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100000024

第24章 德奥指挥学派的巨人们(1)

指挥作为音乐的诠释者在十九世纪才得到发展,在那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指挥的责任就是打拍子。在职业指挥家出现以前,最早的乐团指挥这个权力并不是集中在一人身上,而是由首席和坐在键盘乐器旁的“指挥”分享,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初。当然在演出大型歌剧或管弦乐作品时只能由一个人来发号施令,这个人一般由作曲家亲自担任。从蒙特威尔第开始,维瓦尔第、巴赫、亨德尔、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韦伯都指挥乐团演奏过自己的作品,尽管他们中间有些人并不是优秀的指挥家。

德国学派的第一位完美的指挥家是门德尔松。历史上最著名的记载是1829年3月11日他指挥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当然是根据当时的审美标准来演释的。在他之后,瓦格纳将指挥艺术推向了高潮。他上承韦伯、门德尔松的传统,向下则发展了德奥指挥学派的庞大势力。李斯特和彪罗都是瓦格纳指挥学派中的伟人,而更为重要的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在拜罗伊特出现的汉斯·李希特、赫尔曼·莱维和费利克斯·莫特尔三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指挥巨人,他们都不是作曲家,从而使指挥这一领域更加职业化。以瓦格纳为首的浪漫学派始终保持着对音乐诠释的主观态度,在风格上也是极尽夸张之能事——本来瓦格纳的音乐就是富于变化、注重乐句线条而不受小节线限制的。

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指挥家是尼基什(见“早期录音的先驱”一章)。

尽管他出生在浪漫主义时期,但他对音乐的诠释与今天相差无几。更为现代的指挥家随即涌现出来,穆克、魏因加特纳都以完全理性地直译作品而著称,当然也不乏像富特文格勒那样的浪漫主义者和克纳佩茨布什般的老派指挥家。

现代管弦乐团的发展也有着相当长的历程。在最早的乐团里,弦乐器的比重和今天相比要小得多;直到十八世纪的乐团中,木管乐器的音量还是远比弦乐器大,当时乐团中的小提琴数量只有八把左右,却拥有大量木管乐器。在现代调性木管和铜管乐器发明之前,古乐器的音准也是困扰乐团的一大因素。随着弦乐器(尤其是小提琴)的现代化改造,在乐团中数量大大增加,带阀键的管乐器也逐渐解决了音准问题。到贝多芬去世后的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管弦乐团已经具备了现代的形式。

在德国和奥地利,乐团水平提高得非常快,其中水平最高的维也纳爱乐乐团于1842年成立,不但作为职业的歌剧院乐团举世瞩目,而且也广泛演出交响乐;成立于1887年的柏林爱乐乐团则是最职业化的交响乐团。

早期重要的录音大部分都是声乐,钢琴家和小提琴家在1900年前后也开始录制唱片。而指挥家和乐团的录音要复杂得多,1925年电气录音发明之前,大部分乐队录音都是大幅缩编后才能录制的。第一位完整录制交响曲的指挥家尼基什的那个1913年“命运”的录音并不能说明当时柏林爱乐乐团的真正音色;到1926年富特文格勒再次录制这部作品时仍然没有大的提高。即便如此,唱片公司还是为许多指挥家和乐团录制了交响乐,其数量之多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在电气录音发明以后,交响乐的录音水平才有了质的提高,1928年前后的一些录音,质量已经达到了相当惊人的水准。

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本章中的指挥巨人们大多数不但指挥交响乐,也指挥歌剧,但他们的歌剧录音将在后续的歌剧章节中介绍。

早期现代派

拜罗伊特第一代指挥三杰——李希特、莫特尔和莱维并没有留下特别有价值的东西,而作为第二代核心指挥家,卡尔·穆克(KarlMuck,1859—1940)的录音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很令人满意,尤其是他留下了将近两个小时的《帕西法尔》录音。

穆克生于德国的达姆施塔特,从小学钢琴,十一岁就举行了钢琴和室内乐的首次演出。1880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在莱比锡,他举行了首次正式演出,曲目是沙尔文卡第一协奏曲,指挥是尼基什。他的指挥生涯进展得并不快,从歌剧院起步,第一个重要职位是布拉格歌剧院的首席指挥。1892年穆克在拜罗伊特担任助理,同时还指挥柏林歌剧院。1901年起,他在拜罗伊特指挥,先是《帕西法尔》,然后是《罗恩格林》(1909)和《纽伦堡的名歌手》(1925)。他是克纳佩茨布什之前最有名的《帕西法尔》演释专家。穆克从1906年起还指挥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但在一战期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他被认为是间谍而遭到六个月监禁。回到德国后,他主要在汉堡任职直到1932年,并在1924年重新开幕的拜罗伊特音乐节上指挥《帕西法尔》。1930年随着齐格弗里德·瓦格纳的去世,穆克也离开了拜罗伊特。

穆克留下的管弦乐作品录音主要是瓦格纳乐剧的前奏曲和管弦乐片段,APR、Arbiter、Naxos都有发行,在曲目上有微小的差异。APR转录了1927年至1929年HMV的电气录音,包括《纽伦堡的名歌手》《帕西法尔》《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漂泊的荷兰人》《唐豪瑟》和《罗恩格林》第三幕的前奏曲,以及《众神的黄昏》中的“齐格弗里德莱茵之旅”与“葬礼音乐”。录音质量非常好。瓦格纳本人的指挥风格和他的音乐一样都是极尽浪漫的,注重的是乐句的线条而非小节线所划定的死板节奏,他的学派中重要的指挥家们也都是这一风格的继承者。而穆克的风格则比较理性。

他的诠释细腻而富有逻辑性;节奏严谨,几乎没有速度波动;忠实于乐谱,是完全的现代风格。他采用中庸的速度,永远都不会过快,但有时会比通常的速度慢一些。

乐团在他的棒下有着非常均衡的音响,无论多复杂的线条都让人觉得历历在目。

乐团隶属于老牌的柏林国家歌剧院,这家始建于1741年的宫廷剧院在1742年首演了卡尔·海因里希·格劳恩的歌剧《凯撒与克莱奥帕特拉》。韦伯的《自由射手》也由作曲家亲自指挥,于1821年在这里首演。门德尔松、斯蓬蒂尼都指挥过这个乐团演出交响乐。在二十世纪早期,担任柏林国家歌剧院乐团的指挥除了穆克外,还包括魏因加特纳、理查·施特劳斯和莱奥·布列什。

费利克斯·魏因加特纳(FelixWeingartner,1863—1942)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向二十世纪现代风格过渡的重要人物,也是历史上第一位为贝多芬全部交响曲进行商业录音的指挥家。他虽然生在浪漫主义时期,又是李斯特的弟子(既是钢琴学生,又是指挥学生),但他却与李斯特—彪罗系统分道扬镳,成了一位现代学派的典型代表。虽然他努力创作,却始终未能成为公认的作曲家。他作为指挥家,足迹遍及欧洲,其间获得的最重要的职位是1919年至1927年出任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总监。同时,在法国和英国的客座指挥活动也非常频繁。魏因加特纳在指挥歌剧方面始终未能得心应手。1908年他接替马勒出任维也纳皇家歌剧院的指挥,但与乐手和歌手们的关系紧张。尽管如此,他还是指挥了1909年的《埃莱克特拉》的首演,以及1910年的《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与《托斯卡》。1911年离开维也纳后他去了汉堡,1919年又回到维也纳指挥爱乐乐团,1927年至1933年又到纽约、波士顿指挥,1935年至1936年他最后一次回到维也纳歌剧院。

作为一位出生于1863年的指挥家,魏因加特纳的录音可以说相当多。日本的Shinseido公司发行的全集多达二十四张CD,不过该公司的唱片都是限量发行,很难在市面上找到。魏因加特纳最著名的录音莫过于贝多芬全套交响曲,而且有几首还多次录制,比如“命运”录制了三次(分别是1924年、1927年和1932年);第七、第八交响曲都录制过两次,1936年的著名录音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而1923年和1927年的录音则分别是指挥伦敦交响乐团和皇家爱乐乐团。“合唱”交响曲除了1935年的录音外,还有一个1926年的英文版,十分罕见。三十年代的录音,Naxos的转录有比较好的效果,略逊于Preiser,但很容易买到。魏因加特纳著有《论贝多芬交响曲的演出》,那是一本完全体现他对贝多芬交响曲诠释的理性注解,从各个细节说明了对贝多芬交响曲的理解,以及在演奏中会遇到的问题,甚至包括第九交响曲中合唱团应该在什么时候上场,独唱演员应该如何准备等等。通过唱片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在熟悉的领域里发挥了极高的水准。在诠释上,魏因加特纳完全是现代派,很少有速度上的波动,每个声部都清晰可闻,有着最佳的均衡感。他的速度适中,毫不拖泥带水;永远温文尔雅(你几乎不可能听到定音鼓的轰鸣),但在一些需要更大爆发力的地方就会令人略感不足。

除了贝多芬的交响曲,魏因加特纳还录制了三重协奏曲和由他改编的第二十九钢琴奏鸣曲“汉马克拉维亚”,这都是历史上的首次录音。而且这个管弦乐版的“汉马克拉维亚”录制于1930年,比任何钢琴版本都要早!魏因加特纳的诠释透着纯正的维也纳古典风格。1937年录制的三重协奏曲,独奏家们都是当时的重量级人物:

俄裔阿根廷小提琴家奥德诺波索夫时年二十三岁,是卡尔·弗莱什的弟子,刚获得布鲁塞尔比赛的第二名,担任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首席;大提琴家奥柏生于维也纳,是柯利希四重奏团的大提琴家;钢琴家莫拉雷斯则是著名钢琴家绍尔的妻子。“汉马克拉维亚”的管弦乐版初听很不习惯,好处是不同的乐器将线条整理得更为清晰可辨,缺点是失去了用钢琴演奏时的紧张度和应有的张力,尤其是第三乐章用乐团来演奏完全失去了钢琴那种空灵的效果;当然现在也很少有乐团演奏这个版本了。

1989年Pearl公司首次把这个协奏曲录音以CD发行,音质非常完美。

勃拉姆斯全套交响曲录制于1938年至1940年间,地点在伦敦,演奏风格很容易让人联想起1952年托斯卡尼尼在伦敦的现场录音。这些录音听起来丝毫不像是一位老人指挥的,充满了活力,渐慢和厚重与这个演释都不沾边,总的来说速度偏快、节奏稳定、条理清楚,突强的和弦听起来像刀切似的,毫无夸张的表情,没有过分的效果。他首次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在维也纳的演出(1896年)就包括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

除了德奥作品,魏因加特纳还是一位法国专家,尤其是柏辽兹的作品。《幻想交响曲》录制于声学录音时代的1925年,他的演释清新自然,层次清晰。以他那种细腻理性的诠释风格,能够成为法国音乐的出色诠释者是一点也不奇怪的。Shinseido的转录充分挖掘了录音的优点,效果基本可以接受。

德奥学派在十九世纪末有两位大指挥家同时又是大作曲家,一位是马勒,他在生前甚至被认为是职业指挥家,而作曲只是他的副业,遗憾的是他没有留下录音。

另一位就是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Strauss,1864—1949)。他早年受彪罗的影响,但很快就转向穆克的传统——反浪漫主义,避免情感的泛滥。在留存不多的影像资料中可以看到,理查指挥时动作很小,而且还时不时瞄一眼手表,根本不投入任何感情。

作为指挥家的理查首次登上指挥台是在1884年,指挥彪罗麾下的曼宁根管弦乐团;之后在慕尼黑歌剧院担任第三号指挥,在魏玛任教堂乐长,在拜罗伊特当助理指挥。他还指挥过柏林爱乐乐团、柏林歌剧院和维也纳歌剧院,都大受欢迎。理查·施特劳斯除了大量指挥自己的作品,对于格鲁克、莫扎特、贝多芬和瓦格纳的作品也很有贡献。

与那些年纪越大、指挥速度越慢的浪漫派大师不同,理查·施特劳斯的速度始终很快,他在1926年和1928年分别录制的贝多芬第七和第五交响曲就是很好的例子。

那时正值贝多芬逝世一百周年,各大唱片公司都想向这位伟人表示敬意,Polydor也不例外。他们计划发行贝多芬交响曲的录音,柏林爱乐乐团和柏林国家歌剧院分享了这个计划,指挥则由当时最伟大的人物——汉斯·普费茨纳(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八)、理查·施特劳斯(第五、第七)、奥斯卡·弗里德(第九)和埃里希·克莱伯(第二)来担任。这项计划一直到1933年才完成。理查的演释用“极其现代”来表示一点也不过分,不但快板乐章速度很快,连慢板都比一般的要快。如果能由当今的一流录音技术来录制的话,你八成会觉得这是阿巴多在二十一世纪的录音。

第七交响曲由于是声学录音,效果不佳,末乐章还作了大幅删节,仅有四分二十七秒,正好可以放在一面78转唱片里。第五交响曲“命运”的录音比“第七”只晚了两年,但那是电气录音,效果就好得多,不仅乐器的音质更好,而且还有良好的空间感。

那个时代的柏林国家歌剧院还没有现代乐团的合奏水平,而理查的排练也并不是非常卖力,因此难免有些不整齐的地方;但演奏毫不拖沓,动力十足。理查在速度上的变化极小,没有那个时代的指挥惯用的渐慢、延长或停顿,而且各个段落的比例完美而均衡。这样干脆利索的演释风格出现在那个时代是相当惊人且具有革命性的。

除了贝多芬交响曲以外,Preiser公司还收录了1928年理查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和柏林国家歌剧院乐团录制的一些歌剧序曲,包括格鲁克的《伊菲姬尼在奥利德》,莫扎特的《魔笛》,韦伯的《尤里安特》,瓦格纳的《漂泊的荷兰人》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科奈利乌斯的《巴格达的理发师》,以及他自己的两部管弦乐作品——《七面纱之舞》和《蒂尔的恶作剧》,都是非常精彩的录音,客观、准确,层次清晰。《魔笛》序曲的速度完全不逊于今天的任何古乐团。他对瓦格纳序曲的演释速度变化很有说服力,造成了音乐的流动和恰如其分的色彩对比,在今天是很难听到这么富有个性的演释的。有意思的是他还使用《爱之死》的素材,为《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前奏曲加上了结尾。

理查·施特劳斯指挥自己的交响乐作品当然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很幸运的是他留下了很多这样的录音,多数都是Polydor发行的。这些录音包括二十年代与柏林国立歌剧院录制的《蒂尔的恶作剧》《唐璜》《七面纱之舞》,1941年在慕尼黑与巴伐利亚国家管弦乐团录制的交响诗《英雄的生涯》《阿尔卑斯山交响曲》和《玫瑰骑士》中的圆舞曲。1944年在理查·施特劳斯八十寿辰之际,他又系统地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录制了自己的交响诗,除了上面提到的重新录了一遍以外,还包括非常重要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资产阶级绅士》组曲、《死与净化》和《家庭交响曲》,录音质量非常好。很遗憾的是他没有留下自己创作的完整歌剧录音。理查完全用精确的速度指挥自己的作品,在他的手里,这些复杂的交响音诗是如此的轻盈曼妙,展现出清晰的结构脉络。他曾在1922年写过题为《给一位年轻指挥的十条金规》的文章,其中有一条是“指挥《莎乐美》和《埃莱克特拉》的时候请把它们当成门德尔松的作品——童话音乐”。这也适用于他的交响诗。《英雄的生涯》在他的棒下听起来绝对没有像某些现代指挥那样厚重和冗长,而是流畅、色彩斑斓、结构清晰,总之一切都是那么细腻;《玫瑰骑士》也充满了华丽的色调,趣味盎然。1941年的录音由Dutton公司转录,1944年的录音由Preiser公司发行的三张CD收录,转录质量都很高。

同类推荐
  •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本书以作者二十余年来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和研究为基础写成,其所面向的读者群主要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
  • 国宝密码

    国宝密码

    国宝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证据,几百几千年过去了,它们是以怎样的方式被发现的,又经历了怎样的辗转流离,它们现在的命运又如何?本书将一一为您讲述国宝背后的历史真相与考古秘闻。
  • 山西民间工艺

    山西民间工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以下几方面东西的收藏方法、价值等:玉器、铜器、古币、杂项、常识。
  • 听傅雷讲艺术

    听傅雷讲艺术

    傅雷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更是一位成绩斐然的文艺批评家,他在文学、美术、音乐等领域中精深独到的见解,给后学者众多启示。
热门推荐
  • 李嘉诚全传

    李嘉诚全传

    “传记”部分,从李嘉诚祖上搬迁定居潮州开始,到其父李云经违背祖训下南洋,再到他年幼时就随父迁到香港,逐渐成长为华人世界首富,全面地反映了李嘉诚家族的传奇经历,对他的个人成长经历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对他创造的商业神话进行了再现。后两篇着重分析李嘉诚的管理智慧、资本运作技法、做人原则以及运用财富的高度,并对其旗下的几位香港打工皇帝进行了详细讲述,这是以前的李嘉诚传记中看不到的内容。
  • 重生之富贵闲人

    重生之富贵闲人

    前世,穿越女乔珍是尊贵无比的国公府世子夫人。投身宅斗事业,功成名就之时却心力交瘁而亡。这一世重生她再也不想尔虞我诈,斗来斗去。只想做个富贵闲人。可是重生了,准备向着新的人生目标全速前进时,却是满头黑线,鸭梨山大。这要怎么说?她真的不好意思说,没胆量说……
  • 能言善辩金口才(全集)

    能言善辩金口才(全集)

    能言善辩的口才,录语连珠的谈吐。是沟通的基础,是成功的法宝。能言善辩,小则可以欢乐,大则可以成就一个的事业。能言善辩的人,即使一无所有,也能驰聘天下。因为现今的社会,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摆脱困境,都需要善辩的口才,灵活的头脑。看一个人有没有素养,内看谈吐,外看着装。谈吐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这是衡量一个成功人士的重要标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独尊灵宝

    独尊灵宝

    通天灵宝,毁天,灭地,诛鬼神!灵宝出世,被炼丹世家少年南宫星月所得,但却为家族引来了灭顶之灾。正邪两道联手夺宝,数千族人被屠戮殆尽,只剩南宫星月一人勉强逃出!凭灵宝神威快速修炼,立誓要血债血偿!三界高手对他不停追杀,可是身怀灵宝的他又有何惧!仙来?诛仙!魔来?屠魔!为报血仇,一人与三界为敌又如何?
  • 重生之玉枝

    重生之玉枝

    陈骋,女,具有过目不忘和预测危险的能力。出生时有严重的心脏病,11岁因病离世。死后重生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深山中一位叫玉枝的同龄女孩儿身上。而且,她必须在山中至少生活六年。六年后,陈骋回到家乡,迎接她的又会是怎样的纠葛?
  • 不纠结的人生智慧

    不纠结的人生智慧

    韩国、日本、欧美万千人士都在追寻的终极幸福手册——《不纠结的人生智慧(别跟我过不去)》!年度心灵抚慰大作,温暖感动持续升温!纠结、痛苦、失望、遗憾、焦虑、内疚……这些负面情绪占据了我们的大部分生活,让原本精彩的人生黯然失色。越来越多的人变得纠结,体会不到宽容、真诚和美好。这是因为你在跟自己过不去!如果你能从全新的角度看待人生、看待自己,就会发现全然不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你完全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把强大的、乐观的、自信的自己挖掘出来。《不纠结的人生智慧(别跟我过不去)》从九大方面带你解读真实的自己,并配以心灵调适良方,让你读懂自己的生活,重新认识自己,快乐地工作、生活!本书由李素文著。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魅都:萤红之卷

    魅都:萤红之卷

    “拥有地狱新娘的项链,和死神一样玩冒险游戏……是惊悚连连的“死神来了”?还是智慧PK的悬疑《天机》?此刻,无人岛的秘密将与你一起揭晓……新衣街的古董店,老费在琢磨一颗异常光亮的红色琥珀石,那是传说中地狱新娘的项链,谁想拥有它谁想毁灭它?心理医生莫颜的家里住进来一位从天而降的住客,与死神一起玩的游戏惊悚又冒险……”
  • 总裁毒爱小蜜

    总裁毒爱小蜜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夏小北流年不利,应聘秘书不成,还在停车场被人莫名其妙的和谐了…四年后,身为寰宇首席秘书的她,一手牵着伶俐可爱的小男孩,一手为总裁大人张罗与温家千金的婚礼。寰宇公司,人人都传这男孩是夏小北和总裁的私生子,不然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怎么看怎么和总裁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呢?一个关于爱与错过的故事:“小时候,看着满天的星星,当流星飞过的时候,却总是来不及许愿;长大了,遇见了自己喜欢的人,却还是来不及。”雷允泽:他以为那天只是一场梦。一低头,就瞥见车垫上的女式衬衫纽扣。那是他在激情之下扯落的,她一定是没法走出去,才拿走了他的外套。车厢里还弥留着淡淡的香味,是她的味道。在他醒来之前,她就消失了。就像是灰姑娘12点的魔法,在午夜的钟声敲响之前,仓皇的离去。四年来,这个24小时秘书默默无闻的身边忙碌着,他以为她是可有可无、又或是心怀不轨的,直到她巧笑嫣然,携着他弟弟的手盛装出现在他面前,他才明白自己心里竟然是嫉妒的。叶绍谦:风流多情是叶三。偏偏遇上她这个毒舌小冤家。“小北,”他第一次这样亲昵的叫她的名字,他有那么多的女朋友,每个都有一个昵称,可他从来没这么亲密的叫过她。他知道自己他妈的没救了,就是丢人他也要问出来,要死他也得死得瞑目不是?“小北,”他按捺不住,一遍一遍叫着她的名字,“让我照顾你好不好……啊?”*******************************************************新坑《豪门长媳》:【雷允晴VS陆子鸣】青梅竹马终是敌不过露水姻缘,一张医院的DNA证明,将她彻底打入了炼狱。============================推荐区:渺的完结文《贱妾》【5折】都市文新坑《毒宠妹妹》【禁忌虐恋】:非常好看的都市文:《前妻请乖乖就范》黑帮杀手和女警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