆斯等德奥经典曲目。最精彩的录音是几首门德尔松的管弦乐作品——《芬格尔山洞》《平静的大海和幸福的航行》《美丽的梅鲁西娜传奇》《吕伊·布拉斯》,舒里希特的贵族气质在门德尔松的作品中表露无遗,敏感、细腻使他成为门德尔松的演释权威。舒曼的第二、第三交响曲同样也是舒里希特最值得一听的录音,能把舒曼纷繁复杂的结构整理清楚绝非易事,舒里希特精确客观的演释明显改善了舒曼交响曲配器过分浑厚和缺乏色彩变化的缺陷。几首贝多芬交响曲与后来EMI的全集相比略显温和,但录音效果不佳,比较粗糙。

舒里希特于1956年在法国里昂音乐节上指挥了全套贝多芬交响曲的音乐会,于是法国EMI公司邀请他在1957年至1958年把这套经典曲目录制成唱片并发行了LP,这是历史上最早的贝多芬全套交响曲LP之一,也是第一套完全以现代风格诠释而又极富个性的完整贝多芬交响曲,你会惊讶地发现很多处理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加德纳的版本相差无几。令人不解的是EMI公司没有使用立体声技术,而几乎同时录制的克吕依坦版本(与柏林爱乐乐团)就用了立体声。即便是效果最好的单声道录音,在音场宽度、音色还原和动态上,还是要逊于立体声录音的。舒里希特在这个版本中指挥的法国巴黎“音乐学院音乐协会管弦乐团”历史悠久,成立于1828年,由于财政困难,1967年由巴黎政府与另一个“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进行了合并重整,成为“巴黎管弦乐团”。与克吕依坦松弛、自由的演释相比,舒里希特的诠释格外紧凑,令人联想起托斯卡尼尼斩钉截铁般的风格,所有的线条都非常硬朗。尤其在定音鼓色彩的处理上很有现代古乐的干脆风格,这一点在第七和第九交响曲中尤其明显;偏快的速度也和古乐器组成的乐团相近,甚至比他早先录制的速度还要快。听听第九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三声中部的速度是多么活跃,这是同时代的录音中不可想象的。

战后,舒里希特的布鲁克纳录音版本甚多。EMI发行的六十年代舒里希特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录制的布鲁克纳第八、第九交响曲尽管也比较出色,但他和富特文格勒一样,在录音室中似乎没有现场演出那么放得开,这个演释对于布鲁克纳的风格来说似乎过于轻巧流畅了。1963年的维也纳现场虽然同样迅速,但表达得更加自然,Altus的转录也非常罕见。Hanssler最近挖掘的他指挥斯图加特广播乐团的现场录音时间更早,布鲁克纳第八、第九交响曲分别录制于1954年和1951年,音响效果很有现场感,新成立的乐团已经得到了富特文格勒等众多大师的指导,实力不俗;但铜管声部还是出了一些问题。舒里希特与这个乐团的合作一直持续到去世之前。舒里希特最佳的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的录音是1955年10月24日指挥北德广播交响乐团的演出。这个录音比以上提到的两个版本都更为深沉阴郁,节奏更宽广,不紧不慢;第一乐章细节交待得极为清晰,凝固的节奏特别具有建筑感;谐谑曲乐章活跃的节奏形成鲜明的对比;慢乐章在力度的处理上幅度很大,脚步缓慢,感人至深;终曲则制造出异常辉煌的音响。这也是舒里希特最完美的布鲁克纳交响曲录音。Tahra的套装还包括了舒伯特第八交响曲和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都可以列入舒里希特最佳录音的行列。

录音师弗雷德里希·施纳普功不可没,他也是富特文格勒战时录音和许多德国著名录音的操刀者。舒里希特指挥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战后录音是1956年与科隆广播交响乐团在法国波尔多音乐节上的音乐会,延续了他三十年代的高水准,速度上比以前的版本更流畅,音响效果在他这个曲目的六个录音版本中也是最佳的。

舒里希特最后的精彩录音包括1964年与柏林爱乐乐团演出的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现场和1965年12月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布鲁克纳第三交响曲,立体声录音效果为我们展现了大师最出色的音响,八十五岁的高龄丝毫未显老态。对于布鲁克纳第三交响曲,他使用了1890年有删节的版本,这是老一辈指挥家(比如克纳佩茨布什)的通常选择。一年多后,这位受人敬仰的大师在瑞士家中去世。

二十世纪上半叶,当现代派主导乐坛的潮流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也同时存在着浪漫派的回潮,钢琴家中有鲁宾斯坦和霍洛维茨,而指挥家中则有富特文格勒和汉斯·克纳佩茨布什(HansKnappertsbusch,1888—1965)。相比之下,克纳佩茨布什更凸显浪漫主义的特点,他对作品的处理通常不按照乐谱,而是根据老一辈大师留下来的“传统”来演释。在乐谱的版本选择上,他也固执地选择错误较多的老版本,尤其在布鲁克纳演出版本的选择上,他坚持用年轻时学到的版本。克纳佩茨布什还有一个出名的特点——不爱排练,在这一点上,很受团员们的爱戴(他的朋友们称他为Knappi)。他的标准“游戏”之一就是在排练前对团员们说:“先生们,你们知道这部作品,我也知道,那么,今晚见!”这就是排练的全部!因此他的演出时常得到“邋邋遢遢”的批评,但神奇的是,即使是克纳佩茨布什平常的演出也能让听众感到激动。

克纳佩茨布什生于埃尔伯费尔德,这个古老的姓氏可以追溯到1578年。他的祖辈和父辈都是酒厂主,他是家里三个孩子中的老二。从高中开始,克纳佩茨布什就在家乡的赌场里指挥学生乐团,但他的父亲不同意他学音乐,因此他首先在波恩大学的哲学院注册,直到1909年才进入科隆音乐学院,跟随斯坦因巴赫学习指挥。他最早的职业经验来自于鲁尔的米尔海姆和经营困难的波鸿小剧院;更重要的经历是1909年至1912年的几个夏天,在拜罗伊特当齐格弗里德·瓦格纳和汉斯·李希特的助手。他从1911年开始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1913年在家乡埃尔伯费尔德获得剧院指导的职位,并在那里一直待到一战结束;1918年至1919年在莱比锡市立歌剧院工作;1919年至1922年在德绍工作;1922年接替瓦尔特,担任慕尼黑国家歌剧院和乐团的音乐总监。在慕尼黑期间,克纳指挥了许多新歌剧的首演。他指挥的慕尼黑国家交响乐团在当时能与富特文格勒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分庭抗礼。

由于他拒绝加入**党,1936年遭到解雇,替代他的是克莱门斯·克劳斯。不过1937年比彻姆邀请克纳在科汶特花园歌剧院指挥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莎乐美》,大受欢迎;之后他又去了维也纳和萨尔茨堡,担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指挥。他与柏林爱乐乐团的关系也很紧密,1940年至1944年经常率领柏林爱乐在欧洲举行巡回演出。战后,克纳佩茨布什成了瓦格纳歌剧权威演释者,从1951年开始到1964年,他都作为自卡尔·穆克以来最重要的指挥在拜罗伊特工作(除了1953年)。尤其是歌剧《帕西法尔》,他一共留下了十三个拜罗伊特的现场录音;《尼伯龙根的指环》《漂泊的荷兰人》《纽伦堡的名歌手》也是他经常指挥的剧目。在战后指挥乐团方面,他与舒里希特一样,也是与维也纳爱乐乐团有着紧密联系的指挥巨人之一。此外他还经常指挥慕尼黑爱乐乐团、不莱梅爱乐乐团和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

同类推荐
  • 音乐杂谈(生命百科)

    音乐杂谈(生命百科)

    中国音乐发展音乐杂谈极其古老的艺术——音乐人类的历史,据最近的研究,已有数百万年。我国也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大约距今170万年以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在这块大地上生息、繁衍。经过世世代代的不懈的奋斗、努力,人类创造了今天我们享有的灿烂文明,创造了各种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音乐小品欣赏》主要内容包括:G弦上的咏叹调、皇家焰火音乐、小夜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小步舞曲、土耳其进行曲、小夜曲、G大调小步舞曲、哀格蒙特序曲、致爱丽丝、D大调军队进行曲、邀舞、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 听傅雷讲艺术

    听傅雷讲艺术

    傅雷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更是一位成绩斐然的文艺批评家,他在文学、美术、音乐等领域中精深独到的见解,给后学者众多启示。
热门推荐
  • 龙缘

    龙缘

    它是一条可以主宰人间朝代帝王更替的护脉龙神。这个身份听起来十分拉风,不过可惜已经是过一百多年前,上一任的护脉龙神--它的龙爹败给了凤凰族,位置被夺,从此它们一家就十分落魄地依附别人,窝在一条又窄又小的小河沟里,受尽白眼。直到有一天,一个翻身的机会突然出现,它十分不幸地继承了龙爹的龙脉,去寻找拥有皇族血统的帝王之后,重新从凤凰爪中夺回护脉神的位置。它到了凡间,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查探到一个修真门派中的少年是可能的对象。但它又不幸地摸错了路,爬进了另一个门派的院子,摸到了另一个凡人的床边……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古尸劫

    古尸劫

    随着一具千年古尸的突然苏醒,恐怖危机接踵而至;和古尸有着相同容貌的韩雪依,被卷入了这接二连三的恐怖案件中,有“年轻版福尔摩斯大侦探”之称的萧哲瀚,该怎样去侦破这些血腥恐怖而又很离奇的凶杀案?突然苏醒的古尸,与他们有着怎样的渊源?而这对欢喜冤家,又将如何去面对那些深入骨髓的恐怖袭击?他们将会遇到怎样的危机?而他们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 左耳失聪

    左耳失聪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豪门弃女:首席非诚勿扰

    豪门弃女:首席非诚勿扰

    她是被家族抛弃的千金,也是艺术世家内定的儿媳;她是被芭团解雇的高级舞者,也是世界有名的芭蕾公主;她与经纪人痴恋,又与未婚夫青梅竹马。十六岁的端木雪,前有表姐欲夺情郎,后有芭蕾世家不断的挑衅,谁护她一生?端木雪浅笑:他与芭蕾,我都要。凡想夺之者,皆毁。那一年,她六岁,他十岁,她与他相遇……愿收敛光芒只看她舞台称王称霸,愿卖萌耍赖只为得她一笑。丰默、沈丰之:她是我的!
  • 余生,请多多指教

    余生,请多多指教

    他是权势倾天的高冷贵。她是婚前被抛弃的苦逼女。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她走到他面前。“娶我可好?”他微怔,随即薄唇轻启,“好。”她傻住。“走吧。”“去那?”“民政局。”原本她以为自己也就是嫁了个总裁,却在前男友的婚礼上,发现他不止是总裁,还是……新文《染指帝国首席:老公,别闹》已开
  • 行星撞地球的传说(自然瞭望书坊)

    行星撞地球的传说(自然瞭望书坊)

    人类是宇宙演化的杰作,宇宙是神秘莫测的存在。当宇宙的精灵与莫测的神秘结合在一起时,便碰撞出无数精彩的篇章。人类对宇宙的解读和探秘跨越了千年,宇宙的面貌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类面前。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好名字好前程大全集(超值金版)

    好名字好前程大全集(超值金版)

    人的姓名,由此可见,是人类为区分个体,给每个个体给定的特定名称符号,是通过语言文字信息区别人群个体差异的标志。姓名对人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由于有了姓名,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姓名,人类才能正常有序的交往,因此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人名是在语言产生以后才出现的。姓名,由姓和名组成,也称名字。各个民族对人的命名都有很多习惯。这种习惯受到历史、社会、民族等很多文化因素的制约,一个人的名字通常都有一定的含义
  • 抗不住的诱惑

    抗不住的诱惑

    陈吕俩家,世居在一个小山村里,两家的俊儿俏女皆长大成人。吕家老大吕世国进城后,却走上了不归路。王少秋与杨小白突然结婚,打乱了聂良如与吕世国的行动计划,他们只好抓紧做出逃准备。可他们很快就被发现了……纠缠不息的两户山村人家最终扯出了一场惊天大案。亲情、友情、爱情,梦想、追求、执着,权利、金钱、阴谋、诱惑、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