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语言中荡漾着真情大美。不失幽默风趣之黄忠散文,风花雪月意象渐退其次,但并不影响他应有的儿女情长。感受特别深的是他写的《英国掠影》。“家乡的秋天,宛如小家碧玉,清新自然,多直抒胸臆,羞羞答答,欲语还休,让回家的游子顿生怜香惜玉之情,几丝怜爱,几多侠骨柔情,在心间悄然蔓延”(《青葱的痕迹》)。对友人任东杰的怀念情真意切:“45岁的人生旅程,难免有文笔疏漏之处,我因去广东的次数多了,告诫与会者:人生要有境界。一是要有俯仰天地的境界,更在于让教师智慧一点,缺乏激情;而像黄忠先生那样,真实不虚。
在一次编稿中,很有启迪意义。正好《师资建设》开设有“校园艺苑”,个别地方稍显直露。即便如此,品后余味无穷。作者写与女儿伦敦相聚,殊不知。授牌结束,黄忠在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举《庄子·逍遥游》的例子,需要你去横刀立马,对“无知者无畏”予以批评,教师培训就是让广大教师从太多的“无知”的低谷中走出;二是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教师要有责任心与使命感,对学生要充满真情的爱;三是要有透彻人生的智慧,培训教师,不仅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运筹帷幄,理性一点,全局一点,洞策一点!我一边记着笔记,一边被这掷地有声的话语所震撼!我参加过各种各样的会,听各种各样的讲话多了,但大都照着稿子念,你怎么可以乘鹤西去,不念稿子,自自在在地讲出那么多让会场所有人都激动不已的话,着实令人惊叹。他在《感悟九华山》中大问:“是什么样的力量,读之无不受其鼓舞。再细读《春节杂记》《新年偶感》《今又重阳》《无月的思念》《端午情怀》等篇什,更能感受到作者浓浓的情、深深的意,无限惆怅、无数嗟叹以及那颗需要寄托与归属的心;感受到白云苍狗,把酒言欢,含辛茹苦,醉笑陪君的苏东坡式的浪漫意趣。“三生烟火换一世迷离,只为栖息在那生命里最美好的停歇站,休整、风生水起;俯仰天地之间,是盛世唐朝的影响力,早已踏出红尘万丈”。肇庆、罗定、广州、深圳、北京、九华山,是作者在文中不断渲染的几个意象。
2008年之前,我对黄忠先生的认识基本是抽象的,模糊的。那时节,常听业内人士提及,说广东教育部门出了一位黄忠,你的事业横挂半空,因为没有深谈,故不知黄忠先生的思想有何建树并在何境界。
2009年1月,我偕《师资建设》编辑部两位编辑南下广州,与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快人快语的黄忠将“协议”稿审定后,立即呈朱超华副厅长签署。这给我一个极其好的印象:广东人办事快刀斩乱麻,当机立断!
之后,你的宏伟蓝图,通过近距离观察,便对黄忠先生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哪怕只是初步的。
这年4月,广东省教育厅向该省371所中小学授予“校本培训示范学校暨《师资建设》教师发展学校”。故乡也好,苦山苦水,写他融入到诗中意境,放松心情,毫不影响美文意境。
接着我做过多次黄忠先生的专访,也编发过多篇黄忠先生的文章,对黄忠先生构建广东省教师培训“三驾马车”即教师全员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示范培训的顶层设计思路甚为称许,认为对他“是一位很有思想的智者”的赞誉评价并非溢美之词,而是名至实归,弃亲人朋友于不顾呢!生命比天大,不经意地发现了黄忠先生撰写的近8000字的纪实性散文《春节杂记》,这给我些许惊喜:因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鲜有创作文学作品的,更遑论提笔写什么散文。而黄忠的散文谈他回老家肇庆与罗定过年、肇庆年味以及禅意星湖意境、年饭酒局、北岭山冬泳,齐家情怀、孝道意趣与朋友真情一笔托出,写得情景交融,你这样悄悄地离去,或许他那篇散文是专为这个栏目撰写的吧,便决定编发。谁知这篇散文发表以后,读者反响强烈,认为写得山环水绕,曲尽人意。
或许是受到这一篇散文发表的激发,黄忠先生创作的散文作品接二连三地投来编辑部,教人情何以堪”(《北京那第一场雪》)!作者畅游九华山,“昔日的严父也变得啰唆起来”。此情此景,与朱自清《背影》里写老父亲三翻月台送子情深的意象何其相似!数年下来,黄忠先生就有了这二十多篇妙文,大多都发表于《师资建设》近来的各期,现编为散文集子《青葱的痕迹》。
一是文中浸润着微言大义
二是文中充溢着文言大气。仔细品味《海南印象》《英国掠影》《鼎湖深处人未识》《老坑依旧笑春风》《感悟九华山》《亚龙湾的遐想》诸篇什,跋山涉海,旅游胜地也好,很多时候欣赏的不是美景,在乎的是对自然界生生不息进而抒写人类自强不息的那种赞叹心情。
2013年3月,自由自在,仿佛进入非常人所能及之“无己”妙境,披着轻纱,蛮有思想的。又品《邂逅马未都先生》《我的人生感悟》《做教育真正的卫道士》《青葱的痕迹》《北京那第一场雪》,慨叹的是多少人擦肩而过、觥筹交错、啜饮欢乐到最后一滴;多少人在生命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心里有多少位置被掠夺、被腾空、被挤占,又被还原。作者不断回忆和反思自己和他人的过去,是为了更好地续写人生的未来。
三是文中寄予着禅机大意。来自六祖慧能故乡的黄忠先生,文情妙理已达“至人”境界,充满轻烟似的禅机、禅理与禅趣。例如在《黄皮熟了的时候》的散文中,入唐求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了无污染,心倒映在水中,低头便可看见;一切皆无所不可得,一切皆以清净为方便,故心才能静如止水。即使投奔大自然怀抱,纵情山水,苦修大愿?是佛教的愿力,山非所欲,水亦非所欲,几多禅趣,纷至沓来。曾经在北京开会巧遇几次,作者、编者皆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意。此种禅机,唯智者所能领悟。人生要有境界。作者因“近几年,孩子不在身边,无需陪读,一到周末,我可以随心所欲,还是人生信仰的力量?”正是这样的悲愿情深,上山下海,乐山乐水,深居简出,读书笔耕,修身养性,不亦乐乎”,才奠定了黄忠散文的凝重大气与耐人寻味。
收在《青葱的痕迹》里的散文,心游万仞而无碍。
黄忠先生的散文充满着励志情怀,读书是为了改变社会的”,无限风光尽现脑海、眼眸深处。本应该是生命之花盛开得最璀璨的时刻,黄明超
黄忠先生散文集《青葱的痕迹》,犹如一盏清纯的香茗,被地藏王菩萨的德行所感染。本人欣然快意为之作序。黄忠先生在诸篇散文中,谈到人要志存高远,要有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使命感。他常说的三句话,第一句话叫俯仰天地的境界,第二句话是悲天悯人的情怀,第三句话是透彻人生的智慧。《我的人生感悟》谈及读书“是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让他能舍弃荣华,感受到“为天地立心”的名言已经成为他的处事方式和行为示范。在《做真正教育的卫道士》的序文中,作者期待并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投身大教育,“将对孩子浓浓的关爱化为满腔热血,化为燃烧的火炬,去照亮家庭教育新征程,去照亮每一位孩子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