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2300000040

第40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监察体制独立性的发展(2)

魏晋时期的司隶校尉与两汉时期相同,职责有二:其一监察京师百官,这是主职;其二掌管京畿诸郡的行政,这是兼职。司隶校尉的属官为从事史十二人。其中,都官从事史“至为雄剧,主察百官之犯法者”《通典》卷三十二《职官十四》。,是司隶校尉的主要助手,其主要职责就是监察。司隶校尉的官属建制如同州级,因而俗称司州。东晋太元中废除司隶校尉,原属司隶校尉的行政职能转而为扬州刺史。十六国时期匈奴汉国国主刘聪曾置左右司隶,具有监察职权。南朝各朝皆置扬州刺史或扬州牧,不再置司隶校尉。北魏、北齐亦置司州牧,只是京畿地区的行政长官,已不具备监察百官的职能。

散骑初为秦朝所置,无常职。西汉因袭,为加官,散骑有常侍侍郎与侍中黄门侍郎。东汉中,省散骑诸官。曹魏文帝黄初(220—226年)初年,复置散骑,合于中常侍,谓之散骑常侍。久任散骑常侍者为祭酒。蜀将孟达投降曹魏,魏文帝喜欢孟达的容貌,任以为散骑常侍,从而打破只用宦者的惯例。《通典》卷二十一《职官三》。散骑常侍最初定员四名,后来有超员,称为员外散骑常侍。同时,又置散骑侍郎,品秩较散骑常侍低。西晋泰始年间(265—274年),晋武帝命员外散骑常侍二人与散骑常侍“通直”,因而称为通直散骑常侍。同时,西晋还置有员外散骑侍郎。东晋太兴年间(318—321年),晋元帝命员外散骑侍郎二人与散骑侍郎“通员直”,因而称为通直散骑侍郎。以上六类散骑官的职责只是“骑而散从”,向皇帝提出规谏,不典具体事务,属于专事规谏君主的特种“监察”官。参见黄惠贤《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魏晋南北朝》,第283—287页。

西晋时期,散骑常侍与黄门侍郎共平尚书奏事,虽隶属门下,但是“别为一省”,称散骑省。《通典》卷二十一《职官三》。这使得谏官得到充分发展,散骑省成为专司谏诤的机构。东晋解除散骑省的“平尚书奏事”职权,而将中书之职归入散骑省,于是散骑省也执掌朝廷表诏,职权加重。南朝刘宋改散骑省为集书省,独立建制。这意味谏官组织自成系统。南齐时散骑侍郎、通直散骑侍郎、员外散骑侍郎并为集书省官职,但是散骑常侍为东省官。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员外散骑常侍最初虽为显职,但是通直、员外渐用衰老人士,所以散骑诸官逐渐受到轻视,并被世家大族排斥。更何况散骑诸官与御史系统不同,“监察”的对象不是臣僚,而是皇上,所以只能成为朝廷的摆饰。梁、陈以后,散骑诸官的地位日趋衰落。北魏与北齐皆设集书省,所谓“掌讽议左右,从容献纳”。集书省除统领诸散骑常侍、侍郎外,还统领谏议大夫、给事中等官,兼以出入王命,位在中书之右,但是监察仅为其职权之一。

在曹魏时期,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朝廷政务中心。尚书台也具有监察职能,由尚书省左丞兼管。尚书左丞的职责是,“主台内禁令,寝庙祠祀,朝仪礼制,选用署吏,急假兼纠弹之事”《通典》卷二十二《职官四》。。尚书左丞“纠弹”的范围主要在尚书台内,从这个角度讲,它是系统内部的监察主管。《通典》注引傅咸答辛旷诗序曰:“尚书左丞,弹八座以下,居万机之会,乃皇朝之司直,天台之管辖。”所谓八座,是指五曹尚书、左右仆射,加尚书令。尚书左丞在台内形成全面监察的权力,其原因在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职权扩大,地位超过了九卿。尚书各官处理政务的质量影响整个封建统治利益越来越大,左丞的纠弹权便应运发展,这样,上至令仆,下至令史,大至八座刑杀之议,小至是否按时上下班,均归入左丞纠弹范围。由于左丞此权主要旨在提高尚书机构的统治效率,尚书各官权力越扩大,左丞地位也愈显重要。参见祝总斌《魏晋南北朝尚书左丞纠弹职掌考》,《文史》1990年总32期。晋时孔坦为尚书左丞,“深为台中之所敬惮”(《晋书》卷七十八《孔坦传》)。北魏时邢虬为尚书左丞,“台阁肃然”(《魏书》卷六十五《邢虬传》)。

南北朝时期,尚书省中兼有监察职权的官员还有尚书左仆射,不过尚书左仆射的监察权限于台内。而尚书左丞则还具有更大的职权,除对台内监察外,还可以与另外两位监察主管司隶校尉和御史中丞互相“纠弹”,形成互为监察的关系。这样,就使监察官也被置于他人监察之下,有利于防范监察人员本身的腐败。尚书左丞与御史中丞互为监察的关系在隋唐以后逐渐制度化,这对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逐步健全具有重大的意义。

更有甚者,由于魏晋以后尚书台逐渐掌管全国政务,和其他机构之统治事务密切关联,很难截然分开,所以左丞由纠弹尚书各官很自然就向台外扩展,进而发展到从京师到地方已经没有左丞不可纠弹的官吏。这是魏晋南北朝左丞职掌的一大特点。参见祝总斌《魏晋南北朝尚书左丞纠弹职掌考》,《文史》1990年总32期。

第四节特任监察官员

魏晋南北朝监察体制中的官职大体分为三类,其第三类是特任监察官员,这是直接受命并直接控制于君主的监察官员。参见黄惠贤《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魏晋南北朝》,第293—303页。以下内容主要参照黄惠贤著作,恕不一一出注。它们是曹操的刺奸、曹魏与孙吴的校事、南朝的行事和典签、北魏的候官等。

王莽曾置所谓左、右刺奸。后来,东汉光武帝置刺奸将军,但只是一时的设置。东汉末的建安年间,曹操任司空,专制朝政。当时东汉朝廷迁都于许,而曹操的司空府驻邺城。许都的汉朝廷置有御史台,邺城的司空府设置刺奸主簿。在刺奸主簿之下,设左、右刺奸掾。曹操设置刺奸主簿的用意在于整肃实际总理大政的司空府吏治,因此刺奸行使的是类似御史中丞的职权。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建魏国,置校事官职。校事即抚军校事,又称抚军都尉。校事也是权宜之职,因为曹魏“大业草创,众官未备,而军旅勤苦,民心不安,乃有小罪,不可不察,故置校事,取其一切耳,然检御有方,不至纵恣也。此霸世之权宜,非帝王之正典”。后来校事权力逐渐扩张,乃至不可一世:“其后渐蒙见任,复为疾病,转相因仍,莫正其本。遂令上察宫庙,下摄众司,官无局业,职无分限,随意任情,唯心所适。法造于笔端,不依科诏;狱成于门下,不顾覆讯。”《三国志》卷十四《魏书·程晓传》。

校事初置时确实能够监察官员“奸罪”,有利于整顿吏治。但是,由于校事只对最高统治者一人负责,因而往往随最高统治者的爱憎行事。尔后,又发展到因个人的爱憎而作威作福。曹操专权时期,有民谣曰:“不畏曹公,但畏卢洪;卢洪尚可,赵达杀我!”《太平御览》卷二百四十一《职官部》三十九“都尉”条引《魏略》。卢洪、赵达都是曹操起用的校事,他们依仗曹操而狐假虎威,专横擅权,使校事逐渐失去最初“检御有方”的功能,成为权力之争的工具。时任法曹掾的高柔对卢洪、赵达进行抨击,并建议曹操检治他们。史载:“时置校事卢洪、赵达等,使察群下,柔谏曰:‘设官分职,各有所司。今置校事,既非居上信下之旨。又达等数以憎爱擅作威福,宜检治之。’太祖曰:‘卿知达等,恐不如吾也。要能刺举而辨众事,使贤人君子为之,则不能也。昔叔孙通用群盗,良有以也。’达等后奸利发,太祖杀之以谢于柔。”《三国志》卷二十四《魏书·高柔传》。对于高柔的建议,曹操的观点是,必须用卢洪、赵达这帮奸人,才能查出奸罪来。曹操的观点不无道理,然而,以奸治奸,只能更生奸猾,并不利于监察事务的正常进行。

曹魏代汉以后,继续任用出身寒门庶族者当校事,与御史台等机构同时从事监察。这样一来,校事体制不仅与御史台发生冲突,而且引发世家大族的不满与攻击。曹魏的文帝和明帝为了维护皇权,适当地压抑门阀势力,依然重用校事。嘉平元年(249年)发生“高平陵事变”,司马氏篡夺政权。世家大族出身的黄门侍郎程晓乘机上疏抨击抚军校事尹模,称“其治事,以刻暴为公严,以循理为怯弱。外则托天威以为声势,内则聚群奸以为腹心。大臣耻与分势,含忍而不言,小人畏其锋芒,郁结而无告。至使尹模公于目下肆其奸慝;罪恶之著,行路皆知,纤恶之过,积年不闻。既非《周礼》设官之意,又非《春秋》十等之义也”。他认为,“今外有公卿将校总统诸署,内有侍中尚书综理万机,司隶校尉督察京辇,御史中丞董摄宫殿,皆高选贤才以充其职,申明科诏以督其违。若此诸贤犹不足任,校事小吏,益不可信。若此诸贤各思尽忠,校事区区,亦复无益。若更高选国士以为校事,则是中丞司隶重增一官耳。若如旧选,尹模之奸今复发矣。进退推算,无所用之”。《三国志》卷十四《魏书·程晓传》。于是司马氏将校事废除。

孙权为了打击江东的世家,也于嘉禾年间(232—238年)置校事。孙吴的校事隶属于中书,又称中书典校,其职责为典校诸官府以及州郡文书,可以劾奏将相大臣。孙吴的校事虽然具有监察职责,但也是权力之争的工具。在孙吴的校事中权势最盛的是吕壹。“吕壹、秦博为中书,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壹等因此渐作威福,遂造作榷酤障管之利,举罪纠奸,纤介必闻,重以深案丑诬,毁短大臣,排陷无辜”《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顾雍传》。。被吕壹等“排陷”的不仅有一般臣僚,就连丞相顾雍、左将军朱据也未能免详见《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顾雍传》、卷五十七《吴书·朱据传》。。不过,孙权重用校事,很快就遭到江东世家大族的抵制,陆逊、潘睿、诸葛瑾、羊玄、步骘、朱然、吕岱等大臣都起而谴责吕壹。孙权在江东世家强大的压力下不得不“引咎责躬”《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孙权传》。,诛杀吕壹。建兴元年(252年)孙亮继位,诸葛恪任太傅辅政,校事制度被废止。

南朝为了加强对于地方的监察,特别设置了行事和典签。行事全称为行某府州事。刘宋元嘉六年(429年),以当时年仅十七岁的江夏王刘义恭为都督荆湘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镇守江陵,而以南阳刘湛领抚军长史,行府州事。此后,年幼的诸王出镇,均委任行事代为行使职权。于是,行事控制地方实权,出镇的诸王反而被架空。待到诸王年长之时,便与行事发生权力之争。刘宋孝武帝时,更是依靠行事作为耳目,以监视出镇的宗王。行事一般由宗王的主要僚佐长史或司马担任,大多为世家出身的子弟。

南朝刘宋皇帝还在出镇的宗王身边委派自己的亲信任典签,以监察宗王的举动。典签均为寒人出身,在晋朝职权不大,只是都督府中管理文书的官员。刘宋、梁、南齐间,宗王出镇地方,委派典签协助或代替宗王处理军政事务。特别是州郡议事,照例须写在纸签上,交由典签汇总、整理,因而典签逐渐成为朝廷在地方特置的监察官。典签对地方的监察权力主要体现在副署公文和向皇帝密报上。宗王或刺史向朝廷呈奏的公文,须由典签副署,方为有效。典签在一年中常常数次返回京城,向皇帝面陈事宜,以便皇帝及时了解宗王或刺史以及地方其他重要官员的动向。等回到地方以后,又以奉旨行事的名义,掌控宗王或刺史。发展到后来,典签最主要的职责就成了随时随地把宗王或刺史的言行及时上报皇帝。

典签的存在,使宗王以及地方官员均如芒刺在背,惶恐不得安宁。名义上镇守一方的宗王、刺史及所属官员只得对典签唯命是听,不敢有所得罪。一旦得罪典签,便会招来灾祸。史载:

“先是(南齐)高帝、武帝为诸王置典签帅,一方之事,悉以委之。每至觐接,辄留心顾问,刺史行事之美恶,系于典签之口,莫不折节推奉,恒虑弗及,于是威行州部,权重蕃君。武陵王晔为江州,性烈直不可忤。典签赵渥之曰:‘今出都易刺史。’及见武帝相诬,晔遂免还。”《南史》卷四十四《巴陵王子伦传》。

武陵王萧晔因为性情暴躁而得罪典签赵渥之,因此被免去方镇大员的职权。

典签不但协助和代理军政事务,而且还要照顾宗王的饮食起居,比行事更加接近宗王,实际上成为皇帝安插在宗王身边的监视器。

南齐末年,典签还都密报制度废除,典签的权势才减弱下来。

北朝也设有典签。北朝典签为州之内总管,但是却不见其有伺察推监之权,此或即南、北典签不同之处。

北魏前期的候官也属于特任的监察官员。北魏天兴四年(401年),道武帝撤销了建立不久的兰台,将监察职权划归于内省的候官曹。候官曹属于鲜卑官制系统的机构。鲜卑官制系统的官名大多取自然器物的名称,用以象征其职权方面的意义。候官的别名为白鹭,取白鹭延颈远望的寓意。兰台撤销后,候官曹发展成为庞大的机构,分为内、外,担负监察诸曹以及外部州镇的职责。文成帝时,候官曹的候官发展到数以千计。候官“至有微服杂乱于府寺间,以求百官疵失。其所穷治,有司苦加讯恻,而多相诬逮,辄劾以不敬”(《魏书》卷一百一十一《刑罚志》)。此类候官的性质,与其说是监察官,倒不如说是密探。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年),候官的势力逐渐削弱。

魏晋南北朝虽然是政治动乱、战争频仍的时代,但是各朝在监察官吏的问题上都十分重视。因此,无论是专职监察机构,还是兼职监察机构,以及特任监察机构都有所发展。只是监察职权常常被使用于权力之争,因而对于消除官场腐败的力度往往不大。

同类推荐
  •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中国企业应该从生产和营销两方面避免反倾销诉讼的产生。一方面,企业应强化创新意识和品牌观念,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由“以价取胜”转为“以质取胜”和“以新取胜”。企业应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以及档案制度,为应对反倾销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应采用现代国际营销手段,积极利用商标、原产地标志、包装、款式、公关、广告等多种非价格竞争手段,推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企业还应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工作,优化产品的市场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战略,避免由个别国家反倾销引发的连锁性反应。企业还必须加强业内合作,建立起反倾销预警机制,规避反倾销带来的贸易风险。
  •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人人都能读懂的新常态!《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由郑永年、林毅夫、俞可平、王辉耀等国内外最著名、影响力巨大的经济学家、学者围绕忧患政府、收入再分配、反腐败运动、新移民、政治经济新秩序、改革途径等时政热点撰文,把脉中国经济发展轨迹、预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财经类图书,是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反思和发展走向的思考和预测。
  •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多种解释路径。人们固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克什米尔问题,但对其来龙去脉进行详细考查之后可以发现,它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无不受亚洲地缘政治的影响。《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1947-1974)》将运用地缘政治理论来对它进行阐释。
  •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

    黄利鸣、宋俭、王智、杨建国著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以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主导,从中国政党政治协商的历史演进、协商民主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党协商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党协商与参政党实践,以及加强参政党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五个方面,探讨中国政党政治协商的渊源以及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语境下政党协商的理论与实践,旨在探求当代中国政党协商发展的合理化路径。
  •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热门推荐
  • 李嘉诚60年经商的黄金法则

    李嘉诚60年经商的黄金法则

    华人第一富商60年商战不败的经商哲学!精确解读“超人”的经商理念,深刻剖析“商神”的管理模式。李嘉诚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他在商海中用心探索,大胆实践的结果,值得有志于在商场上大展宏图的人细细品味,学习领悟它的经商经验,处事风格,做人魅力……
  • 空速星痕

    空速星痕

    【小三新书《阴阳冕》已经注册】将会在本周日,斗罗大陆结束的同时开始上传更新,麻烦大家先收藏、推荐一下,谢谢。阴阳冕书号:1436015下面的直通车也可以直接点过去。【小三出品,必属精品,全新设定,酬谢书友】
  • 许三多精神:打造不抛弃不放弃的优秀员工

    许三多精神:打造不抛弃不放弃的优秀员工

    培养“不抛弃、不放弃”的王牌员工,缔造“士兵突击”式的超战斗力团队,铸就“钢七连”式组织的全套落实方案。“许三多精神”折射出许多正在被国内外优秀企业、员工成功实践的职业理念。在商业伦理和社会价值观日趋功利化的时代,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关于企业和个人全面和谐成长的、多赢的生存哲学。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欢乐颂(第二季)

    欢乐颂(第二季)

    《欢乐颂2》5月11日东方卫视、浙江卫视开播,五美回归,恋情发展状况百出!22楼五朵金花的工作和感情及心路历程几乎都有了重大突破。樊胜美家里的破事儿依然不断,好在樊美眉换了工作涨了薪,尽管理智上樊美眉决定开始自己的生活,但情感上仍时常陷于家的泥淖。绿叶王柏川依然在身畔,两人各自撕下面具坦诚相待,双方的家庭却成了最大的阻力?樊美眉的爱和未来何去何从?关雎尔顺利通过一年实习期,同事好友中不断有爱慕者示意。小姑娘的心,开始摇摇晃晃。爱谁,爱吗?一番挣扎后,小关关利剑斩情丝,哪怕没有天生美貌,却也不肯将就。小关成为剩女的潜质,大大的啊。
  • 城堡之心

    城堡之心

    被浓雾隔离的莱恩子爵领,无数次的魔物攻城战,一名年轻的骑士侍从在初次遭遇恶魔的战斗中身受重伤,昏迷三天后才醒来,这昏迷的三天成为小侍从走向辉煌英雄之路的起点,因为谁也不知道,他的心脏已经在胸腔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巍峨庄严的城堡!手握人类主城,建立辉煌功绩,黑暗笼罩世界,城堡之心不灭!向新旧书友推荐一下自己的同站作品——炼金之刃
  • 绝世夜凰

    绝世夜凰

    夜落雪---她是基地的王者,黑暗的王者。夜落雪---月之大陆夜家三小姐,夜城人人知晓的废物野种三小姐。重生的她抛掉三小姐的头衔,女扮男装行走天下修炼灵力走上强者之路,从此大陆无数男女为她疯狂。且看她在异世契神兽如何解开身世之谜,一步步走向世界的顶端。★他说∶我既然承认了你是我的主人,我便会用我的命来守护你。他说∶本少爷看上的人就必须得看上本少爷。他说∶落雪,我不管你是谁,我不知你把我当做谁,我只认你,只是你。他说:落雪,那道背影已经成了我这一生都无法抹去的记忆。他说:雪儿,无论我变成谁,我对你的好对你的心永远都不会改变。过程美男多多,结局1V1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