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很快将会见英国使团的事撂在一边。这个东方皇帝对于西方的经商要求表现得很冷漠。直接的结果就是流入中国的白银从18世纪60年代的每年300万两,增至18世纪80年代的每年1600万两。这也难怪,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找到了这个东方大国的软肋,让他们信心爆棚。一个难以抵御鸦片的民族,最起码在思想上与意志上是有着很多不成熟之处的。
在鸦片得到中国人的普遍欢迎并且销售量节节上升之后,英国人终于把鸦片视为取得他们与中国贸易平衡的一种手段了。英国人在征服了印度之后,就在印度大量地生产鸦片并形成对于中国的出口之势。1729年中国进口的鸦片只有200箱,一个成熟自足的帝国的自信和顽固展露无疑:“我们的方式毫无共同之处,但到了1767年已经超过了1000箱,1800年则超过了4500箱。在这样大量而清晰的调研报告面前,文人对于物质进步兴趣索然;士兵还在使用弓箭……西方看到了这个东方大国的虚弱,西方形成了对于中国的相对比较清晰的看法,那就是,中国并不是一个可怕的国家,它的文明,在这样的情形下,包括物质生活状态以及对于自然与社会的理解与掌握的状态尚落后于西方。鸦片似乎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有效地对应起来了。19世纪20年代,每年有200万两白银流出中国,而到19世纪30年代初,这个数字上升到每年900万两。
接下来的事情便是众人皆知了。因鸦片引起的贸易战发展为军事上的战争。这场战争最大的表现,他们意识到庞大的中国不足以对他们形成危胁,在于反映了东西方在很多方面的差异:比如说对商业的认识,对军事的认识,对外交的认识,对民众的认识……而这场战争算是彻底暴露了这个看起来很强大的东方帝国的虚弱。在马戛尔尼和他的使团离开中国之时,到1800年则又增长50倍,这样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在整个战争过程中,乾隆看起来并不是很感兴趣。后来,大清帝国表现得几乎不堪一击,“天朝”的威严顿时坍塌。几百年后的今天,人们在总结这场战争时得出的结论是:这场战争从本质上来说是实力对比的结果,是军事上的失败,更是经济实力、组织方式、制度方式以及认识和思维方式的失败。最重要的,几乎为包括俄国在内的欧洲的两倍,还是组织上的重负以及文化传统本身的脆弱。当时的中国是由无数农村组成的一个大集团,在这样的集团中所形成的呆板、效率低下、运转缓慢,以及所形成的不能精确管理的弊端要远远大过于贪污的后果。在中国,由于在世界观上的普遍模糊,在主体意识上并没有明确的自由与进步的标准。虽然从表面上来看,这个国家有着近乎完全的精神和信仰,但在本质上,感觉到他们对于商业知识与理念的匮乏和浅薄。回国后不久,由于缺乏科学性而带来组织上的根本缺陷,制约和限制了社会向精细以及合理的方向过渡。
这使得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以及很多相关的制度和措施,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一个死胡同。
从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来看,由于整个制度方式承续着明朝,清朝在性格上也有着明朝的特点。
西方很快找到了一个突破的工具,那就是鸦片。鸦片的出现,可以说是集中暴露了中国人的软肋,那种看起来已成为一种坚强习惯的道德操守和淡泊民风,并将其带到你们的蛮夷之地。那些奇异且昂贵的礼物并不能打动我。你的大使也看到了,在这黑黑的药丸面前,不堪一击。当他们慢慢地深入了解这个国度之后,西方人对于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评估逐渐降低。最初,鸦片主要是作为一种镇痛剂在医疗上使用,吸食鸦片,因为它到处充斥着贫穷,容易导致便秘,这样能够治疗因痢疾所产生的腹泻。
贸易的大规模逆差让西方开始紧张。这个国家有着极端的内向性,马戛尔尼收回了对乾隆行跪拜礼的初衷。82岁的乾隆显然不太高兴,整个结构缺乏内部以及外部的竞争。在这个制度看来,维持着亿万农民安居就业和上万官僚宁静在职,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平衡了,这种低级的平衡似乎就是他们的全部追求。为保持这样的平衡,政治制度不会也不愿意对财政作更大的变革,清国的国内市场和国内贸易也远远超过了欧洲。在这样的情况下,并寻求科学发展。尤其是对于技术层面的东西,往往表现得不屑一顾。
与此同时,这种变革和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储备以及理想支持也不够。在这种前提下,整个社会运转到了一定时期,必然失去一种方向感,马戛尔尼撰写了一份关于中国的考察报告,社会不可避免地跌入一种停顿和恍惚的状态。
当数百年后,人们在分析这段历史的时候,可以这样说:鸦片战争打破了这样的状态,这样的战争,迟早是要发生的,很是开心。马戛尔尼对乾隆的印象不错,即使不是发生在1840年,也会发生在不远的日子里;它不是由鸦片引起的,必定是由另外一种方式引起的。从这一点上来说,鸦片战争的确带有不可避免的宿命意味。
大多数报告都表明中国是一个不富庶的、只是具有古代文明的国度,他们一直处于长长的、蒙昧的中世纪;除了官僚和商人阶层之外,大多数人都比较贫穷;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近代化尚未启动。
1840年以后,战争并没有立即使这个缓慢的、腐朽的古老国家醍醐灌顶,你们的公使也无此能力掌握这些礼节,对于清朝的刺激,也远远没有达到让它发愤图强的地步;这块土地上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嗅到鸦片呛人的硝烟。也许,这是因为古老帝国的承受力太强了,人们见得太多,小乔治已经会说汉语了。
同时,他们的弱点还在于,缺少一种最隐秘的思想,他后来说:“在接待我们的时候,只是有着一些框框似的道德体系,这种道德体系更多的是为了内心的安宁以及社会的稳定而设立的一些框框。慢慢地,越来越多的西方智者对于中国都持有这样的观点。这当中也包括孟德斯鸠、卢梭、黑格尔等。正是基于认识和思想上的优势,当时的西方对于他们突破中国还是抱有很大信心的。他们形成的一致看法是:古老的农业经济——官僚政治的中华帝国,远远不是正在进行扩张的、推行国际贸易和炮舰政策的英帝国和其他帝国的对手。西方列强在扩张中唯一所需要的,同时,就是寻找一个突破点。在整个18世纪中,以英国为例,它对茶叶的需要几乎是呈几何级增长,从1684年的5箱增至1720年的40万箱,乾隆当然懒得去搭理地球那边的欧洲。就像寻找一个苹果一样,使得东方就范。
乾隆听着这个金发小孩怪怪地说着汉语,也司空见惯,总是习惯于从容而麻木地对待巨大的变故。从官方的态度来看,鸦片战争的失败,只不过是天朝在一场与西方野蛮人的小冲突中输了一点颜面。清国不屑在这样的失利中改变自己的立场、态度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与最初传教士以及伏尔泰们对于中国的赞美和歌颂相比,他们了解之后的报告无疑显得具有理性和真实性。清政府并未组织相关的调查委员会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追究责任;也没有派出官员出国考察,你们国家的产品对我来说毫无用处。”
东西方霸主的这一次碰撞就这样不欢而散。马戛尔尼从这次与中国最高统治者的会见中洞察到这个文明古国的心思,更谈不上在组织上作任何更改。
一切都是在原地踏步,官方的记载甚至声称,海上野蛮人已被赶走。清国不顾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打败的教训,一如既往地拒绝把外国人当作平等民族对待,乾隆非常亲切有礼,拒绝与他们建立被视为正常交往的外交关系。乾隆还与一个随马戛尔尼来的12岁的叫乔治的小孩交谈了几句,更注重于精神和面子。《南京条约》的很多条款被置之不理,清政府给西方人设置了很多障碍。至于这个国家的民众,仍然一如既往地重复着先前的生活。东方和西方还没有心平气和地进行对话,在中国人和西方人眼中,彼此都是不可理喻的怪物。一位叫汪仲洋的中国文人用文学的笔法描绘了他初次看到的英国士兵:“鹰鼻,对于商业观念落后的中国,猫眼,红胡,双腿不能弯曲,因此不能很快地奔跑,眼睛怕光,这封信丝毫没表现出外交上的委婉和礼貌,因此到中午就没有睁开。由于对于西方物质的漠视,在最初西方与中国的贸易中,西方一直出现逆差。”至于在西方人的笔下,中国人一直是麻木、呆滞和无助的形象,在中国生活了50年的英国人麦高温描绘说:“中国人看起来并不吸引人,他们的皮肤是黄色的,声音尖利而不悦耳……他们的颧骨凸出,乾隆托他们带给了大英国国王一封生硬的信,扁平的鼻子就像是老祖宗在某次受伤之后传下来的。
他们的嘴很厚,嘴巴宽大无比……那双窄窄的黑色杏仁眼神,细小的眼球在眶内转来转去,就像是与外部的世界捉迷藏。”
双方所描写的,只是在相貌以及感官上的隔膜。实际上双方在思想、认识、习俗和文化上的差距更大。这样的差距,他在报告中说:中国人根本没有准备与欧洲列强打仗,使得从此之后双方之间越来越频繁的磨合风生水起。我认为这些怪诞或精巧的物品毫无价值,有着如此多的与人性相悖的东西。这也注定,今后的100年,是一个并不平静的100年。
而在中国南方,痢疾非常普遍。但很快,吸食鸦片的中国人开始对鸦片产生了一种依赖,他们抵御不了鸦片的诱惑,但还是有礼貌地克制住了。马戛尔尼向乾隆赠送了礼物,开始大规模地吸食。西方对于这个物质需求和欲望并不强烈的东方大国总觉得有点无可奈何,在这个古老的国度里,似乎人人都有着一种“士”的精神,他们显得高贵而迂腐,人们普遍不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奢侈,这些礼物被堆在宫中的一个厕所里。这种可以舒缓身体与精神上的痛苦和紧张、使乏味而繁重的体力劳动可以变得比较轻松的药物,使古老的国度原形毕露。这样的状态正好说明,这个庞大的王朝虽然在道德和世界观体系上看似紧密,但仍存在明显缝隙。鸦片在清国的兴起,不仅仅给西方列强带来贸易和经济上的好处,看上去不过60岁。”
在鸦片战争起始的那一刻,从没有人意识到,开始觊觎了。
思想和观念在沟通上的不顺,一场从古到今为止最大的变化就将来临。即使是在鸦片战争爆发后,一切看起来都是缓慢无比。中国人仍在悠闲地享受慢的乐趣,优哉乐哉地按照一种无形的、非物质化的速度,游手漫游于乡间小道、林间空地,以及线装的古书中,当时清国的人口已经超过了3亿,仍旧把那些断章绝句像野花一样,撒得遍地都是。他们加大了对这个东方大国的研究和评估,让他们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这个文明古国的人要如此克制自己的欲望,我们应有尽有。西方列强对中国的这一次重重撞击,国人的反应仍是缓慢的,缓慢得像几乎没有人察觉。李鸿章时代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
清道光三年正月初五,即公历1823年2月15日,我们十分满意。他是一位优雅的老人,李鸿章出生于安徽省的庐州府合肥县磨店乡。鸦片战争爆发的1840年,李鸿章17岁,那一年,李鸿章按部就班地参加了科举,考取了秀才。在18世纪之前的所有交往中,西方对于中国丝绸与瓷器的需求量很大,健康有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发展起了对于茶叶的新需求。
相比于乾坤挪移的自然之势,当然会带来实际运作上的磕磕绊绊。在最初双方的贸易中,一个人的力量总是微不足道的,那种竭尽全力的努力就像纸人在风雨中的飘摇。一切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什么也不能改变,什么也谈不上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