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9000000021

第21章 其实浪漫不起来--答姚洋先生

听说《读书》(2002年)第四期上有人跟我商榷,心中先是一喜,作为一个学界的门外汉(顶多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有人理睬你的文章,不管怎么说都是值得高兴的事。及读到姚洋先生的文章后,未免又有点发愁:怎么将我和温铁军先生绑在一块儿批?温先生我素昧生平,但对其学问一向佩服得紧。在我看来,去年温先生在《读书》上的那两篇文章,无论眼界还是见识都是我那篇小文章无法企及的,捆在一起批将下去,客观上却是抬举了我,让我有叨光之嫌。在下虽然区区,但白占人家便宜毕竟心下难安,况且,温先生文章的立意跟我并不一样,强拉我给他陪绑,不仅姚先生板子多少打得难免有点冤,弄得我答辩起来都难,因为实在弄不清哪个板子是打在我屁股上的,如果不是,以我之浅陋是不便于替温先生作答的。

我的那篇小文,我以为意思非常简单明了(或者说浅陋),无非是说,中国农村的自治,需要利用传统的自组织资源,历史的经验证明,乡村组织资源的破坏,国家政权的下移和行政干预是不能逃其咎的(包括改革前全能式的政权网络),而现今以选举为特征的村民自治,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民主赐予,这种全然不理会传统,一味借行政之手嫁接民主的做法,其动机和效果都是可疑的。

作为一个还算知道一点历史的人,我对于古代社会并没有比姚先生更多的浪漫想象,绝没有将那时的农村都想象成五柳先生笔下的桃花源,不知汉,无论魏晋,但古代的乡村存在自治的状态,却是一个不需要过多争辩的事实。我不知道姚先生所谓的“真正的自治体”是指什么,是否有一某国标准的样板尺子在那里。如果那样也许学术研究就方便了,拿一个标尺去量好了,合则说yes否则说no,天下太平。古代社会固然国家法律也覆盖了乡村,但出了案子,民不举,官一般是不会究的,包括人命重案。农民无论对于《大明律》还是《大清律》统统全无概念,对他们来说,明了的只有两条: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与其说是法律意识,不如说是基本社会伦理意识更恰当。乡村固然没有“法律和执法机构”,但类似机能还是有的,不仅宗族可以有某些为国家默认的调解甚至执法功能,其他的一些社会组织有些时候也可以干类似的事。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香会在进香过程中对成员违规的处罚,就很难界定是否侵犯了官府的法律权限。往深点说,山西有些地区曾经有过“渠甲制”,这种民间的渠甲机构对用水区域就拥有某种法才有的制裁功能。

退一万步说,就算中国古代农村社会不算是自治,这个社会与中世纪欧洲的城堡也基本上没有共同之处,此封建非封建,这一点学术界已经说得太多了,应该属于一种常识了。至于拿秦晖书中“解放时”和前些年大邱庄的事来说明古代农村像中世纪欧洲的城堡,更是有不伦不类之嫌,姑且不论欧洲中世纪的城堡里是否充斥了恶霸,就是时段也不太对。

我承认,现在的中国农村已经非复昨日吴下阿蒙,精英的离去和社会的破败,道德的支离从晚清就已经开始了。现今的农民中有很多很多已经有了民工的身份,或者干脆进城安居。我也承认,在现代化过程中,城市化的进程与传统农村的破败恐怕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就中国而言,将农民变成市民和农场主,恐怕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而且能不能走通这条路还有疑问。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人都难以听任农村的破败,所有关心农村现状的人都知道,眼下农村的治理(这个词有点精英味,但一时找不到更合适的)刻不容缓,而农村的治理,一点不借助传统资源,全然嫁接,这对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水平依然不高的农村来说,恐怕未必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况且,我们知道,现在农村的危机,有很大程度有县以下政权网络(包括县)的原因,政权网络内的行政、法律、工商、税务等部门自我膨胀,自动寻租,是农民负担过重,甚至活不下去的主要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机构已经没有多少“服务”功能,它们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收取各种税费(包括大量的不合理收费)。事实证明,仅仅靠精简已经难以解决问题,只要这些机构存在,它们就会自我膨胀,然后,上演消肿--膨胀的循环,愈演愈烈,不知伊于胡底。关键问题在于,根本不能指望权力结构的自我约束和净化,而仅仅靠村级的“民主’又难以制衡来自上面的权力,特别当这种权力在为自己生存和“发展”而施展的时候。

所以,我曾经在一个小规模的国际学术会议上提出过政府退出的建议,作为一个会上惟一的曾经在中国中共党史系学习过的人,我当然知道这是根本行不通的事情,但我相信,之所以行不通,并不只是因为这个建议过于浪漫。

姚先生批评我们对于感性知觉过分依赖,但是他有时似乎对书本过分依赖了一些,以至于到了不顾事实的地步,“没有一个现代国家允许小单位的地方自治”,这话似乎说得太绝对了。“小单位”是什么概念?小到家庭吗?如果是我们现在“村”这个层次(国外很多市镇还没有我们的村规模大),我相信国外是有的,西方更是有的,不知道它们算不算现代。另外,“国家法律的深入使农民个体得到国家的保护”不假(我认为,这里“国家法律”前应该加“现代”两字,否则与姚先生的前论相抵牾),但这种深入同样也使农民个体受到国家机器的伤害,至少在现阶段,后者绝对不比前者要少。所以,简单地判定何为进步恐怕并不那么容易。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并不是反对村民选举这种“民主试验”,只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这样的农村试验已经由共产党人做过了,同样是作为手段来做的,做得很认真,可是并没有结出民主制度的果实来。其实,在那篇小文中,我并没有讨论民主的成本问题,是姚先生自己“牵强”了。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也许在姚先生那里,根本就不在乎乡村的自治,人家要的只是民主,而且是作为手段的民主,而我恰恰更在乎的是给农民一点自由的乡村自治。

在姚先生批评文章的最后,送给我和温铁军先生一顶对中国古代农村社会认识模糊且浪漫的帽子(我个人认为,这顶帽子放在温先生头上尤其冤),而且还将我们与那位要设立儒家人文保护区的北大教授相提并论,这样做,实在是委屈和糟蹋了人家,因为我个人根本就不是个儒学信奉者,而且对这种设立儒家人文保护区的高论一直是作为笑谈的。

同类推荐
  •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选取的《窄门》、《田园交响曲》和《背德者》都是纪德的代表作,合称“纪德三部曲”。作品都带有悲剧色彩,蕴含着作者对于人性与世俗冲突的思考。其中《田园交响曲》,被认为是作者最富自传性的作品。 纪德的作品非常早就传入了中国,引起了包括鲁迅在内的读者注意。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价值不仅没有被时间埋没,反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归根结底是他用自己的笔触动了人们的内心。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是“时光文库”系列之一。
  • 夜莺与玫瑰

    夜莺与玫瑰

    王尔德记叙的是生命里的美丽与哀愁——平凡生活里的爱,精神世界中的美,以及这两者的毁灭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痛苦,突出了神性的救赎与归宿。王尔德不再重复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一百年的陈词滥调,也不表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美好愿望,只用一种淡然超脱的口吻来讲述悲剧,借助人物交错的视角与眼光让读者听见渔人长长的叹息,夜莺最后命若游丝的歌声,小矮人哀哀的哭泣和他的心破裂的声音。他以不完美的童话反复叩问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矛盾与悖论、影射现实社会的困顿与复杂,以曲折的方式展现他对艺术、爱情及人生完美而纯粹的追求。
  •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本书以车为载体,用采访实录的形式写了39个开车人的故事。39个故事或感人,或心酸,或有趣,或苦涩,呈现了生活中普通人的丰富内心世界。
  •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组织(绝密行动)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组织(绝密行动)

    它是世界情报组织的开山鼻祖。破解超级机密,使盟军反败为胜;“月亮女神”一纸密码改变二战进程;风靡世界的007詹姆斯·邦德就是它的代名词; 它是“鼹鼠”最活跃的谍报机构,叛徒层出不穷;它也是最笨拙的情报组织,北极行动损失惨重,黄金计划成为世人笑柄。迷雾重重,鲜花与阴影相伴,揭秘世界情报机构的开闪鼻祖。
  •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百炼成神

    百炼成神

    炼狱是黑暗的尽头也是生命起初的摇篮,子民已在此安居千年。动荡从寻找天选之人开始,谁是被上天眷顾的幸运儿?他的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命运?
  • 教主,你又变身了

    教主,你又变身了

    在正派林立的江湖上,作为邪魔歪道的弟子,秋秋表示压力很大。在动荡不安的世道下,对于名字一听就很炮灰的她来说,压力也很大呀。她急需抱大腿,一不小心——错抱了动不动就会变身各种怪兽的教主大人……这下事情大发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王宠妻:腹黑小魔妃

    鬼王宠妻:腹黑小魔妃

    推荐一本新书《夫婿养成攻略》,这本书挺有意思的,搜索书名即可,么么哒!~八年前,她是性子软弱的庶女,嫡姐嫉恨她的美貌,嫡母送她去家庙,八年后,她是恶名昭彰的魔宫大小姐毒姬,正打算顺手教训渣爹毒母,却反而被渣爹当成礼物送给周王朝的鬼王。她正愁怎么接近鬼王,不如就顺了渣爹的意吧,不过,别以为这样她就会放过那些害过她的人了!大红的红盖头被人掀起,她巧笑倩兮的看着眼前的鬼王,似乎对方是一具供她研究的尸体,但是为毛对方的眼神也流露出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鬼王不应该面容丑恶恐怖吗?眼前这俊美如铸的美男又是谁?
  • 丑女变身:撞上恶魔遇上爱

    丑女变身:撞上恶魔遇上爱

    她,是一个丑到人神共愤的大丑女。她的出现几乎轰动了整个樱世高中,她被称为“樱世最丑女”,是樱世数一数二的重量级人物(这里指体重),然而,她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多重身份……他,是樱世的“校草第二”,家世好、脾气好,是众位女生们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几次偶然的相遇,他解救了被众人冷嘲热讽的她。感动之余,她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追到校草级的他,并为此进行了华丽的大变身。他们之间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共同期待,丑小鸭如何蜕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 极品全能高手

    极品全能高手

    【最火爆畅销书】一场车祸改变了我的平凡人生。各种奇遇接连而来。考试满分,刮刮乐必中,篮球天才,游泳健将选一个?不,老子就是全能。QQ群:203799451【花都出品,必定精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红楼迷梦之国士无双

    红楼迷梦之国士无双

    泱泱红楼,重重迷雾,慧心黛玉静堪迷局繁花之下,有暗流汹涌,笑面之内,有险恶之心。林家女儿有傲骨,宁赴清流不入污渠死而后生,看才情卓绝的黛玉怎样破茧成蝶;历尽波劫,慧黛玉终成无双国士。阅尽了人间险恶,看淡了儿女情长,心怀济民之志的黛玉,反而更令人着迷,是默默守候的如玉君子,是狂情肆意的异族王者,还是至高无上的帝王?他,他,他,都是绝世男儿一时之选,可哪一个才会是妹妹的归处?
  •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微因不仅是我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还曾是新月社的诗人。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本书收录了林微因一生的经典作品,分为文学和建筑两部分,文学部分收集了林徽因所作的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以及与友人的部分书信;建筑部分则收录了林微因在建筑领域昕发表过的一些精彩文章。
  • 毒妃惑三王:王妃娘娘碰不得

    毒妃惑三王:王妃娘娘碰不得

    她本是杀手,却在执行完任务以后,被另一个杀手组织暗杀,将死之时灵魂穿越异世。可谁知道,一醒来就发现自己清白以毁。这一世的她,母亲离奇而死,姐妹个怀心思,一道圣旨出嫁它国,本就命运多舛,还不知何故发现自己身体异变,待她得知真相之时,以是谁也碰不得的‘毒药’……他天宇国的妖孽太子,它日的王位继承者,奉旨娶亲以是勉强,却还在大婚当晚,看见了她胸前的‘吻痕’,这等羞辱怎能让他善罢甘休……他一袭白衣,温文尔雅,她危难之时,他为她不顾性命,对她有千般恩情,可有是为何对她说再无颜在站在她面前……还有一个他,银发蓝眸俊美妖冶,许她一生的承诺,却不知她是否夜愿相守……
  • 白门柳(第二部):秋露危城

    白门柳(第二部):秋露危城

    《秋露危城》为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的第二部。明朝国破君亡,面对南下的清军,聚集白门的士人阶层有的誓死坚守,有的仍热衷于私利,一时间,忠臣、奸臣、文人、才女轮番登场,在金陵演出一场令人唏嘘的悲喜剧。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和翔实的史实为经纬,编织成一幅层次分明、引人入胜的历史人物画卷。崇祯十七年,黄宗羲之弟中选贡生,他同弟弟一起去绍兴拜会老师刘宗周,在他家得知清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已死,奋力阻止老师自杀殉国。留都南京群龙无首,权力斗争混乱,拥护璐王和拥护福王的两派争执不休。钱谦益试图说服吕大器、雷縯祚拥立潞王,在城内散步针对福王的“七不可立”的公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