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2300000040

第40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监察体制独立性的发展(2)

魏晋时期的司隶校尉与两汉时期相同,职责有二:其一监察京师百官,这是主职;其二掌管京畿诸郡的行政,这是兼职。司隶校尉的属官为从事史十二人。其中,都官从事史“至为雄剧,主察百官之犯法者”《通典》卷三十二《职官十四》。,是司隶校尉的主要助手,其主要职责就是监察。司隶校尉的官属建制如同州级,因而俗称司州。东晋太元中废除司隶校尉,原属司隶校尉的行政职能转而为扬州刺史。十六国时期匈奴汉国国主刘聪曾置左右司隶,具有监察职权。南朝各朝皆置扬州刺史或扬州牧,不再置司隶校尉。北魏、北齐亦置司州牧,只是京畿地区的行政长官,已不具备监察百官的职能。

散骑初为秦朝所置,无常职。西汉因袭,为加官,散骑有常侍侍郎与侍中黄门侍郎。东汉中,省散骑诸官。曹魏文帝黄初(220—226年)初年,复置散骑,合于中常侍,谓之散骑常侍。久任散骑常侍者为祭酒。蜀将孟达投降曹魏,魏文帝喜欢孟达的容貌,任以为散骑常侍,从而打破只用宦者的惯例。《通典》卷二十一《职官三》。散骑常侍最初定员四名,后来有超员,称为员外散骑常侍。同时,又置散骑侍郎,品秩较散骑常侍低。西晋泰始年间(265—274年),晋武帝命员外散骑常侍二人与散骑常侍“通直”,因而称为通直散骑常侍。同时,西晋还置有员外散骑侍郎。东晋太兴年间(318—321年),晋元帝命员外散骑侍郎二人与散骑侍郎“通员直”,因而称为通直散骑侍郎。以上六类散骑官的职责只是“骑而散从”,向皇帝提出规谏,不典具体事务,属于专事规谏君主的特种“监察”官。参见黄惠贤《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魏晋南北朝》,第283—287页。

西晋时期,散骑常侍与黄门侍郎共平尚书奏事,虽隶属门下,但是“别为一省”,称散骑省。《通典》卷二十一《职官三》。这使得谏官得到充分发展,散骑省成为专司谏诤的机构。东晋解除散骑省的“平尚书奏事”职权,而将中书之职归入散骑省,于是散骑省也执掌朝廷表诏,职权加重。南朝刘宋改散骑省为集书省,独立建制。这意味谏官组织自成系统。南齐时散骑侍郎、通直散骑侍郎、员外散骑侍郎并为集书省官职,但是散骑常侍为东省官。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员外散骑常侍最初虽为显职,但是通直、员外渐用衰老人士,所以散骑诸官逐渐受到轻视,并被世家大族排斥。更何况散骑诸官与御史系统不同,“监察”的对象不是臣僚,而是皇上,所以只能成为朝廷的摆饰。梁、陈以后,散骑诸官的地位日趋衰落。北魏与北齐皆设集书省,所谓“掌讽议左右,从容献纳”。集书省除统领诸散骑常侍、侍郎外,还统领谏议大夫、给事中等官,兼以出入王命,位在中书之右,但是监察仅为其职权之一。

在曹魏时期,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朝廷政务中心。尚书台也具有监察职能,由尚书省左丞兼管。尚书左丞的职责是,“主台内禁令,寝庙祠祀,朝仪礼制,选用署吏,急假兼纠弹之事”《通典》卷二十二《职官四》。。尚书左丞“纠弹”的范围主要在尚书台内,从这个角度讲,它是系统内部的监察主管。《通典》注引傅咸答辛旷诗序曰:“尚书左丞,弹八座以下,居万机之会,乃皇朝之司直,天台之管辖。”所谓八座,是指五曹尚书、左右仆射,加尚书令。尚书左丞在台内形成全面监察的权力,其原因在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职权扩大,地位超过了九卿。尚书各官处理政务的质量影响整个封建统治利益越来越大,左丞的纠弹权便应运发展,这样,上至令仆,下至令史,大至八座刑杀之议,小至是否按时上下班,均归入左丞纠弹范围。由于左丞此权主要旨在提高尚书机构的统治效率,尚书各官权力越扩大,左丞地位也愈显重要。参见祝总斌《魏晋南北朝尚书左丞纠弹职掌考》,《文史》1990年总32期。晋时孔坦为尚书左丞,“深为台中之所敬惮”(《晋书》卷七十八《孔坦传》)。北魏时邢虬为尚书左丞,“台阁肃然”(《魏书》卷六十五《邢虬传》)。

南北朝时期,尚书省中兼有监察职权的官员还有尚书左仆射,不过尚书左仆射的监察权限于台内。而尚书左丞则还具有更大的职权,除对台内监察外,还可以与另外两位监察主管司隶校尉和御史中丞互相“纠弹”,形成互为监察的关系。这样,就使监察官也被置于他人监察之下,有利于防范监察人员本身的腐败。尚书左丞与御史中丞互为监察的关系在隋唐以后逐渐制度化,这对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逐步健全具有重大的意义。

更有甚者,由于魏晋以后尚书台逐渐掌管全国政务,和其他机构之统治事务密切关联,很难截然分开,所以左丞由纠弹尚书各官很自然就向台外扩展,进而发展到从京师到地方已经没有左丞不可纠弹的官吏。这是魏晋南北朝左丞职掌的一大特点。参见祝总斌《魏晋南北朝尚书左丞纠弹职掌考》,《文史》1990年总32期。

第四节特任监察官员

魏晋南北朝监察体制中的官职大体分为三类,其第三类是特任监察官员,这是直接受命并直接控制于君主的监察官员。参见黄惠贤《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魏晋南北朝》,第293—303页。以下内容主要参照黄惠贤著作,恕不一一出注。它们是曹操的刺奸、曹魏与孙吴的校事、南朝的行事和典签、北魏的候官等。

王莽曾置所谓左、右刺奸。后来,东汉光武帝置刺奸将军,但只是一时的设置。东汉末的建安年间,曹操任司空,专制朝政。当时东汉朝廷迁都于许,而曹操的司空府驻邺城。许都的汉朝廷置有御史台,邺城的司空府设置刺奸主簿。在刺奸主簿之下,设左、右刺奸掾。曹操设置刺奸主簿的用意在于整肃实际总理大政的司空府吏治,因此刺奸行使的是类似御史中丞的职权。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建魏国,置校事官职。校事即抚军校事,又称抚军都尉。校事也是权宜之职,因为曹魏“大业草创,众官未备,而军旅勤苦,民心不安,乃有小罪,不可不察,故置校事,取其一切耳,然检御有方,不至纵恣也。此霸世之权宜,非帝王之正典”。后来校事权力逐渐扩张,乃至不可一世:“其后渐蒙见任,复为疾病,转相因仍,莫正其本。遂令上察宫庙,下摄众司,官无局业,职无分限,随意任情,唯心所适。法造于笔端,不依科诏;狱成于门下,不顾覆讯。”《三国志》卷十四《魏书·程晓传》。

校事初置时确实能够监察官员“奸罪”,有利于整顿吏治。但是,由于校事只对最高统治者一人负责,因而往往随最高统治者的爱憎行事。尔后,又发展到因个人的爱憎而作威作福。曹操专权时期,有民谣曰:“不畏曹公,但畏卢洪;卢洪尚可,赵达杀我!”《太平御览》卷二百四十一《职官部》三十九“都尉”条引《魏略》。卢洪、赵达都是曹操起用的校事,他们依仗曹操而狐假虎威,专横擅权,使校事逐渐失去最初“检御有方”的功能,成为权力之争的工具。时任法曹掾的高柔对卢洪、赵达进行抨击,并建议曹操检治他们。史载:“时置校事卢洪、赵达等,使察群下,柔谏曰:‘设官分职,各有所司。今置校事,既非居上信下之旨。又达等数以憎爱擅作威福,宜检治之。’太祖曰:‘卿知达等,恐不如吾也。要能刺举而辨众事,使贤人君子为之,则不能也。昔叔孙通用群盗,良有以也。’达等后奸利发,太祖杀之以谢于柔。”《三国志》卷二十四《魏书·高柔传》。对于高柔的建议,曹操的观点是,必须用卢洪、赵达这帮奸人,才能查出奸罪来。曹操的观点不无道理,然而,以奸治奸,只能更生奸猾,并不利于监察事务的正常进行。

曹魏代汉以后,继续任用出身寒门庶族者当校事,与御史台等机构同时从事监察。这样一来,校事体制不仅与御史台发生冲突,而且引发世家大族的不满与攻击。曹魏的文帝和明帝为了维护皇权,适当地压抑门阀势力,依然重用校事。嘉平元年(249年)发生“高平陵事变”,司马氏篡夺政权。世家大族出身的黄门侍郎程晓乘机上疏抨击抚军校事尹模,称“其治事,以刻暴为公严,以循理为怯弱。外则托天威以为声势,内则聚群奸以为腹心。大臣耻与分势,含忍而不言,小人畏其锋芒,郁结而无告。至使尹模公于目下肆其奸慝;罪恶之著,行路皆知,纤恶之过,积年不闻。既非《周礼》设官之意,又非《春秋》十等之义也”。他认为,“今外有公卿将校总统诸署,内有侍中尚书综理万机,司隶校尉督察京辇,御史中丞董摄宫殿,皆高选贤才以充其职,申明科诏以督其违。若此诸贤犹不足任,校事小吏,益不可信。若此诸贤各思尽忠,校事区区,亦复无益。若更高选国士以为校事,则是中丞司隶重增一官耳。若如旧选,尹模之奸今复发矣。进退推算,无所用之”。《三国志》卷十四《魏书·程晓传》。于是司马氏将校事废除。

孙权为了打击江东的世家,也于嘉禾年间(232—238年)置校事。孙吴的校事隶属于中书,又称中书典校,其职责为典校诸官府以及州郡文书,可以劾奏将相大臣。孙吴的校事虽然具有监察职责,但也是权力之争的工具。在孙吴的校事中权势最盛的是吕壹。“吕壹、秦博为中书,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壹等因此渐作威福,遂造作榷酤障管之利,举罪纠奸,纤介必闻,重以深案丑诬,毁短大臣,排陷无辜”《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顾雍传》。。被吕壹等“排陷”的不仅有一般臣僚,就连丞相顾雍、左将军朱据也未能免详见《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顾雍传》、卷五十七《吴书·朱据传》。。不过,孙权重用校事,很快就遭到江东世家大族的抵制,陆逊、潘睿、诸葛瑾、羊玄、步骘、朱然、吕岱等大臣都起而谴责吕壹。孙权在江东世家强大的压力下不得不“引咎责躬”《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孙权传》。,诛杀吕壹。建兴元年(252年)孙亮继位,诸葛恪任太傅辅政,校事制度被废止。

南朝为了加强对于地方的监察,特别设置了行事和典签。行事全称为行某府州事。刘宋元嘉六年(429年),以当时年仅十七岁的江夏王刘义恭为都督荆湘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镇守江陵,而以南阳刘湛领抚军长史,行府州事。此后,年幼的诸王出镇,均委任行事代为行使职权。于是,行事控制地方实权,出镇的诸王反而被架空。待到诸王年长之时,便与行事发生权力之争。刘宋孝武帝时,更是依靠行事作为耳目,以监视出镇的宗王。行事一般由宗王的主要僚佐长史或司马担任,大多为世家出身的子弟。

南朝刘宋皇帝还在出镇的宗王身边委派自己的亲信任典签,以监察宗王的举动。典签均为寒人出身,在晋朝职权不大,只是都督府中管理文书的官员。刘宋、梁、南齐间,宗王出镇地方,委派典签协助或代替宗王处理军政事务。特别是州郡议事,照例须写在纸签上,交由典签汇总、整理,因而典签逐渐成为朝廷在地方特置的监察官。典签对地方的监察权力主要体现在副署公文和向皇帝密报上。宗王或刺史向朝廷呈奏的公文,须由典签副署,方为有效。典签在一年中常常数次返回京城,向皇帝面陈事宜,以便皇帝及时了解宗王或刺史以及地方其他重要官员的动向。等回到地方以后,又以奉旨行事的名义,掌控宗王或刺史。发展到后来,典签最主要的职责就成了随时随地把宗王或刺史的言行及时上报皇帝。

典签的存在,使宗王以及地方官员均如芒刺在背,惶恐不得安宁。名义上镇守一方的宗王、刺史及所属官员只得对典签唯命是听,不敢有所得罪。一旦得罪典签,便会招来灾祸。史载:

“先是(南齐)高帝、武帝为诸王置典签帅,一方之事,悉以委之。每至觐接,辄留心顾问,刺史行事之美恶,系于典签之口,莫不折节推奉,恒虑弗及,于是威行州部,权重蕃君。武陵王晔为江州,性烈直不可忤。典签赵渥之曰:‘今出都易刺史。’及见武帝相诬,晔遂免还。”《南史》卷四十四《巴陵王子伦传》。

武陵王萧晔因为性情暴躁而得罪典签赵渥之,因此被免去方镇大员的职权。

典签不但协助和代理军政事务,而且还要照顾宗王的饮食起居,比行事更加接近宗王,实际上成为皇帝安插在宗王身边的监视器。

南齐末年,典签还都密报制度废除,典签的权势才减弱下来。

北朝也设有典签。北朝典签为州之内总管,但是却不见其有伺察推监之权,此或即南、北典签不同之处。

北魏前期的候官也属于特任的监察官员。北魏天兴四年(401年),道武帝撤销了建立不久的兰台,将监察职权划归于内省的候官曹。候官曹属于鲜卑官制系统的机构。鲜卑官制系统的官名大多取自然器物的名称,用以象征其职权方面的意义。候官的别名为白鹭,取白鹭延颈远望的寓意。兰台撤销后,候官曹发展成为庞大的机构,分为内、外,担负监察诸曹以及外部州镇的职责。文成帝时,候官曹的候官发展到数以千计。候官“至有微服杂乱于府寺间,以求百官疵失。其所穷治,有司苦加讯恻,而多相诬逮,辄劾以不敬”(《魏书》卷一百一十一《刑罚志》)。此类候官的性质,与其说是监察官,倒不如说是密探。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年),候官的势力逐渐削弱。

魏晋南北朝虽然是政治动乱、战争频仍的时代,但是各朝在监察官吏的问题上都十分重视。因此,无论是专职监察机构,还是兼职监察机构,以及特任监察机构都有所发展。只是监察职权常常被使用于权力之争,因而对于消除官场腐败的力度往往不大。

同类推荐
  • 大名师范志

    大名师范志

    大名七师党组织建立后,以扩大“读书会”名义吸收更多学生参加革命活动,组织他们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抨击黑暗势力,在社会上颇有影响。至1927年1月,大名七师党组织在校内又发展10多人,其中有解蕴山、裴志耕、曾则西等。此时,赵纪彬、刘大风和李大山三人到北京,经李素若、刘伯庄联系,找到了中共北方区委、汇报了大名七师党组织的工作,并提出去武汉学习的要求。
  •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特别是紧密联系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以党章和党中央颁布的相关条例为依据,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行为规范进行了解读。根据党员行为不同性质,本书分别设专章对政治行为规范、组织行为规范、经济行为规范、职业行为规范、道德行为规范、廉政行为规范等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讲解,涵盖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本书可以帮助广大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员行为规范的了解,提高认识,规范行为,牢记并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 中国梦

    中国梦

    《中国梦》系统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和实现中国梦与创业就业、税收、土地制度、环境等问题以及创新、城市化道路、财政、国企监管、收入分配等体制改革的内在联系,科学总结出在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策选择和努力方向。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对广大领导干部在改革攻坚期进一步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促进中国梦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从现代政治学、现代政党文明的视角。全方位、体地展示和解读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的思想发展及其政治实践,剖析李大利政党观总结其建党理念,揭示李大钊在矢志于中华民旌解放事业的道路上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耐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
  • 蓝色战略(全集)

    蓝色战略(全集)

    学者王伟用大历史观的视野,从地缘的角度结合海洋热点,逐层剥离隐藏在南海、东海岛礁纷争背后的美国阴谋,将复杂多变的我国周边的海洋问题全景呈现出来,带我们了解其形成的由来以及未来走向。
热门推荐
  •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16位超人气作者,34篇风格迥异的美文。三个篇章,分别讲述现世家常、生活态度与温情励志,给你一次温暖、清晰、沁人心脾的文学享受。它不会为你打开新的世界,也不会让你增长见识,更不可能教你花草的培育方法,它给你的只是一种短暂的享受,一种或温暖、或体贴、或柔美的感觉。这里有对爱情的剖析,对青春的反思,对世态的感叹,以及内心的挣扎,些许自嘲、自怜、自叹,以及自我鼓励,还有一些小色色、小羞羞。这就是现实,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所思、所想、所见、所经历的真实,我们柔软、犀利、纠结,但满怀希望。34篇不同感觉,不同色彩,不同香味的美文,犹如34朵鲜花,请你轻轻摘下,栽种在心里。
  • 乾隆皇帝:天步艰难

    乾隆皇帝:天步艰难

    进入壮年的乾隆皇帝文治武功,为营造与挽救清王朝的辉煌盛世而宵衣旰食。乾隆南下江南,傅恒成都点兵,进军大小金川;钦差大臣福康安与刘墉微服私访,擒拿女教主“一枝花”余党,却无意中查出纪昀的一大命案;而此时,和珅、弘昼、阿桂等人与甘肃总督勒尔谨、王亶望之间又铺展开一连串殊死争斗。正值乾隆南巡回京之途,贤惠的富皇后命悬德州,而爱妃昧娘以六甲之身避祸,襁褓中的阿哥又横遭天花之疫……
  • 谁让我心动(好看系列)

    谁让我心动(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傲世圣尊

    傲世圣尊

    原始之地,五劫降世,一个身世如迷的少年,身带诡异神纹,自万古封禁之地而出。自此,新的格局开启。美女神魂换胎易体相伴,助少年屠妖魔,斩神皇,破神界万族,搅天地乱局,一步一步,踏上至尊之路!
  • 性保健中药

    性保健中药

    本书为“性保健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四十四种有调节人的性兴奋水平和性保健作用中药的性味、归经、配伍、应用。内容丰富、健康实用。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抗日之天狼突击队

    抗日之天狼突击队

    华夏最神秘的天狼特种部队指挥官高东,在一次秘密行动中带着两名属下穿越到了抗日战场。华夏大地狼烟四起,日本侵略者疯狂如野兽。国家危急,民族危急,四万万同胞危急。高东在这铁与血,火于泪的年代重组天狼突击队。招兵买马,训练跨时代特种兵部队。杀鬼子,灭伪军,斩首鬼子将军。可在战斗中高东却发现,他被穿越到这个时代并非偶然。一支同样装备精良的日本兵,同样出现在了这个时代。到底背后有什么样的阴谋,且看高东带领特种兵如何逆转战争。群号480041564生有中华魂,死有英雄气。小鬼子,我华夏男儿的热血,从我高东到这战场...
  • 每个女孩都是女神

    每个女孩都是女神

    一本小书,改变了西方成千上万少女的命运,让她们在阳光下令人大吃一惊:“上帝!这是原来的爱伦吗?真不敢相信,她是我见到的最可爱的女孩子!”这是吹牛吧?要不,就是迷信?哼哼,你可不要以为,攀比、虚荣才是女孩子获得自信的好办法;你更不要以为,心灵暗示和巧妙的呼吸就是巫术。这种最早在美国校园中流行的灵修方法,由著名心理大师梅姬·阿贝蒂专为女生定制,如今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风靡全世界。“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玩又这样神奇的修炼方法!我们的生活有了新的动力!我们好像征服了全世界!我们幸福极了!”这是全世界的快乐回音。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国古代将军传

    中国古代将军传

    这本《中国古代将军传》选取了历代将帅,为之立传,上起先秦的伊尹,下迄清季的聂士成。中国古代的将帅数目之多,不可胜计,本书所选取的是其中最着名、最具代表性的。虽然管窥锥指,不能全部囊括,但读者可以窥一斑而想见全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