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2300000039

第39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监察体制独立性的发展(1)

魏晋南北朝是政治动荡不安的年代,皇权与世家大族的势力在不断地较量,民族矛盾又介乎其间,局势复杂多变。不过,复杂的局势促使政治体制向成熟发展。由于受到各派政治势力的利用与限制,监察体制难以像统一王朝时期那样充分发挥作用。然而,多变的政治斗争也促使监察体制逐步发展。

第一节御史台地位的突出与组织的强化

西汉御史府也称为御史大夫寺,或称为宪台,东汉以后称之为御史台,又称兰台寺。《通典》卷二十四《职官六》。三国曹魏继承东汉体制,设置御史台。到南北朝时期,南梁、北魏与北齐称之为南台。北周称为司宪,属秋官府。

秦和西汉之际,御史台本是御史大夫的官署。秦和西汉的御史大夫为侍御史的首长,位据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之职。西汉成帝时御史大夫更名为大司空,金印紫绶,秩比丞相。西汉哀帝时,罢大司空,以御史大夫为百僚帅,为宰相之任,地位进一步提高,但不久又改称为大司空。御史大夫或大司空虽然对于百官具有监察功能,但是监察并非其全部职责,其职能更侧重于丞相副职。御史大夫的地位不断上升而直逼丞相,这与皇帝有意削弱丞相职权的目的相关。而地位仅次于丞相的御史大夫也往往会怀有取代丞相的意图。东汉初期,废除御史大夫之职。东汉末的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掌权,罢三公官,才又置御史大夫。但是御史大夫不再统领御史中丞,只是置长史一人为其执事。这使得御史台的职能发生转折,它不再是御史大夫的官署。而御史大夫的职责也与监察功能脱离。

曹魏黄初二年(221年),又改御史大夫为司空,但后来又改成御史大夫。而东吴曾设置左、右御史大夫,不过御史大夫职权已经改变,属于三公之列,其原先的监察职能完全由御史中丞专任。汉朝御史大夫以下统有御史丞和中丞两丞。中丞又称为御史中执法,原本在殿中的兰台职掌图籍秘书,由于在殿中,故称为中丞。后来中丞权限加强,“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奏事,举劾案章”《晋书》卷二十四《职官志》。,成为专司察举非法的官员。御史大夫转为大司空,成为三公之一后,于是中丞出外而成为御史台的主管。中丞虽然取代了御史大夫在御史台的位置,但是并没有完全据有秦汉时期御史大夫的职权,只是职掌了御史大夫旧有的监察权力。不过,这样一来,监察机制就从行政体系中独立出来。从此御史台便成为专司监察的机构,其地位凸显。

曹魏黄初年间,御史中丞一度改称为宫正,不久又恢复御史中丞的旧称。西晋时期也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的台主,与司隶校尉分别监察百僚,自皇太子以下无所不纠。东晋南朝时期,御史台的权限更加扩大。北朝也十分重视御史台的监察功能。北魏御史台又称南台,台主称御史中尉,十分显赫:“督司百僚,其出入千步清道,与皇太子分路。王公百辟咸使逊避,其余百僚下马弛车止路旁,其违缓者以棒棒之。”《通典》卷二十四《职官六》。北魏孝文帝十分重视御史中尉的作用,李彪当时任御史中尉,“既为高祖(孝文帝)所宠,性又刚直,遂多所劾纠,远近畏之,豪右屏气。高祖常呼彪为李生,于是从容谓群臣曰:‘吾之有李生,犹汉之有汲黯。’”《魏书》卷六十二《李彪传》。东魏、北齐的御史台仍称南台,其机构沿袭北魏,不过北齐御史中尉改称御史中丞。东魏与北齐初期曾废除御史中尉的“清道制”。北周改御史台为司宪,列入秋官府,改称御史中丞为司宪中大夫,定员二人。

在御史中丞之下,置治书侍御史。此职起于西汉宣帝朝,东汉、曹魏因袭,职掌律令,以明习法令者担任,在御史台的地位仅次于御史中丞,实际上就是御史中丞的副手。曹魏又置治书执法,专掌奏劾,与治书侍御史并置,以增加监察体制的力度。西晋建立以后,只置治书侍御史四人,太康年间(280—289年)省治书侍御史为二人。

御史台下设有办事机构,称为曹,各曹均由侍御史掌管。两汉御史台掌有五曹。曹魏置八名侍御史。西晋置九名侍御史,品同治书侍御史,计有十三曹。这十三曹为吏曹、课第曹、直事曹、印曹、中都督曹、外都督曹、媒曹、符节曹、水曹、中垒曹、营军曹、法曹、算曹。东晋初,省课第曹,置库曹,掌厩牧牛马市租。以后库曹又分曹,置外左库、内左库。刘宋诸曹有所合并,侍御史十员。南齐也有侍御史十员,南梁与陈朝皆为九名侍御史,北齐则有八名侍御史。北周设有司宪中士二人,相当于侍御史的职务。从建制来看,监察系统不仅独立,而且组织越来越周密。这样,御史台便发展成为分工明确、职责具体的机构。

第二节中央监察体系归于一统

魏晋以降,御史台的职权虽然主要在于监察,但是也包含有监察以外的职权。如,符节御史原本相当于秦朝的符玺令,曹魏时别为一台,权位次于御史中丞,掌授节、铜武符、竹使符,西晋武帝泰始九年(273年)省并入御史台,置符节御史掌其事,虽称为御史,但其职责与监察无关。可见,魏晋之际的御史台虽然已经独立,但职权仍旧庞杂,有待进一步调整。

曹魏之际,还由御史台遣二名御史居于殿中,掌殿内禁卫事,纠察非法,称为殿中侍御史。西晋置殿中侍御史四人,东晋、刘宋置二人,南梁置四人,北魏、北齐也都置殿中侍御史。

殿中侍御史的设置使御史台的权力触角深入到朝廷最高的层次。不过,在设置之初,殿中侍御史在朝廷上却形同摆设。史载:“(曹魏时)当大会殿中,御史簪白笔,侧陛而坐。帝问左右:‘此何官?何主?’(侍中)辛毗曰:‘此谓御史,旧时簪笔以奏不法。何当如今者,直备位,但毦笔耳。’”《通典》卷二十四《职官六》。于此可见,殿中侍御史初设时只是“备员”而已,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御史台在曹魏时的地位并不显要。

西晋一度设置黄沙狱治书侍御史一人,地位很高,“秩与中丞同,掌诏狱及廷尉不当者皆治之”(《晋书》卷二十四《职官志》),但为时不久即废。

西晋以后御史台的地位逐渐显要,这从御史台机构中的骨干诸侍御史的选拔上可以看出来。侍御史的职责主要就是纠察不法,晋朝大多从郡守中选员担任,而北魏必以对策高第者补任,由此可见其重视程度。侍御史与殿中侍御史白昼在外台理事,夜间则轮番在内台值班。御史一般不随同台主御史中丞更换。北魏宣武帝延昌以后,御史才随同台主御史中丞更换。

魏晋以降各朝对于监察的重视程度,还可以从御史中丞的副手治书侍御史权势的变化看出。两晋治书侍御史执掌举劾,并统领侍御史,刘宋、南齐和梁朝也皆统领侍御史,但是治书侍御史的职位并不被世家看重。梁朝谢几卿自尚书三公郎转为治书侍御史后颇觉失意,屡屡称病,对分内的御史台事务不予理会。梁朝天监以后,治书侍御史受到重视,待遇也相应提高。北魏时治书侍御史的权势较重,除执掌举劾外,还要纠察禁内朝会失时、服章违错、飨宴会见等。北齐亦如北魏,很重视治书侍御史的职权。北周设有司宪上士二人,职务相当于治书侍御史。

御史台效能的发挥,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御史中丞。史载:“(曹魏)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仆射司马宣王并举(鲍)勋为宫正,宫正即御史中丞也。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鲍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一直是“守正不挠”的清官。使用这样的人担任宫正即御史中丞,对于监察吏治、惩治腐败是有利的。然而,鲍勋这样的正直官员是不为世俗所容的。两年以后,曹魏文帝意欲征伐东吴,鲍勋面谏,认为征吴是“劳兵袭远,日费千金,中国虚耗,令黠虏玩威”的事情。文帝早就对鲍勋不满,至此“益忿之”,遂将鲍勋左迁为治书执法。后来,鲍勋奏黜军营令史刘曜,却反被刘曜秘密诬告。太尉钟繇、司徒华歆、镇军大将军陈群、侍中辛毗、尚书卫臻、守廷尉高柔等一并上表为鲍勋求情,但是文帝不许,于是鲍勋被诛杀。鲍勋“死之日,家无余财”。《三国志》卷十二《魏书·鲍勋传》。

御史台虽然是独立的监察机构,在惩治吏治腐败方面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常常被利用来作为权力之争的工具。本节以下内容参见李凭著《秦汉至明清的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载林甘泉、张海鹏、任式楠主编《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随着御史台职权的扩大,御史中丞的地位也进一步提高。西晋惠帝以后,位同宰相的尚书也要受其监察。晋朝的监察实行风闻弹奏的方式。所谓风闻弹奏,就是监察官员仅凭传闻而不必提供确凿证据即可奏陈、弹劾官员。甚至具体从事监察的一般御史,还能不经过御史台长官直接向皇帝弹奏官员,而且奏疏上可以不具姓名。风闻弹奏的方式,虽然扩大了监察官的权限,有利于政治信息的收集,却极易给一些品性不端的监察官提供滥用职权以诬陷他人的机会,从而酿成许多冤假错案。然而,风闻弹奏适合封建专制主义的需要,因此自晋代始兴,经隋、唐、宋、元而不改,一直沿袭到明、清。

在汉朝,还建有一套与御史台并行的监察机构,即征和四年(前89年)武帝设置的司隶校尉。初建司隶校尉的目的是为了捉拿犯有巫蛊之罪者。巫蛊是巫师意图加害于人的邪术。当时男女巫师聚集京师,教人巫蛊。而武帝恰在此时患病,怀疑系中巫蛊所致,于是便捕捉涉嫌巫蛊者。太子刘据竟然也遭人告发,不得已而畏罪起兵,结果失败自杀。巫蛊之祸不久就被平息,司隶校尉却仍旧保留下来,成为专司监察的常设官职。司隶校尉持有朝廷授予的符节,地位在御史大夫之下,御史中丞之上,负责监察居住京畿的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宦官近臣。

东汉以后,司隶校尉的地位又有所提高。光武帝曾特别下诏,朝会时为尚书令、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设专席而坐,因此它们共同具有所谓“三独坐”的美称。司隶校尉之下,设有从事史、假佐等,自成独立系统。更重要的是,司隶校尉还与御史台互为监察。这种双重监察体制,不但能使百官处于严密监察之中,而且达到了对监察官实行监察的目的。然而,也由此衍生出监察部门间的摩擦,影响监察职能的正常发挥。

西晋惠帝初,因司隶校尉傅咸弹劾尚书左仆射王戎与尚书郎李重、李毅等人,引发了有关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权限范围的所谓行马以内监察权归属问题的争论。行马本意只是宫廷门前拦阻车马与行人闯入的木架,后来用作划分宫廷内外界限的代称。西晋法令明确规定,行马内归御史中丞监察,行马外归司隶校尉监察,而尚书台属于行马以内,其官员应归御史中丞纠劾,因此当时担任御史中丞的解结认为,司隶校尉傅咸越权违制侵官,所以反劾傅咸,要求免去傅咸职务。傅咸则强烈反驳,认为行马内外官员均系百官之列,都是司隶校尉监察对象。由于争论不休,惠帝只好折中,允许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共同监察行马内外百官,以此不了了之。此后,因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二者职权重叠,冲突依然不断。东晋孝武帝太元中,终于废除司隶校尉,将监察权一归于御史台。

东晋将司隶校尉废除之后,设置检校御史,专门监察行马之外事。检校御史归属御史中丞。御史中丞之下,又设禁防御史。北魏太和末年亦置此官职,职权限于宿直外台,不得入宿内省。北齐置检校御史十二人。北周置司宪旅下士八人,也是监察行马之外事。隋朝开皇二年(582年),改称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执掌出使检校。监察御史的职称一直为唐、宋、明、清所沿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监察体制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御史台作为中央监察系统的核心,不仅从行政体系中独立出来,形成了分工较完备的组织机构,而且集中了朝廷内外的监察权。

第三节具备监察职能的官员

魏晋南北朝的监察体制,从官员的职任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专职监察官吏;二、兼职监察官吏;三、君主直接任命并控制的监察官吏。白钢主编,黄惠贤著《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魏晋南北朝》,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72页。本章第一节所述御史台诸官职属于第一类,本章第二节述及的司隶校尉属于第二类。属于第二类的官职还有散骑诸官和尚书省左职诸官。

同类推荐
  •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本书直击晚清官场的腐败和堕落,揭露整个晚清社会的溃败。晚清官场是中国封建社会腐败政治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充斥着太多的肮脏、卑鄙、龌龊与争斗。晚清官场也是一个政治智慧与政治糟粕泥沙俱下的地方。在晚清,凡是想做大事,或者做成大事,或者说官做得特别成功的人……他们是如何在这样非典型的政治生态中生存下来并攫取话语权的呢?《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从“谋官路径”、“做官秘诀”、“保官之道”三个方面详细地讲述了晚清政治运作、政治智慧和官场潜规则,也揭示了晚清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和教训,实为当下政治的殷鉴。"
  •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多种解释路径。人们固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克什米尔问题,但对其来龙去脉进行详细考查之后可以发现,它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无不受亚洲地缘政治的影响。《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1947-1974)》将运用地缘政治理论来对它进行阐释。
  •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20世纪即将过去。回顾这百年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国家除了俄国—苏联外,当属美国和日本。预计在下世纪,对中国安全和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仍将是美日这两个国家。美日是头号和二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国要实现跨世纪的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保持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并扩大对外开放,为此就必须同这两个国家打交道,而且还要打好交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求和平、图发展是世界潮流,是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和迫切需要,是一切进步力量的崇高事业。中国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大国,应当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 美国“阴谋”

    美国“阴谋”

    新华社驻美记者刘洪四年心血,告诉老百姓一系列事件的幕后。提供不一样的答案,讲述你不知道的始末。过去几年,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贸易顺差、中国的责任和义务等许多问题上,中国面临了一轮又一轮的质疑。在美国,翻开报纸,有对中国的批评;打开电视,有对中国的攻击;日常闲聊……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老夫少妻

    重生之老夫少妻

    渣叔老白菜帮子看见向晖的第一眼,那上面贴着两个标签,青春,有朝气。渣叔的准则,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 男人和刀子

    男人和刀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苍帝绝爱

    苍帝绝爱

    一个17岁的可爱小女生——蓝贝,单纯、善良,有点小迷糊、小狡猾,和所有的应考生一样,渴望与心目中的花样美男谈一场纯纯小恋爱。一天,好不容易得到心仪学长爱的表白,却被一股神秘诡异的力量带到了一个奇异神幻的古代异世界。【银色的面具,掩住了大半张脸,两道寒彻透骨的冷冷眸光,直直射向她。纵是湖水冻人,也比不过他黑眸中摄人的寒意。可是,为什么他看着她的眼神,得暗潮汹涌,带着丝丝恨意?!为什么她会来到这个世界?为什么他明明讨厌她,却非要她做他的皇后呢?在这里,她会有什么样的使命要去完成?】★★★★★★★★慎重申明:并非后宫文!★★★★★★★★欢迎加入朵的读者圈:http://m.pgsk.com/有好文推荐、音乐欣赏、美图展示,欢迎亲们来圈子里畅所欲言!★★★★★★★★★★★★★★★★★★★★★★★★★★★★★★---------------------------本文已经进入5折书库,一次全部订阅可以打5折,折下来大概10元左右。亲们千万不要一章一章点哦!本文被删除章节查看处:★★★★★本文已加入半价优惠区,欢迎订阅!★★★★★第三卷【宝贝,我的爱】简介(朵感慨一下,终于走到幸福的这一天咯!)秘法不重要了,灵力不重要了,杀魔不重要了,治国不重要了,经商更不重要了,那么,现在什么最重要!(呃,表要敲偶脑袋哇!)八年后。他成功统一了四国界,成为名符其实的一国之帝,却坚持不称“帝”。只因为,那紫碧圣湖中的人儿,一日不醒,便无苍帝。经历了那么多波折、磨难、欢乐、血泪,这段“绝爱”之情,如何圆满?伊人重生,但看一界帝王如何使尽千百招数、上穹落碧,赢回命定之爱!没有后宫争宠,没有江湖之乱,没有朝堂博奕,没有阴谋诡计……“绝爱”最终卷【宝贝,我的爱】,只有酸酸涩涩、甜甜蜜蜜、轻松快乐的浓情腻爱,敬请期待!~~~~~~~~~~~~~~~~~~~~~~~~~~~~第一卷【血海深宫遗心】简介后宫,这个被历史喻为花季女子坟墓的华贵鸟笼。复杂、残酷、血腥、狡诈,充满层层阴谋与诡计的世界,怎么看都不适合她这样的小女生待着。可偏偏命运捉弄,她一来就当上了最强大国的圣女皇后。因为众艳争夺的后位,她成了众人的标靶,欲除之而后快;因为古老预言,她更成了众国争相抢夺的一块肥肉。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帝锁红颜:妖妃乱天下 (完)

    帝锁红颜:妖妃乱天下 (完)

    她,苏浅浅,从小便被称为不祥的妖物受尽众人的歧视,艰难地存活着。她,孤傲而又清冷,终日以轻纱遮面,有着一双可以洞悉一切的紫眸。她,可以同时媚惑拥有绝世美颜地男子,却又可以封心锁爱地拒绝周转在她身边地所有佼佼者。她,时而清纯,时而妩媚,时而娇弱,时而狠棘,百媚如她,百变又如她……他,夙砚,夙国君主。他,有着一双傲视一切的银瞳,外带一张可以迷倒众生,精致到邪美地面孔。他,有心似无心,似乎世间所有的一切都入不了他那尊贵的眼眸……抛弃柔弱,揣摩人心底处地脆弱,使尽全身解数只为诱惑你的心,你的身……苏浅浅,百媚妖姬,在她轻纱落地的那一刻,瞬间令整个天下都掀起了靡乱地争战。※拉票时间※亲们~喜欢的不可以吝啬手中的票票哦!一定要记得多多收藏,多多支持,多多留言,多多给我动力知道不?「某V的其他作品」《穿越之来到王身边(完)》http://m.pgsk.com/a/81136/《站在幸福的顶端说爱你(完)》http://m.pgsk.com/a/84736/《嗨,隔壁家的美少年(连载中)》http://m.pgsk.com/a/98144/《纯爱物语:柠檬草的爱恋(暂停)》http://m.pgsk.com/a/73975/
  • 将军的儿媳

    将军的儿媳

    苏甜甜,一抹异世幽魂莫名穿越时空,附在倍受嘲讽和欺凌的左将军儿媳的身上。她天性淡然,随遇而安,不料一场争斗将她推向命运的深渊……
  •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罗纳德·科斯。乔治施蒂格勒、莫里斯·阿莱、列昂尼德·康托罗维奇、康托洛维奇·利奥尼德、米尔顿·弗里德曼。理查德·斯通、奥尔本·菲利普斯、威廉·维克里。
  • 人在江湖

    人在江湖

    ,单枪匹马干起了替人讨债的行当。当了她的保镖。韩铁子以他的正直、机智和勇敢不仅赢得了女老板的敬重、两位姑娘的爱恋,当过特种兵的韩铁子为躲避一场飞来的横祸,来到古城讨生活。后被珠宝行的女老板看中,他凭着一身的武功。全书反映了当今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百态和社会矛盾的冲突。一次偶然的机会,更是由于竭力为农民兄弟讨要工钱而受到农民工的拥戴和信赖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